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天然盤香哪裡有

馬來西亞天然盤香哪裡有

發布時間: 2022-10-23 03:09:57

㈠ 沉香木的產地及種類有哪些

  • 沉香木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白木香或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等樹木的乾燥木質部分,是一種木材、香料和中葯。沉香木植物樹心部位當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刺激後,會大量分泌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脂。這些部分因為密度很大,又被稱為「水沉香」。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貴的香料,被用作燃燒熏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或直接雕刻成裝飾品。

  • 產地分布:

沉香樹產於熱帶,生長不易,沉香的形成更不易。沉香樹中國大陸已不多見,惠安有少量,現越南、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地還有。由於沉香十分稀少,形成不易,古代記載的沉,現祗有其名已無實物,目前越南的奇楠沉為最上等沉香,但數量極少。

在中國,沉香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但在其它省區野生分布的沉香已非常少。在雲南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州,而且野生存量也不多,主要在保護區內有零星分布。沉香樹含樹脂的木材帶有香氣,為我國特有而珍貴的葯用植物、天然葯庫中的瑰寶,是十大廣葯之一,能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當今由於採取沉香供葯用,損傷林木極為嚴重,分布較為集中的林木已被砍盡,現僅有零星散生的殘存植株。`

  • 種類介紹:

沉香種類有:光香、海南棧香、番香、筏沉、黃熟沉、速暫香、白眼香、水盤香、葉子香等等。

依產地種類而不同,沉香按其油脂含量分為:沉水、筏、黃熟。沉水也叫水沉,是沉香中實質或較中間的部份,膏脂凝結較緊密、結實的部份,投水即沉,是名沉水;半浮半沉的叫筏;不沉的稱為黃熟香。

沉香按其形成過程不同分四種;熟結、生結、脫落、蟲漏。一塊沉香,其脂是在完全自然中因腐朽凝結聚集而成,稱為熟結;因沉香樹被刀斧砍伐受傷,流出膏脂凝結而成的稱為生結;因木頭自己腐朽後而凝結成的沉香稱為脫落;因蟲蛀食,其膏脂凝結而成的稱為蟲漏。

㈡ 淘寶網上哪家沉香盤香靠譜什麼沉香盤香靠譜

低於千元的沒真貨

㈢ 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

提起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另外,還有人想問點沉香線香的禁忌有哪些?,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請問在家裡點盤香的禁忌和化解方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

1、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

這個在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主要是有:

一、上香不能上化學香或者劣質香,這樣不僅是對家人健康有害,對自己和家人的也是會有折損的。是上天然香,才是正確的上香規矩,這建議到無相銅爐定好點的天然香為好。

二、就算在家上香,也要穿著適宜。不要穿睡衣、吊帶衣服、奇裝異服等上香,特別是女士要注意了。

三、在家庭吃飯前上香為好,不要自己吃飽飯了才記起給神上香,這樣很不禮貌的。

四、上香後,這個神台的衛生要注意干凈,有的要收拾好。盤香為什麼不能供。

此外,除了上香祈福。還可以佩戴吉祥物在身,開運轉運,旺財添福的。這個你可以同時在無相銅爐定無相吉祥吊墜佩戴即可。香爐蓋上的焦油越多越好。

2、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點沉香線香的禁忌有哪些?

家裡點沉香線香沒有什麼禁忌,只要家裡沒有孕婦的話就可以放心使用。

3、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請問在家裡點盤香的禁忌和化解方法

首先,我告訴你沒有什麼盤香。盤香就是盤香。

家上香,事實上沒有什麼講究。主要是誠意為主。但是,在院里。為了一個威嚴,有一定的儀軌。在家裡就沒有這些儀軌可言。就你說,不能用嘴吹滅,在不許,沒有這樣的規定。千萬不要每天在家燒香。

不是,也不是形式。是心的法。我剛剛也說過,為了院裡面的威嚴,確實有很多儀軌存在。那些也都是一種方便。不是死的。沒有那麼多的不許。

你也不需要懸賞,你懸賞來的答案也不會有正確的。想「無住生心」,「無相」。點盤香有什麼講究沒有。

盤香有盤香的點法。抹香也有抹香的點法。你到商店裡問問就可以。家沒有規定。一根香不能隨便燒。

4、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家裡點沉香的禁忌?

沉香有殺菌消的作用,適合在家熏聞,但是要買品質好的,推薦香的線香,品質有保證。

請問在家裡點盤香的禁忌和化解方法

5、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在家點香有什麼講究

最主要的就是千萬注意安全,千萬不要引起火災,其他的,如果你自己家沒有什麼講究的情況下也沒有什麼事情。供用盤香還是立香。

家裡面點香的話我覺得沒有什麼講究啊但是一般情況下的話不會去點香

再加點香的講究,就是有的是初15點香,有的是每天都要點香,祈求的

我們自己在家裡點香的時候,多數都是燒三根兒香。家裡熏香風水大忌。

在家裡揀點香,應該在家裡擺好香案,然後用三支香。點亮香案上面專門插箱的地方叫香爐裡面。檀香聞多了致癌。

6、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在家上香的規矩和忌諱

這個在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主要是有:

一、上香不能上化學香或者劣質香,這樣不僅是對家人健康有害,對自己和家人的也是會有折損的。是上天然香,才是正確的上香規矩,這建議到無相銅爐定好點的天然香為好。盤香和立香有什麼講究。

二、就算在家上香,也要穿著適宜。不要穿睡衣、吊帶衣服、奇裝異服等上香,特別是女士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每天在家燒倒流香。

三、在家庭吃飯前上香為好,不要自己吃飽飯了才記起給神上香,這樣很不禮貌的。

四、上香後,這個神台的衛生要注意干凈,有的要收拾好。

此外,除了上香祈福。還可以佩戴吉祥物在身,開運轉運,旺財添福的。這個你可以同時在無相銅爐定無相吉祥吊墜佩戴即可。供盤香的正確方法。

以上就是與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相關內容,是關於家裡上香的規矩和忌諱的分享。看完家裡點盤香有禁忌嗎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㈣ 盤香是什麼葯材有別名嗎哪有賣的

北京市十二中旁邊不遠的敬修堂大葯房就有盤香賣,我姑姑就是在那買的,可以去看一下

㈤ 請教香道文化

所謂香道,就是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中,堅守令人愉悅和規矩的秩序,使我們在那種久違的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愛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比的清靜之中。香,不僅芳香養鼻、頤養身心,還可祛穢療疾、養神養生。

香,不僅芳香養鼻,還可頤養身心、祛穢療疾、養神養生。
人類對香的喜好,乃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香,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妙用無窮。
獨特的「香文化」
早在先秦時期,香料就被廣泛應用於生活。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隨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在香道發展鼎盛時期的宋代,用香成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隨處可見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鋪」、「香人」,還有專門製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樓里也有隨時向顧客供香的「香婆」。人們在香煙縈繞中凈化心靈、感悟生活、寄託情思,大大開發了香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
香之妙:養神養生
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鎮定。在防病養生方面,早在漢代,名醫華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葯物製成香囊,懸掛在居室內,用來預防肺結核病。現代流行的葯枕之類的保健用品,都是這種傳統香味療法的現代版。明代醫家李時珍用線香「熏諸瘡癬」。在清宮醫葯檔案中,慈禧、光緒御用的香發方、香皂方、香浴方等更是內容豐富。從中醫葯學的角度來說,香療當屬外治法中的「氣味療法」。各種木本或草本類的芳香葯物,通過燃燒所產生的氣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殺菌消毒、醒神益智、潤肺寧心等作用。
選香用香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等。品味香氣是最直接也是較為可靠的鑒別方法。由於不同的香味風格各異,沒有統一的鑒別方法,但品質較好的香,其香氣一般都具有以下特點:清新,爽神,久用也不會有頭暈的感覺;醒腦提神,有愉悅之感,但並不使人心浮氣躁;香味醇和,濃淡適中,深呼吸也不覺得刺鼻;香味即使濃郁,也不會感覺氣膩,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天然香料做的香,常能感覺到在芳香之中透出一些輕微的澀味和葯材味。
古代用途
1、葯用
香做為葯用的起源極早,在經典中,就有以牛頭旃檀作為葯用的記載。當初提婆達多唆阿闍世王謀殺佛陀,從靈鷲山推下巨石要壓死佛陀。他們的計謀雖然未得逞,佛陀的腳卻被碎石擊中而流血。當時的醫王侍縛迦為佛陀診察之後,認為只有以牛頭檀栴為醫方才能醫治。但是此香極為珍貴稀有,一般擁有的人也只有國王求索時才敢獻出。當時有一個賣香的商人,聽說此香能治佛傷,於是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歡喜奉上此香,以此因緣故,而被佛陀授記於未來世當證辟支佛等,名為「栴檀」。
在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九,曾記載蘇合香丸可用來治病:「此葯本出禁中,祥符中嘗賜近臣。」北宋真宗曾經把蘇合香丸炮製而成的蘇合香酒,賜給王文正太尉,因為此酒「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飲一杯。」宋真宗將蘇合香丸數篚賜給近臣,使得蘇合香丸在當時非常盛行。此外,在中國的金創葯及去瘀化膿等方劑中,乳香、麝香及沒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成份。而現今極為流行的「芳香療法」,可以說是起源於埃及。
埃及人極為注重衛生,他們發明了能夠恢復健康、美容的沐浴法,就是在沐浴之後以香油按摩,來減輕肌肉酸痛,鬆弛神經。這原來是用來為木乃伊防腐的技術。
現代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香味有助於人體健康,如耶魯大學精神物理學中心的學者,指出香薰蘋果的氣味可以使焦慮的人降低血壓,並避驚慌;薰衣草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人提高警覺。辛辛那提大學相關測驗則顯示,空氣中所加入香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些都使精油等芳香療法變成極為流行的健身法。在宋代,也有將香葯調入飲食而作成香葯果子、香葯糖水,並調龍腦、麝香入「龍凰茶園」中。而製作名貴的墨錠,也常調入龍腦、麝香。在《武林舊事》卷六中,也有以沈香水飲用的記載。
2、祭祀慶典
開始大量豐富使用香的埃及人,最初就是將香運用在繁復的禮拜儀式中,在祭祀的過程中,有時甚至必須燃燒數以噸計的香,乃至死亡時復雜的埋葬和防腐方式也需要用到大量香料和香膏。在古代的巴比爾塔寶塔形的建築頂上,祭司經常點燃成堆的馨香來祭祀天神,他們認為在高塔上焚香,能更接近諸神。在中國,有很多用香來祭祀及舉行典禮用香的記載,例如祭天地、祖先、親耕禮等。北宋仁宗慶歷年間,由於河南開封地區發生早災,仁宗就在西太乙宮焚香祝禱求雨,儀式中曾焚燒龍腦香十七斤。此外如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皇太後聖誕,從十天以前,皇後、皇太子、太子妃以下至各級官員,及宮內人吏都要依序進香賀壽。
3、薰衣
早在西漢就記載著以焚香來薰衣的風俗,衣冠芳馥更是東晉南朝士大夫所盛行的。在唐代時,由於外來的香輸入量大,薰衣的風氣更是盛行。
在《宋史》中記載,宋代有一個叫梅詢的人,在晨起時必定焚香兩爐來薰香衣服,穿上之後再刻意擺型袖子,使滿室濃香,當時人稱之為「梅香」。北宋徽宗時蔡京招待訪客,也曾焚香數十兩,香雲從別室飄出,蒙蒙滿座,來訪的賓客衣冠都沾上芳馥的氣習,數日不散。
4、宴會
古代在宴會及慶典中,香也是不可缺乏的場景。在埃及,上流人士參加宴會時,大都會在頭頂上戴一個蠟制的香膏圓錐體,讓它慢慢融化,使臉和肩上都滴上芳香的糖漿。而古羅馬人,則常在公開的典禮和宴會上,遍灑芬芳的玫瑰。在酒神祭等狂歡節目中,沒有大量的玫瑰,是非常不禮貌的。古羅馬人甚至設了「玫瑰日」這樣的節目。有時在酒宴中,他們會從天花板上灑下布滿香水和花瓣的香雨。
在中國南宋官府的宴會中,香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春宴、鄉會、文武官考試及第後的「同年宴」,以及祝壽等宴會,細節繁瑣,因此官府特別差撥「四司六局」的人員專司。在《夢梁錄》卷十九中說,「六局」之中就有所謂的「香葯局」,掌管「龍涎、沈腦、清和、清福異香、香疊、香爐、香球」及「裝香簇細灰」等事務,專司香的使用。
5、考場焚香案
在中國多樣的用香的文化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場合會焚香,就是在考場設香案。在唐代及宋代,於禮部貢院試進士日,都要設香案於階前,先由主司與舉人對拜,再開始考試。
宋朝歐陽修就曾作一首七言律詩「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來描寫這種情景:「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春曉席群英,無曄戰士御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歐陽修在另外一首詩中又寫道:「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也說明了考進士時以焚香待之的禮遇。
6、用香木建築
除了生活中常見的燃香、薰香之外,香木也被運用於建築上。例如: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以弗西斯的黛安娜神殿,就是用高達六十英尺的西洋杉來製成圓柱,因此當此殿於西元前三五六年焚毀時,傳說現場溢滿了濃郁的香氣。
古代皇室外建築也經常使用西洋杉建造整座宮殿,一方面是由於其杉脂香甜的氣味,另外則是因為杉木是天然的驅蟲材質。
如西元前八世紀,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之門,恆常散發出強烈的香氣,每當訪客出入的時候,都會飄香而過。埃及法老王的駁船和棺柩,也是由西洋杉所製成。
而中國滿清皇室在承德的夏宮中,其樑柱與牆壁都是西洋杉所製造,而且刻意不上漆,讓木材的芳香能夠直接滲入空氣中。
回教清真寺的建築也常用玫瑰露和麝香混合在灰泥中,當中午太陽一照射;溫度升高時,香氣就會發散出來。
人類對香的喜愛及運用之廣泛,由此可見一斑。
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類之好香為天性使然。從早期的簡單用香,到後來的富有文化氣息的品香、詠香,體現了人類熱愛自然的積極情趣,表明了人類安逸從容的生活態度。香道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單純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種以天然芳香原料作為載體,融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為一體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創造人的外在美與心靈美的和諧統一的香的文化。
香道的含義遠遠超越了香製品本身,而是通過香這個載體達到修養身心,培養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香,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而又凈化心靈;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香,既能悠然於書齋琴房,開發心智;又可縹緲於廟宇神壇,安神定志; 既能在靜室閉觀默照,又能於席間怡情助興。正是香的種種無窮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從香料的熏點、塗抹、噴灑所產生的香氣、煙形,令人愉快、舒適、安詳、興奮、感傷……等等的氣氛之中,配合富於藝術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環境的布置、香道知識的充實,再加上典雅清麗的點香、聞香手法,經由以上種種引發回憶或聯想,創造出相關的文學、哲學、藝術的作品,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更有情趣。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精神狀態,人們用香、品香的方式有所不同,效果亦大相徑庭。香雖細微,卻能集宗教、藝術、醫療、休閑、生活日用諸功能於一體。依據香品的來源、用途、用法、以及不同人群、不同場合的需求等,演繹出了五彩繽紛的香文化—香道。現簡單歸類如下:
香品門類
1.根據所用香料的性質劃分香品:天然香料(及中葯材)類、合成香料類
天然香料類香品:以天然香料(動植物香料或其萃取物)或中葯材製作的香品。此類香品原汁原味,淡淡乎似有似無,幽幽乎回味悠長。除氣味芳香之外,更有安神、養生、祛病等功效。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事實上,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上嬗變,香品逐漸更趨於實用性,本已融入了書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倍受青睞,超越了安神養生、美化生活、陶冶性靈的內涵。
天然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使用單一香料的「單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態,如塊狀、條狀或粉末狀;或是製成線香、盤香等形狀)。其質量雖優於化學香,但直接使用單一香料,共味道與養生之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而且許多香料,如檀香,其實工不適於單獨使用,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這種單一香品只是漢代之前原始的用香方法。第二類是調和多種香料製成的合香,形狀上多為線香、盤香等。而傳統合香的製造,不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嚴格的炮製方法和製作工藝。市場上能見到的天然香料的合香已為數不多,大都是僅以天然香料為原料而已,只追求實用性,華而不實,而真正依古法製作的正宗合香,種類極少。
合成香料類香品:以化學合成香料製作的香品,著重於香味的優美,香型的豐富,和成本的相對降低。在19世紀後半期,歐洲就已出現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學香精)。這些化學香精不僅能大致地模擬出絕大多數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價格極其低廉,並能輕易的產生非常濃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主要添香劑,在制香行業中同樣如此。
化學香精與天然香料相比,雖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氣更濃,但就香味品質及安神養生、啟迪性靈的功能而言,兩者卻不可同日而語。很多天然香料被列為上品葯材,而作為化學產品的合成香料雖初聞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卻有害於健康。而且,即使單就氣味而言,化學香精也只是接近而遠遠不能與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學香精類香品之所以能暢行開來,也是由於大多數香客只是把燒香作為祭祀的儀式。既然不聞香,不品香,只是燒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視香的用料、配方與品質,而只關注香品外形的美觀或香味的濃艷了。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在實質上改變了現代的制香工藝。雖有一些傳統的方法和技術仍然得到了採用,但那隻是一些外圍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選擇、炮製、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內容被部分丟棄。其後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藝的中斷與香譜配方的散失,以至真正精通傳統制香技術的人少之又少,對香道發展造成一定障礙。
2.根據所用的配方劃分香品
有些香品是按照特定的香方,彩多種香料製成,所以多有自己獨特的名稱。而且單從其名稱上,大都看不出所用原料升香味的特徵。不同香方製成的香品,其特點、功效也不相同。所以,香方也是牙分香品的一個重要根據。一些通用的固定的配方都有相應的名稱,據此製作的香品往往沿用之;若根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配方,通常用其歷史上的名稱。
3.根據香品外形特徵劃分香品:原態香材、線香、盤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塗香、香湯、香囊、香枕等。原態香材:香料經過清洗、乾燥、分割等簡單的加工製作而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觀特徵,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塊等。線香:常見的直線形的熏香,還可細分為豎直燃燒的「立香」,橫倒燃燒的「卧香」,帶竹木芯的「竹簽香」等等,盤香:又稱「環香」,螺旋形盤繞的熏香,可掛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燃,有些小型的盤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爐里使用。塔香:又稱「香塔」,圓錐形的香,可放在香爐中直接熏燒。
香丸:豆粒大小的丸狀的香。香粉:又稱「末香」,粉末狀的香。香篆:又稱「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將香粉壓製成特定的(「連筆」的)圖案或文字,點燃之後可順序燃盡。膏香:又稱「香膏」,研磨成膏狀的香。塗香:又稱「塗敷香」,塗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湯:又稱「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香囊:又稱「香包」,裝填香料的絲袋,有絲線可掛於頸下的稱為「佩香」。香枕:裝填香料的枕頭,可安神養生。
4.根據香味特徵(或所用的主體香料)劃分香品:檀香、麝香、等,「根據香味特徵」與「根據所用的主體香料」的劃分總體上相似,但也有差別:使用天然香料的香品,其香味的名稱與所用原料一致,「麝香」既是其香味,也是所用原料;而採用人工香料製作的香品,強調的主要是「香味特徵」,如「麝香」,強調的是「麝香的香味」,百並非以天然麝香為原料。
5.根據使用方法劃分香品:自然散發香氣、熏燒散發香氣、浸煮散發香氣、浴用等。自然散發香氣的香品:只須塗抹或佩戴,香料的香味就可以直接散發出來。如香精油、塗香(又名塗敷香,塗敷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囊、佩香(掛在頸下的香包)、衣香(放入衣服、衣袋)、香枕、帷香等等。熏燒散發香氣的香品:直接點燃使用的香,古稱「燒香」、「焚香」;或不直接點燃,而是藉助炭火熏烤散發香氣的香(古稱「熏香」)。浸煮散發香氣的香品:放入水中加熱浸煮以散發香氣(古人以蘭膏熏衣即是用此方法)。
6.根據煙氣特徵劃分香品:聚煙香:香的煙氣可以匯聚不散;微煙氣:煙氣很淡;無煙香:看不到煙氣。
7.根據所用香料的數量:單品香:使用單一香料製成(最典型的是原態香材,如檀木片、沉香粉等)。合香:使用兩種以上香料調和搭配製成。
用具
1.香爐
香爐是最常見的香道用具,其外形各式各樣,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等。材質多為陶瓷、石料或銅等金屬。明清以來流行銅香爐,銅爐不懼熱,而且造型變化多端。其他材質的香爐,多在爐底放置石英等隔熱砂,以免爐壁過熱而炸裂。
2.手爐
手爐是可握在手中或隨身提帶(帶有提梁)的小熏爐,類似暖爐。多為圓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鏤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圖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紋樣;材質多為黃銅或白銅。
3.香斗
又稱長柄手爐,是帶有長長的握柄的小香爐,多用於供佛。柄頭常雕飾蓮花或瑞獸。香斗在唐代已經很流行。香斗所燒的多為顆粒狀或丸狀的香品。
4.香筒
香筒是豎直熏燒線香的香道用具,又稱「香籠」(以區別於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為長而直的圓筒,上有平頂蓋,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鏤空成各種花樣,筒內設有小插管,以便於安插線香。其質材多為竹木、玉石或象牙。
5.卧爐
卧爐用於橫向點燃線香,也稱橫式香熏。類似於香筒,但橫豎方向不同。
6.熏球
熏球又稱香球,呈圓球狀,帶有長鏈,球體鏤空並分成上下兩半,兩半球之間以卡榫連接。球體內設有小杯,以承軸掛於中央,無論熏球如何轉動,小杯始終能保持水平,杯內的香品也不會傾倒出來。由於這種精巧的設計,即使把熏球放到被子里也不會傾覆熄滅,所以也稱「被中香爐」,其原理與現代的陀螺儀相同。
7.香插
香插是用於插放線香的帶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數量有各種款式,以適用於長短粗細不同規格的線香。
8.香盤
香盤又稱香台,是焚香用的扁平的承盤,多以木料或金屬製成。
9.香盒
香盒是放置香品的容器,又稱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狀多為扁平的圓形或方型,材質多為木製,體積大小不等。香盒既用作容器,也是裝飾香案、居室的物品。
10.香夾
香夾用於夾取香品。
11.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為銅制。
12.香鏟
香鏟常用來處置香灰,多為銅制。
13.香匙
香匙用於盛取粉末狀或丸狀香品。
14.香囊
香囊用於盛放香粉、乾花等香品,以便於隨身攜帶或掛佩,多為刺綉絲袋,也常把綉袋再放入石、玉、金、銀等材質的鏤空小盒裡。系有絲線,能掛在頸下的也稱為「佩香」。
15.香帚:清理香具上的粉塵,以示敬重;
16.香篆:壓香末為篆紋,循序燃點,篆紋吉祥,香雲繚繞,有祝願祈福之意。古人也用作計時,南宋時杭州城曾盛行香篆;
17.香押:用來整理香灰,使香灰平整或者平滑,常用於隔火熏香中為香灰整理造型使用。一般材質銅質較多,也有銀質。
18.香刀:用來切去香木,便於熏燃。
19.切香盤:用來切香或者鑒賞香品。
20.打火機:熏香打火機由於受各種香爐造型限制,一般多用頭部可彎曲打火機;在隔火熏香中,燃碳用打火機多用噴火式打火機,方便初速燃碳。
養生操作
香道養生的方法根據具體的需要而定,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養生」方面,只要不妨礙這個主要目的,不影響熏香的效果,具體的操作形式可以因人而異。當然,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採用傳統的品香方式相對會比較有文化意味一點,如果你嫌麻煩那也可以選擇線香、盤香來用,比較方便快捷。
這里主要介紹一種傳統的熏香方法——隔火熏香的步驟:
1、將無味香灰放進聞香爐中。對於經常熏香、品香的朋友來說,香灰通常都是一直保留在香爐中的,這也就是所謂的以灰養爐。
2、將聞香爐內的香灰搗松,然後在中央挖出一個碳孔。其大小就按照香碳的尺寸來定,剛剛能夠完全掩埋住香碳為准。
3、將香碳點燃,讓香碳保持完全紅色但是無明火狀態最佳。然後把燃燒的香碳放進碳孔中,用香灰掩蓋住。
4、將周圍的香灰堆積到香碳上方,並拍打嚴實形成火山狀,頂部要平。
5、在香灰頂部做一個通氣的孔以防香碳熄滅,同時還能以此來控制燃燒速度。
6、將香盤放置在頂部平面上。
7、將小片狀的香材或者香粉放到香盤上。保持香材沒有煙霧的狀態,若冒煙,則是溫度太高所致,繼續加厚香碳上方的香灰。
8、在香盤加熱完畢後,香材的香氣則會散發出來。這時可以將香爐托起至胸前來品香。
四大香葯

沉香:在世界所有香料當中,[1] 沉香最為神奇,為眾香之首,集天地氣味一體,散食色慾為一方;被稱為植物中的鑽石;從質量來說都是從古至今的第一位。沉香是一種混合了樹膠、樹脂、揮發油、木材等多種成分的固體凝聚物,體積不同,形狀各異。沉香是瑞香科植物所包含的樹種為基礎,在特定的條件下(受傷害)經多年累積結出的一種香料。主要分布於中國海南、廣東、雲南、廣西,及越南、柬埔寨、寮國、印尼、緬甸、馬來西亞、汶萊、巴布亞等地。天然沉香已極為稀少、珍貴,屬香道文化中香之上品。
檀香:(學名:Santalum album L. )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綠小喬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中國台灣亦有栽培。全年可采。採得後切成小段,除去邊材(製造檀香器具時,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葯材分黃檀香和白檀香兩種。多呈圓柱形或微扁;挺直,少數微有彎曲,常鋸成長短不等之段,一般長50~100厘米,直徑10~20厘米。表面淡黃棕色,放置日久則顏色較深,外表光滑細致,可見細長的縱裂隙。兩端平截而整齊,截斷面圓形或微扁圓形,具細長裂隙,呈放射狀排列,並可見鋸斷痕跡。質緻密而堅實,極難折斷,碎塊折斷後呈刺狀。具異香,燃燒時更為濃烈,味微若。黃檀香色深,味較濃,白檀香質堅,色稍淡。製造器具後剩餘的碎材,稱為檀香塊,大小形狀,極不規則,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色較深,有時可見年輪,呈波紋狀。縱劈後,斷面紋理整齊,縱直而具細溝,以色黃,質堅而緻密、油性大、香味濃厚者為佳。主產於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用水浸泡,鎊片或劈碎,晾乾。
龍涎香:在西方又稱灰琥珀,是一種外貌陰灰或黑色的固態臘狀可燃物質,鯨消化系統的腸梗阻所產生。龍涎香有其獨特的甘甜土質香味(類似異丙醇的氣味);雖然現在它已經大部分為化學合成物取代,龍涎香和3-甲基吲哚歷史上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價值很高。2012年8月,英國男孩撿到罕見龍涎香,價值高達4萬英鎊。
麝(shè)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葯。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簡稱「麝」。

香道中對香木按照產地和味道做分類。
"六國"是指香木的原產地,分別是伽羅(越南)、羅國(泰國、寮國)、真那賀(馬六甲)、真南蠻(馬來西亞西部)、寸門多羅(印度尼西亞)、佐曾羅(印度東部、緬甸)。五味指的是香木的五種氣味,分別指甘、酸、辛、苦、咸。
伽羅是沉香里的最高等級,產地只在越南。與白檀不同,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沉香原木生長在密不透風的原始森林中,受外傷後形成樹脂,累積後原木枯萎倒地,埋在土裡經過幾百年的熟成才形成了香氣。沉香的產量極少,貴比黃金。現在連原產地越南也已經絕跡,而日本因為歷史原因積累留存得最多。

㈥ 沉香線香的關於沉香

沉香是自然界中極少具有的抗菌及增強免疫功能的葯材,其氣味芳香。入肺、腎、脾、胃、經,為行氣葯中最上 等的葯材,能調節人體內氣的運行,疏通內臟機能,對肺、腎、肝、胃、腸、心臟等都是非常有效之葯材。在治療與功能方面如:肺臟(肺結核、氣喘)、腎臟(補 腎、利尿、壯陽)、肝臟(肝炎、肝硬化、肝腫大)、胃臟(胃潰瘍、胃炎、胃痛)、腸(便秘)。對癌症及其它慢性病亦有療效,對強化心臟及神經具有特殊療 效,日本知名良葯「救心」成分中就含有高級沉香——奇楠。
沉香是我國中葯史上的瑰寶,歷代醫家均有記載。《本草綱目》謂之「氣味辛,微溫無毒。有降氣、納腎溫中、清肝之功效」,「治上熱下寒,氣逆喘 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日華子本草》則記載其葯用為「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去邪氣。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症癖,治冷風麻 痹,骨節不任,濕風皮膚癢,心腹痛,氣痢」。同時,《名醫別錄》、《雷公炮製葯性解》、《神農本草經集注》等典籍也均有關於沉香葯用的論述,足見其於中葯 材界的顯著地位。
除了「降氣溫中,暖腎納氣」的自身葯用價值外,沉香還能與其他葯材搭配應用,製成治療心腦血管、消化、呼吸、風濕等疾病的眾多中成葯。據《本經 逢原》載錄:「同紫蘇,白豆蔻,治胃冷嘔吐。」,「同茯苓、人參,補氣寧心,交通心腎,治心神不足」。分別配以木香、肉蓯蓉、熟地、肉桂等葯材,皆可達成 不同效用,且療效極佳。而今,沉香依然被廣泛用於制葯,被列為全國中醫醫院急症必備中成葯的西瓜霜退熱靈膠囊的主要成分就有沉香,在「沉香化氣丸」、「十 香返生丸」等制葯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也正是因為沉香在自然界中十分稀有,又有著極高的葯用價值,自古以來便被捧為稀世名貴葯材之一,甚是珍貴。 質地堅硬、油脂飽滿的沉香還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沉香雕刻品古樸渾厚,深沉潤澤,別具風韻,極具收藏價值。沉香對雕工的技藝要求很高,其難度遠大於其它木 材,沉香凝聚了油質和木質兩種特徵,質地不均勻,外表和內里的油脂走向不易拿捏,所以不易下刀,因而好的沉香木雕極為稀奇珍貴。
沉香是在溫度、濕度、外界細菌和香樹分泌物等共同作用下的稀世天然藏品,任何一個量稍有不同,所結出的沉香品質層次不一,味道不盡相同。且至少 需要十年乃至成百上千年方可形成,故其原有價值相當昂貴。而如今經過名家雕藝大師之手,人工「美」化後的藝術品則價值更為不凡,它在原來的基礎上被賦予了 一定的人文價值,使得它的生命活力之上更添一份獨特個性,自然廣受追捧,更有甚者稱之為「瘋狂的木頭」。
如世間任一物種,沉香也完成了它的轉型,大膽踏入藝術殿堂,搖身變為投資熱品,它的收藏之熱勢如破竹。近年來,沉香在保利、嘉德等拍賣會上屢創 新高。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幅沉香雕仙山樓閣嵌西洋鏡座屏成交價高達2070萬元人民幣,一舉打破國內沉香藝術品拍賣記錄。從十年前頂級沉 香僅百十元,到今天萬元一克,甚至極品沉香有價無市的盛況,沉香成功從早前熏香用具廣為人知,紫檀青花、白玉瑪瑙的香爐鼎具,不菲天價卻爭相競拍,而用具 之根源,香料本身卻乏人問津的怪圈中跳出,以不可抑制的高勢,獨占藝術藏品之鰲頭。
究其根源,不外乎以其資源之稀缺,彰顯權勢、地位之象徵。沉香的用途廣泛,且有辟邪、除穢、醒腦、養生等實用功效,隨資源日益減少而更顯珍貴。 就藝術品本身而言,兼具沉香實用功效與傳統民間雕刻藝術,加上背後的文化內涵,人文氣韻,錦上添花,實屬「貴」品。正因為沉香之難得,其保養更需注意。沉 香極怕化學試劑的侵蝕,亦不可曝曬,強烈的陽光會使其變質,應藏於40攝氏度以下。再者按佛學來講,沉香製品具一定靈性,能夠驅邪除惡,所以日常應當保持 個人衛生,對藝術品堅持尊重。
如今的沉香,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門,於都市人群,尤其是整日與快速工作節奏相伴,極度缺乏舒緩心情及壓力渠道的白領及企業家們,無論是居家養生 還是投資收藏都是一項極佳的選擇。此次即將於新世界珍寶館拉開帷幕的「2013世界沉香匯展」,薈萃了世界頂級沉香,又兼有便於攜帶的沉香飾品、收藏愛好 者最為中意的名家木雕藝術品及各類香具,應有盡有,滿足所有的消費需求,乃沉香愛好者不容錯過的體驗之旅! 寶篆沉香,是北京寶篆同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旗下,中國第一個專注頂級沉香薰香、沉香珠寶的品牌。創立於2006年,至2013年在北京共投資3家分店,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的連鎖機構。作為中國唯一一家跳過中間商,由產區直供的沉香品牌;寶篆注重沉香天然價值的挖掘,以「100%天然沉香」的標准嚴格甄選產品;通過資源整合,已與全國多家企業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
主營項目:沉香批發、沉香經銷商/代理商招募、香道培訓、沉香系列產品連鎖店、沉香香薰產品連鎖店、沉香串珠定製、沉香禮盒定製。
主營商品:沉香珠寶類(沉香串珠、沉香飾品)、香料類(沉香香材、檀香香材、沉香煙片)、香薰類(沉香線香、檀香線香、沉香盤香、檀香盤香、沉香香粉、沉香香片)、香具類(線香香插、卧香座、盤香爐)、香道用具類(香灰、香碳、香篆、香刀、香席)、佛家七寶類(硨磲、玉髓、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 說起沉香收藏,大家會自然而然想到擺件、珠串、手把件等收藏品,其實不然,沉香也可以轉身線香,成為香料。沉香粉末、由沉香制 成的線香也在逐漸走進收藏愛好者,成為沉香新的收藏方向。沉香製成的線香分為多個級別,級別低的線香是以沉香殼和沉香木作為原料,級別高的線香是以沉香作為原料。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收藏沉香的過程中收藏沉香的香 料,通過與多種香料調和後的沉香不但不會使其的收藏價值受損,反而為沉香的收藏增色不少。如果是高端的沉香線香,都是克來出售的,因此也被稱之為 收藏里的奢侈品。在市場常見的沉香線香都加入了其他的木材粉末,因此不同的沉香線香在點燃後會散發出不同的味道。
沉香歷來就是「眾香之 首」,是自然界中少有的具有抗菌以及增強免疫功效的葯材,燃燒時所發 出的清香,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同時還提高睡眠質量,緩解失眠、頭痛和壓力過大的情況。所以,沉香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收藏品,而是集香薰、葯 用於一身,在收藏的過程中還可以提高收藏者的生活質量。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香文化,始於春秋,成長於漢,完備於 唐,鼎盛於宋。而沉香早在漢代就已成為王公貴族的爐中佳品了,隨著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的興盛發展,沉香的使用更是頻繁。沉香被廣泛用作香料的根本原因在於其燃燒時所發出的氣味乃高 雅而清凈,易使人心平氣和,進入安詳狀態,起到自然調節人體內氣運行,疏通內臟機能的效果,是養生保健的天然佳品。
「養生」這一話題, 由古至今始終為人們所熱議,宮廷之中更是盛行,「熏香」是最常用的養生方式之一。從中國歷朝歷代的上層皇親,乃至如今的阿拉 伯、日本皇室貴族都有以沉香為香料熏香的習慣。而作為行氣最上等精品的沉香,對於睡眠的治療和調理之效尤為顯著。「燎沉香,消溽暑」,對於現代生活節奏 快,成天忙碌焦慮的都市人來說,沉香是不可多得的佳品,養身、養心,更養生。
沉香可製成香粉、線香,也可提煉出其精華製成沉香油,這一天 然香料的獨特香味有安眠抗郁、愉悅催情等功效,可達養心之效。對於居家生活,沉香之 香氣在驅蚊除菌、祛除濕氣、改善空氣等方面也有奇效。而其製成茶品更是難得,香氣濃烈,風味獨特,入喉回甘,茶勁久而不散,沁人心田,韻味無窮。茶內的微 量元素可謂人體特殊的能量補充劑,止咳抑喘,祛疫降脂。東南亞國家實驗表明,長期沖飲沉香茶,頑固皮膚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它在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中樞 神經系統亦有極佳的葯理作用,實為養身良方。 香道,是將香料所產生的香氣、煙形配合富於藝術性的香具、香道生活環境的布置,再加上典雅清麗的點香、聞香手法,經由以上種種引發回憶或聯想,創造出相關的文學、哲學、藝術作品,從而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更有情趣的一種修行法門。
香道在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里,佔有重要的一頁。用香之文化可追溯至2500 年前,中國的香道文化的演進可概分為幾個階段:
西漢以前焚香的材料,主要是以香茅樹脂等草本植物為主,其目的是為驅蚊,除獐,防瘟疫而用。到西漢中葉,
南海乃至到遠西之龍腦,蘇和等樹脂類香料傳入中原,因其芬芳馥郁,廣為流行,深受皇室貴族士大夫等所喜愛。由於此類香材需用炭火悶燒,所以香器的製作,更加繁復與精緻。此點,可從漢代「博山爐」的大量出土而得到印證。
魏晉南北朝,佛教進一步普及和興盛,由於香品時對諸佛菩薩的重要供養。因此,用香文化也普及於社會各階層,為民生必需品。
為至唐宋由於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造就了中國文采鼎盛時期,沉香等名貴香品的使用,更成為當時的風雅時尚。品香與琴棋書畫得結合,尤為文人雅士所鍾愛,品味著熏香沐浴的氤氳和焚香撫琴吟詩的雅緻。
自從元代線香發明以後,品香的製作,更加多元化。至明清以沉檀香為材料製作的香品更是宮廷朝堂,貴胄之家不可或缺的用品。再者歷史中因香而創造的各類香爐各為後人所喜愛與珍藏。
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掛畫,其中以對香品的熟練掌握為才藝之首。古人流傳至今的香文化,內涵及其豐富。它是芳香的,又是審美的,講究典雅、蘊藉、意境,其香品、香具、用香、詠香也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它還養護身心,開啟性靈,在用香、品相上達至心性的領悟,從而使人們從心靈深處喜歡上它。
唐代李密喜歡獨自一人攜香具香品入山嶺之中,選一平坦之地,席地而坐,焚香後讓香氣與山中的樹木清香融為一體,使身心浸淫在青山綠水和特殊的香氣之中,「舒嘯情懷,感悟天地之理」 ;宋代的蔡京品香則要有氣勢,要使煙氣蓬勃而出;徐鉉則一生焚香伴月......
沉香在香道中價值極高,香道之中的香,主要有四種:沉香、檀香、龍涎香和麝香。古人常說「沉檀龍麝」 ,四香之中以沉香為首。沉香燃燒時發出的香味是一種沉靜而高雅的清香,很容易使人心平氣和,進入安詳的狀態。香爐、手爐、香斗、香筒、卧爐、熏球、香盤、香盒、香夾、香箸、香鏟、香匙、香囊等,造型豐富的香具,成為香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現代香道發展首推台灣和日本,用香、品香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已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台灣香道和日本香道。隨著香料貿易及制香業的發展,香文化漸漸拓展到各個國家和地區,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野生天然沉香以結香原因的不同可分為四類:
其一,「熟結」 :樹木死後,樹根樹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風吹雨淋,經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縮而最終留下的以油脂成分為主的凝聚物。如(本草綱目)記,「其積年老木,長年其外皮俱朽,木心與枝節不壞,堅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其二,「生結」 :樹木在活著的時候形成的香結。刀斧斫砍、蛇蟲動物嚙噬等外力引起較深的傷口後,香樹會滲出樹脂以作自我防護,從而在傷口附近結香。
其三,「脫落」 :枝幹朽落之後又結出的香。
其四,「蟲漏」 :由於樹蟲、細菌等對樹木的蛀蝕而形成的香。
由於年數短的香樹樹脂腺不足,一般只有數十年以上的香樹才可能形成沉香,而且從結香到成熟又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有的香樹壽命長達幾百歲乃至上千歲,其倒伏後留存的沉香往往也有幾百歲以上的「壽命」 , 所以古人稱贊沉香「 集千百年天地靈氣」 , 所以上品天然沉香為無價之寶。
天然沉香的產量受限,現在多用人工栽培香樹。常在成熟香樹的樹幹上切開或鑽出一些「傷口」,或是鋪設一些真菌,一年或幾年之後就會在傷口附近結出沉香,而且年頭越長,香的質量越好。但即使是人工栽培,一般也要10 年以上的香樹才能結香。
沉香木中以奇楠為最
沉香木生長於高溫與潮濕的環境,可概分為惠安沉、星洲沉及奇楠沉。
1、惠安沉:早期以越南中部順化芽庄,順化附近山區為主,先以峴港為集散地(含越,寮邊界)。
2、星洲沉:早期以馬來西亞(古晉等地)為主,分散在書門答臘、加里萬丹島、安汶島、帝汶島等地,現今以伊利安島為主。
3、奇楠沉:乃沉香之最,極其珍貴。質地稍軟(因皆油脂)咀嚼之,苦麻中略帶甘洌;聞之,清之如蜜,香氣持久;握之,熱氣即散,又稱冰沉。
沉香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品類:奇楠。(「奇楠」是從梵語翻譯的詞,唐代的佛經中常寫為「多伽羅」,後來又有「伽藍」 ,「伽南」 ,「棋楠」等名稱。)奇楠的成因與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兩者的性狀特徵又有很多差異,所以習慣上讓它單成一類,且列為沉香中的上品。有人就說,要積了三輩 子的陰德,才能聞得奇楠香,要八輩子修來的福氣,才可品或飲用奇楠香。
奇楠不如沉香密實,上等沉香入水則沉,而很多上等奇楠卻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質地堅硬,而奇楠則較為柔軟,有黏韌性,指甲輕掐即會凹陷,刻刀削之,如削 泥般輕軟,其木屑會捲曲不斷,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團成香珠;舌尖觸之,並非是辣,而是麻,麻的感覺會持續半個小時左右,其間食不知味,滿口生津,奇楠香久久 不退;木屑嚼之粘性如麥芽糖,反復咀嚼幾次,木屑就會在口中消化無存;在顯微鏡下可發現,沉香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奇楠的油脂腺則是歷歷分明;奇楠香的 油脂含量一般高於沉香,香氣也更為甘甜、濃郁,恆溫加熱聞其香,如蘭花般的香氣,馥郁持久;多數沉香不點燃時幾乎沒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時也能散發出 清涼香甜的氣息,而且奇楠的產量比沉香更少。由於這種種原因,使得奇楠尤其珍貴,越南的奇楠更是難得。

㈦ 古城的檀香,盤香那種。不知道是天然的嗎,就是比較便宜的十幾塊的那種,不知道有沒有化學成分在裡面。

是天然的,沒有化學成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5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7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0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8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