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什麼報刊最多人看
❶ 馬來西亞華文報紙為什麼能在遠離中華文化母體的環境下持續發展並
依託系統而完整的華文教育、長期的報紙品牌效應以及市場和資本的支持。馬來西亞華文報紙依託系統而完整的華文教育、長期的報紙品牌效應以及市場和資本的支持,在遠離中華文化母體的環境中,延續發展了200多年。並在當地努力傳播華族文化,推動華文教育的發展。
❷ 為什麼馬來西亞比新加坡更重視中文教育
============================================
主要原因:馬來西亞華人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
============================================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後,華文雖然成為國家官方語言之一,但是國家領導者並不注重華文教育,從商的人民也為了方便與西方國家溝通,所以打從上世紀60年代,大家便朝向英語教育方面發展。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曾經在英國殖民統治時代受到阻撓和打壓;獨立後,華文不被列入國家官方語言並受到馬來族的壓逼,再加上眼見鄰國印度尼西亞(印尼)的排華事件,所以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的華人便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奮力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保留在這個國家裡,這項舉動使到馬來西亞華人逐漸成為海外華文比較強的華人族群。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見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布《1920年學校注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甦。在這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布《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1955年的《拉薩報告書》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頒布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文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人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1977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200餘所國民型華文小學、60所獨立中學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院校。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
初期的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籍國有割捨不斷的感情,渴望加強與祖國的聯系,故早期的華文報刊內容多以中國新聞為主。但在獨立後,馬來亞政府開放讓僑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的誕生,華文報刊也慢慢地轉變編輯方針,同時加強華人社群與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間的訊息交流,扮演著橋梁的角色。http://huaxia.moonlightchest.com/malaysian_chinese.asp
在馬來西亞捍衛母語教育的中國人:
林連玉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出生於中國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他堅持「民族平等,語言平等」的信念,致力維護華文母語教育和積極爭取把華文列為馬來西亞官方語文之一。1935年,他在吉隆坡尊孔學校任教一直到1961年8月被馬來西亞政府驅逐離校為止,期間致力於維護華文教育,主張民族、語言平等,推動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和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的成立。由於處處與政府的政策相左,終於被教育部長取消教師注冊。同年,他被馬來西亞內政部通知將要褫奪他的公民權。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09/default.asp
❸ 肖戰登馬來西亞報紙頭條,他在馬來西亞報紙頭條上是什麼樣的
肖戰在馬來西亞報紙頭版頭條上面的形象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是一張豎圖,很好的展現了肖戰非常帥氣的一面。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了這個消息,肖戰上了馬來西亞頭版頭條這個消息已經在微博上得到了很多粉絲的關注,而且熱度是非常高的。肖戰在馬來西亞已經打開了局面,在未來必須要創造出更多好的作品,才能夠佔領馬來西亞的市場。
肖戰在馬來西亞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肖戰在馬來西亞的知名度也在進一步的提升,因為馬來西亞的頭版頭條的報紙已經被更多的馬來西亞的居民所關注到了,而且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了肖戰這個明星。頭版頭條對於肖戰的介紹其實還是比較詳細的,讓更多的人在了解肖戰的過程當中不用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對於肖戰以後的發展來說就會變得更加的忙碌的,因為必須要和更多的品牌之間進行合作,而且必須要在其他的國家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無疑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❹ 各國有名的報紙
1、朝日新聞
日本三大綜合性日文對開報紙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創刊,創辦人是木村滕、村山龍平。草創時期為插圖小報,以「不偏不黨」為辦報方針。1888年實行產業化管理,以《東京朝日新聞》打進東京出版。1930年前後,與《讀賣新聞》《每日新聞》在東京形成三報第一次鼎立競爭的局面。1940年9月1日在各地出版的報紙統一名稱為《朝日新聞》。
2、圖片報
德國和歐洲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以零售為主的大眾報紙。1952年7月24日在漢堡由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創辦。該報紙以圖畫和社會新聞為主,每天幾十個版,大城市另附加地方版,從第9到13版是《圖片報》的王牌板塊:體育《圖片報》。
施普林格出版社定期對《圖片報》的讀者群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圖片報》的主要讀者為工人和低收入者。只有8.1%的大學教育程度者讀《圖片報》,在高中教育程度人群和學徒中這一比例為23.8%。
3、華爾街日報
創刊於1889年,以超過200萬份的發行量成為美國付費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報紙。這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報紙,著重在財經新聞的報道,其內容足以影響每日的國際經濟活動。《華爾街日報》的讀者主要為政治、經濟、教育和醫學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經營管理人員以及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其中包括20萬名的董事長、總經理。美國500家最大企業的經理人員絕大部分訂閱此報。
4、太陽報
富商基思·魯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擁有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一份小尺寸版式日報(tabloid)。《太陽報》是一份煽情性報紙,是全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紙,以社會中下層為讀者。2004年後期該報的每日發行量達320萬份。
5、世界報
法國主要日報之一。1944年在以戴高樂為首的法國臨時政府授意下,由伯爾·伯夫—梅里聯合30名青年記者在巴黎合資創辦,梅里擔任社長。該報側重政治和外交報道,對國際重大事件反映靈敏,內容豐富,分析性的稿件較多,社論較有分量,登在頭版,往往反映政府的觀點。
該報是法國的同人報紙,標榜獨立,不依附政黨和財團,也不接受政府津貼。世界報有限公司股份均為本報工作人員、編輯委員會成員所有。據統計,現在報紙的股份,約49%掌握在記者、編輯和管理人員手中,11%的股份屬於社長的當然股份。
6、新蘇黎世報
瑞士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的德語報紙。1780年創刊,在蘇黎世出版,為德文日報。該報原名《蘇黎世報》,1821年改為現名。該報反映瑞士激進民主黨觀點,代表蘇黎世金融資本利益。它在國外派有常駐記者,國際新聞內容豐富。發行量13萬份,並向國外發行。1951年創辦英文月刊《瑞士國際問題評論》,影響較大。
7、紐約時報
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高的影響力,美國高級報紙、嚴肅刊物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由於風格古典嚴肅,它有時也被戲稱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它最初的名字是《紐約每日時報》,創始人是亨利·賈維斯·雷蒙德和喬治·瓊斯。
❺ 舉出各國最有名的報刊,如:中國新華日報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金字塔報(Al-Ahram)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 泰晤士報 金融時報
世界十大報紙,按照發行量排名如下:
1: 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 日本 14,067
2: 朝日新聞(The Asahi Shimbun) 日本 12,121
3: 每日新聞(Mainichi Shimbun) 日本 5,587
4: 日本經濟新聞(Nihon Keizai Shimbun)日本 4,635
5: 中日新聞(Chunichi Shimbun) 日本 4,512
6: 圖片報(BILD) 德國 3,867
7: 產經新聞(Sankei Shimbun) 日本 2,757
8: 參考消息(Cankao Xiaoxi) 中國 2,627
9: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 中國 2,509
10: 東京體育報(Tokyo Sports) 日本 2,425
2007世界十大報紙,按照其世界性影響排名如下:
1、華爾街日報
2、日本的《讀賣新聞》(1300多萬份)
3、英國《太陽報》
4、日本《朝日新聞》
5、德國《圖片報》
6、英國《泰晤士報》
7、法國《世界報》
8、美國《今日美國》(200多萬份)
9、美國《紐約時報》
10、瑞士《新蘇黎世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e45c3010003ta.html
超級詳細嘍~~
http://..com/question/26995282.html
還有這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161e101008mi0.html
這個比較雜,既有雜志也有報紙,可能又重復的~~
希望滿意~~~
❻ 肖戰登上馬來西亞報紙《The Star》頭條,他在馬來西亞有多受歡迎
自古認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他是需要長年累月,才能夠促使他登上的人生的巔峰。不要羨慕他人的一夜成名,也不要質疑他人的實力,之所以能夠被人所知,肯定是比常人付出充分的努力。與其質疑他人的實力,倒不如趁著美好的時光,悄悄拔尖,相信每一個付出努力的人,都會有所收獲。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運這個道理。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肖戰登上該國《The Stay》頭條,改頭條標題大概意思為“奢侈品牌借祝亞姨明星的熱點”,並且改頭條的一整面報紙上都在介紹肖戰的,個人成就,選用肖戰作為品牌宣傳,在該國肯定有不少肖戰的支持者,這就意味著肖戰,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名氣。
❼ 馬來西亞有幾種華文報紙
現在剩五家,集團的:
中國報,星洲日報, 南洋商報, 光明日報, 東方日報。
欲知詳細情形:
http://nccur.lib.nccu.e.tw/bitstream/140.119/33231/7/103107.pdf
星檳日報,建國日報,新明日報 和 通報 都收盤了。
❽ 南洋商報的發展歷史
1923年9月6日創刊於新加坡。23天後,英殖民地政府以「涉及黨派政治」為理由,下令停刊。翌年2月1日獲准重新出版。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南洋商報停刊3年7個月;1945年9月8日復刊。
1948年5月,《南洋商報叢書》面世,開中國大陸以外華文報出叢書的先河。至1963年9月,共出版150多種叢書。
1950年10月16日出版《南方晚報》,1963年6月1日改稱《南洋晚報》,同年12月25日停刊。
1958年7月23日成立南洋報業控股有限公司。
1969年為適應政治情況的改變,分別出版馬來西亞版和新加坡版的南洋商報。
1972年10月15日,首開先河採用簡體字。
1975年馬新南洋商報正式分家,改組後的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經由馬來西亞公民所控制,而成為本地化的報章。
1979年6月30日,《南洋商報》編排方式大改革,將傳統華文報的直排改為橫排,與中國的報業形式相似體。
1983年3月16日,新加坡《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合並成為《聯合早報》和《聯合晚報》,新加坡中文報業從此成為一言堂。
1989年4月17日上市,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掛牌的華文報。
1993年1月,南洋報社收購中國報和生活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有6份報刊。《南洋商報》稱讀者人數1百50萬人,占馬來西亞華文報刊讀者總人數的60%,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出版集團。
1996年11月,《南洋商報》進入互聯網領域,在網路上開辦網站。
1997年10月4日推出新網址,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網上提供現時新聞(Real Time News)的報紙。
2000年6月,成立南洋線上有限公司。
2001年5月28日, 華仁(HUAREN)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華仁控股,從豐隆集團手中收購南洋報業控股,獻議以72.35%股權收購南洋商報,交易成交價為現金2億3千12萬4千961零吉,或每股5.50零吉。華仁成功控制馬來西亞兩大中文報――《南洋商報》、中國報,標志著在馬來西亞原本相對獨立的中文報章, 開始被執政政黨介入。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另兩大報的擁有人更從華仁控股手中購得部分股權,之後的高層調動更顯示星洲報業集團開始干預南洋、中國兩報的業務,馬來西亞四大家中文報從此被單一商業集團壟斷。
2006年10月6日,擁有83年歷史的《南洋商報》宣布改版,以新面貌面對讀者和市場。改版後的《南洋商報》以電腦字取代原本由著名書法家,南洋大學秘書長潘受書寫的報頭。許多《南洋商報》老讀者無可奈何接受了這場改變,但是,新的報頭也抹除了人們的歷史記憶。2006年10月17日,星洲媒體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買下南洋報業20.02股權,直接或間接控制44.76股權,崛起成為南洋報業最大股東。事後遭到部分人反對,認為馬來西亞華文報業遭到張曉卿壟斷(旗下大馬報業包括《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與《中國報》)。
《東方日報》東主啟德行集團董事長劉瑞源在11月6日向張曉卿獻意收購南洋報業股權,並承諾將把有關的股權分割給華社。這項新聞卻得到《南洋商報》高層職員不斷的炮轟。《南洋商報》副總編輯何財福在「互動部落格」質疑劉瑞源的收購誠意、《南洋商報》助理新聞編輯鄧麗華今日也在「互動部落格」指責劉瑞源獻購南洋是一場荒謬、沒有誠意的鬧劇,並且懷疑有關獻購目的是為了「帶入個人仇恨、摧毀南洋」。
❾ 肖戰登馬來西亞報紙頭條,肖戰在海外的影響力有多大
肖戰在國內就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而在國外的影響力更是非常巨大,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自己的粉絲。
三、除了公司的CEO,包括其他行業的人也說,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情況,他們都非常感嘆肖戰的影響力,雖然他有著各種代言,但是肖戰並沒有忘掉自己是演員的身份,還記得肖戰代言過騰訊海外版,這個消息傳播出去之後,瞬間熱搜排上第一,尤其是在東南亞等國,這就可以看的出來肖戰的影響力真的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