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澳門什麼關系

馬來西亞澳門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 2022-10-02 19:53:06

① 求講解在中國大陸 香港 澳門 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日本,韓國,美國

太多了吧。大哥。您是想投資世界么。
我就講我熟悉的柬埔寨吧。本地華人占柬埔寨總人口的5%左右,但是控制了柬埔寨80%的財富,基本壟斷了柬埔寨的政界和商界。柬埔寨與中國沒有領土糾紛,與中國長期友善。目前是整個東南亞地區對中國關系最好的。柬埔寨屬於世界上最不發達的21個國家之一。在這投資的話,做加工製造業還是可以的,目前中國出口到歐美都遭遇了貿易壁壘,但在這邊出口歐美的話,基本都是免關稅的。其他方面的投資的話,風險還是很大的。

② 中國澳門和馬來西亞吉隆坡,哪個城市的文化更加開放呢

文化與城市的發展關系很大,現在澳門、吉隆坡這兩個城市明顯的吉隆坡的發展速度已於澳門,所以吉隆坡的文化更為開放。

③ 澳門的詳細信息

澳門概況

地理和人口

地理位置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相距60公里,距離廣州145公里。本地時間比格林威治子午線時間早8小時。

面積

澳門的總面積因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擴大,已由19世紀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擴展至今日的27.3平方公里,面積約是香港的四十分之一、新加坡的二十三分之一。澳門包括澳門半島、仔和路環兩個離島。半島北面與中國大陸相連,南面分別由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與仔連接;至於仔與路環,則由全長2.2公里、6線行車的路連貫公路相接。

人口

在2005年3月底,澳門居民約有46.98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17,000人。澳門半島北區更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區之一。

澳門人口近20年快速增長,每年以接近4%的幅度增加。人口的流動性相當大。全年人口流動量高達2,500萬人次。

根據2004年底的統計,澳門人口當中,52% 為女性。在年齡組別方面,17.1% 為15歲或以下,74.8% 介於15到64歲,8.1%為65歲或以上。兩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均超過78歲。

2001人口普查顯示,43.5萬居住人口中,中國籍居民佔95%,葡國籍佔2%及菲律賓籍佔1%。

澳門的官方語文分別是中文及葡文。澳門以中文為日常用語的居住人口超過97%,而使用葡萄牙語的人口則為0.7%,其餘人口使用英語、菲律賓語及其它語言。

居澳時間方面,超過80%人口在澳門居住超過十年。至於出生地點,在澳門或是在中國大陸出生的居民各占約45%,在其它地方出生者不足10%。

氣候

澳門的氣候炎熱而潮濕,全年溫差較大, 6月至9月的氣溫可高達攝氏30度以上, 11月至2月則可低至攝氏10度以下,但平均氣溫很少低於攝氏14度。每年的台風季節,澳門都有可能受到來自南太平洋的熱帶風暴影響。

政治體制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1條的規定,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並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澳人治澳」是指由澳門人自主管理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由澳門當地人組成。按照基本法規定,「澳人」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包括符合基本法規定條件的中國人、葡萄牙人和其它人。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委員、立法會議員、終審法院院長及檢察長必須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其中部分職位還必須由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

「高度自治」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幹預屬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事務。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權力。高度自治不等於完全自治,為維護國家的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央政府保留了必要的許可權。例如,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和防務由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

行政架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是澳門的行政機關。政府的首長是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司、局、廳、處。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官員由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制定並執行政策;管理各項行政事務;辦理基本法規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權的對外事務;編制並提出財政預算、決算;提出法案、議案,草擬行政法規;委派官員列席立法會會議聽取意見或代表政府發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必須遵守法律,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負責;執行立法會通過並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會作施政報告;答復立法會議員的質詢。

行政長官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首長,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負責。

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行政長官在本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為5年,可連任一次。

行政長官的主要職權包括:領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執行基本法和適用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其它法律;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簽署立法會通過的財政預算案,將財政預算、決算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決定政府政策,發布行政命令;制定行政法規並頒布執行;提名並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各司司長、廉政專員、審計長、警察總局局長和海關關長等主要官員,及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員職務;委任部分立法會議員;任免行政會委員;提名並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檢察長,及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免除檢察長的職務;任免各級法院院長和法官、檢察官、公職人員等;在特定的情況下,有權解散立法會。

行政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會議由行政長官主持,每月至少舉行一次會議。行政會的委員由行政長官從政府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和社會人士中委任。行政會委員的人數為7至11人。行政長官認為必要時可邀請有關人士列席行政會會議。

立法會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組成,大多數議員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另有規定外,每屆任期4年。

任期至2001年9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有23名議員,其中8人由直接選舉產生、8人由間接選舉產生、7人由行政長官委任;2001年10月就職的第二屆立法會有27名議員,其中10名由直接選舉產生、10名由間接選舉產生、7名由行政長官委任,任期至2005年;第三屆及隨後的每屆立法會議員數目為29人,其中12名來自直接選舉、10名來自間接選舉、7名為行政長官委任。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設主席、副主席各一人。主席、副主席由立法會議員互選產生。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副主席由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行使的職權包括:制定、修改、暫停實施和廢除法律;審核、通過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審議政府提出的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根據政府提案決定稅收,批准由政府承擔的債務;聽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並進行辯論;就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接受澳門居民申訴並作出處理等。

在特定情況下,立法會以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可對行政長官提出彈劾案,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

司法機關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干預。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初級法院、中級法院、終審法院。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權屬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

澳門特別行政區初級法院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門法庭。原刑事起訴法庭的制度繼續保留。

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管轄行政訴訟和稅務訴訟的法院。不服行政法院裁決者,可向中級法院上訴。

澳門特別行政區各級法院的法官,根據法官、律師和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任命。澳門特別行政區各級法院的院長由行政長官從法官中選任。終審法院院長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其任命和免職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獨立行使法律賦予的檢察職能,不受任何干涉。

廉政公署

澳門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廉政專員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廉政專員和他屬下的機構擁有法律所賦予的一切權力,其工作不受特區政府任何部門、官員和社會人士的干擾。

為了撲滅貪污和行賄受賄,特區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從肅貪、防範、立法、教育著手,建立一個廉潔法治的社會。

審計署

澳門特別行政區審計署根據基本法設立。審計署獨立工作,不受干預。審計長對行政長官負責。審計署致力完善公共部門的內部監管制度,透過審計工作,發揮對公共行政的促進作用,強化公共財政管理運用效率。

警察總局

警察總局局長於2000年11月由國務院批准委出並於2001年9月就職。警察總局主要任務之一是統一指揮治安警察局與司法警察局,以進一步加強兩個警務機構的合作。根據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警察總局局長屬主要官員。

海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基本法設立澳門海關,以統一執行規范對外貿易活動及保護工業和知識產權的工作。在設立海關前,有關工作由經濟局與水警稽查局共同負責。海關關長於2000年7月由國務院批准委出並於2001年9月就職。根據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海關關長屬主要官員。

法律和司法制度

法律制度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獨立的基礎上。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特區的法律制度以大陸法為根基。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文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通過,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確保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得以實施。換言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規定為依據。

澳門特別行政區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其它規范性文件,只要不抵觸基本法,仍繼續生效。

《刑法典》、《刑事訴訟法典》、《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商法典》是澳門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有關國防、外交及其它在澳門特區自治范圍以外的事務的全國性法律,可由特區公布或自行立法,在澳門施行。

基本權利保障

《基本法》保障澳門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自由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多項國際勞工公約中適用於澳門的條文繼續有效。

澳門特區繼續遵行各項主要的國際人權公約,包括《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禁止酷刑和其它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兒童權利公約》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司法制度

《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干涉。

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初級法院、中級法院和終審法院。澳門的終審權屬於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法院的組織、職權和運作由法律規定。

初級法院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門法庭。特區繼續保留原刑事起訴法庭的制度。

各級法院的法官,根據由法官、律師和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任命。選用法官以其專業資格為標准,符合標準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目前有數名資深葡人法官在各級法院服務。

各級法院的院長由行政長官從法官中選任。終審法院院長由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檢察院獨立行使法律賦予的檢察職能,不受任何干涉。特區檢察長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由行政長官提名,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檢察官經檢察長提名,由行政長官任命。檢察院的組織、職權和運作由法律規定。三名資深葡人檢察官現時受聘於檢察院,其中一人擔任助理檢察長。

經濟發展

經濟概況

澳門是微型海島經濟,經濟規模無可避免地受市場、資源和結構等方面的局限,但仍然是亞太區內極具經濟活力的一員。

隨著博彩旅遊業的增長持續向好,2004年本澳經濟實質增長率達28.0%,以當年價格計算,2004年全年本地生產總值為826.9億澳門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180,965澳門元,相當於22,620美元,等如香港的97%。

本地生產總值經2004年高速增長後,2005年的增長速度回復正常,繼第一季錄得8.6%的實質增長後,第二季錄得8.2%的增長。

雖然澳門的經濟規模不大,但具有開放和靈活的特點,在區域性經濟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傳統上,澳門的經濟以出口為主,在加工業進行轉型以適應新時代的同時,服務出口在澳門整體經濟上所佔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

澳門是中國兩個國際貿易自由港之一,貨物、資金、外匯、人員進出自由。特區政府成立後,把維護和完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作為經濟施政的主線,營造受國際社會認同、自由開放、公平競爭和法治嚴明的市場環境,確保經濟制度不受干擾和影響。

2001年3月,世界貿易組織對澳門進行每6年一次的貿易政策審議,在報告中對澳門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予以肯定,指出特區成立以來經濟運作正常,澳門仍然是世界上貿易和投資政策最自由開放的地區之一。

特區政府致力加強對外經濟合作,利用自身獨特的優勢,逐步發展成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服務中心,同時,有效發揮本澳與亞太地區、歐盟、拉丁語系國家,尤其是與葡語國家傳統聯系的優勢,更好地擔當內地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合作的橋梁。

特區政府經濟總的施政方向是:把握機遇,營造優質的發展環境,增強本澳的競爭優勢,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提升龍頭產業,穩定傳統行業,扶持新興行業,加快經濟復甦步伐,保持和鞏固本澳經濟發展的勢頭,為本澳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根基。

旅遊博彩業

旅遊博彩業是澳門主要的經濟動力之一,其中包括作為澳門最大直接稅來源的博彩業,及其它如酒店、飲食、零售等行業,對推動澳門經濟的發展相當重要。

迅速發展的旅遊業及服務業是澳門最重要的外匯來源,90年代以來,澳門旅遊業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自1992年起,旅遊業的收入已經超過出口產值。特區政府成立後,旅遊業發展步伐更為迅速。

2005年上半年,旅客入境總數逾892萬人次,較2004年同期增加超過15.4%。訪澳旅客最多的三個市場分別依次是內地(499萬)、香港(265萬)和台灣(74.4萬)。截至2005年6月底,酒店業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10,571間,上半年平均入住率為66.48%。

2005年第二季,來澳旅客平均逗留1日,人均消費為1,334元(166.75美元),較2004年同期下跌12%,其中以國內旅客的消費最高,達2,856元(357美元)。

2004年全年旅客入境總數逾1,667萬人次,較2003年的1,189萬人次增加超過40.3%。

近十年來,博彩業在澳門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一直維持在30%左右,特區成立後,治安穩定,博彩業亦重拾穩定的增長,至2002年上升至澳門整體產業的33.3%。

2005年上半年,澳門的博彩業錄得225.7億澳門元(28.2億美元)的毛收入,約等於拉斯維加斯市同期博彩業收益(37.2億美元)的75.8%,繳納的直接稅近85.2億澳門元(10.7億美元)。

製造業

澳門製造業是以紡織制衣業為主,且以勞動密集和外向型為模式發展,大部份產品銷往美國及歐洲。

製造業在澳門歷史悠久,早期以炮竹及神香為主,而目前仍然是澳門製造業主力的紡織制衣業始於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進入黃金時期,除紡織制衣業之外,玩具、電子和人造絲花等工業亦蓬勃發展。踏入90年代,澳門受到歐美兩大出口市場經濟疲弱、本地工資上漲的影響,加上新興工業國家在產品價格上的競爭,製造業發展的步伐明顯放緩。

2005年上半年本澳總出口值為73.9億澳門元(9.24億美元),較2004年同期下跌27%,當中紡織品及成衣產品佔比重72.5%。本地產品出口為48.5億澳門元(6億美元),較2004年同期下跌35.8%,再出口總值25.4億澳門元(3.18億美元),較2004年同期下跌1.1%。

以出口市場計算,57%的本地產品銷往美國及歐盟,分別佔45.9%及11.1%。

全球成衣貿易配額制度於今年取消後,澳門的製造業正面臨重大的挑戰。為此,特區政府率先向中央政府提出與珠海合建跨境工業區的概念,以便結合兩地的生產優勢,為製造業提供條件,面對新挑戰。有關計劃獲中央政府批准後,澳門、珠海雙方已初步同意選址澳門西北區的青洲,填海造地,興建跨境工業區,填海及相關工程經已動工,雙方亦已開始招商的工作。

服務業

加強對外經濟合作,包括發展雙邊和多邊經濟關系以及強化區域經濟合作,是特區政府既定的發展策略。

面對中國加入WTO及新一輪改革開放,澳門將利用自身獨特的優勢,逐步發展成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服務中心,為外商到珠江三角洲投資和發展提供合作的平台。

特區政府也繼續加強與新加坡、日本、香港、台灣等地經貿交流與合作。同時,有效發揮本澳與歐盟、拉丁語系國家,尤其是與葡語國家傳統聯系的優勢,更好地擔當內地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合作的橋梁。

2003年10月,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簽訂了「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同時首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及「國際華商經貿會議」亦先後在澳門舉行,突顯了澳門連接珠江三角洲、葡語國家和世界華商之間的平台作用。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上,參與各方簽署了「經貿合作行動綱領」,確立了彼此間的合作,並同意在2006年再在澳門舉行論壇和部長級會議。

就業

二零零五年第二季的勞動人口估計為24.2萬人,其中就業人口佔95.8%,失業人口佔4.2%;勞動力參與率為62.2%,男性及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分別為69.4%及55.7%。

博彩業

博彩業在澳門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踏入20世紀,博彩業結合旅遊業的發展,成為澳門經濟支柱之一,更為澳門帶來「東方蒙地卡羅」的稱號。

2004年,澳門的博彩業的毛收入比2003年增長43.4%,錄得423億澳門元(52.9億美元),約等於拉斯維加斯市同期博彩業收益(67.9億美元)的75.8%,繳納的直接稅逾152億澳門元(19億美元)。

2005年上半年,澳門的博彩業錄得225.7億澳門元(28.2億美元)的毛收入,約等於拉斯維加斯市同期博彩業收益(37.2億美元)的75.8%,繳納的直接稅近85.2億澳門元(10.7億美元)。

從專營到開放

自1962年起,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取得博彩專營權,經數次續期,專營合約至2001年12月31日屆滿。根據合約規定,專營公司每年向政府繳付博彩稅,稅率經多年修訂,至2001年為專營公司總收入的31.8%。在二十世紀90年代,政府約一半的年度收入來自博彩稅,差不多佔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娛樂公司在專營時期的最後數年間,每年毛利都在130億到180億澳門元之間,而政府的博彩稅收入則在42億到59億澳門元之間。

除娛樂場博彩外,澳門的博彩活動還包括賽馬、賽狗、「白鴿票」彩票和近年興起的「足球博彩」。

特區政府成立後,決定待博彩的專營權於2001年底期滿後開放博彩業,藉此發展具競爭力的博彩業,為澳門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且進一步鞏固澳門作為區域內博彩中心的地位。

由於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區政府在整個開放過程,包括成立研究博彩業發展的專責委員會、聘請顧問公司深入研究探討,抑或制定相關的法律及行政法規、招標程序,皆以審慎、嚴謹的態度展開各項工作。

制定系列規范博彩業法規

立法會在2001年8月底正式通過16/2001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法律除明確界定娛樂場及幸運博彩的意義外,並就批給制度、條件及競投工作等定出多項規定。

在通過《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後,政府即著手制訂一系列相關的行政法規,作為對法律的補充,並成立工作小組負責統籌有關工作。

2001年10月31日,行政長官透過批示正式設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批給首次公開競投委員會」,以統籌有關招標競投程序的工作,並向行政長官就發出博彩經營牌照作出建議。委員會共有8名成員,由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擔任主席。

競投招標工作於11月2日正式展開,設於博彩監察暨協調局的競投委員會開始接受投資者索取資料及遞交標書。博彩牌照競投招標工作於12月7日結束,競投委員會共收到21份標書。提交標書的公司所代表的資金分別來自本地、香港、美國及馬來西亞等。

對外關系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一個區域性的非主權實體,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建立了廣泛和密切的關系。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澳門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科技、體育等適當領域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地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系,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

駐澳領事機構

截至2004年年底,在澳門特區執行領事職務的國家共有69個。其中,葡萄牙和菲律賓在澳門特區均設有總領事館(菲律賓駐澳總領事館未開館,菲駐港總領館暫時在澳門特區執行領事職務)。

駐港總領事館領區包括澳門特區的國家有50個:比利時、德國、瑞典、丹麥、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瑞士、芬蘭、奈及利亞、以色列、西班牙、荷蘭、日本、美國、義大利、韓國、印度、法國、智利、波蘭、馬來西亞、俄羅斯、新加坡、泰國、捷克、孟加拉、土耳其、希臘、英國、阿根廷、巴基斯坦、哈薩克、羅馬尼亞、南非、委內瑞拉、秘魯、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寮國、匈牙利、安地卡及巴布達、埃及、緬甸、尼泊爾、柬埔寨、越南。

在澳門特區委派名譽領事的國家共12個:馬里、法國、英國、幾內亞、莫三比克、秘魯、不丹、蘇利南、愛沙尼亞、維德角、幾內亞比索、尼日。

駐港名譽領事館領區包括或擴大至澳門特區的國家共8個:坦尚尼亞、盧安達、納米比亞、衣索比亞、烏拉圭、挪威、肯亞、斯里蘭卡。

免簽證待遇

直至目前為止,共有51個國家及12個地區同意給予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待遇:土耳其、日本、以色列、印尼、南韓、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黎巴嫩、蒙古、丹麥、比利時、立陶宛、冰島、西班牙、匈牙利、希臘、克羅埃西亞、波蘭、芬蘭、法國、安道爾、直布羅陀、拉脫維亞、英國、保加利亞、愛爾蘭、挪威、捷克、荷蘭、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奧地利、義大利、塞普勒斯、愛沙尼亞、瑞典、葡萄牙、德國、摩納哥、盧森堡、羅馬尼亞、馬爾他、阿魯巴、瓜德魯普、法屬蓋亞那、馬提尼克、荷屬安的列斯、智利、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南非、埃及、留尼旺、馬里、馬約特島、納米比亞、坦尚尼亞、吉里巴斯、法屬波利尼西亞、薩摩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

另外,約旦容許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持有人在抵埗時始實時辦理入境簽證。

亞太地區的合作

特區政府致力加強與東亞地區的夥伴合作關系,藉此推動澳門的經濟發展。其中,日本與新加坡是澳門發展區域合作的主要夥伴。

行政長官何厚鏵先後出訪新加坡和日本,尋求進一步拓展澳門與該等地區在經貿、旅遊、技術和學術上的合作和交流。其中,新加坡民事服務學院與澳門行政暨公職局合作,為澳門各級公務員開辦一系列的培訓課程。

旅遊業

雖然澳門人口只有46萬,但每年接待逾1,000萬旅客,旅遊業是這個城市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特區政府明確訂定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它行業協調發展的經濟政策,鞏固澳門在區域經濟中的獨特角色。

2005年上半年,旅客入境總數逾892萬人次,較2004年同期增加超過15.4%。訪澳旅客最多的三個市場分別依次是內地(499萬)、香港(265萬)和台灣(74.4萬)。截至2005年6月底,酒店業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10,571間,上半年平均入住率為66.48%。

2005年第二季,來澳旅客平均逗留1日,人均消費為1,334元(166.75美元),較2004年同期下跌12%,其中以國內旅客的消費最高,達2,856元(357美元)。

2004年全年旅客入境總數逾1,667萬人次,較2003年的1,189萬人次增加超過40.3%。

豐富的旅遊資源

中西文化交融的 城市面貌、不同風俗包容共存的人文環境、以及獨有的博彩娛樂一直是澳門重要的旅遊資源。

澳門素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博彩業是澳門旅遊業不可或缺的一環。設於澳門和離島的多間娛樂場,客源亦以入境旅客為主。

特區政府在2001年宣布開放博彩業,並於2002年初,向三家在不同型式的博彩旅遊活動中具有豐富經驗的公司發出博彩經營准照,推動博彩業邁向多元化,以娛樂渡假及會議旅遊等不同特色招徠旅客,使博彩娛樂成為一項具吸引力的旅遊項目。

除此以外,澳門市內別具特色的旅遊景點還有:位於炮台山上的澳門博物館,收藏了展現澳門歷史的物品,並定期舉辦與澳門歷史有關的展覽。此外,多所專題博物館,例如大賽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等等,再加上位於新口岸海旁區的觀音像、矗立於路環最高點的漢白玉媽祖像、南灣湖的音樂噴泉,向旅客展現了澳門多姿多彩的不同面貌。

匯聚東西文化風貌

④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有什麼關系,為什麼不屬於中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與中國是國際間國與國的關系,兩國在歷史環境中,並沒有記載有屬於中國,新馬兩國都曾是英國殖民地,和英國有緊密歷史關系,都是英共和聯邦國家。

⑤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有什麼關系,為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和中國的血統有很大關系,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多的原因是封建社會和民國初年,南方很多同胞到東南亞謀生,俗稱下南洋。大多都是福建廣東這一帶出去的,這些沿海地區本身土地相對貧瘠,以丘陵為主,不平坦,只能種些茶等作物,無法大面積生產稻米,沿海又靠出海討魚為生。加之福建、廣東多分布對外連接的樞紐大港,所以很多這帶的華人流行出海去那些地方討生意。
但是因為當時中國敗落,華人處處遭受欺負,很多華人聚集到了新加坡這個地方,因為該地又窮又破,只有華人被迫這里居住,這里歷史上歸馬來西亞管理,二戰後1963年,新加坡作為中國海外最大的華人自治領地要求加入馬來西亞,得到同意,但是一直被當二等公民對待,華人忍受不了,1965年,在當地領袖李光耀的帶領下,新加坡獨立成國。

⑥ 馬來西亞和中國關系是怎麼樣的

馬來西亞和中國的關系是良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於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建交後,兩國關系總體發展順利。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其它領域建立了友好和實質性的關系。 雙方之間的密切交往使這種關系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得到進一步加強。

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有著傳統的親密關系,馬來西亞將永遠做中國的好朋友,也將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的高質量建設。

中馬關系其他交流

兩國在科技、教育、文化、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順利發展。

1992年簽署《科技合作協定》,成立科技聯委會,雙方還簽署了《廣播電視節目合作和交流協定》。

1993年簽署《促進中馬體育交流、提高體育水平的諒解備忘錄》。

1995年,兩國互設武官處,軍事交往增多, 兩國海軍軍艦多次互訪。

1997年簽署《教育交流諒解備忘錄》。

1999年簽署《文化合作協定》。

2002年簽署《中馬航空合作諒解備忘錄》。

⑦ 馬來西亞是誰的殖民地

馬來西亞是誰的殖民地?馬來西亞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被任何國家所殖民。
但歷史上馬來西亞或現有的領土的一部分曾被幾個國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蘭
1785年:英國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國
1957年:馬來亞(西馬)(馬來半島)獨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脫離英國的殖民,加入馬來亞,並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馬來西亞(馬來語、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是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1]。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馬來西亞人口3268萬,[1]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1]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1]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1]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1]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1]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馬來西亞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

⑧ 香港,澳門,台灣和大陸的關系究竟是什麼

香港澳門的話,就是共同發展的關系,都是我們國家的特別行政區,也都是跟我國大陸息息相關的,在回歸以後也都是互相支持,共同發展。

但是台灣的話,現在依然是還沒有回歸的,也就還是互相對立的關系,不過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相信台灣是一定會回來的。

台灣省,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瀕東海,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縱跨溫帶與熱帶。人口約2341萬,超過70%集中在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台北都會區最大。

⑨ 馬來西亞人和澳門人結婚後多久才能拿到澳門身份證

結婚後可以馬上申請澳門居留許可證,申請了居留許可證後就可以到澳門身份證明局辦理澳門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身份證的有效期會同居留證上有效期一樣.居留許可證首次申請有效期是一年,在有效期到期30天內需向外國人事務警司處申請居留續期,續期有效期為2年,七年後才能申請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在領取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之前,如果同澳門關系人解除關系的話,居留許可將被取消.

⑩ 【澳門】我覺得看新聞很少看到澳門的,到底大陸跟他保持著怎樣的聯系,關系是什麼樣的

澳門給我的感覺是一個時尚、金融業發達的沿海城市。干凈、整潔、有秩序。葡萄牙人和其他國家的人很多,街上的混血美女和帥哥還有很多很萌的蘿莉超多。香港有很多印度人,這個在澳門看不到。澳門更像迷你而且豪華的馬來西亞。它不像香港,生活節奏很快。在那裡早上7點起床鍛煉的全部都是外國人。。。。更何況你起那麼早,是沒有茶餐廳開業給你賣吃的。
每個酒店都有賭場,賭場和押金店還有兩替店都是通宵營業的。賭場有免費的水和小食提供。像威尼斯人和普金酒店的衛生間甚至裝有大功率的烘乾機,如果你要在那裡玩通宵,住在賭場也是不錯的選擇。澳門的的士司機不像香港那麼好客,他們基本都不聊天的。但是大巴司機就不一樣了,到了熱門景點會招呼你下去逛。澳門的巴士都是單行線路,有得去沒得回。
澳門很多山路,上坡下坡樓梯什麼的,很多地方時填湖挖山建的,現在也有很多工地,但是澳門很少堵車,街上只有摩托車看不到自行車。路也很窄,車開的很快,但是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所以交通很便利。你出行可以選擇酒店的免費巴士也可以做大巴或者的士,澳門很小,但是一次絕對玩不夠。。。像我都是去了又去的。。。在那裡生活很舒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9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6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