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話馬來西亞叫什麼
① 閩南話總共有多少種
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次方言: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潮汕話、台灣話、浙南閩語,惠東學佬話、中山閩語、雷州話、電白黎話、電白海話、龍岩話、峇峇話、馬來西亞檳城福建話、新加坡福建話。
② 請問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分別說什麼方言
台灣的方言有閩南話\客家話
香港是廣州話
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有閩南話廣州話客家話
③ 新認識一個朋友的名字叫tan siong hoe,是馬來西亞人,這是什麼語呀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呢怎麼寫呀
Tan Siong Hoe 算是英文/馬來 名字,
Tan 是 」陳「,siong hoe 有很多可能~
④ 閩南話是哪裡的方言,哪些地方在使用
閩南話,在台灣亦稱為 Hō-ló-ōe(台灣話、鶴佬話、台語、河洛語、福佬話等),屬於漢語閩語的方言,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閩語。分布在福建南部、台灣、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島、閩西龍岩市區與漳平一帶、閩東寧德市的福鼎一帶、浙江南部蒼南、平陽、洞頭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分布地區
閩南語主要分布在台灣和福建,同時在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和東南亞等地區也有分布:
江蘇省:宜興縣南部山區
浙江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溫嶺縣之石塘一帶
玉環縣之坎門鎮
洞頸縣之本島、半屏島、元角、倪嶼
瑞安縣之北麂島、大南鄉
平陽縣之水頭鎮、騰膠鎮、南麓島、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
泰順縣之東南角
文成縣之東南角
蒼南縣之靈溪鎮、礬山鎮、橋墩鎮、馬站鎮、藻溪鎮、炎亭鎮、觀美鎮、南宋鎮、霞關鎮
長興縣、臨安縣、舟山群島等地
江西省:東北部接近浙江的地區
廣東省:東部沿海地區
海南省:以海口話、文昌話為代表,分布遍及全島
廣西省
東南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地
次方言
基本上,按地域,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次方言:
漳州話
泉州話
廈門話
東南亞福建話
浙南閩語
潮汕話
海南話
各方言之間的親近性
閩台片
亦即本土閩南語。漳州和泉州是語言學范疇內所指的各種閩南方言的發源地,所有的閩南方言,其源頭都是漳州話和泉州話。漳、泉方言內部有些許差異,主要是音韻系統方面微有區別,但相互之間有嚴格地對應關系;語法及用詞則基本一致。明清以來出現的廈門話和台灣話(兩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縣(市)方言混合而成,均體現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點。基於此,廈門話和台灣話亦被國內外人士視為典型的閩南話。閩台片的的閩南話內部較為統一。東南亞的福建話也就是指閩台片的閩南語。
浙南片
明末清初時期,有大量的閩南人(主要是龍溪、海澄、漳浦、安溪、惠安、同安等地)遷徙到浙南的蒼南縣、平陽縣、玉環、洞頭一帶以及福建東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帶。浙南與閩東地理相連,口音亦相近,這個片區統稱為「浙南片」。閩南話傳入浙南、閩東地區後,由於自身的演變和受周圍方言(浙南是甌語,閩東是福州語系)的影響,與閩南本土的閩南話形成一定差別,蒼南人習慣把這種方言稱為「浙南閩語」。現代的浙南閩語與閩台片的閩南語相比較,主要是入聲韻、鼻化韻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詞方面的差別。但總體而言,浙南閩語基本還是保留了本土閩南語的其它特點。相對來說,浙南閩語要比潮汕話更接近閩台片閩南語。
潮汕片
潮汕話與閩台片的閩南語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間差別仍舊十分明顯。其語法與閩台片相同,詞彙也有高度的對應,語音語調上則差異明顯,縱然如此,彼此雖然各講各的可是還算能溝通無礙,基本上潮閩雙方都可很快速的融入對方的語系裡。在潮汕話和閩台片相交融的地區,兼具有二者的發音特色,如福建的詔安,新加坡等。潮汕話除了分布於廣東省潮汕地區以外,還廣泛分布於東南亞眾多潮人聚居地。
現在使用潮州話的地區,主要有: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等市及所屬各縣區,汕尾市大部分地區,以及海外潮人聚居的地方。泰國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China Town),法國巴黎的唐人街,柬埔寨的大部分華人,越南的一部分華人使用潮州話。全世界以潮州話為母語的大概有3000萬人。是中國八大方言區中閩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因此,引起海內外語言學家的關注,研究潮州話的人很多,有關潮州話的專著、字典、詞典也很多。有名的戲曲荔鏡記「陳三五娘跨越階級性的愛情故事」,來自潮州地區,亦廣傳於閩南,台灣等地。以潮州府城話為標准。民間潮劇(潮州戲)即以府城標准潮州話演唱。聲調有8個,兩個音節結合時,不論後字條件如何,前字幾乎都得燮調,除了一些重覆尾調等特性外後字基本上維持原調,同閩南語一樣。
海南片
海南話據說是由閩南(一說莆田)人遷移過去之後與當地語言混合後形成的一種閩方言。
海南話以文昌話為代表,與其他片區的閩南話的差別最大,基本上不能溝通。
閩南語的形成
閩南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三擺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蠻佮避亂:
第一擺:第四世紀晉朝人移居閩→泉州話的形成
五胡亂華時期(304-439),異族入侵中原,佇西晉永嘉二年(308)的時陣,中原的「衣冠八族」(林黃陳鄭詹丘何胡)開始避難到福建的泉州一帶,in1共上古漢語(比如,有身、新婦、斟酌、鼎、箸、失禮)順sua3帶過來,後來成做「泉州話」。所以「泉州話」就是第三、四世紀的中原音參「吳楚方言」(比如,水薸(phio5)、手ng2、鱟hia)佮當地的「越語」(比如,loo3(高)、san2(瘦)、lim(飲)、hiu3(灑))濫做伙而成的,這就是「白話音」主要的來源,伊比「讀書音」較早。
第二擺:第七世紀陳政、陳元光父囝屯墾漳州→漳州話的形成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福建泉州佮廣東潮州之間「蠻獠嘯亂」,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即馬的河南省東南角,接近安徽省)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南下平亂,平亂了後屯兵佇即馬的漳州一帶,即批人帶來七世紀的中古漢語。
第三擺:第九世紀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統治漳州→漳州話的形成
唐朝末年,中國發生「黃巢之亂」(878),朝廷派河南固始縣人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南下平亂,平亂了後王潮被封做福建威武軍節度使。即批人閣帶來九世紀的中原漢語。
前後即兩批的移民大多數是河南光州固始人,in用固始的方言教福建人讀四書五經,後來成做「漳州話」,這就是「讀書音」主要的來源。伊保存了真濟唐朝人讀冊的音。
⑤ 閩南語是哪裡的語言
閩南語現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外,還廣泛分布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地區(汕頭、潮州、揭陽)、惠州、海陸豐、珠三角、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閩南語據傳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至福建南部,發祥於福建泉州。
使用地區:
1、福建地區
受漢語普通話、英語推廣及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普通話成為公共語言的一種,閩南三市尤以廈門。最為嚴重,同時福建西北諸縣則受江西南豐、廣昌等縣影響多講撫廣片贛語,但在本地人和本地人的交往之間,還是以閩南語為主,現閩南三市均有開設閩南語培訓班,方便來閩務工、學習、經商的外地朋友。
隨著母語保護意識的加強及閩南文化的推廣與發揚,開設了廈門衛視、泉州電視台4套等以閩南語為主的電視台,除了自做節目,還引進了諸多台灣地區的閩南語電視劇。在農村地區,本土的戲劇(如歌仔戲、高甲戲、布袋戲、南音等)還是深受民眾喜愛。
2、台灣地區
在國民黨執政早期的台灣,由於國民黨政府推廣國語(普通話),使得閩南語在台灣曾經有一段時間比較沒落,講閩南語的人會被稱為「下港人」「台客」等,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愛鄉」、「愛台灣」、「台灣人講台灣話」等活動,
使得閩南語在台灣又重新成為流行的強勢語言,「台客」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代表,講閩南語由土方言變成一種潮流時尚、Local、Man,諸多比如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學習閩南語。
3、潮汕三市
潮汕地區(潮州、汕頭、揭陽)的母語「潮州話」保存地較為完好。除了在學校上學及與外地人的交流中講普通話外,當地人們不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工作經商中仍講潮州話。
4、東南亞地區
正式場合一律以英語為主,東南亞閩南語受英語和馬來語影響較為嚴重,私人場合,通常新加坡人講閩南語偶爾都會摻雜英語和馬來語,但也出現很多馬來人、印度人通曉閩南語。
(5)閩南話馬來西亞叫什麼擴展閱讀:
閩南語的分布細化:
閩南語主要分部在福建南部沿海地區,如廈門、泉州、漳州等地區,另外在三明、龍岩也有部分地區講閩南方言,但與閩南語腔調相差較大。另外由於台灣民國戰爭時代中國許多人口由漳州、泉州、福州、廣東等地區遷移至台灣,所以台灣的主要方言也是以閩南話為主。
和粵語的關系:
是兩種語種,是發源於中國閩南(福建南部)的一種語言,目前主要使用於福建南部、台灣、新加波、馬來西亞、東南亞和海外華人之間,屬於古漢語、閩語的一種。語言學的分類上,中國語言學者多認為閩南語是一種漢語方言,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語族。
其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東南亞稱福建話(在中國大陸一般是泛指福建方言、閩南語方言),在台灣也稱為河洛話;如指具有台灣特色的閩南語,則另稱為台語或者台灣話。粵語是屬漢藏語系的漢語族。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等社區中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南語
⑥ 福建方言有幾種
福建方言有六種。
一、閩東方言分布於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寧州,明代的福州、福寧二府;又大體按這兩個府分為南北兩片。南片是閩江下游流域,以福州話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舊府城福安音較有代表性。
二、閩南方言分布在唐代中期後的泉州、漳州,明朝泉州、漳州等;清朝的興泉永道,下轄泉州府五縣、興化府莆田、仙游兩縣和永春州,汀漳龍道除去客家縣外的漳州各縣大部分和龍岩州,南北兩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晉江流域和九龍江流域。
三、閩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區、莆田市仙游縣、泉港北部、東部、本來屬於莆田縣的新厝鄉在1956年被從莆田縣劃到福清、漁溪鎮西部本來屬莆田縣,稱為蘇田裡,東張鄉西部也本來屬莆田縣,稱為安香里。
四、閩北方言主要分布於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寧府,分布在除了邵武市、光澤以外的南平大部、壽寧,全境屬建溪流域,以舊府城建甌音為代表。建溪上源和崇陽溪兩支流正好把閩北方言分為東西兩片口音。東片以建甌音為代表,西片以建陽音為代表。
五、閩贛方言區就是宋代的邵武軍、明清的邵武府,屬於富屯溪流域和建溪上游,邵武市、光澤、建寧、泰寧、將樂,以府城邵武口音為代表。其附屬的過渡片(將樂等縣)原是南劍州及後來的延平府(今永安、沙縣、三明部分、1970年劃給三明的尤溪部分),屬於建溪流域。
六、永安方言區是原來的南劍州(今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安、沙縣、三明部分、尤溪部分,沙溪貫穿其中。永安、沙縣分別為南北兩種不同口音的代表。
⑦ 為何在馬來西亞說普通話不一定有人懂,但粵語和閩南話卻可通用
因為在馬來西亞有很多很多的華人,他們大多是是在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戰爭從福建廣東等地移民到了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他們自然也把漢語文化帶了過去。
這就像香港人很會說英語一樣。因為香港以前是屬於英國的租界,那裡在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之前都是由英國人管的,所以英語自然成了香港的官方語言。到後來香港回歸祖國,香港的英語水平還是一樣特別的高,大多數人都會說英語。因為這是在一種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印度。
而馬來西亞東南亞諸國,其人口中至少有一半是華人,而這些華人大多以閩南籍廣東籍為主。所以在當地不由自主的就形成了閩南語粵語文化,他們講閩南語跟粵語自然也就能順口成章了。因此他們講都會講了,所以聽得懂也是很正常的了。
⑧ 馬來西亞說什麼語言
華語,馬來語,印度語,英語四種流通語言。
馬來西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這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現代化的都市。
馬來西亞有種類繁多的蘭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長在深林幽谷與高原上的野蘭更為珍貴。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
(8)閩南話馬來西亞叫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及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中南半島(東馬)。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三大珍寶。
東南亞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花園國度,純凈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的雨林以及現代化的都市組合成了馬來文化的發源地。
馬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現代化的都市。
⑨ 馬來西亞檳城福建話比較接近漳州話嗎
當地人都清楚,,
其實是這樣的, 新加坡人講的福建話是福建章普和雲宵話70%加上潮州話30%, 他們自稱是"福潮話", 也稱為"福州"話, 其實不是真正的福州話, 而是福建加潮州話的意思,,!!
檳城呢, 那地方人就比較講究"潮州人"就一定要嫁或取回"潮州人", 福建人就一定取嫁回福建人,,
所以今天在檳城的潮州人講的潮州話是和當今國內普寧市和潮州市的潮州話是一樣的,包刮音調也一樣, 幾百年後一點都沒變,,!!
檳城福建人呢,聽說也和今天的章普和雲宵人講的話是一樣的!!
%%%%%%%%%%%%%%%%%%%%%%%%%%%%%%%%%%%%
%%%%%%%%%%%%%%%%%%%%%%%%%%%%%%%%%%%%
***這個問答題和我常在網路上的孫子沒有關系,是我寫的我來負責解釋,我在新加坡和檳城分別走過85載,可能我的學歷沒有現在的年輕人高,動不動就是什麼博士或博士後的,我們的時代講究的是EQ(道德+常識),我更聽說21世紀,最近10~15年,很多跨國大公司都非常注重EQ,IQ不是最重要的了,,!!
所以在這里我認為我有必要提醒某人多注意素質+EQ,現在是"網落時代",不是什麼"石器時代"了,火葯味還那麼濃,幸虧那某人不是在我身邊,要不然我想我就必定要被打死了,自己沒把字看懂還亂說別人胡說八道!!!***
樓主問的是,,,
1))"同一個字",,為什麼聽起來"發音"和"腔調"感覺或就是不一樣,,根本沒提到其他外來語的借詞和介入!!
2))請看清楚,,我還有說""聽說""(我沒說我非常肯定)新加坡的福建閩南話腔調,是和今天章普和雲宵(哪怕某人想換個大一點的城市比較有面子廈門和漳州)這兩個地方人說話時的發音+腔調,在加上潮州話的發音+腔調,簡單來說,10個字里,新加坡福建或閩南人說話時6~7個字的發音和腔調是來自章普和雲宵這兩個地方(或廈門和漳州),另3~4個字的發音就來自潮州話的發音+腔調!!
所以某人也自己承認的說了""在100年裡,新加坡的潮州人學會了很多閩南語的發音+腔調,閩南人也學了很多潮州話的發音+腔調,經過了一百多年的交流與互相影響,新加坡的福建閩南話和潮州話的距離被拉近了""
請問某人,所謂的"拉近了"是不是等於我說的福建話加潮州話嗎??!!
我也說了,"福潮話",不是今天真正的福州話,我剛從福州回來,今天中國福州人說的話發音+腔調實在是完全兩回事,我根本聽不懂,不過30年前外面的華人跟本進不了中國,所以也無法做研究工作!!
3))我想再加一句話,我已故三媽就是章普和雲宵這兩個小地方之間的農民,她說話,用的字+發音+腔調和今天在新加坡所能聽到的福建閩南話的發音+腔調(扣除那3~4句的潮州話,剩下的6~7句是一樣的),我爸爸和大媽是純粹100%潮州和普寧人,潮州和普寧我去過無數次,所說的話發音+腔調是一模一樣的,這點我很肯定!!
我也敢說新加坡的潮州話已經不純,渾進了福建閩南話的發音+腔調
何況今天馬來西亞的福建人多都集中在西馬來西亞的北部,西馬中部(吉隆坡)一帶多用粵語,西馬南部和東馬地區為客家人多講的是客家話!!
沒錢的話,我很樂意付"那某人"機票讓他自己去聽聽見識一下,而別在網上說我"誤導"讀者!!
多謝各位讀者留意!!
⑩ 閩南語混有馬來語嗎
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福建,時間久了,馬來語詞彙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份。
例如:
sat-bûn(soap,雪文,閩南語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剎)、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鐵板手)、ba?k-thâu(商標)、àu-sài(out side)(出界)、má-tih(死亡)、gō?-kha-kī(騎樓過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