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為什麼是中文教育
①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都說中文
原因很簡單明了,每一個華人從小就去中文學校,從小學到大學,他們一直在普通話的環境下接受教育。馬來西亞華人知道,普通話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他們以普通話教育為樞紐來保護和發展中國文化。
歷史沿革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國、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
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
直到14—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馬六甲王國。
馬六甲王國覆滅後,末位蘇丹兒子建立了柔佛王國。當時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小國家,包括亞齊、汶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② 馬來西亞為什麼會說中文
馬來西亞人並非都說中文,馬來西亞說中文的大多數都是華裔。
馬來西亞的語言主要有: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當地作「淡米爾語」)。
馬來語是馬來西亞的國語和官方用語。
華語是華人社會的共通語,同時也在華校和一些國民學校、國民型學校的教學中使用。在華人社會,能講華語的人很多。除了華語以外,一些漢語方言也在不同地區甚為流行。如當地所謂廣東話、福建話、客家話、海南話、潮州話等等。
廣東話在吉隆坡和怡保比較通用,而福建話在新山、檳城和巴生等地區有自己的天地。其他族群也有會使用華語和漢語方言的。在不少地方都能遇到會講華語的馬來人和印度人,或是會講泰米爾文的華人和馬來人,構成了馬來西亞的一道獨特的語言景觀。
(2)馬來西亞為什麼是中文教育擴展閱讀:
根據馬來西亞官方數據,2014年華人人口為660.1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1.9%。許多出生在華人家庭的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處於講中文的環境之中。因此,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的母語不是馬來語及英語,而是華語。
除了家庭因素,學校教育也是語言的重要培養場所。其實,馬來西亞華人的中文教育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除了兩岸三地以外,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小學、中學、大專完整中文教育體制的國家。不過,基於歷史與民族因素,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仍採取限制的政策,華文教育在該國終究是敏感的議題。
③ 馬來西亞、新加坡跟中國沒什麼關系他們為什麼說漢語呢
首先,漢語不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而馬來西亞的是馬來語。
之所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人都會說中文是因為早期中國移民到這里,所以很多新加坡人的祖先是中國人,而且他們的學校都會開設中文課程,中文在新加坡所有華人的必修課程。
④ 馬來西亞官方語言是什麼啊怎麼好多人都會說中文呢
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因此好多人會說中文。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選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並存的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
大馬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雖為伊斯蘭教,但國民宗教自由權由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大馬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
(4)馬來西亞為什麼是中文教育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⑤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都說中文
因為馬來西亞有很多華人,在馬來西亞3170萬總人口中,華人就有664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過165萬。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馬來西亞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
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5)馬來西亞為什麼是中文教育擴展閱讀
自18世紀起至20世紀初華人南來馬來西亞以來,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華人社群認為是傳承中華文化和凝聚華人民間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華社三大資產或華社三大臂膀。
馬來西亞執政當局長久以來一直堅持單一語文和文化的政策。對於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延續,華人社會普遍上須靠本身的努力。 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已經是深入華人社會的共識並經常被馬來西亞華人各界引用。
通過馬來西亞華人各界多年努力的推廣,馬來西亞華人三大支柱也漸漸為海外華人世界重視及報道。由於執政當局認識到三大支柱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很大,執政黨長久以來試圖取得華文報章來宣揚所謂的國家政策。這可從兩起政黨收購華文報章事件來了解。
⑥ 為什麼馬來西亞比新加坡更重視中文教育
============================================
主要原因:馬來西亞華人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
============================================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後,華文雖然成為國家官方語言之一,但是國家領導者並不注重華文教育,從商的人民也為了方便與西方國家溝通,所以打從上世紀60年代,大家便朝向英語教育方面發展。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曾經在英國殖民統治時代受到阻撓和打壓;獨立後,華文不被列入國家官方語言並受到馬來族的壓逼,再加上眼見鄰國印度尼西亞(印尼)的排華事件,所以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的華人便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奮力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保留在這個國家裡,這項舉動使到馬來西亞華人逐漸成為海外華文比較強的華人族群。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見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布《1920年學校注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甦。在這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布《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1955年的《拉薩報告書》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頒布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文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人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1977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200餘所國民型華文小學、60所獨立中學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院校。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
初期的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籍國有割捨不斷的感情,渴望加強與祖國的聯系,故早期的華文報刊內容多以中國新聞為主。但在獨立後,馬來亞政府開放讓僑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的誕生,華文報刊也慢慢地轉變編輯方針,同時加強華人社群與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間的訊息交流,扮演著橋梁的角色。http://huaxia.moonlightchest.com/malaysian_chinese.asp
在馬來西亞捍衛母語教育的中國人:
林連玉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出生於中國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他堅持「民族平等,語言平等」的信念,致力維護華文母語教育和積極爭取把華文列為馬來西亞官方語文之一。1935年,他在吉隆坡尊孔學校任教一直到1961年8月被馬來西亞政府驅逐離校為止,期間致力於維護華文教育,主張民族、語言平等,推動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和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的成立。由於處處與政府的政策相左,終於被教育部長取消教師注冊。同年,他被馬來西亞內政部通知將要褫奪他的公民權。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09/default.asp
⑦ 為什麼馬來人學中國文化
因為他們那裡華人華僑很多,而且他們都保留了很多原來的習俗及文化,比如語言跟多都說閩南語系,所以大陸對他們特別有吸引力,為了靠近大陸或者來源大陸,很多人主動學習中國文化。
⑧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說中文
在馬來西亞,華人會三種語言基本都是因為教育制度的關系。 在這里,華人家庭都會把孩子送去華文小學上課。根據馬來西亞教育制度,馬來語是國語,而英語是國際語言,加上馬來西亞是前英國殖民地,所以這兩種語言是必學的。這是之前馬來西亞獨立時定下的鐵規。至於其他語言,學校能自由以母語教學。華校自然以華語作為母語教學。 到了中學階段,華人子弟有兩條路可走,政府中學(俗稱國中,五年制,馬來語和英語為主要語言,免學費)或獨立中學(類似中國教育,分初中及高中,私人學校,需繳學費)。獨中我就不提了,以華語為主要語言,依舊學習馬來語及英語,與中國無太大差別,教學與中國類似。至於國中,馬來語與英語依舊,華語看學校而定,不是間間都有,因為華文班人數如不超過15人,不可開班授課。但多數華人依舊有機會繼續學習華語。 總的來說,馬來西亞華人自小學到中學,都會同時學習三種語言。
除此之外,這里的華人都會一些方言,只是會的都不一樣。比如說,我的家庭都說廣東話及福建話,可接觸了很多鄰居及朋友,也會些潮州話。我媽更是會說五種方言,都是因為環境影響,小時候和不同祖籍的人住在同一區,認識後,耳濡目染,就會了。
⑨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很多會說普通話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說中文?
根據馬來西亞官方數據,2014年華人人口為660.1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1.9%。許多出生在華人家庭的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處於講中文的環境之中。
因此,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的母語不是馬來語及英語,而是華語。
馬來西亞華人的中文教育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除了兩岸三地以外,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小學、中學、大專完整中文教育體制的國家。
3.大馬華文教育的未來
馬來西亞的中文教育體系最大的問題出現在中學與大學,從上文中可明顯看出馬來西亞華人在求學過程中,待在中文教學環境的時間是越來越少的。
1974年馬國即和中國建交;教育政策也漸趨開放,除了准許更多大專院校開設中文系之外,還允許國立學校開辦中文課程。
隨著中國的強大,東亞的國際語言很可能轉變為中文。
⑩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說普通話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說中文?
根據馬來西亞官方數據,2014年華人人口為660.1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1.9%。許多出生在華人家庭的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處於講中文的環境之中。
因此,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的母語不是馬來語及英語,而是華語。
馬來西亞華人的中文教育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除了兩岸三地以外,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小學、中學、大專完整中文教育體制的國家。
3.大馬華文教育的未來
馬來西亞的中文教育體系最大的問題出現在中學與大學,從上文中可明顯看出馬來西亞華人在求學過程中,待在中文教學環境的時間是越來越少的。
1974年馬國即和中國建交;教育政策也漸趨開放,除了准許更多大專院校開設中文系之外,還允許國立學校開辦中文課程。
隨著中國的強大,東亞的國際語言很可能轉變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