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玉怎麼看條紋

緬甸玉怎麼看條紋

發布時間: 2022-06-12 04:07:50

A. 翡翠緬甸怎麼鑒別 怎麼才能看的出來是不是緬甸玉

A貨緬甸翡翠鑒定需在燈光下用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
輕微撞擊之,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它玉石。
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最為常見。
可以去www.aldjy.com/category-1-b0.html李賣弄逛逛,裡面就都是a貨翡翠

B. 緬甸玉的鑒別方法

一 翡翠概述

翡翠,是玉石之冠,既玉中最名貴的一個品種。「翡」的原意是指一種紅色羽毛的鳥,「翠」是指一種綠色羽毛的鳥,由於其顏色鮮艷美麗,且與翡翠玉石的顏色很相似,因此就用「翡翠」來代表這種玉石。翡翠主要產於緬甸,又有「緬甸玉」之稱。

翡翠是一種以硬玉為主的礦物集合體,其化學組成為NaAlSiO4 ,常伴生有一些其它礦物如長石類、輝石類、閃石類等。翡翠的硬度為6.5,密度為3.33g/cm3,折射率為1.66-1.68。翡翠通常為纖維狀結構,粒狀結構,顏色多種多樣,主要取決於微量元素的種類及含量,如Cr元素可呈綠色,Fe元素可呈紅色(如圖)、紫羅蘭色(如圖)。翡翠解理發育,其解理面常顯白色閃光,如蒼蠅翅,即翠性,為翡翠所特有,這也是鑒定翡翠的一個最直觀的方法,但質地細膩的翡翠很難看到。

什麼是翡翠
答:從岩石學角度來看, 翡翠是一種岩石, 它是由硬玉(Jadeite)為主要礦物成分的輝石(Pyroxene)族礦物和角閃石(Amphibole)族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 是一種硬玉岩或綠輝石岩。翡翠是商業名稱, 具有歷史性和專屬性, 從岩石學角度來定義翡翠應為:具有工藝價值和商業價值, 達到寶石級的硬玉岩或綠輝石岩
什麼是翡翠A貨?
答:過去市場上並沒有A、B、C貨的概念,因為當時銷售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一些不法商人利用非物理方法處理低檔次翡翠以牟求暴利,才有了A、B、C貨的分別,我們銷售的翡翠均為翡翠A貨,由自己買料加工成成品進行銷售,保證了產品的天然性。
A、B、C貨的具體說明:A貨是指以天然翡翠原石為原料,在成品加工過程中只通過機械加工手段(物理方法)例如切割,打磨,雕刻,拋光等製成的翡翠產品.B貨是指在加工過程中對底灰黑而臟、水差的原料進行化學方法(例如用酸性溶液浸泡)處理,去除雜質雜色製成的產品。這種翡翠由於破壞了原有的物理結構, 在二、三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市場上一些銷售商稱之為「優化」或B類翡翠。
C貨是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的中下等原料.不同之處為,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人工添加外來染料方法加色(熗色)使原來無色、綠較淺淡或綠較散的翡翠改變顏色,但人工加入了顏色的翡翠.遇到較高的溫度就會脫色。

每一塊翡翠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作為一個翡翠愛好者,在您購買到心儀的翡翠以後,應當學會鑒賞翡翠,一般情況下,鑒賞要根據一下幾個方面:

可觀性:一塊好的翡翠首先要有美麗的外表,圓潤的外型配合翡翠的神秘,相信搖曳在你胸前的將是無比的幸運.

適佩性:作為翡翠掛件,鑒賞翡翠離不開對翡翠主人的依賴,翡翠的大小、顏色、佩帶方式對鑒賞非常重要。

天然性:這一點我相信大多數買家都知道,只有天然翡翠A貨,才有鑒賞鑒別的意義,如果是B貨或者其他替代品,玉佩本身就失去了價值。

想送朋友翡翠應當注意什麼?

答:應該從多各方面考慮:
喜好:您可以根據朋友的喜好選擇不同樣式的翡翠,每種不同的飾品寓意都是不同的,像手鐲一類的就特別適合女士佩戴,無論青年女子還是老人都比較適合,這正是千百年來女性特有的審美觀不斷沉積下來的;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就特別適合佩件,合適的佩件往往能更好的襯托出個人的修養,並且翡翠的靈氣也會給他人一種恬靜的感覺。
職職業:在贈送朋友翡翠時,朋友的職業是挑選翡翠應當注意的一點,如果您的朋友是個白領,您可以選擇寓意為心平氣和、田園春色一類的翡翠掛件,會讓您的朋友們在喧鬧的能擁有一份平和的心態;如果您的朋友是工商界人士,您可以給他福祿壽一類的佩件,富貴而又不流俗。如果您的朋友是知識分子,您可以選擇意境高深的翡翠飾品,清高而不孤傲。
至於其他的類別,您就可以根據朋友的愛好和職業大膽選擇,朋友一定會喜歡的。

翡翠如何保養?

答:在佩戴翡翠首飾時,盡量避免使它從高處墜落或撞擊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紋的翡翠首飾;否則翡翠首飾很容易破裂或損傷。 翡翠首飾是高雅聖潔的象徵,若長期使它接觸油污,油污則易沾集在翡翠首飾表面,影響翡翠首飾的光彩。有時污濁的油垢沿翡翠首飾的裂紋充填,很不雅觀,因此在佩戴翡翠首飾時,一定要保持翡翠首飾的清潔。要經常在中性洗滌劑中用軟布清洗,擦乾後再用稠布擦亮。 翡翠首飾在雕琢之後,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強其美艷程度。所以翡翠首飾不能與酸、鹼和有機溶劑接觸,即使是未上蠟的翡翠首飾,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鹼長期接觸。
什麼叫"外行看色,內行看種"?

答:翡翠的種水是指翡翠的質地與透明度的總稱。種水是評價翡翠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故有「外行看色,內行看種」的說法,在挑選翡翠的時候,不怕沒有色,就怕沒有種,這樣的說法,並非綠色不重要,而是只有綠色的翡翠給人一種乾巴巴的感覺,缺少一種靈性,因此有種的翡翠不僅可使顏色淺的翡翠顯得溫潤晶瑩,更使綠色均勻、飽滿的翡翠水淋明澈,充滿靈氣

翡翠的顏色一定是綠色的嗎?

答:不一定是,翡翠常見的顏色為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 ,其中以綠色中的正翠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玉。
翡翠產自哪裡?

答:過去人們習慣上認為翡翠產於雲南,並且翡翠也有雲南玉的別名,但實際上,現在市場上的翡翠僅僅產於緬甸北部,而這塊地方在明清的時候曾經隸屬於雲南騰越府, 所以人們誤以為雲南出產翡翠。今天雲南仍然作為中國最大的翡翠原石和製成品的集散地,在世界翡翠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翡翠是玉嗎?

答: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玉文化的國度,隨著翡翠在17世紀從緬甸傳入中國,這種色彩豐富、質地堅韌的美玉品種馬上得到了國人的接受和推崇,其中最好的綠色翡翠被送往皇宮。由於對礦物學缺乏了解和歷史形成的習慣,人們習慣上把翡翠也稱做「玉」。在雲南人們所說的「玉」就是指翡翠。當然, 在新疆和闐人們說的「玉」就是羊脂玉,而在遼寧岫縣,人們所指的「玉」就是岫玉。
而事實上翡翠和國人熟悉的和闐玉、岫玉從成分和物理特性來看都是不同的:
翡翠業界把以和闐玉為代表的玉石稱作「軟玉」(Nephrite),其成分主要是CaMg5(oh)2(Si4O11)2, 軟玉是一種鈣鎂硅酸鹽化合物集合體;而翡翠(Jadeite)的主要成分是NaAl(Si2O6), 她是一種鈉鋁硅酸鹽化合物集合體,在礦物學上將NaAl(Si2O6)稱作硬玉, 當然翡翠也不是純粹的硬玉單礦物晶體。
翡翠的硬度比軟玉高很多, 甚至可以用來在玻璃上刻字,而軟玉的硬度是比較低的。
為了表示區別, 我們所說的「玉」都是特指軟玉而不把翡翠包括在內。

二、質量評價

翡翠的價值主要取決於顏色、透明度、質地、地子、種、瑕疵、裂綹、工藝等等。下面分別對此加以說明:

A、顏色

翡翠常見的顏色為綠色、白色、紅色、紫色等 ,其中尤以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玉。由於綠色在顏色中具有最重要的商業價值,因此主要對綠色加以介紹:

商業上翡翠的綠色總體來說,講求「濃、正、陽、和」。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如圖1)。

按照色調可分為以下幾種:

1、祖母綠、翠綠:綠色鮮艷、純正、飽和、不含任何偏色,分布均勻,質地細膩,其中祖母綠比翠綠飽和度更高,是翡翠中的極品。

2、蘋果綠、秧苗綠:顏色濃綠中稍顯一點點黃色,幾乎看不出來,色飽和度略低於上者,也是翡翠中的難得的佳品。

3、黃陽綠:綠色鮮艷,略帶微黃,如初春的黃楊樹葉般。

4、蔥心綠:綠色象嬌嫩的蔥心,略帶黃色。

5、鸚鵡綠:綠色如同鸚鵡的綠色羽毛一樣鮮艷,微透明或不透明。

6、豆綠、豆青:綠如豆色,是翡悴中常見的品種,玉質稍粗,微透明,含青色者為「豆青」。

7、藍水綠:透明至半透明,綠色中略帶藍色,玉質細膩,也是高檔翡翠。

8、菠菜綠:半透明,綠色中帶藍灰色調,如同菠菜的綠色。

9、瓜皮綠:半透明-不透明,綠色不均勻,並且綠色中含有青色調。

10、藍綠:藍色調明顯,綠色偏暗。

11、墨綠:半透明-不透明,色濃,偏藍黑色,質地純凈者為翡翠中的佳品。

12、油青綠:透明度較好,綠色較暗,有藍灰色調,為中低檔品種。

13、蛤蟆綠:半透明-不透明,帶藍色、灰黑色調。

14、灰綠:透明度差,綠中帶灰,分布均勻。

按綠色的濃艷程度分為:

1、艷綠:透明-半透明,綠色純正,均勻,鮮艷,屬名貴品種。

2、陽俏綠:綠色鮮艷明快,嬌嫩純正。

3、淺陽綠:微透明-半透明,綠色淺淡鮮明,純正。

4、淺水綠:綠色淡而均勻,透明度較好。
B、透明度

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乾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用聚光電筒不觀察翡翠的透明度,並且用光線照入的深淺來衡量水頭的長短,如3mm的深度為一分水,6mm的深度為二分水,9mm的深度為三分水。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C、質地

指翡翠的結構,有些資料上即指底子、地子。由於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翡翠質地的細膩和粗糙程度是由晶粒的大小決定的,晶粒大,則質地粗糙,表現為半透明至不透明,晶粒小,則質地細膩,表現為透明至半透明。按照粒度大小,可將質地分為緻密級、細粒級、中粒級和粗粒級,達到緻密級的翡翠在放大觀察時幾乎看不到顆粒,透明度極高。

D、地子

翡翠中除去綠色以外的部分稱為地子,也稱為「底」,地子反映了翡翠的底色和結構牲,也反映了翡翠的干凈程度和透明度,按照其顏色、透明度和結構可分為以下幾種:

1、玻璃底:明亮透明如玻璃一樣,是翡翠中的極高檔的品種(如下圖,以24萬元拍賣成交);

2、冰底:清澈透明,晶瑩如冰,給人一種冰清玉潔的感覺,也是翡翠中的高檔底子;

3、蛋清底:猶如生蛋清一樣透明,玉質細膩、溫潤;

4、芙蓉底:玉質較細,較透明,有顆粒感但卻見不到顆粒的界限;

5、鼻涕底:如清鼻涕一樣,透明度稍差,不夠明亮;

6、青水底:較透明,微帶青綠色;

7、灰水底:較透明,略帶灰色調;

8、渾水底:半透明,渾濁不清;

9、藕粉底:半透明,如藕粉一樣,略帶粉色或紫色;

10、細白底:半透明,玉質細泣,底色潔白;

11、白沙底:半透明,色白並具有沙性;

12、灰沙底:半透明,色灰並具有沙性;

13、白花底:微透明,色白而質粗,有石花;

14、瓷底:微透明,如同白色瓷器,呈灰白色;

15、芋頭底:不透明,如煮熟的芋頭,呈灰白色;

16、干白底:不透明,光澤差;

17、豆底:不透明,顆粒粗大,翠性明顯;

18、馬牙底:不透明,如馬牙一樣,質地粗糙,底色發白;

19、香灰底:不透明,色如香灰,質地粗糙;

20、石灰底:不透明,色如石灰;

21、干青底:不透明,石花粗大,質地粗糙;

22、狗屎底:不透明,質地粗糙,底不幹凈,常見黑褐色或黃褐色,如狗屎一般。
E、種

翡翠的種是指翡翠的綠色與透明度的總稱,也有說法指翡翠的結構粗細和透明度。種是評價翡翠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其重要性不亞於顏色,故有「外行看色,內行看種」的說法,在挑選翡翠的時候,不怕沒有色,就怕沒有種,這樣的說法,並非綠色不重要,而是只有綠色的翡翠給人一種乾巴巴的感覺,缺少一種靈性,因此有種的翡翠不僅可使顏色淺的翡翠顯得溫潤晶瑩,更使綠色均勻、飽滿的翡翠水淋明澈,充滿靈氣。

傳統上將翡翠的種分為老坑種和新坑種,所謂老坑種是指綠色純正、分布均勻、質地細膩、透明度好的翡翠,新坑種是指透明度差、玉質粗糙的翡翠。現在的分類方法可將翡翠的種分為以下幾類:

1、老坑種:指顏色濃綠,分布均勻,質地細膩,如為玻璃底,則可稱為老坑玻璃種,是翡翠中的極品;

2、冰種:晶瑩剔透,冰底,無色,因此水頭極好,屬高檔品種;

3、芙蓉種:呈清淡綠色,玉質細膩,水頭好,屬中高檔品種;

4、金絲種:綠色不均勻,呈絲狀斷斷續續,水頭好,底也很好;

5、干青種:綠色濃且純正,但水頭差,底干,玉質較粗;

6、花青種:綠色分布不均勻,呈脈狀或斑點狀,屬中低檔品種;

7、豆種:玉質較粗糙,不透明,顆粒較粗大,帶綠色者稱為豆綠,屬低檔品種;

8、油青種:玉質細膩,透明度較好,表面具有油潤感,綠色較暗,顏色不純;

9、馬牙種:質地粗糙,透明度差,呈白色粒狀。 F、瑕疵

翡翠的瑕疵是指含有的一些雜質礦物,其顏色、形狀對整體產生不諧調的視察效果,常為一些斑點狀的黑色、黃褐色的礦物顆粒、呈絲絮狀、雲霧狀的白色的石花夾雜在整體一色的翡翠原料或成品上,這些瑕疵的存在將會影響翡翠的價值,尤其對高檔翡翠的影響更大。

G、裂綹

即通常所說的裂紋,包括原生的、次生的和加工形成的,它對翡翠的耐久性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將極大地影響翡翠的價值,購買時尤其應引起注意。

H、工藝

工藝也是評價翡翠價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雕件的工藝,不僅要講究好的寓意,更要講究俏色,另外還要求刀法細膩,造型優美,線條流暢。一塊好的玉加上好的工藝,恰如錦上添花,價值也會有很高的提升

三、翡翠的處理

由於翡翠在天然狀態下形成,受地質環境等影響,形成的翡翠多含有很多雜質,將大大影響翡翠的美觀,因此業內常用某些方法將其進行一些處理,以使其變得漂亮、美觀。傳的加工方法是:將翡翠浸於特定的酸中和漂白液中,以去除翡翠中的鐵雜質和一些污漬,然後再上蠟進行拋光處理,市場上大部分翡翠都要進行這樣的過程,這種處理方法稱為「優化」,在商貿中這種優化的翡翠和未進行任何處理過的翡翠稱為「A貨」。在酸處理過程中,某些含雜質較多的翡翠的結構受到破壞,因此,人們向其中注入聚合物加以固結,這樣的方法稱為「翡翠充填處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B貨」。為了使白色的翡翠產生顏色,常在其中染色綠色、紫色等等顏色,這樣的方法稱為「翡翠染色處理」,即通常所說的「C貨」。處理過的翡翠很能難與未處理的翡翠相區別,而價格卻相差很大,看上去一模一樣的翡翠價格可能會相差幾萬倍,因此在購買時尤其要注意。
怎樣識別翡翠的真偽

第一要知道翡翠與料石的區別,它最易與翡翠混淆。料石為人工熔煉,結構鬆懈,綠色均勻,雖有特意製造的不均勻但很不自然,料石的破處是亮碴,容易損磨而失去光亮,料石體輕,有的有氣泡。翡翠是天然礦石,結構緊密,綠色大都不均勻,但很自然,有翠性無氣泡,翡翠的破處是石頭碴,硬度很大,體重。

第二要知道如何鑒定熗色翡翠。熗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內,幾小時後綠色退掉。將熗色翡翠放在70~80℃的鐵器上,幾小時後綠色也會退掉。利用這兩個特點可用來區別熗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第三要知道翡翠與綠色天然礦石的區別:與翡翠容易混淆的天然礦石之綠色都不如翡翠的綠色鮮艷,特徵都不相同,如碧玉,大部分有黑點,黑點呈三角形。澳洲石,綠色閃藍頭,色不純。綠瑪瑙,綠色閃藍,色勻凈,但透渾。東陵石,綠色閃藍,閃灰,表面閃耀小白星。

此外,分光鏡是辨別染色和天然綠色玉器的關鍵工具。

C. 挑選玉,怎樣分辨真假、優劣啊

翡翠玉真假識別方法

一、緬甸玉又稱翡翠玉,曾在我國的清末民初風行一時:如清朝內務府大臣榮祿的一隻翠玉翎管,價值黃金13000兩。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鐵玉亭有一副手鐲,以40000銀元賣給了上海的杜月笙。由於緬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稱水種〉,光潔明亮。且好的翡翠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價值,故而稱為「玉中之王」。被很多愛玉、佩玉的人所喜愛。日本、紐西蘭還把翡翠做為本國的「國石」。由於翡翠玉產在緊鄰中國的頃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國加工的特殊地緣關系,加之中國人對翡翠玉的特別偏愛,西方國家也普遍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玉 」。
二、緬甸翡翠玉的顏色。�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因地域的習俗的不同,其細分方法稍有區別,在玉石王國的緬甸,把翡翠分為三大類12個等級。國內珠寶界則根據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細分到30餘種等級。總論緬甸玉的顏色基調,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 2、紅色,含化學元素鐵〈Fc3+〉〈俗稱為翡〉。

� 3、綠色,含2%以上的鉻〈Cr〉〈俗稱為翠〉。

� 4、黑色,含2%以上的鉻〈Cr〉及鐵〈Fe2+〉。

� 5、黃色,含元素鉭。

� 6、紫色,含元素鉻〈Cr〉鐵〈Fe〉鈷〈Co〉。

特別是緬甸玉中的綠色,除其色澤艷麗、十分耐品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齡、性別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國人含蓄、平和、溫雅、親切的性格。社會需求量日益攀升。價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長。目前,國際市場上一隻滿綠的翠色手鐲,價格已高達1000多萬元 。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緬玉飾品,只要是真A貨,水頭足、工藝清湛、色彩協調,也價格不菲。

三、市場上的緬玉品咱及簡單鑒別。�

不管是從緬玉的礦藏量或開采量來講,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機者和唯利是圖的 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販假,從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國的緬甸,假貨也府拾皆是。假石頭、假飾品隨處可見。 目前市場上流行經營的緬玉種類,按真假等級劃分,主要有以下四類:

A類貨,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鑒別辦法從以下三點著眼。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采量的關系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 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

(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 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B類貨,將有黑斑俗稱"臟"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臟」「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育填物貫入用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C類貨,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

(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沒有色根。�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

(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D貨,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1)玉石類。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 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

上述方法,僅是筆者的一點經驗和體會,真正要確切地鑒定還要藉助於科技和先進的技術。 如高倍放大大鏡觀察、測量密度和熱導系數、紅外光譜拉曼測驗等。

中國有悠久的用玉歷史,大約在七千年前就有了很象樣的玉器;約在五千年前出現了用玉高潮。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各個朝代,都有大量的玉器生產、使用。玉器同金屬器及陶瓷不同,它比較堅固耐用,又不能熔煉改制,因而古人製造的玉器,一部分被葬入地下,一部分自然消失,還有很大一部分流傳於世,成為人們的收藏品。在中國,收藏古玉的風氣極盛,收藏古玉的人也極多。
收藏一件玉器,首先要了解它的製造年代,然後是它的材質、工藝水平及用途。其中了解玉器的製造年代最為困難。
識別古玉主要具備幾方面的知識,首先要了解歷代玉器的紋飾。這就需要到博物館去觀摩展品,還要經常翻看有關的玉器圖冊,看多了你就會感到歷代玉器的特點是不同的,它們按照不同的時代分成了不同的類型。你觀察的越仔細,掌握的時代特徵越多,你的識別能力就越強。如果一件原本屬於商代器型的玉器,紋飾卻帶有某些戰國紋飾特徵,那麼這件玉器或者屬於舊玉後改,或是後來的仿古製品。如果你判定了這件玉器是仿古做的假古玉,你還可以判斷它的製造年代。一般來說仿商代玉器出現的很晚,多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第二,要了解歷代玉器的形狀特點。這是因為許多玉器的形狀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如漢代的玉杯多呈現細高筒狀,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闊,與漢代風格截然不同。到了宋代,杯形又發生了變化。往往通過一件玉器的形狀特點就能判斷它是哪個時代的作品。對於古玉形狀特點的了解越深入,你的古玉識別能力就越強。例如,目前的舊貨市場上常能看到仿製的商代玉戈,這些玉戈在形狀上與商代作品差不多,又進行了做舊處理,但這些作品往往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線又無商代作品特徵,據此可識別為仿品。
第三,要了解各時代玉器的加工特徵。這些特徵主要表現在開片、鑽孔、紋飾雕琢和表面光澤處理幾方面。在新石器時代,玉器製造中就已出現了線切割技術,玉器上往往留有線切割痕跡。如果在一件玉器上發現有線切割痕,這件玉器的時代就可初步確定新石器時代。古代玉器以有孔者為多,鑽孔技術又隨時代不同而有變化。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徑變化很大,或兩端直徑大、中部小,或一端大,一端小,這類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現,但在孔的形狀、內壁光澤上與古玉不同。周代之後某些玉器的鑽孔也有特徵,但差別細微,須經仔細觀察才能識別。在紋飾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澤處理上,歷代玉器也有所不同。例如戰國、明代、清代的許多玉器上都還有玻璃光澤,但戰國的玉器顯得光澤含蘊;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剛硬;清代的玉器則顯得滑軟。
第四是要識別新玉與舊玉。識別玉的新舊一方面要看它製造時的刀工(砣痕),另一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蝕情況,看玉色。一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顏色外,還可能有其它顏色,這主是盤色和沁色。盤色是玉器在手中盤磨所產生的顏色變化,這種顏色主要出現於傳世玉器。一些玉器製成後,沒有經過土中埋藏,在傳世過程中長期經人盤摸,色澤會產生變化,有人稱之為"熟"、"熟坑"等。有一些玉器經埋藏產生色變後又經盤摸,也會成為"熟坑"玉。
玉器的沁色經埋藏後產生顏色變化,這種變化很復雜,有些玉器上有,有些玉器上沒有;有些玉器全部受沁變色,有些玉器則局部變色;有些我們已知道它是受何種物質所沁產生的色變,有些則很不明確。古人對玉的沁色有許多稱呼。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有紅如血者謂之血玉,古人又謂之屍古……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價低,嘗見菜玉連環上儼然黃土一重,並洗不去,此古土也。"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說,清陳性《玉紀》記玉古色有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糙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等,另外還有許多有關玉色的說法。
我們能見到的古玉沁色很多,主要有黑色,稱為水銀沁;綠色,稱為銅沁;赭褐色,稱為鐵銹沁;白色如霧,稱為水沁;暗黃色,稱為土沁。經觀察,銅沁、鐵銹沁、水沁、土沁確與銅、鐵、水、土有關,是受銅、鐵、水、土侵蝕所造成的。
玉器人工染色的歷史很長,古人染玉主要是彌補玉質本色的不足,使玉更有光彩。隨著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古玉市場的擴大,染玉成了仿製古玉、製造假古董的重要方法。各時期的染玉做舊方法不同,所染出的玉色也不同。染玉做舊在清代前、後可分為三個階段。熟悉玉色和染色的人往往一看玉上的染色就能對作品的製造年代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目前對清代之前玉器的做舊染色,我們知道的並不完全,而清代的仿古作品,北京故宮及台北故宮都有一定的收藏,只要常看展品就可了解它們的特點。近現代製造的玉器往往追求古玉效果,有時做得很象,但總是有區別。如果你得到了一件古主,它的顏色同我們所知道的標准作品顏色不一樣,那就要認真分析這種顏色是我們所未知的古玉泌色,還是人工做舊,以此來判斷作品的新舊。

怎樣鑒別假玉

造假玉者的假玉雖與玉極相似,若仔細觀察,均有氣眼。與真玉相比,假玉表面上微有蠅腳,無論人工如何磨擦,久遠不潤,且脆甚。
石頭冒充的假玉,驟視之頗與玉相似,但均不溫潤,且色澤鮮明過度,多不透明,硬度多低於玉。正因為它們的硬度低,所以真玉無論怎樣的磨擦不會起什麼變化,而且越磨越溫潤。而石一磨擦,馬上會起變化,有條紋出現。
對假玉的鑒別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最主要是從玉質上來鑒別。在科學未發達的時代,古人無法鑒別寶石和玉石的礦物成分,因此,每遇寶石,只好以顏色來區別。在今天,我們雖然已經有了礦物學知識,但在進行玉質鑒別時,玉石的色彩仍然是重要的依據之一,因為顏色是最直觀而又便於識別的標志,用肉眼可以看得到。
關於我國傳統的玉石和常見寶石的顏色,我國珠寶工藝美術界多年來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並出現了許多有形象的顏色名稱。
如翡翠有寶石綠(色似祖母綠寶石)、艷綠(色翠不黑)、黃陽綠(色翠微黃)、陽俏綠(色翠亮)、玻璃綠(色翠透明)、鸚哥綠(色同鸚哥羽毛)、菠菜綠(色濃但不鮮艷)、淺水綠(翠色淺)、淺陽綠(色淺且亮)、蛙綠(色似青蛙)、瓜皮綠(似西瓜皮)、梅花綠(翠點似梅花狀)、灰綠(綠中帶灰)、藍綠(藍中帶綠)、油綠(綠而暗灰)、藕粉地(淡粉紫色調)、紫羅蘭(紫羅蘭色)、鉻黑(黑綠)、白料(白色)、翡料(全綠色)等顏色。
軟玉有白色(白玉)、脂白(羊脂玉)、青灰或青白(青白玉)、青色(白灰、白綠色青玉)、黃色(黃玉)、綠色(綠玉)、黑色(墨玉)、游彩(台灣省產軟玉貓眼石),此外尚有帶黃褐色表皮的虎皮玉和糖玉及雜色軟玉等。
藍田玉有白中帶綠、白中帶黃綠,顏色不很均勻,常星雲霧狀、斑點狀。
南陽玉有白、綠、紫、黃、翠綠、深翠綠、藍綠、純藍、藍中透白、綠中透白、乳白、紫白色等。據河南地質局統計有 30多種顏色。
綠松石有綠、草綠、黃綠、白綠、淺白、淺藍綠、天藍、湖藍、綠中有黑斑和黑線等。
瑪瑙有紅、紫紅、褐紅、土紅、暗紅、白、灰白、灰、綠、草綠、蔥綠、藍、藍白、藍色以及各種顏色組成色紋或色帶等,顏色多而雜。
青金石有藍、藍中帶紫色調、濃藍、深藍、藍中閃金星(含黃鐵礦),藍中帶白(含方解石)等。
孔雀石有綠、孔雀綠、暗綠、淺綠和暗色組成條紋、翠綠、黃綠等色。
硅孔雀石有淺天藍綠色、天藍色、色似綠松石等。
鑽石有無色、白、黑、紫、綠、黃、深黃、褐、黃褐、黃綠、藍綠、藍、灰黑等色。

D. 如何辨別緬甸玉的真假

緬甸玉又稱翡翠玉,鑒別方法如下:

1、真玉器,溫潤光澤,半透明不透明都有,玉器中夾有棉絮狀或其他雜質,乃正常現象。假玉器則沒靈氣,色澤乾枯,灰暗呆板,有的內中還有氣泡。

2、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3、把待鑒定玉器用線騰空吊起來,輕輕敲擊,真玉器聲清脆悅耳,舒揚致遠。假的無美妙聲音發出(此法適用於稍薄的玉掛件)。

4、手觸摸法:真玉器放在手裡一掂,手感沉重,假的掂起來較輕飄。另外,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5、視察法: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自然就是真玉。

6、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7、放大鏡觀看: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是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8、刀劃法:真玉器較堅硬,用削筆刀劃無痕跡,假的則較軟,刀割見痕跡。刀劃的時候應選擇玉器的底部或不顯眼的部位。另外,部分岫玉玉石由於硬度在2。2—3之間,所以,也可能出現劃痕,實際操作時應注意鑒別。

9、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物質結構較密。假的斷口整齊發亮,乃玻璃類東西;斷口物質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石頭一類,用七倍以上的放大鏡細細觀察,鑒別其邊、角、洞、鏤空、刻線的地方,於細微處可發現假貨的蛛絲馬跡。

E. 怎樣辨別緬玉

鑒別方法:
一、A類
A類貨,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采量的關系及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市 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
(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 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二、B類
B類貨,將有黑斑俗稱\"臟\"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臟」「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育填物貫入用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三、C類
C類貨,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
(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沒有色根。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
(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四、D貨
D貨,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1)玉石類。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 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

F. 如果自己鑒別玉鐲子

一、怎樣識別假玉
(一)假玉一般有塑膠、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等。1、塑膠和雲石(大理石)質地較玉石輕,硬度差。2、著色玻璃在陽光下會發現有氣泡。3、電色假玉仔細辯認會發現一些帶藍色條紋的裂紋,行家稱「蜘蛛爪」。4、選購玉器切忌在過強的燈光下進行,強光會使玉器失去原色,掩飾掉一些瑕庇。
(二)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 鑒別翡翠質量,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看它質地的透明程度。一般來說,玉質透明或似透明的最好,行家稱為「老種玉」,價值也最高。半透明玉質的稱「新老種」,價次之。玉質不透明,發乾的叫「新種玉」價值較低。其次,是看色彩。翡翠的色彩豐富,有綠、紅、紫、灰、黃、白等色,其中最名貴的是綠色。按綠的深淺濃淡,又細分為寶石綠、艷綠、玻璃綠等10多種。優質的翡翠綠色濃艷、透明、油潤、無雜質,用硬器敲擊時其聲音清脆響亮。
1、市面的假翡翠,常見的有用料仿製和熗色(即加色)兩種。
(1)用料仿製的是以玻璃用人工焙煉而成,它的結構鬆懈,綠色較均勻且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時其聲音沙啞。
(2)熗色翡翠是用無色翡翠或白玉加熱後放入綠色液體中,讓綠色滲入小裂紋而成。在陽光下一照,即可看到其綠色都在紋內,紋路雜亂而細小。其重量比真翡翠稍輕。熗色翡翠的綠色大部分閃黃、閃藍,色澤沒有天然綠色那麼鮮艷漂亮,而且日久會褪色,變黃或變藍。
2、翡翠的挑選與估價原則 上等品質的硬玉稱其為翡翠, 色、透、勻、形、敲是一般人觀賞或評價玉石的方法,並將玉石分為:玻璃種、深色老坑、老坑、 金絲、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玻璃種的翡翠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冰種」,可說是「玻璃種」中的珍品。大部份購買玉鐲的消費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商家會當你的面敲玉鐲,聽聽看其聲音是否清脆不含濁,而以清脆悠揚有迴音者為佳。這樣做即是欲證明玉石的結晶緊密質地好且無裂紋。
(1)愈嬌綠的愈具價值。
(2)透明度:硬玉內部結晶組織緊密的質地較好,透明度也跟著高,我們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這種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鉻豐富則形成了冰種翡翠,價值不菲且難求。
(3)色勻:除了顏色嬌綠,透明度高之外,還必須色調均勻才是上品。
(4)瑕疵:要注意有無裂紋、斑點等,這些瑕疵都會影響硬玉的品質。
(5)形狀:大多數的翡翠戒面是橢圓蛋面形的,至於其它的形狀則有多種,形狀的好壞與美麗對玉石的價格也是有影響的。
(6)雕工或磨工:雕件的佩飾其工夫的好壞與象徵的意義都對價格有影響。 (7)大小、厚度:相同品質的玉石當然是以大而厚的價格較高。
(8)光澤:除了上述條件外,光澤還要鮮明,不可陰暗。
二、玉石品質的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另:玉里邊有氣泡是正常的,有氣泡的翡翠,被稱為B貨,是因為玉雕工廠用酸把翡翠里邊的雜質給腐蝕掉了.然後壓進去了膠.玉也一樣,一般做玉的,用酸腐蝕後,會在外邊上一層蠟,但是時間長了,氣泡還是能出來.

G. 如何鑒別緬甸玉

1、用刀子檢測硬度,緬甸玉又稱硬玉,硬度高於其他玉石,摩氏硬度達到7,可用鋒利的刀具刻劃玉石表面,真的緬甸玉不會留有痕跡,冒充品則可能會留有劃痕。
2、敲擊緬甸玉,聽聲音。緬甸玉的相對密度較大,結構堅硬、緊密,可把兩塊緬甸玉懸空起來相互敲擊,聲音堅硬、清脆者為真,仿製品可能因其密度較小而聲音沙啞不清脆。
3、放入熔蠟中查看是否染色,很多商家為了賣個好價錢,常常將緬甸玉染為較上品的綠色,可將緬甸玉放入煮熔的臘液里,慢慢等待,如果是染色品,顏料會慢慢析出,另外還可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如果是加色的緬甸玉,在鏡下為紅色,天然品則不變色。
4、識別經人工處理的緬甸玉,如拋光、打蠟之類的處理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破壞內部結構的處理則會降低玉的價值,例如填充樹膠、強硝酸處理等。這類緬甸玉都被成為B貨,價格有很大的區別。經過填充的緬甸玉色界不明顯,在燈光下顏色有霧蒙蒙的感覺。另外天然的緬甸玉表面比較光滑,填充的則表面沒有天然的光滑。
5、用嗅覺、嗅覺、膚覺感受緬甸玉,用鼻子聞下,如果經過強酸處理的緬甸玉,會有一股刺鼻的氣味。用舌頭舔一舔,如果是強酸處理過的,則有叮舌的感覺。緬甸玉密度比較大,散熱傳熱比較慢,摸起來是冰涼的。
6、感受其質感,緬甸玉比重大,掂在手上有種壓手的感覺,其他軟玉和玻璃仿製品則有股飄的感覺。另外,緬甸玉無氣泡,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
7、查看鑒定證書,現在很多寶石都有鑒定證書,如果自己拿不準是真是假,最好讓老闆出示有國家承認的檢測機構的證書,每張證書都有此商品的圖片與編號,現在很多都可以上網查詢編號。要注意是否有檢定者和負責人雙方的簽字。另外,常用的評級由ABC,A或為最好、B或稍次、C或更次之。

H. 緬甸玉石的鑒別方法

一、掂量法

這是一種較為原始的方法,在緬甸玉賭石的鑒別中十分有效,其原理是緬甸玉的比重較一般的仿品要大,而常見的緬甸玉仿品是硅質礫石、大理岩、水抹子(鈉長石)、角閃石礫石等,這些仿品往往比重較小,手掂量時感覺很輕,這種方法在中等大小的雕刻件中非常有用,在小掛件及手鐲中也有使用,但據此來判斷,要格外小心。

二、刻劃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緬甸玉硬度大這一特點。民間常說用玉刻劃玻璃鑒別,能刻劃的動的就為緬甸玉,否則就不是緬甸玉,這其實也不失為緬甸玉的一種鑒別方法,可以用小刀刻劃緬甸玉雕刻件不明顯處或底座的方法來鑒別。

三、敲擊法

多應用於緬甸玉鐲及切片緬甸玉,發出清脆聲音的大多為好的緬甸玉或翡翠A貨。若是鑒別緬甸玉鐲,務必要將緬甸玉鐲用線繩懸掛起來,用瑪瑙棒輕輕敲擊之,真貨緬甸玉鐲會發出清脆而悠揚的回聲。而低檔的緬甸玉或翡翠B貨、翡翠C貨通常發出沉悶的聲音。

四、水泡法或水煮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緬甸玉翡翠賭石的鑒別及翡翠C貨的識別。經過人工染色的緬甸玉,經過水煮,能夠去除染料或浸泡出染料。因為有些燃料是不耐高溫的,或者在太陽下曝曬後也會掉色。

五、火燒法

這種方法很少用,在民間有時為弄清緬甸玉是否染色時還可見到,染料經火燒後通常會褪去顏色,也是因為燃料不耐高溫的緣故。

六、手感法

此法在鑒別緬甸玉與玻璃製品時,極為奏效,因為緬甸玉的手感特別涼爽,玻璃則無此感覺。所以在炎熱的夏季,佩戴一款緬甸玉手鐲不僅可以按摩手腕上的穴道,涼性的緬甸玉鐲會使您的心情清爽神怡,起到一定的心理作用。

I. 緬甸玉如何辨別真假

一、掂量法
一種普遍原始的方法,但十分有效實用,其原理是緬甸玉的比重較一般的仿品要大,而常見的緬甸玉仿品是硅質礫石、大理岩、水沫子(鈉長石)、角閃石礫石等,這些仿品往往比重較小,手掂量時感覺很輕,這種方法在中等大小的雕刻件中非常有用,在小掛件及手鐲中也有使用,但據此來判斷,要格外小心。
二、刻劃法
此方法是利用緬甸玉硬度大這一特點。民間常說用玉刻劃玻璃鑒別,能刻劃的動的就為緬甸玉,否則就不是緬甸玉,這其實也不失為緬甸玉的鑒別的一種方法,可以用小刀刻劃緬甸玉雕刻件不明顯處或底座的方法來鑒別。
三、敲擊法
多應用於緬甸玉鐲及切片緬甸玉,發出清脆聲音的大多為好的緬甸玉或翡翠A貨。若是鑒別緬甸玉鐲,務必要將緬甸玉鐲用線繩懸掛起來,用瑪瑙棒輕輕敲擊之,真貨緬甸玉鐲會發出清脆而悠揚的回聲。而低檔的緬甸玉或翡翠B貨、翡翠C貨通常發出沉悶的聲音。
四、水泡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緬甸玉翡翠C貨的識別。經過人工染色的緬甸玉,經過水煮,能夠去除染料或浸泡出染料。因為有些燃料是不耐高溫的,或者在太陽下曝曬後也會掉色。
五、火燒法
這種方法很少用,在民間有時為弄清緬甸玉是否染色時還可見到,染料經火燒後通常會褪去顏色,也是因為燃料不耐高溫的緣故。
(9)緬甸玉怎麼看條紋擴展閱讀:
緬甸玉保養需要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忌碰撞

緬甸玉經過人為加工,不像在地底下時的模樣,很多內部結構更趨於穩定。這時碰撞的話,緬甸玉表面看似沒問題,其實內部已經產生了不少暗紋,重則就會斷裂,使緬甸玉飾品成為一無價值的石頭。
注意事項二:忌油煙

緬甸玉一旦沾染上,不僅破壞緬甸玉的美觀,更使得緬甸玉表面難以清洗,失去佩戴價值。所以主婦們在進廚房前最好摘下緬甸玉。
注意事項三:忌高溫

緬甸玉這個玉種其實是耐高溫的,但開采出來後,經過一定的打磨,其結構已經趨於穩定,沒有了在礦床下的壓力和溫度的考驗,如果接觸高溫,很可能使緬甸玉內部結構發生一定的改變,使得水分變少,翡翠種水顯得干澀,沒有原有的水潤感。
注意事項四:忌與酸性物質接觸

強鹽酸會腐蝕物品,而對於翡翠這種玉質的玉石來說,遇酸也容易破壞其內部結構,不僅會使其內部開裂,還會使其顏色變得難看。所以在日常佩戴中要切記與化學劑、酸性物品接觸。
注意事項五:不經常佩戴
人養玉,玉養人,這是一個相互的作用,翡翠只有經常佩戴才能發揮其原本功效。翡翠的最後一個過程是「拋光」,如果經常佩戴的話,翡翠便會接受空氣和陽光的「拋光」,效果更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玉-鑒別

J. 緬甸玉好不好如何鑒定

緬甸玉又被稱之為翡翠玉,盛產於緬甸,因此得名。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保值價值、收藏價值,被稱為玉中之王,可見其珍貴地位。緬甸玉一般被劃分為4個等級,最好的是A貨,質地天然,色澤非常漂亮,未經過人工處理的,量很少,價格也自然是比較高的。B類雖然也是真材料,但質地沒有A貨好。C貨跟D貨就稍微更加遜色了些。那麼緬甸玉好不好要如何鑒定區分呢?

在購買緬甸玉時應察其色、聽其聲、辯其假,多方面、多角度的查看玉器。以免花高價買了次品或假品的緬甸玉。
1、敲擊緬甸玉,聽聲音。緬甸玉的相對密度較大,結構堅硬、緊密,可把兩塊緬甸玉懸空起來相互敲擊,聲音堅硬、清脆者為真,仿製品可能因其密度較小而聲音沙啞不清脆。
2、用刀子檢測硬度,緬甸玉又稱硬玉,硬度高於其他玉石,摩氏硬度達到7,可用鋒利的刀具刻劃玉石表面,真的緬甸玉不會留有痕跡,冒充品則可能會留有劃痕。

3、識別經人工處理的緬甸玉,如拋光、打蠟之類的處理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破壞內部結構的處理則會降低玉的價值,例如填充樹膠、強硝酸處理等。這類緬甸玉都被成為B貨,價格有很大的區別。經過填充的緬甸玉色界不明顯,在燈光下顏色有霧蒙蒙的感覺。另外天然的緬甸玉表面比較光滑,填充的則表面沒有天然的光滑。
4、放入熔蠟中查看是否染色,很多商家為了賣個好價錢,常常將緬甸玉染為較上品的綠色,可將緬甸玉放入煮熔的臘液里,慢慢等待,如果是染色品,顏料會慢慢析出,另外還可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如果是加色的緬甸玉,在鏡下為紅色,天然品則不變色。
5、感受其質感,緬甸玉比重大,掂在手上有種壓手的感覺,其他軟玉和玻璃仿製品則有股飄的感覺。另外,緬甸玉無氣泡,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

6、用嗅覺、嗅覺、膚覺感受緬甸玉,用鼻子聞下,如果經過強酸處理的緬甸玉,會有一股刺鼻的氣味。用舌頭舔一舔,如果是強酸處理過的,則有叮舌的感覺。緬甸玉密度比較大,散熱傳熱比較慢,摸起來是冰涼的。
7、查看鑒定證書,現在很多寶石都有鑒定證書,如果自己拿不準是真是假,最好讓老闆出示有國家承認的檢測機構的證書,每張證書都有此商品的圖片與編號,現在很多都可以上網查詢編號。要注意是否有檢定者和負責人雙方的簽字。另外,常用的評級由ABC,A或為最好、B或稍次、C或更次之。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緬甸玉並非全是綠色的,也有別的顏色,例如白色、紅色、黃色等,還有的是摻雜了幾種顏色,並非純色。當然最好的品種就是綠色的,如果只是純粹買來佩戴的,也可以選有其他顏色的。日常中還需要對其進行維護保養,不能接觸到有機溶劑跟油垢,擦拭的時候要用綢布,不能用紙巾跟普通毛巾布料。也不要長期存放在箱子裡面,容易讓它沒了光澤。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8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