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東禪寺在馬來西亞什麼地方

東禪寺在馬來西亞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0-07 06:36:03

Ⅰ 東禪寺的業務

該寺院也申請開辦周日兒童佛學班、假日修道會、佛光假期日、短期進修課程及斷食療程等活動。
不幸的是,該寺院於2001年2月14日晚上8時許發生一場火患,燒毀一座面積一百餘平方公尺的禮堂大廈、禮堂內多樽價值不菲的入口佛像、佛台、經書、傢具設備等,損失高達百萬零吉。
該寺院住持滿亞法師事後宣布該寺院計畫在2014年3月8日展開第一場法會,然後在全國10個地點,包括吉隆坡中心、蕉賴、八打靈佛光文物中心、巴生福建會館、適耕庄、芙蓉、怡保佛光緣、關丹、馬口、麻坡展開巡迴籌款,著手重建工作,新建築物樓高三層,估計耗資三百萬零吉。預料星雲大師4月9及10日蒞臨馬來西亞時,受邀主持動土儀式。

Ⅱ 馬來西亞佛教的佛教團體

馬來西亞目前的佛教團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全國性團體、區域性團體以及寺院庵堂。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
簡稱「大馬佛總」或「馬佛總」。馬來西亞的佛教徒佔全國宗教人口的第二位(次於回教),一九五九年,佛教界有識之士在檳城極樂寺正式成立「馬來亞佛教會」。一九六三年,因東馬沙巴、砂□越的加入,改稱為「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成為馬來西亞華人佛教寺院及各地佛教團體的代表機構,首任會長竺摩法師。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成立之初,除了組織弘法團巡迴全國弘法外,也在一九六二年成功地向政府爭取將「衛塞節」列為國定假日。另一方面,為了保障佛教徒的權益,馬佛總也時常與政府對話,包括首相署、內政部、教育部、外交部與國家電影檢查局等。多年來,一直積極地向國家電影檢查局爭取禁映誣蔑佛教的影片及刪除侮辱佛教的劇情。此外,該會設立有施診所、佛教圖書館、文物流通處、檳州弘法會、佛學函授班,以及創立歷史長達三十餘年的馬來西亞佛學院,並與佛青總會成立考試委員會,每年在全國各地舉辦中、英文佛學考試,出版《無盡燈季刊》,定期舉辦佛學講座等。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在檳城建有規模宏大的佛總大廈,在首都吉隆坡也有佛教大廈,各州成立州分會或區域
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
簡稱「馬佛青」,成立於一九七○年,是大馬唯一的佛教青年組織,目前擁有近三百個團體會員,在全國各州設有聯絡委員會,是一個活躍於全國的組織,曾主辦多項活動,如佛青訓練營、聯誼會、座談會、工作營、短期出家,贊助外國講師巡迴全國講學,參加國際青年交換計劃、各種佛教學術會議,舉辦文物展覽、園游會等。在出版工作上,編印中、英文對照的會訊以及出版《佛教文摘季刊》,也成立馬來西亞佛教基金會來推廣佛教弘法工作。
馬來西亞佛光協會
簡稱「馬佛光」,一九九二年成立,在全國十三個聯委會的群策群力下,佛光會通過主辦各種活動,將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理想,無遠弗屆地傳遍各個角落。一九九五年,《傳燈——星雲大師傳》一書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掀起一股搶購的熱潮,本書因而躍居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佛光協會與當地著名的華文報《星州日報》聯辦《傳燈》萬元徵文比賽,也獲得讀者熱烈回響。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星雲應邀在莎亞南體育館( Stadium Shah Alam )舉行一場「人間佛教人情味」的佛學講座,有八萬人參加,兩萬人皈依三寶,佛教在此以回教占優勢的國家有如此突破性的創舉,實屬不易,也為佛教寫下輝煌的歷史。
馬來西亞僧伽會
簡稱大馬僧伽會,是大馬唯一包括南北傳佛教僧眾的總機構。一九九二年籌備成立,一九九五年獲准注冊。
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佛教會
( Sasana Abhinurdhi Wardhama Society ),簡稱大馬蘭卡佛教會。一八九四年,由大馬斯里蘭卡佛教徒發起,是大馬南傳佛教歷史最久的組織,會員多屬斯里蘭卡裔的佛教徒。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佛教會的初期,建立了十五碑斯里蘭卡佛寺,作為弘法中心,後成為大馬南傳佛教的中心。
一九六二年, 該寺住持達摩難陀上座創立大馬佛教弘法會( BMS ),定期弘法,開辦周日學校,舉行短期出家修道等活動。由十五碑斯里蘭卡佛寺出版與流通佛教書籍、小叢書及定期刊物,尤其聞名全球的佛教之音( Voice of Buddhist),對馬來西亞受英文教育的佛教徒具有莫大的影響。
馬來西亞泰裔佛教會( MIBO )
簡稱泰僧總會,成立於一九六八年,是大馬泰裔僧伽唯一的僧團,會員都是出家人,嚴謹地奉行原始佛教的生活及修持,其宗旨是協調馬來西亞七、八所泰國佛寺的活動,並統理泰僧事務。 區域性佛教團體大概可分為四種,以州、縣、地區及佛教教義命名。
在馬來西亞,上述佛教團體大約有五、六百個,其中比較知名的團體有: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檳城分會,除了代表世界佛教會之外,也是大馬各佛教團體聯合慶祝衛塞節的聯絡中心。此外尚有三慧講堂、馬來西亞禪坐中心、慧音社、北海佛教會、雪蘭莪佛教會、迦瑪噶舉教會、慈航佛學社、菩提佛學院等。
華裔以供養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為最多,歷史最悠久的是在明末清初麻六甲的青雲亭。建於一九八五年的檳城極樂寺是大馬規模最大的寺院,寺中有一座綜合中、泰、緬三國型式的大佛塔,現在已成為檳城建築物的象徵,也是大馬建築物的象徵。檳城另有一些寺院如瑪興達錫蘭佛寺、平萬安泰佛寺、竺摩法師住持的三慧講堂、佛光山派下的佛光學舍,都有相當的影響力。在吉隆坡方面,覺蓮苑泰佛寺、甘榜暹佛寺、觀音亭、鶴鳴寺及佛光山派下的南方寺、青蓮堂、東禪寺、佛光文教中心、六里村念佛會、東禪佛學院,都是非常活躍的佛教道場。
佛教徒、寺院庵堂在不斷增加中,因此政府對寺廟建築有所限定。

Ⅲ 馬來西亞最著名的廟宇是什麼

一、印度廟(Sri Mahamariaman Temple),建於1873年,是馬來西亞境內最大也是最華麗的印度寺廟,其中充滿了繁麗的雕刻、塑金和手繪圖案,又加上那些由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瓷磚。

二、檳榔嶼修建有檳城極樂寺(Kek Lok Si Temple);馬來西亞最大的佛寺;位於檳榔嶼州,坐落在檳城以南約6千米的白鶴山上。自山腳至山門有數百級石階,寺廟建築錯落別致,宏偉壯觀;

三、卧佛寺,又稱泰佛寺,位於車水路,檳島幽境的住宅區,是一座金碧輝煌的佛寺,該佛寺融合了中國、泰國和緬甸的建築風格,華麗且精雕細琢;

四、緬佛寺,建於1800年的緬佛寺就座落在卧佛寺的正對面。

Ⅳ 佛教在馬來西亞的歷史背景及其發展概況[快回!]

馬來西亞佛教的傳播
根據歷史記載,第一個在馬來西亞建立的佛教國家是狼牙修(Langkasuka),又稱狼士須。狼牙修的建國大約是在西元二世紀,興盛時,領土有吉打與吉蘭丹二州,以吉打城作為貿易港,中印交通非常密切。直至西元十三世紀,狼牙修一直是受到印度文化影響的佛教王國。
一般而言,佛教傳入馬來西亞,可分為早期與近期兩個時期。最早自西元二世紀至十五世紀, 在印度文化、宗教、藝術、政治的輸入和影響下, 馬來西亞陸續建立了許多邦國,並且信奉婆羅門教或佛教,但都不統一。 由於麻六甲( Malacca )海峽自古即是中印海路交通要道,因此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就成了各國的貿易中心。中印兩國僧侶由海路往來的,也必須經過此地。例如西元五世紀,東晉法顯大師從斯里蘭卡航海回中國,途中遇到風浪,漂流抵達印尼,後來到馬來西亞弘法。西元七世紀,唐朝義凈大師到印度取經,回程時也到過馬來西亞。因此,在十五世紀以前,馬來半島各邦國的宗教信仰普遍是以佛教或婆羅門教為主。
十四世紀,回教初入馬來西亞;西元十五世紀初葉,麻六甲王朝興起,太子伊斯干達沙( Iskandar Shah )迎娶回教國家巴散的公主為妻, 回教勢力因此快速發展。伊斯干達沙太子深受公主影響,繼位後,即運用強大的政權,下令全國人民一律改信回教。回教興盛,早期的佛教就此趨向衰亡。
西元十七世紀中,大批中國人渡海到南洋謀生,佛教才再度傳入馬來西亞。中國僧侶接踵而至,佛教寺院到處林立,佛教又在馬來西亞繁盛起來,雖然直接傳自印度的佛教早已沒落,但從中國傳來的佛教卻在此落地生根。
1二、馬來西亞佛教概況
馬來西亞目前的佛教團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全國性團體、區域性團體以及寺院庵堂。
2第一類:全國性的佛教團體
一、馬來西亞佛教總會,簡稱「大馬佛總」或「馬佛總」。馬來西亞的佛教徒佔全國宗教人口的第二位(次於回教),一九五九年,佛教界有識之士在檳城極樂寺正式成立「馬來亞佛教會」。一九六三年,因東馬沙巴、砂□越的加入,改稱為「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成為馬來西亞華人佛教寺院及各地佛教團體的代表機構,首任會長竺摩法師。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成立之初,除了組織弘法團巡迴全國弘法外,也在一九六二年成功地向政府爭取將「衛塞節」列為國定假日。另一方面,為了保障佛教徒的權益,馬佛總也時常與政府對話,包括首相署、內政部、教育部、外交部與國家電影檢查局等。多年來,一直積極地向國家電影檢查局爭取禁映誣蔑佛教的影片及刪除侮辱佛教的劇情。此外,該會設立有施診所、佛教圖書館、文物流通處、檳州弘法會、佛學函授班,以及創立歷史長達三十餘年的馬來西亞佛學院,並與佛青總會成立考試委員會,每年在全國各地舉辦中、英文佛學考試,出版《無盡燈季刊》,定期舉辦佛學講座等。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在檳城建有規模宏大的佛總大廈,在首都吉隆坡也有佛教大廈,各州成立州分會或區域 二、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簡稱「馬佛青」,成立於一九七○年,是大馬唯一的佛教青年組織,目前擁有近三百個團體會員,在全國各州設有聯絡委員會,是一個活躍於全國的組織,曾主辦多項活動,如佛青訓練營、聯誼會、座談會、工作營、短期出家,贊助外國講師巡迴全國講學,參加國際青年交換計劃、各種佛教學術會議,舉辦文物展覽、園游會等。在出版工作上,編印中、英文對照的會訊以及出版《佛教文摘季刊》,也成立馬來西亞佛教基金會來推廣佛教弘法工作。
三、馬來西亞佛光協會,簡稱「馬佛光」,一九九二年成立,在全國十三個聯委會的群策群力下,佛光會通過主辦各種活動,將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理想,無遠弗屆地傳遍各個角落。一九九五年,《傳燈——星雲大師傳》一書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掀起一股搶購的熱潮,本書因而躍居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佛光協會與當地著名的華文報《星州日報》聯辦《傳燈》萬元徵文比賽,也獲得讀者熱烈回響。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星雲應邀在莎亞南體育館( Stadium Shah Alam )舉行一場「人間佛教人情味」的佛學講座,有八萬人參加,兩萬人皈依三寶,佛教在此以回教占優勢的國家有如此突破性的創舉,實屬不易,也為佛教寫下輝煌的歷史。
四、馬來西亞僧伽會,簡稱大馬僧伽會,是大馬唯一包括南北傳佛教僧眾的總機構。一九九二年籌備成立,一九九五年獲准注冊。
五、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佛教會( Sasana Abhinurdhi Wardhama Society ),簡稱大馬蘭卡佛教會。一八九四年,由大馬斯里蘭卡佛教徒發起,是大馬南傳佛教歷史最久的組織,會員多屬斯里蘭卡裔的佛教徒。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佛教會的初期,建立了十五碑斯里蘭卡佛寺,作為弘法中心,後成為大馬南傳佛教的中心。
一九六二年, 該寺住持達摩難陀上座創立大馬佛教弘法會( BMS ),定期弘法,開辦周日學校,舉行短期出家修道等活動。由十五碑斯里蘭卡佛寺出版與流通佛教書籍、小叢書及定期刊物,尤其聞名全球的佛教之音( Voice of Buddhist),對馬來西亞受英文教育的佛教徒具有莫大的影響。
六、馬來西亞泰裔佛教會( MIBO ),簡稱泰僧總會,成立於一九六八年,是大馬泰裔僧伽唯一的僧團,會員都是出家人,嚴謹地奉行原始佛教的生活及修持,其宗旨是協調馬來西亞七、八所泰國佛寺的活動,並統理泰僧事務。
2第二類:區域性佛教團體
區域性佛教團體大概可分為四種,以州、縣、地區及佛教教義命名。
在馬來西亞,上述佛教團體大約有五、六百個,其中比較知名的團體有: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檳城分會,除了代表世界佛教會之外,也是大馬各佛教團體聯合慶祝衛塞節的聯絡中心。此外尚有三慧講堂、馬來西亞禪坐中心、慧音社、北海佛教會、雪蘭莪佛教會、迦瑪噶舉教會、慈航佛學社、菩提佛學院等。
華裔以供養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為最多,歷史最悠久的是在明末清初麻六甲的青雲亭。建於一九八五年的檳城極樂寺是大馬規模最大的寺院,寺中有一座綜合中、泰、緬三國型式的大佛塔,現在已成為檳城建築物的象徵,也是大馬建築物的象徵。檳城另有一些寺院如瑪興達錫蘭佛寺、平萬安泰佛寺、竺摩法師住持的三慧講堂、佛光山派下的佛光學舍,都有相當的影響力。在吉隆坡方面,覺蓮苑泰佛寺、甘榜暹佛寺、觀音亭、鶴鳴寺及佛光山派下的南方寺、青蓮堂、東禪寺、佛光文教中心、六里村念佛會、東禪佛學院,都是非常活躍的佛教道場。
佛教徒、寺院庵堂在不斷增加中,因此政府對寺廟建築有所限定。

Ⅳ 相思酒原唱

相思酒原唱是蔡可荔。

蔡可荔,馬來西亞女著名歌手,曾獲得「馬來西亞十大歌星」榮譽稱號,曾發行佛曲專輯《悟.佛曲傳心燈》和《菩提吟.傳心燈》而備受歡迎。

「蔡可荔」可以說是歌唱世家,家裡的成員都與娛樂圈沾上邊的,姐姐曾從事戲班,當年的小可荔還曾在台上客串跑龍套,胞兄也是娛樂界有名的經紀人,灌錄專輯初期,可荔都是灌錄華語專輯,後來,才嘗試灌錄福建專輯。

(5)東禪寺在馬來西亞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演出記錄:

2006年10月29日蔡可荔在中國內地浙江橫店體育館參與「一輪明月首映式暨紀念弘一大師佛教歌曲演唱會」,蔡可荔作為演出嘉賓在其中演唱了兩首佛教歌曲《悟》和《自如》。本次的演出嘉賓一共有:濮存昕、蔡可荔(馬來西亞)、徐少華、游本昌等。

2010年6月20日蔡可荔在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參與「2010年雙親節暨菩提眷屬祝福禮」,在之後的菩提眷屬晚宴上,已轉唱佛曲多年的歌手蔡可荔也受邀演唱助興,讓來賓有機會一睹她退隱流行樂壇多年後依然亮麗動人的風采。

Ⅵ 南少林在哪,北少林在哪

北少林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5公里處的嵩山少室山下。
南少林的具體地理位置至今仍是一個迷。現在有三種說法:1.泉州說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古城泉州,歷史悠久。泉州武術淵源流長。明史中就有:「溫陵棍棒手撲妙絕天下」的記載。 泉州南少林最早見於《萬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清末成書《少林拳術秘訣》稱:「斯時國內有兩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閩中」。唐豪考證認為:此「閩中」少林即泉州少林,從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然而,泉州南少林的具體地點在何處呢?早期看法認為:泉州東禪院即南少林。理由是:清咸豐丙辰(1856)年間,東禪寺主持幻空曾手書「少林古跡」山門匾額,稍後又出現過「欽賜東禪少林寺」供案。泉州歷史學會陳泗東據此認為:「東禪寺有兩個名稱,一是正式的,名為鎮國東禪寺,......另一個是俗稱,叫少林寺。」(見陳泗東《泉州少林史跡考》)東禪寺即南少林的說法在武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2.莆田說 最早見於蕭一山《近代秘密社會史料》,稱「少林寺在福州府福田縣九連山」。日本人平山周的《中國秘密社會史》則稱「少林寺在福州府浦田縣九連山」。後人認為「福田」「浦田」均為莆田的誤傳。而《洪門歷史》、《清稗類抄》則直指南少林在莆田縣九連山,從而形成「莆田南少林」之說。現代一些史學著作如範文瀾《中國通史》、李方晨《中國近代史》均沿用此說。 上述史料將南少林指向莆田「九連山」,唐豪從這點下手,確認莆田並無九連山地名,進而否定「莆田南少林」之說。1987年,莆田縣體委在武術挖掘和文物普查中,在西天尾鎮林山村發現一批與南少林有關的文物古跡,隨即組成南少林遺址調查組,經過兩年的工作,在省考古隊及有關專家的配合下,確認莆田市西天尾鎮林山村「林泉院」遺址為南少林寺。1989年,在福建省武協年會上正式披露,引起強烈反響。1991年9月14—16日,來自歷史、考古、宗教、武術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五十餘人雲集莆田,召開歷時三天的「南少林遺址論證會」,會上聽取了省考古隊長林公務《莆田林泉院遺址的考古挖掘及其初步認識》和省武協顧問方金輝《論莆田林泉院即南少林遺址》的主題報告,專家經過聽取報告、實地勘察、調查訪問,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形成了對莆田南少林的初步共識,即基本判定林泉院即武術界通稱的閩中少林,也就是南少林。1992年4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海內外報刊電訊紛紛報道,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以及台灣、香港等50多個海外代表團前往尋根拜祖。1997年春,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初先生親自為莆田「南少林寺」題字。 構成莆田南少林的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是考古發現。林泉院建於唐貞觀年間,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遺址中發現的兩個石槽,一口在槽沿上刻有「當院僧兵永其佳其共造石槽一口」字樣。另一口上有「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僧兵」一詞在歷史上為少林寺專有,而「諸羅漢浴煎茶散」是療傷用葯。這些均表明昔日寺院武風極盛。
3.福清說 1993年7月13日,《福建僑報》率先發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內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東張鎮新寧里肖林村。肖林村原名少林,《八閩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均有福清少林寺的記載。流傳於福清民間的《請神薄》上有「少林寺伽藍」之名。少林寺遺址位於新寧里彌勒山南坡,寺院依山而建,有八座層次分明的平坦地台,第二殿右側有馬廄、練功場、少林僧人墓葬等遺跡。寺前約400米的石板橋有刻著「少林院沙門謹募眾緣,共發心德,舍造下洋石橋一間」條石一塊,可作為福清少林寺的佐證。1993年,福建省武協派人對福清少林進行考察,並結合文獻記載,認定福清少林寺確實存在,其依據有五: 1.福清少林寺於清乾隆以後消失,與傳說中康熙年間毀少林之事吻合。 2.福州府無福田縣,仰為福清縣之謬。 3.福清地屬福州府,地理位置恰為閩中,與《少林拳術秘訣》中南少林在「閩中」相符。 4.福清古代亦有武僧,《後村大會集》中「得法於鐵鞭韶」的德誠和尚,便是福清高僧。 5.莆田無九連山,福清少林遺址坐落在與永泰、莆田交界處的九連山脈,極有可能是「真正」的「南少林」。 近年來,福清市組織文史工作者通過大量艱苦細致的調查考證,撰寫出詳盡的《福清也發現少林寺遺址》的調查報告,引起國內外武術界、學術界的極大興趣。

Ⅶ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地方哪個景色比較好

馬來西亞的景色很不錯,也有很多景點可以走。

柔佛州

  1. 樂高主題公園

  2. 金海灣

  3. 皇家阿布巴卡博物館

  4. 勒班河濕地

  5. 舊柔佛古堡

  6. 四灣島

  7. 詩巫島

  8. 柔佛河大橋

  9. 迪沙魯海灘

  10.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

  11. 瑪凰畫廊

  12. 哥打丁宜瀑布

  13. 興樓雲冰國家公園

  14. 拉哇島

  15. 金山

  16. 柔佛河

  17. 迪沙魯果園

  18. 柔佛古廟

  19. 蘇丹阿布巴卡清真寺

  20. 南亞港鱷魚園

  21. 丹絨比艾國家公園

  22. 丁宜島

  23. 柔佛藝術館

  24. 柔佛動物園

  25. 凱蒂貓樂園

  26. 丹絨芭勞漁夫博物館

  27. 哥打丁宜博物館

  28. 龜咯島

  29. 奧爾島

  30. 柔佛皇陵

馬六甲州

  1. 三寶井

  2. 馬六甲動物園

  3. 荷蘭紅屋

  4. 聖約翰山

  5. 聖方濟教堂

  6. 特拉喀拉清真寺

  7. 三寶廟

  8. 馬六甲博物館

  9. 馬六甲蘇丹故宮

  10. 聖地牙哥古城門

  11. 聖保羅教堂

  12. 峇峇娘惹古跡博物館

  13. 三寶山

  14. 青雲亭

  15. 馬六甲海事博物館

  16. 鄭和文化館

  17. 愛化摩沙度假村

  18. 娘惹文化博物館

  19. 雞場街

  20. 皇家馬來西亞海軍博物館

  21. 獨立宣言紀念館

  22. 愛極樂森林公園

森美蘭州

  1. 州立博物館中心

  2. 波德申沙灘

  3. 林茂水晶村

  4. 蘆骨博物館

雪蘭莪州

  1. 馬來西亞農業公園

  2. 黑風洞

  3. 東禪寺

  4. 瓜拉雪蘭莪天空之鏡

  5. 馬來西亞森林研究所

  6. 雪邦黃金海岸

  7. 雙威水上樂園

吉隆坡聯邦直轄區

  1. 馬來西亞國家皇宮

  2. 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

  3. 國家動物園

  4. 黑風洞

  5. 吉隆坡塔

  6. 國家回教堂

  7. 國家天文館

  8. 探險仙境公園(綠野仙蹤)

  9. 丹普樂公園

  10. 吉隆坡湖濱公園

  11. 蘭花公園

  12. 東協雕塑公園

  13. 獨立廣場

  14. 馬來西亞國家劇院

  15. 國家科學中心

  16. 蘇丹亞都沙末大廈

  17. 吉隆坡國油雙峰塔

  18. 國家清真寺

  19. 土著居民博物館

  20. 樂聖嶺天後宮

  21. 蝴蝶公園

  22. 吉隆坡木槿花園

  23. 馬來西亞國家英雄紀念碑

  24.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25. 獨立體育場

  26. 印度人街

  27. 標志塔

  28. 嘉美克回教堂

  29. 星星丘

  30. 馬里安曼印度廟

  31. 國家博物館

  32. 馬來西亞皇家警察博物館

  33. 成功時代廣場

  34. 茨廠街

  35. 馬來西亞國會大廈

  36. 伊斯蘭中心

  37. 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

  38. 阿布瑟曼酋長故居

  39. 大馬摩天輪

  40. 馴鹿公園

  41. 雀鳥公園

布城聯邦直轄區

  1. 粉紅清真寺

  2. 馬中友好公園

霹靂州

  1. 綠中海

  2. 邦咯島

  3. 三寶洞

  4. 翡翠灣

  5. 霹靂洞

  6. 安順斜塔

檳城州

  1. 極樂寺

  2. 馬來西亞檳城第二跨海大橋

  3. 檳榔嶼博物館

  4. 張弼士故居

  5. 觀音寺

  6. 檳城植物園

  7. 檳城博物館

  8. 檳城國家公園

  9. 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

  10. 檳榔嶼

  11. 升旗山

  12. 檳城蝴蝶園

  13. 升旗山

  14. 檳榔嶼風景區

  15. 蛇廟

  16. 里朴島

吉打州

  1. 蘭卡威群島

  2. 蘭卡威海底世界

  3. 珍南海灘

  4. 稻米博物館

  5. 巴雅島海洋公園

  6. 倫部島

  7. 浮羅交怡島地質公園

  8. 蘭卡威天空之橋

  9. 蘭卡威傳奇公園

  10. 馬來西亞首相紀念館

  11. 巴雅島

  12. 蘭卡威紅樹林

  13. 丹絨魯海灘

  14. 孕婦島

  15. 查希爾清真寺

  16. 玻璃島

  17. 巨鷹廣場

  18. 瑪蘇麗之墓

  19. 布央谷考古博物館

  20. 亞羅士打塔

  21. 斯敢東島

吉蘭丹州

  1. 士頓山州立公園

  2. 茜蒂卡迪查大巴剎

  3. 必昔甘巴尤海灘

  4. 手工藝村及手工藝博物館

登嘉樓州

  1. 熱浪島

  2. 停泊島

  3. 七重天瀑布

  4. 天鵝島

  5. 浪中島

  6. 寶石島

  7. 蘭道阿邦海灘

  8. 登莪島

  9. 肯逸湖

  10. 登嘉樓州立博物館

  11. 棉花島

  12. 丹絨佳拉度假村

  13. 登嘉樓漁村

彭亨州

  1. 雲頂高原

  2. 瓜拉甘達大象保育中心

  3. 大漢山國家公園

  4. 雲頂賭場

  5. 肯濃森林公園

  6. 刁曼島

  7. 福隆港

  8. 金馬侖高原

  9. 大漢山

沙巴州

  1. 卡帕萊島

  2. 美人魚島

  3. 西巴丹島

  4. 克里亞斯濕地公園

  5. 沙巴清真寺

  6. 普陀寺

  7. 環灘島

  8. 長鼻猴野生動物園

  9. 哥曼通

  10. 麻布島

  11. 邦邦島

  12. 西比洛人猿保護中心

  13. 馬廖盆地

  14. 馬麗風島

  15. 馬布島

  16. 拉央拉央島

  17. 丹濃谷自然保護區

  18. 沙巴州博物館

  19. 特魯斯馬迪山

  20. 克拉克山

  21. 克拉克山脈國家公園

  22. 敦沙卡蘭國家海洋公園

  23. 斗湖山公園

  24. 海龜島國家公園

  25. 迪加島國家公園

  26. 京那巴魯公園

  27. 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

  28. 瑪木堤島

  29. 海龜島

  30. 迪加島

  31. 沙比島

  32. 蘇祿島

  33. 馬努干島

  34. 嘉亞島

  35. 京那巴魯山

納閩聯邦直轄區

  1. 納閩區立清真寺

砂拉越州

  1. 本那拉山

  2. 古晉大伯公廟

  3. 拉讓江

  4. 山都望

  5. 沙勞越洞穴

  6. 姆魯國家公園

  7. 州元首府

  8. 比達友安娜萊斯長屋

  9. 胡椒種植園

  10. 砂拉越文化村

  11. 砂拉越風洞

  12. 鹿洞

  13. 阿比山

  14. 實蒙古野生動物護育中心

  15. 古晉大郵政局

  16. 古晉回教堂

  17. BAKO國家公園(峇哥國家公園)

  18. 砂拉越博物館

  19. 瑪格烈達堡

  20. 砂督周末市集

  21. 砂拉越地洞

  22. 巴蘭河

  23. 尼亞洞

Ⅷ 祝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恭喜發財

美國

財政部印刷「金雞吉利錢」發行全國

美國財政部印刷局為慶祝華人農歷春節,今年發行「金雞吉利錢」美元一元和五元鈔票,每張鈔票的聯號前四碼都是許多華人最喜愛的「8888」,喻意發達又發財。印刷局從四年前馬年開始,便印製聯號「8888」的一元紙鈔,由於相當受歡迎,今年「金雞年」更新增加發行五元紙鈔。該紀念鈔票不只針對美國境內華人社區,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站購買。但由於中國內地實施外匯管制,因此「吉利錢」不能在當地發行。

在美國的中國華人更是熱熱鬧鬧准備過節。中國人做什麼事兒都講究「紅紅火火」,用這個詞形容紐約37萬華人迎接新年的場景再恰當不過。眼下,新春將至,紐約的華人社區正是紅火非凡。在美華人平日里生活多是快節奏的,為生計終日奔波,甚至節假日都很少休息。但春節他們是不能不過的,有些在白人公司里做事的人,特意把休假安排在春節期間;很多做生意的人也索性關門幾天,徹底放鬆一下。生意紅火——買年貨購禮物都集中在這個時候,店鋪前門庭若市,摩肩接踵。場面紅火——大街小巷,人們走親訪友,組織聚會,有的還藉此佳機喜結良緣。

早在一兩周前,紐約華人社區的迎新年活動便拉開了序幕。紐約的華人來自許多地方,因此便有了不少以移民原地域為基礎而成立的同鄉會。這些同鄉會幾周來活動不斷。而5日在曼哈頓唐人街羅斯福公園開市的新年花市,更為迎新春活動帶來了一個小高潮。花市數十個攤位上擺滿了象徵著吉祥如意的桃花、梅花、玫瑰、康乃馨、菊花和劍蘭等,吸引了眾多買花、看花的人。除了鮮花展售之外,在花市上還有傳統的舞獅表演、雜耍、雞年風水講座、美食薈萃以及幸運大抽獎。
開市當天,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也帶著女友趕來。他說,他一是要向華人社區賀新春,並用海外華人常掛在嘴邊的祝福話「恭喜發財」向華人拜年;二是也想藉此機會討個吉利。布隆伯格說華人的迎新年活動最為吉祥熱鬧,他希望通過參加這個活動也給自己帶來好運。為此,他特意花了6塊錢買了一束玫瑰送給女友。女友當眾給了他一個熱吻,博得在場遊客的熱烈掌聲。

新春大遊行是紐約華人過年的一個重要保留節目。今年,遊行的主辦者向人們發出呼籲,為了顯示傳統的中華民族色彩,請大家盡量穿著唐裝參加遊行。此外,燃放鞭炮也是中華民族過新年的傳統節目之一。紐約當局為此專門安排了鞭炮燃放點和燃放時間。據估計,今年紐約唐人街的迎新年活動將吸引25萬人前來觀光,與中華民族共度中國新年。

在紐約另一個華人聚居區法拉盛,今年恰是舉行農歷新年大遊行活動的第十個年頭。所以,今年的規模要勝過往年,不少公交車甚至因此臨時改變了行駛線路。據估計,將有21輛花車、4輛古董敞篷跑車和100多個團體機構的6000多人參加今年的遊行。

在農歷新年前夕,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和紐約州州長帕塔基還向華人社區發來了賀信,祝華人新年快樂,同時也對華裔移民對美國發展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與紐約華人新年活動有關的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從今年起,紐約州把中國的農歷大年初一定為全州的法定節日。這是自2001年紐約市內曼哈頓帝國大廈首次點亮華人新春彩燈以來,最具影響的一件大事。

看過美國愛情經典片《西雅圖不眠夜》的人們,都不會忘記影片中帝國大廈傳遞愛情那超級浪漫的一幕。帝國大廈是紐約市最高的標志性建築,從周邊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獨特的尖頂。每當夜幕降臨,它那被彩燈照亮的變幻莫測的尖頂與五光十色的街景交相輝映,組成了曼哈頓一道誘人的景觀。今年春節,帝國大廈將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個晚上亮起代表喜慶和吉祥的紅、黃兩色彩燈,向華人拜年。

紐約華人在紅紅火火迎新春之際,也沒有忘記剛剛發生地震海嘯災難的印度洋國家。據主辦帝國大廈亮燈活動的機構介紹,今年取消了往年的慶祝活動而只亮彩燈,他們要把省下來的經費捐給印度洋海嘯受災國。除此之外,許多華人組織還多次聯合主辦了海嘯賑災慈善籌款晚宴。到目前為止,紐約華人社區已經為災區捐出了20多萬美元的善款。

此外,今年紐約華人的新年活動還吸引了一些美國主流企業。美洲銀行首次為活動提供贊助,迪斯尼還派出了卡通片《花木蘭》中的「木須龍」和風靡世界的寵物小精靈「比卡丘」來做特別嘉賓和親善大使。這些活動的背後無不揭示著這樣的現實,即中華文化已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了美國主流社會。

馬來西亞

總理向全國華人發出3500多張賀卡

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夫婦向全國華人政黨、社團、工商、文教和媒體等各界人士發出3500多張賀卡,向全國華人賀歲,期盼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紅彤彤賀卡上印著總理署大樓和幾條金色鯉魚的圖案。賀卡內頁,除了巴達維總理夫婦簽名外,還印有一副用中文書寫的對聯「人壽國強家富,年豐花好月圓」,祝願馬來西亞國泰民安,人民生活年年有餘。當地一家華文報紙報道說,巴達維總理的新春賀詞,反映了他努力促進國內種族和諧、政治穩定、人民幸福的美好願望。

馬來西亞的華人更喜歡熱鬧,各地華人社團的團體活動早在1月份就紅紅火火地開始了。燈會、花會、書法會、團拜會好不熱鬧。

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將在除夕夜舉辦動態平安燈會,盡管目前是「封山」時期,但是很多遊客已經等不及要先睹為快了。目前,整個東禪寺已經填滿各式各樣的鮮花、燈飾。去年東禪寺舉辦了首次燈會及花卉展,吸引了23萬人前去參觀,今年有媒體稱參觀人數可能超過50萬。

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大年的時候最受關注,大年是品嘗各種美味的好機會。在海外也是一樣的,來自馬來西亞各地的華人老鄉們將歡聚一堂,帶來各自籍貫的風味和傳統文化。還有茶藝、書法、舞獅、燈謎無不體現海外華人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由於去年12月26日的海嘯,馬來西亞政府取消了各地官方的團拜活動,但是,各華人老鄉會還會在新年裡進行團拜活動,當然,老鄉們在一起也像家人團聚一樣,多是敘舊,也是其樂融融。

韓國

相信命理認為雞年將是財運年

春節(正月初一)是朝鮮民族最大的節日。每當節日來臨就會出現民族大移動,屆時將有一半的人口回鄉探親。省親的人們要在幾個月前預訂回鄉的汽車票或在節日的前幾天乘轎車返鄉,屆時全國的道路將擁擠不堪。韓國人的春節,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為基礎的。所以春節也是子孫同祖神團聚,進行精神交流,增進感情的神聖時間。

新年的早晨,人們穿上民族服裝互相拜年。拜年是韓國維系家族親情的紐帶。這一天,不論是誰互相見面,都要說拜年話,如「過年好」、「恭喜發財」、「祝您健康」、「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學」等祝福。這一天,不論哪一家的代表性食品都是年糕湯。所以吃年糕湯也意味著過年和又長了一歲。正月初一晚上最有趣的風俗是趕走「夜光鬼」。據稱在這一天,夜光鬼挨家挨戶游盪,試穿每個人的鞋,遇到合腳的就帶走。如果誰在這一天晚上丟了鞋,他的運氣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這一天晚上,人們大都把鞋放在裡屋早早熄燈入睡。為了防止自己的鞋被夜光鬼帶走,人們都要在立柱或大門上放置篩子或簍子。這是因為夜光鬼有一個習慣,見東西就要數一數,當夜光鬼見到了篩子或簍子就要數篩子或簍子上的網眼,當他數完了天也就亮了,等到雞叫,他早已把試鞋的事忘得一干二凈,溜之大吉。

許多韓國人對命理一說深信不疑,若從命理的角度來看,揮別黯沉紛亂的甲申猴年,進入乙酉雞年之際,今年將會是一個「無往不利」的吉祥年。韓國人認為,凡是雞年出生的人做事皆從容不迫,且生性樂觀,頭腦聰明而有自製心。但是略帶神經質,對於金錢不太重視,有「浪費之癖」。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對時尚有著敏銳的把握度,能夠輕易地就走在流行的前沿。專門研究東方占星術的韓國學者龔尚永表示,預計今年時尚界會加進許多「流行雞元素」來順應雄雞潮流。這會給韓國的流行文化及娛樂事業帶來一筆難以預估的財富。不僅如此,按照黃道十二宮及陰陽五行對萬事萬物的影響,小小的「雞」對各行各業的發展作用自然不能小覷。在韓文中,「雞」的發音是「陰」與「鐵」(五行之中,鐵即為金)的合音,龔先生透露說,今年凡是與鋼鐵「沾親帶故」的生意都會非常好做,像一些高端的電子產品及走俏的汽車市場行情將持續上漲。

新加坡

家人團聚花會春意盎然

新加坡的華人家庭每年都會聚在一起做年糕。一家人聚在一起,一邊做著各種各樣的糕點,一邊話著家常,其樂融融,他們的年過得不比中國國內遜色。他們也要開油鍋、燒火爐,取年年開火年年旺的意思。

春天華人將聚齊聖淘沙,約100萬棵綻放花姿的植物各展風采,以空前盛大的規模迎接春節到來。「聖淘沙春節花會」是新加坡聖淘沙集團首次配合農歷新年所舉辦的花卉展覽,請來園藝和植物專家精心設計不同主題的花卉展覽,包括效仿英國式的庭院設計、以12個月份為主題的花卉造型及鋪滿玫瑰的巨型牆壁等。

除夕這一天對新加坡華人來說極為重要。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同時,他們還要供奉食物或鮮花給死去的先人,雖然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在新加坡,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整迎春。傳統上,拜年的習俗是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不過對於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說,跪拜是令人感到別扭的,他們都不再遵循這種習俗,現在普遍的做法是,雙手捧著一對柑向長輩祝福。這源於中國南方人的過年習俗。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出於「好事成雙」,新加坡人在向親友拜年時,總是呈上一對柑,而且必須是雙手奉上。照習俗,當客人告別時,主人也得以柑回禮,以示互祝好運。除此之外,派「紅包」也是新加坡人新年的另一種習俗。

元宵節這一天,佛教徒與道教徒一般上是到廟里許願。元宵節是月圓之夜,使人聯想到愛情,這個節日對戀愛中的情侶特具意義。這一天,新加坡人特別是一對對的情侶紛紛走上街頭觀賞花燈,參與各種燈籠製作比賽。

越南

貼春聯吃年粽守除夕

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是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花市是越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的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越南人過年要吃最具民族特色的年粽和糯米餅。年粽的做法跟我們吃的粽子一樣,不過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以糯米、豬肉和綠豆沙做餡,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同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有除夕守歲的習俗。除夕夜人們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湧上街頭,年輕女子還穿上越南旗袍。零時,當電台播出國家領導人春節講話時,節日氣氛便達到高潮。隨後人們還采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采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采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越南人過春節照例放幾天假,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越南人稱之為「沖家」或「沖地」,其意義跟「沖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巴基斯坦

放風箏聯歡會跳群舞

在巴基斯坦,人們迎接春天的方式不像我國,沒有特定的日子。每年二三月間,以旁遮普邦首府拉合爾為中心,各種各樣的活動次第展開,從一個城市轉到另一個城市。慶祝活動包括歌舞晚會、放風箏等。

巴基斯坦也同我們一樣,組織「春節聯歡晚會」。不過比起我們的春晚,他們的內容比較簡單,突出的就是熱鬧。現場觀眾會不受任何導演約束,聽到高興時,許多人就會站起來圍成圈子,在台下寬敞的地方伴著台上的音樂節奏跳舞;興奮的時候,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巴基斯坦人還是外國人,牽起手來就跳,台上台下融為一體。

放風箏是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人們的風箏不重形式,也就是鳥、魚等幾個造型,色彩也比較單調。從早晨開始,人們或聚集在公園等空曠處,或爬上屋頂放風箏。不久,漫天的風箏開始在春風中飛舞,為天空增加了一些動感。

印尼

在災區里過一個「堅強」的除夕夜

印尼人稱春節為「imlek」,音譯「陰歷」。2003年,印尼政府宣布農歷初一為全國公共假日,正式解除了過去三十多年來的禁令,印尼人,特別是當地華人開始名正言順地歡慶農歷新年。

早在春節前一個月,一些華人家庭就開始忙碌起來,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在道教徒的眼中,是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事情的日子。人們都希望灶神向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准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春節前夕,一些家庭還都忙著製作糕餅等食品,特別是年糕,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之義。此外,他們也會像我們一樣在春節里互贈禮物,「禮尚往來」。與我們不同的是,印尼今年的春節恐怕要在一片痛苦與艱難中度過。但據《雅加達郵報》2月7日報道,一些印尼人還是堅強地聚在了一起,為這個特別的新年祝福慶祝。

巨大的公雞模型佇立在越南胡志明市街頭以慶祝中國農歷雞年的到來。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持續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經奪去了13名越南人的生命,被宰殺的家禽總數達到83萬只。一向被越南人作為除夕年夜飯中「重頭菜」的雞肉食品,也無奈被拒於千里之外。今年的春節,越南人只能遠遠地欣賞他們喜愛的雞了。

Ⅸ 壽縣東禪寺為何改名為報恩寺

安徽壽縣報恩寺是一座唐朝時期的佛寺,此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玄裝法師主持修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院正中是宋塔地宮,原為九級的北宋舍利磚塔,後倒塌六級,殘存的三級因危及遊人安全, 於1977年拆除。清基時發現了塔下的地宮,地宮有彩繪壁畫及金、銀棺等珍貴文物。院中有兩棵千年銀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和東西廊房掩映在綠蔭之中,樹齡均在1300年已上,為國家一級文物。全寺總面積 14700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建築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
報恩寺坐落在城內東北隅,舊名崇教禪院、東禪寺,明洪武年間改為今名。據《壽州志》記載,此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寺總面積 14700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建築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
走到西大寺巷盡頭,這就是報恩寺了。進入報恩寺大院,越過高大紅色的照壁,邁進山門,即到第一進大院,院內蒼松翠柏,鬱郁蔥蔥。院正中是宋塔地宮,原為九級的北宋舍利磚塔,後倒塌六級,殘存的三級因危及遊人安全, 於1977年拆除。清基時發現了塔下的地宮,地宮有彩繪壁畫及金、銀棺等珍貴文物。再穿過二佛殿,便來到第二進深院,兩棵千年銀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和東西廊房掩映在綠蔭之中。

Ⅹ 東林寺在哪裡

東林寺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東距廬山牯嶺街50公里。

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

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國家著名佛教道場、江西省三大國際交流道場之一。

(10)東禪寺在馬來西亞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寺內文物甚多,諸如:唐代尊勝陀羅尼經幢(公元683年),為東林寺現存最古老的石刻;譯經台——昔日遠公請西域經師來東林寺譯經駐錫之地;柳公權殘碑;康有為題刻;李邕《東林寺碑》並序。聰明泉,出木池,護法力士,六朝松,謝靈運《廬山慧遠法師碑》,王陽明詩碑等。

如此深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東林凈土文化。凈土宗風所及已遍於世界。

東林寺與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佛教界來往頻繁,借凈宗文化搭建起一座對外交流的金橋,溝通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之間的聯系,澤被四方。

晉建甘露壇,續佛慧命,弘道傳法,成為中國佛教重要戒壇。唐刻陀羅尼經幢,石雕護法力士,柳公權殘碑等珍貴文物保存至今。

天寶九年,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前,來東林朝禮,將凈土宗教義傳至日本,為中日民間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貢獻。日本凈土宗與中國凈土宗一脈相承,專門成立了「日本國廬山慧遠法師奉贊會」,定期來寺朝拜禮祖。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