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不吞並馬來西亞
A. 新加坡曾經作為馬來西亞的屬地為何後來會被迫獨立
20世紀末期,得益於發達國家的行業轉移,新加坡的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國家之一,如今的新加坡早已邁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全年人均GDP將近6.4萬美元,高居世界第八位。
近代以來,如同大部分亞洲國家一樣,新加坡也曾經飽受列強屈辱和戰火的摧殘。從新航線開辟時代開始,因為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自身又是優質的橡膠產地,在遠洋貿易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到了1824年,新加坡又正式的成為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隨後英國人又以此為基礎向東南亞擴張。
雖然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分手」,但是關於淡水資源的供應,馬來西亞又總想背棄先前協議調高水價,也使得二者之間頻有矛盾。另外,關於僅僅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白礁島也是雙方領土爭奪的一個焦點。
B.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是主動還是被迫無奈。
應該是被迫獨立的。
歷史上,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大家庭的一員。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新加坡即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二次大戰期間,新加坡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
當年,作為英國自治邦的新加坡面臨困境無法獨立生存,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所在的人民黨,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並,當時的馬來亞總理東古•拉赫曼經反復權衡,於1961年5月27日提出成立「馬來西亞」的計劃。該計劃把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和馬來亞合並成一個新國家,即馬來西亞。該計劃獲得以上各方的熱烈贊同。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正式並入馬來西亞。
但合並並沒給新加坡帶來富裕、穩定和安全感。首先,新加坡原以為在加入馬來西亞後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始料不及的是,印度尼西亞並不滿意身旁突然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居。在馬來西亞成立後,印尼便斷絕了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系,禁止馬來西亞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很多新加坡商人因此破產。
合並也沒有理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黨關系及緊張的種族關系。新加坡兩次爆發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種族騷亂,使馬來西亞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系日趨緊張。為緩和矛盾,1965年8月初,雙方達成分家協議。8月9日,新加坡宣告脫離馬來西亞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同年9月,新加坡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但直至今日,新加坡國徽右側仍保留著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
據報道,新馬分家成為李光耀一生的憾事。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我辜負了馬來亞、沙巴和沙撈越許許多多的人……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頭上的。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回教徒的群島上,我們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里如何生存呢?」
希望能幫到你!
C.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原本是一個國家,馬來西亞為何一定要逼迫新加坡獨立
新加坡華人較多,馬來西亞為了爭奪權利,信仰,文化的不同。新加坡華人眾多,彈丸之地卻有上百萬華人。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後,華人比例從將從37%上升到42%,直接暴漲五個百分點,超過了馬來人。在這之前一直是馬來人壟斷政治,新加坡加進來了,按照比例選,就該換成華人壟斷了,這馬來人不能接受。
決定把新加坡邦踢出馬來西亞聯邦才能削弱華人的勢力,當時馬拉西亞的執政黨是「巫統」為首的國陣執政聯盟,信奉「馬來至上」主義。1965年,在沒有新加坡參與的情況下,被國陣執政聯盟控制的馬來西亞國會直接將新加坡開除出馬來西亞。最終通過政治斗爭後,馬來人最終獲得勝利。無奈之下,新加坡只能宣布獨立建國。
D. 原來都是同一個國家且新加坡很依賴馬來西亞,可新加坡為何還選擇獨立
新加坡這個國家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點了解的,原來都是同一個國家且新加坡很依賴馬來西亞,可新加坡為何還選擇獨立?
新加坡的經濟很好,政治經濟環境還是很好的,這個是花的城市裡,旅遊也是一個很好的兩點啊!你覺得到新加坡必須要到的地方是什麼?聖淘沙島和魚尾獅公園,這都是傳統的地方,我覺得還不如到青島的金沙灘上玩一會,這樣才是可以的。畢竟,這個地方的沙真的是很細很細的。公園的風景也是很好的,我們青島也是有很多的公園,中山公園就不錯。
當然,外國的異域風景也是要看看的,你知道到新加坡需要准備好什麼嗎?
E.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同屬一個國家,新加坡是怎麼獨立的
新加坡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個國家,作為除中國外唯一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 中新兩國的高層以及民間交流都是非常頻繁的。別的且不說,單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許多政策,就多少能從新加坡找到一些影子。
馬來人之所以對「主體民族」地位如此看重,就是因為他們畏懼掌控國家經濟的華人,所以要在政治上確保馬來人優先的原則。這種公然違背種族平等的法規,居然就一直被寫在馬來西亞的憲法里,而且存續至今。
從新加坡把馬來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而且明確規定其為「國語」就可以知道,新加坡人對於回歸馬來西亞大家庭,是非常樂意且期望的。但現實則決定了它不可能實現,除非某一天,馬來西亞的憲法能夠改寫,刪掉所有「馬來人優先」的條文。這一天是否真能實現,就讓時間來告訴我們吧。
F. 新加坡為什麼不願離開馬來西亞後來為什麼又獨立了
與近代其他謀求獨立的國家不同,新加坡的獨立之路沒有戰爭,只有眼淚,被迫獨立的眼淚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是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小島,面積不大,但緊挨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優越,且水深港闊,是一個難得的貿易中轉站。
(李光耀在獨立現場潸然淚下)
新加坡獨立之後,李光耀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只要馬來西亞給予華人以平等待遇,新加坡就願意重返馬來西亞。
但是李光耀的熱臉總是碰到馬來西亞的冷屁股,對於馬來西亞而言,新加坡華人太多了,如果新加坡真的重返馬來西亞,華人數量會大幅增加,必然嚴重沖擊馬來人的統治地位,因此馬來西亞政府嚴詞拒絕了李光耀的“好意”。
此外,新加坡國旗中的月亮圖案也是馬來西亞元素,象徵著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千絲萬縷的聯系。
G. 新加坡面積這么小沒有戰略縱深為什麼不學美國那樣向馬來西亞買地呢
200年前,新加坡的面積只有578平方公里,現在呢?724平方公里!填海造陸,這是新加坡從1822年以來一直在持之以恆做的事情,先是把自家土地上的山丘丘陵挖平了去填海造陸,最後本土實在找不到多少填海材料,再從周邊國家進口沙子等等用來填海。
今後幾十年,新加坡還是會繼續填海造陸,比如把南方幾個島連接起來,其他的,其實也做不了多少了,遲早有一天,新加坡的國土會達到一個極限,能達到八九百平方公里就不錯了。
H. 新加坡在以後有被馬來西亞吞並的可能嗎
沒有。。。完全沒有。。。
其實最早1965的時候,是新加坡想呆在馬來西亞,被踢出來了。。。
-------------------------------------------------------------------------------------
現在呢,還是沒有可能。
新加坡武裝部隊的裝備水平高到誇張,100架三代機,包括亞洲最佳三代的F-15SG 24架,還有70+F-16 Block 52,據說定購了F-35,還擁有預警機(G550),加油機(767),運輸機(C-130)一套完整,某種意義上不輸中國任意一個軍區。
陸軍部隊20架長弓阿帕奇,不詳的阿帕奇和CH-64,200輛豹二(馬來西亞的坦克都是什麼鬼),800+裝甲車,400+榴彈炮,從數量到質量上橫掃大馬。
海軍6艘地區最佳的可畏級,3000T護衛艦,東南亞算最好了,還有不詳的AIP潛艇,甚至還有幾艘登陸艦。。。
這些東西全瞄著馬來西亞呢,他敢斷水/攻擊新加坡,新加坡的第一目標就是打下水源地,說不定可以聯合大馬華人推了馬來西亞
(附註:李顯龍說新加坡籍的馬來人很大可能在國民服役不會被編入軍隊,因為"不想在戰爭的時候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不要說炮火覆蓋,美軍駐扎在新加坡呢,大馬要是把爸爸打了,他也不要混了
------------------------------------------------------------------------------------
經濟上我不說了,你拿人均GDP世界第三來虐大馬,欺負人
------------------------------------------------------------------------------------
政治上呢, 馬來西亞要馬來人(種族)治馬,而不是馬來西亞人(國際)治馬,相悖於新加坡的政策,所以新加坡是不會回去的,而馬來西亞也忌憚新加坡華人的實力 和影響力,也不會讓新加坡回去威脅他們。
I. 新加坡面積這么小,沒有戰略縱深,為什麼不學美國那樣向馬來西亞買地
200年前,新加坡的面積只有578平方公里,現在呢?724平方公里!
填海造陸,這是新加坡從1822年以來一直在持之以恆做的事情,先是把自家土地上的山丘丘陵挖平了去填海造陸,最後本土實在找不到多少填海材料,再從周邊國家進口沙子等等用來填海。
今後幾十年,新加坡還是會繼續填海造陸,比如把南方幾個島連接起來,其他的,其實也做不了多少了,遲早有一天,新加坡的國土會達到一個極限,能達到八九百平方公里就不錯了。
J. 新加坡當初為什麼要從馬來西亞獨立
19世紀初,新加坡因為具備天然良港的潛質,被英國人看中,並於19世紀中期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942年由於英軍戰敗,新加坡又被日本人佔領,1945年日本人投降以後,英國恢復了其在新加坡的殖民統治,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並同時宣布加入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又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成立了獨立的新加坡共和國,並於同年9月份加入聯合國,10月份又成為英聯邦的成員。
為什麼短短的兩年時間,新加坡就宣布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呢,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首先,新加坡的獨立並不是自願的,新加坡只是一個700平方公里的小島,資源缺乏,如果與馬來西亞分離,新加坡的前途必然是未卜的,當時的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他非常反對新加坡離開馬來西亞,李光耀在晚年回憶時也曾經說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是一件令他終生抱憾的事情,他從沒有爭取過新加坡的獨立。甚至在1996年和2007年李光耀兩次主動提出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新加坡可以回到馬來西亞,但仍然遭到馬來西亞拒絕。新加坡最終的獨立是在馬來西亞中央政府的要求下完成的。
其次,合並之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是導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的一個重要原因。新馬政府第一次發生公開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總理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雙邊經濟矛盾則發生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0%增加到60%後升溫。新加坡則認為這對自己不公平,因為其他州屬並沒有因此增加繳稅。同時在語文和教育政策上新加坡和當時的馬來西亞中央政府發生嚴重分歧。
新加坡獨立後,四顧茫然,要資源沒資源、要靠山沒靠山,因而新加坡最終選擇了倒向美國,因為當時的新加坡被東南亞一些國家認為是第二個中國,因此,周邊許多國家對新加坡充滿了敵意,新加坡必須選擇一個靠山。同時,鑒於資源的缺乏,新加坡走出了一條依託科技、教育強國的路線,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新加坡就成長為了亞洲四小龍,直到現在新加坡都擁有與其國力不相匹配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