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檳城有多少個縣城
① 檳城的介紹
檳城亦稱「檳州」,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於西馬來西亞西北部。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整個檳城被檳城海峽分成兩部分:檳島和威省。威省的東和北部與吉打州為鄰,南部與霹靂州為鄰;檳島西部隔馬六甲海峽與印尼蘇門答臘島相對。光大為檳城著名地標。喬治市是馬來西亞檳城重要港口,是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後的全國第三大城市。檳城於1786年時被英國殖民政府開發為遠東最早的商業中心,當時從國外大量引進勞工,也把他們的文化及傳統一並帶入,造就了檳城現有的獨特景色、遺跡和本土風情。今日的檳城,已經是一個反映東西方獨特情懷的熙熙攘攘之大都會了。並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古跡得以完整的保留使檳城首府喬治市於2008年7月7日榮獲聯合國文教科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榮譽。檳城不僅以多元文化和諧發展著稱,而且以「電子製造業基地」享譽全球。檳城的經濟是以貿易、工業、旅遊業及農業相混合的經濟體。檳城提供的旅遊方向較為全面,除了古跡游、探索美食及海灘,另外還有生態旅遊、展覽與會議、購物以及醫療旅遊。
② 馬來西亞各州的中文名稱
馬來西亞共有13個州,分別是:柔佛州、吉打州、吉蘭丹州、馬六甲州、森美蘭州、彭亨州、檳城州、霹靂州、玻璃市、雪蘭莪州、登嘉樓州,以及沙巴州和砂拉越州。
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城。
(2)馬來西亞檳城有多少個縣城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部分州
一、森美蘭州(馬來語:Negeri Sembilan)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芙蓉市(Seremban),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在馬來語中Negeri Sembilan是「九個州」的意思。
二、彭亨州(馬來語:Pahang)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關丹(Kuantan),皇城北根(Pekan)。彭亨州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東部,是半島面積最大州,東面是南中國海,與柔佛州、森美蘭州、雪蘭莪州、霹靂州、吉蘭丹州、登嘉樓州毗鄰。面積35965平方公里(2017年),176.68萬(包括15.23萬外籍人士,2018年),下轄11個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森美蘭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彭亨州
③ 馬來西亞有哪些州
馬來西亞共有13個州,分別是:柔佛州、吉打州、吉蘭丹州、馬六甲州、森美蘭州、彭亨州、檳城州、霹靂州、玻璃市、雪蘭莪州、登嘉樓州,以及沙巴州和砂拉越州。
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城。
(3)馬來西亞檳城有多少個縣城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部分州
一、柔佛州(馬來語:Johor)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新山(Johor Bahru,音譯「柔佛巴魯」),皇城麻坡(Muar)。柔佛州位於馬來西亞西部的最南端,東面是中國南海,西面是馬六甲海峽,南面隔著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面積19016平方公里,374.22萬(含35.72萬外籍人士,2018年),下轄10個縣。
二、吉打州(馬來語:Negeri Kedah)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羅士打(Alor Setar),皇城安南武吉(Anak Bukit),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北端,其南、西南部是霹靂州及檳城州,北部是玻璃市州和泰國,西部是馬六甲海峽。吉打州面積9492平方公里,2018年總人口216.37萬(包括9.64萬非公民),下轄12個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柔佛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打州
④ 檳城州的介紹
檳城州,馬來西亞西北行政區域,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北的海岸邊。檳城這名字取自當年遍布在該島上的檳榔樹而來的,又名喬治城。檳城於1786年時被英國殖民政府開發為遠東最早的商業中心,今日的檳城,已經是一個反映東西方獨特情懷的熙熙攘攘之大都會。。檳城是由檳榔嶼和北海組成的。而將這塊土地相接起來的就是聞名遐邇的檳威大橋。檳威大橋是亞洲第四以及全世界第九長的大橋。檳城的首府喬治市, 是一個風景迷人而具有獨特風格的城市。檳城的名勝地、迷人的海灘,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佳餚,富有情趣的風土人情以及獨樹一格的當地色彩,使到檳城州遠近馳名,有"東方花園"的美譽。
⑤ 馬來西亞的檳城州行政劃分為五個縣為什麼會有喬治市
市應該沒有統一的行政,只是一個范圍,沒有中國那麼嚴格,譬如在合並前佛山和廣州有明確界限,他們不需要,可以直接把佛山當做廣州郊區
⑥ 馬來西亞有哪些城市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東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特拉再也(簡稱布城,聯邦政府行政中心)。馬來西亞的主要城市為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新山、檳城、蘭卡威。
⑦ 馬來西亞十三個洲的名字都是什麼
1、柔佛
柔佛州(馬來語:Johor)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新山(Johor Bahru,音譯「柔佛巴魯」),皇城麻坡(Muar)。
柔佛州位於馬來西亞西部的最南端,東面是中國南海,西面是馬六甲海峽,南面隔著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面積19016平方公里,374.22萬(含35.72萬外籍人士,2018年),下轄10個縣。
2、吉打
吉打州(馬來語:Negeri Kedah)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羅士打(Alor Setar),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北端,其南、西南部是霹靂州及檳城州,北部是玻璃市州和泰國,西部是馬六甲海峽。吉打州面積9447平方公里,214.39萬(包括9.59萬非公民,2017年),下轄12個縣。
3、吉蘭丹
吉蘭丹(馬來語:Kelantan)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東海岸的其中一個州屬。首府為「哥打峇魯」(Kota Bharu)。位於馬來半島北部,州的總面積為14920平方公里。人口122萬(1990)。其東北邊與泰國交界,西邊接霹靂,東邊接丁加奴,南邊則接彭亨。森林面積廣。
4、馬六甲
馬六甲(英文Malacca,馬來文Melaka)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首府馬曾是馬六甲王國所在地,鄭和下西洋6次在此停靠,如今為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大馬時間9時30分)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宣布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森美蘭
森美蘭州(馬來語:Negeri Sembilan)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芙蓉市(Seremban),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在馬來語中Negeri Sembilan是「九個州」的意思。[1]
森美蘭州面積6656.47平方公里,人口111.71萬(2017年),下轄7個縣,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6、彭亨
彭亨州(Pahang)是西馬來西亞最大的州屬,州首府為關丹(Kuantan),皇城位於北根(Pekan)。 馬來西亞半島最高山峰,大漢山(Mt.Tahan),位於彭亨州北部,面積35,964平方公里,人口1,372,500。
7、檳城
檳城亦稱「檳州」,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於馬來西亞西北部。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整個檳城被檳城海峽分成兩部分:檳島和威省。
威省的東和北部與吉打州為鄰,南部與霹靂州為鄰;檳島西部隔馬六甲海峽與印尼蘇門答臘島相對。光大為檳城著名地標。州首府喬治市是檳城重要港口,是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後的全國第三大城市。
8、霹靂
霹靂州(馬來文:Negeri Perak,舊稱吡叻州)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怡保(Ipoh),皇城江沙,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北部與中部區域。
北邊是鄰國泰國、東邊是吉蘭丹州和彭亨州、南邊則是雪蘭莪州、馬六甲海峽處於霹靂州西邊,西北邊則是吉打州和檳城州。霹靂州面積約21038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250.49萬(包括10.21萬非公民,2018年),下轄12個縣。
9、玻璃市
玻璃市(馬來語:Perlis),馬來西亞最小的州,所以沒有縣份單位,簡稱玻州。
10、雪蘭莪
雪蘭莪州(馬來語:Negeri Selangor)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莎阿南(Shah Alam),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中部,北與霹靂州接壤,東與彭亨州相鄰,南與森美蘭州毗鄰,西面為馬六甲海峽。面積8104平方公里,人口638.08萬(2017年),下轄10個縣。
11、登嘉樓
登嘉樓州(馬來語:Negeri Terengganu),舊稱丁加奴,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瓜拉登嘉樓市(Bandar Kuala Terengganu),位於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
東面是南中國海,北、西北面是吉蘭丹州,南、西南面是彭亨州,面積13052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123.04萬(包括3.54萬非公民,2018年),下轄八個縣。
12、沙巴
沙巴州(NegeriSabah)簡稱沙州,舊稱北婆羅洲,有「風下之地」之美譽,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庇(舊稱哥打京那峇魯),位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面積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萬(2016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1-2]
沙巴州下設5省,即西海岸省、內陸省、古達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3]2016年沙巴州生產總值達到738億令吉,人均收入21081令吉,低於馬來西亞人均收入38887令吉。
13、砂拉越
砂拉越州(Negeri Sarawak),舊稱沙撈越,簡稱砂州,首府古晉市,被稱為「犀鳥之鄉」。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其南部和印尼交界,
北接汶萊及沙巴,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總面積124450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70萬(2017年12月),由23個族群組成,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三分之二土地是熱帶雨林區。
(7)馬來西亞檳城有多少個縣城擴展閱讀
一、行政劃分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在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沙巴和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分別是:
1吉隆坡:
吉隆坡(英語:Kuala Lumpur,簡稱「隆市」或「KL」,全稱「吉隆坡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兼最大城市,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布,吉隆坡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吉隆坡是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財政、經濟、商業、金融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因許多在東南亞召開的國際級外交會議都會在吉隆坡和新加坡舉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視為是東南亞外交的兩大中心之一。
2納閩:
納閩聯邦直轄區(Wilayah Persekutuan Labuan,簡稱Labuan)是馬來西亞的一個聯邦直轄區,於沙巴州東北部,位於南中國海的島嶼。納閩島面積約92平方公里,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於1984年4月16日宣布納閩島為聯邦直轄區,該島於1990年10月1日正式立法成為國際離岸金融中心。
3布城:
布城(Putrajaya)是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之一,是馬來西亞的聯邦行政中心,舊稱布特拉再也、太子城。
布城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中部,處於雪蘭莪州內,靠近吉隆坡市。2001年2月1日,布城從雪蘭莪分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個聯邦直轄區。
二、國家首都
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67.4萬人(2011年7月,馬統計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目前仍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首相署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
⑧ 馬來西亞檳城有什麼市什麼鎮
檳城不大,沒分什麼鎮啊市啊的
就分為兩地,檳島和威省
檳島比較小 市中心是喬治市(George Town),在檳島東北方
威省(Seberang Perai)分大分成三地區
1.北區縣 或叫 威北(Seberang Perai Utara)也叫北海(Butterworth)
2.中區縣 或叫 威中 (Seberang Perai Tengah) 也叫大三腳(Bukit Mertajam)
3.南區縣 或叫 威南(Seberang Perai Selatan)也叫高淵(Nibong Tebal)
我是檳城人喲,有什麼事可以問我
⑨ 馬來西亞行政區劃的二級政區和主要城市
各州下設立有縣,東馬還存在省(Bahagian)。2000年7月5日人口普查時,各縣(是普查初步統計值)和主要城市分布如下: 州、縣名 C2000 面積(km²) 首府和主要城市 CC2000 玻璃市 Perlis 204,450 795 加央 Kangar 玻璃市 Perlis 198,335 795 加央 Kangar 吉打 Kedah 1,649,756 9,425 亞羅士打 Alor Setar 186,524 浮羅交怡 Langkawi 69,597 467 瓜鎮 Guah 古邦巴素 Kubang Pasu 186,265 948 日得拉 Jitra 巴東得臘 Padang Terap 55,899 1,357 瓜拉尼浪 Kuala Nerang 哥打士打 Kota Setar 354,431 665 亞羅士打 Alor Setar 186,524 笨筒 Pendang 89,790 626 笨筒 Pendang 鉛 Yan 62,497 242 鉛埠 Yan 錫 Sik 59,691 1,635 錫 Sik 瓜拉姆達 Kuala Muda 339,898 923 雙溪大年 Sungai Petani 174,454 華玲 Baling 124,947 1,529 華玲 Baling 居林 Kulim 191,160 765 居林 Kulim 117,454 萬拉峇魯 Bandar Baharu 37,932 269 萬拉峇魯 Bandar Baharu 檳榔嶼 Pulau Pinang 1,313,449 1,033 檳城 George Town 180,573 北區(北海) Utara (Butterworth) 243,316 738 北海 Butterworth 中區(大山腳) Tengah (Bkt. Mertajam) 291,876 大山腳 Bukit Mertajam 165,422 南區(高淵) Selatan (Nibong Tebal) 117,208 高淵 Nibong Tebal 東北 Timur Laut 414,082 293 喬治市(檳城) George Town
新港 Sungai Ara 180,573
112,293 西南 Barat Daya 159,019 浮羅山背 Balik Pulau 霹靂 Perak 2,051,236 21,005 怡保 Ipoh 574,041 拉律-馬當 Larut & Matang 273,321 2,095 太平 Taiping 199,330 近打 Kinta 751,825 1,958 怡保 Ipoh 574,041 江沙 Kuala Kangsar 154,048 2,541 江沙 Kuala Kangsar 馬登峇當 Batang Padang 152,137 2,712 打巴 Tapah 曼戎 Manjung 191,004 1,171 紅土坎 Lumut 吉輦 Kerian 152,651 958 巴力文打 Parit Buntar 下霹靂 Hilir Perak 191,098 1,728 安頓 Teluk Intan 上霹靂 Ulu Perak 82,195 6,563 宜力 Gerik 中霹靂 Perak Tengah 82,103 1,279 Parit Seputeh 司南馬 Selama (新設) (新設) 司南馬 Selama 吉蘭丹 Kelantan 1,313,014 15,024 哥打巴魯 Kota Baharu 252,714 道北 Tumpat 130,027 177 道北 Tumpat 哥登峇魯 Kota Bharu 400,321 394 哥登峇魯 Kota Bharu 252,714 巴西馬 Pasir Mas 162,296 569 巴西馬 Pasir Mas 登卓(萬捷) Bachok 109,786 279 登卓(萬捷) Bachok 巴西富地 Pasir Putih 104,734 424 巴西富地 Pasir Putih 馬樟 Machang 77,921 527 馬樟 Machang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101,450 880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日里 Jeli 36,057 1,318 日里 Jeli 瓜拉吉賴 Kuala Krai 91,619 2,277 瓜拉吉賴 Kuala Krai 話望生 Gua Musang 74,988 8,177 話望生 Gua Musang 丁加奴 Terengganu 898,825 12,955 瓜拉丁加奴 Kuala Terengganu 255,109 勿述 Besut 120,538 1,234 Kota Raja 瓜拉丁加奴 Kuala Terengganu 298,149 605 瓜拉丁加奴 Kuala Terengganu 255,109 馬江 Marang 83,165 666 馬江 Marang 龍運 Dungun 128,582 2,735 龍運 Dungun 烏魯丁加奴 Ulu Terengganu 62,262 3,875 Kuala Berang 甘馬挽 Kemaman 136,502 2,536 甘馬挽 Kemaman 士兆 Siteu 50,493 1,304 柏麥蘇里 Bandar Permaisuri 彭亨 Pahang 1,288,376 35,965 關丹 Kuantan 289,395 金馬侖高原 Cameron Highlands 28,050 712 Tanah Rata 立卑 Lipis 73,391 5,198 立卑 Lipis 勞勿 Raub 79,432 2,269 勞勿 Raub 而連突 Jerantut 81,215 7,561 而連突 Jerantut 關丹 Kuantan 344,706 2,960 關丹 Kuantan 289,395 北根 Pekan 98,400 3,805 北根 Pekan 馬蘭 Maran 112,626 1,917 馬蘭 Maran 文冬 Bentong 97,467 1,831 文冬 Bentong 淡馬魯 Temerloh 136,162 2,251 淡馬魯 Temerloh 百樂 Bera 77,850 2,214 百樂 Bera 雲冰 Rompin 101,877 5,247 Bandar Baru 雪蘭莪 Selangor 4,188,876 7,960 莎亞南 Shah Alam 319,612 沙白安南 Sabak Bernam 110,713 997 沙白 Sabak 烏魯雪蘭莪 Ulu Selangor 142,771 1,740 新古毛 Kota Kubu Baharu 瓜拉雪蘭莪 Kuala Selangor 157,288 1,178 瓜拉雪蘭莪 Kuala Selangor 鵝麥 Gombak 553,410 650 萬饒 Rawang
士拉央巴魯 Selayang Baru 187,733 烏魯冷岳 Ulu Langat 865,514 826 加影 Kajang
安邦 Ampang
巴土 Batu 207,322
348,084
177,521 八打靈 Petaling 1,181,034 484 莎亞南 Shah Alam
八打靈再也 Petaling Jaya
梳邦再也 Subang Jaya
烏魯巴生 Ulu Kelang 319,612
438,084
423,338
126,459 巴生 Kelang 648,918 627 巴生 Kelang 631,676 瓜拉冷岳 Kuala Langat 189,983 858 直落拿督 Telok Datok 雪邦 Sepang 97,896 600 沙叻丁宜 Salak Tinggi 吉隆坡聯邦直轄區 Kuala Lumpur 1,379,310 244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297,526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297,526 244 布特拉再也聯邦直轄區 Putrajaya (雪邦) 布特拉再也 Putrajaya 布特拉再也 Putrajaya 49 森美蘭 Sembilan 859,924 6,644 芙蓉 Seremban 290,999 日叻務 Jelebu 37,120 1,368 瓜拉克拉旺 Kuala Klawang 仁保 Jempol 125,151 1,386 馬口 Bahau 淡邊 Tampin 76,923 878 淡邊 Tampin 瓜拉庇勞 Kuala Pilah 63,176 1,090 瓜拉庇勞 Kuala Pilah 芙蓉 Seremban 383,982 951 芙蓉 Seremban 290,999 波德申 Port Dickson 106,919 558 波德申 Port Dickson 林茂 Rembau 36,809 414 林茂 Rembau 實兆 Setiu 50,493 ... 馬六甲 Melaka 635,791 1,794 馬六甲 Melaka 149,518 亞羅牙也 Alor Gajah 131,870 903 亞羅牙也 Alor Gajah 中央 Melaka Tengah 369,222 214 馬六甲市 Melaka 149,518 野新 Jasin 101,775 677 野新 Jasin 柔佛 Johor 2,740,625 18,987 新山 Johor Baharu 630,603 昔加末 Segamat 178,620 2,851 昔加末 Segamat 豐盛港 Mersing 67,557 2,839 豐盛港 Mersing 居鑾 Keluang 254,631 2,852 居鑾 Keluang 134,880 麻坡 Muar 328,695 2,346 麻坡 Muar 102,273 峇株巴轄 Batu Pahat 335,368 1,878 巴株巴轄 Batu Pahat 123,237 哥打丁宜 Kota Tinggi 192,220 3,489 哥打丁宜 Kota Tinggi 新山 Johor Baharu 1,064,881 1,818 新山 Johor Baharu 630,603 笨珍 Pontian 143,729 920 小笨珍 Pontian Koohil 沙巴 Sabah 2,603,485 73,619 亞庇 Kota Kinabalu 305,382 斗湖省 Tawau 斗湖 Tawau 304,888 6,125 斗湖 Tawau 213,903 拿篤 Lahad Datu 156,059 6,501 拿篤 Lahad Datu 仙本那 Semporna 108,236 1,145 仙本那 Semporna 古納 Kunak 48,571 1,134 古納 Kunak 山打根省 Sandakan 山打根 Sandakan 347,334 2,266 山打根 Sandakan 275,375 京那巴登岸 Kinabatangan 86,783 17,594 京那巴登岸 Kinabatangan 比魯蘭 Beluran 70,900 8,345 比魯蘭 Beluran 東哥 Tongok 20,646 京那巴登岸 東哥 Tongok 西海岸省 Pantai Barat 哥打京那峇魯(亞庇) Kota Kinabalu 354,153 350 亞庇 Kota Kinabalu 305,382 蘭腦 Ranau 70,649 2,978 蘭腦 Ranau 古打毛律 Kota Belud 72,337 1,386 古打毛律 Kota Belud 斗亞蘭 Tuaran 82,212 1,166 斗亞蘭 Tuaran 兵南邦 Penampang 130,809 466 兵南邦 Penampang 吧巴 Papar 86,649 1,243 吧巴 Papar 古達省 Kudat 古達 Kudat 68,242 1,287 古達 Kudat 哥打馬魯都 Kota Maru 58,841 1,917 哥打馬魯都 Kota Maru 必達士 Pitas 30,854 1,419 必達士 Pitas 內陸省 Pedalaman 保佛 Beaufort 61,698 1,735 保佛 Beaufort 瓜拉班尤 Kuala Penyu 16,511 453 瓜拉班尤 Kuala Penyu 西比陶(實必丹) Sipitang 29,311 2,732 西比陶(實必丹) Sipitang 丹南 Tenom 46,202 2,409 丹南 Tenom 納巴灣 Nabawan 23,890 6,089 Pensiangan 根地咬 Keningau 145,762 3,533 根地咬 Keningau 擔布南 Tambunan 27,852 1,347 擔布南 Tambunan 納閩聯邦直轄區 Labuan 76,067 98 維多利亞 Victoria 納閩 Labuan 70,517 98 砂拉越 Sarawak 2,071,506 124,450 古晉 Kuching 423,873 古晉省 古晉 Kuching 495,996 1,869 古晉 Kuching 423,873 石隆門 Bau 42,132 884 石隆門 Bau 倫樂 Lun 27,376 1,962 倫樂 Lun 三馬拉漢省 三馬拉漢 Samarahan 47,201 594 三馬拉漢 Samarahan 西連 Serian 80,061 2,106 西連 Serian 實文然 Simunjan 37,561 2,320 實文然 Simunjan 斯里阿曼省 斯里阿曼 Sri Aman 62,955 3,848 斯里阿曼 Sri Aman 魯勃安都 Lubok Antu 23,266 348 魯勃安都 Lubok Antu 木中省[析斯省新置,後疑有新縣增設] 木中 Betong 51,463 1,776 木中 Betong 砂拉卓 Saratok 42,999 1,686 砂拉卓 Saratok 泗里街省 泗里街 Sarikei 56,992 ... 泗里街 Sarikei 馬拉東 Meradong 28,932 1,084 馬拉東 Meradong 拉老 Daro 14,847 1,538 拉老 Daro 如樓 Julau 31,913 2,628 如樓 Julau 馬都 Matu 11,179 拉老 馬都 Matu 詩巫省 詩巫 Sibu 209,012 3,000 詩巫 Sibu 166,322 加拿逸 Kanowit 27,205 2,253 加拿逸 Kanowit 木膠省 木膠 Mukah 45,224 7,916 木膠 Mukah 達叻 Dalat 23,402 木膠 達叻 Dalat 民都魯省 民都魯 Bintulu 138,269 ... 民都魯 Bintulu 102,761 達島 Tatau 22,865 ... 達島 Tatau 加帛省 加帛 Kapit 57,840 15,033 加帛 Kapit 桑坡 Song 19,129 ... 桑坡 Song 布拉加 Belaga 22,864 ... 布拉加 Belaga 美里省 美里 Miri 219,571 ... 美里 Miri 167,535 馬魯帝 Marudi 71,412 22,070 馬魯帝 Marudi 阿沙再也 Asajaya 28,540 ... 阿沙再也 Asajaya 林夢省 林夢 Limbang 39,741 3,977 林夢 Limbang 老越 Lawas 32,669 3,810 老越 Lawas 馬來西亞 Malaysia 23,274,690 329,847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297,526 注1:砂拉越州和縣之間設立有省,以前是9個省,最初以第一,第二為名,後改以首府城市為省名,又增加到11省。
注2:部分州的城市和縣對應可能有偏差。以上譯名主要參考新加坡華文媒介統一譯名委員會和馬佛總 會。 沙巴州各縣的中譯名,以沙巴華文名成規范委員會25-11-04第一次會議的決議案之建議為准。
砂州美里,2005年升市。木中升格為省,想必也新增置了縣,今查有甲望縣記錄。
⑩ 檳城,喬治市,檳城山,海墘街簡要介紹
檳城亦稱「檳州」,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於西馬來西亞西北部。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整個檳城被檳城海峽分成兩部分:檳島和威省。威省的東和北部與吉打州為鄰,南部與霹靂州為鄰;檳島西部隔馬六甲海峽與印尼蘇門答臘島相對。光大為檳城著名地標。州首府喬治市是檳城重要港口,是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後的全國第三大城市。 檳城1786年被英國殖民政府開發為遠東最早的商業中心,當時從國外大量引進勞工,也把他們的文化及傳統一並帶入,造就了檳城現有的獨特景色、遺跡和本土風情。今日的檳城已是一個反映東西方獨特情懷的大都會,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
喬治市:馬來西亞檳榔嶼州首府的英文名稱,通稱「檳城」。
檳城山(Penang Hill/Bukit Bendera)位於檳榔島嶼中部,檳城的主要山麓有西山(Western Hill),虎山(Tiger Hill),草莓山(Strawberry Hill),是當地居民避暑聖地,主峰高830米為檳城最高點。由於昔日英國高官多居住於此,山下士兵利用旗語傳遞重要訊息,所以檳城山又稱升旗山。
海墘街(PENGKALAN WELD/Weld Quay),人們當年完全以地理環境為這條道路命名。海墘路當年的另一層意義是,過了海墘地區,人們可以正式「登陸」上岸,進入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