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歷史上屬於哪裡

馬來西亞歷史上屬於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0-05 14:01:09

Ⅰ 馬來西亞屬於什麼國家

馬 來 西 亞 概 況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獨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國慶日:8月31日(1957年)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萊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選為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佔66. 1%,華人佔25. 3%,印度人佔7. 4%。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榔嶼、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布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可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

Ⅱ 馬西亞原來屬於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聯邦(英語:Federation of Malaysia,前身馬來亞),
通稱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馬來西亞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南接印度尼西亞,汶萊國夾在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撈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則位於布城。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

Ⅲ 1879年,馬來西亞屬於中國清政府嗎

馬來西亞歷史上從來沒有屬於過清政府。

你的疑問大概來自蘭芳共和國。這是建立在沙撈越(後來與馬來亞共和國合邦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的國家。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Lan Fang Republic,1776年~1888年),通常簡稱蘭芳共和國,是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之間存在於南洋婆羅洲(現稱加里曼丹島)上的海外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亞洲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

1776年,羅芳伯與潮州人陳蘭伯一起在東南亞西婆羅洲(現稱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是個類似於東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團體組織。

1777年,「公司」改為「共和國」,以東萬律為首都的「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元首「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

蘭芳共和國建立時,首任名譽總制是來自潮州府大埔縣的陳蘭伯,而實際首任總制是羅芳伯,最後一任總制是劉恩官。蘭芳大統制名稱便取之於此。亦有人因實際首任總制羅芳伯而稱其為方伯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曾經准備向清政府稱臣納貢,以獲取保護,被傲慢的清政府以叛國流民予以拒絕。這大概是馬來西亞和清政府之間唯一的聯系了。

Ⅳ 殖民統治時期,馬來西亞分別受到哪幾個國家的統治

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在太平洋戰爭中還被日本佔領,解放後還曾經被英國繼續殖民統治。

1、葡萄牙佔領期

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佔馬六甲,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蘇丹馬哈茂德沙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聯合各地數度意圖收復馬六甲不果,1641年,荷蘭聯合柔佛攻下馬六甲。

2、西班牙佔領期

在17世紀初,荷蘭建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島的貿易,隨後占據了爪哇島上的蘇丹國,1619年建立巴達維亞,隨後從巴達維亞擴展勢力到馬來群島。

3、英國佔領期

英國人於18世紀開始向東南亞擴張,1786年英國佔領檳榔嶼,1819年佔領新加坡和馬六甲,1826年英國將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合並成一個省,總稱馬六甲海峽殖民地。

4、日本佔領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但日本在兩個月內就占據了馬來西亞。

(4)馬來西亞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16世紀,西方海上霸權興起,馬六甲因其交通及戰略地位重要,引起西方列強覬覦和入侵,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

1867年4月海峽殖民地脫離英屬印度管轄,成為皇家殖民地,到20世紀初,馬來西亞完全淪為英國殖尼地,英國在侵佔馬來半島的同時,還入侵沙撈越和沙巴。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馬來亞經濟呈現明顯的畸形發展,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橡膠園,英國從中國及印度大量的引進勞工,使得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的社會特徵開始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又恢復對馬來亞的殖民統治,一年後,英國組成馬來亞聯盟。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

Ⅳ 馬來西亞是誰的殖民地

馬來西亞是誰的殖民地?馬來西亞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被任何國家所殖民。
但歷史上馬來西亞或現有的領土的一部分曾被幾個國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蘭
1785年:英國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國
1957年:馬來亞(西馬)(馬來半島)獨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脫離英國的殖民,加入馬來亞,並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馬來西亞(馬來語、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是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1]。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馬來西亞人口3268萬,[1]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1]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1]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1]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1]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1]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馬來西亞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

Ⅵ 新加坡 馬來西亞 本來是屬於中國麼

不屬於中國的,歷史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是一個國家,後來由於內部矛盾分開了

Ⅶ 馬來西亞是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本身就是個國家。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選舉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並存的國家。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1957年8月31日,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組成了馬來西亞。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7)馬來西亞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歷史沿革:

馬來西亞是來自馬六甲皇朝的(Kesultanan Melayu Melaka)。

1511年、馬來亞被葡萄牙統治

1641年、馬來亞為荷蘭殖民地

1786年、馬來亞(是馬來亞,不是馬來西亞,馬來亞只是馬來半島)為英國殖民地。因為FrancisLight在1786年從Sultan Abllah手裡騙了檳城。

砂勞越在1853年為James Brooke統治,也就是英國護國。

沙巴在1878年被Syarikat Borneo Utara British(1882才改名的)管,也就是英國護國。

1941-1945馬來亞、沙巴、新加坡和砂勞越被日本佔領

1957年,馬來亞獨立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國家包括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砂勞越。

1965年,新加坡退出。

Ⅷ 馬來西亞原來是中國的領土嗎

不是。
馬來西亞由馬來半島的西馬及位於北婆羅州的東馬所組成。在英國統治的時期,西馬都被稱為馬來亞。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這個地區其中一個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大約50,000年前,東馬砂勞越州的古老尼亞(NiahCave〕洞里,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了。
在西馬,即馬來半島,內陸山區的原住民比馬來人更早就在這里居住了。 位於柬埔寨的Funan王朝,於公元初期曾經延伸其影響力到馬來半島。到了第七世紀,蘇門答臘的室里弗遜(SriVijaya〕王朝則在南中國海的區域崛起成為最大的王朝。第十三世紀後半期,滿者伯夷(Majapahit〕王朝取代室里弗遜,馬來半島也跟著落入滿者伯夷王朝的掌控中。 室里弗遜王朝的王子拜里米蘇拉,於大約1403年逃出滿者伯夷王朝的勢力范圍後,落腳在馬來半島的馬六甲,並在這里建立了歷史上聞名的馬六甲王朝。也是在這個時候,大約於十五世紀初,回教被引進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王朝在全盛時期,是個聞名於世的港口及經貿中心。由於其位置處於航海及經貿的中心,又有良好的深水港口,東去資源豐饒的東方文明古國,西接印度、阿拉伯世界及歐洲西方列強,使到馬六甲不僅成為繁榮一時的商業中心,它也同時成為東西方多種文化互相碰面及交流的地方。中國明朝的鄭和就曾在七度下南洋的時候,到過馬六甲。為了促進兩國之邦交,明朝的公主漢麗寶更是被遠嫁到馬六甲來。 西方列強於十六世紀相繼而來,葡萄牙人於1511年消滅了馬六甲王朝,開始了馬來半島的殖民史。葡萄牙統治馬六甲到1641年,被荷蘭人所擊敗,馬六甲又由荷蘭人所統治。英國人於十八世紀開始展延它對馬來半島的控制。1786年,萊特首登檳城,1819年萊佛斯佔領新加坡,1819年英國人和荷蘭人的交換殖民地,使到英國人也獲得了馬六甲,並於較後成立了馬六甲海峽殖民地。 英國人和馬來蘇丹於1895年簽署的邦咯島協約,使到英國人的勢力進一步從馬六甲海峽殖民地延伸到內陸的馬來州屬。通過律政司(ResidentSystem〕的制度,英國人逐漸全面的控制了整個馬來半島及新加坡。 在英國人殖民的時期,英國人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樹膠園,從中國及印度大量的引進勞工,使到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的社會特徵開始形成。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入侵馬來亞,把英殖民政府擊潰並統治了馬來亞三年零八個月。日本投降後,英軍回歸馬來亞繼續其殖民。1948年,英殖民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況以對付馬來亞共產黨。 1940年代末期及1950年代所掀起的爭取獨立運動,終於使到英殖民政府讓馬來亞於1955年進行了第一次的全國選舉,由代表馬來人的巫統、代表華人的馬華公會及代表印度人的印度國大黨所組成的聯盟(現在稱為國陣),橫掃了52議席中的51席。 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馬來文成為國語,回教成為國教。東姑阿都拉曼出任第一屆的首相,並被稱為國父。
在北婆羅洲方面,沙巴從1882年就被英北婆羅公司統治,直到日本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攻入佔領為止。砂勞越則是英人查爾斯布洛克和汶萊蘇丹協議下所建立起來的白人拉惹布洛克的天下。從1840年直到1942年,它都由布洛克家族所控制。在世界大戰過後,沙巴及砂勞越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但1965年,由於東姑阿都拉曼及李光耀的政治分裂,新加坡宣布退出馬來西亞。 1969年的全國大選成績,顯示人民對聯盟的支持急劇下降,反對黨所獲得的席位劇增。雖然聯盟仍然控制聯邦政府,但失去了吉蘭丹州政權,並在多個州議會裡面對強大的反對黨勢力。1969年5月13日,反對黨的勝利遊行在不同種族的相互嘲諷及挑釁的過程中,演變成種族沖突及流血事件,造成百多人喪失生命,無數財產被摧毀。此歷史事件被成為513事件。 1970年,馬來西亞宣布實施為期廿年的新經濟政策,其目的是要消除貧窮,重組社會,以拉近貧富的鴻溝。但這項政策所實行的固打制,也使到非馬來人社會非常不滿。 1972年,第二任首相敦拉薩改變了外交政策,開始和共產國家接觸,並致力使東南亞成為和平、自由及中立的區域。1974年,敦拉薩訪問中國,兩國的邦交自此一直密切發展至今。
1970年代,馬來西亞開始其工業化計劃。新經濟政策廿年的成果,已經使到馬來人的經濟地位大大提升。1991年,第四任首相馬哈迪醫生宣布推行為期三十年的2020宏願計劃,致力使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 直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仍然以每年超過8%的成長率發展,成為其中一個世界上成長得最快的國家。
目前馬來西亞共有十三個州,兩個聯邦直轄區。其首都為吉隆坡,是其中一個聯邦直轄區 人口與語言 馬來西亞的人口約為兩千萬,其中有一千六百萬人在西馬,另外四百萬人在東馬。 在這些人口中,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是主要的族群。馬來人佔了總人口的55%,華人佔28%,印度人作則佔9%。東馬的人口則以原住民居多,如在沙巴的主要原住民族群是卡達山(Kadazan〕人、騎馬的巴蕉(Bajau〕人等。在砂勞越則以伊班(Iban〕人、比達友(Bidayuh〕人、普南人(Penan)為主。 在馬來西亞。雖然馬來文是國語,但許多華人及印度人都通曉華文及淡米爾文。這是因為這里的華人及印度人社會都有開辦自己的華文學校及淡米爾文學校。華人社會在這里這里出錢出力維持了約1,280間華文小學及60間華文中學,而印度人社會也維持了500多間淡米爾文小學。因此在馬來西亞,許多華人能聽得懂華語,是不奇怪的。
另外,英語也是非常普遍的語言,這當然是因為英國曾經殖民馬來西亞的緣故,但和近年來馬來西亞欲走向國際而大力鼓勵人民多學習英語,也不無關系。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的華人也流行使用方言。由於這里的華人早期移民自中國福建、廣東省等,因此他們承傳下來的方言也多為南部語言,即福建話、廣東話、客家話、海南話等。 許多外國對於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天份"感到驚訝,其實是環境所逼而使然也。

Ⅸ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原來是一個國家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原來是一個國家。

馬來西亞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1965年,新加坡退出。這是因為種族問題。馬來西亞是馬來人有優先權的。而新加坡華人多,不贊同,要求種族平等。所以,東姑阿都拉曼為了避免更多問題(如種族戰爭),決定將新加坡逐出。「逐出」這個詞是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用的。

(9)馬來西亞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國家包括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砂勞越。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五位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Ⅹ 馬來西亞是哪個國家的

人口:2626萬(截至2005年底)。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佔66. 1%,華人佔25. 3%,印度人佔7. 4%。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