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特色菜什麼茶

馬來西亞特色菜什麼茶

發布時間: 2022-08-29 03:54:11

『壹』 請問馬來西亞的特色是什麼

馬來西亞接近赤道,海洋性氣候顯著,終年高溫多雨。山地多,平地少。70%是為開發的山林地,在已開發土地中的60%則為馬來西亞著名的橡膠園,綠茵遮天

馬來西亞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築,回教國家在亞洲並不多見,馬來西亞便是其中之一。

第二大特色在於多人種的混合,包括馬來人、印度人、中國人、阿拉伯人等,聚集在一起,是馬來西亞猶如世界民族的大熔爐。

第三特色是馬來餐廳,包括多種族的名菜、馬來菜、印度菜、中國菜、熱帶水果等應有盡有。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大錫出口國,錫製品多而精緻且價廉物美,

馬來西亞的第四大特色還有許多色彩豐富的蠟染印花布,具有傳統的民俗色彩。

(1)馬來西亞特色菜什麼茶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8]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

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位於婆羅洲北部。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

地形地貌

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

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馬來西亞最高峰是高達4101米的京那巴魯山。

氣候特徵

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貳』 馬來西亞有名的菜

馬來辣蝦面、西刀魚丸、沙嗲、椰漿飯、煎蕊、肉骨茶等。馬來西亞菜普遍運用咖喱、參拜、阿三、冬炎四大香料調味烹制,以酸辣口味,顏色鮮麗豐富見長的菜餚。多以牛、羊、雞、鴨、魚、蝦為主料,少用或不用豬肉。

『叄』 肉骨茶成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名菜的原因

「肉骨茶」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一大發明,清末時期,那時的華人為了逃離國家的動盪不安,紛紛遠涉重洋來到了南洋謀生計。那時的馬來亞為英國殖民地(當時馬來西亞還未獨立,稱為「馬來亞」),英國在馬來亞搜颳了許多的資源需要運送回英國,於是在巴生(離首都吉隆坡30 千米的城市)建立了深水碼頭。不少華人由於知識水平不高,來到馬來亞也只能以勞動換取薪資。在巴生河谷採挖「錫米」的華人,為了維持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需要進補,但他們不捨得購買些昂貴的中葯食譜。於是便用豬骨和一些普遍常用的中葯,以及一些家傳的偏方一起熬成湯,這就是最早的肉骨茶。當時的中國人也把葯湯稱為「茶」。肉骨茶不但美味、營養豐富,還提供於所需的能量,並且能抗風濕,又能耐飢餓,一下在就在勞工間流傳起來。漸漸地,肉骨茶就成了新馬兩地人人喜愛的美食。

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有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有較重葯材味。

但是新加坡人大量食用,許多人都認為是獅城美食。

『肆』 馬來西亞的肉骨茶是肉骨頭湯還是一種沖飲的茶品馬來西亞的肉骨茶跟新加坡的肉骨茶一樣嗎

肉骨茶是馬六甲的華人和當地人通婚後的下一代發明的,據說是福建一代的人帶過去加以改良的,我上個月正好去馬六甲旅遊,去試了下,真的吃不慣,但當地人很喜歡吃,我找了點肉骨茶的資料,你看看,我也吃了下新加坡的,大同小異,用料都差不多,只是有一點點不同,其實就算在馬六甲每家餐廳的味道也沒有絕對一樣的!

提起馬來西亞菜,首先就會想到肉骨茶(Bak Kut Teh)。說「肉骨茶」,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是一種茶品名稱,其實,此「茶」非彼「茶」,這是一道在馬來西亞家喻戶曉的排骨葯材湯。 20世紀初,由馬來西亞福建籍華僑首創。其後,盛行於東南亞一帶。
肉骨茶Bak-Kut-Teh (閩南語) 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的食品,是以肉與骨配合中葯煲成的湯,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但是由於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所以一般都習稱肉骨茶。其中,以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巴生肉骨茶最為著名。
肉骨茶雖名為茶,但實為混合中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個小時的濃湯。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小鎮,甚致加入海參和鮑魚一起熬制。
肉骨茶通常伴白飯或以油條蘸湯來吃。以醬油、碎紅椒和蒜蓉一起調味。 各類中國清茶(馬來西亞的巴生河流域地區以鐡觀音最為流行)通常會隨湯奉上,相信可以清走豬肉的油膩。在馬來西亞,肉骨茶是一道典型的早點菜式。

『伍』 馬來西亞肉骨茶的做法

肉骨茶實際上是新加坡的一種特色美食,肉骨茶的作法是選用生豬肉和豬骨頭再加一些中葯材煲成湯,在新加坡,肉骨茶是十分的知名,如今肉骨茶的作法也散播來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裡。在養生學上邊,我們能夠選用肉骨茶的作用,做到給我們人體補充營養成分的功效,並產生健康養生的作用。

肉骨茶里邊的中葯材一般有川芎和枸杞子,有時還可以添加一些黨參或是其他參類,肉骨茶為什麼叫茶而不叫葯呢,便是以便忌諱,叫葯不大好聽,如今我們了解肉骨茶里邊帶有這么多的中葯材,毫無疑問堅信肉骨茶的奇妙作用,肉骨茶的作法有多種多樣,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腌漬肉骨茶。

作法一

食物提前准備

雞排、食用油、山葯、枸杞、干桂圓、茯苓、黑胡椒粉、甘草、八角、鹽、生抽

製做流程

1、「肉骨」是選用豬的豬排,將之斬成單骨約一指長的段狀,焯水以後再低溫後,除去表層的殘渣。

2、隨後,取一些來到「衣」的蒜肉,先用煎炸至橙黃色,再焯水除掉油脂,添加一些山葯、枸杞、干桂圓等中葯材,再添加茯苓、黑胡椒粉、甘草、八角等香辛料,隨後將全部原材料放進煲內,放水用慢火熬約3-4鍾頭

3、加入鹽等料粉,就可以變成一道具有異域口味的「肉骨茶」了。一般會搭配一碟「小米椒生抽」,供以蘸豬排骨或佐湯調料的用處,不喜食辣者也可以配上一般生抽。

作法二

食物提前准備

香辛料 (用茶包袋包好),八角茴香棒1根,丁香花4-5粒,白鬍椒粒1湯匙,枸杞1一茶匙,八角2粒、豬大骨 500克 (1 磅),大蒜(不必削皮) 2 粒大,黑生抽1一茶匙, 水6-7杯,鹽1一茶匙,油麥菜 1-2片(清洗, 分離)

製做流程

1、將肉骨,香辛料包和大蒜放進一個大鐵鍋內。

2、把水倒進鍋內後將它燒開。去掉湯表層的殘渣,添加生抽和鹽後改成文火煮至肉軟。

3、先把油麥菜放入碗內鋪底,再把肉骨和湯兜入碗里。加上白米飯和粘有生抽的切成片小辣椒一起吃。

作法三

食物提前准備

少人體脂肪的豬排骨2Kg,大蒜半公斤,胡椒粒200克,肉骨茶調味品2包

製做流程

1、用大鐵鍋裝水10碗,豬排骨熱開水去臊後嵌入,另外也把去皮後的大蒜、調味料包嵌入。

2、胡椒粉稍為搗爛嵌入,開火災燒開後,改成低火。

3、當聞到香氣漸濃,再把火稍稍收一些,但維持在微沸情況,這時候才以鹽、糖調料。[1]

作法四

食物提前准備

豬大骨500克、油菜心6棵、干香菇8朵、大蒜瓣10粒、八角茴香1根、丁香花3粒、白鬍椒粒1湯匙(5克)、枸杞子2湯匙(10克)、八角2粒、甘草3克、茯苓2片、桂圓干2個、醬油10Ml、鹽1湯匙(5克)。

製做流程

1、油菜子清洗,干香菇用清小水泡軟去蒂,八角茴香、丁香花、白鬍椒粒、枸杞子、八角、甘草、茯苓、桂圓干用沙布包好,做成調味料包;

2、豬大骨放進開水中氽燙三分鍾,撈起來用冷水反復沖凈血沫,並控干水份;

3、鍋中放進一定量冷水,放進調味料包,添加醬油和鹽,火災煮至燒開,放進豬大骨段、大蒜瓣、平菇,再度燒開後轉中文火煮約一個半小時;

4、另燒一鍋水,水滾沸後倒進許食用油、鹽,放進油菜心氽燙30秒,撈起來太涼,控干水份;

5、服用時在碗中放進氽燙直的油菜心,盛入煮好的肉骨茶就可以。

上文詳細介紹了肉骨茶的來歷,肉骨茶並不是中國的特產,是新加坡傳統式的一道菜,肉骨茶里邊帶有多種多樣中葯材,是我們健康養生能夠聽取意見的上品,前文還詳細介紹了肉骨茶的四種製做的方式,明白了腌漬肉骨茶的作法,大夥兒讀後能夠自身試著做一道腌漬肉骨茶。

『陸』 馬來西亞菜的《肉骨茶》有什麼營養功效

肉骨茶Bak-Kut-Teh (閩南語) 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的食品,是以肉與骨配合中葯煲成的湯,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但是由於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所以一般都習稱肉骨茶。其中,以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巴生肉骨茶最為著名。肉骨茶雖名為茶,但實為混合中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個小時的濃湯。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小鎮,甚致加入海參和鮑魚一起熬制。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肉骨茶具有去濕、旺血、補氣、潤肺、養顏的功效,倒真是很適合夏季食用呢!肉骨茶的來歷性甘溫而潤,辛香善於行走,可與理氣葯配合,用治氣滯血瘀的癥候;與袪風濕葯配伍,用治風濕痹痛。同時,補血調經,活血止痛。肉骨茶所需葯材和功效如下:●當歸
性甘溫而潤,辛香善於行走,可與理氣葯配合,用治氣滯血瘀的癥候;與袪風濕葯配伍,用治風濕痹痛。同時,補血調經,活血止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椒
主治寒痰食積、暖胃快膈,腸滑冷痢、牙齒浮熱作痛及解食物毒。胡椒分黑白兩種,黑胡椒為末成熟果實,氣味較淡;白鬍椒為成熟果實,種仁飽滿,氣味較濃,品質較佳,最適合用作調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竹
性平、味甘,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在葯膳中經常扮演配角的角色,主治熱病傷陰、虛熱燥咳、心臟病、糖尿病、結核病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枸杞
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潤肺、明目和強筋健骨的功效;主治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消渴、肝腎陰虧、日痛、日澀和目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草
味甘、性平。歸脾、胃、肺和心經。功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袪痰止咳、緩急止痛及調和諸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芎
性溫、味辛甘,具有活血行氣,袪風止痛、開郁燥濕等功效。常用於內服,主治頭痛眩暈、風濕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腫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淤血阻滯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洋參
需要補氣者可用西洋參來「涼補」,既有參類補氣、增強免疫力的效果,又不像人參容易上火。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養胃生津、促進醣類代謝等功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七
牛七是別名,真正名字是牛膝,為中醫常用的一種活血通經、消症下胎、通利關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補肝腎。具有袪痰、清熱、止血、解毒和殺蟲等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熟地
味甘微溫質潤,入肝腎二經,既可補血滋陰,又能補精益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皮
即桂樹的皮,俗稱肉桂、五桂皮等,是常用香料之一,也是常用中葯材。桂皮含有揮發油而香氣馥郁,可使肉類菜餚袪腥解膩,芳香可口,令人食慾大增,並具有散寒止痛、化淤活血、健胃強體的功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黨參
黨參被視為葯品有300年歷史,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的功能,治療中氣不足引起食少便溏、四肢倦怠,肺氣虧虛引起的氣短咳喘、語言無力,氣虛不能生血引起的面色萎黃、頭暈心悸等病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棗
紅棗,又名大棗、大紅棗。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歷史悠久。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現代的葯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茴
中葯茴香一般是指小茴香。 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有散寒止痛,理氣和中之功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茴
大茴香性味歸經、功效應用於小茴香相似,但葯力較弱。一般多用於作為香料。

『柒』 馬來西亞人喝什麼茶

馬來西亞位於馬六甲海峽中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據點。茶葉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早在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曾五次停留馬六甲,中國的飲茶文化就這樣通過馬六甲海峽傳遍了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現在馬來西亞剛剛成立了新政府,人口3200萬,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馬來西亞是文化、語言、種族相互融合的國家,馬來西亞的人口中馬來人占總人口的69%,來自中國的華人佔23%,印度人佔7%,還有1%是馬來西亞其他的少數民族。

據馬來西亞茶業商會會長劉俊光介紹:馬來西亞產茶大概每年3000多噸,人均年消費量是900克。從2006年到2016年的馬來西亞茶葉數據上看,馬來西亞的茶葉總進口量大概是250萬公斤。相比2006年的140萬公斤,在十年間增長了56%。

由此可見,茶葉在馬來西亞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意味著馬來西亞存在著很多發展茶葉的機會。馬來西亞主要是從印尼、日本、斯里蘭卡、坦尚尼亞、伊朗、中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口茶葉。

馬來西亞人喜歡喝紅茶,而且喜歡在茶裡面添加奶、糖等製作成獨具特色的馬來拉茶。由於馬來西亞是一個多重文化融合的國家,所以馬來西亞人的飲茶習慣是「兼容並包」。比如,客家人喜歡喝綠茶,福建人喝福建的烏龍茶,廣東人喝廣西的六堡茶。現在馬來西亞的年輕人,更加開放,更願意品嘗各式各樣的茶。

馬來西亞獨具特色的馬來拉茶。

在2000年之前,馬來西亞人不喝普洱茶,但現在普洱茶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中國茶。原因是一位台灣人鄧時海寫了一本關於普洱茶的書。很多馬來西亞人是通過這本茶書才認識了普洱茶,現在普洱茶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中國茶。

最近兩年,六堡茶在馬來西亞流行起來,很多馬來人對六堡茶獨有的檳榔香情有獨鍾,六堡茶在馬來西亞的進口量有了大幅增長。

劉俊光透露,馬來西亞非常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希望藉助「一帶一路」把中國茶出口到馬來西亞,把馬來西亞作為拓展擁有6億人口的東南亞茶葉市場的立足點,藉此拓展到南亞以及整個中東市場。

『捌』 馬來西亞的美食有什麼

馬來西亞,一座聞名世界的美食天堂,在這里,您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如中國菜、印度菜和葡萄牙特色菜等隨處可見,琳琅滿目的佳餚美饌,令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到馬來西亞旅遊自然是要品嘗正宗的馬來菜及各地小吃,馬來人的主食以米飯和桑粑為主,然後加上蔬菜、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馬來菜主要以牛、雞及魚為主材料,加上辣椒及洋蔥一起烹調,味道較為辛辣,不同地區的烹調方式亦略有差別。馬來西亞著名的家常美食有:沙嗲、酸對蝦、椰漿飯、羅惹、酸辣魚等,其獨特的口味,也贏得了旅客鍾愛。
馬來西亞美食介紹:
1、暹羅米粉:一種幼細、多筋、容易消化的粉食,加上醬汁、羅望子汁、酸橙汁、雞肉和蝦等佐料,可以使得這道美食更加美味可口。
2、娘惹菜:混合馬來菜和中國菜的特色,風味別樹一格。
3、印度菜:以又紅又黃的咖喱及薄餅為主調,分為「南印度」、「北印度」及「印度-回教」三種不同的風格,著名的咖喱飯、干咖喱牛肉、印度煎麵包等,都是旅客最愛的印度美食。
(1)羅貼:是一種薄而長未經發酵的麵包,有牛角麵包的口感,通常配上咖哩一起食用。
(2)姆爾他葩:羅貼夾上蔬菜、烤肉串、蛋等的夾餡麵包。
4、椰漿飯:採用大米、肉以及各種蔬菜為原料製作而成,是當地著名的特色美食,您不可錯過。
5、羅惹:採用生果為主原料,摻以甜辣調味料拌成,味道非常棒,
此外,木薯糕和炸香蕉,是馬來人重要的餐後甜點。又香又甜的柑橘類、香蕉、鳳梨、西瓜等南國水果,則是主要的餐後水果。馬來西亞國家所銷售的酒類大多是進口,但是國產的啤酒味道也非常不多,旅客可以嘗嘗。
(一) 華人食物
1 咖哩叻沙
2 蝦面
3 吉隆坡福建炒麵/廣府鴛鴦
4 炒粿條
5 粿條湯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6 肉骨茶
7 雲吞干撈面
8 碌碌 (Lok Lok)
9 豬腸粉
10 釀豆腐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11 瓦煲老鼠粉
12 大埔客家面
13 薄餅 (Po-piah)
14 馬來西亞式早餐 – kaya 牛油麵包和生熟雞蛋
15 雞飯 (海南雞飯和怡保芽菜雞飯)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二) 馬來和印度食物
16 參巴馬來盞 Sambal Belacan
17 椰漿飯 Nasi Lemak
18 沙爹 Satay
19 印度煎餅 Roti Canai
(以上四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20 啰吔 Rojak
21 烏達 Otak otak
22 竹筒飯
23 馬來干牛肉咖哩Beef Rendang
24 印度炒麵 Mee Goreng

(三) 飲料和其他
25 果王和果後 (榴槤和山竹)
26 拉茶 (Teh Tarik)
27 各式馬來和娘惹糕點
28 馬來西亞式冰刨 (Ice Kacang 或 ABC)
29 白咖啡
30 煎蕊 Cendol

『玖』 馬來西亞人人都在吃的肉骨茶,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

肉骨茶最早出自馬來西亞吉隆坡三十公里以外的巴生港,明末清初,很多華人下南洋,那時英國殖民者在當地搜颳了大量資源,需運回送國,在巴生建立了深水碼頭,很多華人在此謀生,

由於做的是苦力和體力活,為了維持體力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需要進補,他們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加上當地的香料,製成肉骨茶包,早上出門前,燉煮排骨並配上白米飯或油飯,來增加體力,最早,肉骨茶屬於窮人家的食物,所以,湯里也就有骨頭、內臟和一些碎肉。

起初,沒肉骨茶一詞,都叫「吃肉骨」,二戰後,有人以此做生意,在肉骨中增加中葯配方,大受食客歡迎,實際上,這就是一款葯湯,因為叫葯不好聽,就叫肉骨茶,其實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而且很多人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就叫成了肉骨茶Bah Kut Teh。

現在肉骨茶已從當年的窮人食物,發展成貧富及男女老幼都喜歡的著名 美食 之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到處可見,每個廚師、每家店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新加坡的多被稱為海南派,馬來西亞為福建派,海南派重胡椒味,福建派重葯材。

馬來西亞以巴生肉骨茶出名,而新加坡最有名的是松發肉骨茶,新加坡的朋友說,其實松發肉骨茶在 旅遊 觀光客里名氣較大,而真正本地人喜歡去牛車水品嘗不同口味的特色肉骨茶。

肉骨茶通常和白飯一起搭配或以油條蘸湯來吃,一般當地人喜歡配一碟加了紅辣椒圈的醬油,肉骨茶最早是當成早餐來吃的,後來當夜宵吃,現在一日三餐,想吃隨時都可以。

肉骨茶配方:1000克豬肋排 4000克水 40克生抽 25克老抽 2克糖 米飯 油條 辣椒

1.6克桂皮 2克八角 5克白芷 6克黨參 5克當歸 5克枸杞 4克川穹 5克杜仲 8克淮山 3克黑胡椒 3克小米椒 6克黃芪 5克甘草

製作方法:

1,豬排切成五、六公分的段,焯水,洗凈。

2,把所有香料用紗布包成香料包,也可使用茶包袋,小米椒對半切。

3,鍋里放水,加入排骨和香料包,再加生抽、老抽、糖,燒開。

4,轉小火燜一到一個半小時,直到排骨一抖,肉能從骨頭上分開或脫落。

5,檢查調味,可以加生抽或者鹽。

6,上菜時配上切塊的油條和加了辣椒圈的生抽,佐以白飯。

小貼士:

1,香料一定要稱精確,建議用0.1刻度的稱。

2,小米椒、胡椒和糖可根據自己口味調節。

3,為了保持湯的清澈,燒開後最好是燜熟。

4,如果佐以海南雞飯的米飯,味道更加。

5,可以嘗試用肉骨頭和內臟製作。

6,可以加香菇、金針菇或腐竹。

7,香菇的味道不要蓋過葯材。

8,金針菇煮半熟或略燙,不塞牙。

本文作者:Peter 楊雄

『拾』 東南亞菜當中肉骨茶是什麼做的,是骨頭湯嗎

去過東南亞旅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東南亞有種美食十分風靡,叫做肉骨茶。很多人對這種美食感覺十分好奇,覺得這個名字怪怪的。實際上,肉骨茶早期屬於窮人家的食物,對於有錢人而言,是根本不屑於去吃的。

本地人一般都喜歡去牛車水品嘗不同口味的特色肉骨茶。肉骨茶通常和白飯一起搭配或以油條蘸湯來吃,一般當地人喜歡配一碟加了紅辣椒圈的醬油,肉骨茶最早是當成早餐來吃的,後來當夜宵吃,現在一日三餐,想吃隨時都可以。

除了海鮮和肉,還得再來點蔬菜,品種不是太多,不過做法還是一樣。新鮮的蔬菜,放肉骨茶湯里一煮即可。同樣蔬菜也帶中葯味,味道我覺得不錯。這種煮法個人覺得非常的健康養生,值得推薦。大家有機會去馬來西亞,記得去品嘗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4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8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7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4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40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8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4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00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6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