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東鋼集團在什麼地方
Ⅰ 誰能告訴我馬來西亞東鋼集團的具體地址門牌號是多少!萬分感謝!
馬來西亞登嘉樓州甘馬挽特魯嘉隆工業園區: 公司英文名?
地址: Lot No xxxx , TELOK KALONG INDUSTRIAL ESTATE, KEMAMAN, 24007,TERENGGANU, MALAYSIA.
Ⅱ 蘇拉山區吸引山東鋼鐵集團投資建鋼鐵廠的條件
在中國投資的支持下,位於東南亞的幾個大型鋼鐵項目即將完工,這將極大地促進該地區的鋼鐵生產能力。
東南亞鋼鐵協會(SEAISI)的統計數據顯示,計劃未來十年內在東南亞投入生產的5990萬噸主要碳鋼產能中,有3940萬噸將來自中國主導的項目。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國家的鋼鐵產量在2019年達到4530萬噸,同比增長5.70%。
菲律賓:1800萬噸
未來十年,東南亞國家最大的計劃產能將來自菲律賓,每年將增加1800萬噸的供應量。
菲律賓作為長鋼生產國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地位,主要是通過重新軋制方坯,但它沒有任何扁鋼生產。兩個由中國領導的新工廠試圖迅速解決這一問題。
根據菲律賓鋼鐵研究所的數據,2019年菲律賓進口了338萬噸扁鋼,產量為零噸。
中國的攀華集團(Panhua Group)將在菲律賓東方的Misamis省建造一座綜合工廠。它將分三個階段生產鋼坯,鍍鋅卷和彩塗卷,總產能為1000萬噸。
該工廠的工作於2019年開始,攀瓦市的預計啟動日期為2022年。一位菲律賓貿易商告表示,該工廠的工作將在2020年初繼續進行,但是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有關該項目的新信息一直很少。
菲律賓新增的800萬噸年產能將來自中國鋼鐵生產商HBIS與菲律賓最大的現有鋼鐵生產商SteelAsia的合資項目,該項目將在八打雁省建造。
工廠的建設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於2023年開始,年產450萬噸,而第二階段將於2026年開始,年產350萬噸。
HBIS-SteelAsia子公司還將專注於扁鋼,熱軋卷產量將被指定為最初的450萬噸的全部產能。
馬來西亞:1,130萬噸
迄今為止,馬來西亞最大的擬建新機組是中國文安鋼鐵公司的一個大型項目,該項目計劃在砂拉越省建造。
該綜合工廠的年產能為1000萬噸,建成後將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鋼鐵生產商。
但是,由於該項目對馬來西亞產能過剩的嚴重擔憂,該項目遭到了馬來西亞鋼鐵工業聯合會和馬來西亞鋼鐵協會的公開反對。這些團體甚至在2月聯手呼籲立即凍結所有新的長材和扁平鋼廠的許可證。
協會在2月份表示,他們擔心文安大型鋼廠會導致熱軋卷價格暴跌,可用廢鋼庫存減少到一定水平,以至於需要大量廢鋼進口以滿足需求。
SEAISI強調的第二項馬來西亞擬議投資是擴大生產商Eastern Steel的產能,該公司歸中國東港集團所有,位於登嘉樓。
該公司表示,Eastern Steel目前一個高爐(BF)的產能為70萬噸/年,但三年內將再增加130萬噸的產能。
緬甸:400萬噸
Ⅲ 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上世紀70年代前,馬來西亞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
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2020宏願」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重視發展高科技,啟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
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出現負增長。通過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基本恢復並保持中速增長。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推出70億令吉和600億令吉刺激經濟措施。2009年納吉布總理執政後,採取了多項刺激經濟和內需增長的措施。如今經濟逐步擺脫金融危機影響,企穩回升勢頭明顯。2010年公布了以「經濟繁榮與社會公平」為主題的第十個五年計劃,並出台「新經濟模式」,繼續推進經濟轉型。
國際貿易,促進了航線在相鄰的馬六甲海峽,與製造的關鍵環節。馬來西亞是一個農業與自然資源出口國,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馬來西亞曾經是錫的最大生產國,橡膠在世界棕櫚油。製造業在國家的經濟影響很大,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經開始遠離它。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
吉隆坡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維持在或低於3%的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加上其充足的外匯儲備及較小的外債使類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經濟蕭條再次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小。
馬來西亞主要的股票市場是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英文:Bursa Malaysia Berhad)及MASDAQ(科技股市)。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碟驅動器生產國。 普騰汽車在國內外的銷量也與日俱增。 鋼鐵等重工業仍然是馬來西亞的經濟支柱之一。 膠乳和橡膠工業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強項。 2013年馬來西亞主要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3166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553美元通貨膨脹率2.1%對外貿易總額4401億美元外匯儲備1349億美元匯率1美元≈3.2林吉特(表格數據資料參考資料來源於: )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工業,重點發展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2006年製造業銷售收入5113億令吉,增長11.2%,;就業人數108萬。馬來西亞的工業主要是原料主導型的加工工業,近些年來,在電子,汽車以及鋼鐵方面發展非常迅猛。馬來西亞工業發展很快,從事工業的就業人數也逐漸增多。如今,馬來西亞將出口導向型作為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將工業發展成為技術密集型工業,增加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因此,在建築業,製造業和電子業都取得長足發展。
馬來西亞是生產及出口半導體、視聽器材、空調、橡膠產品及人造油產品,並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馬來西亞工業經過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馬來西亞工業以汽車、電子、機械製造等比較發達。國產小汽車在東亞一帶享有盛譽。馬來西亞也把重點放在推介資訊科技上,它以多媒體超級走廊宏願計劃大舉開放通訊市場、網上資訊服務、電子商務、數碼廣播科技。 馬來西亞製造業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生產部門,近30年來,馬來西亞製造業發展迅速,2010年製造業總產值約為2641.7億美元,增加值為539.1億美元,佔GDP的比重達22.5%。馬來西亞製造業以食品製造、電子電器業、木製品業、煉油業、橡膠產品業和非金屬礦產品業為主。
在製造業各行業中,精煉石油產品、化工產品、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和動植物油脂製造(主要指棕油製品)是2010年馬來西亞GDP的主要貢獻行業。這四個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為238.7億美元,占製造業的比重達到44.2%。
電子製造業
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主要涵蓋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製造、計算機和周邊設備、通訊設備製造等領域。2010年,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總產值539.7億美元,增加值為96.4億美元,占製造業的比重為17.9%,從業人員31.4萬人。其中,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產業總產值為284.1億美元;消費電子產品製造產業總產值為125.8億美元;計算機和周邊設備製造產業總產值為94.1億美元;通訊設備製造產業總產值為35.7億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導體是在馬來西亞的檳城裝配的,眾多的電子供應商、采購商和製造商聚集在檳城,使今日的檳城有「東方矽谷」之稱。
汽車產業
在馬來西亞,汽車工業被認為是最重要、最具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2011年,馬來西亞汽車銷量達到60萬輛,位居印度尼西亞、泰國之後,是東盟第三大汽車市場。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個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派洛多(Peroa)和韓國KIA。其中,寶騰是馬來西亞民族汽車工業的標志,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公司,而派洛多是馬來西亞於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發、豐田合作,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汽車品牌。馬來西亞汽車市場是由馬來西亞民族汽車控制著,寶騰和派洛多每年占據該國90%的汽車市場份額,這是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一大特點。此外,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另一特點是乘用車銷量遠高於商用車,2011年馬來西亞乘用車銷量達53.5萬輛,而商用車僅為6.5萬輛。數據顯示,2010年馬來西亞汽車產業總產值達到70.3億美元,其中乘用車總產值為69.7億美元,商用車總產值為0.6億美元。 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油棕、橡膠、熱帶水果等。糧食自給率約為70%。2010年農業總產值為1046億林吉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3%,就業人口147.5萬。盛產熱帶林木。漁業以近海捕撈為主,2011年魚類捕撈量為52.6萬噸。
2006年9月,馬政府向國會提交2007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總收入1348億令吉,總支出1594億令吉,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
截至2006年底,外債總額512億美元。截至2007年3月,馬外匯儲備為873億美元,是短期外債的9.1倍,可支付進口8.1個月。 稱呼
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稱呼他們時並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馬來人的名字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有時會省略。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男士:中間就用「bin」,而女士則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
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有人封號的人可直接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見面禮
傳統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裡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拜訪
在馬來西亞,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其他禁忌或禮節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對他們不敬的舉止。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准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雖然在1969年種族騷亂後,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馬來西亞英語也廣泛使用在企業,並使用大馬式英語(Manglish),這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馬來語,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大馬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范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根據馬財政部統計,截至2003年8月,馬個人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58%,年增長率6%。根據馬能源、通訊和多媒體部統計,截至2004年6月,固定電話用戶454.7萬人;行動電話用戶1240.8萬人,城市和鄉村中的固定電話擁有率為23%和12%,行動電話擁有率為53%和12%。截至2006年4月,馬電腦用戶420萬人,互聯網使用人數佔40%。
馬來西亞房價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卻是第9位,相對於新加坡高昂的開銷,馬來西亞不僅地理位置理想還有眾多優惠政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以其較低的門檻、較簡易的程序和較優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國外人士到馬來西亞置業定居、購房投資。2011年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每月4025令吉。 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32979名醫生,137所醫院。1986年馬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6年6月,馬共發現艾滋病患者5830人。2010年人均壽命男性為71.9歲,女性為77歲,嬰兒死亡率6.8‰。
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統計,2003年,全國平均每1377人1名醫生,共有病床34089張。2006年人均壽命74.1歲。 馬來西亞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馬來前鋒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星洲日報》《光華日報》《南洋商報》等。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台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英語、印度尼西亞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
馬來西亞電視台屬官辦,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公共無線電視頻道(國營電視台)TV1、TV2,無線電視TV1使用馬來語播放節目,而TV2則使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各個族群的觀眾服務。另外還擁有四家私營無線電視台的首要媒體集團。旗下包括使用華語和英語的八度空間電視台(8TV)、國民電視(NTV7)、以及使用馬來語的TV3與TV9。首要媒體集團和馬來西亞電視台並沒有開辟以中文節目為主的免費電視頻道,馬來西亞現有的6個免付費電視頻道所播出的節目都需要和馬來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另外馬來西亞也在1996年開辦了Astro集團,該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務於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費電視服務,電台廣播服務等等。 馬來西亞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2007年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91.9%,入學率71.5%。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小學學校分為三種。第一是以馬來文為主的國民小學;然後還有以華文或淡米文為主的國民型小學。而中學則分為兩種,既是國民中學5年制和以華文為教育體系的華文獨立中學6年制。國民中學普遍為5年制,即中一至中五,但有中學預備班與大學先修班。等級分為初和高中。初中時報考(PMR)高中科班制即分為理,商和文科,高中報考SPM,國民大學先修班則分為兩種即中六和Matric預科班。中六報考STPM,預科班以學期鑒定。大馬現有61所獨中,每所獨中皆分為高、初中等級,並於初中三及高中三報考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及高中統一考試初中學生統一課程,而高中則分學科班級上課。學科班級普偏上分理科和文商,有條件的獨中也開辦技職教育班。從中學至大學,可通過不同途徑即私立學院所開辦的A-Level,大學基礎班,專業文憑。
1997 年馬來西亞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馬來西亞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學,4 所外國大學分校,652 所私立學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學院提供 3 + 0.2 + 1 等雙聯課程) .私立教育機構每年招收的學生有幾十萬名,為了保障質量,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鑒定局 (LAN),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師資水平進行監督和調控。馬來西亞著名公立大學有馬來亞大學,2013QS亞洲排名32,世界排名167;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等2013QS亞州大學前100強,五所馬來西亞高校列於其中。 馬來西亞羽毛球項目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強國之一(丹麥、中國大陸、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歷代皆有人才出,李宗偉,華裔,男子單打選手。從1998年開始代表馬來西亞出外參加比賽,在2003年在大馬衛星羽球賽贏得首個冠軍。常被拿來與中國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麥的皮特·蓋德並列為四大天王。李宗偉如今仍然是中國羽毛球男子單打的有力對手。
馬來西亞至今未獲得過奧運金牌,羽毛球是大馬唯一贏過奧運獎牌的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拉昔夫與耶萊尼兄弟奪得男雙銅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謝順吉與葉錦福贏得男雙銀牌,拉錫德摘取男單銅牌。李宗偉與林丹,兩人在2008年與2012年連續2屆奧運會雙雙闖入男單決賽,李宗偉連續2次都遺憾獲得銀牌。
馬來西亞選手曾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17枚銀牌和17枚銅牌,無論是金牌數還是獎牌總數都創造了該國代表團亞運會歷史最好成績。上述8枚金牌分別來自保齡球(3枚)、羽毛球(1枚)、武術(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馬來西亞足球協會在2004年正式推展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並希望能夠藉助有關的足球聯賽提高馬來西亞的足球水平。 馬來西亞民航主要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經營,有飛機110餘架,開辟有航線113條,其中80條為國際航線。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亞洲航空公司投入運營。全國共有機場37個,其中有5個國際機場:吉隆坡國際機場、檳城、浮羅交怡、哥打基那巴魯和古晉。 馬來西亞共有118座機場,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大馬的國家航空公司是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籍的航空公司飛航。
Ⅳ 馬來西亞聯合工程公司在馬來西亞哪個區
摘要 參考資料:
Ⅳ 馬來西亞港口有哪些
馬來西亞港口主要包括:馬尼拉、檳城、巴生港、丹戎帕拉帕斯 、山打跟、泗務、丹絨帕拉帕斯、斗湖、哥打基納巴盧、約翰巴魯、吉隆坡等,其中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內陸港和馬來西亞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
拓展資料:
1、馬尼拉位於菲律賓島西南沿海巴石(PASIG)河口兩岸,瀕臨馬尼拉灣的東側,是菲律賓最大的海港。它是菲律賓的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早在16世紀就成為著名的商港,別稱為「小呂宋」。
這里集中了全國半數以上的工業企業,主要工業有製糖、榨油、碾米、紡織、肥皂、印刷、食品加工、制葯、卷煙等,還有卡車製造及小型鋼廠等。還集中了全國四分之一的高等院校,其中包括菲律賓大學、聖托馬斯大學及遠東大學等。港口離國際機場約8km。
2、檳城(PINANG)亦稱「喬冶市」。位於檳榔嶼東北角砂咀上,居馬六甲海峽北口,扼檳榔嶼海峽西岸,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和最大轉口港。港口水深可泊巨輪。半導體、電子工業居全國領先地位。馬來西亞北部地區與緬甸、泰國及印尼蘇門答臘島等鄰近地區的農林礦產品在此加工轉口。
3、巴生港(PORT KELANG)位於馬來半島西部沿海、濱巴生河口,東距吉隆坡40公里,是它的外港,舊稱「瑞天咸港」,原為馬來西亞最大港口,腹地廣闊,全國木材、棕油和橡膠的主要出口港,進口鋼鐵、化肥、小麥、大米、化工等產品。
4、帕西古當馬來西亞新建商港。位於該國西部馬來半島東南端,柔佛海峽東北岸,南與新加坡三巴旺港區隔峽相望,西距新山(柔佛巴魯)市10海里,是該市、也是柔佛州的海上門戶,因而也有人稱柔佛港。船舶由柔佛海峽東口入港,入港航道水深12.5米以上。
Ⅵ 馬來西亞: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土被我國的南海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邊是馬來半島的南部,東邊是加里曼丹島的北部。
馬來西亞陸地面積330345平方公里,人口3275萬,其中馬來人佔69%,華人佔23%,印度人佔7.3%。
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是伊斯蘭教,但信仰印度教的人也很多。
馬來西亞的城市主要有吉隆坡、檳城、新山、怡保、馬六甲等。
馬來西亞最大的湖泊是肯逸湖,這是一個人工湖,面積約369平方公里,湖中有島。
馬來西亞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
京那巴魯山是馬來西亞最高峰,海拔4101米。
馬來西亞地處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溫差大,雨量多。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①馬來西亞的棕油。
油棕又稱棕櫚,果實包括果肉和棕仁兩部分,有「世界油王」之稱。
※棕油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目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奈及利亞是世界三大生產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進口量佔世界棕油交易量的15%以上。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86%以上,且大多用於出口。
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以上。2005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520多萬噸。
※中國棕櫚油主要依靠進口,我國製造方便麵所使用的油都是棕櫚油。
②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
橡膠樹原產巴西,1904年引進中國,是天然橡膠的重要來源。
世界上天然橡膠種植和產膠大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和印度。
天然橡膠廣泛用於工業、國防、交通、醫葯衛生和日常生活領域。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出口國,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德國、美國、韓國、日本,而中國則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市場。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五大天然橡膠消費大國,是天然橡膠導管、線程及醫用工具的最大生產國之一。
③馬來西亞的錫。
世界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秘魯、巴西、玻利維亞、馬來西亞六國,其中馬來西亞曾經是世界錫產量最多的國家,但現在馬來西亞錫產量下滑,全球最大的三個錫礦生產國是中國、印度尼西亞和秘魯,馬來西亞已經跌出前三。
※我國精錫需求量大,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三國進口。我國精錫出口最多的國家是新加坡、美國、日本。
馬來西亞的錫、石油、金、鐵、鎢、煤、鋁、錳等礦產豐富。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主要出口到口本、韓國和我國的台灣。
馬來西亞的農產品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棕櫚油、橡膠、可可、稻米、胡椒、煙草、菠蘿、茶葉等。
※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尼。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出口到中國。
製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部門,有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以及 汽車 製造等行業。
馬來西亞 旅遊 業發達,遊客主要來自中國、印尼、泰國、韓國。
馬來西亞對外出口市場主要是新加坡、中國和日本。
馬來西亞進口商品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和美國。
※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的商品主要有集成電器、計算機及其零部件、棕油、塑料製品、天然橡膠等。中國向馬來西亞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計算機及其零配件、集成電路、服裝、紡織品等。
附:馬來人的生活習俗。
①馬來人忌食豬肉、忌飲酒,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吃的。
②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可用左手。
③馬來人禁煙,喜嚼檳榔,喜食咖喱牛肉。
④對於死者,馬來人哀痛在心,從不嚎啕大哭。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關系密切,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的主權爭議也完美解決。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關於白礁島主權存爭議。
馬來西亞半島是中南半島最南端的部分,北接泰國,南連新加坡,東望蘇門答臘島,面積約130590平方公里。
馬來半島又稱克拉半島、馬六甲半島,屬於中南半島向南延伸的部分,分屬緬甸、泰國、馬來西亞三國,其中屬於馬來西亞的半島部分又稱為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半島南北長1127公里,最寬處322公里,最窄處僅56公里,面積約23.7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丘陵地區。
在馬來半島克拉地峽以南,生活著很多豹子,其中90%都是黑豹,這里是世界上黑豹數量最多的地方。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錫、棕櫚油、鐵礦石的重要出口國之一。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排名中,吉隆坡屬於一線城市。
馬來西亞的東部又名沙沙,位於中國曾母暗沙以南,面和」19.81萬平方公里,北瀕南海,南鄰印度尼西亞,中段是汶萊國,海岸線長2384公里。
馬來西亞最大的港口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北部,是世界上第13大繁忙轉運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貨物吞吐量16大的港口。馬來西亞出口木材、棕油、橡膠的主要出口港,也是馬來西亞進口鋼鐵、化肥、砂糖、小麥、大米、石油及化工產品的轉運港。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早在2019年時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其經濟總量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三位。
※在2018年時,馬來西亞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目前,支撐馬來西亞經濟命脈的是資源,石油、橡膠、錫是它最重要的產業,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橡膠出口國,世界第二棕油出口國,尤其是橡膠手套,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而且世界上90%的避孕套的原料都來自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實行普及12年義務教育,公立大學幾乎免費,全民醫保。
※馬來西亞的華人吃苦勤勞,在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中,有九位是華人,但華人在馬來西亞政冶地位不高。
馬來西亞是全球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之一,尤其是晶元封測行業,佔到全球總份額的13%!
馬來西亞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其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
Ⅶ malay是哪個國家
malay是馬來西亞的。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馬來西亞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
2018年,馬來西亞製造業產值為2833.4億馬幣,同比增長5.0%,佔GDP的23.0%。製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主要產業部門包括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及汽車製造等行業。
2018年,馬來西亞建築業產值558.4億馬幣,同比增長4.2%,佔GDP的4.5%。
Ⅷ Kuala Lumpar
馬來西亞的首都, 吉隆坡 ,也可以叫基隆坡,在西馬來西亞.
吉隆玻,是馬來西亞動力澎湃的首都,大家都愛簡稱為KL。她年輕、中庸、現代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城市。
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令人無限神往,更是進入馬來西亞的大門,歡迎您來暢游這個無比精彩、繽紛有趣的樂園地。
吉隆玻是馬來西亞聯合王國的首都,聯邦直轄區,最大工業中心。座落在馬來西亞半島海岸的中心地帶,巴生河及支流鵝麥河匯流處,面積達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人口120萬(1989)。距海岸大約是35公里,吉隆玻是在1972年2月1日升格為市的,並在1974年被宣布為聯邦直轄區。 1857年華僑來此開采錫礦,逐步發展為城市。「吉隆坡」的馬來語讀音「瓜拉隆坡」,意為「泥濘的河口」,因礦場尾砂淤塞,河口一片泥濘,故稱。半島馬來西亞中部地區傳統的物資集散地。多橡膠林、油棕園和工廠。工業有橡膠、油脂、木材加工、機械、軋鋼、機車、水泥、化工等。西南郊八打靈是全國第一個工業衛星鎮。有干線鐵路與公路聯系半島各地,有海空航線聯系東馬來西亞主要城鎮。市內老建築物具有民族、宗教特色,新建築物向高層發展,郊區廢礦坑蓄水成湖,用以養魚,或闢作花園湖;石灰岩丘陵多洞穴,有黑風洞、熱水湖、吉冷結瀑布、美馬高原等,皆為旅遊勝地。西郊邦泰谷有馬來亞大學和國會大廈。
吉隆坡有「世界錫都、膠都」之美譽,西、北、東三面由丘陵和山脈環抱,巴生河穿城而過。1860年建城,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短短的一個多世紀,便由「泥濘的河口」,一躍而成為著名的觀光城市。昔日的礦業小鎮,如今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貿易鼎盛,活力無窮,已成為擁有面積(包括郊區)243.6平方公里,居民130萬人的大都市,成為馬來西亞政治、經濟、文化、商業和社交中心。
吉隆玻市的發展始於18世紀末,起步時僅是一個采錫礦的村落,因當時在巴生河及鵝嘜河交匯點發現了錫礦。時至今日,盡管吉隆玻的采礦業已經沒落,其城市發展並不因此而放慢,依然持續蓬勃,這個擁有150萬人口的城市,名副其實是馬來西亞全國上下的脈搏所在。
吉隆玻也是國家的心臟,帶動貿易及商業、銀行及金融、製造、運輸、科技及旅遊業的迅速發展。
前往吉隆玻是極為方便的,因為全球共有超過40家航空公司,包括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備有定期航班服務,往返嶄新先進的雪邦吉隆玻國際機場(KLIA)。國內航空服務方面,除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之外,還有Air Asia航空公司、Pelangi Air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汶萊航空公司。從陸路來的遊客可乘馬來西亞鐵道局的火車,取道北部的泰國和南部的新加坡進入馬來西亞。火車沿線亦連貫馬來西亞半島的大部分主要城鎮,觀光游覽十分方便。海路方面,供游輪靠岸的主要港口是距吉隆玻41公里的巴生港。
吉隆坡歷經河水泛濫、殖民統治的艱難歲月,從多災多難的廢墟中,飛速演進成東南亞舉足輕重的現代化大都市,發展速度一日千里,堪稱奇跡。吉隆坡城市建築獨具特色,市內古老的、現代的、東方的、西方的各式建築和諧並存,互相映襯。市內樹木蒼翠茂盛,風光綺麗,熱帶植物繁花似錦,爭妍斗奇,象徵著這個多族裔社會的欣欣向榮,多民族的和洽共處。
Ⅸ 2020鋼鐵大布局,建龍由北向南,沙鋼由南向北
前面曾經說過,針對中國鋼鐵業的散亂 歷史 ,國家希望到2025年,前十家鋼鐵企業(集團)粗鋼產量佔全國比重不低於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而這其中整合的關鍵是民營鋼鐵公司,因為民營鋼鐵公司整整佔了全國粗鋼產量的63%。
在民營鋼鐵公司里,2019年產量最高的就是沙鋼集團的4110萬噸和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3119萬噸,這兩家鋼鐵公司也是擴張最快,有志於、也有希望成為國內頭部鋼鐵企業的民營巨頭。
我們可以看一看兩者目前占據的位置和戰略步伐。
在近期的新聞中,以鋼鐵起家的沙鋼集團最多的報道居然是大數據,雖然目前還有些霧里看花,但188億元收購亞太、歐洲地區數據中心業務市場份額第一(2019年第四季度)的GS、國信中數與與沙鋼集團共同發起的數據中心產業投資基金項目等,使得沙鋼的特鋼 大數據項目逐漸落地。
相比其他鋼鐵企業的飛速發展,實際上沙鋼的鋼鐵步伐較之前有些放慢。1975年開始建設三噸電爐的沙鋼,到1988年年產才11萬噸。從1993年,沙鋼投資13億元興建亞洲第一座90噸超高功率豎式電爐開始,走上產量擴張階段,1998年產量已達120萬噸。2002年沙鋼將位於德國萊茵河畔的蒂森克虜伯鋼廠整體搬遷至國內,2005年鋼產量實現1046萬噸,成為當時全國八大千萬噸鋼廠中唯一的民營鋼企。
2006年,沙鋼開啟重組聯合之路,先後並購重組了江蘇淮鋼特鋼、江蘇鑫瑞特鋼和河南安陽永興鋼鐵,並與江蘇永鋼集團簽訂了聯合重組協議。2010年鋼產量達到3012萬噸,號稱鋼鐵沙皇。其後幾年,沙鋼開始煉內功,並熬過鋼鐵寒冬後,2017年一舉控股東北特鋼,實現了自身由普鋼向特鋼的逐步躍升。
2020年的沙鋼最新的動向是,沈文榮表態將積極參與河南省鋼鐵行業整合重組,在加快落實由沙鋼永興牽頭整合重組安陽市部分民營鋼鐵企業(煉鐵產能達494萬噸、煉鋼產能550萬噸)的同時,積極參與河南省其他地區鋼鐵企業重組、收購、混改等方式的轉型發展。
站在全國地圖前面看沙鋼的五大鋼鐵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江蘇蘇州、淮安、遼寧大連、撫順、河南安陽,戰略中心位置在江蘇,擴張方向為河南,遼寧則是特鋼產業區,按照媒體上沙鋼的未來思路,估計做大將服從於做強,沙鋼董事長沈彬說:今後五年規劃期,沙鋼將致力於全面實現「做強」,努力建成世界一流鋼鐵強企,在未來更加長遠的發展時期,追求「做久」,實現基業長青。
或許是進入行業偏晚一些的原因,與沙鋼不太一樣的是,建龍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並購實現的,自己費勁巴哈一點點的搞基建從零到1份兒不多,因此建龍老闆被稱為並購大王。
建龍集團起家於1998年12月,地址在河北唐山,以租賃形式起家,先後獲得了遵化世盟鋼鐵有限公司全部資產,租期五年,1999年又租賃遵化市長城鋼鐵公司有關廠房、機械設備、場址、固定資產進行生產經營。
逐漸站穩腳跟後,建龍布局東北,2001年5月,租賃吉林市明城鋼鐵有限公司成立吉林建龍鋼鐵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8月成立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2005年11月,主導撫順新鋼鐵公司;2009年,並購吉林省最大鋼企通化鋼鐵時受挫撤出。
2015年,在鋼鐵上收緩了幾年的建龍,又是大手筆,接手破產重整的山西海鑫鋼鐵;2017年9月,又接手北滿特鋼、齊齊哈爾北興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北方鍛鋼製造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接手破產重整的西林鋼鐵集團,收購馬來西亞「東鋼」項目,與包鋼等五方簽署協議,推動包鋼萬騰鋼鐵重組;2020年,託管山西海威鋼鐵,重整哈爾濱軸承集團。
細看整個建龍集團的鋼鐵布局,可以稱之為北方民營鋼鐵之王,基本上是以大東北為其戰略支點,戰略方向散射河北、內蒙古、寧夏、山西,除鞏固東北外,目前重點開拓山西和寧夏市場。2025年,建龍目標是實現控股和自有產能5000萬噸、參股產能5000萬噸的規模。
12月20日,鞍鋼工程技術公司混改,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旗下天津建龍鋼鐵實業有限公司成為股東之一,鞍鋼混改能否再看到建龍的影子,值得期待。
Ⅹ 東鋼的周邊登場
東鋼在動畫戰槌龍VS護城龍!首次登場,跟他的兒子瓢太爭論,透露東鋼本來是鋼鐵市的道館訓練家,後來,因為他對化石比較有興趣就離開家人來成為水脈市的道館訓練家,把館主的地位傳給瓢太。東鋼後來在口袋妖怪對戰對抗他的兒子,但因為火箭隊偷走了東鋼的化石收集就被打斷,結果東鋼顯示他還關心他的兒子,還收藏瓢太從幼時找到的化石。
東鋼對挖掘和化石很痴迷,在戰槌龍VS護城龍!,火箭隊偷走他的化石之後,東鋼只欣賞他們挖的洞,沒有注意到化石不見了。
在水脈道館賽!鋼系對戰!!中,小智跟東鋼在道館賽對戰,後來戰勝他,獲得到礦山徽章。
在雙人對戰!象牙豬與火球鼠!!中,真司顯然打敗東鋼,獲得到他的第八枚徽章,由此能參入神奧聯盟的大會。 東鋼在道館賽中首先出銅鏡怪來對抗小智的小火焰猴,由於東瓜的強化訓練,銅鏡怪能夠抵拒小火焰猴的火焰輪,它也使小火焰猴受了重傷,但後來被它的火焰輪擊敗。
銅鏡怪曾用的絕招為乞雨和回轉球,特性為耐熱。
東鋼的大鋼蛇在緣之道館賽!VS梅麗莎!!中的回想首次出現,對抗阿馴的帝王拿波。在水脈道館賽!鋼系對戰!!中,東瓜使出它為他第二隻口袋妖怪,證明自己是個厲害的對手,容易地擊敗泳氣鼬,也使小火焰猴受了重傷,但由於小火焰猴的挖地洞,對戰場的地面下陷,大鋼蛇結果敗給小火焰猴。
大鋼蛇曾用的絕招為噪音、綁緊和鐵尾。
東瓜的主要口袋妖怪護城龍在戰槌龍VS護城龍!!初次登場,使出它來對抗他兒子瓢太的戰槌龍,但由於火箭隊偷走了他的化石,對戰就被打斷,結果跟戰槌龍合作來將他們打飛和取回化石。
護城龍曾用的絕招為鐵壁、噴射火焰、鐵頭、光澤電炮和合金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