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什麼醬油好吃

馬來西亞什麼醬油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04 04:52:21

1. 什麼牌子的醬油好吃又健康

我比較喜歡吃千禾的醬油,一是因為千禾醬油主要做零添加,所以健康層面是比較放心的,畢竟能少吃點添加劑就少吃點吧,誰知道有沒有超標那些呢?第二個就是因為千禾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做得很高,我大概比對了一下應該是市面上最高的,一般氨基酸態氮高,就代表醬油更鮮,營養也更豐富,所以綜合比下來,千禾醬油還是很值得選的。

2. 馬來西亞,亞三醬的做法

用料
干辣椒 40條
指天椒(或大紅椒) 10條
蝦膏 30克
蒜頭 6瓣
小蔥頭 10-12個
洋蔥 半個
羅望子水 100ml
夏威夷果 6粒
干海米 300g
黃姜 一個拇指大小
糖 30g
鹽 適量
正宗馬來西亞桑巴醬的做法
先將蝦米泡軟舂碎
干辣椒用溫水浸泡去籽
將干辣椒,辣椒,蔥頭,蒜頭,黃姜,夏威夷果,蝦膏,加適量的水,用攪拌機打碎
燒熱鍋,加適量的油,將舂碎的蝦米炒制金黃散發香味盛出
在鍋中再加入油,將攪拌機的辣椒醬炒熟收干,並加入糖,鹽以及羅望子水調味
最後將炒好的蝦米加入,直至收干水分

3. 馬來西亞甘香醬做法配料!

馬來式沾醬,調料醬,主要原料有紅辣椒(200克) 辣椒(紅、尖、干)(10克) 金橘(80克) 蝦米(100克)。其是娘惹菜里不可少的一道醬汁,若沒有其它菜餚,當地人便以馬來式沾醬和青瓜拌白飯吃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馬來式沾醬
食品類型
調料
主要原料
紅辣椒
儲藏方法
冷藏
主料:
紅辣椒(200克) 辣椒(紅、尖、干)(10克) 金橘(80克) 蝦米(100克)

馬來式沾醬
馬來式沾醬

調料:
醬油膏(20克) 白砂糖(50克)

製作工藝
1. 金桔檫汁,紅辣椒去籽備用。蝦米碾碎成蝦粉。

2. 將做法1的材料與朝天椒、醬油膏、糖、蝦粉一起倒入攪拌機內,攪成糊狀即可。

工藝提示
馬來沾醬是娘惹菜里不可少的一道醬汁,若沒有其它菜餚,當地人便以馬來式沾醬和青瓜拌白飯吃。

食譜營養
紅辣椒:辣椒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原料,其營養豐富,口味獨特,就餐時能增加飯量,多食可增強體力,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同時辣椒中含有一種物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荷爾蒙分泌,保健皮膚。富含的維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暢通,用以治療咳嗽、感冒。辣椒還能殺抑胃腹內的寄生蟲。

辣椒(紅、尖、干):辣椒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原料,其營養豐富,口味獨特,就餐時能增加飯量,多食可增強體力,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同時辣椒中含有一種物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荷爾蒙分泌,保健皮膚。富含的維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暢通,用以治療咳嗽、感冒。辣椒還能殺抑胃腹內的寄生蟲。

金橘:金橘果肉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和金橘甙的含量最豐富,這兩種物質有強化毛細血管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對嚴寒侵襲的抗禦力。經常食金橘,不但可防感冒,而且對防止血管脆性和破裂具有重要意義。對高血壓、血管硬化及冠心病均有療效。由於金橘有生津利咽、理氣化痰功效,故鮮金橘口含、飲汁或泡水代茶飲,有生津止渴、潤利咽喉的作用。凡溫病咽紅腫痛、咳嗽口乾煩渴、舌瘡牙痛及酒後煩熱口渴,宜作輔助療用。金橘煎水服,有和胃理氣、止痰止痛功效。可治胸脘痞悶或痛、嘔逆不食及咳嗽痰多等症。金橘餅也有消食、開胃、化痰、理氣、醒酒等作用,可用於治療胸悶郁結、傷酒口渴、食滯胃呆及哮喘、氣管炎等症。金橘皮能下氣快膈、止渴解醒、辟臭等功效。對急性肝炎、胃痛、疝氣、慢性氣管炎、脫肛及子宮脫垂等病均有療效。金橘根有行氣、散結功效。

蝦米:蝦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鈣含量尤其豐富;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並還有鎮定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症。老年人常食,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

食譜相剋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馬來式沾醬所含營養素
熱量 (547.00千卡) ·蛋白質 (51.20克) ·脂肪 (4.90克) ·碳水化合物 (86.02克) ·膳食纖維 (11.69克) ·膽固醇 (525.00毫克) ·維生素A (534.60微克) ·胡蘿卜素 (3076.00微克) ·硫胺素 (0.17毫克) ·核黃素 (0.29毫克) ·尼克酸 (7.42毫克) ·維生素C (316.00毫克) ·維生素E (4.48毫克) ·鈣 (694.20毫克) ·磷 (980.60毫克) ·鉀 (1312.20毫克) ·鈉 (6440.10毫克) ·鎂 (330.20毫克) ·鐵 (17.22毫克) ·鋅 (5.63毫克) ·硒 (80.29微克) ·銅 (2.72毫克) ·錳 (2.72毫克)

4. 什麼品牌的醬油比較好吃

品牌一點的醬油,如海天,李錦記,味極鮮都很不錯的,大品牌的話,質量也放心一些

5. 如何挑選優質醬油

一、是「釀造」還是「配製」

首先關注醬油是「釀造」還是「配製」,聽名字就知道釀造更好。

然後看看釀造醬油到底是採用傳統工藝釀造的高鹽稀態醬油,還是採用低鹽固態發酵的速釀醬油。採用傳統工藝的高鹽稀態醬油由於釀造時間久,發酵更充分,口感會更佳。

可以通過晃動醬油瓶來觀察,釀造醬油泡沫大小均勻,不易散去;配製醬油泡沫大小不一,會很快散去。

也可以將醬油瓶倒置,釀造醬油瓶內壁上應該附著有醬油的顏色,配製醬油不會附著在瓶上。

二、原材料好不好

然後看看配料表,是大豆、脫脂大豆還是豆粕,是小麥、小麥粉還是麩皮,從而來判斷原料質量的高低。

這個只有通過看顏色、聞味道、嘗口感來鑒別了,優質醬油色澤紅潤,呈紅褐色或棕褐色,澄清,無沉澱物;聞起來應當具有濃郁醬香和酯香味;嘗這個事兒,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三、看清楚用途

按照醬油的國標GB/TI8I86-2000《釀造醬油》中規定:成品醬油的標簽上,必須標注「佐餐醬油」或「烹飪醬油」。

「佐餐醬油」衛生指標高,可直接食用;「烹飪醬油」需要加熱殺菌後食用,衛生指標要求相對低一些。

溫馨提示:最好不要用烹飪醬油來直接涼拌或作為蘸料食用,因為所含的菌落數較多,容易拉肚子。

四、注意是否添加味精

現在很多醬油為了增加鮮味,都加入了味精,還有不少添加了各種食品添加劑來改善味道和口感的,所以不要光顧著吃得爽,還要看看這鮮味究竟是釀造出來的還是食品添加劑的功勞。

五、不要迷信兒童醬油

醬油的用量本來就少,有研究表明,添加的各種營養素並無能達到很好的營養貢獻率,很多在存放的過程中可能就流失了,成分標簽上看著挺唬人,其實只需要給小朋友選擇含鈉較少的醬油即可。

6. 什麼牌子的醬油炒菜最好吃

我覺得千禾炒菜好吃,打開醬油就聞到很香的味道,很純的豆香味,不過口味這個東西比較主觀,每個人喜歡的口感還是有細微的差異的,還好醬油有一個評級標准,也可以反映口感和營養成分,那就是氨基酸態氮,一般特級醬油的要求是≥0.8g/100ml,但千禾的特級醬油可以做到≥1.2g/100ml,高下立見∞

7. 馬來西亞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

首先是吃的 這里的美食分很多種類
===
馬來食品
口力(兩個字在一起怎麼讀我忘記咯 = =|||)沙 :融合辣味鹹味甜味 加了椰漿咖喱辣椒呼叫蝦米等等馬來特產的東西熬成的湯料 加上比較粗的粉條 非常馬來的一道菜
沙爹烤肉串: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道菜 也很有名 特製味道的烤雞肉串加上沙爹醬 甜咸兼備的味道很不錯~
椰漿飯:馬來語的讀音是「辣死你嗎」 椰漿煮成的白飯配合辣味的雞肉 有鹹味魚味的辣椒醬 小魚干 黃瓜片 我男友相當喜歡的
===
印度食品
煎餅:roti或者loti 印度人或者馬來人早餐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 如果是小餐館現做的 可以選擇白味 雞蛋 香蕉 沙丁魚等等各種味道 不過都有咖哩醬沾著吃 很不錯的早餐選擇
拉茶:錫蘭紅茶加煉乳 很香濃的味道 下午茶休息時間嘗嘗不錯 我是很喜歡的
===
中式食物:
肉骨茶:豬肉加了各種中葯材熬制的湯和肉 這邊華人很喜歡的一道菜 雖然名為茶實際上是類似國內「煲」一類的 一小鍋砂鍋上桌熱騰騰 (東馬那邊哥打京那巴魯市區有家肉骨茶當地人很推薦的)
海南雞飯:個人不是很喜歡 不過這邊華人也很喜歡這倒飯菜 飯是用雞湯蒸出來的雞肉也比較可口 再配上一些小辣椒
===
水果:
果王榴槤 果後山竹 這邊都很便宜的
火龍果肉是上等的紅色不是國內常見的白色品種 吃起來更好吃
如果是紅毛丹上市的日子 幾塊錢買一大串回去晚上在賓館薄著吃 口感和荔枝很像 但不會上火哦 是清火的~
===
還有想起的我再補充===============================================然後是用的:錫器 馬來西亞的錫器全球都很有名 世界第一大的錫器啤酒杯也在馬來西亞 指環王電影裡面的所有錫器啤酒杯都是從馬來西亞進的---蠟染 馬來原住民特產裡面也挺有名的 挺好看的 不過能買到的都蠻貴的---馬來風箏 在馬來西亞5角錢背面都有這種風箏的圖案 可見這種風箏在馬來人心中地位非常高的 和國內的風箏不太一樣 非常有特色---馬來刀 據說是全世界最兇狠的刀還是什麼 你去網路一下也就知道 現在是馬來西亞皇家象徵---因為不知道你是想旅遊購買紀念送人 還是到馬來西亞日常需求所以大概提一些比較有名的東西

8. 東南亞國家炒青菜放的醬是什麼醬

一般放的是蚝油,也會放咖喱醬。還有馬來西亞人也很喜歡沙茶醬、沙爹醬等。

9. 什麼品牌醬油好

1、海天Haitian(中國最大的專業調味品生產企業,世界品牌,中華老字型大小,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廣東省名牌產品)

2、加加JIAJIA(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食品工業重點企業)

3、龍牌醬油(湖南省著名商標,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型大小,湖南省名牌,湖南龍牌醬業集團有限公司)

4、珍極醬油(中國醬油/食醋標準的起草者,中國調味品行業的知名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

5、珠江橋PRB(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著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醬油出口第一品牌,廣東省名牌產品)

6、太太樂(中國馳名商標,上海企業100強,中國名牌,上海市名牌產品,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20強)

7、廚邦(廣東省著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8、長康(成立於1985年,中國馳名商標,行業著名品牌,湖南長康(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十佳醬油品牌)

9、菱花(中國名牌產品,綠色食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菱花集團有限公司)

10、恆順(中國馳名商標,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

10. 馬來西亞美食資料

肉骨茶Bak-Kut-Teh (福建語) 是馬來西亞的美食之一,是一道以豬肉和豬骨配合中葯煲成的湯底,其獨特的風味享譽全馬,甚至揚名海外,深受各地遊客喜愛。其中,就以巴生肉骨茶最為聞名。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有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有較重葯材味。

提起馬來西亞菜,首先就會想到肉骨茶(Bak Kut Teh)。說「肉骨茶」,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是一種茶品名稱,其實,此「茶」非彼「茶」,雖然肉骨茶名為「茶」,不過,卻是一道豬肉葯材湯,湯料卻完全沒有茶葉的成份,反而是以豬肉和豬骨,混合中葯及香料,如當歸、枸杞、玉竹、黨參、桂皮、牛七、熟地、西洋參、甘草、川芎、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胡椒,熬煮多個小時的濃湯。「肉骨」是採用豬的肋排(俗稱排骨);而「茶」則是一道排骨葯材湯。

[肉骨茶]

肉骨茶
這是一道在新加坡家喻戶曉的排骨葯材湯。
吃肉骨茶,不是上高檔酒樓,而是在當街的大排擋。在吉隆坡的一些街衢里巷,這種肉骨茶的排檔總是很火爆,磨得光光的石桌石凳很少有空出的時候。肉骨茶排檔晚上是不開的,所以吃「茶」的時候,陽光便會在篷靠的兩側編織著束束光網。就在這暖洋洋的氛圍中,品味馬來西亞的名吃,怎是一個「愜意」了得!吃得雖然簡單,卻程序整飭。在馬來西亞,無論是高檔酒店、時髦熟菜店,還是設計特別的路邊小吃,用餐形式都非常考究。比如,吃串燒,擺桌時會附加上一碟花生辣椒醬、方塊飯團、青瓜和洋蔥……吃肉骨茶亦然。先上一壺茶,你可以用茶水把杯子和餐具里里外外沖一遍,將套裝的調料、蒜米、樹椒油和辣椒絲倒入餐碟中,以備蘸排骨或佐湯調味之用。然後,在品茶間,一砂鍋熱氣騰騰冒著芬芳葯香的肉骨茶便端上來了。其湯極其香濃,有種獨特的味道,肉骨也很細嫩,再加些蘑菇或冬菇,就是地道的吉隆坡式肉骨茶了。當然,還可以配上一碗切成寸段的油條,泡在湯里,這種方式吃油條,別有一番滋味。偶爾,攤主會向食客透露湯的秘訣,在於香料的精選和材料的新鮮。而他們每天凌晨5點,便會到攤口來用慢火熬湯,往往要用上三個小時。
馬來西亞巴生中華總商會11月22日晚在巴生市舉辦首屆肉骨茶嘉年華會,推出了世界最大碗肉骨茶。這碗最大的肉骨茶高將近1米,碗的直徑將近2米,用了500公斤的肉和450升湯,當歸、黨參等香料用了50公斤
吉隆坡因多元種族的緣故,而使餐飲的種類迥異多樣。這里有馬來餐、中餐、西餐、美國餐、印度餐、葡萄牙餐、越泰餐等等,但被馬來人認定的主要開胃菜只有肉骨茶。由土俗飲食上升為美食的肉骨茶,是一代代人不斷在探索中創建規范,經過嚴格的重新選擇和調理,並

肉骨茶
不斷接受著大眾的檢驗。肉骨茶的特色,首先是口感佳,美味;同時有關材料證實,「此湯具生血、旺血、補氣之功效,甚為滋補養顏,可謂男女皆宜的補品。」因而,它的食客絕不會限制在某一個范疇。肉骨茶質感而不低俗,但就其特點而言,更適宜存留於大排擋,人們亦已習慣在此氣氛中吃肉骨茶。
凡是想起肉骨茶,大家都必然地想到巴生。在巴生,逾400家大大小小的肉骨茶檔,湯的、乾的、瓦煲的、海鮮的、雞肉、羊肉…多得數不清的各種口味的肉骨茶任君選擇,讓大家肉骨茶吃透透,樂透透!
肉骨茶是巴生華人的典型早點,男女老幼常會以肉骨茶來替代其他類型的早餐,如麵食、點心等,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一輩,對肉骨茶更是情有獨鍾,有些人習慣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肉骨茶,風雨不改呢!
在周末及假日,肉骨茶檔更是處處可見人潮,是一家大小或三五好友知己相聚的好地方。平日,大家都忙於工作,許多人因此會趁著假日,一塊兒品嘗美味的肉骨茶,再喝上幾杯功夫茶,聊個天南地北,聯絡、聯絡彼此感情。

名稱由來

第一種說法

相傳華人初來南洋創業時,生活條件很差,由於不適應濕熱的氣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風濕病。為了治病趨寒,先賢用了各種葯材,包括當歸、杞、黨參等來煮葯,但是,因忌諱而將葯稱為「茶」。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將豬骨放入了「茶湯」里,沒想到這「茶湯」喝起來十分香濃美味,風味獨特. 後來,人們特地調整煮茶的配料,經過不斷地改進,就成為了本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第二種說法:
這是最有代表性的「苦力」論,這可說是流傳最廣也影響

[肉骨茶]

肉骨茶
許多人將肉骨茶定位成庶民飲食的腳本。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多把南洋與賣豬仔劃上等號;慣性思考的結果,這些被賣來南洋當苦力的先輩們,很自然便成了肉骨茶的創始者,或是參與其中以突顯早期華人艱辛歲月的時代角色。有說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巴生,有說在獅城新加坡,反正場景不外是港口就是碼頭,據說在清末時期,那時的華人為了離開動盪不安的國家,到來南洋謀生計。 那個時候,馬來西亞為英國殖民地,英國人在馬來西亞搜颳了許許多多的資源,需要運送回英國,於是便在巴生(距離首都吉隆坡30公里的城市)建立了深水碼頭。當時,不少華人因為知識水平不高,來到馬來亞也只能以勞力換取薪酬,如當三輪車夫、在碼頭做苦力或採挖鍚米,因此需要有很好的體力。
為了長時間維持體力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而需要進補。但是,他們並不捨得購買昂貴的中葯食材。當時的中醫師便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並且使用當地出產的胡椒,加上當歸、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讓他們在早上出門工作前,燉煮排骨及配上白米飯或油飯,來增加體力,應付工作,在那個時候,肉骨茶屬於窮人家的食物。
由於用葯材和豬肉煲煮的湯底除了非常美味可口之外,且營養豐富和抗風濕,並且提供了苦力們所需的能量,所以從此廣傳開來,後來經過不斷發展和改良,便成了現在新馬華人社會的特色佳餚。而另一個名稱由來就是,據老巴生回憶,戰前在巴生南區一帶已經有好幾位永春老鄉在街頭巷尾擺賣家鄉小食,如蚝干咸飯,肉羹湯以及後來演變成肉骨茶的燉肉骨,只是當時沒肉骨茶一詞,都說是「吃肉骨」吧了。
戰後有個名叫李文地的人,曾經在這些食攤當過伙計,後來在後街經營起自己的生意,他只賣家鄉燉肉骨,並以豬油炒飯取代蚝干咸飯,由於他在肉骨中加進中葯配方,大受食客歡迎。當時,由於其葯材成分能強身健體,肉骨茶因而大受勞動工人的歡迎,漸漸地肉骨茶獲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
後來,人們更以李文地烹制材料(肉、骨)和他的名字(地)福建音譯命名, 「肉骨地」,就有如賣豬肉的阿榮被稱為「豬肉榮」一樣,再加上吃肉配茶原是永春的食俗,李文地就乾脆掛起招牌寫上寶號「德地肉骨茶」!於是「肉骨茶」一名正式誕生;同時,坊間也稱李文

[肉骨茶]

肉骨茶
地為「肉骨茶之父」。據李文地後代說,當初包括李文地在內,就只有區區七人售賣這道美食;目前,李氏肉骨茶已傳到第四代,烹煮肉骨茶的秘方不外傳。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當地人在品嘗這湯底時,都喜歡喝上一、兩杯功夫茶來去油膩,所以自此就名為「肉骨茶」了。
無論「 肉骨茶」名稱從何來,肉骨茶從食材到服務皆不停獲得改進,已從最初屬於「窮人食物」,發展成為今日貧富及男女老幼都喜愛的著名美食之一,是巴生華人最具特色的早餐,更是招待客人的最佳選擇。由於巴生肉骨茶的名氣響當當,因此,許多外地業者都以「巴生肉骨茶」為名,在外坡做起肉骨茶生意;甚至遠至鄰國新加坡,都不難找到「巴生肉骨茶」。有人說沒去過茨廠街,便不算到過吉隆坡;來到巴生未吃過道地美食肉骨茶,豈能算來過肉骨茶之鄉─巴生呢!
編輯本段做法
做法一:
製作方法十分簡單,「肉骨」是採用豬的肋排,將之斬成單骨約一指長的段狀,飛水之後再過冷後,去除表面的雜質。然後,取一些去了「衣」的蒜肉,先用油炸至金黃色,再飛水去掉油分,加入一些淮山葯、杞子、桂圓等葯材,再加入陳皮、白鬍椒、甘草、八角等香料,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水用文火熬約3-4小時,調入鹽等味料,即可成為一道極具異國風味的「肉骨茶」了。通常會配搭一碟「指天椒醬油」,供以蘸排骨或佐湯調味之用,不喜食辣者亦可配以普通醬油。
做法二:
材料: 香料 (用紗布袋包好),桂皮棒1根,丁香4-5粒,白鬍椒粒1茶匙,枸杞子1大匙,八角2粒
豬排骨 500克 (1 磅),蒜頭(無須去皮) 2 大粒,黑醬油 1大匙,

[肉骨茶]

肉骨茶
水6-7杯,鹽1大匙,生菜 1-2片(洗凈, 分開)做法:
將肉骨,香料包和蒜頭放入一個大鍋內。把水倒入鍋內後將它煮開。撇去湯表面的渣滓,加入醬油和鹽後改用小火煮至肉軟。 先把生菜放進碗內墊底,再把肉骨和湯兜入碗里。配上白飯和沾有醬油的切片紅辣椒一起吃。
香料包不只可用於調味這道美味可口的福建式湯頭,它同時也可充當其它道菜菜餚的調味料, 配與香料如: 八角、桂皮棒、丁香、芫荽 (香菜)、小茴香和大茴香。肉骨茶也有潮州式的煮法,其湯頭清淡、材料簡單,只須蒜頭、胡椒和醬青(生抽).
做法三:
材料(5人份):少脂肪的排骨2公斤,蒜頭半公斤,胡椒粒200克,肉骨茶調料2包
做法:
用大鍋盛水10碗,排骨燙水去臊後置入,同時也把剝皮後的蒜頭、調料包置入。胡椒略為搗碎置入,開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當嗅到香味漸濃,再把火稍為收一些,但保持在微沸狀態,這時才以鹽、糖調味。
喜歡「吉隆坡式肉骨茶」的,可以加蘑菇或一點冬菇,這其實也可以使肉骨茶更香。吃的時候別忘記辣椒和曬油,那才精彩。
編輯本段評價
感受奇絕美味
恰巧去新加坡的前幾天,在馬來西亞稍作停留,也在蔡瀾力薦的吉隆坡美食街——阿羅街上吃過肉骨茶。兩下比較起來,覺得新加坡的肉骨茶味道更是奇絕,想來可能是因為朋友帶我們去的那家肉骨茶餐廳,是新加坡名氣最大的一家——「發起人肉骨茶餐廳」。走進這家餐廳,但見陳設極其平常,甚至到了破舊的程度,然而桌桌爆滿、座座有人。再看兩邊的牆壁,貼滿了店主(一位老者,名叫蔡水發,我們吃飯時他一直在廚房裡佝僂著脊背悶頭忙活)和光顧這里的明星們的合影;「蒞臨指導」的明星人數之多,令人無法細數,其中既有已經故去的演藝圈昔日「大佬」,又有如S.H.E.、潘瑋柏等新銳偶像。據新加坡的朋友介紹,曾有一位初到新加坡的遊客,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肉骨茶,由朋友帶領到這家毫不起眼的餐廳時,看到店名居然嚇了一跳,因為她把店名念成了「發起『人肉』骨茶」。
在飯桌前聽完這個小小的插曲之後,熱騰騰的肉骨茶就上桌了。只見一個普通的瓷碗,內置三根白嫩的肋排,啤酒般顏色的湯水冒著蒸騰的熱氣———沒有鮮艷的色澤,只有撲鼻的清香。先嘗了一口湯,鮮美之中又帶著葯材的提神勁道,還有一股胡椒的味道,據說這是「發起人」的特色,頓時覺得一股暖流穿過脾胃,說不出的舒服。而且這鮮美的湯料是免費無限量續的。朋友說他曾經帶一個重慶來的遊客嘗試這里的肉骨茶,結果那位重慶遊客一下子愛上了這肉骨茶的湯料,結果連喝六七碗,直喝得渾身大汗。其實喝湯的時候,我已經對肉骨審視了好幾次,以我這樣一個奇愛吃肉的人的經驗來看,這粉嫩粉嫩的顏色,一定蘊涵著超級鮮嫩鮮嫩的口感。一試之下,果然驗證了事先的想像;再

[肉骨茶]

肉骨茶
配上稍微有那麼一點辣蓬蓬的醬油,這味道真是世間少有。肉骨茶的鐵桿配菜,居然是一盤冷掉的油條,蘸著滾燙的肉骨茶湯來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衍生餚同樣出色
為了讓初訪新加坡的我更全面地了解肉骨茶這一美饌,當地的朋友還專門多點了兩樣肉骨茶的衍生產品———用同樣的湯料烹制的豬肝和豬腰。由於是用滾燙的熱水氽熟,這豬肝的鮮嫩自是不必說了,但我想重點推薦的是豬腰。在國內吃過不少飯店的不同風味的豬腰,要麼是為了避免腥臊把豬腰處理得跟人工合成似的,要麼就是既保留了原有風味又保留了那股怪味。但是這里的豬腰不一樣,一口咬下去,齒縫立即便被鮮美的肉汁填滿了,而且一點都沒有怪味道,真不知道店主老蔡是怎麼料理的。薄薄幾片豬腰,瞬間就被我們全部消滅,只能再點一份。
吃肉骨茶是一件熱力十足的事情,因此一杯冰鎮的飲料必不可少。在此強烈推薦薏米汁,清淡涼爽,香甜宜人,準保你喝了還想喝。
開車送我們到餐館的司機大哥,深諳當地的美食。他說,新加坡的海南雞飯可以天天吃、頓頓吃,但是肉骨茶只能一個禮拜吃一次。他也沒有具體解釋這是為什麼,不過到了晚上我就體會到了。因為中午吃了一頓那麼好吃的肉骨茶,而且還添了好幾次菜,晚飯根本就吃不下。
聽朋友說,「發起人」還不能算是新加坡最好吃的肉骨茶,只是名氣

[肉骨茶]

肉骨茶
特別響一點。在同一條街上,相隔大概有個幾百米的樣子,有一家「早市肉骨茶」,據說味道還要精妙。但是朋友又介紹說,「早市」的店主是個很有性格的人,心情好的時候,肉骨茶的味道沒得說,心情差的時候,肉骨茶的味道令人覺得恐怖。摸著飽飽的肚子,我想,還是下次有機會再去品嘗吧,但願店主到時有個好心情。
編輯本段潮州肉骨茶
肉骨茶其實是道道地地的本地潮州小吃,它源自亞陵姆拉街巴剎
——俗稱新巴剎,也是潮州人的巴剎。(亞陵姆拉街是ellenborough
street的舊稱,今稱愛倫波街。)
早期的肉骨茶檔也全都集中在新巴剎內,最少也有四五檔之多。
新巴剎被拆之後,這些攤位才轉移到同濟醫院前的哇燕街,還有皇家
山腳,以及奧雲路等地方。
補充體力的早餐
那時候會到亞陵姆拉街巴剎吃肉骨茶的都是普羅大眾,小販、人
力車夫、苦力、工人為主。因為勞動階層每日的工作量,體力消耗非
常大,早上就必須依靠這肉骨湯和白米飯來為一天的體力耗損作準備

那時代,吃肉骨茶哪有現今悠哉閑悠地坐著,慢慢品茶,或者自
己帶來名茶這般的享受,大家都是蹲在檔前的長條凳上,匆匆扒完一
兩碗米飯,加上一小碗肉骨湯。至於「肉骨茶」的「茶」,只有在吃
完肉骨米飯之後,檔主才送上幾小杯潮州工夫茶解膩。喝了茶快快還
錢就趕著幹活去。
到了後來,應該是從「皇家山腳」和「水廊頭」(里峇峇利路靠
近摩哈默蘇丹路一帶)那時候起,才有路邊或咖啡店內的肉骨茶攤檔
出現,這些就設有座位,還有水壺給客人自己泡茶,自品茗茶。
自此,肉骨茶才慢慢傳到福建人聚居的廈門街等處,才有濃郁的
福建肉骨茶的出現。
至於新加坡的肉骨茶,是由馬來西亞傳到新加坡,
然後才有巴生肉骨茶的推陳出新,多了很多不同的材料,以及砂煲肉
骨茶。現在更有鮑魚肉骨茶!
小時候賣肉骨茶
小時候我在奉教街(紐馬吉路)同濟醫院後門幫忙父親賣肉骨茶
時,經常到下午三點鍾左右,鄰居就拿了鍋子來討剩餘的肉骨茶湯,
拿回家加些苦瓜去煮,就是一家大小晚餐的精美湯料。
打從六七歲起,我因為家住紐馬吉路,靠近亞陵姆拉街巴剎,父
親常一大清早就上巴剎買菜,順便帶我到巴剎內的肉骨茶檔吃肉骨茶
,那是60年前的事情了。在那之前,那些肉骨茶檔到底已經營多長時
間,大概不容易考究了,看來少說也有七八十年歷史吧。
我12歲時,曾經和鄉親到他在巴生的雜貨店,順便探訪在吉隆坡
開雜貨店的姑媽。那時候好像沒聽說有什麼肉骨茶,倒是在秋傑路吃
了不少福建炒黑色大條面。
十六七歲時,因為到吉隆坡姑媽的雜貨店半工半讀,才開始接觸
到吉隆坡兩種不同口味的肉骨茶。福建人所經營的肉骨茶比較接近新
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多數集中在中南區和秋傑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
另一種是廣東人經營的肉骨茶,湯有很濃的當歸味,色澤比較接近新
加坡福建肉骨茶的濃黑。
潮州肉骨茶湯色金黃
新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原原本本湯色並不濃黑,也不是現今的越
煮越「美白」的。潮州人最講究湯色要金黃,湯面還要浮著油珠,端
出來時要有肉骨香味。這種香味是出自龍骨與排骨二者熬煮出來的香
味。
煮潮州肉骨茶是很考究的,肉骨要洗凈生煮,煮滾時要邊煮邊撈
去浮上湯面的血水泡沫。湯不加醬油,只用魚露提鮮。黑醬更加講究
,當年只選用淘大同的金標醬油吊色,求其色澤金黃。下調料的時間
也很講究,時間掌握不好,湯味就全然不同。
早期的潮州肉骨茶檔,除了肉骨湯之外,還有豬內臟和豬尾,豬
尾湯就是真正的「白美」見人。除此之外,還有香滑的鹵豬腳和鹹菜
尾(鹹菜切細用鹵豬所撈出之油湯熬煮而成)。這就是潮州肉骨茶的
特色。
更值一提的是,光顧潮州肉骨茶檔,肉骨茶湯第一碗是原湯,如
果你要求加湯時,檔主只給你二湯(龍骨湯)。肉骨茶湯就如上所說
,是龍骨與排骨熬成,非常講究,多少龍骨加多少排骨配多少水作湯
,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湯供應。
煮肉骨茶的鍋其實也很講究,只選生鍋——雙耳的白生鐵鍋加木
蓋。一鍋的肉骨有多少斤是一定的,因此以小鍋式一鍋鍋煮,保證品
質。
每一鍋熱騰騰的肉骨湯上來,要馬上端給顧客享用,所以有時顧
客得等下一鍋的肉骨湯,這時,就是客人品茶的時刻。待你茶過三巡
,一碗碗肉骨湯端上來時,你先嘗一口冒煙滾燙的熱湯,剛剛的茶甘
還在口中,加上香濃的肉骨湯混於口中,才算是真正享受到正宗潮州
肉骨茶的香醇美味。[1]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3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7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