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的故事是什麼

馬來西亞的故事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31 05:04:13

❶ 檳城(馬來西亞)有什麼淵源

我經常去東南亞,這是我網上幫您找的資訊,希望可以幫到您:
檳城的島嶼檳榔嶼在馬來歷史書籍馬來記年之書就記戴有Polo Pinang之稱,而當年的鄭和航海圖中就有檳榔嶼之稱,這是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唯一在6百年來仍然沿用航海圖上的華文名稱的地方。
檳榔嶼此地理名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永樂年間成書的《鄭和航海圖》中。15世紀中,一部中國舟師使用的海道針經《順風相送》就紀錄從馬來半島的昆侖島到檳榔嶼的航行指南,可見在15世紀檳榔嶼已經和中國通商。
檳城是於1786年,由FRANCIS LIGHT萊特船長所發現的。萊特船長是在答應吉打蘇丹,英國將保護吉打免於暹羅的侵略後,代表東印度公司接收檳城的管轄權。 當萊特抵達時,這里還是人煙稀少的島嶼。有故事流傳謂,當年萊特以大炮將金塊射進內陸去,來鼓勵工人協助開發這片土地。
他將該島重新命
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
名為威爾斯王子島,事因徵得這座島嶼時,適逢王子生日。
他很快的將喬治市發展起來,不久,他亦佔取了鄰近大陸的一片土地,後來被稱為威省。
萊特將喬治市發展為免稅港口,他並且鼓勵移居本地的住民,盡量開墾土地,這座原本荒無人煙的島嶼,在萊特的帶動之下,其人口竟然多達一萬人。
1805年,檳城成為孟卡的臣屬地。它過後被升級為第四印度殖民政府,擁有和馬德拉斯及孟買相同的行政架構。
1826年,馬六甲及新加坡的管轄權轉移到檳城,海峽殖民地於焉成立。經濟發展得非常迅速,1816年喬治市設立了第一所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大英義學。
1910年孫中山先生在檳城主持「庇能會議」。這個事跡在2007年被珠江電影與深圳影視廠聯合拍攝一部電影《夜明》。

故事
1786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根據萊特的建議,以檳榔嶼為英國海軍基地。萊特為第一任總督,他在任期間鼓勵華人及其他移民進入檳榔嶼,令檳榔嶼日益繁榮。
海峽殖民地:英殖民時期之新加坡、檳城、馬六甲叄港口 最高行政長官由華人擔任;未設蘇丹之州(其他叄州為馬六甲、沙巴、和砂勞越)之一。
早期為孫中山及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在東南亞的根據地[7] 。
除了創辦光華日報, 革命人士也在檳榔嶼組織「檳城閱書報社」鼓吹革命。黃花崗起義即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就是孫中山和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於1910年11月13日在檳榔嶼議決和策劃的。
據說,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有4人來自檳榔嶼,可考的只有羅仲霍。 萊特死於1792年,當時估計人口已近一萬人。絕大多數雜居在碼頭處極不衛生的地方,很多人因而死亡。
更難置信的是連萊特本人也是受害者。他因瘧疾而在1794年10月21日逝世,終年54歲。
萊特掌理檳榔嶼不過8年,就告英年早逝,以致他無法實現其理想,只能交後來者繼承。 萊特將檳榔嶼命名為「威爾斯王子島」,但此名掛不住,甚至連以後的史書也少提及,而是慣稱為「檳榔嶼」。
為什麼叫做檳榔嶼呢?它又不是盛產檳榔的地方。原來這個小島的形狀如同檳榔,因而得名。
馬來人一早就將此地叫做「丹絨」(Tanjong),後來馬來文譯為Pulau Pinang。至於喬治市則一直沿用下來,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把檳城的首府稱之為喬治市,即便在1957年獨立後,也不易名,因為它已經載入史冊。
根據史書記載,萊特初抵檳島,只有居民58人。其中三人即張理、丘兆進及馬福春在丹絨道光過著打漁生活。
這三位華人在1745年來到檳城,死後化身成為大伯公,比萊特早來41年。在這方面,曾任華民政務司的巴素博士這樣說:「一位姓邱的客家鐵匠,一位姓張的教書先生及一位姓馬的燒炭人,他們都被尊奉為華僑的開辟者。
」巴素也引述史料指出,檳榔嶼可以說是華人第一個被鼓勵移民的地方。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麻煩請及時採納,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謝謝您。

❷ 關於馬來西亞馬六甲開國的故事連貫性

在西馬,即馬來半島,內陸山區的原住民比馬來人更早就在這里居住了。位於柬埔寨的Funan王朝,
於公元初期曾經延伸其影響力到馬來半島。到了第七世紀,蘇門答臘的室里弗遜(Sri Vijaya〕王朝則在南中國海的區域崛起成為最大的王朝。第十三世紀後半期,滿者伯夷(Majapahit〕王朝取代室里弗遜,馬來半島也跟著落入滿者伯夷王朝的掌控中。室里弗遜王朝的王子拜里米蘇拉,於大約1403年逃出滿者伯夷王朝的勢力范圍後,落腳在馬來半島的馬六甲,並在這里建立了歷史上聞名的馬六甲王朝。

也是在這個時候,大約於十五世紀初,回教被引進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王朝在全盛時期,是個聞名於世的港口及經貿中心。由於其位置處於航海及經貿的中心,又有良好的深水港口,東去資源豐饒的東方文明古國,西接印度、阿拉伯世界及歐洲西方列強,使到馬六甲不僅成為繁榮一時的商業中心,它也同時成為東西方多種文化互相碰面及交流的地方。中國明朝的鄭和就曾在七度下南洋的時候,到過馬六甲。

為了促進兩國之邦交,明朝的公主漢麗寶更是被遠嫁到馬六甲來。

西方列強於十六世紀相繼而來,葡萄牙人於1511年消滅了馬六甲王朝,開始了馬來半島的殖民史。
葡萄牙統治馬六甲到1641年,被荷蘭人所擊敗,馬六甲又由荷蘭人所統治。
英國人於十八世紀開始展延它對馬來半島的控制。
1786年,萊特首登檳城,1819年萊佛斯佔領新加坡,1819年英國人和荷蘭人的交換殖民地,使到英國人也獲得了馬六甲,並於較後成立了馬六甲海峽殖民地。

英國人和馬來蘇丹於1895年簽署的邦咯島協約,使英國人的勢力進一步從馬六甲海峽殖民地延伸到內陸的馬來州屬。
通過律政司(ResidentSystem〕的制度,英國人逐漸全面的控制了整個馬來半島及新加坡。

在英國人殖民的時期,英國人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樹膠園,從中國及印度大量的引進勞工,使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的社會特徵開始形成。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入侵馬來亞,把英殖民政府擊潰並統治了馬來亞三年零八個月。
日本投降後,英軍回歸馬來亞繼續其殖民。1948年,英殖民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況以對付馬來亞共產黨。
1940年代末期及1950年代所掀起的爭取獨立運動,終於使到英殖民政府讓馬來亞於1955年進行了第一次的全國選舉,由代表馬來人的巫統、代表華人的馬華公會及代表印度人的印度國大黨所組成的聯盟(現在稱為國陣〕,橫掃了52議席中的51席 。

❸ 日軍入侵馬來西亞的故事

日軍是通過泰國,騎腳踏車南下馬來西亞的.
當年英軍以為日軍會在新加坡入侵馬來西亞,所以把軍力都集中在新加坡了.怎知道日軍卻從泰國騎著腳踏車下來橫掃英軍的屁屁.
英軍後來節節敗退,日軍只花了數月就全面佔領馬來亞半島.
日軍在馬來亞半島對各族人民採取了不同的政策
對於馬來統治者,日軍給予較大的自由和尊敬.
至於印度人,因為印度人是為英軍賣命的,所以日軍也對他們不是很好.
而最可憐的就是新馬的華人了,因為在中國展開對日軍侵略的抗戰中,新馬華人多在本地募集資金運會中國,又或者抵制日貨,有更甚的是回去中國當兵抗戰.
因此,日軍很殘暴的對待新馬華人.
所以殺頭啊,活埋啊,強奸什麼的,不要以為只有中國人民承受過這種痛苦啊.世界上有許多流浪海外的祖輩,也都因此而死的啊.
日軍在馬來亞,大量的發行了"香蕉錢".
所謂香蕉錢,其實就是一種紙幣.日軍因為當時經濟陷入困境,於是就發行了這種香蕉錢,任意的印製,用於解決經濟危機.
這種紙幣其實沒有實質價值,日軍只不過是用這樣的方式堂而皇之的剝奪馬來亞子民的財富.
馬來亞在3年8個月中,出現了許多抗日的團體.其中以游擊隊居多.
最著名的莫過於林謀盛了.這個人本來安全撤離的日軍的襲擊,但卻又為了救被包圍的夥伴而折返,最後被俘,至死都不肯屈服日軍.
日軍統治馬來亞的時候,大量榨取馬來亞的財富.
比如貢獻金,明文規定華人必須繳交大量的個人財產.
馬來亞豐富的天然資源,也被日軍強要去了.
另外,新加坡在日治時期也改名為昭南島.

❹ 馬來西亞《南巫》講了什麼

講述了南洋降頭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是村民阿昌一家的日常生活,他是當地的原住村民,妻子阿燕也是外地的大馬華人,有天,阿昌在驅趕神龕前的蛇,過程中不小心打破了鄰居阿南家的木牆。

阿南得知後找到阿昌家鬧事,當晚阿南便因為車禍去世。從此,阿南的母親便變得神神叨叨,晚上還對著阿昌的房子燒香點燭,中間還出現了一系列的宗教儀式鏡頭。

結局:

第二天,疲憊的阿燕在船上蘇醒。神秘女子唱起了歌,告訴她丈夫已恢復正常。往這一望無際的大海,她卻說自己回不了家鄉,自己的邊界就在這里。

回到家,丈夫阿昌已經恢復了正常,身體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康復。後來,他成了一名巫師,為有相同遭遇的人提供幫助。

❺ 馬來西亞的茶中的故事

馬來西亞的茶中的故事

導語: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茶德、傳播茶道、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茶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淀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茶內在具備的美好品性。

茶行茶葉貫穿華人歷史

在馬來西亞時,曾有一位馬來西亞老茶人向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茶始於公元前2737年。當時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皇帝神農氏,是一位淵博的學者和中草葯專家,有一天,他在一棵樹下憩息。這時一陣風拂過樹枝,幾片樹葉隨風掉落在正在烹煮的開水。當神農氏飲下那鍋水時,發現味道鮮美,飲後更感精力充沛,由此,茶便被發現了。

在遙遠的異國他鄉,聆聽著一位外國老人講述中國的傳說故事,我不僅覺得親切,更深受感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有人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茶香,說的正是茶葉通過中國南部大批華人遷移至東南亞的歷史,茶也一直陪伴海外華人度過許多悲歡歲月。

在茶行貨架上擺放著的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茶葉罐,它們的背後隱藏著不僅是茶行各自的故事,也交織著華人生活、奮斗的歷史,折射出華人社會文化的璀璨光芒。

如今,馬來西亞有很多老茶行,其中有裝潢淳樸自然,有的設計新穎華麗,有的古樸典雅……無論它們以什麼形式出現,都帶著一股濃濃的懷舊風味。

目前許多茶行都由華人來經營的。首先是因為很久以前的在馬來西亞,茶是當時白開水以外最普遍的飲料,可是由於該國並不生產茶,茶的來源都必須依靠中國進口;其次,海外華人因通商語言及對中國的方方面面都比較熟悉,因而方便了與中國進行密切的貿易往來,其中茶葉是貿易的重要物品之一。因此,就造成了目前幾乎所有各大茶行都由華人經營的現象。

由於該國是多元種族的國度,中國茶不僅能在這里落地生根,進而衍生許多與茶的故事。

聽老茶人講過去的故事

“只要有礦場,就有茶香。”坐落在吉隆坡茨廠街的一家茶行的張老先生是本地一位知名的老茶人,大大小小的茶行都認識這位前輩。他品茶無數,與茶培養出一份不可言語的深厚感情,因而對於本地飲茶文化,他有深刻了解。據說他開的這家茶行是馬來西亞歷史上最悠久的茶行之一。張老先生早年是隨父母從中國廣東來到馬來西亞謀生的。

在接受我的采訪時,這位年過八旬張老先生對我說:“我們茶行建立於1928年,剛開始是以做雜貨為主的貿易行。還記得店裡除了茶葉還賣煙草,有時祖父還做外匯交易。至於何年何月以茶葉作為主要商品,我可說不上來。”

不過,根據他的兒子的翻查,得悉他們是在1937年或更早注冊成為有限公司,正式在本地從事貿易生意。

老人告訴我,現在交通方便,行銷綱絡又廣,不像早期的茶行,都是由老闆自己一人四處招生意。早期,如果茶行規模大的,還能駕著車子到各州行銷,一些小型茶行,都是踩著三輪車到附近的茶室兜售茶葉。

我感到當談到祖先從三輪車到擁有一輛小貨車的奮斗經過,老人感慨萬千,百感交集。

張老先生當年20來歲就隨父親進入茶行,他走遍大城小鎮做生意,才建立如今廣大的行銷網路。“當時都以賒賬為主,大家都講‘信用’二字。我們很多顧客都是傳了好幾代,可說是世代相傳。”

老人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國處於閉門式經濟模式,若要與外國通商,就得靠一年兩次的春秋交易會,而且所有物品都由國營機構掌管。

“那時和中國人談生意很難,還要排隊才見到他們呢!”老先生笑著說,“現在情況倒轉口羅,是他們排隊見我們。”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現象。

“我們當時並沒有各自上中國大陸采購茶葉,而是由七間茶行組成一間稱為貌暢的公司,作為總代表與當時中國唯一的福建廈門茶葉進出口公司進行買賣。”

貌暢公司一直成為本地茶行進口茶葉的代表,直到八十年代中國市場開放,它才逐漸停止營業,改由各個茶行獨自到中國采購茶葉。

早期,這些馬來西亞的`茶行從中國進口茶葉,都以木箱為主,數量不多,與現在每個月至少一個貨櫃的比較,真是天壤之別。

在四、五十年代,茶行在吉隆坡一帶特別多,各州的中小型茶行都向較大規模的茶行購茶。當年的生意好做,市場的茶葉都由七間大茶行壟斷。

當時,所有的茶葉都通過海運,等上幾個星期,才會到達新加坡港口。在那裡,質好的茶葉會先被一些新加坡茶行挑選,剩下來的才會到達馬來西亞本地。

當大茶行拿到茶葉後,就以散裝方式出售茶葉給中小型茶行以及雜貨店,再由他們自行包裝,再銷售到消費市場上。

一箱箱的茶葉經過幾個環節,才能夠成為人人手中的一杯茶。

在馬來西亞中國茶的發展過程里,不僅包含了茶葉商業的歷史,還包含了中國南來的華人如何在馬來西亞商界闖下一番事業輝煌歷史。

老人深情地對我說,中國早期來馬來西亞的華僑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不懼勞苦,通過幾代人的拼搏,打下了殷實的家業,為我們帶來茶以外的感動。

難怪不少馬來西亞的華人都說有人說:“喝下一口茶時,想想背後的故事和先人種下的福根,那杯茶就會變得分外有意思。”

;

❻ 馬來西亞雲頂鬼故事是真實的嗎導游說她自己經歷過,聽得令人毛骨悚然。你有類似的靈異經歷嗎

馬來西亞雲頂鬼故事是真實的。

10年-14年的時候,因為父親工作原因,我在馬來西亞上大學。一次班級活動,我們班組織去雲頂玩。雲頂這個地方出了名的邪。大家多少都有些耳聞吧,沒聽說過的可以網路搜索。雲頂上面有個游樂場,但最出名的是它的賭場。相傳這個地方經歷了繼任老闆都不活,後來一位華人老闆接手,算命的說只有他震得主,果然,後來賺的漂滿缽滿。這個老闆死後,家人擔心沒有人能接管這么大的生意,就將他的棺材豎著埋進了雲頂的山頂,寓意永遠鎮住這座山。

回到正題,我們是幾個同學開了四五輛車去的。上山的時候一切順利,玩了兩天,次日的晚上10點下山,預計一個多小時後到山底,找地方吃飯聚餐。沒想到遇到了鬼打牆,一直轉。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看著車外邊霧蒙蒙的一片,就問我同學怎麼了。

❼ 馬來亞人民民族解放戰爭都經歷了什麼

馬來亞人民民族解放戰爭指馬來亞各族人民為了擺脫英帝國主義的殖民主義壓迫而進行的戰爭。1945年8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利用蘇聯對日本帝國主義宣戰而形成的有利局勢,把國家從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了出來。

日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佔領馬來亞的。但是1945年9月英國軍隊在馬來亞登陸,並企圖以武力在全國恢復殖民主義秩序。1945年12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和作為民主管理機構的人民委員會均被解散。

殖民主義統治的恢復,以及居民艱難的經濟狀況,引起了群眾性的罷工,並促進了解放運動的新高漲。在這一運動中,馬來亞共產黨所領導的無產階級起了主導作用。民族解放斗爭席捲全國。

1946年3月,國內所有反殖民主義力量組成了馬來亞民族聯合機構。

被工人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嚇破了膽的殖民主義者,於1948年6月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馬來亞共產黨和所有進步組織都被取締,它們的許多領導人被逮捕。但是馬來亞共產黨和民主組織的主要骨幹已轉入地下,並積極地開展了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游擊斗爭。

1949年1月,馬來亞共產黨公布了為建立獨立的人民民主共和國而奮斗的綱領。

1949年2月,建立了有6000~8000人的馬來亞民族解放軍,全國各主要民族都有人參加。馬共中央直屬的軍事司令部領導了解放軍的戰斗活動。團是游擊隊的基本組織形式,它下轄連或者獨立排。在馬來亞的每個州至少有一個團在活動。游擊部隊依靠政治行政委員會來進行活動。在各州黨委領導下,該委員會保障游擊隊的供應,為他們偵察並幫助他們與當地居民建立聯系。

為了鎮壓游擊運動,英國殖民主義者動用了龐大的武裝部隊:近50個步兵營,正規警察部隊和由歐洲移民組成的警察後備隊。空軍保障了對陸軍的戰術支援,海軍封鎖了半島的沿岸地區。正規部隊總數達13萬人。

此外,殖民者還組建了非正規的「內部警衛隊」,其人數達20~25萬。殖民主義者在裝備和技術兵器方面擁有壓倒的優勢。

1949~1951年間,馬來亞民族解放軍部隊採用游擊戰,在1949~1951年,連續3次向殖民主義者實施了進攻。結果,截至1951年8月他們控制了馬來亞3/4的領土。

1952年殖民主義者急劇地加強了自己對付起義者的行動。1952年英國政府宣布的關於在最近的將來讓馬來亞獨立的決定,引起了起義隊伍的分裂。殖民主義者由於在兵力方面擁有優勢,所以在全國范圍內向游擊隊所控制的地區展開了進攻。在與起義者的斗爭中,英國當局運用了反叛亂作戰的策略。

他們打算粉碎大股的游擊隊和城鄉的起義者地下組織,控制交通線,隔斷殘存的游擊部隊的供應來源,以至最後從肉體上消滅他們。為了斷絕游擊隊與居民的聯系,殖民主義者建立了546個「新村」,1953年約58萬人被趕進圍有鐵絲網的「新村」,後來則達65萬人。

由於殖民主義者不斷的討伐,起義者撤退到國家的北部和東部,被迫進入熱帶叢林,並以小股部隊進行活動。

在許多地方他們被圍困,幾乎得不到食品。為了在熱帶叢林中搜捕起義者,殖民主義者利用了來自婆羅洲落後部落的士兵。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陸軍和空軍也參加了對起義運動的鎮壓。

與此同時,在游擊隊中進行了破壞活動,成立了假游擊隊,對被俘游擊隊員和居民大量灌輸反共產主義的思想。

國際局勢和世界力量對比有利於社會主義的變化,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馬來亞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支持,他們自己對殖民主義者進行的勇敢的抵抗,以及經濟與政治斗爭的加強,這一切迫使殖民主義當局在取得一些軍事成果的情況下也不得不耍一耍政治手腕。

1955年7月,他們進行了馬來亞聯邦立法會議的選舉,選舉中親英的聯盟黨獲勝。選舉之後成立的以馬來亞民族聯合機構主席拉赫曼為首的政府,同意了馬來亞共產黨關於通過談判恢復國內和平的建議。

面臨著民族解放革命運動可能進一步加強的局勢,大不列顛被迫滿足他們提出的主要要求。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宣布在英聯邦范圍內獨立。英帝國主義在馬來亞的經濟中仍把持著主要陣地,並對馬來亞的政治,特別是通過簽訂的共同防禦和互助協定,繼續施加重大影響。

盡管殖民主義者在軍事上擁有壓倒的優勢,但是馬來亞各族人民通過長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終於獲得了民族獨立。這是殖民主義體系崩潰過程的自然延續,出現這一過程是由於在衛國戰爭中蘇聯人民戰勝了法西斯集團,以及形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結果。

❽ 馬來西亞無頭男游盪的悲慘故事

原來片中的主角真有其人,就是45歲的印裔男子威魯,家住霹靂州美羅。3年前開始患上怪病,身體愈來愈差,頭部亦愈垂愈低,就像片中所見一樣。他曾到醫院檢查,但仍找不出病因,令人唏噓不已。

馬來西亞醫生水平真差。這就是歪脖子病,頸斜,一種不常見疾病而已。歪脖子又叫斜頸,大多數的歪脖子都屬於先天性的肌性斜頸,這種病是以肌肉性變化為主的,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展,若治療不及時,便會出現畸形,大多數的歪脖子是能治的,而且以早治為宜,特別是肌性斜頸尤應早治。

❾ 求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的傳說,要求故事性的

我把一些名字給你,你自己去搜索吧,網上基本上都有。叢林中的魔鬼(這是個比較流行的傳說):馬來女吸血鬼,即pontianak或又稱langsuir,是在東南亞區馬來半島、婆羅洲、印尼、新加坡等最長見的鬼魂,它通常是因分娩中不幸死亡,而去世後沒有經過妥當潔魂儀式的女人轉化成的。蛇神(版本很多):叢林里出現的類似長蛇的生物(不是蟒蛇火一般的蛇類),當地人認為是叢林中的神,傳說有數米長,頭上長角,渾身發光,控制生死的神。還有就是濕婆神等等了,你說的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真的算冷門了,一般而言熱帶叢林比較常見的就是叢林惡鬼(就是我說的叢林里的吸血鬼之類的),其他包括濕婆神、蛇神都很少有了。我只能給你這么多。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4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8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4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40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8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3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6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