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大象在哪裡

馬來西亞大象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9-13 02:53:56

『壹』 馬來西亞群島上都有什麼動物請舉例說明,謝謝,急用!

馬來西亞虎

馬來西亞虎幾乎成為馬來西亞的標志,目前只有5000-7500隻存活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獵,在過去的50年裡,巴厘島和爪哇島上老虎的分科已經滅絕

爪哇野牛

主要在夜間活動的爪哇野牛是當地兩種*中的一種

大猩猩

野生大猩猩是馬來西亞三寶之一,曾在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可見,但現在只能在婆羅州和蘇門答臘見到,目前數量估計不足3萬只,是10年前數量的一半,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威脅著大猩猩的生存 現在仍然有販賣幼年大猩猩作為寵物的活動,有人曾估算,每一隻幼年大猩猩被賣,有5-6隻猩猩, 通常是母猩猩 便會死亡,增加了該物種滅絕的危險性

長鼻猴

這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可愛的動物,因長著長長的鼻子而得名 它們早晨醒來會在窩中發上半個小的時呆,而後整個家族相約起身去吃東西 它們對環境極為敏感,生活在遠離人類的叢林中,因難得一見而顯得有些神秘,以紅樹果實為食,是一種群居動物,離群會絕食直至餓死,失去同伴的原棲息地的家族也會因為失去同伴而哀傷 因而,現在幾乎沒有動物園敢再開口說想養長鼻猴,馬來西亞政府也嚴格禁止長鼻猴輸出 目前在全世界,也只有紐約的Bronx動物園成功營造出一個適合長鼻猴生存的廣大棲息地 要看長鼻猴,一定要到婆羅洲的野外,特別是國家公園的保護區里才看得到

亞洲象

自1990年以來,亞洲象的數量已經減少了97 ,現在只有不到3萬頭大象

犀鳥

罕見的犀鳥多見於沿海岸和低地森林地帶,以沙巴最為常見,因而沙巴也被稱為 犀島之鄉 這種鳥可以發出兩種聲音的鳴叫,愛成群飛翔

阿特拉斯飛蛾

喜夜間活動,外形差異很大 最大的展開雙翼,寬度可達到25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飛蛾

螳螂

這是一種奇異的昆蟲,非常美麗,像盛開的花朵停俯在樹枝上 形象的偽裝使它在捕食中獲益匪淺

綠海龜 小海龜

綠海龜體重可達180公斤,每年的7 8月份,母海龜會到馬來西亞的幾個海灘上產卵,每次大約產下80個龜蛋,50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小龜

『貳』 大象住在哪

亞洲象的分布地較廣,現在它們主要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國外見於孟加拉、不丹、汶萊、柬埔寨、印度、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的森林和附近平原及灌木地帶。國內分布是它分布區的邊緣,已有記錄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勐臘、景洪)、江城;雲南西南部西盟(岳宋)、滄源(南滾河)和雲南西部盈江(那邦壩)。 除了撒哈拉和其他沙漠地區之外,非洲象的足跡曾一度遍布非洲大陸,從地中海沿岸到好望角都不乏它們的身影。目前非洲象群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分布仍比較廣泛,但種群出現破碎化隔離狀況,特別是在西非和東非。

『叄』 世界上最大的大象是來自哪的

象是目前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屬於長鼻目,只有一科兩屬三種,即象科,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非洲象有兩種:普通非洲象(也叫熱帶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亞洲象只有一種(也叫印度象)。廣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象的妊娠期為10-12個月,剛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歲才能達到性成熟。據報道1974年在安哥拉獵殺的最大的象有13.5噸重。

象皮厚毛少,鼻與上唇癒合成圓筒狀長鼻,兩個上頜門齒大而長,就是所謂的「象牙」,口中一般每側有三個前磨牙和三個後磨牙,食用高纖維的食品,樹葉、草類等,磨牙並不是同時長出,現存的磨牙磨損後,新的磨牙才長出來,所以如果最後一顆(第六顆)磨牙大約在60歲以後磨損後,老象可能死於營養不良,如果繼續飼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繼續活下去。

亞洲象屬只有一種,也叫印度象,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鼻端有一個指狀突起,雌象沒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沒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較小、圓,前足有5趾,後足有4趾,共有19對肋骨(其中蘇門答臘亞種有20對,但比非洲象少一根),頭骨有兩個突起,背拱起。性情溫和,比較容易馴服。過往可再分4個亞種:印度象、錫蘭象、馬來西亞象及蘇門答臘象。

非洲象有兩種,最常見的是普通非洲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動物,耳大下部尖,不論雌雄都有長而彎的象牙,前足有4趾,後足有3趾(趾數比亞洲象少一個),共有21對肋骨,背部平,長達6-7.3米,高達3-4米,重達10噸。性較兇猛,尤其是孤獨的雄象更為兇猛,不易馴服。

另一種非洲象是瀕臨滅絕的森林象,個較小,一般不超過2.5米高,耳圓,下頜骨長而窄,前足有5趾,後足有4趾,和亞洲象相同,象牙小而直,質地更硬。最近根據基因分析證實和普通非洲象不是同一種。

此外還有幾個亞種,馬來西亞有一種亞洲象亞種——侏儒象,個頭更小。納米比亞有一種非洲象亞種——沙漠象,足下肉墊變大,更適應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節約用水,而且會在沙漠中尋找水源。

象由於毛少,容易生皮膚病,所以需要經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皺折,有的皺折紋路深達十幾厘米,皮膚淺灰色,由於洗泥浴有時看起來好象是泥土的紅棕色,褐色眼睛長眼毛,有一種罕見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藍色。

象的耳朵很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尾巴不長,頂端有毛刷。

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象在正常時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覓食,但迅速奔跑起來也能達到每小時36千米的速度

它們屬群居動物,社會團體結構以母象及幼象為主。每個家庭通常有10個成員。它們生存的空間大小由14到3120平方公里不等。大象所吃的食物則包括草,灌木,水果,樹皮,樹葉及樹枝。

『肆』 大象一般生活在什麼地區大象主要吃什麼

一:大象的生活地區

亞洲象分布廣泛,現在主要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國外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柬埔寨、印度、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的森林和附近的平原和灌木叢中。國內分布是其分布區域的邊緣。滇南西雙版納(勐臘、景洪)、江城均有記載;滇西南的錫盟(月松)和滄源(南滾河)和滇西大壩的盈江(納邦)。除了撒哈拉沙漠等沙漠地區,非洲象的足跡曾經遍布整個非洲大陸,從地中海沿岸到好望角。目前,非洲象群仍廣泛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但其種群分散、孤立,尤其是在西非和東非。

綜上所述:大象的分布地區還是比較廣泛的,一般生活在熱帶地區,大象主要是喜歡吃多汁的樹枝和各種草木,水果和蔬菜。

『伍』 世界最小大象究竟是個怎樣的物種呢

在我們的印象里大象一直是一個龐然大物,在動物的世界裡好像也沒有比大象更大的動物了。但是現在卻有一種叫婆羅洲侏儒象的亞洲象,這是世界上最小的象。婆羅洲侏儒象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婆羅洲。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只有大約1500頭左右,是婆羅洲最珍貴的動物。相較於其他的大象,侏儒象顯得十分的渺小,它們的最大高度不超過2.5米,相比較於矮小的身高,兩只大大的耳朵就顯得十分的突兀和可愛。

婆羅洲侏儒象在當今世界上僅剩下不足2000頭的侏儒象,婆羅洲侏儒象是一種獨特的物種 ,以前人類認為婆羅洲侏儒象不需要去保護,但是現在它們快要滅絕了,現在在這些婆羅洲侏儒象滅絕之前,科學家們呼籲人類要對婆羅洲侏儒象的滅絕引起重視,因為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命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陸』 婆羅洲侏儒象的研究進展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環境研究和保護中心的唐·梅爾尼克(Don Melnick)與來自美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同事研究了婆羅洲大象的DNA。他們收集了婆羅洲北部馬來西亞部分的20隻大象的糞便和血液樣本,從中分離出一個線粒體和5個染色體基因。然後比較這些基因與南亞地區數百頭大象的相應基因。
研究結果發現婆羅洲象並非近代才出現。它們和其他亞洲象明顯不同。可能本來是亞洲象,而三十萬年前婆羅洲和亞洲大陸分離,令婆羅洲象與亞洲象的進化發展不一樣。科學家曾以為婆羅洲侏儒象屬於一種亞洲象。
2003年的比較結果,婆羅洲大象與任何已知大象種群都存在很大差異,無論是野生還是馴養種群。婆羅洲象應該歸於一獨特的亞種。DNA鑒定和考古學證據均證明,婆羅洲侏儒象為爪哇侏儒象後代。
婆羅洲島和爪哇島相距至少350公里,位於爪哇島和蘇祿群島之間。爪哇島上的侏儒象於18世紀末滅絕,而那些登陸婆羅洲島的倖存象得以繁衍生息,發展成婆羅洲侏儒象。理論上,在良好棲息環境中,一對具繁殖能力的象夫婦後代在不到300年間就能繁衍到2000頭。象類等大型哺乳動物只要有極少數量存活,就能保證種群延續。如果婆羅洲侏儒象確實來自爪哇,這個案例就說明,哪怕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物種的極少量個體,也深具價值。

『柒』 大象主要生活在哪個地區。

①動物名。哺乳綱,長鼻目 ,象科。通稱象,是世界最大的陸棲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長鼻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布范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布於整個非洲大陸。

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 6個頰齒,自前向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谷地帶。群居,雄獸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家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數量急劇下降。

現代象是從始祖象進化而來。據化石發現,始新世的始祖象僅吻部較長,體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變成現代象。

非洲象

分布於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從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體全長10.67米,前足圍1.8米,體重11.75噸。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

亞洲象

學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南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亞洲象(又名大象)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群居,由一隻雌象率領,無固定棲地,日行性。嗅、聽覺靈敏,視覺較差,炎熱時喜水浴。晨昏覓食,以野草、樹葉、竹葉、野果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個月,每產1仔,9-12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1年飼養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為中國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長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滅絕,僅余象科1科2屬2種動物。本目動物特徵一如其名,鼻子長,鼻端生有指狀突,能撿拾細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屬2種動物,即亞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嗅覺和聽覺發達,視覺較差。長鼻起著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攝取水與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僅幫助諦聽,也有散熱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長獠牙是特化的上頜門齒。亞洲象前肢5指,後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

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有時幾個象群聚集起來,結成上百隻大群。

俄羅斯彼爾姆市動物園一頭名為「忠尼」的大象18日迎來了自己40歲的生日,從而成為世界上由動物園或馬戲團豢養的最長壽的大象。

在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動物是大象,據說它能活六十到七十歲。當然野生場合和人工飼養是不同的,前者的壽命短些。據記載,哥拉帕格斯群島的長壽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歲。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