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殘奧會創下什麼世界紀錄
⑴ 殘奧會的相關歷史
一、殘奧會簡史
殘疾人的體育運動可追溯到早期的殘疾人運動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的傷殘士兵,自行組織起來進行康復活動,這便是現代殘疾人體育運動發展的雛形。1948年英國斯托克?曼德維爾(Stoke Mandeville)國立脊髓損傷中心舉辦了殘疾人體育比賽,當時只有16名坐在輪椅上的傷殘士兵參加。此後該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1952年,由於荷蘭運動員的參加,該運動會演變為國際性體育活動。
1960年,緊接著夏季奧運會後,來自歐美23個國家的約400名運動員聚集羅馬。義大利首次舉辦世界殘疾人運動會,當時的運動競技項目共8項。
1976年,國際殘疾人組織決定,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與世界殘疾人運動會合並,並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傷殘人士奧運會,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1983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從1984年夏季奧運會開始,首次設立殘疾人比賽項目。1988年起,冬季和夏季奧運會的殘疾人比賽項目被列為該項目的永久性項目;申辦奧運會的城市,必須同時申辦殘奧會;奧運會後一個月內,在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奧運場地舉行殘疾人奧運會。
從1960年至今已舉辦了11屆夏季殘奧會(詳見附表)和7屆冬季殘奧會。
附表:歷屆殘奧會記錄
屆別 時間 舉辦城市 參加國家(或地區)/人數
第一屆 1960年 義大利羅馬 23 / 400
第二屆 1964年 日本東京 22/390
第三屆 1968年 以色列Tel Aviv市 29/750
第四屆 1972年 德國 海德堡 44/1000
第五屆 1976年 加拿大 多倫多 42/1600
第六屆 1980年 荷蘭 Arnhem市 42/2500
第七屆 1984年 英國斯托克?曼德維爾美國 紐約 42/4080
第八屆 1988年 韓國 漢城 61/3053
第九屆 1992年 西班牙 巴塞羅拉 82/3020
第十屆 1996年 美國 亞特蘭大 103/3195
第十一屆 2000年 澳大利亞 悉尼 123/3843
第十二屆 2004年 希臘 雅典 130/4000(估計)
殘奧會比賽也留下了輝煌的記錄,個別項目堪與奧運會一比。如奧運會100米短跑項目的記錄為加拿大人Donovan Bailey的9.84秒,而殘奧會該項記錄為奈及利亞人Ajibola Adoye創造的10.72秒,兩者相差無幾。此外,殘奧會舉重項目還超過奧運會舉重記錄達12公斤。
二、第12屆雅典殘奧會
標徽 吉祥物
1、雅典殘奧會的組織准備情況
第12屆雅典殘奧會將於2004年9月17日至28日舉行。從國際殘奧會(IPC)和2004年雅典殘奧會了解到,截止目前,希臘在各方面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包括住宿、交通和媒體服務等。
在夏季奧運會結束後,雅典奧組委已轉為殘奧會組委會。奧運村和殘奧會場館將充分滿足殘疾人的特殊需要,不需另建工程。
雅典2004年殘奧會是一個僅次於奧運會的體育盛典。殘奧會計劃使用奧運會比賽場館19個,將按殘奧會運動員的需要做適當調整。雅典將為殘奧會提供與奧運會同等水平的服務保障。屆時雅典奧組委將邀請殘疾人運動員和殘疾人體育運動的專家擔任委員,並設立專門部門負責殘奧會工作。
奧運村轉為殘奧村將為運動員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使他們能夠在最佳狀態下進行比賽。雅典殘奧村(也即奧運村),位於雅典盆地西北邊沿的Acharnes市,佔地面積124頃,即124,000m2。殘奧村由住宅區和城市中心兩部分構成。在比賽期間,住宅區將供給各國運動員和教練員居住,而城市中心則為其提供多種功能和需求,如餐廳、信息中心、運動場、購物等。住宅區主要包括由19種不同建築風格建成的366套公寓樓,即2292套住房、17420個床位。總使用面積為254000 m2,另有86000 m2 面積的地下室。奧運會期間,將有免費的專門針對殘疾運動員設計的小公共汽車接送運動員、教練員往返於奧運村內的住宅區和餐廳等地方。
殘奧村與比賽場館之間由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及其連接線組成奧運會交通系統,以保證運動員和官員的交通安全便捷。從奧運村到各比賽場館所需時間為5-10分鍾。殘奧會大家庭包括國際殘疾人奧委會委員、各國家和地區殘疾人奧委會主席和秘書長、國際殘疾人奧委會各委員會委員、國際殘疾人奧委會的客人及工作人員等將下榻殘奧會總部飯店——希爾頓飯店。
2、參賽情況
雅典殘奧會的比賽項目共計19項,分別為射箭(Archery)、田徑(Athletics)、草地滾球(Boccia)、自行車(Cycling)、馬術(Equestrian)、5人足球(Football 5-a-side)、7人足球(Football 7-a-side)、球門球(Goalball)、柔道(Judo)、舉重(Powerlifting)、賽艇(Sailing)、射擊(Shooting)、游泳(Swimming)、乒乓球(Table Tennis)、坐式排球(Volleyball)、輪椅籃球(Wheelchair Basketball)、輪椅擊劍(Wheelchair Fencing)、輪椅橄欖球(Wheelchair Rugby)、輪椅網球(Wheelchair Tennis)。在這些項目中,其中15個與雅典奧運會相同或相似,另外4個即草地滾球、球門球、舉重和輪椅橄欖球為殘奧會獨有。截止目前,已有約130個國家的殘委會確認參加2004年殘奧會,共將有約4000名運動員、2000名教練員、1000名工程技術人員、2500名殘奧會工作人員、3000名新聞媒體代表和15,000名志願者報名參加涉及19個比賽場館、19個大項526個小項比賽項目的殘奧會。
二、中國與殘奧會
1、中國參加殘奧會簡史
(1)1984年6月,中國首次派出由24名殘疾人運動員組成的殘奧會代表團,參加了在美國紐約納索縣舉行的第七屆殘疾人奧運會。來自北京的盲人姑娘平亞麗奪得女子B2級別的跳遠金牌,實現了中國人在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在這屆殘奧會上,中國代表團共獲得2枚金牌,13枚銀牌和9枚銅牌。另有9人次打破世界紀錄。
(2)1988年10月,第八屆殘奧會在韓國漢城舉行。中國共有43名殘疾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乒乓球和射擊四個項目的比賽,獲得金牌17枚,銀牌17枚,銅牌10枚,並有11人次打破9項世界紀錄。
(3)1992年9月,中國派出34名殘疾人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九屆殘奧會,中國運動員摘得11枚金牌,7枚銀牌,7枚銅牌。金牌數列各代表團第11位,獎牌數居第18位。另有8人14次打破7項世界紀錄,11人21次打破殘奧會紀錄。
(4)1996年8月,中國參加了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十屆殘奧會。由37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隊取得了16枚金牌,13枚銀牌和10枚銅牌,另有10人16次打破11項世界紀錄。金牌總數列第9,首次躋身世界殘疾人體育十強。
(5)2000年10月,中國派出由122人組成的大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在悉尼舉行的第十一屆殘奧會,共奪得34枚金牌,22枚銀牌,16枚銅牌,其中金牌榜列第六位。同時有15人25次創15項世界紀錄,4人4次破4項殘奧會紀錄,從而書寫了中國殘奧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總得來說,特奧會是給心智有問題的人.而殘奧會則是為身體有殘疾的的人辦的體育運動會.身體有殘疾不一定智力有問題.
⑵ 有沒有殘奧會世界紀錄比奧運會世界紀錄還高的呢
沒有殘奧會世界紀錄比奧運會世界紀錄還高的。
中國從1984年6月首次組團參加了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7屆殘奧會,之後參加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的殘奧會。在這5屆殘奧會上共派出215名運動員,共奪得金牌80枚、銀牌72枚、銅牌52枚,59人次破75項世界紀錄,25人破殘奧會紀錄。
中國殘疾人體育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晚,基礎薄弱。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與其他事業一樣,體育事業也是百廢待興。這一年的6月,殘疾人體育和健全人體育同樣,重回國際賽場,組團參加了當年的奧運會和殘奧會。
中國僅派出24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紐約長島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夏季殘奧會,兩位盲人姑娘平亞麗、趙繼紅面對各國強手,勇於拼搏,分別奪得女子B2、B3兩個級別的跳遠金牌,比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還早一個月實現了中國人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
時至今日,談起1984年的殘奧會,平亞麗還有些遺憾。當她獲得金牌後站在領獎台上聽著國歌奏響的時候,竟沒有任何留下照片和錄像帶。回國後,平亞麗受到了300元人民幣的獎勵和提升兩級工資,但是後者一直沒有落實。
經過爭取,北京市政府還獎勵給她一套住房,但是後續麻煩不斷,至今也沒有解決。在這屆殘疾人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共獲得2枚金牌、13枚銀牌、9枚銅牌,24次升起五星紅旗,9人次打破世界紀錄。金牌總數位居第23位。
⑶ 殘奧會小知識
你知道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起人路德維希·古特曼爵士是何許人嗎?
殘奧項目和其對應的奧運項目又有何不同?在殘奧運動員們超群的能力之外,關於殘奧還有太多知識值得我們了解。
在東京殘奧會即將拉開大幕之際,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殘奧會的100個小知識,觀賽之前,請務必收藏哦!
1. 羽毛球和跆拳道將首次作為殘奧項目出現在東京賽場。
2. 東京曾在1964年首次舉辦殘奧會,將成為歷史上首個兩次舉辦殘奧會的城市。
3. 2020年東京殘奧會的吉祥物是Someity,這個名字來自日語「染井吉野」和英語片語「so mighty」。「染井吉野」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櫻花品種,「so mighty」譯為無所不能。
4. 一支由六人組成的殘奧難民代表團將參加2020年東京殘奧會的比賽,代表團團長將由曾參加2012年倫敦殘奧會的伊利亞娜·羅德里格斯擔任,她曾經也是一名難民。
5. 2020年東京殘奧會的火炬設計靈感源於櫻花,五片「花瓣」的火焰匯聚成一束,發出耀眼光芒。
6. 殘奧運動項目中,只有硬地滾球和盲人門球兩項沒有相對應的奧運項目。
7. 共有41億觀眾通過電視收看了里約殘奧會比賽,創下歷史新高。由於轉播方的增加,預計東京殘奧會的觀眾人數將再創新高。
8. 匈牙利運動員帕爾·塞克斯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名包攬了奧運和殘奧獎牌的選手。他曾在1988年漢城(現首爾)奧運會獲得擊劍銅牌,1991年遭遇車禍之後,他轉而成為一名殘奧選手,並在1992年巴塞羅那殘奧會獲得輪椅擊劍金牌。
9. 2016年裡約殘奧會男子1500米T13級決賽,阿爾及利亞選手阿卜杜拉蒂夫·巴卡以3分48秒29奪得冠軍,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前四名選手的成績都優於同屆奧運會男子1500米前四名選手。
100. 自2004年雅典殘奧會以來,中國代表團在每屆殘奧會上都占據金牌榜榜首位置。雅典殘奧會中國隊摘得63金、北京殘奧會89金、倫敦殘奧會95金、里約殘奧會107金。
⑷ 求:殘奧會 知識~!!
簡介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始辦於1960年,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專為殘疾人舉行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於夏季奧運會後舉辦一屆,迄今已舉辦過12屆。冬季殘奧會自1976年舉行以來已經舉辦了9屆,參賽運動員總人數接近4000人。比賽項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輪椅體育舞蹈等4個大項,每個大項中又包括若干小項。我國2002年首次參加冬季殘奧會,當時共派出4名運動員參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個第六名的成績。
起源與發展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8年。當時,英國神經外科醫生路德維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熱心於殘疾人事業的知名人士,在1948年倫敦奧運會期間組織了由輪椅運動員(多為脊椎傷殘的二戰老兵)參加的比賽,稱為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
1952年,荷蘭退役軍人也加入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於是成立了國際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Stoke Mandeville Games Federation, ISMGF),在英國的斯托克曼德維爾首次舉辦了國際殘疾人運動會,當時只有兩個國家的130名運動員參賽。以後該賽事固定下來,每年都舉辦國際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International Stoke Mandeville Games),至1959年,實際上已舉行了8屆國際殘疾人運動會。
經過英國的路德維格·格特曼爵士和義大利的安東尼婭·馬里奧教授為期兩年的精心組織策劃,1960年羅馬奧運會結束兩周後,來自世界23個國家的400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在羅馬舉行的第一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屆運動會後來被正式承認為第九屆國際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而「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Paralympic Games")這一稱謂,一直到1984年才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正式批准。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進行比賽時,按照一套預先制定好的分類和分級標准,殘疾性質和殘疾程度不同的運動員分別參加不同類別和級別的角逐。
從1964年起,國際奧委會決定由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國家承辦殘疾人奧運會,但舉辦地點可不在同一城市。直到1988年,國際奧委會作出新的規定,夏季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必須在同一城市舉行。
1982年,世界殘疾人體育組織國際協調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World Organizations of Sports for the Disabled)成立,國際奧委會承認其為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管理機構。在殘疾人奧運會上設立的比賽項目,需得到它的批准。
隨著時間的推移,殘疾人體育需要更強有力的國際組織。1989年,在國際殘疾人體育基金會的積極支持下,屬於國際殘疾人體育協調委員會(ICC)的6個組織共同創建了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國際殘疾人奧委會的主要任務就是組成一個在國際上代表殘疾人運動員的組織,授予殘疾人奧運會的舉辦權,並對該運動會進行監督和協助,擴大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和提高成績的機會,將殘疾人體育融入國際體育運動。
2000年6月19日,國際奧委會與國際殘疾人奧委會又達成新的協議:從2008年夏季殘奧會和2010年冬季殘奧會開始,殘奧會不僅將在奧運會之後的相同城市舉行,並應使用相同的運動場館和設施。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至今已走過了40多年不斷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從最初只有23個國家的400名運動員參賽,到2000年有來自122個國家和地區的3824名運動員參加了盛況空前的悉尼殘奧會,這不僅標志著時代的發展,也體現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迄今已舉辦過12屆。運動會的比賽項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淘汰,幾乎每屆都有所變化,有些僅僅是曇花一現,有些則經久不衰,保留至今。目前,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規定的正式比賽項目有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輪椅橄欖球、輪椅籃球、硬地滾球、盲人門球、馬術、帆船、坐式排球、輪椅網球、盲人柔道、輪椅擊劍、自行車、乒乓球、力舉、射箭、射擊、游泳、田徑、賽艇、雪橇競速 、雪橇滑降競速、三板滑雪大回轉、高山滑雪、北歐滑雪、坐式滑雪、越野滑雪、雪橇球等。
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有許多受傷的士兵和普通人試圖重新參加滑雪活動,殘疾人冬季體育運動逐漸發展起來。早期的殘疾人冬季體育運動先驅有奧地利失去雙腿的塞普·茨維克納格,他用假肢從事滑雪運動。後來滑雪運動器材設計方面出現了革新,例如創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獨腿運動員單腳穿一隻滑雪板,再使用分別裝配有小滑雪板的雙拐,這樣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條痕跡。這一器材的革命導演了1948年2月奧地利17名殘疾人參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賽。廣大殘疾人滑雪愛好者十分歡迎這項比賽,於是翌年在奧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舉行了首屆奧地利三板滑雪錦標賽。
20世紀70年代,開始舉辦有多種殘疾類別的運動員參加的滑雪比賽。
1974年,在法國的大波爾南(Grand Bornand)舉行了第一屆世界錦標賽,比賽設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和越野滑雪(cross-country skiing)兩個項目,由截肢運動員和視覺受損運動員參加。
1976年,第一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瑞典的恩舍爾茲維克舉行,共有14個國家的250多名盲人和截肢運動員參賽,比賽設高山滑雪和北歐滑雪兩個項目。
如今,屬於不同殘疾類別的運動員分別參加各自級別的比賽。視覺受損運動員滑雪時有使用對講電話裝置或揚聲器的導向員引導。膝蓋以上截肢的運動員使用單滑雪板(single ski)加拐杖滑雪板(ski crutches)。膝蓋以下截肢的運動員使用假肢,然後以同健全人一樣的方式參加滑雪比賽。雙腿截肢或脊髓損傷(癱瘓)的運動員使用坐式滑雪板(sit-skis )。而手臂截肢的運動員滑雪時不使用雪杖。
目前,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規定的冬季殘奧會正式比賽項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輪椅體育舞蹈4個大項,每個大項中又包括若干小項。例如:高山滑雪包括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和回轉等小項;越野滑雪(亦稱北歐滑雪)包括個人賽和團體賽,距離從2.5公里至20公里;輪椅體育舞蹈包括標准舞(華爾茲、探戈、維也納華爾茲、狐步舞、快步舞)和拉丁舞(倫巴、恰恰恰、桑巴等)。
迄今為止,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已舉辦過9屆。
中國參加殘奧會歷史
中國從1984年6月首次組團參加了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七屆殘奧會,之後參加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的殘奧會。在這5屆殘奧會上共派出215名運動員,共奪得金牌80枚、銀牌72枚、銅牌52枚,59人次破75項世界紀錄,25人破殘奧會紀錄。
我國殘疾人體育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晚,基礎薄弱。1984年我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與其他事業一樣,體育事業也是百廢待興。這一年的6月,殘疾人體育和健全人體育一樣,重回國際賽場,組團參加了當年的奧運會和殘奧會。我國僅派出24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紐約長島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夏季殘奧會,兩位盲人姑娘平亞麗、趙繼紅面對各國強手,勇於拼搏,分別奪得女子B2、B3兩個級別的跳遠金牌,比我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還早一個月實現了中國人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時至今日,談起1984年的殘奧會,平亞麗還有些遺憾。當她獲得金牌後站在領獎台上聽著國歌奏響的時候,竟沒有留下一幅照片和一盤錄像帶。回國後,平亞麗受到了300元人民幣的獎勵和提升兩級工資,但是後者一直沒有落實;經過爭取,北京市政府還獎勵給她一套住房,但是後續麻煩不斷,至今也沒有解決。在這屆殘疾人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共獲得2枚金牌、13枚銀牌、9枚銅牌,24次升起五星紅旗,9人次打破世界紀錄。金牌總數位居第23位。
一般來說,我國參加殘奧會都是「三少一新」,即參賽人數少,參賽項目少,參賽經驗少,參賽新手多。由於人數少、新手多、臨場經驗不足和平時缺乏訓練,要與世界上眾多強手較量爭雄,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如1988年10月在漢城舉行的第八屆國際夏季殘奧會上,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運動員參加,設17個比賽大項。許多國家都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美國、韓國等都派出了四、五百人的隊伍,兩百人以上的代表團也有五、六個國家。而我國只派出了43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乒乓球和射擊四個項目的角逐,而射擊項目只有一名運動員參賽。面對強手如林的嚴峻現實,在1984年殘奧會上獲得一枚金牌的B2級女運動員趙繼紅,在這屆跳遠比賽中,雖以一厘米之差輸給美國選手,獲得銀牌,但他一鼓作氣,在100米、400米的比賽中挫敗美國、前蘇聯、波蘭等國強手,連奪兩枚金牌。在許多項目比賽中,我國選手與對手往往以一厘米、零點幾秒險勝或屈居第二。牛貴平的一百米蝶泳、劉澤兵的一百米自由泳只比第二名快零點幾秒,張瑋的射擊冠軍僅比亞軍多一環。女子乒乓球三枚金牌的獲得,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有的場次一直打滿全局,最後以兩分優勢奪魁的。在本屆殘奧會上,我國殘疾人運動員共奪得44枚獎牌,其中金牌17枚、銀牌17枚、銅牌10枚,有11人次打破9項世界紀錄。金牌總數排名第14位。
殘疾人體育事業作為人權保障事業的組成部分,已被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美國、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他們用重金培養職業選手,進行長期的科學化訓練,在國際殘疾人體育大舞台上,爭金奪銀。國際殘疾人體育競爭日趨激烈,競技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殘疾人體育的競技水平、競技實力也有了極大的增強。1992年在巴塞羅那第九屆殘奧會上,我國獲得11枚金牌,14次打破世界紀錄,金牌總數排名第11位。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十屆殘奧會上,我國獲得了16枚金牌,16次打破世界紀錄,金牌總數位居第9位。到了2000年悉尼殘奧會,我國運動員共獲得34枚金牌,25次打破世界紀錄,金牌總數又上升至第6位。河南盲人姑娘朱宏艷,在訓練中她克服了腰肌勞損、肩周炎和關節炎帶來的痛苦,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在悉尼殘奧會上,一舉奪得5枚游泳金牌;天津小夥子孫長亭在事故中失去了一條腿,在每一次跳高訓練後,鮮血都濕透了沒有腿的褲管,盡管如此,通過自己的努力,他不僅獲得了殘奧會冠軍,而且打破了世界紀錄,跳過了許多常人都難以逾越的1.90米的高度;曾參加過八、九、十、十一屆殘奧會的乒乓球47歲的廣西女運動員張小玲,她一條腿假肢。她一球在手,一板一板、一分一分的咬住對方,打敗對方。每次都捧回金燦燦的金牌,被中國殘聯和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優秀運動員」的榮譽稱號。
雅典殘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參賽人數多。本次代表團由287人組成,其中運動員200人,是悉尼殘奧會派出運動員的2.3倍。二是參賽項目多。本屆殘奧會我們將參加田徑、游泳、乒乓球、射擊、舉重、盲人柔道、自行車、射箭、輪椅擊劍、輪椅網球、坐式排球11個大項、284個小項的比賽。參賽大項比上屆多了5項,小項也增加了125項。三是參賽新手多。首次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有161人,占運動員總數的80.5%,這批年輕選手,是我國參加2008年殘奧會的骨幹力量。
北京2008年殘奧會
組織結構(殘奧會部)
殘奧會部:負責協調制定北京殘奧會籌備工作規劃、工作方案;協調、督促各部門殘奧會籌備工作的進展和落實;負責與國際殘奧委會、國際單項殘疾人體育聯合會和國內殘疾人組織的溝通、聯絡和協調;對各項殘奧會專項特殊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協助殘奧會相關的各項培訓、推廣、宣傳工作.
會徽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以天、地、人和諧統一為主線,把中國的文字、書法和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精神,體現了「心智、身體、精神」和諧統一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會徽圖形部分,即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以書法的筆觸表現出一個運動的人形,彷彿一個向前跳躍的體操運動員,又如一個正在鞍馬上凌空旋轉的運動員,體現了運動的概念。「之」字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也有到達之意。其字形曲折,寓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成功。
在會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了現代人秉持科學的發展觀,追求運動的和諧,人的自身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會徽的色彩還充分體現了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紅色,是具有濃重中國特色的「中國紅」,體現了「人文奧運」理念;深藍色,代表著高科技,體現了「科技奧運」理念;綠色,代表著環保,體現了「綠色奧運」理念。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天地人」以漢字作為會徽圖案,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會徽圖案,「中國字」和「中國印」都是中國傳統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滿了中國文化特色,兩者在思想上和藝術風格上遙相呼應。兩個會徽相得益彰,相映成輝,突出了「人文奧運」理念,寓意深刻,表現力強。
口號和理念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和普遍價值觀——團結、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盡管人類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但我們共同分享奧林匹克的魅力與歡樂,共同追求著人類和平的理想,我們同屬一個世界,我們擁有同樣的希望和夢想。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深刻反映了北京奧運會的核心理念,體現了作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核心和靈魂的人文奧運所蘊含的和諧的價值觀。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和諧發展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為貴」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關系的理想與追求。我們相信,和平進步、和諧發展、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文簡意深,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口號表達了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美好家園,同享文明成果,攜手共創未來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現代化的偉大民族致力於和平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堅定信念;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的心聲。
英文口號「One World One Dream」句法結構具有鮮明特色。兩個「One」形成優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後呼應,整句口號簡潔、響亮,寓意深遠,既易記上口,又便於傳播。
中文口號「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中將「One」用「同一」表達,使「全人類同屬一個世界,全人類共同追求美好夢想」的主題更加突出。
殘奧會理念:超越 融合 共享
「超越」的核心是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它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和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特點;「超越」傳達了殘疾人運動員超越生理障礙的勇氣和信心,展現了他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超越」也是心理上的超越,是殘疾人摒棄偏見、渴望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訴求,是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精髓。
「融合」體現奧林匹克「團結」「和平」「和諧」的價值觀和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融合的三個方面。
「共享」體現了殘疾人與健全人同屬一個世界、攜手共創未來的崇高理想。「共享」就是要讓殘疾人與健全人在奧林匹克運動和社會生活中享有平等權利,在五環旗幟的感召下共享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歡樂、友誼、夢想與成功,共享社會文明成果。
獎牌
北京殘奧會獎牌的設計創意、造型與北京奧運會獎牌一脈相承,體現了「兩個奧運 同樣精彩」的要求,完美詮釋了「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的主題。
北京2008年殘奧會獎牌正面鑲玉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古代的玉器造型,中間為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玉的色澤隨金、銀、銅牌有所變化,分別為:白玉、青白玉、青玉。獎牌背面圖案為國際殘奧委會會徽和運動項目名稱,以及「北京2008年殘奧會」的中英文及盲文。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
國際殘奧委會對殘奧會獎牌的材質及其識別性、重量、尺寸、圖案等都有嚴格規定。殘奧會比賽項目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有不少於6克的純金。北京殘奧會獎牌將玉嵌入其中,這一設計不僅符合國際殘奧委會的相關規定,其設計創意、造型也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相呼應,體現了健全人與殘疾人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無論是奧運會獎牌,還是殘奧會獎牌都具有相同的價值與無上榮譽,是「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的最好體現。
中國殘運會歷史
時至2004年,殘運會已經是第十一屆。中國首次參與1984年紐約殘運會,參賽的運動員人數為24人,其中平亞麗和趙繼在女子B2、B3(視力障礙)的跳遠金牌,是該屆殘運會中國唯一奪得的兩面金牌。在該屆殘運會中,中國得到13銀9銅,在獎牌榜的第23位,更有9人打破了世界紀錄。
1988年的漢城殘運會中,中國派出了43位運動員,奪得17金、17銀、10銅,獎牌榜排名14,當中11人破世界紀錄。4年之後的巴塞羅那殘運會所派出的人數與首屆派出的人數相同,奪得獎牌數目較上屆少,共為11金、7銀、7銅,14人破世界紀錄,21人破殘運會紀錄。雖然參賽人數減少,但獎牌榜排名卻上升了兩位,成績出眾。
第10屆的亞特蘭大殘運會37人數賽,16金、13銀、10銅是該屆的成績,當中10人16次破世界紀錄,獎牌榜排名第9。2000年悉尼殘運會派出了歷屆中最多大數的87位運動員,摘下了34金、22銀、16銅的卓越成績,獎牌榜排名進一步提升到達第6,該屆殘運會共有25次的世界紀錄被中國代表打破,當中包含了15人以及4人4次創下殘運會的新紀錄。
⑸ 關於殘奧會的資料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始辦於1960年。
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專為殘疾人舉行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於夏季奧運會後舉辦一屆,至2020年已舉辦16屆。
簡介
中國從1984年6月首次組團參加了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7屆殘奧會,之後參加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的殘奧會。在這5屆殘奧會上共派出215名運動員,共奪得金牌80枚、銀牌72枚、銅牌52枚,59人次破75項世界紀錄,25人破殘奧會紀錄。
中國殘疾人體育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晚,基礎薄弱。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與其他事業一樣,體育事業也是百廢待興。
這一年的6月,殘疾人體育和健全人體育同樣,重回國際賽場,組團參加了當年的奧運會和殘奧會。中國僅派出24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紐約長島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夏季殘奧會,兩位盲人姑娘平亞麗、趙繼紅面對各國強手,勇於拼搏,分別奪得女子B2、B3兩個級別的跳遠金牌。
⑹ 歷屆殘奧會金牌榜
第十三屆殘奧會將於9月6日在北京開幕,中國殘奧代表團547名成員將第七次揮汗賽場。
自參加1984年第七屆殘奧會起,我國選手在過去的6屆殘奧會中奪得金牌143枚、銀牌118枚、銅牌84枚。
第七屆殘奧會
1984年6月英國斯托克曼德維爾和美國紐約
由24名殘疾人運動員組成的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參加殘奧會比賽。北京盲人運動員平亞麗獲B2級別的跳遠金牌,實現了中國殘奧會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本屆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共獲2金13銀9銅,列金牌榜第二十三位,9人破世界紀錄。
第八屆殘奧會
1988年10月韓國首爾(漢城)
43名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在本屆殘奧會上,參加了4項(田徑、游泳、乒乓球、射擊)比賽,獲17金17銀10銅,列金牌榜第十四位,有11人打破9項世界紀錄。
第九屆殘奧會
1992年9月西班牙巴塞羅那
在本屆殘奧會上,我國34名運動員獲11金7銀7銅,金牌數居第十一位;8人14次打破7項世界紀錄,11人21次打破殘奧會紀錄。
第十屆殘奧會
1996年8月美國亞特蘭大
我國有37名運動員在本屆殘奧會上獲16金13銀10銅,金牌總數居第九,首次躋身十強,並有10人16次打破11項世界紀錄。
第十一屆殘奧會
2000年10月澳大利亞悉尼
本屆殘奧會,我國派出122人組成代表團,獲34金22銀17銅,金牌榜列第六位;有15人25次創15項世界紀錄。
第十二屆殘奧會
2004年9月希臘雅典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200名殘疾人運動員在所參加的11個大項、284個小項的比賽中,共獲得金牌63枚、銀牌46枚、銅牌32枚,獎牌總數141枚。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雙雙名列首位。
⑺ 你知道殘奧運動員有多勵志嗎
北京時間8月26日,一條微博熱搜話題的出現,讓原本略顯「冷清」的東京殘奧會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在這條叫做 #殘奧會唯一用嘴打乒乓球的運動員# 的話題下面,我們感受到了太多難以想像的勵志的故事,和他們身殘志堅的那份感動。
他叫易卜拉欣·哈馬圖,來自埃及達米埃塔的卡夫薩阿德巴拉德村,曾經是一名工匠。有一次,哈馬圖在工作結束乘坐火車回家的路上,遭遇事故。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他發現自己的雙臂都被截肢了。
在一個又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來臨之時,他深陷一次又一次的絕望。尤其是當看到路人的臉上流露出的憐憫和同情,哈馬圖經歷了長時間艱難的歲月。
發生意外前從未接觸過 體育 運動的哈馬圖,在當地的青年中心開始聯系打乒乓球。經過不斷地嘗試,把球拍放進嘴裡咬住,用腳發球,實現擊打,這一切成為了哈馬圖練習乒乓球的方法。從1986年用嘴打球開始,這一練就是三十多年。2015年哈馬圖接受邀請,並與乒乓球世界冠軍進行了一場表演賽,對手就是中國選手馬龍。
那場比賽結束後,馬龍說道:「(哈馬圖)打得非常好,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場比賽,讓哈馬圖的知名度得到了瞬間的提升,與此同時,他也逐漸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非洲殘疾人乒乓球賽中獲得第二名後,哈馬圖得到了參加2016年裡約殘奧會的比賽資格。時隔5年後的東京,他實現了自己第二次殘奧之旅。
哈馬圖說,他腦海里永遠不會忘記的最重要的一句人生信條,就是他的一個朋友告訴他的一句話:「堅持做你熱愛的事情」。哈馬圖延續了三十多年的勵志故事,是這句話最美好的詮釋。
和哈馬圖一樣,還有很多運動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什麼是奧林匹克精神。
同樣在乒乓球賽場,年僅16歲的單腿女孩同樣有著屬於自己的勵志故事。3歲時遭遇的一場車禍,讓黃文娟失去了自己的左腿。但老天卻給了這個樂觀的小姑娘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在東莞市殘疾人乒乓球教練員王迎春的帶領下,黃文娟來到東莞開始練習乒乓球。
2018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乒乓球女子單打TT8級的比賽,當時只有13歲的黃文娟遺憾止步半決賽,並最終拿到銅牌,今年的東京殘奧會,16歲的她是此次東京殘奧會中國 體育 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運動員之一。
除了哈馬圖和黃文娟,你還知道他們嗎?
·他用一條腿征服世界·
連續三屆殘奧會冠軍,破世界紀錄,侯斌,他用一條腿就征服了全世界。
2008年北京殘奧會,侯斌擔任主火炬手。他坐在輪椅上,緊拽著繩索一點一點往上攀緣,最終經過39米的高度、169次拉動之後,點燃火炬!全場為他吶喊加油,他用行動再次感動了全世界。
·整個泳池裡唯一咬著毛巾出發的人·
2012年倫敦殘奧會100米仰泳決賽,比賽開始前,鄭濤在等待出發時嘴咬毛巾。比賽中他劈波斬浪,用頭撞壁結束比賽,「無臂飛魚」奪得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感動了無數人。2016年裡約殘奧會,鄭濤以1分10秒84的成績成功蟬聯仰泳項目冠軍。
·我從沒想過能自由奔跑·
2016年裡約殘奧會,劉翠青獲得2金1銀1銅。除了自身的努力,她的領跑員徐冬林也是她最信任的搭檔。搭檔近十年,徐冬林就像她的眼鏡,他們「牽手」一起奔向光明。曾經的一段采訪中,主持人問劉翠青「如果能給到你光明的話,你第一個想看到的人是誰?」,她說:「看一下我的領跑員」。十年默契,兩位請繼續奔跑吧!
·讓世界見證中國速度·
生於1988年的周洪轉,3歲時因病導致雙腿殘疾,身體的缺陷一度讓她十分自卑。然而,從北京到倫敦再到里約,她在三屆殘奧會田徑比賽中六度摘金,並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她的家裡擺滿了整面牆的獎牌和證書。
作為滄州 歷史 上首位殘奧冠軍,周洪轉踏上了第四次殘奧會征程。東京殘奧運,她將參加輪椅競速100米、400米和800米的比賽。
·失去雙臂,他仍全力奔跑·
2012年倫敦殘奧會男子100米T46級比賽,趙旭以11秒05奪得金牌。出發前,他在跑道上說的那句「我要飛」,感動很多網友。
8歲時因為受到高壓電擊,趙旭失去了自己的雙臂。參賽選手中只有他是唯一一個採用站立式起跑姿勢,這樣的起跑姿勢存在很大的劣勢,但是趙旭從第四的位置慢慢追了上來,最終一舉多得冠軍。
·用信念為自己撐起了一片天空·
7歲時的譚玉嬌,因為急性骨髓炎導致右腿肌肉萎縮,但是她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13歲開始練舉重,19歲獲得世界冠軍,26歲拿到奧運會金牌,譚玉嬌說,杠鈴是你不舉起來你就會被它壓住,這也是對生活的態度。
體育 運動是人類與自身極限做斗爭,那麼殘疾人 體育 則是其中的典範。這些殘奧會運動員雖然身患殘疾,但他們卻無時無刻都在向著這個 社會 傳遞著自信與陽光,無論比賽結果如何,人生的金牌早已經掛在了他們的胸前!
東京殘奧會已經在8月25日拉開帷幕,中國代表團首個比賽日斬獲5金1銀2銅,而在8月26日的比賽中,中國健兒還在繼續創造著好成績。
8月25日上午,中國三名殘奧自行車選手接連打破世界紀錄。在自行車女子3公里個人追逐賽C1-3級比賽中,中國隊選手錢王偉、曾思妮和王小梅分別打破C1、C2和C3級別世界紀錄。當天下午進行的金牌賽爭奪中,王小梅奪得場地自行車女子3公里個人追逐賽C1-3級銀牌,這也是中國代表團本屆東京殘奧會的首枚獎牌。
8月25日下午,男子佩劍個人賽-A級,中國選手李豪奪冠,中國 體育 代表團斬獲本屆殘奧會首金。
李豪奪金之後,中國輪椅擊劍隊繼續強勢發揮。男子佩劍個人賽B級決賽,馮彥可15比11戰勝波蘭選手,為中國軍團奪得本屆殘奧會第二金!
女子佩劍個人A級金牌賽中,中國選手邊靜15比7擊敗喬治亞選手,奪得金牌!
女子佩劍個人B級金牌賽中,中國選手譚淑梅同樣以15比7的比分擊敗頭號種子烏克蘭選手奧萊娜·費多塔奪得金牌!中國輪椅擊劍隊將東京殘奧會首個比賽日產生的4枚輪椅擊劍項目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首個比賽日傍晚,女子200米自由泳S5級比賽中,中國選手張麗以2分46秒53的成績奪得金牌,成功衛冕。
8月26日,東京殘奧會來到第二個比賽日,中國健兒繼續有著出色的發揮。
女子舉重41公斤級比賽,中國選手郭玲玲第一次試舉就以105公斤的成績打破殘奧會紀錄,隨後試舉108公斤成功,打破自己先前創下的賽會紀錄和世界紀錄。鎖定金牌後,郭玲玲又在第四次試舉中成功挑戰109公斤,再次刷新紀錄!
截止發稿前,中國 體育 代表團已經在本屆東京殘奧會收獲6枚金牌,4枚銀牌和5枚銅牌,位列獎牌榜第一。
文|DBSQ
編輯|DBSQ
⑻ 殘奧會跳高世界紀錄
阿諾德·博爾特(Arnold Boldt)以1.96米的成績創下跳高比賽的殘疾人世界紀錄。
第13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XIII Para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殘奧會,是由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殘奧委員會舉辦的國際性殘疾人奧林匹克賽事,將於2022年03月04日開幕,2022年03月13日閉幕。
2017年12月15日20時22分,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正式亮相。第12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18年3月18日晚在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閉幕。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接過殘奧會會旗,標志著冬季殘奧會進入「北京周期」。
2018年8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華僑華人行動計劃》在北京發布。2018年8月8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全球徵集啟動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
⑼ 歷屆殘疾人奧運會的獎牌榜即排名
1 洛佩斯·拉蒙 拉蒙是本次美國代表團中的傳奇人物,他曾在難民營中熬了10年。隨後,拉蒙像許多人一樣,被安置在美國。在美國的時間里,他的體育事業從此開始騰飛,並於2007年成為美國公民。據報道,拉蒙是第一次參加國際重大體育賽事,他將代表美國參加1500米的比賽。
2 這個問題比較深奧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最有價值球員
至於籃球嘛 最有價值球員是 4克拉
3 最佳中鋒:保羅·加索爾(西班牙)
得分:19.6 籃板:7.14 蓋帽:1.3
來自NBA湖人隊的保羅·加索爾是西班牙隊最後殺入決賽的第一功臣,他是西班牙隊的主力中鋒和頭號得分手,也是奧運會男籃比賽的得分王。他在內線的殺傷力和空切配合能力非常好,得分能力強,意識出眾。西班牙極有特點的外線高拋後的空中接力就是為加索爾量身定做的,這也發揮了加索爾的滯空和對抗能力強的特點。加索爾還有一項技術至今姚明未能企及,加索爾搶籃板還是投籃始終雙手高舉,很少放下來再起,這樣減少後衛偷球的幾率,也使失誤的次數減少
最佳大前鋒:斯科拉(阿根廷)
得分:18.9 籃板:7.1 助攻:1
哪一位大前鋒能夠面對夢之隊拿下28分和11板的兩雙成績,環顧整個奧運比賽,只有阿根廷的火箭隊大前鋒斯科拉做到了,他一人幾乎爆了夢之隊的內線,在吉諾比利受傷離開之時撐起了全隊攻防的重擔。斯科拉經過去年在火箭隊的鍛煉打上了球隊的主力,今年的奧運會是他盡情展示的舞台,如果不是半決賽遭遇美國隊,也許他會帶領阿根廷隊走得更遠。斯科拉內線腳步和投籃能力很出色,假動作和豐富的經驗讓對手經常陷入犯規的泥潭
最佳小前鋒:詹姆斯(美國)
得分:15.7 籃板:5.1 助攻:3.9 搶斷:2.3
奧運會最佳前鋒位置競爭激烈,最終美國夢之隊首發前鋒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眾望所歸的入選最佳陣容。在前鋒這個位置上面詹姆斯在奧運會上幾乎沒有對手,他是快速、強壯、靈活、爆發力和絕佳的傳球意識的完美結合體,無論是切入的爆炸式扣籃,還是搶斷的反擊,或者是外線的三分以及高高躍起的「排球式」封蓋,他幾乎無所不能。同時他作為夢之隊的得分王
最佳得分後衛:吉諾比利(阿根廷)
得分:17.7 籃板:2 助攻:3.9
科比是大家心目中的「MVP」,也是最佳得分後衛的頭號人選,但是科比在夢之隊中的貢獻是另外一位球星對球隊的貢獻所無法比擬的,那就是阿根廷「妖星」馬努·吉諾比利。當半決賽阿根廷失去吉諾比利的時候,也許註定他們的失敗,斯科拉獨立支撐一度將比分差距縮小到6分,如果再有吉諾比利的貢獻鹿死誰手還要兩說。「水蛇」以他無與倫比的突破腳步和上籃姿勢而聞名於NBA,同時他還是一位優秀的外線射手和組織型的人才,對於阿根廷來說位置非常重要
最佳組織後衛:賈斯科維休斯(立陶宛)
得分:13.6 籃板:2.4 助攻:5.3
最佳組織後衛的競爭也十分的激烈,美國夢之隊的保羅、阿根廷的普里吉奧尼、西班牙的費爾南德斯等等,最終入選的是有「歐洲王」之稱的立陶宛核心後衛賈斯科維休斯,立陶宛是一支依靠集體打球的典型歐洲球隊,人人都有攻擊能力和慾望,幾乎每人都有外線投射的水平,這就需要一位頂尖的組織後衛進行組織和協調發揮最大的能量,而賈斯科維休斯就是這樣一個人,將全隊捏合的比個體的組合更加強大。作為奧運會的助攻王,得分能力也毫不遜色,他入選最佳陣容的組織後衛是實至名歸的。
4 一共774枚金牌.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28個大項和分項比賽項目已經不會有變。現在距離2008年奧運會還有三年,比賽項目基本都確定了。那麼,奧運會的項目又是如何劃分的呢?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資料,奧運會比賽項目是這樣劃分的:大項(SPORT)、分項(DISCIPINES)和小項(EVENT)。
與雅典奧運會一樣,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是大項28項,這28項為:田徑、賽艇、羽毛球、壘球、籃球、足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體操、舉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項目、現代五項、棒球、馬術、跆拳道、網球、乒乓球、射擊、射箭、鐵人三項、帆船帆板和排球。
其中,有些項目沒有分項,分項最多的是水上項目,包括了游泳、花樣游泳、水球和跳水4個分項。田徑雖然沒有分項,卻有46個小項,其中男子24個小項,女子22個小項,是奧運會項目中金牌最多的。其次是游泳,雖然沒有分項,但是有32個小項,男女各16項。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武術將作為比賽項目出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其全稱是「北京2008奧運會武術比賽」。
羅格是在到南京參加中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期間作上述表示的。他說,盡管武術比賽有別於奧運會其他28個大項的比賽,但這畢竟是武術走向奧林匹克舞台的重大突破。
據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介紹,羅格是13日在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北京申請進入奧運會問題的。這也是羅格首次表示武術將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同時也澄清了「武術將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表演項目」的傳聞。
據悉,有關北京2008年奧運會武術比賽的細節問題,國際武術聯合會和北京奧組委將與國際奧委會進行更加深入的磋
28個大項
302個小項
303塊金牌
有20個大項,即射箭、田徑、硬地滾球、自行車、馬術、5人制足球、7人制足球、盲人門球、盲人柔道、舉重、賽艇、帆船、射擊、游泳、乒乓球、坐式排球、輪椅擊劍、輪椅籃球、輪椅橄欖球和輪椅網球。除帆船在青島、馬術在香港舉行外,其它項目均在北京舉行。根據殘奧會規則,所有項目將根據運動員的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進行分級,共設471枚金牌,以保證體育的公平競爭和比賽安全。
5 北京奧運會是第29屆 殘奧會是第13屆
6 北京殘奧會有471枚金牌 SORRY 至於為什麼查不出來!
補充第2題:
1、奧運百年歷史第一人:菲爾普斯
2、「鳥巢」中飛起的巨大怪鳥:尤塞恩·博爾特
3、只有天空是我的極限:伊辛巴耶娃
4、世界舉重百年最佳運動員:劉春紅
5、奧運會歷史上首個男子馬拉松游泳冠軍:范德韋登
6、令世界對亞洲泳壇選手刮目相看的世界「蛙王」:北島康介
7、創造奧運會女子馬拉松傳奇:托梅斯庫·迪塔
8、傳奇水手:本·安斯利
9、花劍女皇:瑪麗亞·瓦倫蒂娜·韋扎利
10、創造世界劃艇神話:孟關良/楊文軍
PS:各網站可能排的有所不同 畢竟中國人這么多 沒有權威的網站進行評策 還請諒解 只能找到這些。
時至2004年,殘奧會已經是第十一屆。中國首次參與1984年紐約殘奧會,參賽的運動員人數為24人,其中平亞麗和趙繼在女子B2、B3(視力障礙)的跳遠金牌,是該屆殘奧會中國唯一奪得的兩面金牌。在該屆殘奧會中,中國得到13銀9銅,在獎牌榜的第23位,更有9人打破了世界紀錄。
1988年的漢城殘奧會中,中國派出了43位運動員,奪得17金、17銀、10銅,獎牌榜排名14,當中11人破世界紀錄。4年之後的巴塞羅那殘奧會所派出的人數與首屆派出的人數相同,奪得獎牌數目較上屆少,共為11金、7銀、7銅,14人破世界紀錄,21人破殘奧會紀錄。雖然參賽人數減少,但獎牌榜排名卻上升了兩位,成績出眾。
第10屆的亞特蘭大殘奧會37人數賽,16金、13銀、10銅是該屆的成績,當中10人16次破世界紀錄,獎牌榜排名第9。2000年悉尼殘奧會派出了歷屆中最多大數的87位運動員,摘下了34金、22銀、16銅的卓越成績,獎牌榜排名進一步提升到達第6,該屆殘奧會共有25次的世界紀錄被中國代表打破,當中包含了15人以及4人4次創下殘奧會的新紀錄
至於殘奧會金牌多 確定的答案沒有找到 我個人覺得是因為項目比奧運會多 就比如說100米跑吧 有的殘疾程度不一樣 不可能讓 缺少一條腿的和缺少一條胳膊或者盲人比賽跑吧 可能要分開 100M跑 也可能分好幾種 應該是這么個情況!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⑽ 歷屆殘奧中國高光時刻
1、1984年紐約殘奧會
中國首次參與1984年紐約殘奧會,參賽的運動員人數為24人,其中平亞麗和趙繼在女子B2、B3(視力障礙)的跳遠金牌,是該屆殘運會中國唯一奪得的兩面金牌。在該屆殘運會中,中國得到13銀9銅,在獎牌榜的第23位,更有9人打破了世界紀錄。
2、1988年漢城殘奧會
1988年的漢城殘奧會中,我國運動員參賽人數只佔美國、韓國等國參賽人數的十分之一,17個比賽大項中我國雖然只參加了四項,但人均獎牌數卻是第一,其中游泳、乒乓球實現了零的突破。游泳一舉奪得9枚金牌,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
3、1992年巴塞羅那殘奧會
1992年的巴塞羅那殘奧會所派出的人數與首屆派出的人數相同,奪得獎牌數目較上屆少,共為11金、7銀、7銅,14人破世界紀錄,21人破殘運會紀錄。雖然參賽人數減少,但獎牌榜排名卻上升了兩位,成績出眾。
4、第10屆亞特蘭大殘奧會
第10屆的亞特蘭大殘奧會37人參賽,16金、13銀、10銅是該屆的成績,當中10人16次破世界紀錄,獎牌榜排名第9。
5、2000年悉尼殘奧會
2000年悉尼殘奧會派出了歷屆中最多人數的87位運動員,摘下了34金、22銀、16銅的卓越成績,獎牌榜排名進一步提升到達第6,該屆殘運會共有25次的世界紀錄被中國代表打破,當中包含了15人以及4人4次創下殘運會的新紀錄。
女子舉重在本屆殘奧會上第一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的邊建欣和埃及的奧馬爾兩位女選手奪取了頭兩枚金牌。
6、2004年雅典殘奧會
中國代表團的200名運動員參加了這屆殘奧會11個大項的比賽,最終以63枚金牌、46枚銀牌和32枚銅牌的成績躍居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在這屆殘奧會上,女子柔道和坐式排球第一次成為殘奧會比賽項目。中國女子坐式排球隊在決賽中戰勝了荷蘭隊贏得冠軍。荷蘭是坐式排球發源地。
7、2008年北京殘奧會
2008年的北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以89金、70銀、52銅總計211塊獎牌的成績蟬聯金牌榜和獎牌榜的頭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8、2012年倫敦殘奧會
2012年倫敦殘奧會共創造了251項世界紀錄,中國代表團實現多項突破,最終以95金71銀65銅、總共231塊獎牌雄踞獎牌榜首位,金牌數和獎牌數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9、2016年裡約殘奧會
2016年裡約殘奧會中國殘奧代表團創造了自1984年參加殘奧會以來的最好成績,共獲107塊金牌、239塊獎牌,創51項世界紀錄,連續第四屆奪得金牌和獎牌榜雙第一。這屆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實現單屆金牌數破百,先後獲得中國殘奧歷史上的第400枚金牌和第1000枚獎牌,中國擊劍「夢之隊」包攬該項目所有14枚金牌中的9枚,游泳運動員黃文攀在里約泳池勇奪5金,5次打破世界紀錄。
東京殘奧會拉開帷幕251名中國選手參與角逐
東京奧運會結束後,同樣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殘奧運動員們也將登上競技舞台。從2021年8月24日起,全球四千多名運動員將要在東京殘奧會中參加22個大項、539個小項的爭奪。
8月17日,中國殘奧會代表團在北京成立。在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的帶領下,運動員們分批抵達東京。
據悉,中國代表團總人數為437人,其中包括運動員251人。這些運動員們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包括漢族、蒙古族、苗族等8個民族。運動員平均年齡27.5歲,年齡最大的56歲,最小的只有16歲。他們將參加20個大項、341個小項的角逐。這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境外殘奧會中參加大項最多的一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運動員都是業余選手,職業涵蓋工人、農民、學生、公務員、職員和自由職業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