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日本當年為什麼入侵馬來西亞

日本當年為什麼入侵馬來西亞

發布時間: 2022-09-02 22:31:20

⑴ 馬來西亞是什麼時候被日本佔領的

1942年2月15日。
馬來亞戰役,是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同盟國與日本帝國在馬來半島的戰事,戰事包括英聯邦軍隊與日軍之間的陸戰,英軍、英屬印度軍、澳大利亞軍及馬來屬邦軍防守此殖民地,日軍企圖殲滅駐馬來半島英軍,為今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建立前進基地。駐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軍共3個師4個旅,約9萬人,由遠東英軍總司令阿瑟·珀西瓦爾中將指揮。
1942年2月15日,珀西瓦爾率部投降。此役,日軍以傷亡約萬人的代價佔領馬來半島,打通了進攻荷屬東印度的戰略通道,給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防禦作戰造成不利態勢。山下奉文以傷亡9824人的代價,自北向南席捲馬來半島650英里,直至佔領新加坡。英軍傷亡略少於日軍,但是投降的軍人卻是13萬之多。這一勝利,是日軍有史以來最大的陸戰勝利。日軍以大約8個星期的時間成功佔領了馬來半島跟新加坡,負責指揮日軍的陸軍中將山下奉文還因此出色戰績被昵稱為「馬來之虎」。

⑵ 殖民統治時期,馬來西亞分別受到哪幾個國家的統治

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在太平洋戰爭中還被日本佔領,解放後還曾經被英國繼續殖民統治。

1、葡萄牙佔領期

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佔馬六甲,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蘇丹馬哈茂德沙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聯合各地數度意圖收復馬六甲不果,1641年,荷蘭聯合柔佛攻下馬六甲。

2、西班牙佔領期

在17世紀初,荷蘭建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島的貿易,隨後占據了爪哇島上的蘇丹國,1619年建立巴達維亞,隨後從巴達維亞擴展勢力到馬來群島。

3、英國佔領期

英國人於18世紀開始向東南亞擴張,1786年英國佔領檳榔嶼,1819年佔領新加坡和馬六甲,1826年英國將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合並成一個省,總稱馬六甲海峽殖民地。

4、日本佔領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但日本在兩個月內就占據了馬來西亞。

(2)日本當年為什麼入侵馬來西亞擴展閱讀:

16世紀,西方海上霸權興起,馬六甲因其交通及戰略地位重要,引起西方列強覬覦和入侵,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

1867年4月海峽殖民地脫離英屬印度管轄,成為皇家殖民地,到20世紀初,馬來西亞完全淪為英國殖尼地,英國在侵佔馬來半島的同時,還入侵沙撈越和沙巴。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馬來亞經濟呈現明顯的畸形發展,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橡膠園,英國從中國及印度大量的引進勞工,使得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的社會特徵開始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又恢復對馬來亞的殖民統治,一年後,英國組成馬來亞聯盟。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

⑶ 日軍為何進攻馬來亞、新加坡

馬來亞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的南部,東臨南海,北鄰泰國,西南同東印度群島(現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相望,控制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主要航道——馬六甲海峽,是南下東印度群島、北上緬甸的跳板。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扼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空交通中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馬來亞物產豐富。橡膠、錫年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19世紀初,馬來亞、新加坡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以20餘年時間,重點建設新加坡,使之成為大英帝國海外主要海軍基地之一,也是英國在遠東的主要戰略據點。英國認為,保衛新加坡的關鍵是海上力量,只要在新加坡派駐一支足以控制南中國海的艦隊,日本就不可能在馬來半島登陸和維持海路補給。從1941年初起,太平洋的形勢日趨緊張。英國駐新加坡、馬來亞的軍事首腦深感新加坡的防禦力量不足,要求迅速增派軍隊,特別是加強海空力量。當時英國主要兵力已投入歐洲和北非戰場,對增強新、馬防禦力不從心。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和軍隊領導人對日本的侵略野心和作戰日軍進攻馬來亞、新加坡(1941年12月8日—1942年2月15日)能力估計不足,行動猶豫、遲緩。直至1941年10月,有的領導人還斷言,在希特勒打敗蘇聯以前,日本不會貿然發動戰爭。有的則寄希望於氣象變幻,認為10月份季風一到,日本人就難以在馬來半島東部海岸登陸。戰前,新、馬駐軍曾設想,日軍一旦發動戰爭。必將以馬來亞以北的克拉地峽為跳板。為此,英軍擬定了一個以先奪占泰、馬交界處的克拉地峽為目標的「鬥牛士作戰計劃」,但這一計劃一直未被批准實施。戰爭爆發時,馬來亞、新加坡的守軍有:陸軍3個師、4個旅,8.8萬人,以後增至10萬餘人。多數部隊是印度、澳大利亞和馬來亞當地部隊,裝備、訓練和戰鬥力都較差,沒有坦克支援。地面部隊由白西華中將指揮。空軍飛機158架,機型陳舊。海軍組成遠東艦隊,司令為菲利普斯海軍中將。共有作戰艦只12艘,其中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是根據丘吉爾的指示於12月2日才駛抵新加坡,其目的是為了對日本顯示實力。

進攻馬來亞是日軍南方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佔領馬來亞、特別是新加坡海軍基地,清除英國在東南亞的主要根據地,為爾後奪占荷屬東印度群島取得前進基地。參加對馬來亞作戰的兵力為陸軍第25軍,陸軍中將山下奉文任司令。該軍下轄3個師團,共11萬人,支援作戰的有陸軍航空兵飛機450架,各型作戰艦只46艘。日軍對這次作戰進行了周密的組織,參戰各部都進行了熱帶叢林和夜間作戰訓練,並進行以馬來亞登陸為背景的聯合登陸演習。日軍還大力搜集馬來半島的軍事情況,特別是兵要地誌情況。日軍大本營曾專門派出一名少校參謀軍官以外交人員身份對馬來亞和新加坡進行了詳細考察。根據馬來亞的設防和地理情況,日軍決定在馬來半島的頸部以南登陸,由北而南,經吉隆坡向柔佛海峽前進,然後跨越海峽從背後攻入新加坡。在作戰方式上採取航空火力襲擊和突然登陸同時進行,以收奇襲之效。同時,從氣象和月令情況考慮,確定以12月8日下弦月時間為登陸日。作戰時間預定為期100天。

12月4日,日軍第一批登陸部隊從中國海南島的三亞港乘船出發。運輸船團按預定計劃首先沿印度支那東海岸向南航行。6日晨船團轉向西北,偽裝駛向曼谷。至7日中午,在富國島西南海域突然改航,直向西南方登陸目標進發。駐馬來亞英軍雖於6日中午即發現日軍船團,但因奉命不得挑起事端,只好坐視事態發展。8日拂曉前,日軍先遣隊2.6萬人分別在泰國的宋卡、北大年和馬來亞的哥打巴魯登陸,迅速佔領了三處機場和克拉地峽。同時,日機對馬來亞的機場和新加坡海軍基地實施了轟炸,在兩天的轟炸和空戰中,擊毀英機約50架。12月10日,英國遠東艦隊的兩艘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由於缺乏空中掩護,在關丹以東海域被日機炸沉。日軍奪取了海空控制權,後續部隊迅速上陸,其主力越過克拉地峽,拆毀邊境路障,進入吉打省,沿西海岸的鐵路和公路向南推進,迅猛插入退卻的英軍行列,於12日突破馬來亞北部的主要防線——基托拉防線,13日佔領吉打州的首府亞勞。19日,日軍一部佔領馬來半島西海岸的檳榔嶼上的英國維多利亞空軍基地,切斷了英國空軍從印度、緬甸向新、馬機動的空中航路。在哥打巴魯登陸的部隊沿東海岸推進,於13日攻佔瓜拉丁加奴機場。至此,北部機場已全部被日軍佔領。英軍首戰失利,節節敗退,企圖憑借山路隘口、河流並在沿途破壞橋梁、道路,進行遲滯作戰,爭取時間,加強南部防禦。日軍則採取輕裝猛進,近戰夜戰,陸上穿插迂迴,海上逐段蛙躍等多種作戰形式,連續突破英軍在霹靂河和金寶隘路的防禦。1942年1月初,日軍奪占斯林河上的大橋,切斷了北部防區第11印度師的退路,該師遂告瓦解。1月11日,馬來亞首府吉隆坡失守,馬來亞中部的防線被突破。日軍進入柔佛州開闊地區後,同時展開2個師,加快進攻速度,以便搶在英軍得到增援之前佔領馬來半島。與此同時,沿東海岸進攻的日軍於1月6日攻佔關丹,隨後英軍風聞日軍在興樓登陸便主動放棄該地。英軍原計劃在柔佛州久守,組成新加坡的北方屏障,但由於前線迅速潰敗,時間緊迫,工事未就,遂於1月31日全部撤至新加坡,炸毀了新、馬之間的長堤。日軍在54天內攻下了馬來亞,只傷亡約4600人,英軍傷亡、被俘約2.5萬人。

1942年2月8日夜,日軍分兩路渡過柔佛海峽,在新加坡登陸。英軍在新加坡集結10萬餘人,島上糧食彈葯充足。但多數部隊是從馬來半島敗退下來的,組織渙散,士氣低落,指揮不力。英空海軍已在前一段作戰中喪失殆盡,新加坡只有對付來自南面海上入侵的防禦工事,要塞炮多是炮口南向,不適宜進行野戰。要塞的後方、北部柔佛海峽的防禦工事始終沒有建築。這個英國自詡為「不可攻破的堡壘」,北面陸地上幾乎沒有設防。這一情況,直至1942年1月16日才由遠東英軍總司令韋維爾向丘吉爾首相作了報告。丘吉爾對此表示「不勝驚異」,「痛苦之至」。他指出,一個建設20年的要塞出現這種情況,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此之前,竟沒有一個人向他指出這一點。他警告說,這件事可能成為最大的丑聞之一。因此,在柔佛失守以後,英軍要採取任何措施都為時已晚。日軍乘勝猛攻,於渡海當日攻佔丁加機場,2月11口攻佔提馬,14日佔領水庫,切斷了新加坡市和基地的水源。此時日軍由於連續作戰,疲勞不堪,彈葯、糧食極端缺乏,戰鬥力大為下降。山下為了迫使英軍早日投降,下令炮擊市區。15日,日軍進抵新加坡市郊。同日,英守軍司令白西華中將率英軍10萬人向日軍投降。是役,英聯邦軍隊共死傷9000人,被俘13萬人。日軍死傷和失蹤9800餘人。

在對馬來亞實施登陸的同一天,日本第15軍所屬部隊分別從陸上經過印度支那和從海上侵入並佔領泰國。1941年12月8日至25日,日軍還攻佔了香港。

⑷ 日軍入侵馬來西亞的故事

日軍是通過泰國,騎腳踏車南下馬來西亞的.
當年英軍以為日軍會在新加坡入侵馬來西亞,所以把軍力都集中在新加坡了.怎知道日軍卻從泰國騎著腳踏車下來橫掃英軍的屁屁.
英軍後來節節敗退,日軍只花了數月就全面佔領馬來亞半島.
日軍在馬來亞半島對各族人民採取了不同的政策
對於馬來統治者,日軍給予較大的自由和尊敬.
至於印度人,因為印度人是為英軍賣命的,所以日軍也對他們不是很好.
而最可憐的就是新馬的華人了,因為在中國展開對日軍侵略的抗戰中,新馬華人多在本地募集資金運會中國,又或者抵制日貨,有更甚的是回去中國當兵抗戰.
因此,日軍很殘暴的對待新馬華人.
所以殺頭啊,活埋啊,強奸什麼的,不要以為只有中國人民承受過這種痛苦啊.世界上有許多流浪海外的祖輩,也都因此而死的啊.
日軍在馬來亞,大量的發行了"香蕉錢".
所謂香蕉錢,其實就是一種紙幣.日軍因為當時經濟陷入困境,於是就發行了這種香蕉錢,任意的印製,用於解決經濟危機.
這種紙幣其實沒有實質價值,日軍只不過是用這樣的方式堂而皇之的剝奪馬來亞子民的財富.
馬來亞在3年8個月中,出現了許多抗日的團體.其中以游擊隊居多.
最著名的莫過於林謀盛了.這個人本來安全撤離的日軍的襲擊,但卻又為了救被包圍的夥伴而折返,最後被俘,至死都不肯屈服日軍.
日軍統治馬來亞的時候,大量榨取馬來亞的財富.
比如貢獻金,明文規定華人必須繳交大量的個人財產.
馬來亞豐富的天然資源,也被日軍強要去了.
另外,新加坡在日治時期也改名為昭南島.

⑸ 日本在什麼時候侵略馬來西亞了

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全面介入世界大戰,開始向英美荷蘭等國宣戰。42年年初,日本陸海軍入侵馬來亞。在很短時間內佔領馬來亞並擊沉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威爾士親王號戰列巡洋艦,使英國在亞洲全面限入被動

⑹ 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為什麼還要南下攻打香港,馬來西亞,緬甸等

自1929年,裕仁天皇就准備籌錢發動侵華戰爭,當時籌集大約4億日元(當時日元幣值比較大,1日元兌換2美元),用於海陸空裝備,這樣就等於掏空了整個日本的財富,日本要的就是快速拿下中國,有軍官妄言三個月,同時掠奪中國周邊的小國的資金和物資。但到1939年,中國依然很堅挺,日本的資金緊張,物資也頂不住了,於是日本繼續擴大掠奪小國,也必須拿下美國太平洋艦隊,以便物資轉運,如果美軍站在那裡,日本要運送物資需花費更多的錢,物資運輸速度也慢很多,除此之外,還能夠掠奪美國在亞洲的企業,和比如新加坡,菲律賓這樣受美國保護的國家。一切都是為了戰爭資金和資源。

⑺ 日本在1900至1930年期間攻打過馬來西亞嗎

這段時期沒有。1904至1905年,日本忙著與蘇聯打仗。1014年8月,日本欲在中國及西太平洋獲得更多利益,以英日同盟為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
攻打馬來西亞是在二戰期間;當時日本的石油需求,80%是由美國供應,1941年7月28日,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這對正在擴張的日本來說,打擊是致命的,因為日本的陸、海、空軍即將缺油。
為了攝取石油和保護海上通路,1941年12月7日,日本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各國。

⑻ 日軍入侵馬來西亞時做了什麼事幫忙回答一下。。。。。

日本女人?有嗎?好像來的都是男的耶。
其實馬來西亞的歷史課本上對日本的侵略說的不多,基本都只是說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英國軍(那時馬來亞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嚇跑了,然後統治了馬來亞和新加坡3年8個月。日本一投降,英軍又回來了。英軍在1819年在馬六甲成立馬六甲海峽殖民地,統治馬來亞超過100年,比起日本的3年8個月,不值一提。
其中一個說法是日本侵略馬來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馬來亞有很多的中國移民,他們在中國都一直無法打勝仗,所以到馬來西亞來找華人報復。當然,更主要原因是要控制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

在作戰期間,由英國政府訓練和資助的馬來亞共產黨(簡稱馬共)組成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Malayan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以及136部隊在馬來亞的熱帶森林裡與日軍打了長期的游擊戰爭。

聽說在日軍統治期間,當地的馬來人和華人都被隔離群居。他們還發行鈔票(當地人稱做香蕉票,因為鈔票上印了一棵香蕉樹)和郵票(被蓋上臨時政府郵局的英國郵票都通用)。

他們仇恨共產黨黨員,所以只要懷疑是馬共的人都會被槍斃掉。

學校開始教日語,灌輸日本文化知識。

馬來西亞很少仇視日本人的老人家,更別提像我一樣的年輕人。我的爺爺奶奶也從來不提那個時候的情況,只說過日軍來的時候大家都躲起來了,大家都很害怕。

⑼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馬來西亞的資料

首先是馬來半島之役,1941年12月8日12時15分,在航空母艦和護航艦隊的支援下,日軍第5和第18師團由第25軍軍長山下奉文中將率領,分別在暹羅灣的宋卡、巴塔尼和哥打巴魯同時登陸,並以53000人的兵力和英國將領帕西瓦爾將軍所領率的8萬名英、澳、新、印、馬聯軍部隊作戰。由於後者在人員訓練、戰術准備及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在日本海空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兵敗如山倒。兵分三路的日軍,在1942年1月31日完成攻佔整個馬來半島的任務。在該役中,日軍共傷亡了4515人,而盟軍則大部分被俘。其中在1941年12月10日馬來半島外海的關丹海域,奉命增援的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遭到52架日軍魚雷攻擊機和34架高空轟炸機的輪番攻擊,結果兩艘名艦均被擊沉。接著在1942年2月9日晚上10時,日軍再兵分兩路跨海登陸新加坡,將澳大利亞第27步兵旅擊潰後,迅速繼續挺進。1942年2月15日英軍投降,新加坡不到一星期就淪陷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6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40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8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3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8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