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塔豆高多少米
1. 吉隆坡雙星塔有多少層高度多少米
吉隆坡雙峰塔建築高度:452米
建築層數:88層
世界第七高的大樓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謝謝,如還有問題可繼續追問,如未回答追問,可能是不在哦。
2. 世界上最高的塔是什麼塔
多倫多國家塔
加拿大
多倫多
1976/6/26 OPEN
553m
國家塔於 1976 年開放。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和獨立結構的塔建築,塔高 1,815 英尺(553 米),有多於三分之一英里高於雲端。七層空中結構中包括了室內和室外觀景台,其中的「生態艙」(EcoDek) 是 1994 年 12 月開放的新的互動環境景點,世界上最高的玻璃地板,高達 1,122 英尺(342 米),「地平線」(Horizons),世界上最高的酒吧,以及 360,世界上最高的 400 座位的旋轉餐廳。另外,對於那些想到更高處的遊客,我們還提供了太空艙,可達 1,465 英尺(447 米)。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共觀景廊。
奧斯坦金諾廣播電視塔
俄羅絲
莫斯科
1967/11/14 OPEN
540m
莫斯科奧斯坦金諾廣播電視塔於 1967 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二高的獨立建築。其建築重量超過 55,000 噸。奧斯坦金諾電視塔高達 1,771 英尺(540 米),對於一個不是以摩天大樓著稱的城市來說算是一個建築奇跡。遊客到達塔的觀景台只需 58 秒。觀景台位於離地面 1,105 英尺(337 米)的高空,從這里可以用全新的視角欣賞莫斯科。觀景台下面是「第七天空」餐廳的 3 個用餐室,在這個餐廳中可以享受到歐洲美味和俄羅斯傳統菜餚。奧斯坦金諾廣播電視塔不僅僅是一個觀光景點,同時還通過無線電訊網路發射著 11 個電視台、12 個廣播電台和 17 個衛星電視節目的信號。
東方明珠塔
中國
上海
1995/1/1 OPEN
468m
上海東方明珠塔,高於地面 468 米,是亞洲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僅次於國家塔和奧斯坦金諾電視塔。
上海東方明珠塔位於陸家嘴末端,黃浦江畔,與世界著名的上海外灘遙相呼應。鑒於上海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地位,天才的設計者設計了 11 個大大小小不同高度的球形建築,以及一些球形的設施,矗立於綠樹青草之間,營造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約翰漢考克中心
美國
芝加歌
1970/3/3 OPEN
444m
約翰漢考克中心於 1970 年開放。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綜合使用建築。約翰漢考克中心座落於伊利諾斯州 (Illinois),芝加哥市區「華麗的一英里」,從地面到頂部的雙天線足有 1,455.5 英尺(443.6 米)。
這個 100 層建築由 2,802,147 平方英尺組成,其中包括商務寫字間、703 個住戶共有公寓、零售店、餐廳、觀景台、廣播設施和一個有 750 個車位的室內停車場。
帝國大廈
美國
紐約
1931/5/1 OPEN
443m
帝國大廈,是現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跡」,是紐約城最令人激動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有 900 多個租位商業的摩天大樓,又是紐約的標志。這個世界著名建築是國家的陸標,它完工於 1931 年:建築過程僅花了 1 年零 45 天!
帝國大廈聳立於曼哈頓 (Manhattan) 市區,高達 443 米(1,454 英尺),在上面可以日夜像「金剛」(King Kong) 一樣環視四周的地平線的美景。天氣晴朗時,遊客可以從 102 層觀景台和 86 層觀景台外步行道眺望五個州。
吉隆坡塔
馬尼西亞
吉隆坡
1996/10/1 OPEN
421m
到吉隆坡不到吉隆坡塔,這樣的旅遊絕對是不完整的!吉隆坡塔位於金三角的中心腹地,吉隆坡的商業和娛樂區,高達 421 米/1,403 英尺。吉隆坡塔的所在地,咖啡山 (Bukit Nanas) 本身就已經高出海平面 94 米。此塔如今是亞洲的第二高塔。
整個塔建築包含 3 層基座。最下面一層中是控制/維護室和防火用的蓄水池。第二層是 86 米長的步行購物區,緊接著是主入口,入口的中心是一個沉思池。
天津廣播電視塔
中國
天津
1991/1/1 OPEN
415m
天津廣播電視塔簡稱「天塔」,位於天津西南,四周是 210,000 平方米的湖。「天塔」以水上天塔而著稱。「天塔」高為 415 米。在塔的 248 米和 278 米之間是一個七層的飛碟型的建築。飛碟結構的總面積為 4,500 平方米。除了廣播間和電力間(260m-378m)之外,還有三層覆蓋了大約 1,300 平方米的面積。第一層中是仙客來餐廳(248 米),這里提供中餐、宴會服務和卡拉 OK 包間。可同時容納 100 人。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塔
中國
北京
1992/9/30 OPEN
405m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塔位於北京的西三環路,鄰近 15.4 公頃的玉淵潭公園。該塔高 405 米,頂部覆蓋面積為 5,905 平方米,而底部佔地面積 12,143 平方米。電視塔可以同時發射 7 個頻道的 FM 立體聲廣播和 8 個頻道的電視節目,極大地擴展了廣播覆蓋面積,提高了接收質量,這要歸功於它的先進廣播設備。塔基處提供了向公眾開放的電視和展覽廳,還有會議室、電子游戲室、環幕電影院、康樂中心,以及餐廳和紀念品商店。
塔什干塔
烏茲別克
塔什干
1985/1/15 OPEN
375m
塔什干塔是一個獨特的建築。塔高 1,200 英尺(375 米)。它綜合了烏茲別克的傳統和現代建築風格。塔中配有廣播、電視和其他類型的通訊設備。遊客可以游覽觀景台和兩個餐廳:藍色餐廳和紅色餐廳。塔中的氣象站為農業部門提供有關天氣變化的信息。高速電梯能在 30 秒之內將您送至最高層的餐廳。
柏林電視塔
德國
柏林
1969/3/3 OPEN
368m 電視塔高 1,197 英尺(368 米),是柏林最高的建築。在塔上您可以觀賞到與城市中完全不同的景色,從上面欣賞柏林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從很遠的地方,您就可以看到電視塔像城市的標志一樣,從地平線升起。幾十年來電視塔被東德政府贊譽為社會主義的標志,而現在,電視塔是新柏林的陸標。它象徵了重新統一的德國首都的中心
http://bbs.7878.com/Default.aspx?g=posts&m=110725
參考資料:http://bbs.7878.com/Default.aspx?g=posts&m=110725
3. 熱帶雨林常見植物
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
望天樹(Shorea chinensis )、
坡壘Hopea hainanensis、
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
龍果Pouteria grandifolia
番龍眼Pometia tomentosa
千果欖仁 Terminalia myriocarpa
青梅Vatica astrotricha
小葉白蠟樹Gironniera cuspidata、
九丁樹Ficus nervosa、
海南茶豆樹Radermachera hainanensis、
雞占樹Terminalia hainanensis、
香須樹Albizia. Odoratissima、
厚皮樹Lannea coromandelica、
鷓鴣麻Kleinhovia hospita、
小花五椏果Dillenia pentagyna、
木棉Bombax malabarica、
檳榔青Spodias pinnata、
蝴蝶樹Heritiera parvifolia
4. 關於熱帶雨林
[編輯本段]簡介
什麼是熱帶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一般認為熱帶雨林是指陰涼、潮濕多雨、高溫、結構層次不明顯、層外植物豐富的喬木植物群落。
[編輯本段]植被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於赤道南北緯 5 ~ 10度以內的熱帶氣候地區。這里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季節區別,年平均溫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也在 18 ℃ 以上,極端最高溫度多數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過 2 000mm ,有的竟達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勻,常年濕潤,空氣相對濕度 90 %以上。
熱帶雨林為熱帶雨林氣候及熱帶海洋性氣候的典型植被。
大多數熱帶雨林(Tropical zone rain forest)都位於北緯23.5度和南緯23.5度之間。在熱帶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層的植被,上面還有高達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樹木像帳篷一樣支蓋著。下面幾層植被的密度取決於陽光穿透上層樹木的程度。照進來的陽光越多,密度就越大。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亞洲和非洲的叢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和雲南的西雙版納。每月平均溫度在華氏64.5度以上(攝氏溫度約為18度),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過每年的蒸發量。
19世紀,德國植物學家辛伯爾廣泛收集和總結了熱帶地區的科學發現和各種資料,把潮濕熱帶地區常綠高大的森林植被稱作為熱帶雨林,並從當時的生態學角度對它進行了科學描述和解釋。熱帶雨林具有獨特的外貌和結構特徵,與世界上其它森林類型有清楚的區別。熱帶雨林主要生長在年平均溫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溫度18℃以上的熱帶潮濕低地。
[編輯本段]分布
世界上三大熱帶地區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目前還保存著40,000平方公裡面積,約占熱帶雨林總量的一半,即約佔世界闊葉林總量的1/6。第二大片是熱帶亞洲的雨林,面積有20,000平方公里。第三大片是熱帶非洲剛果盆地雨林,面積18,000平方公里。它們都是在赤道附近的雨林氣候下形成的。中美洲東岸及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東北部、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巴西東南部的雨林則發育於熱帶海洋性氣候。
我國雲南、台灣、海南地區也有分布。
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濕,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的種類組成極端豐富,盡管熱帶雨林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卻佔了世界總數的一半。熱帶雨林有很多獨特現象是其它森林所沒有的。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後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百米,穿梭懸掛於樹木之間,使人難於通行。
隨著科學家對熱帶雨林的深入調查和研究,越來越多的生態現象被發現和解釋。但越來越多的發現也證明,熱帶雨林中蘊藏著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生物學和自然規律。特別是熱帶雨林物種的極端豐富性和植物生活類型的多樣性並不能完全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世界上除熱帶雨林外的物種充其量僅占總物種的一半。植物生活類型亦僅只是一部分。例如,溫帶的森林,不僅種類貧乏,生活類型單調,各種生態關系和生態表現亦是相對簡單和直接。依賴於熱帶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經典或傳統的生物學規律和概念顯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來解釋熱帶雨林,自然有很多現象不可思議。因此,科學家預測,通過對熱帶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許會完全改變原有的生物學觀念。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還沒有充分解開熱帶雨林之謎時,它就可能由於人類自己的破壞而永久地消失。
5. 馬來西亞的雙峰塔有多高
算上72米的塔尖,「雙峰塔」的總高度為444.6米
6. 亞馬孫雨林中最高大的樹木是哪種樹
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濕,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的種類組成極端豐富,盡管熱帶雨林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卻佔了世界總數的一半。熱帶雨林有很多獨特現象是其它森林所沒有的。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後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百米,穿梭懸掛於樹木之間,使人難於通行。
7. 馬來西亞雙子塔有多高
馬來西亞雙子塔,即吉隆坡石油雙塔,高452米,共地上88層,是美國建築設計師西薩·佩里(Cesar Pelli)所設計的,整個大樓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銹鋼與玻璃等材質。
吉隆坡國油雙峰塔的設計是經由國際性的比稿,最後決定採用著名的西薩佩里建築事務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構想。整棟大樓的格局採用傳統回教建築常見的幾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圓形。
(7)馬來西亞的塔豆高多少米擴展閱讀:
吉隆坡石油雙塔的特點:
1、吉隆坡國油雙峰塔高88層,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成為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型建築。
2、連接雙峰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過街天橋。站在這里,可以俯瞰馬來西亞最繁華的景象。雙峰塔內有全馬來西亞最高檔的商店,銷售的都是品牌商品,當然價格也是最高的。塔內有東南亞最大的古典交響音樂廳——Dewan古典交響音樂廳。
8. 熱帶雨林是什麼樣的誰知道
簡介
什麼是熱帶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一般認為熱帶雨林是指耐陰、喜雨、喜高溫、結構層次不明顯、層外植物豐富的喬木植物群落。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於赤道南北緯 5 ~ 10度以內的熱帶氣候地區。這里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季節區別,年平均溫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也在 18 ℃ 以上,極端最高溫度多數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過 2 000mm ,有的竟達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勻,常年濕潤,空氣相對濕度 90 %以上。
植被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於赤道南北緯 5 ~ 10度以內的熱帶氣候地區。這里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季節區別,年平均溫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也在 18 ℃ 以上,極端最高溫度多數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過 2 000mm ,有的竟達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勻,常年濕潤,空氣相對濕度 90 %以上。
熱帶雨林為熱帶雨林氣候及熱帶海洋性氣候的典型植被。
大多數熱帶雨林(Tropical zone rain forest)都位於北緯23.5度和南緯23.5度之間。在熱帶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層的植被,上面還有高達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樹木像帳篷一樣支蓋著。下面幾層植被的密度取決於陽光穿透上層樹木的程度。照進來的陽光越多,密度就越大。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亞洲和非洲的叢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和雲南的西雙版納。每月平均溫度在華氏64.5度以上(攝氏溫度約為18度),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過每年的蒸發量。
19世紀,德國植物學家辛伯爾廣泛收集和總結了熱帶地區的科學發現和各種資料,把潮濕熱帶地區常綠高大的森林植被稱作為熱帶雨林,並從當時的生態學角度對它進行了科學描述和解釋。熱帶雨林具有獨特的外貌和結構特徵,與世界上其它森林類型有清楚的區別。熱帶雨林主要生長在年平均溫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溫度18℃以上的熱帶潮濕低地。
分布
世界上三大熱帶地區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目前還保存著40,000平方公裡面積,約占熱帶雨林總量的一半,即約佔世界闊葉林總量的1/6。第二大片是熱帶亞洲的雨林,面積有20,000平方公里。第三大片是熱帶非洲剛果盆地雨林,面積18,000平方公里。它們都是在赤道附近的雨林氣候下形成的。中美洲東岸及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東北部、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巴西東南部的雨林則發育於熱帶海洋性氣候。
我國雲南、台灣、海南地區也有分布。
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濕,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的種類組成極端豐富,盡管熱帶雨林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卻佔了世界總數的一半。熱帶雨林有很多獨特現象是其它森林所沒有的。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後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百米,穿梭懸掛於樹木之間,使人難於通行。
隨著科學家對熱帶雨林的深入調查和研究,越來越多的生態現象被發現和解釋。但越來越多的發現也證明,熱帶雨林中蘊藏著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生物學和自然規律。特別是熱帶雨林物種的極端豐富性和植物生活類型的多樣性並不能完全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世界上除熱帶雨林外的物種充其量僅占總物種的一半。植物生活類型亦僅只是一部分。例如,溫帶的森林,不僅種類貧乏,生活類型單調,各種生態關系和生態表現亦是相對簡單和直接。依賴於熱帶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經典或傳統的生物學規律和概念顯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來解釋熱帶雨林,自然有很多現象不可思議。因此,科學家預測,通過對熱帶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許會完全改變原有的生物學觀念。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還沒有充分解開熱帶雨林之謎時,它就可能由於人類自己的破壞而永久地消失。
雨林生態
熱帶雨林是一種茂盛的森林類型,進入到森林之中,你彷彿來到一個神話世界。在這里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這里光線暗淡,蟲蛇出沒,人們在其間行走,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很危險。但是,這里卻是生物的樂園,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是陸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
熱帶雨林分布的地區,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於1800毫米,有些地方達3500毫米。這里無明顯的季節變化,白天溫度一般在30攝氏度左右,夜間約20攝氏度。
雨林地區的地形復雜多樣,從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縱橫的高原峽谷。多樣的地貌造就了形態萬千的雨林景觀。在森林中,靜靜的池水、奔騰的小溪、飛瀉的瀑布到處都是;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繁茂的花草交織成一座座綠色迷宮。
熱帶雨林中植物種類繁多,其中喬木具有多層結構;上層喬木高過30米,多為典型的熱帶常綠樹和落葉闊葉樹,樹皮色淺,薄而光滑,樹基常有板狀根,老幹上可長出花枝。木質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別發達,葉面附生某些苔蘚、地衣,林下有木本蕨類和大葉草本。
雨林中的樹木多為雙子葉植物,具有厚的革質葉和較淺的根系。用以營養的根部通常只有幾厘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葉面的蒸發而丟失很多。熱帶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風化作用強烈,其風化殼可達100米。這類土壤雖富含鋁、鐵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高嶺石,但其他一些礦物質卻因淋溶和侵蝕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有機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飢餓的樹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這里的土壤其實並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層植物由小喬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蘭科、鳳梨科及蕨類植物組成,部分植物為附生,纏繞在寄生的樹幹上,其他植物僅以樹木作為支撐物。雨林地表面被樹枝、和落葉所覆蓋。雨林內的地面並不如傳說那樣不可通行,多數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層和落葉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質藤本植物隨處可見,有的粗達20至30厘米,長可達300米,沿著樹干、枝丫,從一棵樹爬到另外一棵樹,從樹下爬到樹頂,又從樹頂倒掛下來,交錯纏繞,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網。附生植物如藻類、苔蘚、地衣、蕨類以及蘭科植物,附著在喬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樹乾和枝椏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綠衣,有的還開著各種艷麗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葉片上,形成「樹上生樹」、「葉上長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種類的樹干基部常會長出多姿多態的板狀根,從樹乾的基部2至3米處伸出,呈放射狀向下擴展。有些則生長著許多發達的氣根,這些氣根從樹幹上懸垂下來,扎進土中後,還繼續增粗,形成了許許多多「樹干」,大有一木成林的氣勢,非常壯觀。有些種類的樹如波羅蜜、可可等,在老樹樹干或根頸處也能開花結果,成為熱帶雨林中特有的老莖生花現象。
典型代表
在世界同類型地區中,亞馬遜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不僅面積最廣,而且發育也最為充分和典型,這是由於亞馬遜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結構,使它具有特別有利於該類型發育的現代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與它發育歷史悠久、在形成過程中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比較穩定有關。南美的熱帶常綠雨林一般也稱為希列亞群落,其植物種類成分極其豐富,而且相互雜生,很少形成純林,其中三分之一種是南美特有種。它們生長連續無間,植物終年蔥綠繁茂。喬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組成多層次的郁閉叢林。一般有4至5層,多者可達11至12層,樹冠城鋸齒狀,參差不齊。許多喬木為爭取日照,力圖往上生長,樹干很少分枝,有的可高達80至100米。
典型土壤與動物
熱帶常綠雨林下發育的典型土壤是磚紅壤和具有灰化現象的紅壤,前者分布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並且有比較少雨季節的地區,後者主要分布在各季節降水豐沛、森林郁閉、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區。
雨林中的動物極為繁多,但以小型、樹棲動物為主。另一特點就是種類多而單種個體較少。尤其是雨林中的昆蟲,找到一百種昆蟲比找到同種昆蟲一百隻容易得多。科學家們相信,至今有很多雨林昆蟲未被我們認知。
大象、河馬等大型動物一般僅活動於雨林邊緣或稍開闊的河谷地區。
我國的熱帶雨林
我國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南部、海南島、雲南南部河口和西雙版納地區。此外,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也有熱帶雨林的分布,這是世界熱帶雨林分布的最北邊界,位於北緯 29度附近。但以雲南省西雙版納和海南島的熱帶雨林最為典型。我國熱帶雨林中占優勢的喬木樹種是:桑科的見血封喉 (Antiaristoxicaria) 、大青樹 (Ficusaltissima) 、馬椰果(Ficus glomerata) 、菠蘿蜜 (Artocarpus spp.),無患子科的番龍眼以及番茄枝科、肉豆蔻科、橄欖科和棕櫚科的一些植物等。
但是由於我國雨林是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邊緣,因此,林中附生植物較少,龍腦香科的種類和個體數量不如東南亞典型雨林多,小型葉的比例較大,一年中有一個短暫而集中的換葉期,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季節變化,這是由於緯度偏高所至。
熱帶雨林蘊育著豐富的生物資源,但世界上熱帶雨林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物質循環強烈,植被一旦被破壞後,極易引起水土流失,導致環境退化。因此,保護熱帶雨林是當前全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
熱帶雨林中生物資源極為豐富,如三葉橡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膠植物,可可、金雞鈉等是非常珍貴的經濟植物,還有眾多物種的經濟價值有待開發。開墾後可種植巴西橡膠、油棕、咖啡、劍麻等熱帶作物。但應注意的是,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有機物質分解快,物質循環強烈,而且生物種群大多是K-對策,這樣,一旦植被破壞後,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導致環境退化,而且在短時間內不易恢復。因此熱帶雨林的保護是當前全世界關心的重大問題,它對全球的生態效應都有重大影響,例如對大氣中和濃度平衡的維持具有重大意義。
其它
除了熱帶雨林,還有亞熱帶雨林,分布在南、北緯10度之間的迎風海岸。該處有雨季和乾季之分,有溫度和日照的季節變化。亞熱帶雨林的樹木密度和樹種均較熱帶雨林稍少。其他雨林類型還有:季雨林、紅樹雨林、溫帶雨林等。
熱帶雨林是我們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生存活動所不可缺少重要條件,如果它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氣候都將產生重大的變化而那樣的變化將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現在,全世界都在為保護熱帶雨林而努力,我們國家雨林的面積雖不大,但我們同樣可以為保護雨林而有所作為,比如,我們為保護雨林而大聲疾呼,比如,我們拒絕購買和使用以熱帶雨林中資源製造的產品。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們地球上的這條美麗的綠色頸鏈會永遠光彩四射。
9. 馬來西亞的雙子星塔是第幾高樓
世界排名第五名:雙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或稱佩重納斯大廈、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大廈、國家石油雙塔、雙子塔)
雙峰塔(俗稱「國營石油雙塔」)馬來西亞吉隆坡,建成於1998年是兩棟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市區內的摩天大樓,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三高的大樓。樓高452米,共地上88層,現在仍排名第五!
10. 赤道上有什麼動植物
赤道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典型的植物常綠、高大,從中間樹幹上就向下伸出氣生根,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後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百米,穿梭懸掛於樹木之間,使人難於通行。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
動物有大象,河馬等!
低緯度地區大部分為熱帶草原氣候,典型制備為熱帶草原,草類生長茂盛高大,數目較少,人稱「稀樹高草」,動物代表有斑馬、長頸鹿。
高緯度地區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植被多為亞寒帶針葉林,例如落葉松,動物為梅花鹿,
接近極地為苔原氣候,植被是苔蘚,地衣。動物為馴鹿。再往極地地區去就為冰原氣候,幾乎沒有植被,生活有冰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