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深潛一般水深多少米
① 目前人類探測海底的最大深度是多少米呢
1961年,美國曾決心在東太平洋3000多米的海底打穿地殼,但是技術難度和驚人的耗費迫使他們「淺嘗輒止」。此後幾十年,人類一共在大洋基岩中打過4個超過千米的深井,井深最大達到1800米,離7000米的地殼厚度還遠得很。
1960年,美國海軍的「里雅斯特」號載人潛水探測器首次搭載兩名潛水員下海,在世界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11034M),下潛了10910米,創下了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以後就不知道了,總是無極限的嘛。
馬里亞納海溝位於太平洋的西部,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它位於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1899年,人類在關島東南首先測到內羅淵的深度為9660米。這一記錄一直保持了30年。1929年在其附近發現了9814米的深度。
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時,前蘇聯「勇士」號調配船測到了11034米的深度。1960年美國海軍「的里亞斯特」號深潛器創造了潛入海溝10916米的世界記錄。總有一天,人們會潛到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點,以探尋海溝的奧秘 。
一般的軍用潛水艇(D)的潛水深度只有900米左右。世界上潛水最深的日本的Kaiko號潛水艇,它曾經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的底部大約10975米的位置。
Kaiko號潛艇有10英尺長,配備有兩個機械臂和4台電視攝像機。日本憑借這台潛艇取得的深海細菌樣本,已用於新型葯品的開發研究。此外,該潛艇還在深海地球構造和深海生活研究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Kaiko號潛艇1995年潛入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ChallengerDeep)的底部,潛水深度為36008英尺(約合10975米),創下了潛水最深的記錄。
② 深潛器能下潛到多深
1960年1月23日,有兩名探險家駕駛深海潛艇下潛到地球上最深的深淵,並停留了20分鍾,打破了載人深潛的紀錄。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下海」難,難於「上天」,其中最大的難處之一,在於壓力。每增加10米水深就會增加一個標准大氣壓,一個泡沫塑料的杯子放到幾千米的深水裡就會縮小好幾倍,所以深海潛水只能藉助耐高壓的潛水器,而且不能像航天員那樣走出艙外。
③ 我在馬來西亞仙本娜考潛水長
前記:
2012年第一次自由行從驢友那知道了潛水,可以系統學習考證書。2013年暑假搶到了飛曼谷首航特價票,在考山路住了3天不知道去哪的時候,無意路過一家旅遊店在播放潛水視頻,問好價格,了解了時間內容,決定去。濤島是我開始潛水,發現潛水美的地方,島上的教練、潛水長、同學、朋友,除了教我潛水知識技巧,樹立安全環保意識,更讓我感受到了人本性對自然親近帶來的心靈舒適感。這一年,寒暑假我去了兩次,完成了PADI體系OW、AOW、EFR、RESCUE、DMT階段的學習。2014到今年,因為時間原因,沒有再繼續DMT課程。今年,我來了,希望能完成課程。
後記:
近一個月的學習、實習和考核,到今天全部結束並順利通過。每天出海、下水、跟課、實習、研討和回來刷書,從不習慣到開始享受。仙本娜沒有娛樂設施,來這里只能玩水,每天遇到的,聽到的,都是今天出海看到什麼啦?晚上互相碰到,明天出海么?喔,那要早點睡,生活一下規律起來,立馬治好各種類型失眠。
【實習篇】
因為跟課和實習,去了很多仙本娜附近的潛點,軍艦島、馬達京、馬布島、卡帕萊、丁巴丁巴、曼達布灣、邦邦島和珍珠島。
軍艦島 Sibuan
軍艦島淺水區大片沙地,特別適合OW課程平靜水域的教學,而且船程也短。島上有大兵設哨亭,而且真的是荷槍實彈,每次上島,都需要先注冊。島上風景,美到不行,學生們學習中間休息的時候,基本都成了大家黑拍的時候。
馬達京 Mataking
馬達京周邊有很多潛點,四周地形多為沙地斜坡地形,以微距潛點為主。
house reef:地形為沙地,水深5米-25米;
Dwall: 位於小馬達京島旁,水深5米30米。
馬布島 Mabul
島上有數間潛水度假村,還有一個前身為石油田鑽塔平台。沙質海底的珊瑚礁和人造礁四周,棲息著各類讓人驚奇萬分,體積微小的海洋生態。吞食海星的臘膜蝦、數不盡的甲殼和軟體類生物。
卡帕萊 Kapalai
潛點:中國村 Mandarin Valley、鰩魚通道 Ray Channel
邦邦島 Pom Pom
【課程學習和考核內容】篇
5項水中技巧的訓練和考核,5項考核分數加起來必須達到15分以上(每項滿分5分)。
➤400米游泳(徒手)
在沒有任何輔助裝備的情況下連續游泳400米,可採用任何泳姿。評分標准如下:
➤15分鍾踩水
不藉助任何外力,只穿著泳裝,借踩水、打水或漂浮的方式,在水面上漂浮15分鍾。手掌在最後2分鍾時需要伸出水面。評分標准如下:
➤800米游泳
只戴著面鏡、蛙鞋和呼吸管(不能使用漂浮裝置或雙手助游),臉朝下連續游泳800米。
➤100米無意識潛水員拖帶
穿戴全套水肺裝備,沒有任何協助下,在水面拖帶或推一名穿戴全套水肺裝備的無意識潛水員至少100米。評分標准如下:
➤裝備互換
在平靜水域中,潛水長候選人和潛伴共用一個二級頭並互換全部水肺裝備(濕衣和配重帶除外)。
除此之外,水中技巧發展部分還需要進行潛水員救援的相關訓練,即救援潛水員技巧7:在水面救援一位無反應、無呼吸的潛水員。
潛水技巧研討會
➤實際技巧
潛點安排與管理
繪圖課程(繪制潛點地圖)
潛水簡介
搜索尋回模擬情節
深潛模擬情節
➤潛水長所執行的課程研討會
再激活課程
浮潛潛水員課程和呼吸管浮游督導
平靜水域的體驗水肺潛水課程
體驗水肺潛水課程-附加開放水域潛水
開放水域的體驗當地潛水
➤實際評估
潛水長候選人需要跟著教練協助一個完整的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OW)和一個完整的進階教育課程(AOW或救援潛水員課程等)。之後,還需要帶領一次持證潛水員進行開放水域潛水。
在整個過程中,教練也將會對潛水長候選人進行評估並打分。
➤專業素養
作為一名潛水長候選人,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部分的內容。雖然考核的方式較為主觀,但作為一名專業人士,這部分的內容卻不可或缺。無論是你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還是成為潛水學員良師益友的能力,亦或是樂意服從組織的態度,都顯得非常重要。
【餐食】篇
每天出海回來,都是最餓的時候,嘗試了幾家後,最終確定了一個兼具位置便利和當地口味的飯館,每天嘗一種,成了出海回來休息的最大樂趣。餅真的味道不錯!
如果你愛這片藍天,
你就會愛這汪大藍水,
愛上自由的感覺、
愛上海里的寧靜、
愛上只聽得到自己呼吸聲的大藍水。
就像手冊里說,在指導過程和以後職業發展中,教練既是良師,又是益友。這近一個月的學習生活里,因為有師傅、店裡教練們、教練班小夥伴們、店裡潛導和工作人員,才讓我能順利完成學習和實習。相逢會有時,大家都因為喜歡大海而開始,喜歡分享而教學,希望能把更多的體驗和正確接觸自然的方式傳遞出去,讓更多人能感受到,開始自己的旅程。感謝。
PS:PADI潛水員等級(引用搜狗網路)
OPEN WATER DIVER (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OW的水深限度是18米)
習慣上,稱他們為OW,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是最基本的潛水課程,受訓學員可以學習到潛水技巧、與潛伴潛水時的潛水安全知識。完成本次課程即可獲得OW證書!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 (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AOW的水深限度是28米,並且可以做夜潛)
AOW,本課程提供參加學員不同的專長潛水訓練,如深潛、船潛、水中導航及夜潛...等
EMERGENCY FIRST ACTION (第一緊急反應)
醫療緊急訓練是一個獨立的緊急救援及心肺復甦術課程。
RESCUE DIVER (救援潛水員)
救援潛水員課程是學習潛水中第一次要求潛水員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另一名潛水員的課程。學員在此課程中將學習如何避免危險及意外的發生,並能隨時應付水中的緊急狀況。
SPECIAL COURSES (潛水專長課程)
潛水專長課程屬於短期的特殊專長課程,課程安排通常為1~2天,主要是2~4次的專長潛水訓練。參加學員資格則因各專長潛水的難易程度而有所不同。
MASTER SCUBA DIVER (名仕潛水員)
當潛水員完成了PADI的五項專長潛水課程並具有救援潛水員資格時,即可申請名仕潛水員執照。名仕潛水員是休閑潛水員的最高榮譽。
DIVER MASTER (潛水長)
潛水長是進入潛水教學訓練的第一站,持有潛水長執照之潛水員可以從事潛水導游或協助潛水教學的訓練工作。
Open Water Scuba Instructor (開放水域水肺教練)
通過一個教練發展課程(Instructor Development Course)的學習及考試,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PADI教練(OWSI),開放水域水肺教練可以獨立完成教學。包括課程:開放水域潛水員(OWD)課程,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AOWD)課程,救援潛水員(RED)課程,潛水長(DM)課程。
Master Scuba Diver Trainer (名仕潛水員訓練官)
擁有超過5項專長課程教練資格的教練。包括課程:高氧空氣專長,雙瓶專長,深潛專長,夜潛專長,水底導航專長,沉船專長,水底數碼專長等20餘項專長課程。
Instructor Development Course Staff Instructor (教練發展課程參謀教練)
獨立完成助理教練(Assistant Instructor)課程。參與培訓IDC的部分課程與評估,輔助課程總監(Course Director)工作的高級教練。
MASTER INSTRUCTOR (教練長)
PADI 教練長代表一位經驗豐富的潛水教育者,其並已經達到PADI最高的教練等級之一。教練長對PADI系統的潛水員教育已有透徹的認識,並在執行整個范圍的計劃與課程方面經驗十足。教練長屬於PADI教練長檢查委員會(PADI Master Instructor Review Committee)中的成員。
COURSE DIRECTOR (課程總監)
PADI總監就是PADI教練訓練官。PADI課程總監等級是象徵PADI系統中最高的教練成就。要想成為一位課程總監,PADI教練長要完成PADI課程總監訓練課程,在課程期間,他們要學會如何執行PADI教練發展課程,並獲得培養潛水教育人士的經驗。課程總監是潛水界內發言分量最舉足輕重的人士,並在塑造PADI教練態度和能力方面,扮演者關鍵性角色。無論在PADI教學,潛水員訓練和專業素養方面,他們都是其他PADI會員的楷模。
④ 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的地球深淵,開發錳結核的深潛練兵場
眾所周知,地球的表面積大約5.1億平方公里,其中3.6億平方公里都在海平面以下,平均深度3729米,1.5億平方公里的陸地,平均高度875米,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是地表最高的高原,被譽為南北極之外的「第三極」,即地球的高極,是距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那麼距離地心最近的地球低極,便是「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
11034米的地球深淵
馬里亞納海溝位於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底,北起硫磺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全長2550公里,平均寬70公里,大部分水深超過8000米,其最深處正是位於海溝西南部的「斐查茲海淵」,最深處可達11034米,是人類已知的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也是地球的最深點,有「海洋中的珠穆朗瑪」之稱。事實上,將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放進馬里亞納海溝,也還會沉沒在海平面以下2000餘米處。
作為太平洋板塊自東向西俯沖至亞歐板塊(次級菲律賓板塊)之下形成的南北向深溝,馬里亞納海溝對人類而言,存在著太多的謎題。因為相比翱遊太空,潛入深海存在的困難毫不遜色前者。通過流體力學計算得知,水深越大,附加在水中物體表面的壓力就越大,水深每加深 10 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這意味著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的海水壓力是其水面的1000倍,相當於用一根手指頂起一噸重量的壓強。
要知道10米水深的壓強就足以壓垮一輛空油罐車了,但在人類屈指可數的深海探測器下潛次數中,還是發現在這高壓、漆黑、低溫、食物匱乏的深淵之下,生活著多種神奇物種。1960年,瑞士深海探險家雅克.皮卡爾與美國深海中尉多恩.沃爾什駕駛「的里雅斯特」深水探測器,在人類 歷史 上首次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深處進行科學考察,漆黑一片的海底如同荒漠一般寂靜荒涼。
2012年好萊塢著名導演卡梅隆駕駛特製的深海潛水器抵達海溝底部,這是人類第二次探底馬里亞納海溝。令人驚奇的是,在萬米深淵中存在一些形狀扁平的魚和小紅蝦,泥土裡有一些白色像海參一樣的巨型阿米巴蟲在蠕動。
要知道之前人類在海洋中發現下潛最深的馬里亞納獅子魚類,也不過在8000米的深度,這些魚為了適應高壓環境,不但進化出了非常柔軟的骨骼,內部的器官和體液濃度也和一般魚類相差很大,而且它們的外表皮內有一層海水膜,可以調節與外部的海水的壓強平衡。
距離地心最近,卻依然遙不可及
我們常說大地厚重而不可動搖,然而從整個地球看來,大地不過是雞蛋表面那層硬而脆的蛋殼。依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為地核、地幔、地殼。其中地殼處於最外層且最薄,平均厚度約17千米,陸地平均厚度約33千米,像一些高原高山地殼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地殼較薄,但平均厚度也有約6千米。
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的地幔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厚度將近2900千米,壓力約在50萬 150萬個大氣壓。這里放射性物質集中,由於分裂產生的高溫使得地幔層的溫度高達1000 —3000 之間,足以使岩石熔化,是岩漿的發源地。
地球最核心是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內核和外核。內核的頂界面距地表約5100公里,外核的頂界面距地表2900公里。所以雖然馬里亞納海溝是地表距離地心最近的地方,但想要到達地心依然是遙不可及。
最後的地球邊疆,礦產資源的富集地
地球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是人類在地球上的最後邊疆,也是人類積極 探索 的新疆域,這其中不僅是對自然探秘的渴望,更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價值。從2009年至2012年,我們研究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連續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在此基礎上,新一代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在2020年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實現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為10909米。
實現深潛坐底的背後是我國材料科學的突破,更意味著我們的載人深潛器已經能夠在世界所有深度海域實現深潛,並進行科學研究。要知道大洋洋底雖然一片漆黑,但卻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藏資源,錳結核就是其中的一種。作為沉澱在大洋底的一種鐵、錳氧化物結核礦石,錳結核含有30多種金屬元素,其中錳、銅、鈷、鎳等金屬元素是陸地上緊缺的礦產資源。
據有關研究機構估算,地球上的錳結核總儲量在3萬億噸以上,其中北太平洋分布面積最廣、儲量最大,約為1.7萬億噸。僅就太平洋底的儲量而論,錳結核中含錳4000億噸、鎳164億噸、銅88億噸、鈷98億噸,若按照2006年世界金屬消耗水平計算,銅可供應600年,鎳可供應1.5萬年,錳可供應2.4萬年,鈷可滿足人類13萬年的需要。
但錳結核廣泛地分布於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層,以生成於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質最佳,這意味著想要實現規模開采就必須掌握深潛技術和耐高壓材料。同時1991年聯合國海底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我國15萬平方公里的大洋錳結核礦產資源開發,隨著蛟龍號和奮斗者號不斷刷新在馬里亞納海溝的坐底記錄,將為我們未來開發錳結核資源打下堅實基礎。
備註: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分享指正。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路,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⑤ 潛艇的下潛深度是多少
潛艇下潛的極限深度,亦稱最大下潛深度,是潛艇耐壓艇體耐壓強度所能允許的下潛深度的最大值,潛艇在此深度只能作有限次數的短時間逗留。
此外,設計潛艇時計算艇體強度的深度,稱為設計深度。通常為極限深度的1.3~1.5倍,以保證水中武器在潛艇附近爆炸或潛艇超越極限深度時,仍具有一定生存力。潛艇最大下潛深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約為60~70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增至200米;戰後,一般為300~400米,個別達到900米以上。普通的常規動力潛艇一般就是250-350米的潛深。
有部分雙殼體核潛艇可以潛到500的深度。增大潛艇下潛深度的主要措施是,採用高強度鋼和鈦合金等,新焊接技術和適合深潛的耐壓結構形式等,其實再深了也沒什麼意義。每再加深1米可能要加幾噸重的鋼材,得不償失。因為在這個深度下的海底雜訊已經讓正在服役的絕大多數聲吶偵測不到潛艇的蹤跡。
核動力
核動力是繼柴電動力之後發展的又一種動力。核動力的原理是通過核子反應爐產生的高溫讓蒸汽機中產生蒸氣之後驅動蒸氣渦輪機,來帶動螺旋槳或者是發電機產生動力。
最早成功在潛艇上安裝核子反應爐的是美國海軍的鸚鵡螺號潛艇,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子動力的國家有5個,其中以美國和俄羅斯的使用比例最高。美國甚至在1958年宣布不再建造非核動力潛艇。
最早成功在潛艇上安裝核子反應爐的是美國海軍的鸚鵡螺號潛艇,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子動力的國家有5個,其中以美國和俄羅斯的使用比例最高。美國甚至在1958年宣布不再建造非核動力潛艇。
核動力潛艇相比於傳統的柴電潛艇,具有動力輸出大,動力續航高(由於核動力潛艇的燃料的補充更換通常在10年以上,相比於僅僅幾周或幾月的柴電動力潛艇要大大增加,所以也通常被視為無限續航),速度快等優點。
但核動力潛艇卻有技術難度大,穩定性差,建造費用高,噪音大以及維護要求高的缺點。核電池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意味著可以批量的製造超越常規性能的潛艇。
⑥ 世界上有哪些深水港灣它們的水深是多少
高雄港(14米),大阪港(12米),奧克蘭港(12.2米),安特衛普港(12.75米),福斯港(24米)。
1、高雄港
高雄港(KAOHSIUNG),中國台灣省內最大的海港。位於台灣省高雄市。大型綜合性港口,有鐵路、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集運與疏運手段。
港口內有10萬噸級礦砂碼頭、煤碼頭、石油碼頭、天然氣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共有泊位80多個,岸線長18千米多,另有系船浮筒25組。港口年吞吐量約5000~6000萬噸。
港口設有百萬噸級大型干船塢和兩座25萬噸級單點系泊設施。高雄港是世界集裝箱運輸的大港之一。
1989年集裝箱吞吐量已達338.3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高雄港共有集裝箱泊位6個 ,每泊位長 320米 ,水深均為14米 ,共配有18台集裝箱裝卸橋。
2、福斯港
福斯港位於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東南沿海利翁(LION)灣東北岸,瀕臨地中海的西北側,包括福斯(FOS)及布克(BOUC)等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最大水深達24m。港口性質為海灣港、自由港、基本港(C、M)。
該港背山面海,沒有強勁的潮汐和海流,航道安全、晝夜通航,是一個天然良港。始建於公元前600年由西臘人開拓的一個古老城市,現以發展為地中海的最大商港,也是歐洲第三大港,又是世界大客運港之一。本港不僅是公路、鐵路和航空的樞紐,而且工商業發達。
3、大阪港
大阪港位於日本(全稱:日本國JAPAN)本州(HONSHU)西南沿海的中島川(NAKAZIMA KAWA)與大和川(YAMATO KAWA)河口之間,瀕臨大阪灣的東北側,是日本五大集裝箱港口之一。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有39個, 岸線長10460m,最大水深12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集裝箱吊、浮吊、拖船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350噸。
該港自古以來就是京都的海上門戶,市內河道縱橫,有"水都"之稱。現為阪神工業區之核心,輕重工業綜合發展,其工業產值僅次於東京,居日本第二位。主要工業有石油化工、鋼鐵、金屬加工、運輸機械及電機等。
4、奧克蘭港
位於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西部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州西海岸。
在金門(GOLDEN GATE)海峽的東南端,地處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灣口的東岸,隔灣與舊金山相望,有13km長的海灣大橋(橋高65m)相連,是美國第四大集裝箱港。
主要碼頭泊位有29個,岸線長6332m,最大水深為12.2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汽車吊、浮吊、拖船及滾裝設施等,其中門吊和集裝箱吊最大起重能力為50噸、浮吊達100噸,港區有倉庫及貨棚面積為27萬平方米。
5、安特衛普港
安特衛普港,是指比利時最大的海港。位於北緯51°14'、東經4°23'、安特衛普市的北側,在斯凱爾特河下游,距河口68〜89km。
安特衛普港腹地廣闊,港區擁有鐵路網長度960km,公路網長度276.5km,分別連接歐洲的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
全港共有碼頭泊位約800個。最大水深16.75米 ,主要進口貨物為容物、磷灰石、礦砂、石油、木材、煤,主要出口貨物為鋼鐵、機械、鐵路設備、水泥、焦炭、化工製品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雄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阪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克蘭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特衛普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斯港
⑦ 一般潛艇最大下水深度為多少米
軍事上的大型潛艇一般都是活動在300-400米的深度,但也有能潛到900米左右的。
至於所有的潛水設備,那目前世界上最接近地心的深潛器——的里雅斯特號,潛至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深度:10911米。
⑧ 不同的潛水艇可下潛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最偉大的沉船發現者
1985年,羅伯特·巴拉德因確定了1912年因撞冰山沉沒於大西洋底的「泰坦尼克」號輪船殘骸的准確位置而聞名於世。圖為巴拉德和他發現的這艘倒霉的船的模型。他還發現了1942年被英國皇家海軍擊沉的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1915年被德國潛水艇用魚雷炸沉的英國「盧西塔尼亞」號豪華遠洋客輪,以及「安德里亞·多里亞」號,「大不列顛」號等沉船。1997年7月他精確探明了位於突尼西亞海岸附近古地中海商船航線上的8艘古羅馬沉船的位置,這些沉船距今約有2000年,沉於水下762米處,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古羅馬沉船最集中的區域。
最深的海洋下潛
1960年1月,瑞士製造的美國海軍深海潛水器「特瑞斯特」號在雅克·皮卡德博士(瑞士人)和唐納德·沃西海軍上尉(美國人)操縱下下潛到太平洋底馬里亞納海溝中10911米深的查林傑海淵,創最深下潛紀錄,這也是地球表面的最低點。
1989年8月11日,「真貝6500」號潛艇潛入日本三陸附近6527米深的日本海溝,這是迄今為止載人船舶所能下潛的最大深度。
深潛的最長時間紀錄
1992年5月6日至7月14日,美國人理查德·普雷斯利駕駛一艘潛水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基拉戈的一個潟湖裡度過了創紀錄的69天零19分。這次深潛試驗名為亞特蘭蒂斯工程,旨在考察人在水下環境中的生存狀況。
最長時間的模擬飽和深潛
法國人阿諾德·德尼肖德·德菲哈爾於1989年10月9日至12月21日,在一個高壓艙里進行了為期73天的模擬飽和深潛,創最長時間紀錄。此次試驗的模擬水深為300米,屬於科梅克斯公司在法國馬賽進行的「九頭蛇9號」計劃。德菲哈爾呼吸的是一種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
最長時間的模擬深潛
在為期43天的潛水試驗中,法國人陶·馬夫羅斯托摩斯於1992年11 月20日在高壓艙里深入深度為701米的海水中,這是科梅克斯公司在法國馬賽進行的「九頭蛇10號」計劃,他呼吸的是混合氣體(由氫氣、氧氣和氦氣組成)。
最深的戴水肺的潛水
戴水肺(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水的最深世界紀錄是由美國的吉姆·鮑登保持的。1994年4月他在墨西哥的薩卡坦淡水洞穴中創造了這項紀錄,下潛深度為305米。
最重要的潛水發明
圖為法國探險家兼電影攝制師雅克·庫斯托和他發明的水肺型潛水器。1943年他與法國工程師戈南合作發明的這種自攜式壓縮空氣呼吸裝置結束了潛水員通過與船相連的呼吸管呼吸的歷史。他乘「卡利普索」號船進行海洋勘探,所拍攝的《寂靜的世界》(法國,1952)等影片向人們介紹了數百萬種海底生物。
最深的海上打撈
海底作業的最大深度是5258米。1991年8月一架直升飛機墜毀於太平洋,機上4人全部遇難。為調查事故原因,美國一艘打撈船的船員及伊斯特波特國際求援人員於1992年2月27日在打撈這一失事飛機殘骸時創造了海上打撈的最深紀錄。
潛水員海上打撈的最深紀錄為245米,是在打撈1942年5月2日沉沒於挪威北部巴倫支海的英國皇家巡洋艦「愛丁堡」號殘骸時創造的。在1981年9月7日至10月7日歷時31天的打撈期間,12名潛水員每兩人一組輪番下潛作業,隨「愛丁堡」號沉入海底的460塊金錠全部被打撈上來,創造了迄今收益最多的打撈紀錄。
價值最高的沉船
1985年,由20世紀最著名的尋寶者棗已故的美國人梅爾·費歇勻美國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海岸附近發現的「聖母灣」號沉船是價值最高的沉船。該船於1622年9月遇風暴沉沒 ,船上載有40噸黃金和白銀,以及約31.75公斤綠寶石。
發現海盜船殘骸最多的人
美國人巴里·克里福德發現了3艘經核實的海盜船殘骸,創造了發現海盜船的數量之最:1998年7月他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科德角半附近海域發現了18世紀的海盜船「寡婦鳥」號殘骸,同年11月在委內瑞拉海岸附近發現了兩艘17世紀的海盜船。圖中克里福德正拿著一枚從17世紀海盜船上發現的炮彈。
失事潛水艇上發現最多的黃金
1995年5月,美國人保羅·蒂德維爾從一艘長108.8米的日本失事潛水艇上發現兩噸黃金、228噸錫、54噸橡膠和3噸奎寧,創造了失事潛水艇上發現黃金最多的紀錄。1944年6月23日該艇遭美國226.8公斤深水炸彈的攻擊而沉沒,當時艇上載員109人。該艇殘骸位於大西洋維德角群島以西1931公里處5180米深的海底。
沉船中發現陶瓷最多的一次
1994年,尋寶者多里安·鮑爾和他的馬來西亞文物打撈公司(MHS)從1817年沉沒於馬六甲海峽的英國商船「黛安娜」號中打撈上來價值500萬美元的中國清瓷器,創造了從沉船中打撈陶瓷價值的最高紀錄 。
⑨ 有誰知道潛水員最深能下潛多少米
皮利茲里「恆定重量」潛水的紀錄是80米。世界上最深的深海潛水記錄是由艾哈邁德·加布記錄的,他的世界紀錄是1090英尺4英寸(約332.25米)。
最純粹的自由潛水被稱為「恆重」潛水,這意味著潛水員在潛水和漂浮時保持自己的重力不變。相應地,它被稱為「無限制潛水」。潛水員潛水時使用重力裝置,浮起時使用浮力裝置。兩次跳水都需要背著氣瓶的向導。
潛水的好處:
1、體育鍛煉
跳水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強主要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游泳技能,鍛煉身體,甚至有減肥的效果。
2、知識獲取
除了能夠掌握大量的潛水生理、醫學知識和海洋生物知識外,還可以學習急救、溺水救助等知識。
3、健身美容
因為潛水呼吸的是壓縮空氣,氧氣分子能更好地通過血液流動滲透到皮膚中,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美容美膚的效果;由於水中人消耗的熱能大於陸地人,潛水成了減肥健身的好方法。
4、意志的紀律
跳水還可以鍛煉意志,培養團隊精神。跳水可以訓練人們的心理素質,讓人們學會面對陌生的環境,增強應對危機和突發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