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主語是什麼意思
1. 主語是什麼意思
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表示句子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
主語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如「我寫字」中的「我」,就是主語,它做出「寫」
這個動作。「寫」則是謂語,而「字」是接受謂語「寫」這個動作的對象,它因此被稱為賓
語,有的語法書也稱它為「客體」或「受體」。
主語可以用這些詞類或形式來擔任:名詞、代詞、名詞化了的動詞、形容詞、分詞、副詞或
數詞等,動詞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語,從句,某些固定片語的第二格。
謂語[predicate verb]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 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
謂語由動詞構成,依據其在句中繁簡程度可把謂語分為簡單謂語和復合謂語兩類。不論何種時態,語態,語氣,凡由一個動詞(或動詞片語)構成的謂語都是簡單謂語。
2. 馬來西亞主語
馬來語
malay
3. 馬來西亞說什麼語種 為什麼都會說漢語、而且好像還帶著台腔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英語也可以使用。(馬來西亞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主要種族是馬來人,其次是華人(約26%),印度人,土著和其他種族。這里的學校是由各語言源流組成的,有馬來學校,英語學校,華語學校和印度語學校。人民可以自由選擇。這里的華人主要是由福建人和廣東人組成,其次是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等等。一般上,這里的華人都會講馬來語,英語,華語和自己的方言。樓主所說的台腔是這里的福建話,也就是閩南語(台語其實就是閩南語的一派,台灣人自己叫台語罷了),因為這里的福建人多是來自福建閩南一帶。希望我的解答是樓主所要知道的。
4. tiada馬來語什麼意思
tiada在馬來語中意思是沒有。
馬來語(Bahasa Melayu)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主要使用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菲律賓、以及印尼蘇門達臘島的部分地區等。也是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1945年印尼獨立後,蘇門達臘以外的很多地方使用的馬來語被稱為改稱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此外,馬來語在東帝汶也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工作語言。在馬來西亞,大概有1300萬人以馬來語為母語,約佔全國人口的52%。馬來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上的馬來語泛指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語言,狹義上的馬來語指一種使用於馬六甲海峽附近國家的語言。狹義上的馬來語(馬來西亞語:Bahasa Melayu)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印度尼西亞語族。全世界使用馬來西亞語的人口在700萬到1800萬人之間,主要使用於馬來西亞以及馬來西亞周邊的鄰國,比如說泰國、新加坡、汶萊以及印尼蘇門達臘島的部分地區等。在1945年以前,印尼蘇門達臘以外的很多地方也是使用馬來語。但是在印尼於該年從荷蘭手中宣布獨立以後,該國所使用的馬來語則被稱為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此外,馬來語在東帝汶也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工作語言。
馬來西亞聯邦和汶萊蘇丹國的官方語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布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南部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廖內和林加諸島。使用人口約1000萬等。
公元7世紀,一種含有大量梵語借詞的古馬來語已在南蘇門答臘地區產生,它是當地廣泛使用的商業語言。14世紀以後, 有馬來亞、雅加達、安汶等地區方言,同時還出現了市場馬來語,它是簡化了的馬來語,分布於南洋群島。馬來西亞的現代標准馬來語,也稱作馬來西亞語,它在部分基本詞彙、部分語音和某些形態與句法特徵方面跟印度尼西亞語有所區別。馬來語有6個單母音,3個雙母音,24個輔音(其中6個是外來語的輔音)。借詞多源於梵語和阿拉伯語。大部分詞由兩個音節詞根組成,通過前、後、中綴構成派生詞或表達某些語法意義。名詞沒有性、數、格的變化,重疊法可以構成復數和表示其他語法意義。馬來語是分析型語言,句法關系由功能詞和詞序表示。句子的基本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在名詞之後,狀語在動詞之後。馬來語最初使用源於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紀以後使用爪威文字,即阿拉伯字母書寫的馬來文。19世紀末,英國人把阿拉伯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1904年後在馬來亞推行了用拉丁字母書寫的現代馬來語,爪威文還在馬來亞和蘇門答臘部分地區繼續使用。
馬來語和印尼語之間的差別,可以類比為英式英語(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之間的差別。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溝通的,只是在書寫系統的拼音和語匯上有一些差異。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印尼語從爪哇語和荷蘭語中借用了不少詞彙。比如說,馬來語中的「郵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語中的「郵局」則是「kantor pos」,這是借用「kantoor」這個荷蘭語 --- 荷蘭語中的「辦公室(office)」--- 而產生的詞彙。
在20世紀以前,由於多數的馬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們是使用一種叫做「Jawi」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書寫系統來進行書寫的。之後,另外一種叫做「Rumi」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則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Jawi」原本的地位。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書寫系統上的差別,其實正反映了當時統治兩地的不同殖民政府 --- 英國殖民政府和荷屬東印度公司 --- 在書寫系統上的差別。
在印尼語中,母音/u/是遵循荷蘭語的習慣而寫成「oe」。在日本佔領印尼的時候,這個母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為「u」(因此,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卡諾的名字,也從Soekarno被改為Sukarno)。同樣地,在1972年以前,輔音/tʃ/,雖然在馬來語中是用「ch」來表示的,但是在印尼語中呢,則是遵循荷蘭語的習慣而書寫成「tj」。所以,「孫子」在馬來語中的寫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語中的寫法卻是「tjoetjoe」。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變。由於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 (精確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布,馬來語和印尼語中書寫系統的這些差異才有了縮小的跡象。比如說,在這之後,馬來語的「ch」和印尼語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孫子」就變成了「cucu」。此外,印尼語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馬來語中已經採用的「j」,因此,雅加達的拼法,就從「Djakarta」變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語中被保留來發半母音的「j」,也由馬來語中的「y」所取代。
雖然馬來語和印尼語在書寫系統上已經幾乎獲得了統一,然而,由於某些歷史上的原因,這兩種語言的某些詞彙還是有差異。比如說,「錢」在馬來語中是寫成「wang」,但是在印尼語中則是寫成「uang」。
馬來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從14世紀開始,隨著越來越多的馬來人阪依伊斯蘭教,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叫作Jawi的阿拉伯字母書寫體。19世紀,英國人基於拉丁母設計了現在普遍使用的馬來文字,而印尼文則是由荷蘭人設計的。除了拼寫之外,印尼文和馬來文的區別不大。馬來語的語法與西歐語言有著根本的不同。馬來語沒有詞前綴和詞後綴,屬於分析語而相應的功能則由附加單詞來實現。而名詞的復數形式則由簡單的將該名詞重復說兩次來實現,比如,"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而跟在數詞後面的名詞又恢復為單數形式,並且添加了一個數量單位,有些類似於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結構。馬來語里有許多這樣的數量單位,比如,動物(ekor - 頭,tail),人(orang - 人,man),以及花、珠寶、絲線甚至魚網的單位。"兩只貓"(Two cats)在馬來語是"a ekor kuching" (two-tail-cat),兩個小孩(Two children)在馬來語里則是"budak a orang"(child-two-man)。
馬來語中的許多借詞源自梵語和阿拉伯語。英語中來自馬來語的借詞包括:orangutan(人猿)、gingham(有條紋或方格紋的棉布)、sarong(圍裙)、bamboo(竹子)、rattan(藤)、kapok(木棉)、paddy(稻穀)、amok(殺人狂)。
只要你用心學,一定能學好馬來語這門語言的,希望我能幫助到你。
5. 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1知識點整理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八年級 上冊英語unit1知識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Unit1單詞
anyone /'eniw?n/ pron.任何人
anywhere /'eniwe?(r)/ adv.任何地方
wonderful /'w?nd?fl/ adj.精彩的;絕妙的
few/ fju:/adj.&pron.不多;很少
quite a few相當多;不少(後接可數名詞)
most /m??st/ adj.,adv.&pron.最多;大多數
something /'s?mθ??/ pron.某事;某物
nothing (=not…anything) /'n?θ??/ pron.沒有什麼;沒有一件東西
everyone /'evriw?n/ pron.每人;人人;所有人
of course /?vk?:s/ 當然;自然
myself /ma?'self/ pron.我自己;我本人
yourself /j?:'self/ pron.你自己;您自己
hen /hen/ n.母雞
pig /p?g/n.豬
seem /si:m/ vi.好像;似乎;看來
bored /b?:d/ adj.厭倦的;煩悶的
someone /'s?mw?n/ pron.某人
diary /'da??ri/ n. 日記 ;日記簿(keep a diary)
activity /?k't?v?ti/ n.活動
decide /d?'sa?d/ v.決定;選定(decide to do sth.)
try /tra?/ v.嘗試;設法;努力 (try to do sth. /try doing sth.)
paragliding /'p?r?ɡla?d??/ n.空中滑翔跳傘
feel like 給……的感覺;感受到
bird /b?:d/ n.鳥
bicycle /'ba?s?kl/ n.自行車;腳踏車
building /'b?ld??/ n.建築物;房子
trader /'tre?d?(r)/ n.商人
wonder /'w?nd?(r)/ v.想知道;琢磨
difference /'d?fr?ns/ n.差別;差異
top /t?p/ n.頂部;表面
wait /we?t/ v.等待;等候(wait for)
umbrella /?m'brel?/ n.傘;雨傘
wet /wet/ adj.濕的;雨天的
because of因為
below /b?'l??/ prep.&adv.在……下面;到……下面
enough /?'n?f/ adj.足夠的(地)adv.充足的(地);充分的(地)
hungry /'h??ɡri/ adj.飢餓的
as /?z/ conj.像……一樣;如同
hill /h?l/ n.小山;山丘
ck /d?k/ n.鴨
dislike /d?s'la?k/v.&n.不喜愛(的事物);厭惡(的事物)
Central Park 中央公園(美國紐約)
HuangguoshuWarterfall /'w?:t?(r)f?:l/ 黃果樹瀑布(貴州)
HongKong /,h??'k??/,/'ha:?,ka:?/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
Malaysia /m?'le???/馬來西亞;
Malaysian /m?'le??n/adj.馬來西亞的;n.馬來西亞人;
Georgetown /?d??:d?ta?n/喬治市(馬來西亞)
Weld /weld/ Quay /ki:/ 海墘街
Penang /p??n??/ Hill 檳城山(馬來西亞)
Tian'anmen Square /skwe?/,/skwer/天安門廣場
the Palace /?p?l?s/ Museum 故宮博物院
Mark /mɑ:(r)k/馬克(男名)
02Unit1知識梳理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重點 短語 】
1. go on vacation 去度假
2. stay at home 呆在家
3. go to the mountains 上山/進山
4. go to the beach 到海邊去
5. visit museums 參觀博物館
6. go to the summer camp 去夏令營
7. quite a few 相當多
8. study for為…… 學習,
9. go out 出去
10. most of the time 大部分時間/絕大多數時間
11. taste good 嘗起來味道好
12. have a good time 玩的開心
13. of course 當然可以
14. feel like 感覺像……/想要
15. go shopping 去購物
16. in the past 在過去
17. walk around 繞……走
18. too many 太多(可數名詞前面)
19. because of 因為
20. one bowl of 一碗……
21. find out 查出來/發現
22. go on 繼續
23. take photos 照相
24. something important 重要的事情
25. up and down 上上下下
26. come up 出來
【重點句型】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你到哪裡去度假了?
—I went to New York City. 我去了紐約城。
2. —Did you go out with anyone? 你出去帶人嗎?
—No, No one was here. Everyone was on vacation.
不,沒有人在這兒。大家度去度假了。
3. —Did you buy anything special? 你買了什麼特別的東西嗎?
—Yes, I bought something for my father. 對,我給父親買了一些東西。
4. —How was the food? 食物怎麼樣?
—Everything tasted really good.每一樣東西真的都好吃。
5. —Did everyone have a good time?大家玩的開心嗎?
—Oh, yes. Everything was excellent.對,一切都很精彩。
6. There was nothing much to do in the evening but read.
晚上除了讀書以外無事可做。
03Unit1詞彙精講
1. anywhere
anywhere是副詞,意為「在任何地方」,常用在否定句或疑問句中,而在肯定句中,則多用somewhere。例如:
He can』t find his English book anywhere.
他到處找不到他的英語書。
I think he must live somewhere.
我覺得他肯定住在某個地方。
2. few
few 意為「少數的;很少的」,只修飾可數名詞,表否定含義。例如:
I can see few birds in the tree. 我幾乎看不到樹上有鳥。
a few 意為「幾個;少許」 相當於several,只修飾可數名詞復數,表肯定含義。例如:
He has a few friends. 他有幾個朋友。
【拓展】
(1) little 意為「很少;一點兒」,用於 「量;額;價值」等概念,修飾不可數名詞,表否定含義。little還表示「小的」之意。例如:
There is little milk in the cup. 杯子里沒有牛奶了。
A little boy is coming. 一個小男孩過來了。
(2) a little 意為「有點兒;少量」 修飾不可數名詞,表示肯定含義。例如:
He has a little money with him. 他隨身帶了點兒錢。
a little也可以用作副詞,修飾形容詞、副詞、動詞以及介詞短語,表示「有點,稍稍」。例如:
He is a little tired. 他有點累了。
You should walk a little faster. 你應該走快一點。
She was only a little over fifty years old.她才五十多一點。
(3) 相關短語:
quite a few = not a few 相當多的
quite a little許多
only a little = but a little 相當少
3. most
(1) most後可直接跟名詞(可數或不可數),同時,也可接有形容詞修飾的名詞。例如:
Most boys like playing football. 大部分男孩都喜歡踢 足球 。
(2) most前有定冠詞時,可用來修飾多音節形容詞,表示最高級,意為「最」。但是,如果most前有不定冠詞a,則表示「非常;很」,相當於very。例如:
This is the most beautiful flower. 這是最漂亮的花。
She is a most beautiful girl. 她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
(3) most後不能直接跟有定冠詞、指示代詞或物主代詞所修飾的名詞,用most of代替most。例如:
I did most of that difficult work. 那件困難的工作絕大部分都是由我做的。
Most of the time we eat fish. 絕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吃魚肉。
【拓展】
(1) almost = very nearly,指在程度上相差很少,almost可與no,none,nothing,never,nobody等表示否定意義的詞連用。例如:
I almost missed the flight.我差一點誤了航班。
Almost no one believed what he said.
幾乎沒人相信他的話。
(2) mostly=mainly 意為「大部分、主要地」。例如: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mostly from the factory.
我們班的學生主要來自這家工廠。
His stories were mostly about his travels in foreign countries.
他的 故事 大多是關於他在國外旅遊的經歷
4. bored
bored也是形容詞,意為「感到厭煩的」,一般用來說明人的感受。例如:
I』m bored with the book. 我對這本書厭煩了。
【拓展】
(1) boring是形容詞,意為「令人厭煩的」,一般用來說明事物的特徵。例如:
The story is boring. 這個故事令人厭煩。
(2) 英語中,帶-ing的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指某事物的性質、特徵,意為「令人……的」「讓人……的」,常用事物作主語或作定語修飾物。而帶-ed的是用來形容人的,意為「感到……的」「使人……的」,其主語是人,類似的詞有:
exciting 令人興奮的 excited (人)感到興奮的
interesting 令人感興趣的 interested(人)感興趣的
moving 令人感動的 moved(人)感動的
tiring 令人厭倦的 tired(人)感到疲倦/累/厭煩的
5. decide
decide是動詞,意為「決定,選定」。常見用法有:
(1) decide sth.意為「決定某事」。 例如:
I can』t decide anything at the moment.
現在我不能做出任何決定。
(2) decide to do sth. 意為「決定做某事」。例如:
We decide to go to Paris next month.
我們決定下個月去巴黎。
The boy decided to be a sailor. 那男孩決定做海員。
The doctors decided to operate on him for the tumor.
醫生們決定為他開刀切除腫瘤。
【拓展】
decide on…意為「由……決定;決定於……」。後面接名詞、代詞或動名詞作賓語。例如:
I decided on going to Beijing at last.
最後我決定去北京了。
My mother decided on the red dress.
我媽媽決定買下那件紅色的裙子。
6. enough
(1) enough作形容詞,意為「充足的,充分的,足夠的」,可作表語或定語,作定語時,可放在名詞的前面或後面。例如:
The food is enough for the trip. 用於這次旅行的食物足夠了。
I have enough time to watch TV. 我有足夠的時間看電視。
(2) enough還可作副詞,意為「足夠地」,這時enough需放在所修飾的形容詞或副詞後面。例如:
The young man is strong enough to carry the heavy bag.
那個年輕人足夠強壯能搬動重包。
【拓展】
(1) enough…to do sth. 「有足夠的……做某事」。例如: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eat lunch.
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吃午飯。
(2) …enough to do…可以同too…to…或so…that…結構互相轉換。例如:
He isn』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 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他太小而不能上學。
7. seem
seem是系動詞,意為「好像,似乎,看來」,後常接形容詞。例如:
He seems very angry. 他好像非常生氣。
【拓展】
seem的用法歸納:
(1) seem + 名詞 例如:
He seems a nice man. 他看起來是個好人。
(2) seem like…意為「好像,似乎……」。 例如:
It seemed like not a bad idea at that time.
那時這主意好像不錯。
(3) seem to do sth. 意為「似乎、看來、好像做某事」。例如:
I seem to have left my book at home.
我好像把書忘在家裡了。
(4) It seems that…或It seemed that…意為「看起來好像……,似乎……」。例如:
It seemed that he was very happy.
他看上去好像很高興。
(5) seem to be + 形容詞或名詞 例如:
She seems to be happy. 她看起來很高興。
8. try
try to do sth. 意為「設法去做某事,盡量去做某事」,其否定形式為try not to do sth.。例如:
Try not to be late again. 盡量別再遲到了。
Try to get here in two hours.盡量在兩小時之內到達。
【拓展】
(1) try doing sth. 意為「試著做某事」,強調嘗試做某事。例如:
You should try eating more vegetables.
你應當試著多吃點蔬菜。
(2)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意為「盡某人最大努力做某事」。例如: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准時完成這項工作。
(3) try 構成的短語:
try sth. on 試穿
try out sth. 試驗、檢驗
have a try 試一試
try for sth. 試圖獲得某物
try one』s best 盡某人最大努力
04Unit1句式精講
1. 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last month?
本句是一個一般過去時的一般疑問句,其中的anything special意為「任何特別的事」,special是形容詞,修飾anything。形容詞修飾不定代詞時要後置。例如:
Can you tell something interesting? 你能講些有趣的事情嗎?
Is there anybody important here? 這兒有大人物嗎?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要來些吃的東西嗎?
【拓展】復合不定代詞的用法:
(1) 復合不定代詞是由some-,any-,no-,every-加上-one,-body,-thing等所組成的不定代詞。復合不定代詞包括 something, somebody, someone, anything, anybody, anyone, nothing, nobody, no one, everything, everybody, everyone 等十二個。這些復合代詞具有名詞性質,在句中可用作主語、賓語或表語,但不能用作定語。
(2)復合不定代詞通常被看成是單數第三人稱。當它們充當 句子 的主語時,其後的謂語動詞用單數形式。例如:
Is everyone here today? 今天,大家都到齊了嗎?
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 由some-和any-所構成的復合不定代詞(即something和anything;someone和anyone;somebody和anybody)之間的區別跟some和any的區別一樣。
1) something,someone,somebody通常用於肯定句中,而anything,anyone,anybody一般用於否定句,疑問句或條件狀語從句中。例如:
He found something strange but interesting.
他發現了一些奇怪但卻有趣的事情。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你有話要說嗎?
I didn』t meet anybody on the island.
在島上,我沒遇見任何人。
2) 在表示請求、邀請、提建議等帶有委婉語氣的疑問句,和希望得到對方肯定答復的疑問句,以及表示反問的問句中,也用something,someone,somebody等復合不定代詞。例如: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要些吃的東西嗎?
Isn』t there something wrong with you? 難道你沒問題嗎?
3) 當anything表示「任何事(物),無論何事(物)」,anyone,anybody表示「無論誰,任何人」等意義時,它們也可以用於肯定句中。例如:
Anything is OK. 什麼都行。
Anybody knows the answer.任何人都知道答案。
口訣:
不定代詞美名揚,修飾成分後邊藏;單數動詞作謂語,何時何地都一樣。
2. Yes, I bought something for my father.
本句中用了buy sth. for sb.的句型。buy sth. for sb.意為「給某人買某物」,也可用buy sb. sth,即buy後跟雙賓語,sb. 指人是間接賓語,sth.指物是直接賓語。例如:
He bought me a present. = He bought a present for me.
他給我買了一份禮物。
【拓展】
英語中帶雙賓語的動詞,如果把直接賓語置於間接賓語之前,必須加上to或for。常見的此種用法的動詞分兩類:
(1) 動詞buy; draw; make等可跟雙賓語,當直接賓語前置時,必須在間接賓語前加for,即:
buy/draw/make sth. for sb. 例如:
Mother made a pair of trousers for her son.
母親為兒子做了一條褲子。
(2) 動詞give; pass; lend; write; show; send; hand和bring接雙賓語,當直接賓語前置時,需在間接賓語前加to構成。即:give/ pass/ lend… sth. to sb. 例如:
I』ll send it to you. 我會把它送給你的。
【注意】上述能接雙賓語的動詞,一般情況下兩種形式可以互換,即vt. + sb. + sth. = vt. + sth. for(to) sb.。但當直接賓語是代詞時,不論間接賓語是何種詞性,只能用vt. + sth.(代詞) + for(to) sb.
3. Everything tasted really good!
本句中的taste在此是系動詞,意為「嘗起來」,後面接形容詞作表語。例如:
The food tastes good. 食物嘗起來很香。
【拓展】
(1) look,sound,smell,taste,feel這五個動詞都與人的感覺有關,可稱之為「感官」動詞。
這五個動詞均可作系動詞,後面接形容詞作表語,說明主語所處的狀態。其意思分別為「看/聽/聞/嘗/摸起來……」。除look之外, 其它 幾個動詞的主語往往是物,而不是人。例如:
The old man looks very happy. 那個老人看起來很幸福。
These flowers smell very sweet. 這些花聞起來很香。
The tomatoes feel very soft. 這些西紅柿摸起來很軟。
(2) look,sound,smell,taste,feel這些動詞後面也可接介詞like短語,like後面常用名詞。
Her idea sounds like fun. 她的主意聽起來很有趣。
4. …because there were too many people.
too many在句中作形容詞,意為「許多,大量」,後接可數名詞。例如:
There are too many books in the room. You can choose any one to read.
房間里有太多的書了,你可以選擇任何一本來讀。
例如:
Don』t eat too much sweet. It』s bad for your teeth.
不要吃太多的糖,對牙齒不好。
It』s much too cold outside. You should put on your coat.
外面太冷了,你應該穿上外套。
I had too much. I』m full now. 我吃的太多了,現在飽了。
You ask too many questions. 你問得太多了。
5. And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we couldn』t see anything below.
本句中的because of 是復合介詞,其後接名詞、代詞、動名詞、what 從句等。例如:
He lost his job because of his age.
由於年齡關系他失去了工作。
He knew she was crying because of what he had said.
他知道她哭是因為他說的話。
【拓展】because和because of的辨析:
(1) because of和because是 同義詞 ,都可以表示原因,但是,because後面接句子,常用來回答why的提問,一般放於主句之後,也可以單獨存在;而because of的後面用名詞、代詞或者動名詞短語形式。例如:
I stayed at home because it rained.
因為下雨我待在家裡。
Because Lingling was ill, she didn』t come to school.
玲玲因病沒有上學。
— Why is she absent? 她為什麼缺席??
— Because she is sick. 因為她病了。
We couldn』t have the sports meeting last Sunday because of the rain.
我們上個星期天沒能召開運動會是因為下雨了。
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1知識點整理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s1-10單元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1-3知識點及語法
★ 初二上學期英語Unit 1知識點復習
★ 仁愛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Unit3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上冊英語第四單元重點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1內容
★ 八年級上冊英語語法整理
★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英語知識點
★ 八年級上冊英語期末復習要點歸納
★ 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5知識點匯總
6. 主語是什麼意思啊
1.主語就是,做這件是的人或物,比如說,(「你是中國人」。」你「就是主語)謂語就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
2.
謂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多用動詞充當。(例句中,「是」就是謂語)賓語是動作、行為的對象,是動作的承受者。賓語由名詞、代詞、不定式或相當於名詞的詞、短語來擔任。當然,也可以由一個句子來充當,稱之為賓語從句,所以一個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個賓語.(ps古漢語中,也有賓語前置,後置的說法)(人)
3.定語是用來限定、修飾名詞或代詞的,定語是對名詞或代詞起修飾、限定作用的詞、短語或句子,漢語中常用『……的』表示。(中國)
4.狀語(adverbial)是句子的重要修飾成分。狀語是謂語里的另一個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謂語中心語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范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進行修飾或限制。在不同的語言中「狀語」有不同的作用。中文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
5.補語是述補結構中補充說明述語的結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數量等的成分。補語與述語之間是補充與被補充、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
7. 東南亞人主要說什麼語言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之類的國家都說什麼語言
東南亞各國基本都有自己的語言。
馬來西亞的國語是馬來語,有許多借自漢語、梵語、泰米爾語、英語的詞彙。因為曾經被葡萄牙殖民過,馬來西亞的官方文字是拉丁化的馬來文(也叫盧米文),但過去使用的阿拉伯字母的「爪威」馬來文仍可繼續使用。英語在知識分子和政府機構中經常使用。
(7)馬來西亞的主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東亞語言地域語言特徵(其他地域特徵漢字圈以外也可見到)
東亞語言語法
單音節語素是漢語、越南語、緬甸語、泰語,寮國語及其他東南亞大陸和中國南部的語言的典型特性之
一、該特徵在日語、朝鮮語、南島語系的語言不多見。
1、單音節語素不一定是單音節語言的必要因素。現代漢語的多音節詞較多。多音節的語素即使在越南語也存在,那些大多是來自其他的語言的借用語。聲調:漢語、越南語、緬甸語、泰語、寮國語及其他東南 亞大陸和中國南部的語言大多是聲調語言。日語、朝鮮語及南島語系的語言不是聲調語言。(日語和朝鮮語被相信可能屬於同一語系,他們存在著漢藏語系和其他的語系沒有的幾個特徵。)越南語、漢語、藏語原本沒有聲調,而後邊發展出了聲調(tonogenesis)的觀點被提及。
2、孤立構造:漢語和東南亞的語言是具有高度孤立性的語言。詞性,數,人稱,格,時態,語氣 不需要根據單詞而活用。這些單詞相對獨立,加以不活用的修飾語來表達意義,這些也有不是拘束語素的情況。
3、在日語、朝鮮語使用地區以北分布的烏拉爾-阿爾泰語系同樣有由於體、語氣、時態等而形成的動詞變化,不過,動詞不由性、數等條件(verb argument)而變化的特徵與漢語及東南亞語言的特徵相符。
4、 量詞、單位詞:中日韓越及東南亞大陸和島嶼地區語言的量詞較發達。(名詞和量詞的關系不嚴密,在這個點上並不比其他的語言都更具孤立性。)
5、 根據不同的分類搭配不同的量詞,這一特徵在南北美洲大陸西側的原住民語言中也存在。量詞發達的特點可以說是環太平洋地區語言的共同的特徵。
二、東亞語言語義學
1、敬語系統發達是爪哇語、藏語、日語、朝鮮語共同存在的特徵。
2、 近代化的實際需要,敬語走向簡單化的道路。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印尼語和英語中,避開復雜的敬語,
3、追求平等主義。
4、日語、馬來·印尼語等的語言代名詞不穩定,使用也較少。新的代詞、總結性語言及號召的形式作為屢次
5、表示尊敬和社會的地位的方法使新名詞變得發達。另外的看法是如果按照印歐語系的基準,這些語言的代詞就是完全不存在。
6、漢語中的敬語體雖消失了,例外的、幾千年前就存在的漢藏語系,所有的人都一直使用穩定的人稱代名詞至今。
三、東亞語言構文
1、主語·謂語構造:話題優先語言的先主語其次謂語的構造。
日語的例子:
こちらは田中さんです。 Kochira ha Tanaka-san desu.
這是<話題標識>田中先生。
中文的例子:
你<所有格>衣服,為什麼這么臟?
你的衣服,為什麼這么臟?
資料來源:網路-東亞語言
8. 什麼是主語
主語,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如「我寫字」中的「我」,就是主語,它做出「寫」這個動作。「寫」則是謂語,用來修飾主語,而「字」是接受謂語「寫」這個動作的對象,它因此被稱為賓語,有的語法書也稱它為「客體」或「受體」。
主語是 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與 英語語法也有相似之處。常常由名詞、 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形容詞、動詞、 謂語性短語和 主謂短語也可充當主語。句子成分劃分時,主語符號為雙橫線。
(8)馬來西亞的主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主語的類型
1、施事主語:主語在句子中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
例如:大家要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大家」是主語)
2、受事主語:主語在句中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
例如:校報還沒有印出來。(「校報」是主語)
3、中性主語(當事主語):主語在句子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而是被描寫、說明、判斷的對象。又 叫「關系主語」。
例如:我們的前程很美好。(「前程」是主語,是被描寫的對象)
小明十六歲了。(「小明」是主語,是被說明的對象)
北京是祖國的心臟。(「北京」是主語,是被判斷的對象)
9. 馬來語語法是什麼意思
馬來語是馬來西亞和汶萊的官方語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上的馬來語泛指屬於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諸語言;狹義上的馬來語指一種使用於馬六甲海峽附近地區的語言。狹義上的馬來語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的印度尼西亞語族。
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布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南部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廖內和林加諸島。使用人口約1000萬等。
公元7世紀,一種含有大量梵語借詞的古馬來語已在南蘇門答臘地區產生,它是當地廣泛使用的商業語言。14世紀以後, 有馬來亞、雅加達、安汶等地區方言,同時還出現了市場馬來語,它是簡化了的馬來語,分布於南洋群島。馬來西亞的現代標准馬來語,也稱作馬來西亞語,它在部分基本詞彙、部分語音和某些形態與句法特徵方面跟印度尼西亞語有所區別。馬來語有6個單母音,3個雙母音,24個輔音(其中6個是外來語的輔音)。借詞多源於梵語和阿拉伯語。大部分詞由兩個音節詞根組成,通過前、後、中綴構成派生詞或表達某些語法意義。名詞沒有性、數、格的變化,重疊法可以構成復數和表示其他語法意義。馬來語是分析型語言,句法關系由功能詞和詞序表示。句子的基本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在名詞之後,狀語在動詞之後。馬來語最初使用源於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紀以後使用爪威文字,即阿拉伯字母書寫的馬來文。19世紀末,英國人把阿拉伯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1904年後在馬來亞推行了用拉丁字母書寫的現代馬來語,爪威文還在馬來亞和蘇門答臘部分地區繼續使用。
馬來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從14世紀開始,隨著越來越多的馬來人阪依伊斯蘭教,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叫作Jawi的阿拉伯字母書寫體。19世紀,英國人基於拉丁母設計了現在普遍使用的馬來文字,而印尼文則是由荷蘭人設計的。除了拼寫之外,印尼文和馬來文的區別不大。馬來語的語法與西歐語言有著根本的不同。馬來語沒有詞前綴和詞後綴,屬於分析語。而相應的功能則由附加單詞來實現。而名詞的復數形式則由簡單的將該名詞重復說兩次來實現,比如,"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而跟在數詞後面的名詞又恢復為單數形式,並且添加了一個數量單位,有些類似於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結構。馬來語里有許多這樣的數量單位(penjodoh bilangan),比如,動物(ekor - 頭,tail),人(orang - 人,man),以及花、珠寶、絲線甚至魚網的單位。"兩只貓"(Two cats)在馬來語是"a ekor kucing" (two-tail-cat),兩個小孩(Two children)在馬來語里則是"a orang kanak-kanak"(two-man-child)。
馬來語中的許多借詞源自梵語和阿拉伯語。英語中來自馬來語的借詞包括:orangutan(人猿)、gingham(有條紋或方格紋的棉布)、sarong(圍裙)、bamboo(竹子)、rattan(藤)、kapok(木棉)、paddy(稻穀)、amok(殺人狂)。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