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人怎麼減少的

馬來西亞華人怎麼減少的

發布時間: 2022-09-07 23:05:55

① 馬來西亞曾擁有700萬華人,為何如今卻「人去樓空」了

馬來西亞曾擁有700萬華人,現在卻是人去樓空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馬來西亞的人專政獨裁,有福利只想著本地人,對其他國家的人都不重視。


是馬來西亞想專政獨裁,他們只把馬來人當作自己國家的公民,為馬來人提供了許多的便利,但是這些便利,其他民族的人們確實沒有辦法享受的,所以他們所做的種種讓人寒了心,這也是導致華人離開馬來西亞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② 為什麼好多華人在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確算是華人比較多的國家了,當然中國除外,現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多,但其實現在的華人比例已經算是減少過的了。


③ 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佔比越來越低

因為華人不願意多生孩子,認為養兒育女是一件很艱巨的任務,生活負擔也不小。當地馬來人沒有顧慮太多,所以一般子女人數都比華裔家族多。久而久之佔比就越來越低了。

④ 馬來西亞華人未來怎麼辦

馬來西亞固執偏激封閉,很難發展下去的。


,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華人所佔比例正在逐年減少。根據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智庫「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如果該國目前的外向移民趨勢不變的話,到2030年,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將從1957年的38.2%下降到19.6%。若此數據屬實,那麼是何原因導致華人紛紛離開馬來西亞?對此,記者采訪了幾位馬來西亞華人,聽他們講述在馬來西亞的真實生活以及出走原因。

華裔在馬人口佔比下降近20%

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馬來西亞華人邱先生向記者證實了美國媒體的報道。他說:「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馬來西亞現有人口約3100萬,其中華人比例約為20%多,也就是七八百萬左右人口,而之前所佔比例在40%左右,相較之下,華人確實減少了。」

目前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大三學生鄧世軒,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留學生,在馬來西亞留北京學生會中擔任副主席。據鄧世軒介紹,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的國家,雖然擁有不少的多元社區,但華巫印(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的簡稱)很多時候不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區,而是形成以單一族群為主的個別社群。這是隨著各族群的生活習慣自然形成的,有歷史因素。

鄧世軒說:「如馬來人除了在城市生活以外,大部分集中在鄉村或城市邊緣地帶,主要是因為在殖民時代馬來人多數務農。而當時的華人移民多數經商及做苦力,於是在華人佔多數的城市或生活區漸漸發展起了城鎮式的社會,開始了買賣生活必需品的商業活動,所以現今華人一般集中在城市,華人同時也是國家城鎮建設的參與者。」

鄧世軒還談到生活中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相處。「大家也會互相買賣交流,但不會干涉對方的生活,或許在政治層面上大家的爭議會比較大,如對伊斯蘭法的認同及土著權益的態度。」

華人族群福利遭差別對待

曾在中國傳媒大學留學的馬來西亞華人女孩銘霓,目前在北京工作。她說,「確實有感覺到華人比例在慢慢降低,身邊人也有移民的傾向。」當被問及原因,銘霓坦言稱,「雖然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生活還不錯,但族群福利上會被差別對待。除了馬來人,其他族群常會被政府的一些政策打壓。比如教育方面,像國立大學,馬來族群能考進的幾率比較大。他們會有很多政府補貼,然而其他族群並沒有。」

銘霓對記者說,這種差別對待的現象在馬來西亞被稱為「固打制」。記者了解到,「固打制」,是指在教育方面實行以馬來人利益為主的種族配額制。「馬來西亞政府的大部分海外升學獎學金頒發給馬來人。在公立大學招生方面,馬來西亞當局也是以種族政策和『固打制』為由,將專業領域如醫科、工程系、法律、葯劑系及生物科技等分配給馬來人,華裔優秀生縱然成績顯著,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

已經於2015年移民至澳大利亞的馬來西亞華人林思霆,對記者談起她當初離開馬來西亞的原因。「國家對待華人的制度不公平、不公正。教育方面,在馬來西亞進入大學是有限制的,如果有100個學位,馬來人不管成績如何都可以佔有70個名額,剩下30個名額給華人和印度人。為了孩子只好移民澳大利亞,我不想我的孩子被不公平對待,我們可以一起競爭,但是在馬來西亞,是看膚色的。」除此以外,林思霆說,「政治方面,所有的政府高級職位也多是保留給馬來人,當局還利用種族和宗教分離人民。經濟方面,經商也必須保留一定的股份給馬來人,以前是30%,現在是51%,才可以發營業許可證。」

林思霆說,「我的祖先從中國南下南洋,到馬來西亞落地生根,到我們移民澳大利亞,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

專家分析:「馬來人優先」的思想仍根深蒂固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分析稱,馬來西亞華人比例在逐年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1957年建國初期,馬來西亞的華人和馬來人的人口比例是不相上下的。而華人比例出現逐年下降的原因,一是華人的出生率相較其他種族更低,像馬來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到四個孩子,甚至十幾個孩子,這就造成華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越來越低。

第二個原因是,馬來西亞政府實行的「固打制」,要求按照種族比例來錄取大學生,給馬來人很大的優待,導致華人去國外追求更好的教育,繼而在國外工作並移民定居。

第三個原因,雖然馬來西亞政府取消了以馬來人優先的新經濟政策,但馬來人優先的思想在馬來西亞還有廣泛的社會根基。這些因素導致越來越多的華人選擇外向移民。

許利平稱,華人比例下降是個客觀規律,而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未來十年還會繼續下滑。

馬來西亞吉隆坡唐人街(來源於人民網)

沒有華裔,馬來西亞不會有今天的面貌

馬來西亞,這個和我們相隔不遠、面積不大的國家,和中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繁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代時已有華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停留。至今,作為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馬六甲仍然保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跡。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但依然保留了華人的很多風俗儀式。此時開始,華人開始在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逐漸成為馬來西亞的重要民族。

在馬來西亞,華社通過中小企業為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部分最有名的大企業都來自華人。2009年,華社研究中心出版了《勤儉興邦—馬來西亞華人的貢獻》一書,書中詳盡地講述了一代代華人為馬來西亞做出的貢獻。書中寫道,「華人先輩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大膽開發錫礦、拓展農耕地、建立村鎮及塑造井然有序、充滿活力的社會,促使馬來半島各土邦逐漸繁榮起來。至獨立時,絕大部分華人已落地生根並安分守己地以這個國家為安身立命之地了。」

馬來西亞華人不僅搭建了中馬交流的橋梁,而且在加強中馬經貿合作、促進對華投資、增進中馬民間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其中較為知名的馬來西亞華人企業家有「U盤之父」潘健成,現任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享有「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之稱的郭鶴年,是馬來西亞最傑出的企業家。2012年12月12日,郭鶴年曾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曾經表示,沒有華裔社群,馬來西亞不會有今天的面貌;沒有華裔社群的支持,馬來西亞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⑤ 馬來西亞華人比例是多少

馬來西亞華人比例現在只有21%,以前是40%。

馬華現在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人口達664萬,是馬來西亞唯一的馬來人。它們主要分布在吉隆坡,檳城,霹靂,柔佛,古晉,沙巴和馬來西亞。不過,馬來西亞華人雖然是第二大族群,但比例卻一直在下降。據了解,1957年馬來西亞剛剛獨立,當時華社是這里最大的族群,約佔40%。

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馬來西亞的華人人數雖然增加了,但遠不如其他族群來得迅速,許多華人社區已經離開了這個國家。2017年數據顯示,華人比例現在僅為21%,有專家預測,到2030年,華人群體將降至20%以下。

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至馬來半島的中國人後裔。

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不再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在馬來西亞3170萬總人口中,華人就有664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過165萬。馬來西亞華人主要分布於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馬六甲市(馬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馬來西亞屬於多民族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三大民族)都是同時抵達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原住民並不是馬來人,其實馬來人是從印度尼西亞進入馬來西亞的,但是自第一任首相開始,他們就開始自稱為土著,導致很多人認為馬來西亞人就是指馬來人的現象。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馬來西亞華人

⑥ 馬來西亞為什麼華人多

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

在馬來西亞3170萬總人口中,華人就有664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過165萬。馬來西亞華人主要分布於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馬六甲市(馬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幾無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6)馬來西亞華人怎麼減少的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屬於多民族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三大民族)都是同時抵達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原住民並不是馬來人,其實馬來人是從印度尼西亞進入馬來西亞的,但是自第一任首相開始,他們就開始自稱為土著,導致很多人認為馬來西亞人就是指馬來人的現象。

馬來西亞華人是屬於非土著身份,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馬來族人是馬來西亞土著民族,馬來西亞華人可以通過同化的方式獲取土著特權身份,這必須要與馬來族或馬來西亞土著通婚,改變信仰伊斯蘭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為馬來伊斯蘭名字,同化後的子孫就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

根據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由於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至上也既是種族主義信條,此信條的用意是要貶低非馬來人的身份讓他們無法享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等級制度,此信條把馬來西亞華人和其他非馬來人的身份往下推成為「第二等公民」。

⑦ 鄭和下西洋為啥不為貿易,只馬來西亞就去了四次

我們都知道,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開始在馬來西亞大規模遷入了很多華人進來,當時他們很多是過來貿易和經商。漸漸地,到了18世紀的時候,中英簽署了《南京條約》之後,除了賠地給英國,還給英國人開放了廣東福建沿海的口岸給英國通商,因為英國人為了開拓馬來群島的資源,不斷向廣東福建沿海拉些人過去馬來群島開拓疆土,他們從事種植挖礦的苦力,但經過幾十年華人們在這片土地還是立足了根,慢慢地建立起樂自己的商會,從做苦力到了做商人,當時華人成為了馬來群島富裕的一群人,這時候華人的人口約占群島的一半以上。

⑧ 馬來西亞華人

文 |小皮咖

前幾天看中國新歌聲的時候,有一名選手叫古潔瑩。牙齒不怎麼看,但是歌唱的很好聽。當她說她這是第一次來到中國,我突然間對她的國籍產生了興趣,查了一下,發現她原來是馬來西亞人。

世上華人的海外僑胞,總共有3000多萬。其中群體最大,經濟上最成功的是東南亞華人。印度尼西亞有兩億人口,有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有2500萬人,約有600萬華人,泰國有6500萬人,有900萬華人,新加坡300多萬人,華人佔90%。

海外華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華人,一種是海峽華人。這兩種華人的典型代表是馬來西亞華人和新加坡華人。

1965年之後,新加坡成立,隨著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西化政策,以及南洋大學的沒落,新加坡的華文教育,目前已經所剩無幾。新加坡的現況是很多華人會說華語,但看不懂漢字,有的甚至連華語都不會說,只能說英語。雖然李光耀推崇的是精英教育,新加坡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歸功於他的政策,但是這種為了與西方大國一些經濟來往交流,學習英語,藐視華語,漠視中國傳統文化,丟失的卻是祖先們一千多年文化精髓的傳承!

馬來西亞呢,則更好的傳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馬來西亞有一套從小學到大學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這一切都源自於馬來西亞華人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奮斗。

馬來西亞華人在馬來西亞,就相當於我國的朝鮮族。他們在遠方有一個自己的祖國中國,在馬來西亞相當於少數民族。但華人的處境卻沒有朝鮮族在中國的處境那麼好。華人勤勞,拼搏,奮斗,在馬來西亞也積累了很多財富,但是在馬來人看來卻是華人掠奪了他們的財富,侵佔了他們的工作機會。因此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並不高。

在馬來人佔多數的馬來西亞的華人,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政治話語權。馬來人規定,馬來西亞以馬來語為官方語言,全國的學校推行馬來語教學。推行馬來語教學的,可以享受政府全額的津貼,推行馬來語教學,並以華文為一門學科教學的享受政府部分津貼。而以華文為主教學的學校,不享受任何津貼。甚至一些大學學位在官方上不予承認。

但是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全國有華小一千兩百多所,在校學生60多萬人,華文獨立中學60多所,在校學生6萬多人,華文大專學院三所,學生一萬多人。這些學校的經營經費源自於華人的捐款,在如此不好的外界環境中屹立了這么多年。所以馬來西亞華人會說英語,也會說馬來語,也會說華語,更有的會說自己的家鄉話如客家話和廣東話。

馬來政府規定,國家土地歸馬來人所有,所以華人擁有的土地都被馬來人強制以以低價收購。雖然中國人經商在當地擁有很多財富,但是在馬來西亞的處境卻不怎麼好。因此很多華人,當自己的小孩在國內上完華文學校的中學之後,便送往外國讀大學。有的還在國外發展。例如著名歌手梁靜茹,曹格等。

馬來西亞的排華政策,使得馬來西亞華人的人口中佔比從37%降到目前的25%,馬來西亞華人正在逐步的減少。這些政策也導致了馬來西亞的一些人口流失和精英的散失,不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的長遠發展。

雖然馬來西亞,對馬來西亞的華人不怎麼友好,但是馬來西亞華人卻深深的愛著這個國家。你問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跟中國踢足球,他會支持誰,他肯定毫不猶豫的說會說"馬來西亞啊"。他們討厭的只是馬來西亞的政客,他們愛這個國家,愛這個國家的風情,愛這個國家的風景,因為——這里畢竟是生他養他的地方!!

⑨ 馬拉西亞擁有700萬華人,為何在這個國家華人卻經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馬拉西亞擁有700萬華人,這么多的華人,帶動了馬來西亞的經濟,但是對於馬來西亞來說卻沒有給華人們一個公平的待遇,不管在哪方面,都和當地人的不一樣,讓很多華人寒心。隨著人口的增多,馬來西亞的社會壓力大了,所以他們選擇先向華人刁難。

其實這些華人最開始來到馬來西亞的時候,生活的很好,和當地相處也很融洽,但是慢慢的隨著各國的人都來到這里定居,是馬來西亞的居民呈現出了一種多元化狀態,除了當地人之外,其餘的都是外來人口。再加上如今馬來西亞的社會壓力也非常大,他們開始出現了排外的行為,首先他們第1個對準的目標就是中國的華人,所以他們就會百般刁難,而且對他們提出一些不公平的對待,

⑩ 馬來西亞華人比例曾高達45%,現在為何佔比不到23%

馬來西亞的華人越來越少,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華人在馬來西亞與本地人享受的待遇不同,讓他們生活上產生了很大的負擔;還有就是因為宗教信仰,讓華人難以融入馬來亞人和印度人之間,所以他們選擇離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宗教問題,馬蘭西亞的華人和我們一樣沒有什麼宗教信仰,也就是偶爾燒燒香、去去寺廟等等一些淺顯的,但是馬來亞人和印度人,他們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所以他們更有共同語言、關系更加緊密了,這讓華人很難融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4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6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