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地形是什麼
① 馬來西亞在哪裡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地處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中國南海,西瀕馬六甲海峽。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4192公里。[1]
② 馬來西亞的地形
面積330257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砂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③ 馬來西亞的地形、物產、氣侯、風景名勝
地形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地處北緯1°-7°,東經97°-120°。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提相通。東馬來西亞包括砂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
物產
主要有油棕、橡膠、熱帶水果等。糧食自給率約為70%。2010年農業總產值為1046億林吉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3%,就業人口147.5萬。盛產熱帶林木。漁業以近海捕撈為主,2011年魚類捕撈量為52.6萬噸。
氣候
馬來西亞因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風景名勝
東南亞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花園國度,純凈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的雨林以及現代化的都市組合成了馬來文化的發源地。馬來西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現代化的都市。主要景點有檳城蝴蝶園,砂拉越,馬六甲,中國山,荷蘭紅屋,葡萄牙城山。
④ 馬來西亞的地理概況是怎樣的
首都:吉隆坡
面積:33. 025萬平方千米
人口 :2773 萬(2008 年9 月)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全境被中國 南海分成東馬來西亞(簡稱東馬)和西 馬來西亞(簡稱西馬)兩部分。西馬為 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 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 海,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馬 為砂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 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 相鄰。全國海岸線長4192千米。西馬 地勢北高南低,山地貫穿中部,山脈東西 兩側的地貌不同,沿海為平原。東馬的 地形由北向南升高,東部沙巴地區的北 端為基納巴盧山,海拔4101米,是馬來 西亞最高峰。沙巴地區西部沿海為平 原,內地多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馬 來西亞河流密布,西馬主要的河流有霹 靂河、彭亨河;東馬主要的河流有拉讓 河、基里巴甘河和盧帕河。馬來西亞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 熱多雨,無四季之分。森林面積約佔全 國總面積的58. 7%,盛產多種熱帶硬木,其中的加里曼丹鐵木是世界上最堅 實的木材之一。錫的儲量達到150萬噸 以上。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油棕產量 居世界第一。可可、橡膠、椰子、胡椒的 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⑤ 馬來西亞: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土被我國的南海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邊是馬來半島的南部,東邊是加里曼丹島的北部。
馬來西亞陸地面積330345平方公里,人口3275萬,其中馬來人佔69%,華人佔23%,印度人佔7.3%。
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是伊斯蘭教,但信仰印度教的人也很多。
馬來西亞的城市主要有吉隆坡、檳城、新山、怡保、馬六甲等。
馬來西亞最大的湖泊是肯逸湖,這是一個人工湖,面積約369平方公里,湖中有島。
馬來西亞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
京那巴魯山是馬來西亞最高峰,海拔4101米。
馬來西亞地處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溫差大,雨量多。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①馬來西亞的棕油。
油棕又稱棕櫚,果實包括果肉和棕仁兩部分,有「世界油王」之稱。
※棕油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目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奈及利亞是世界三大生產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進口量佔世界棕油交易量的15%以上。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86%以上,且大多用於出口。
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以上。2005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520多萬噸。
※中國棕櫚油主要依靠進口,我國製造方便麵所使用的油都是棕櫚油。
②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
橡膠樹原產巴西,1904年引進中國,是天然橡膠的重要來源。
世界上天然橡膠種植和產膠大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和印度。
天然橡膠廣泛用於工業、國防、交通、醫葯衛生和日常生活領域。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出口國,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德國、美國、韓國、日本,而中國則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市場。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五大天然橡膠消費大國,是天然橡膠導管、線程及醫用工具的最大生產國之一。
③馬來西亞的錫。
世界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秘魯、巴西、玻利維亞、馬來西亞六國,其中馬來西亞曾經是世界錫產量最多的國家,但現在馬來西亞錫產量下滑,全球最大的三個錫礦生產國是中國、印度尼西亞和秘魯,馬來西亞已經跌出前三。
※我國精錫需求量大,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三國進口。我國精錫出口最多的國家是新加坡、美國、日本。
馬來西亞的錫、石油、金、鐵、鎢、煤、鋁、錳等礦產豐富。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主要出口到口本、韓國和我國的台灣。
馬來西亞的農產品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棕櫚油、橡膠、可可、稻米、胡椒、煙草、菠蘿、茶葉等。
※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尼。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出口到中國。
製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部門,有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以及 汽車 製造等行業。
馬來西亞 旅遊 業發達,遊客主要來自中國、印尼、泰國、韓國。
馬來西亞對外出口市場主要是新加坡、中國和日本。
馬來西亞進口商品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和美國。
※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的商品主要有集成電器、計算機及其零部件、棕油、塑料製品、天然橡膠等。中國向馬來西亞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計算機及其零配件、集成電路、服裝、紡織品等。
附:馬來人的生活習俗。
①馬來人忌食豬肉、忌飲酒,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吃的。
②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可用左手。
③馬來人禁煙,喜嚼檳榔,喜食咖喱牛肉。
④對於死者,馬來人哀痛在心,從不嚎啕大哭。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關系密切,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的主權爭議也完美解決。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關於白礁島主權存爭議。
馬來西亞半島是中南半島最南端的部分,北接泰國,南連新加坡,東望蘇門答臘島,面積約130590平方公里。
馬來半島又稱克拉半島、馬六甲半島,屬於中南半島向南延伸的部分,分屬緬甸、泰國、馬來西亞三國,其中屬於馬來西亞的半島部分又稱為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半島南北長1127公里,最寬處322公里,最窄處僅56公里,面積約23.7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丘陵地區。
在馬來半島克拉地峽以南,生活著很多豹子,其中90%都是黑豹,這里是世界上黑豹數量最多的地方。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錫、棕櫚油、鐵礦石的重要出口國之一。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排名中,吉隆坡屬於一線城市。
馬來西亞的東部又名沙沙,位於中國曾母暗沙以南,面和」19.81萬平方公里,北瀕南海,南鄰印度尼西亞,中段是汶萊國,海岸線長2384公里。
馬來西亞最大的港口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北部,是世界上第13大繁忙轉運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貨物吞吐量16大的港口。馬來西亞出口木材、棕油、橡膠的主要出口港,也是馬來西亞進口鋼鐵、化肥、砂糖、小麥、大米、石油及化工產品的轉運港。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早在2019年時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其經濟總量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三位。
※在2018年時,馬來西亞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目前,支撐馬來西亞經濟命脈的是資源,石油、橡膠、錫是它最重要的產業,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橡膠出口國,世界第二棕油出口國,尤其是橡膠手套,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而且世界上90%的避孕套的原料都來自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實行普及12年義務教育,公立大學幾乎免費,全民醫保。
※馬來西亞的華人吃苦勤勞,在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中,有九位是華人,但華人在馬來西亞政冶地位不高。
馬來西亞是全球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之一,尤其是晶元封測行業,佔到全球總份額的13%!
馬來西亞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其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
⑥ 馬來西亞有多大面積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
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
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
(6)馬來西亞的地形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 「 亞洲四小虎」 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在馬來西亞半島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馬來西亞沙砂的沙巴、砂拉越,三個市區,包括吉隆坡,納閩和布城。
⑦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南方。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
馬來西亞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7)馬來西亞的地形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建置沿革: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
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
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
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⑧ 馬來西亞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為: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個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東臨南中國海,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北接壤泰國,西瀕臨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汶萊、菲律賓等相鄰。馬來西亞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的地形主要是平原,整體地勢平坦,起伏較小。氣候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沒有明顯的四季之分,全年雨量充沛,平均溫度在26-30°C。
馬拉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主要民族包括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主要宗教信仰為伊斯蘭教。
⑨ 馬來西亞的地形特徵及判斷依據
馬來半島北接大陸,西臨印度洋安達曼海和麻六甲海峽,南為新加坡海峽,東瀕泰國灣、南海。中央山脈縱貫半島,最高點大漢山海拔2,187公尺。西部河流短,近海處大面積淤泥沉積,通航受阻。東部河流較長,上游坡降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