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的黑屋子會怎麼樣

馬來西亞的黑屋子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0-06 05:38:29

A. 馬來西亞地區的人最痛恨哪一類人

美國打越南,但越南並不恨美國,同樣如此美國與俄羅斯對抗,但是俄羅斯也並不恨美國,中男就不一樣了,越南最恨的是中國,同樣馬來西亞對中國也不友好,更不談朝鮮了。真不知道是不是以馬克思為榜樣的國家都不會有好朋友呢?

B. 馬來西亞在房間里經常都有些什麼蟲子

馬來西亞的問題由我答。。。呵呵。。。我是馬來西亞人嘛。。。
馬來西亞在房間里經常都有些什麼蟲子?
壁虎--最討厭它的大便(黑人戴白帽)【壁虎噴射】
蟑螂--可怕的一些還會飛噢【蟑螂屋】
螞蟻--黑的還好!紅的就@_@【殺蟲王】
老鼠--最多!又不能死光光!【捕鼠器(建議)/鼠葯(死時很臭)】
蚊子--每天都有!【蚊香】
蒼蠅--唉...它的蛋蛋吃了拉肚子!【放油紙】
最可怕的是大家的家有很多「白蟻」,小心白蟻吃了你的家你還不知道!等你發現時嚴重了!【自己辦不到,要請專家才行。(小心好臭)】

我是RAWANG區。。。

C. 檳榔是什麼味道

把檳榔放進嘴裡就會有很濃的一股清涼刺鼻的味道,咬上一口就會感到有點苦,整個喉嚨有點噎住的感覺,習慣之後就會慢慢的感覺到一種微醺、興奮的快感,有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檳榔是重要的中葯材,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品,但其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1類致癌物 。經常嚼檳榔,除了嚴重損害牙齒,導致牙齒變紅變黑,甚至提前脫落外,還有很高的致癌風險。

(3)馬來西亞的黑屋子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吃檳榔的危害:

⒈對牙齒本身不好:長期嚼檳榔,對牙齒磨耗嚴重,導致牙齒變紅變黑,甚至提前掉牙。

⒉對牙周不好:檳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結石,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牙周健康。檳榔纖維粗硬,還可能會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齦的壓迫而發炎。

⒊對口腔黏膜不好:輕則可能引起粘膜病變,重則演變為口腔癌。

⒋對顳下頜關節不好:長期咀嚼會加大顳下頜關節負重,引起關節彈響,疼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導致關節盤穿孔。

⒌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檳榔部分成分會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影響消化功能。此外,檳榔渣也刺激胃壁,嚴重可導致胃粘膜發炎甚至穿孔。

D. 世界上存不存在「鬼」之類的東西,或者神秘力量

存在,例如光真的只有7中顏色嗎? 不過是人的眼睛只能分辨七種顏色而已,
很多東西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現在的科學無法解釋 就規劃到迷信嗎??
為什麼小孩子驚嚇後起熱發燒 打針吃葯都不好,叫叫魂就好了?就算是心理學,嬰兒又怎麼講。 在農村聽的多了 見的多了,你不信都不行,
神佛鬼怪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沒有電視劇上那麼誇張吧了,屬於另一種能量體的存在

E. 乙肝病毒者的心聲

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患者

現實是,社會對這兩種人都因無知而畏懼進而產生歧視。如何正確對待他們?如何預防乙肝?

據權威統計,目前我國有慢性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2億,慢性乙肝病人約3000萬。僅從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數字來說,差不多就是全國人民十有其一。

他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會忘記加上同一個要求——「保密」。他們通常比較樂於接受文字、聲音的間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們的隱憂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社會的壓力。

一個正讀研的乙肝患者說,令他難以置信的是,有個不知內情的研究生朋友,當著他的面說,得了乙肝的人都該殺。而另一個同病者在學校親眼目睹,一個剛被公開的患上乙肝的學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本報記者曾寫過一個叫王萬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資讓從未出過遠門的他出國旅行,遊客們的恐懼幾乎變形:同行的兩個旅客為了爭一個遠離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讓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來後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萬民的照片。

一個患者對此憤憤不平:日常使用的錢幣難道沒沾上病毒,為什麼人人都如此喜歡?

一項在北京、廣州、上海對808人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40·5%的人回答不知道乙肝或不能確定地回答提問。當被問至如何感染,常識缺陷更為明顯,有72·5%的人回答不正確。

北京解放軍302醫院的劉士敬博士認為,社會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認識存在盲目沿襲的偏見。人們對乙肝的傳染性過分恐懼。實際上,在我國,乙肝傳染的主要途徑是垂直傳播,即由於血緣關系而一代一代傳染下去,這種情況佔50%以上;另外一種途徑是醫源性的血液傳播,如注射、針灸、鑲牙時消毒不徹底,佔30%—40%;其他情況,如性接觸、密切生活接觸、蚊蟲叮咬等,原因還不太明確。302醫院曾做過一次調查,263對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後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此外,大部分成人可憑借自身的免疫力將病毒拒之體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與年齡成反比,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幾率僅為2%。

乙肝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實際的戀愛婚姻狀況卻脆弱不堪。糾纏過許多病友的一個問題是:該不該告訴戀人自己的病情。

小陳是「大三陽」,肝功能正常,他選擇了隱瞞。因為女友在認識他的第二天就追問過他是不是乙肝患者。她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親患了乙肝、獨住一間黑屋子如囚禁般的陰影里。感情日深,小陳終於如實相告,恐懼令女友決然而去。

另一位「小三陽」患者在女友離去後,到網上「戰勝乙肝」論壇里發帖公開女友的電子信箱,苦苦哀求專家發信給她,替他說幾句話。在他的女友看來,乙肝一定會肝硬化,然後肝癌,然後死去。

一位患病網友屢次碰壁後,竟在網上貼出徵婚啟事:非乙肝患者不娶!

2000年9月,在西安召開的第10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上,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修訂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方案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是指表面抗原呈陽性,但沒有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專家們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有權結婚,但在婚前檢查時應將此情況告知雙方,婚前檢查其配偶,如果肝功正常,表面抗體已呈陽性者,可立即批准結婚;如果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配偶乙肝病毒「二對半」五項全陰,則應注射乙肝疫苗,待3至7個月後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後再結婚。無論母親或父親攜帶表面抗原,其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都必須及時注射乙肝疫苗,並在產後1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分別強化一次。對於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則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最好加註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研究顯示,經預防接種後,對新生兒的預防保護在95%以上。

該方案同時指出,對這類攜帶者不應按現症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

現實是,許多大企業、大公司特別是合資企業招聘人員和政府部門招聘公務員,都要檢查乙肝兩對半指標,不少優秀人才就因為是攜帶者而被拒之門外。一個在當地公務員應屆招考中名列第一的高材生,體檢查出已攜帶乙肝病毒後風光不再,最後做起了騎摩托車在大街上搭客的生意。

還有一些高校漠視教育部和衛生部門的相關規定,強令攜帶乙肝病毒的學生休學,要求待乙肝核心抗原轉陰後,才能復學。而科學研究顯示,慢性乙肝病毒標記物中的核心抗原的轉陰是幾乎不可能的。

一些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大學生會問到一個無奈的問題:採用什麼方法可以瞞過用人單位通過體檢?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劉耕陶教授希望,有關行政人事部門能夠體察民情,適當放寬政策。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肝病學會制定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管理指南(草案)》指出:乙肝病毒不會通過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傳染給他人,因此在工作場所不敢同室工作、不敢同坐一桌、不願同看一份報紙、文件,不敢交談甚至疏遠、歧視、恐慌,都是不必要的偏激情緒和行為。劉士敬博士介紹,像這樣規范性操作性強的指南目前還不多見,它不具有強制性,影響力也很低,但畢竟代表醫學界對乙肝認識的新起點以及攜帶者、患者的心聲。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考慮制定法規,保護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權益。

據劉士敬博士介紹,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台灣、香港,比中國大陸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卻沒有任何限制。

專家的意見是,理智地進行預防,做好乙肝疫苗接種的普及工作,是從根本上減少肝炎發生率的有力措施。據介紹,1992年開始,我國在計劃免疫里列入了乙肝疫苗,但它不像天花、霍亂、脊髓灰質炎等疫苗一樣強制接種。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新生兒100%接種了疫苗;但是,縣、鄉一級的情況很不理想,一項調查表明,全國范圍內接種了乙肝疫苗的只佔1/3。

瘋狂的乙肝葯物廣告

如何識別欺騙性宣傳;現有治療手段的局限與誤區;正確的治療途徑

采訪中,令許多乙肝患者憤怒起來的是乙肝葯物廣告:基因治療說、獨特成分說,甚至來自神秘地域的近乎巫術的廣告鋪天蓋地。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葛蘭素威康公司到廣州推介其研製的乙肝新葯「賀普丁」(拉米夫定)時,絕口不提「陽轉陰」這個患者極其關注的「療效」,也不說什麼有效率、治癒率,只是表明該葯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減輕病毒對肝臟的損害,有望避免肝癌發生,如此而已。有患者請教「陽轉陰」問題,回答是:「小三陽」轉陰,目前醫學界還做不到。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司流通處處長李勤女士告訴本報記者:早在1995年國家頒布的《葯品廣告審查標准》中,明確規定葯品廣告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保證,不得利用國家機關、醫葯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或專家、學者、醫師、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今年初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又加進了「葯品所標明的適應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按假葯論處」和「對違法發布虛假葯品廣告的廣告主,一年之內不予受理其葯品廣告申報」的內容。在我們實際接觸的眾多葯物廣告中,肝炎類確實最為混亂,擅自更改廣告允許發布內容現象仍十分嚴重。葯監部門多在做「無用功」。

署名「宏觀」的一位醫生集多年經驗,在《健康報》上分析了此類廣告的幾個標志性特徵:能使表面抗原(HBsAg)轉陰(據著名傳染病專家徐道振教授說,誰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達到10%,即有資格獲諾貝爾獎);能使所有抗原轉陰、抗體轉陽;能徹底清除或殺死乙肝病毒;新創「學說」或「理論」;廣告吹得天花亂墜,但在正規醫院卻難覓其蹤。

如果不幸患上乙肝,患者治療的出路何在?

專家指出,首先,有「大三陽」或「小三陽」並不意味著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採取治療,要根據是否有肝損傷和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因為這二者都只能反映體內病毒的存在狀態,或反映傳染性的強弱,而不能反映肝損傷的嚴重程度。由於病毒的復制水平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不直接相關,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損傷嚴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損傷輕。或者說,「大三陽」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陽」者病情不一定輕。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專家告誡,首先要明確自己處於什麼狀況,慢性肝炎有4種階段,即輕度、中度、重度和重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多數患者處於輕度的階段,這時患者一定要找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用葯要少而精,用夠療程,嚴密監測,定期復查;不能亂用葯,用葯時也要注意其適應症,例如干擾素在中國只適合部分患者使用,由於血緣關系而感染上的患者服用干擾素是無效的,拉米夫定療效比較突出,但也無助於改變或消除病毒攜帶狀態。

復旦醫學院、上海基因免疫與疫苗研究中心主任熊思東教授認為,目前國際上就乙肝致病的關鍵機理沒有達到清醒的認識,這給國內魚龍混雜的所謂新葯紛紛打著「攻克乙肝」的幌子以可乘之機。重建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是解決乙肝慢性感染的更根本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按照這一新的思路,他們研製了以消除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為目的的新型生物制劑——固相基質抗體原復合物,並已獲准進行臨床試驗。

劉耕陶教授認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有相當一部分可能一生帶著病毒,而肝功正常。目前國內外還沒有一種得到公認的、能使表面抗原轉陰的葯物,一味追求轉陰而服用大量治療性中西葯物只會增加肝臟負擔或招致不良後果。對乙肝病人來說,使轉氨酶恢復正常有效率50%以上,或e抗原轉陰率30%左右的葯物是有的,但停葯後復發率高,價格高,長期注射給葯也不方便。部分肝炎防治醫務人員不管病毒復制指標是否陽性,一律用抗病毒葯物;或對病人進行「立體戰術」,同時應用10餘種葯物,靜滴、肌注、口服、外用一起上,這種做法有害無益。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清理不合格的「醫療點」和「專治肝炎」的場所。患者則需繼續注意自我保護及定期復查,「三分治七分養」,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規律,適當的身心鍛煉,保持樂觀的情緒,飲食清淡,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名詞解釋

乙肝「二對半」

指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體)、HBe(e抗原)、抗—HBe(e抗體)、抗—HBc(核心抗體)。另外,乙肝檢查單上還會出現HBc(核心抗原)。HBV(乙肝病毒)顆粒的外膜稱作表面抗原,內核分為核心抗原和e抗原。

乙肝病毒攜帶者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出:HBsAg攜帶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HBsAg陽性,但無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

「小三陽」與「大三陽」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標「兩對半」化驗中,老百姓習慣把HBsAg、HBeAg、抗—HBc這3項同時陽性者稱為「大三陽」。把HBsAg、抗—HBe、抗—HBc這3項同時陽性者稱為「小三陽」。

F. 東南亞國家社會文化的禁忌

緬甸
緬甸人篤信佛教,參拜寺院寶塔必須脫鞋赤腳進入,表示對佛祖的尊敬。緬甸人視摸頭為一件不禮貌的事,因此不要隨便摸小孩子的頭。
新加坡
與新加坡人打交道,以姓稱其為「某先生」、「某太太」或「某小姐」,無論對何種民族都是適用的。會見時,握手、微笑、直視和一句「您好」都是必不可少的。介紹完畢後給所有的人遞上名片。與新加坡人約會,最好事先約定,並准時赴約。他們的時間觀念較強,認為准時赴約是對客人的尊重和禮貌。在新加坡,最好的社交話題是:當地的烹飪和餐廳,特別喜歡的旅遊地以及對方業務興隆的情況等。迴避的話題是:談論個人性格,議論當地政治或不足之處、種族摩擦、配偶情況和宗教信仰。
饋贈禮品可以帶當地的物品,一般可送季節性水果或其他食品。有時也可送卡式錄音帶、新書等。
新加坡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總習慣笑臉迎送客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幹擾別人總要陪笑致意。
新加坡忌說「恭喜發財」,他們認為「發財」兩字含有「橫財」之意,而「橫財」就是不義之財。
新加坡人對色彩的想像力很強,一般喜歡紅、綠、藍色,把紫色、黑色視為不吉利,黑、白、黃色為禁忌色彩。在商業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面像。在標志上禁忌使用宗教詞句。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數字禁忌4、7、8、13、37、69。不喜歡「7」,認為「7」是個消極數字。忌諱烏龜,認為它是種不祥動物。
在新加坡,頭部視為心靈之所在,摸別人的頭會使人有遭受污辱之感。尤其不要摸小孩的頭。在公共場合不要擁抱或親吻任何人。
越南
越南是一個重視獨立與自主的國家,正致力於發展經濟。雖然目前仍然物質較為匱乏,但人與人之間還是以同志般的平等地位對待,即便是飯店的服務生,也要以禮相待,切不可擺出鄙視的態度,引起當地人的不滿。
泰國
泰國是個佛教盛行的國家,法律中有許多保障宗教的條文,故而不要對佛像不敬。由於僧侶必須嚴格遵守小乘佛教教義,絕對禁止接觸女性或被女性觸摸,所以女性遊客在公共場合應避免碰觸僧侶。
在進入佛寺之前,必須先整理著裝,袒胸露背是不允許進入的。所有神像都是神聖的,不允許拍照。泰國僧侶和女尼的地位是很崇高的。不能隨意和他們照相或有身體接觸。如果買個佛像作為紀念,即使沒有東西攜帶,也不能把佛像裝在褲子口袋裡。因為他們認為下體是不純潔的,這樣做有玷污佛像的嫌疑。
在泰國,佛教徒最忌諱別人摸他們的頭,即使是大人對小孩撫愛,也嚴禁去摸孩子的頭頂。因為按照傳統的佛俗認為,頭部是最高貴的部位,撫摸或其他有關接觸別人頭部的動作都是對人的極大侮辱。同時還忌諱當著佛祖的面說輕率的話。佛教徒購買佛飾時忌說「購買」,只能用「求助」或「尊請」之類的詞,否則被視為對佛祖的不敬,會招來災禍。
馬來西亞
回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在傍晚的回教徒祈禱時間內不要打擾他們。另外,觸摸小孩子的頭也是不禮貌的行為。
一般而言,男女可互相握手問好,然而一些信奉回教的女性可能會以點頭和微笑來代替握手,向新認識的男性表示友好,回教職工徒不喝含有酒精等刺激性的飲料,所以晚上路邊的小酒吧或排檔里是買不到酒或香煙的。
進入馬來西亞人的屋子之前必須脫掉鞋子,請務必注意。進入清真寺及首相官邸時,女子不能露暴露的衣服和裙子,而應該穿長袖上衣和長褲,在進入清真寺的主殿時還要戴上頭巾,去這些地方參觀時,請注意自己的服飾,否則可能會被拒之門外。
和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一樣,馬來西亞還保留著如廁後用左手進行清潔的習俗,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用左手接送東西或進行別的與人交流的事情。
在指示地點,對象或別人時,不可使用右手的食指,而應該是用右手的拇指,另外四指緊握,這才是正確的指示方法
印尼
印尼的少數民族認為照像或閃光燈是攝人靈魂的器具,拍照前最好能先詢問當地人。
印尼有90%的人是穆斯林,待人很有禮貌,不講別人的壞話,但卻很難成為知心朋友,一旦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交情,與之合作就比較容易,而且可靠。
和印尼人相處不可愁眉苦臉。不可擺出一副先進國民的架子。印尼人最喜歡笑,心情舒坦就笑,笑是他們的另一種語言。他們也喜歡開玩笑,他們甚至認為「笑口常開」是社交上的一種禮貌。
印尼人同座時有打招呼的習慣。印尼人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手,他們習慣用右手而忌用左手或雙手去接食物及其他用品。
印尼爪哇人忌談誕辰。巴厘女子愛赤膊露背,以表示聖潔。客人走進沙族的住區時,必須大喊大叫,否則被認為來意不善。
印尼人好客,當你往訪遇到對方正在吃飯時,一定會說:「來,跟我們一起吃飯」,此時你不必客氣,客氣推辭反被認為不懂禮貌。
切勿摸小孩子的頭,否則對方一定翻臉相向。
緬甸
素有「佛塔之國」之稱。到緬甸人家裡做客,都要進門脫鞋,這種習俗已漸有改變。但進入佛塔或寺廟時,任何人都要脫鞋,毫不例外。這是因為在緬甸,佛教徒忌吃活物,持不殺生與放生的習俗。他們認為製鞋用的皮革,是殺生所得,而且鞋子踏在腳下是骯臟的物品,會玷污聖地,受到報應。
緬甸人對牛無限崇拜,認為牛是忠誠的朋友,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把牛敬若神明,不準鞭打、驛使,更不許宰殺。「神牛」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事物侍奉它。在路上或鬧市中遇到「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繞行或暫時迴避。逢年過節,緬甸人要舉行敬牛儀式。
認為「右為大,左為小」、「右為貴,左為賤」,隨時都要遵守「男右女左」的原則;
星期天忌諱送東西給人,星期二忌諱做事;睡覺時,頭必須朝著代表光明的東方。
在緬甸,女性地位高,不可歧視女性。男女不可牽著手走路。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舉動,就被視為「大逆不道」。跨坐在石像上拍照,會惹起大風波,甚至被裸刑。一般人絕對不會坐在高過和尚的座位,客商必須「入鄉隨俗」,不能大意。
緬甸幾乎每月都有傳統節日,以緬歷4月上旬潑水節,7月15日點燈節(或光明節)最為隆重。每年2月月圓之日,許多佛教徒來到聖地曼德勒舉行慶祝活動,稱之為「暖佛節」。
寮國
在寮國,佛教徒守持五戒,一般不吃素,只禁食象、虎、豹、獅、馬、狗、蛇、貓、龜等肉。午後除病僧外,一律禁食要用嘴嚼的食品。

G. 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我該不該談戀愛

只是談戀愛不會傳染,但是你要是害怕乙肝會傳染而隱瞞她,只會更不好,最好要和她說清楚,愛情應該是無私的,如果她想接受你就應該接受你一切缺點。

乙肝傳播主要途徑:體液,性,血液

吃飯握手等日常行為不會傳染

我國有2億多攜帶者,你沒有想到吧?

據權威統計,目前我國有慢性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約2億,慢性乙肝病人約3000萬。僅從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數字來說,差不多就是全國人民十有其一。

他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會忘記加上同一個要求——「保密」。他們通常比較樂於接受文字、聲音的間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們的隱憂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社會的壓力。

一個正讀研的乙肝患者說,令他難以置信的是,有個不知內情的研究生朋友,當著他的面說,得了乙肝的人都該殺。而另一個同病者在學校親眼目睹,一個剛被公開的患上乙肝的學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本報記者曾寫過一個叫王萬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資讓從未出過遠門的他出國旅行,遊客們的恐懼幾乎變形:同行的兩個旅客為了爭一個遠離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讓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來後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萬民的照片。

一個患者對此憤憤不平:日常使用的錢幣難道沒沾上病毒,為什麼人人都如此喜歡?

一項在北京、廣州、上海對808人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40·5%的人回答不知道乙肝或不能確定地回答提問。當被問至如何感染,常識缺陷更為明顯,有72·5%的人回答不正確。

北京解放軍302醫院的劉士敬博士認為,社會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認識存在盲目沿襲的偏見。人們對乙肝的傳染性過分恐懼。實際上,在我國,乙肝傳染的主要途徑是垂直傳播,即由於血緣關系而一代一代傳染下去,這種情況佔50%以上;另外一種途徑是醫源性的血液傳播,如注射、針灸、鑲牙時消毒不徹底,佔30%—40%;其他情況,如性接觸、密切生活接觸、蚊蟲叮咬等,原因還不太明確。302醫院曾做過一次調查,263對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後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此外,大部分成人可憑借自身的免疫力將病毒拒之體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與年齡成反比,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幾率僅為2%。

乙肝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實際的戀愛婚姻狀況卻脆弱不堪。糾纏過許多病友的一個問題是:該不該告訴戀人自己的病情。

小陳是「大三陽」,肝功能正常,他選擇了隱瞞。因為女友在認識他的第二天就追問過他是不是乙肝患者。她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親患了乙肝、獨住一間黑屋子如囚禁般的陰影里。感情日深,小陳終於如實相告,恐懼令女友決然而去。

另一位「小三陽」患者在女友離去後,到網上「戰勝乙肝」論壇里發帖公開女友的電子信箱,苦苦哀求專家發信給她,替他說幾句話。在他的女友看來,乙肝一定會肝硬化,然後肝癌,然後死去。

一位患病網友屢次碰壁後,竟在網上貼出徵婚啟事:非乙肝患者不娶!

2000年9月,在西安召開的第10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上,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修訂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方案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是指表面抗原呈陽性,但沒有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專家們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有權結婚,但在婚前檢查時應將此情況告知雙方,婚前檢查其配偶,如果肝功正常,表面抗體已呈陽性者,可立即批准結婚;如果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配偶乙肝病毒「二對半」五項全陰,則應注射乙肝疫苗,待3至7個月後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後再結婚。無論母親或父親攜帶表面抗原,其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都必須及時注射乙肝疫苗,並在產後1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分別強化一次。對於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則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最好加註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研究顯示,經預防接種後,對新生兒的預防保護在95%以上。

該方案同時指出,對這類攜帶者不應按現症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

現實是,許多大企業、大公司特別是合資企業招聘人員和政府部門招聘公務員,都要檢查乙肝兩對半指標,不少優秀人才就因為是攜帶者而被拒之門外。一個在當地公務員應屆招考中名列第一的高材生,體檢查出已攜帶乙肝病毒後風光不再,最後做起了騎摩托車在大街上搭客的生意。

還有一些高校漠視教育部和衛生部門的相關規定,強令攜帶乙肝病毒的學生休學,要求待乙肝核心抗原轉陰後,才能復學。而科學研究顯示,慢性乙肝病毒標記物中的核心抗原的轉陰是幾乎不可能的。

一些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大學生會問到一個無奈的問題:採用什麼方法可以瞞過用人單位通過體檢?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劉耕陶教授希望,有關行政人事部門能夠體察民情,適當放寬政策。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肝病學會制定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管理指南(草案)》指出:乙肝病毒不會通過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傳染給他人,因此在工作場所不敢同室工作、不敢同坐一桌、不願同看一份報紙、文件,不敢交談甚至疏遠、歧視、恐慌,都是不必要的偏激情緒和行為。劉士敬博士介紹,像這樣規范性操作性強的指南目前還不多見,它不具有強制性,影響力也很低,但畢竟代表醫學界對乙肝認識的新起點以及攜帶者、患者的心聲。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考慮制定法規,保護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權益。

據劉士敬博士介紹,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台灣、香港,比中國大陸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卻沒有任何限制。

專家的意見是,理智地進行預防,做好乙肝疫苗接種的普及工作,是從根本上減少肝炎發生率的有力措施。據介紹,1992年開始,我國在計劃免疫里列入了乙肝疫苗,但它不像天花、霍亂、脊髓灰質炎等疫苗一樣強制接種。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新生兒100%接種了疫苗;但是,縣、鄉一級的情況很不理想,一項調查表明,全國范圍內接種了乙肝疫苗的只佔1/3。

瘋狂的乙肝葯物廣告

如何識別欺騙性宣傳;現有治療手段的局限與誤區;正確的治療途徑

采訪中,令許多乙肝患者憤怒起來的是乙肝葯物廣告:基因治療說、獨特成分說,甚至來自神秘地域的近乎巫術的廣告鋪天蓋地。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葛蘭素威康公司到廣州推介其研製的乙肝新葯「賀普丁」(拉米夫定)時,絕口不提「陽轉陰」這個患者極其關注的「療效」,也不說什麼有效率、治癒率,只是表明該葯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減輕病毒對肝臟的損害,有望避免肝癌發生,如此而已。有患者請教「陽轉陰」問題,回答是:「小三陽」轉陰,目前醫學界還做不到。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司流通處處長李勤女士告訴本報記者:早在1995年國家頒布的《葯品廣告審查標准》中,明確規定葯品廣告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保證,不得利用國家機關、醫葯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或專家、學者、醫師、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今年初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又加進了「葯品所標明的適應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按假葯論處」和「對違法發布虛假葯品廣告的廣告主,一年之內不予受理其葯品廣告申報」的內容。在我們實際接觸的眾多葯物廣告中,肝炎類確實最為混亂,擅自更改廣告允許發布內容現象仍十分嚴重。葯監部門多在做「無用功」。

署名「宏觀」的一位醫生集多年經驗,在《健康報》上分析了此類廣告的幾個標志性特徵:能使表面抗原(HBsAg)轉陰(據著名傳染病專家徐道振教授說,誰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達到10%,即有資格獲諾貝爾獎);能使所有抗原轉陰、抗體轉陽;能徹底清除或殺死乙肝病毒;新創「學說」或「理論」;廣告吹得天花亂墜,但在正規醫院卻難覓其蹤。

如果不幸患上乙肝,患者治療的出路何在?

專家指出,首先,有「大三陽」或「小三陽」並不意味著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採取治療,要根據是否有肝損傷和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因為這二者都只能反映體內病毒的存在狀態,或反映傳染性的強弱,而不能反映肝損傷的嚴重程度。由於病毒的復制水平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不直接相關,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損傷嚴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損傷輕。或者說,「大三陽」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陽」者病情不一定輕。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專家告誡,首先要明確自己處於什麼狀況,慢性肝炎有4種階段,即輕度、中度、重度和重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多數患者處於輕度的階段,這時患者一定要找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用葯要少而精,用夠療程,嚴密監測,定期復查;不能亂用葯,用葯時也要注意其適應症,例如干擾素在中國只適合部分患者使用,由於血緣關系而感染上的患者服用干擾素是無效的,拉米夫定療效比較突出,但也無助於改變或消除病毒攜帶狀態。

復旦醫學院、上海基因免疫與疫苗研究中心主任熊思東教授認為,目前國際上就乙肝致病的關鍵機理沒有達到清醒的認識,這給國內魚龍混雜的所謂新葯紛紛打著「攻克乙肝」的幌子以可乘之機。重建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是解決乙肝慢性感染的更根本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按照這一新的思路,他們研製了以消除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為目的的新型生物制劑——固相基質抗體原復合物,並已獲准進行臨床試驗。

劉耕陶教授認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有相當一部分可能一生帶著病毒,而肝功正常。目前國內外還沒有一種得到公認的、能使表面抗原轉陰的葯物,一味追求轉陰而服用大量治療性中西葯物只會增加肝臟負擔或招致不良後果。對乙肝病人來說,使轉氨酶恢復正常有效率50%以上,或e抗原轉陰率30%左右的葯物是有的,但停葯後復發率高,價格高,長期注射給葯也不方便。部分肝炎防治醫務人員不管病毒復制指標是否陽性,一律用抗病毒葯物;或對病人進行「立體戰術」,同時應用10餘種葯物,靜滴、肌注、口服、外用一起上,這種做法有害無益。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清理不合格的「醫療點」和「專治肝炎」的場所。患者則需繼續注意自我保護及定期復查,「三分治七分養」,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規律,適當的身心鍛煉,保持樂觀的情緒,飲食清淡,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名詞解釋

乙肝「二對半」

指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體)、HBe(e抗原)、抗—HBe(e抗體)、抗—HBc(核心抗體)。另外,乙肝檢查單上還會出現HBc(核心抗原)。HBV(乙肝病毒)顆粒的外膜稱作表面抗原,內核分為核心抗原和e抗原。

乙肝病毒攜帶者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出:HBsAg攜帶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HBsAg陽性,但無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

「小三陽」與「大三陽」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標「兩對半」化驗中,老百姓習慣把HBsAg、HBeAg、抗—HBc這3項同時陽性者稱為「大三陽」。把HBsAg、抗—HBe、抗—HBc這3項同時陽性者稱為「小三陽」。

H. 木村兵太郎的戰爭罪行

武漢失陷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政策發生戰略性變化,由軍事進攻為主轉變為政治攻勢為主,侵華日軍的作戰重點也由針對國民黨的正面戰場,轉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戰場。1937年10月,侵華日軍在攻佔德州後,中共山東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山東各地舉行了武裝起義,黨中央又先後派肖華、張經武、羅榮桓等人率八路軍第115師開赴山東,建立並鞏固了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渤海等根據地,其范圍包括山東及河北、江蘇部分地區,西北與晉察冀邊區相鄰,西面與晉冀魯豫邊區相連,南面則與華中抗日根據地構成呼應,成為銜接華北、華中兩大根據地的重要樞紐,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猶如插向侵華日軍心臟的一把尖刀。
木村兵太郎正是肩負著大本營的重任,在此「關鍵時刻」出任第32師團長的。上任後不久,他便率領著部隊來到了山東兗州,並立即著手准備對我山東根據地進行瘋狂的掃盪。1939年4月14日,木村兵太郎率領著8000餘名日軍,由鄒縣、滕縣、棗庄、臨沂等地出動,分路向抱犢崮山區進行「掃盪」,企圖尋殲八路軍115師主力,摧毀我魯南抗日根據地。
在率隊「出征」前,木村兵太郎向部隊下達的作戰命令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全殲八路軍及根據地,對於根據地內的人,不論男女老幼,必須全部殺死,不留後患,所有房屋一律燒毀,所有糧草,不能搬運的,亦一律燒毀,施行「三光」政策。 其氣焰真是囂張已極。然而,氣勢洶洶的木村師團被我八路軍第115師的游擊戰拖得東奔西跑,疲憊不堪,不僅沒有「全殲八路軍主力」,相反自己倒落了個損兵又折將。氣急敗壞之下,木村兵太郎便命令日軍士兵對手無寸鐵的民眾進行血腥屠殺。
木村兵太郎命令手下的士兵將2000多名普通百姓關進了濟南新華院集中營做苦工 。每一個被送到這里的勞工,每天都會被抽出200cc的血,日軍欺騙勞工們說是做化驗,其實是供日軍傷員輸血,有很多人都因抽血過多而致死。有些反抗者會被嚴刑拷打,甚至被放出的狼狗撕咬。集中營的牆上圍著高壓電網,很多逃跑的勞工都被電死在上面,而被抓回來的,也會被日軍使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白天,他命令日軍押著「俘虜」們去做苦工,晚上則關進陰冷潮濕、臭氣熏天的黑屋子裡,而且常常是三天才給一頓飯吃。如果有人稍微表示不滿或反抗,他們便會對其嚴刑毒打,或放出凶惡的狼狗撕咬。對於逃跑者,他們就用鐵絲穿透手心,將其在樹上弔死,或用刺刀逼著他們自己挖好坑,隨後再將其刺死埋掉。此後每年達10萬餘人的中國勞工從這里被擄掠到東北、日本的礦區做苦工,山東、吉林、遼寧、山西等地從此出現了罪惡的「萬人坑」,也給日本侵略軍的罪行留下了血的證據。「新華院集中營」成了中國勞工的「閻王殿」。集中營的牆上圍著高壓電網,很多逃跑的勞工被電死,有些反抗者被嚴刑拷打,甚至被放出的狼狗撕咬致死。
1940年10月,鑒於木村兵太郎在山東「剿共」有功,大本營將其調任關東軍參謀長,接替對開戰不樂觀的飯村穣中將,木村上任後,繼續堅持陸軍派的強硬立場,積極醞釀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簡稱「關特演」),籌劃對蘇開戰。下令在哈爾濱設立了「治安工作指導部」,大搞白色恐怖,使數以千計的中國百姓喪生。與此同時,木村兵太郎還與華北派遣軍達成協議,將其以「軍事討伐」和「治安肅正」等名義抓獲的大批中國勞工運到東北,每年達10萬餘人,其中一部分人還被劫往日本,死在異國他鄉。木村兵太郎命令關東軍將勞工送到吉林省遼源礦區,四周圍起兩道鐵絲網,中間還夾上一道高壓電網,最裡面又加築了一道一丈余高的土牆,防止勞工因不堪忍受苦役而逃跑。勞工們在兇殘的日軍官兵的皮鞭下終日勞作,因飢寒交迫而被折磨致死的勞工無數。此外,由於日軍只顧驅趕著勞工挖煤,根本不考慮安全措施,因此勞工中因礦井塌方、煤氣中毒或瓦斯爆炸等致死的事件更是司空見慣。
木村兵太郎還命勞工們在礦山的附近挖了一座「萬人坑」,專門用來填埋死掉的勞工。這座「萬人坑」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零八個月就被屍體填滿了。在木村兵太郎調離關東軍前,就有多達萬名的中國勞工慘死於苦役。與此同時,為加緊進行對蘇作戰准備,木村兵太郎還命令關東軍從各地抓來幾十萬勞工,在中蘇邊境地區修築防禦工事,許多勞工在施工過程中便被折磨而死,倖存下來的勞工則在工程完工後被秘密處死。 1941年4月10日,木村兵太郎受命出任陸軍次官,當時的陸軍大臣為東條英機,在1943年3月離開這一位置前的近兩年的時間里,木村兵太郎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奔走呼號,全力支持東條英機對美英開戰。1941年10月,近衛文麿內閣宣布總辭職,東條英機趁機登台組閣,不僅出任內閣總理大臣,還身兼陸軍、軍需、內務大臣等職,木村兵太郎雖然仍居陸軍省次長之職,但實際上與軍務局長武藤章共同執掌起陸軍省的大印,為東條內閣發動更大的軍事冒險籌劃一切。10月24日,東條內閣主持召開大本營聯席會議,按照陸軍省提出的計劃全面部署了對美開戰的一切事宜。會後,南方陸軍部隊迅速向作戰地點集結,海軍也以鹿兒島為模擬作戰場所,終日進行襲擊珍珠港的作戰演習。在這一系列的軍事部署中,木村是具體的策劃者和指導者。11月5日,御前會議召開,最後批准了木村等人提出的陸軍省對美、英、荷作戰計劃,決定於12月初正式宣戰。
1942年5月,日軍佔領了緬甸。1943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承認緬甸「獨立」,並在仰光設立日本駐緬甸大使館。在菲律賓,發生了被稱作「巴丹死亡行軍」的虐待英美戰俘的惡舉;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瘋狂「大檢舉」、「大逮捕」,屠殺無辜平民的暴行;特別是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間,佔領軍為了修築泰緬鐵路,強迫數十萬英美軍戰俘和勞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服苦役,先後有一兩萬名戰俘和25萬名勞工悲慘死去。這些都是木村擔任陸軍省次長期間日本軍隊在各地犯下的罪行,木村不能辭其咎。
日本早是1907年《海牙陸戰公約》和1929年《日內瓦戰俘公約》的簽署國。木村卻公然違背《日內瓦戰俘公約》的明文規定,不給予俘虜應有的合乎人道的待遇和保證。木村兵太郎曾趾高氣揚說:「我們日本皇軍將士最崇尚武士道精神,寧肯剖腹自盡也不投降,認為為天皇陛下而死是最大的光榮,認為投降乃恥辱之舉,是最可恥的事情。」
木村為掃除日本軍人的崇拜英美思想,提高日本法西斯官兵的大和民族優越感,以陸軍省次官名義命令日本軍隊,把在馬來西亞戰役中俘虜的1000餘名美英戰俘押解到朝鮮,動員5萬日本人、12萬朝鮮人上街圍觀,讓英美俘虜當街示眾,命日本人不停地向示眾隊伍扔石子,大肆羞辱。 1944年7月,東條內閣被迫總辭職後,毫無頭腦,號稱機器人次官,東條四愚之首的木村兵太郎被趕出中央。1944年8月30日 出任日本南方軍下屬緬甸方面軍司令,木村上任以後,對日本軍隊的殘虐行為繼續採取放縱的態度,甚至強征30餘萬名印度尼西亞壯丁充當「兵補」,驅趕他們到緬甸和新幾內亞作戰,其中有90%的人悲慘地死在熱帶叢林中,也給緬甸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木村負有不可推卸的罪責。木村到任後,便立即野心勃勃地制定了三個作戰方案:一是試圖切斷中印之間地面聯絡的「斷作戰」,二是保衛曼德勒及伊洛瓦底江畔的「盤作戰」,三是抗擊印度洋沿岸登陸之英軍部隊的「完作戰」。隨後,他將所屬第15、28和33軍的參謀長及作戰主任緊急召集到仰光,研究了具體實施方案。
自1944年10月開始,木村兵太郎指揮駐緬日軍發動斷作戰,大舉向中國遠征軍發起反攻,妄想阻攔駐印軍和遠征軍的會師計劃,隔斷中國的對外交通,然而,這次他卻再也沒有前番的那般運氣了,在中國遠征軍的猛烈打擊下,木村率領的侵緬日軍損兵折將,光戰死的就有1萬餘人。(日本戰史記載,對印緬遠征軍作戰死傷5000餘人,對雲南遠征軍作戰,至45年2月20日為止,死8390人,傷4810人,病5000人,數據來源於《日本陸軍大本營--侵華資料長編》中冊,313頁)他在大本營那裡弄得灰頭土臉,顏面全無。惱羞成怒的木村兵太郎於是便把滿腹的怨氣撒在俘虜和平民身上,對他們實施兇殘的虐待與殺戮,並一手製造了仰光大屠殺血案,並因此得到了「緬甸屠夫」的惡名。 在戰後接受審判時,木村兵太郎被揭發,在緬甸戰爭挫敗後向部下下達了屠殺的命令,對部下櫻井省三說日軍損失多少士兵就兩倍於這個數字的去屠殺緬甸百姓,當時,日軍損兵6千3百多,照這樣計算,被屠殺的緬甸人民和戰俘就至少達1萬6千多名。被殺的戰俘中有中國的士兵,也有英美軍隊的士兵。
1945年初,英印聯軍開始反攻緬甸,英國二戰第一名將斯利姆中將指揮部隊揚言要從仰光登陸,把日軍28軍吸引到南方後,突然出兵強渡伊洛瓦底江,迂迴到日軍的大後方,1月14日,第10印度師在新古東側率先強行渡江,盡管遇到日軍第15師的反擊,仍逐步擴大了橋頭陣地。2月12日,盟軍第33軍在曼德勒附近發起了渡江進攻,同日軍第15軍主力展開了激戰。此期間,於15日,盟軍第4軍在日軍第15軍和第28軍的接合部木各具東側開始渡江。21日,第255坦克旅開始向密鐵拉挺進,步兵部隊在其後跟進。密鐵拉只駐守有日軍後勤部隊,盡管他們與火迅趕到的吉田聯隊竭盡全力進行肪守,但仍被英軍擊潰。木村察覺到此情時為時已晚,無可奈何於3月12日召見了第33軍司令官,命其糾集兵力進攻密鐵拉之敵。然而,面對逐漸增強的英印軍,缺乏反坦克裝備的日軍未能取得進攻的勝利。隨著肉搏戰和夜戰的不斷進行。日第33軍的攻擊力量越來越弱。此時,曼德勒東南方的第15軍的戰線也瀕於崩潰。方面軍於3月28日放棄了奪回密鐵拉的企圖,把希望寄託在伊洛瓦底會戰的緬甸方面軍.已沒有進行爾後作戰的有效手段。方面軍先命第33軍在彬馬那以北阻擊敵軍,同時命令第15軍撤到東吁一帶佔領陣地,但戰鬥力消耗殆盡的各部隊已無此能力。英印軍以裝甲部隊為先導開始向南突擊,4月8日突破了第33軍的防線。第28軍司令櫻井省三要求方面軍司令和28軍一起趕赴前線,為挽回戰局而戰斗,卻發現他緊張的話都說不出來,渾身顫抖。已經不能進行有效的指揮,方面軍參謀長田中新一強烈要求方面軍司令即使不能上前線,也要守住原地,作為全軍官兵的精神支柱。但他卻趁參謀長不在的機會逃跑了,22日,英軍裝甲部隊越過東吁向仰光進發,23日,方面軍司令官木村放棄了指揮,拋下了未曾安置妥當的緬甸政府、日本大使館(駐印度公使蜂谷輝夫和駐緬甸大使石射豬太郎)以及日本僑民,只率幾名隨從乘偵察機倉皇逃出了仰光。仰光在混亂中於5月3日被英軍奪回。掩護後路的28軍陷入重圍,被包圍的日軍只好分散突破重圍,渡過錫當河,逃出緬甸。5月7日,在逃跑途中,他獲知他被晉升為大將。總計日軍在伊洛瓦底江會戰中一戰損失10萬部隊,全軍崩潰,據日本人統計,日本在緬甸共戰死了14.4萬人,其中1/8是在英帕爾會戰戰死的,52%是在伊洛瓦底江會戰戰死的。在 日本在緬甸等地的殖民統治宣布崩潰。日本戰敗後,他在仰光舉行的盟軍受降儀式上放下了屠刀,立即作為甲級戰犯押送回日本。日本人稱他:「為了關心自己的身體而疏怠必要的指揮,拋棄日本的盟友和在緬甸的日本人,不配做一個軍人。」
太平洋戰爭打響後,日本陸軍相繼佔領了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等地,1942年5月,又佔領了緬甸。翌年8月,日本政府假惺惺地宣布承認緬甸「獨立」,並在仰光設立日本駐緬甸大使館。事實上,日本侵略軍從佔領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域的第一天起,就露出兇殘和貪婪面目,瘋狂掠奪這里的資源,殘酷鎮壓和屠殺當地民眾,妄圖以血與火維持殖民統治秩序。其中,有被稱作「巴丹死亡行軍」的虐待英美戰俘的惡舉;有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瘋狂「大檢舉」、「大逮捕」,屠殺無辜平民的暴行;特別是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間,佔領軍為了修築泰緬鐵路,強迫數十萬英美軍戰俘和勞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服苦役,先後有一兩萬名戰俘和25萬名勞工悲慘死去……這一切都是木村擔任陸軍省次長期間日本軍隊在各地犯下的戰爭罪行,除陸軍大臣負有責任外,木村也難辭其咎。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