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經濟特區怎麼開
① 緬甸幾個特區
3個特區。
1、緬甸克欽邦第一特區(英文簡稱――NDAK)
位於緬甸東北部,控制著恩梅開江以東大部份地區,與中國雲南省貢山、福貢、六庫、騰沖、盈江接壤。境內多為高山地形,靠近恩梅開江有部分平原、壩子,木材、礦產等資源豐富,一年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政府所在地板瓦,有大田壩,2007年4月28日由中國雲南省騰沖縣至緬甸克欽省府密支那的二級柏油公路在此舉行通車典禮。
2、緬甸迪洛瓦經濟特區
2012年年底日本和緬甸簽署協議聯合開發迪洛瓦經濟特區。特區宣稱規劃佔地面積為2400公頃,包括深水港以及工業園區建設,計劃吸引汽車、機械、電子零部件等企業入駐,日本政府在未來幾年內預計將為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高達126億美元。
2013年5月,日本首相訪緬,兩國再次就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建設規劃進行商談,預計特區於2015年建成投用。
3、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
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為原克欽獨立組織和克欽獨立軍的駐地,轄區位於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20萬人。
(1)緬甸經濟特區怎麼開擴展閱讀:
內比都是緬甸首都,人口約115.8萬。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② 緬甸有幾個特區
緬甸有3個特區,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及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勐拉。
這些地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體民族都是中華民族,果敢的果敢族就是中國漢族,佤邦的佤族也是中華民族之一的佤族,勐拉的愛伲族則是中華民族之一的哈尼族。這里毗鄰雲南省臨滄市,與緬甸貴概以怒江為界,與緬甸佤邦以南鄧江為界。
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是老街,這里曾是滿清時期果敢土司所在地。清末這里被割讓給英緬,此後成為緬甸一部分。緬甸果敢族是緬甸承認的少數民族,其實就是漢族。老街距離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城非常近,兩地相距不過十幾公里。可以說是少有姐妹城市。
(2)緬甸經濟特區怎麼開擴展閱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首府是勐拉,建城時期始於1989年,經過近三十年建設,這里猶如中國一個縣城。這里靠近中國的打洛口岸。
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東北面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同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接壤的邊界線長288.5公里、同瀾滄縣接壤的邊界線長45.92公里。東面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在湄公河上隔江而治,河道總長100餘公里,西北面同佤邦連接,西南面是國防軍守備的區域。
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現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③ 土瓦經濟特區的土瓦港經濟特區起步 緬甸編織「深圳夢」
11月初,緬甸大選之際,泰國「意泰發展公共有限公司(ITD)」和緬甸交通部港務局簽署《建設土瓦深水港、工業區及通往泰國公路、鐵路項目框架協議》。緬甸交通部長U Thein Swe在簽字儀式上表示,這是緬甸的第一個開始實施的經濟特區項目。
按照雙方規劃,土瓦經濟特區佔地面積約為6.4萬公頃,即640平方公里。它的開發將以建設土瓦深水港為中心,項目內容還包括建設石化廠、煉油廠、鋼鐵廠、發電廠、土瓦-曼谷公路、鐵路以及在沿線鋪設油氣管道。項目計劃分三期進行,10年建成。
「這是緬甸第一次大規模規劃一個區域,由國外來投資。」中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
11月17日,緬甸大選平靜落幕更是給土瓦經濟特區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贏得此次大選的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在選舉前就明確表示,他們今後要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④ 緬甸四大經濟特區
您可能指的是緬甸的四個特區,而不是經濟特區
1.緬甸聯邦禪邦第一特區,在緬甸老街,果敢民族聯盟與政府共管
2.緬甸聯邦禪邦第二特區,在緬甸邦康,由緬甸瓦邦管理
3.緬甸聯邦禪邦第四特區,在緬甸勐拉,由政府與地方共管
4.緬甸聯邦克欽邦第三特區,在緬甸克欽邦東部,由政府與克欽武裝共管
⑤ 皎漂港成為緬甸最大的遠洋深水港的條件是什麼
皎漂港:在緬甸若開邦的蘭里島北端城鎮皎漂經濟特區。在孟加拉灣東北部。
其坐東面西,朝向印度洋。皎漂港的自然條件與擁有狹長海溝的河北曹妃甸港非常相似,港外航道很深,港內風浪小,是天然良港。而且蘭里島地勢平坦,只有一片小山,非常適合進一步開發。
馬德島 :位於緬甸若開邦皎漂經濟特區的東南方,是距離皎漂港北側入口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離島,島上建設的主要工程包括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作船碼頭、65萬方水庫、38公里航道、120萬方原油罐區以及馬德首站、中緬天然氣管道閥室等。
皎漂經濟特區位於緬甸西部若開邦,是繼仰光迪洛瓦經濟特區、緬南土瓦經濟特區之後的緬甸第3個經濟特區。
皎漂經濟特區總體開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4年至2016年;第二階段,2017年至2020年;第三階段2021年至2025年。
皎漂經濟特區第一階段總開發面積為1620公頃,分為深水港區、工業園區、綜合住宅區。每個區招標一個開發商,承擔本區開發。如果外國公司中標開發權,按照規則,這家外國公司還必須按照一定比例與緬甸公司組成合資公司共同開發。
目前,緬甸最大的仰光港(Port of Yangon)僅能停泊 萬噸級的船舶,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緬甸對外經濟貿易的需要和發展。
由於仰光港的天然水深所限,仰光港已經沒有再擴容擴建的條件。鑒於近年來緬甸中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資源開發進程,今後幾年緬甸的出口物資將急劇增長,包括木材、礦產品、石油天然氣等大宗物資。
為改善與鄰國的水路貿易交通狀況,緬甸有關部門正計劃在若開邦的皎漂建一深水港。該深水港計劃將建在皎漂鎮附近的馬德島上,由亞洲世界公司(Asia World)全額投資。亞洲世界公司已開始對建港的可行性進行考察。皎漂港的建設將在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港和印度的加爾各答港水路交通中轉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緬甸急需一個大型港口,因此緬交通部門計劃在皎漂附近的馬德島上建設30萬噸深水碼頭,從而改善緬甸海運設施不足的情況,促進緬甸的外貿發展和經濟對外開放。
另外,皎漂深水港在孟加拉國(Bangladesh)的吉大港(Chittagong)、仰光(Yangon)的仰光港和印度(India)的加爾各答港(Port of Calcutta)間的水路交通中轉方面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開發之後,皎漂港將是緬甸最大的遠洋深水港。
2007年,緬甸軍政府曾提出在全國建設包括皎漂港在內的六個經濟特區,並授權國內最大的民營公司與中國(China)雲南聯合外經股份有限公司協商皎漂的非能源開發。
距離皎漂港北側入口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離島,它就是將作為中緬油氣管道起點碼頭的馬德島。來自天津的水運勘測人員早在2007年就到達皎漂,他們為中緬石油管線工程皎漂港的前期選址進行勘測。
⑥ 對外開放政策
對外開放的政策有:
1、創辦經濟特區;
2、開放沿海港口城市;
3、建立沿海經濟開放區;
4、開放沿江及內陸和沿邊城市。
經過多年的對外開放的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政策,我國的對外開放由南到北、由東到西層層推進,基本上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這樣一個寬領域、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對外開放政策的基本內容是:堅持長期實行對外開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發展同各國的經濟、貿易、技術交流與合作。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有計劃,有重點、有選擇地從國外引進適用而先進的技術設備,並聘請必要的外國經濟技術專家來幫助我們工作。
我國的對外開放是漸進式開放。我國開放是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由點到面、由淺入深,以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為重點,逐步向中、西部內陸地區推進的,既保證了對外開放的不可逆轉,又避免了盲目開放給產業帶來的巨大沖擊。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在獨立自主,平等互利開放。我國對外開放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同時,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安全。
《國務院關於口岸開放的若干規定》第一條 本規定所指口岸是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等。口岸分為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一類口岸是指由國務院批准開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類口岸是指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開放並管理的口岸。
⑦ 新辦哪四個經濟特區是對外開放的重大步驟
法律分析:新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是對外開放的第一個重大步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五條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國家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⑧ 緬甸迪洛瓦經濟特區在哪裡
在緬甸的首都仰光,以迪洛瓦港為中心建立的一個特別經濟區
⑨ 緬甸第一經濟特區環境怎麼樣
貌似環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