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為什麼馬來西亞高庄舞獅那麼厲害

為什麼馬來西亞高庄舞獅那麼厲害

發布時間: 2022-08-19 04:06:39

⑴ 為什麼大陸內地的舞獅和港台的舞獅不同

舞獅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⑵ 2010世界舞獅隊冠軍是那個獅隊呀

2010世界舞獅隊冠軍是南湖醒獅團 獅隊參賽成績:

1、1999年12月參加廣東獅王大賽獲一金、二銀、一銅獎。

2、2000年5月代表廣西武術院參加全國南北獅王賽獲第三名,並列為國家A級隊。

3、2000年9月參加廣西獅王爭霸賽獲一金、一銀獎。

4、2000年11月代表廣東參加全國第四屆農運會舞獅賽獲第二名和套路編排優秀獎。

5、2001年2月參加佛山南粵獅王之王爭霸賽獲第二名。

6、2001年5月參加福建石獅市中國第五屆國際舞獅邀請賽獲第二名。

7、2002年8月參加秦皇島全國舞獅精英賽榮獲第二名。

8、2003年11月中國民間舞獅湛江邀請賽獲金獎。

9、2004年3月參加馬來西亞美里國際獅王爭霸賽。

10、2004年5月浙江天台中國南北獅王邀請賽獲第一名。

11、2004年7月馬來西亞第六屆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第一名,並獲「世界獅王」、「東方獅王」稱號。

12、2004年9月隨梧州市政府文化代表團赴法國巴黎表演。

13、2005年4月12至17日,代表廣西民間舞獅團赴越南參加富壽省祭祖雄王廟會友好表演。

14、2005年10月接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基金會的邀請,晉京參加在國慶節舉行的2005年中國民族文化暨中國少數民族絕技藝術展演。

15、2006年6月3日在南寧參加廣西紀念全國文化遺產日活動。

16、2006年7月21日至23日,赴馬來西亞雲頂參加「雲頂杯」第七屆世界獅王爭霸戰獲季軍。

17、2006年7月21日開拍反映獅隊艱難成長歷程的數字電影《東方獅王》。

18、2006年9月獲梧州寶石節國際獅王爭霸賽金獎第一名。

19、2007年4月獲廣西南北獅王爭霸賽「南獅王」稱號。

20、2008年11月廣西梧州全國龍獅賽獲金獎。

221、2008年全國農運會南獅賽獲全能金獎,其中代表江蘇、江西、陝西的南湖獅隊運動員,全部都獲得單項或多項的金獎。

⑶ 為什麼海外華僑過春節或公司開張,都邀請獅隊拜門呢

從小時候開始,人們就發現不論是過年還是公司的新開張都會邀請舞獅隊拜門,除了增加節日氣氛以外,也是為了清掃一切的不吉利

3.舞獅的發揚

自從改革開放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接觸甚為親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中國定居,他們在看到舞獅這個傳統舞蹈以後,會贊嘆中國非常的厲害,於是舞獅這個傳統就傳到了國外,而且海外華僑的中國人有著非常深切思鄉之情,舞獅也是為了表示懷念祖國的懷抱,慢慢的舞獅成為了一些場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綜上所訴,舞獅不僅僅帶來的是歡樂,還有著它深刻的含義,給很多人都留下了好的印象,也是人們生活上新開始的重要標志。

⑷ 南獅和北獅有什麼區別

1、造型不同

北獅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看起來已經是維肖維妙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南獅是富有南方風格的一種獅形,它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

2、動作不同

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舞動時注重馬步。

3 、舞法不同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會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

(4)為什麼馬來西亞高庄舞獅那麼厲害擴展閱讀:

南獅點睛

南獅點睛是南獅傳統習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蘊藏著吉祥喜慶之意。一般新的獅頭紮成還沒有啟用前就要舉行點晴儀式。在古代,富貴人家請獅子,都要求獅隊扎作新獅子,在舞獅之前舉行點睛儀式,由邀請獅隊的主人點睛。

主人來到雄獅面前,妙筆數落,分別在獅子的雙目、額和舌頭三處點上殷紅硃砂漆,隨即禮成。

到了現代,無論是企業開張慶典或奠基,還是表演比賽集會,都會啟用一批新獅子,在活動前均要舉行點睛儀式。一般認為,南獅點睛之舉能使每個獅子都充滿希望和祝福,點睛後的獅子才有生命。

點睛儀式很隆重,點燭焚香,拜過祖師爺後,就開始點晴。點睛的原料由硃砂、金粉、紅水、白酒調成,有資格開光點睛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士。一般點六下,取「六六大順」之意。

醒獅采青

在南獅表演與比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采青。相傳,「采青」原來有「反清復明」之意,緣於清代統治者施行暴政,大興文字獄,濫殺無辜,激起群眾義憤,百姓反清活動風起雲涌,將南獅稱為醒獅就有暗示國人應該覺醒之意。

采青有「采清」與「踩清」的諧音,含有推翻清朝的含意。之後,采青遂變成娛樂昇平的獅藝表演的一個環節,「青」普遍用生菜。

⑸ 為啥多數中國人不知道其實馬來西亞也有華人的。我們有自己的教育,慶典。二十四節令鼓,舞獅啊。而且我們

在馬來西亞還有印度裔講淡米爾語,佔了馬來西亞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華人佔有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上下。

⑹ 為什麼在許多開業慶典活動中都會有舞龍舞獅的表演呢

在開業慶典活動中安排舞龍舞獅表演一方面是為了讓營造喜慶、歡樂、火爆的氛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舞龍舞獅是中華的傳統文化,在慶典活動當中寓意傳遞美好祝願、吉祥如意。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 裝扮成獅子的樣子, 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 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 都喜歡打鑼打鼓, 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

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 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嶺南醒獅,又名南獅,以各種高難度動作著稱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⑺ 漢族文化博大精深,你看過惟妙惟肖的漢族獅子舞文化嗎

漢族文化博大精深,你看過惟妙惟肖的漢族獅子舞文化嗎? 起源於三國時期的舞獅習俗,在南北朝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國民間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因此,每個節日和開幕式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幫助慶祝。據說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地方。隨著佛教進入中國,舞獅活動也進入中國。到唐代,獅舞已成為宮廷、軍事、民間盛行的活動。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民俗中,有些地方認為舞獅子可以驅邪辟鬼,能祈求和平,能保佑和平。因此,在重大活動中舞獅助興。希望美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我們走在海外的中國人把我們的當地文化帶到了國外,舞獅也在國外興起。舞獅在我們熟悉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其他地方很受歡迎。在一些地方,人們還組織了自己的舞獅會議和舞獅組織,以弘揚光大中華文化。特別是在節日和新年期間,它非常活潑,舞獅的活動更有活力。

⑻ 舞獅哪個世界比賽厲害點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陳培森:曾獲11個世界舞獅比賽冠軍,創新舞獅教學方式。
中央電視台網站| 關於CCTV.COM| CCTV廣告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

⑼ 舞獅哪裡最有名

嶺南醒獅,又名南獅,以各種高難度動作著稱其實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舞獅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舞獅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1]。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今天中國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採用南獅的形象、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北獅
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而獅身披金黃、橙、紅色毛。舞獅者的衣服、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故而未舞看起來已經是維肖維妙的獅子。一般來說二人舞一頭獅子,但若是小北獅則是一人。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主要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甚至利用台凳、踩球、搖搖板等道具。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手拿綁有綵帶的獅球。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
南獅:佛山樁獅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功架。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和耳朵都可動。

南獅獅頭
嚴格來說,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早年甚至以鐵製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
南獅的獅頭一般上可分為鶴山裝獅和佛山裝獅。
佛山裝獅的獅頭較大而圓,額位寬而有勢,嘴較平闊;
而鶴山裝獅的獅頭較扁而長,嘴突出如鴨嘴狀,因此內行人又稱之為「鴨嘴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9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