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有哪些節日風俗

緬甸有哪些節日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6-11 15:29:02

1.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墠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2. 緬甸都有什麼傳統節日

每年四月中旬是緬甸潑水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小吃有咖喱和沙拉等食物。

3. 在緬甸是一個很熱鬧的一個潑水節

潑水節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我國的春節。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3、4天。緬甸人的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的最後一天,因此,緬甸人的潑水節和新年已合二為一了。潑水節通常歷時三、四天,在節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頭的習慣,除非當天與生日相剋,才改在第三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無論城鄉,人人都身著盛裝,互相潑水嬉戲,表示滌舊迎新之意。

有的人用番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更多的人則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射。小孩用水槍向大人進攻,也不會受責罵。人們被潑得愈多,就愈高興。反之,如果在潑水節期間不曾被他人潑水,新的一年將是不吉利的。每年一次的潑水節,也是青年們在良辰美景中交際的好時機,不少青年人藉此良機結成良緣。

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

4. 緬甸10月份有什麼節日

緬甸10月份有點燈節、敬老節、獻袈裟節。

緬甸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先後經歷了蒲甘王朝、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三次英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8年9月,以國防部長蘇貌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1988年9月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新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2011年2月,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2016年3月,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 ,2018年3月,吳廷覺辭職。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 。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4月16日,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布成立民族團結政府,溫敏任總統 。

5. 緬甸主要有什麼節日

緬甸的主要節日具體如下:

1、獨立節:1月4日,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

2、聯邦節:2月12日,紀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

3、農民節:3月2日,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

4、建軍節:3月27日,初為抗日節,1955年改為建軍節。

5、潑水節:4月13日前後(緬歷新年)。

6、工人節:5月1日。

7、烈士節:7月19日,紀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等人遇難。

8、民族節:12月1日。

(5)緬甸有哪些節日風俗擴展閱讀

緬甸的風俗禁忌: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佛塔和寺廟遍布各地,拍照時需注意是否有禁止拍照標識。佛教齋戒月(公歷八、九、十月,緬語稱瓦期),不舉行婚禮、遷居等喜事活動。

6. 緬甸也有潑水節,它和傣族的潑水節有什麼不同

在4月13日——4月16日期間的潑水節,是一些民族最盛大、隆重一個的節日,像傣族更是把潑水節當作新年。很多以傣族和德昂族為代表的亞洲民族會各自熱烈的慶祝潑水節,這些民族的人們都要用干凈的水相互潑灑,這也寓意著洗去過去一年的各種不順利,迎接嶄新的、順利的一年。那麼,同樣是潑水節,緬甸和傣族又有什麼差別呢?

不過,雖然因為文化的差異,讓不同民族的慶祝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潑水節的意義只有一個,就是除舊迎新,這也是各個民族期盼的。

7. 10月20日是緬甸什麼節日

2021年10月20日是緬甸的點燈節,點燈節的由來,對於緬甸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其影響力僅次於潑水節。

自2019年起,緬甸政府將點燈節法定假期由3天上調至5天,也凸顯了點燈節在緬甸的重要地位。通常在緬歷七月月圓之日舉行。在這期間,所有僧侶要安居坐臘,信徒也要避免遷居嫁娶。

活動已成為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舉辦中波狂歡節,進一步增進中緬兩國人民的友誼,擴大中緬胞波的交流與合作,加快中緬邊境四城一區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國、緬甸地區的旅遊、邊貿、文化及社會繁榮與進步。

同時,通過舉辦中緬胞波狂歡節,搭建起文化與經濟融合的平台,使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民族節日文化活動項目的開發利用,使企業走進文化,讓文化與市場相融合,真正做到社會投入、社會承辦,從而,進一步推進企業與文化的大發展。

中國瑞麗第十六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於2016年10月1日在瑞麗隆重舉行!中緬兩國10萬遊客激情匯聚!屆時請看小掌在第一時間為廣大掌粉呈現的雲南·瑞麗第16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最全精彩畫面。

8. 緬甸新年習俗

緬甸潑水節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為緬歷新年,類似我國的春節。

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三到四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相互潑水,表示除舊迎新。潑水節期間,不論男女老幼,都不會因為被潑水而不高興,因為潑水節的水象徵著吉祥幸福。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緬甸有哪些節日風俗擴展閱讀

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我國的春節。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3、4天。

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香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澆。小孩用水槍向大人噴,也不會被責罵。

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我國雲南省的傣族與緬甸東北部的撣族,也有潑水節的傳統。

9. 緬甸潑水節是什麼節日

潑水節也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中國的春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舉行,通常歷時3、4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香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澆。小孩用水槍向大人噴,也不會被責罵。人們被潑得越多越高興,因為水象徵著幸福。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

10. 緬甸果敢有什麼節日

緬甸果敢人節日習俗

。果敢傣族傳統節日,與信仰小乘佛教的其他民族,如崩龍、佤族、本族、布朗族等,大致相同,即都過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其中潑水節最隆重,時間約在農歷清明後十天,節期3~5天。除水傣外,通常要集體殺豬宰牛;家家要做「風吹粑粑」;水傣則要蒸糖粑粑,以此賧佛和待客;信徒要到佛寺聆聽念經。夜晚,家家要點「千年燈」;家中有幾個人,就要點幾根燈芯;現代多改為點臘燭。節慶夜晚,通常還要舉行群眾性的跳擺打歌。其次,還有「點燈節」(農歷4月14)、佛生節(農歷6月15)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8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