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為什麼沒有總統
❶ 馬來西亞最高元喜歡撐小黃傘,其中究竟有何深意
他這是在像我們國家致敬。
公元1403年,朱棣登上皇位,不過是挖侄子朱允炆的牆角得來的。建文帝朱允炆從皇宮逃脫,他的下落成為一個謎。有人說,朱棣將艦隊派往南陽的真正目的是尋找侄子。畢竟,侄子沒有死,他總是感到不安全。車隊的負責人叫尹青,是馬六甲王朝出現的華人。他敏銳地意識到,馬六甲地理位置優越,發展海上商業貿易非常方便,他可以成為大明的海上朋友。
❷ 馬來西亞現任總統幾年多大
國家元首不叫總統,馬來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為國家元首、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9個世襲蘇丹中依照參加競選最高元首的蘇丹的年齡和就任年代擬出的名單中,選出一位資歷最高的蘇丹擔任國家元首,任期五年。
在法律(名義)上,馬來西亞國家最高元首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但是實際運作上最高元首必須聽從國家總理(即 首相)的意見,同時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還有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但內閣掌握實權。
最高元首的官邸位於吉隆坡國家皇宮,正式的委任、冊封和接待活動多在此處舉行;除此之外,最高元首在布城也有一座名為美拉華蒂皇宮的行宮。最高元首的法定配偶為最高元首後(Raja Permaisuri Agong)。
❸ 有的國家怎麼只有總理沒有總統啊
首先從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上看
社會主義國家都是民主共和制,這個不用說
資本主義國家大致分為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
1.君主立憲制:英國,日本,西班牙,瑞典...
這些國家的元首是世襲制的君主:國王,女王,天皇...
但是掌握實權的是內閣,即首相
2.民主共和制
又分為兩種
(1)議會制共和制:義大利,德國,芬蘭...
這些國家的元首是總統,只有虛位,沒有實權
總理掌握實權
(2)總統制共和制:美國,巴西,阿根廷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
此外,法國是半總統制共和制,總統掌握實權
加拿大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總理掌握實權
明白?打得手都累了~~~
^_^
❹ 馬來西亞的前任總統是誰
馬哈蒂爾於1925年12月20日出生在吉打州首府亞羅士打的一個教師家庭。馬哈蒂爾的祖父是個從印度飄洋過海來的穆斯林,這血源可以從馬哈蒂爾那張非常印度化的臉孔上清楚地反映出來。父親在與當地的一個馬來姑娘結婚後,成為一名頗有名望的中學校長。作為一個在多民族的馬來西亞社會中地位不高、人數不多的印度族移民家庭,他的父親非常希望自己40歲才生下的第一個兒子能光宗耀祖,為印度移民爭口氣。馬哈蒂爾確實沒有辜負家族的期望。他從小就顯示出異常的聰明,且非常喜歡讀書,常常是一個人拿著本書在書房裡一呆就是半天不出來。
小馬哈蒂爾性格非常倔強。他雖然常常沉默寡言,凡事卻很有主見。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中學以後,瘦弱的馬哈蒂爾常常是高年級學生欺侮的對象,母親好幾次看到他鼻青臉腫回家,但從他嘴裡總掏不出半個字。一聲不吭地鑽進了書房學習。也許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的驅使,也許是預感到將來學習機會不多,少年馬哈蒂爾簡直是拼了命在讀書。
自己曾經開辦了一間咖啡店。由於已經學會了如何經營,而且他天生精明,沒多久,他又開了水果鋪和手工藝品店,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紅火。他具有一切成功商人所必備的素質:勤奮、精明、果斷、鍥而不舍。
然而,青年馬哈蒂爾並沒有把所有精力放在埋頭做生意上,他時刻關注著發生在自己祖國土地上的一切。他參加了當時的一些抗日群眾組織如「馬來人聯合會」、「馬來青年聯合會」的活動,並成為其中的活躍分子。日本投降後,英國殖民者又卷土重來,「馬來人聯合會」等組織的任務又歷史性轉變為反英獨立。「馬來西亞國父」拉赫曼親王把這些組織聯合起來,使之成為政黨,名為「馬來民族聯合機構」( 巫統)。它在馬來西亞的獨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就在這時,馬哈蒂爾結識了這個組織的骨幹成員之一、後來擔任過馬來西亞總理的拉扎克,他在日後的關鍵時刻拉了馬哈蒂爾一把。
「馬來民族聯合機構」及其明確的反英獨立目標,使殖民者當局大為惱怒,它加緊了對馬來人的鎮壓與統治。年青的馬哈蒂爾陷入了深深的苦惱。就在這時,1948年,馬來亞大學開始招生。馬哈蒂爾報名參考並在志願表上毫不猶豫地填上醫學系。結果,他被錄取了。這一年,他23歲。畢業後,馬哈蒂爾擔任了吉打州醫葯官員。1964年,他決定正式棄醫從政,出任巫統最高理事會理事並參加當年下院議員競選。他成功了。一位當年的議員曾這樣評價他:「他的鋒芒讓無數人瘋狂地支持他,也讓無數人熱烈地反對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人面對他會無動於衷。」從此,馬哈蒂爾被公認為政治前途無量。1975年,他成為巫統的3位副主席之一。1981年7月,他出任巫統主席,接替因病辭職的海珊·奧思,成為馬來西亞總理。
他連續3次擔任政府總理,而相應地,近年來,馬來西亞的局勢確實越來越穩定,這點,是印尼和菲律賓等相鄰國家比不上的。與此同時,馬來西亞的經濟迅速發展,大有直追亞洲四小龍之勢。
馬哈蒂爾是一位非常能出主意而且機敏過人的總理,他不僅在大政方針上妙招迭出,譬如發展「自由貿易區」以吸引外資,發展製造業擴大出口,取消對華人經濟的過多限制,實行「向東看」政策,鼓勵國內各企業向東方特別是向日本和韓國學習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自己更利用每一次出訪機會,自動擔當「國家頭號商品推銷員」。而且,在細微之處也常有靈感閃現。這些大概得益於他過去的職業:經商和從醫。他不乏商人的精明,同時也不乏外科醫生式的縝密。縱觀馬哈蒂爾執政10多年來所取得驕人成績,他這位戰後在位時間最長的馬來西亞總理亦足可名垂青史了,而他的個人魅力與鬥士風范,也為這個「橡膠和錫的王國」增添了奇異的光彩。
❺ 馬來西亞總統叫什麼
馬來西亞實行君主立憲制,沒有總統。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現在是阿卜杜勒·哈利姆·穆阿扎姆·沙阿;而政府由國會下議院最大黨或聯盟所組成,領袖稱首相,現在是拿督斯里納吉布·敦·拉扎克。
最高元首阿卜杜勒·哈利姆·穆阿扎姆·沙阿(Abl Halim Mu'adzam Shah),1927年11月28日生於吉打州,1955年英國牛津大學伍德翰姆學院畢業。1958年7月14日任吉打州第27任蘇丹(蘇丹為馬來西亞各州最高領袖)。1970年9月至1975年9月任馬第五任最高元首。2011年12月再次出任馬最高元首。
首相兼財政部長是拿督斯里納吉布·敦·拉扎克。馬第二任首相敦拉扎克的長子。1953年7月24日生於彭亨州。獲英國諾丁漢大學經濟學士學位。1976年當選國會下議員,1978年任能源、電訊和郵電部副部長,是馬歷史上最年輕的下議員和副部長。此後歷任彭亨州州務大臣、文化、青年和體育部長、國防部長、教育部長等職。2004年1月起任現職,2004年3月大選後連任。巫統資深領袖,曾連續多次當選巫統副主席,2004年1月起任巫統署理主席。2008年3月大選後連任副首相和國防部長,同年9月改兼任財政部長。2009年4月就任馬第六任首相,2013年5月連任。
❻ 馬來西亞總統是誰
國王是米詹·扎因·阿比丁,
首相是納吉布·阿卜杜爾·拉扎克
馬來西亞沒有總統,它不是資產階級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