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艾滋病為什麼很多

馬來西亞艾滋病為什麼很多

發布時間: 2022-09-19 20:16:38

⑴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艾滋病

首先,現在的年輕人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個人的思想變得開放起來,對待異性之間的交往看的比較隨意,因此,就造成了現在艾滋病在年輕人中大量出現。

因此,想提醒廣大年輕人的就是,對於異性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對於新鮮的事物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好奇與沖動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再者就是對於手機上一些不健康的宣傳一定堅決杜絕,不要去瀏覽,這樣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別人的負責。

⑵ 為什麼艾滋病特別受關注

因為人們想起艾滋病來,首先想到的是性亂,吸毒等不好的現象。一般人甚至認為艾滋病就是找小姐感染的。所以給艾滋病扣上一頂很不道德的帽子。再就是人們對於艾滋病的一些常識根本不懂,只要身邊有就要躲得遠遠地。彷彿是看一眼都會傳染。對於這個我覺得是國家的宣傳力度還是不夠大。所以一旦有人得這個病,恨不得馬上自殺,根本沒臉活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是血液感染的。本身自己也很無奈,但是現在現實中就是這么一個狀況!

⑶ 馬來西亞的傳染病都有哪些

(吉隆坡綜合訊)馬來西亞柔佛州大水災一些災區的積水久久不退,衛生部擔心可能爆發傳染病,昨天也有災民投訴患上皮膚病。

衛生總監依斯邁指出,災區的水源顯然已經受污染,水源不流通又受到污染,可產生很多「災難性後果」。

自上個月19日以來,柔佛發生兩波大水災,造成17人死亡,至少10萬人無家可歸,被迫在當局設立的水數百個救災中心過日。

峇株巴轄一個鄉村的災民昨天說,他們住家附近的河流泛濫成災,受污染的河水涌進家裡,造成他們患上皮疹。

37歲的拉比雅指出,該村有很多小孩患上皮疹。她說:「很多小孩患了皮疹,紛紛哭訴他們的皮膚發癢。」

依斯邁強調,災區必須趕快清理干凈。

他說:「很多事情必須處理,包括消毒、清理以及教育公眾注意個人衛生。」

「此外,人們也面對肉體及精神上的壓力,可能患上各種與傳染病無關的病症,例如疲勞、抑鬱及焦慮。」

動員200醫務人員

依斯邁透露,當局已經動員大約200名醫務人員,檢查及醫治災民。

他說:「我們的人員將會出動,鑒定需要獲得治療照顧的災民。積水消退之後,災區也可能出現傳染病,例如痢疾、食物中毒、傷寒及流行性霍亂,我們必須做好准備。」

他指出,當局擔心的其它實現包括醫葯供應是否充足、交通、病人伙食,治安及醫務人員的士氣等等。

他說,由於葯物及儀器短缺,重災區哥打丁宜的私人診所全都關門。

另外,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副部長周美芬昨天透露,接下來幾天,哥打丁宜預料會有更多災民病倒。

周美芬也是國陣華族成員黨馬華公會的婦女組署理主席。她說,至今已有越來越多災民向馬華志願醫療隊求助,因此她相信接下來的人數還會上升。

她指出,哥打丁宜市區的化糞池在大水災中爆裂,導致很多災民患病。

截至昨天,昔加末、笨珍及居鑾的水災已經過去。柔州警察總部水災行動室發言人說,這三個地區的救災中心全部關閉,災民回返家園。

不過,峇株巴轄的災情沒有改善,仍有5萬人滯留在救災中心。哥打丁宜的災民減至792人,麻坡及新山南區的災民人數也下降。

在彭亨州,水災昨天再次來襲,正在舉行補選的峇都達南州選區也發生水災,干擾了競選活動。

⑷ 艾滋病最早是從哪裡來的

有的科學家認為,HIV是一種老病毒,在數百年以前就已存在,只不過沒有被發現而已;但也有一些科學家持否定觀點,他們認為HIV不是新發現的老病毒,而確實是一種新病毒,它的產生大約在四五十年前。對艾滋病病毒的起源,科學家的觀點也不統一。有學者認為,HIV是人類所特有的,只是被發現的時間問題;也有學者認為,HIV不是人類所特有 的,可能起源於與人類關系比較密切的某些動物,比如說HIV是靈長類動物逆轉錄病毒的變種,或是來源於狒狒。HIV究竟來自何處?是人類特有的呢,還是人獸共有的呢?有待進一步考證。了解HIV的起源,將為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重要的信息。
關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這就是所謂的自然說、醫源說和人為說。
自然說認為,hiv是自然演變而產生的,因偶然的機會感染了人類。其中比較流行的觀點是hiv來源於非洲的黑猩猩。
醫源說認為,人類在生產小兒麻痹疫苗時,使用了被hiv或類似hiv病毒污染的黑猩猩器官組織,人在疫苗接種時被感染。
人為說的觀點不夠統一。有人認為hiv是基因工程帶來的災難,還有人認為hiv是生物武器或某些人企圖進行種族滅絕、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產物。
1981年6月,美國洛杉磯發現5名年輕男性,因罹患少見的肺囊肺炎而死亡;幾乎同時,紐約也發現20名因少見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輕男性。後來經美國國立疾病管制局(CDC)研究並證實:他們均死於一種免疫系統機能喪失的同一類癥候群,並於1982年將這種疾病正式命名為A (Acquired後天)I (Immune免疫)D(Deficiency缺乏)S(Syndrome癥候群),簡稱為AIDS。
會因為艾滋病死亡,主要是感染了一種造成身體免疫功能喪失的病毒—H(Human 人類)I(Immunodeficiency免疫)V(Virus病毒),HIV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艾滋病毒;這些病毒會攻擊身體的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缺乏癥候群(愛滋病)則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末期表現。(注)
為了保障日益增多的愛滋感染者的人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元月全球高峰會議中提出了「艾滋病防治方案」,並且確訂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協助世界各國發展艾滋疫情防治策略,同時每年訂定一個宣導主題,提出對艾滋人權的呼籲.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前兩種說法有一些根據但尚存爭論,後一種說法則缺乏直接的證據。

⑸ 目前艾滋病發展最快的地區

01
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依然是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該地區的人口僅佔世界總人口的2%,而該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和艾滋病患者人數佔全世界的30%左右。位於該地區的波札那是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該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幾乎達到了其總人口的40%。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病因簡介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後,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很快死亡,後被證實死於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並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葯物,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

臨床表現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在感染艾滋病後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後,最開始的數年至10餘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一般初期的症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等。臨床症狀復雜多變,但每個患者並非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1.一般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檢查方法
1.機體免疫功能檢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細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細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為1.25~2.1),遲發型變態反應皮試陰性,有絲分裂原刺激反應低下。NK細胞活性下降。
2.各種致病性感染的病原體檢查
如用PCR方法檢測相關病原體,惡性腫瘤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3.HIV抗體檢測
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明膠顆粒凝集試驗、免疫熒光檢測法、免疫印跡檢測法、放射免疫沉澱法等,其中前三項常用於篩選試驗,後二者用於確證試驗。
4.PCR技術檢測HIV病毒。
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⑹ 我馬來西亞人我高危8個月做了一次HIv檢查結果為陰我的血是診所抽標本然後送去獨立的驗血中心檢查很多

你好,有過高危行為的,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的,建議你還是到當地的疾控中心或者艾滋病檢測中心做一個血液檢測,這樣才可以排查。你是高危8個月後檢查是陰性,基本就是排除了,不要過於擔心。

⑺ 為什麼現在艾滋病越來越多了

越來越多的人,變得非常性開放,私生活混亂,除此之外,還有吸毒的情況,公用注射器,導致新增人數很多

⑻ 目前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沒有發現艾滋病

世界上每個地區都有艾滋病的存在.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北歐現在艾滋病人數最少,控制也最好.冰島,挪威,艾滋病人少,控制也很好,但也有艾滋.
到1997年12月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已接近190萬例,分布於全球5大洲210多個國家,到2005年現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分布於全球每個國家.

盡管非洲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計共有266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發病人數為世界之首,約佔全球感染者和患者總數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區幾個國家的人數最多,為320萬人,死亡230萬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峻的地區。該地區艾滋病流行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波札那和史瓦濟蘭的患病率更是高達40%。此外,賴索托、辛巴威、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等國也是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國家。

亞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傳播地區
2003年,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已達到740萬,其中100多萬為新增病例,並有50萬人死亡。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狀況相對嚴重,新增病例高達30萬,病毒感染者有300多萬,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數僅次於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幾乎沒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亞,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艾滋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以上。
在亞太地區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印度一些地區的靜脈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和泰國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達14%。在泰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已從過去的賣淫活動擴展到婚外戀和青少年性行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島國由於缺乏防治知識和保護措施,也開始呈現出艾滋病蔓延的跡象。由於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來,亞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在不斷蔓延
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200多萬人,並有10萬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一地區國家與北美國家的人口中轉地,加上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動,成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這一地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異性性行為,在邊緣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為嚴重和集中。
東歐和中亞——艾滋病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俄羅斯,病毒感染者達100多萬,與此同時,艾滋病也在不斷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和摩爾達維亞等國蔓延。
1994年之前,東歐和中亞沒有一個國家報告過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現在這一疾病卻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在獨聯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青年人,而且主要發生在靜脈吸毒者中。近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歐洲艾滋病傳播速度最快的國家。注射毒品和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東歐和中亞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
西歐及美、加、日、澳等國——繼續受到艾滋病的威脅

⑼ 每年170萬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毒到底有多可怕如何防止

艾滋病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很多人談到艾滋病都感到恐懼,因為得了艾滋病基本上給得了癌症一樣,生活已經沒有任何的盼頭。為什麼艾滋病這么可怕?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防止艾滋病嗎?這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我查了很多資料,說說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我們要遠離艾滋病人嗎。

對於艾滋病人很多人都充滿恐懼,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剛才已經說了艾滋病是通過血液和唾液進行傳播,平常的握手,擁抱以及一起吃飯都不會傳染艾滋病,所以大家不要對艾滋病人有歧視,平時的接觸基本沒有任何風險。

不管怎樣艾滋病人已經足夠悲慘,我們沒有必要在雪上加霜,好好給他們相處並沒有危險,所以給他們多一點關愛,讓他們感受到世界更美好。

⑽ 導致艾滋病感染者在全球不同地區分布不同的可能原因是什麼

艾滋病亦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modd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種傳染病。1981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從一男性同性戀者分離到一株新反轉錄病毒LAV,1984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Galb也從AIDS病人分離到反轉錄病毒HTLV-Ⅲ,1986年國際微生物學會及病毒分類學會將其二者統t一命名為HIV。現發現HIV可分為HIV-I和HIV-2二種變型。當前世界上AIDS主要由HIV-1引起。1986年在非洲分離到HIV-2後。已證實其有較高的感染率,現已在美洲、印度、歐洲、日本等地均有發現。我國發現7種HIV-1亞型,包括B,C和E3種。目前已知HIV-1型有8種亞型:A、B、C、D、E、F、H、O。不同地區亞型分布亦不同。
(一)國外流行概況
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首例AIDS病人以來,目前AIDS已在全球廣泛流行,到1997年12月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已接近190萬例,分布於全球5大洲210多個國家,全球HIV感染人數估計達3060萬,其中2950萬為成年人,這些人中41%為婦女,估計全球有1%的15~49歲成年人感染了HIV,有75%是因與異性性交引起。在感染者中有110萬為15歲以下的兒童,有90%以上的感染者生活在發展中國家。1997年全球HIV新感染者達580萬.兒童有59萬,每天約有16000人感染。到2000年,全球可有4000萬感染者。至1997年全球AIDS累積死亡數達1170萬,成人900萬,兒童270萬。僅1997年就達230萬,其中15歲以下者46萬。嬰兒、兒童感染者中90%以上系因母嬰傳播所致。
聯合國艾滋病防治組織在日內瓦發表報告稱,2003年艾滋病毒感染新例達到近550萬宗,使全世界艾滋病毒攜帶者(HIV)和病人(AIDS)數量達到3430萬人。報告指出,除非出現奇跡,大部分病人將在今後10年內死亡。自人類發現艾滋病後,已有1880萬人死於該絕症,其中2003年的死亡人數為280萬人。報告還說,艾滋病以其獨特的方式給人類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造成災難性影響,特別指出對嬰兒、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人類估計壽命及經濟增長的影響。
盡管非洲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計共有266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發病人數為世界之首,約佔全球感染者和患者總數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區幾個國家的人數最多,為320萬人,死亡230萬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峻的地區。該地區艾滋病流行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波札那和史瓦濟蘭的患病率更是高達40%。此外,賴索托、辛巴威、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等國也是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國家。
艾滋病病毒在非洲傳播的最主要途徑是性傳播,另有一小部分是通過不安全輸血和注射傳播的。婦女是該地區最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特別是年齡在15~24歲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的幾率是同年齡段男性的2.5倍。
亞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傳播地區
2003年,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已達到740萬,其中100多萬為新增病例,並有50萬人死亡。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狀況相對嚴重,新增病例高達30萬,病毒感染者有300多萬,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數僅次於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幾乎沒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亞,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艾滋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以上。
在亞太地區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印度一些地區的靜脈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和泰國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達14%。在泰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已從過去的賣淫活動擴展到婚外戀和青少年性行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島國由於缺乏防治知識和保護措施,也開始呈現出艾滋病蔓延的跡象。由於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來,亞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在不斷蔓延
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200多萬人,並有10萬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一地區國家與北美國家的人口中轉地,加上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動,成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這一地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異性性行為,在邊緣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為嚴重和集中。
東歐和中亞——艾滋病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俄羅斯,病毒感染者達100多萬,與此同時,艾滋病也在不斷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和摩爾達維亞等國蔓延。
1994年之前,東歐和中亞沒有一個國家報告過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現在這一疾病卻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在獨聯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青年人,而且主要發生在靜脈吸毒者中。近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歐洲艾滋病傳播速度最快的國家。注射毒品和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東歐和中亞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
西歐及美、加、日、澳等國——繼續受到艾滋病的威脅
2003年,主要發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達160萬,其中新增病例8萬。同時,由於發達國家採用抗逆轉錄病毒進行治療,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數已由2002年的2.3萬下降到2003年的1.8萬,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在這些高收入國家,吸毒和不安全的性行為是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二)我國流行情況
我國於1985年發現首例AIDS病人以來,至1998年6月全國感染HIV人數達10676例,其中301偽為AIDS病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有HIV感染者的報告。
截止2003年12月,累計報告HIV/AIDS 62159例,其中AIDS 8742例,死亡2359人。估計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2萬(85萬-120萬),現存活84萬(65萬-102萬),其中AIDS患者約8萬。
地區分布特點是:西部地區感染多因吸毒引起,其中雲南最高;中部地區多因采供血和應用血液製品而感染;東南沿海地區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所致。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