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醬汁哪個好吃
『壹』 哪個牌子的沙茶醬好吃
沙茶味介紹此味型是中式調味、西式調味及東南亞等地區均有使用的一種味型,在中國南方等地區運用較為廣泛。其廣泛用於冷、熱菜式。主要應用於以家禽、家畜、水產、蔬菜等為原料的菜餚。其口味特點主要體現為:沙茶香濃,鮮咸微辣,根據不同菜餚的風味所需,或略帶回甜或鮮咸辣甜。 該味型中,"沙茶"味主要來源於各種沙茶醬。如:印尼沙茶醬、馬來西亞沙茶醬,中國香港沙茶醬、福建沙茶醬、潮汕沙茶醬等。"鮮咸辣甜"味主要來源於沙茶醬本體,以及味精、精鹽、各種鮮湯等調料。 此味型在運用當中,除運用以上某種"沙茶"味調味品和咸鮮味調味品外,由於不同菜餚的風味所需,還常酌情選用料酒、米酒、蔥、姜、蒜、五香粉、辣椒粉、辣椒油、白糖、花生醬、芝麻醬、椰醬、沙拉醬、檸檬汁、醬油、香油、熟雞油、熟豬油等輔味調料。 調制此味型時需要注意的是:該味型的主要調味品"沙爹醬",源於印度尼西亞,它是印度尼西亞文"SATE"的中文譯音。在中國廣東,潮州話讀"茶"音"爹",故內地以字義,寫作"沙茶"。"沙茶醬"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廣泛使用,盛行於東南亞地區。此種調味品主要是採用花生仁(或花生醬)、白芝麻(或芝麻醬)、核桃、開洋(海米)、蝦醬、干大地魚(左口魚、扁魚)、蒼芒肉、亞三(外來品,水果製成,有果味)、辣椒粉、胡椒粉、花椒、木香、陳皮、八角、香葉、小茴香、靈香、丁香、三柰、肉桂、香草、香茅、白芍、桂通、甘松、咖喱醬、姜黃、芫荽子(芫茜子、香菜籽)、芹菜子、南姜、洋蔥、蒜肉、椰茸(椰絲或椰醬)、芥末、錦豉、白糖、醬油、味精等三十多種原料,經加工磨碎或炸酥研末,然後加花生油、精鹽熬制而成。其中的各種成分,可根據加減變化而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沙茶品種。其配方和味型中的口味變化因產地而有所異。但其多以各種香辛粉配成,是一種多復合辛香型調味品。 一般在各類沙茶醬的配製和運用當中,印度尼西亞沙茶醬多體現為:香料味濃郁(五香味略重);馬來西亞沙茶醬多體現為:香辣味偏濃(醬體含紅油較多);中國香港沙茶醬多體現為:咖喱味偏重(醬體含黃色油質較多),並且在運用當中常融和西餐的手法,加入沙律醬和檸檬汁;福建沙茶醬多體現為:辛香較柔和(鮮香而微辣);潮汕沙茶醬多體現為:香甜味偏重(醬體略帶甜味)。因此,以不同的沙茶醬所調制的該味型的菜餚在味道上有細微的差別。從各類沙茶醬的色澤上來看,一般多為棕褐色。 沙茶味型調料參與調味可拌制各種冷盤,也可入料碟蘸食以助餐,在熱菜中更為常用,是一種極好的調料。用該味型調料調制的菜餚、小吃別具風味。在該味型菜餚的製作中常配以香菇(北菇),以提其味。此味型在熱菜中多用於燒、燜、焗、爆、炒、蒸、烤,以及火鍋等類的菜餚。 沙茶醬的醬質較細、香辛料含量較高,在調制該味型的熱菜時需要注意,該調料在油中以文火煵出香味即成,火不要大,否則會影響該味型菜餚的質量。 該味型在中式調味中,由於各地區菜餚風味的不同,常與"清五香型"、"香辣味型"、"植脂味型"、"咖喱味型"等相復合。 在實際運用中,本味型及其雙復合和多復合味還常來自於市場所出售的該種復合味調味品及廚師所調制的味料和烹制的菜餚中。
『貳』 馬來西亞人的飲食口味
馬來西亞菜的介紹:
馬來西亞菜普遍運用咖哩、參拜、阿三、冬炎四大香料調味烹制,以酸辣口味 ,顏色鮮麗豐富見長的菜餚 。多以牛、羊、雞、鴨、魚、蝦為主料,少用或不用豬肉。普遍採用椰汁,是他們食品中的主料 。菜餚獨具一格 。有名的菜品有阿三魚頭、冬炎花枝、沙爹串燒等。
馬來西亞菜的特點:
馬來西亞菜是在赴馬的印度、中國和中東人不斷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主要原料尤其是香辛料,如辣椒、檸檬草、姜、咖喱葉和孜然等最初都是由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引入馬來西亞的,烹飪方法以蒸、煮和炒為主。
馬來西亞北部菜系和泰國菜味道比較接近,酸辣為主,多用泰國名為assam的香料。南部菜系類似新加坡口味,偏甜偏重。而沙巴這里主打的,則是清淡濃味兼有的馬來華人餐,同時糅合進椰香味重娘惹菜的特色。
(2)馬來西亞醬汁哪個好吃擴展閱讀:
常用的馬來西亞菜醬汁大致有5種:
1、亞參醬:以酸子皮、南姜、香茅、馬來辣椒等15種香料配成,馬來人喜歡吃辣的食物。
2、娘惹醬:姜花、檸檬等20種香料配成,多用來做海鮮菜。
3、參巴醬:蝦米、姜花等調配成,香口帶鮮,多用來做貝殼類和魚類菜式。
4、馬拉盞:蝦米用鐵鑊收小火炒足兩小時,去到干身出香味再加入其他香料配成,多用來做主食的調味。
5、薄荷醬:薄荷葉、酸子皮水、姜花等配成,搭配海鮮、豆腐類菜式較多。
『叄』 馬來西亞的美食有什麼
馬來西亞,一座聞名世界的美食天堂,在這里,您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如中國菜、印度菜和葡萄牙特色菜等隨處可見,琳琅滿目的佳餚美饌,令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到馬來西亞旅遊自然是要品嘗正宗的馬來菜及各地小吃,馬來人的主食以米飯和桑粑為主,然後加上蔬菜、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馬來菜主要以牛、雞及魚為主材料,加上辣椒及洋蔥一起烹調,味道較為辛辣,不同地區的烹調方式亦略有差別。馬來西亞著名的家常美食有:沙嗲、酸對蝦、椰漿飯、羅惹、酸辣魚等,其獨特的口味,也贏得了旅客鍾愛。
馬來西亞美食介紹:
1、暹羅米粉:一種幼細、多筋、容易消化的粉食,加上醬汁、羅望子汁、酸橙汁、雞肉和蝦等佐料,可以使得這道美食更加美味可口。
2、娘惹菜:混合馬來菜和中國菜的特色,風味別樹一格。
3、印度菜:以又紅又黃的咖喱及薄餅為主調,分為「南印度」、「北印度」及「印度-回教」三種不同的風格,著名的咖喱飯、干咖喱牛肉、印度煎麵包等,都是旅客最愛的印度美食。
(1)羅貼:是一種薄而長未經發酵的麵包,有牛角麵包的口感,通常配上咖哩一起食用。
(2)姆爾他葩:羅貼夾上蔬菜、烤肉串、蛋等的夾餡麵包。
4、椰漿飯:採用大米、肉以及各種蔬菜為原料製作而成,是當地著名的特色美食,您不可錯過。
5、羅惹:採用生果為主原料,摻以甜辣調味料拌成,味道非常棒,
此外,木薯糕和炸香蕉,是馬來人重要的餐後甜點。又香又甜的柑橘類、香蕉、鳳梨、西瓜等南國水果,則是主要的餐後水果。馬來西亞國家所銷售的酒類大多是進口,但是國產的啤酒味道也非常不多,旅客可以嘗嘗。
(一) 華人食物
1 咖哩叻沙
2 蝦面
3 吉隆坡福建炒麵/廣府鴛鴦
4 炒粿條
5 粿條湯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6 肉骨茶
7 雲吞干撈面
8 碌碌 (Lok Lok)
9 豬腸粉
10 釀豆腐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11 瓦煲老鼠粉
12 大埔客家面
13 薄餅 (Po-piah)
14 馬來西亞式早餐 – kaya 牛油麵包和生熟雞蛋
15 雞飯 (海南雞飯和怡保芽菜雞飯)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二) 馬來和印度食物
16 參巴馬來盞 Sambal Belacan
17 椰漿飯 Nasi Lemak
18 沙爹 Satay
19 印度煎餅 Roti Canai
(以上四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20 啰吔 Rojak
21 烏達 Otak otak
22 竹筒飯
23 馬來干牛肉咖哩Beef Rendang
24 印度炒麵 Mee Goreng
(三) 飲料和其他
25 果王和果後 (榴槤和山竹)
26 拉茶 (Teh Tarik)
27 各式馬來和娘惹糕點
28 馬來西亞式冰刨 (Ice Kacang 或 ABC)
29 白咖啡
30 煎蕊 Cendol
『肆』 咖喱醬是妙多好,還是密多好
一定是咖喱醬好吃的多。因為咖喱醬相對咖喱粉來說裡面的調料更加的豐富,口感更佳的濃郁,而咖喱粉則口感較為單一,做出來的咖喱雞飯口感干澀,且自己往裡面添加其他調料不好掌握。
對了,推薦我最喜歡的咖喱醬給你哦,「百夢多」,這個牌子有很多的辣味等級選擇,口感非常好!!大約7元。咖喱粉一瓶大約4元。
咖喱原本是印度的香料,一直被延續到了中國,其實在很多的國家都會有咖喱,像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日本等等,這些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們中國人吃的咖喱也是經過特別調制的,咖喱粉好還是咖喱塊好,這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咖喱飯
咖喱"一詞來源於坦米爾語,是"許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據說咖喱的故鄉在印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有紅、青、黃、白之別;食用咖喱的國家很多,包括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卻不知道不同國家、不同咖喱到底有何不同。直到集合了被采訪廚師的各種介紹,才理清個中端倪。
印度咖喱辣味始祖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泰國咖喱鮮香無比
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馬來西亞咖喱清新平和
馬來西亞的咖喱都愛用椰漿去減低辛辣和提升香味,所以味道都是比較平和。他們運用了多種香料,如羅望子、月桂葉,以及香芋等,令咖喱辣中帶點清潤,充滿南洋風味。
新加坡咖喱溫和清香
新加坡鄰近馬來西亞,所以其咖喱口味與馬來西亞咖喱十分雷同,特別是味道較淡和清香。此外,新加坡咖喱用的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頗為大眾化。
斯里蘭卡咖喱優質香料
斯里蘭卡咖喱與印度咖喱同樣有悠久的歷史,由於斯里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做出來的咖喱就似乎更勝一籌。斯里蘭卡咖喱肥牛粒煲,運用到的香料很豐富,難怪香濃非常,但辣味就較印度咖喱淡,而吸收了咖喱精華的肥牛粒,每一口都能令你充分體驗咖喱的獨特香味。
『伍』 馬來西亞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
首先是吃的 這里的美食分很多種類
===
馬來食品
口力(兩個字在一起怎麼讀我忘記咯 = =|||)沙 :融合辣味鹹味甜味 加了椰漿咖喱辣椒呼叫蝦米等等馬來特產的東西熬成的湯料 加上比較粗的粉條 非常馬來的一道菜
沙爹烤肉串: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道菜 也很有名 特製味道的烤雞肉串加上沙爹醬 甜咸兼備的味道很不錯~
椰漿飯:馬來語的讀音是「辣死你嗎」 椰漿煮成的白飯配合辣味的雞肉 有鹹味魚味的辣椒醬 小魚干 黃瓜片 我男友相當喜歡的
===
印度食品
煎餅:roti或者loti 印度人或者馬來人早餐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 如果是小餐館現做的 可以選擇白味 雞蛋 香蕉 沙丁魚等等各種味道 不過都有咖哩醬沾著吃 很不錯的早餐選擇
拉茶:錫蘭紅茶加煉乳 很香濃的味道 下午茶休息時間嘗嘗不錯 我是很喜歡的
===
中式食物:
肉骨茶:豬肉加了各種中葯材熬制的湯和肉 這邊華人很喜歡的一道菜 雖然名為茶實際上是類似國內「煲」一類的 一小鍋砂鍋上桌熱騰騰 (東馬那邊哥打京那巴魯市區有家肉骨茶當地人很推薦的)
海南雞飯:個人不是很喜歡 不過這邊華人也很喜歡這倒飯菜 飯是用雞湯蒸出來的雞肉也比較可口 再配上一些小辣椒
===
水果:
果王榴槤 果後山竹 這邊都很便宜的
火龍果肉是上等的紅色不是國內常見的白色品種 吃起來更好吃
如果是紅毛丹上市的日子 幾塊錢買一大串回去晚上在賓館薄著吃 口感和荔枝很像 但不會上火哦 是清火的~
===
還有想起的我再補充===============================================然後是用的:錫器 馬來西亞的錫器全球都很有名 世界第一大的錫器啤酒杯也在馬來西亞 指環王電影裡面的所有錫器啤酒杯都是從馬來西亞進的---蠟染 馬來原住民特產裡面也挺有名的 挺好看的 不過能買到的都蠻貴的---馬來風箏 在馬來西亞5角錢背面都有這種風箏的圖案 可見這種風箏在馬來人心中地位非常高的 和國內的風箏不太一樣 非常有特色---馬來刀 據說是全世界最兇狠的刀還是什麼 你去網路一下也就知道 現在是馬來西亞皇家象徵---因為不知道你是想旅遊購買紀念送人 還是到馬來西亞日常需求所以大概提一些比較有名的東西
『陸』 馬來西亞甘香醬做法配料!
馬來式沾醬,調料醬,主要原料有紅辣椒(200克) 辣椒(紅、尖、干)(10克) 金橘(80克) 蝦米(100克)。其是娘惹菜里不可少的一道醬汁,若沒有其它菜餚,當地人便以馬來式沾醬和青瓜拌白飯吃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馬來式沾醬
食品類型
調料
主要原料
紅辣椒
儲藏方法
冷藏
主料:
紅辣椒(200克) 辣椒(紅、尖、干)(10克) 金橘(80克) 蝦米(100克)
馬來式沾醬
馬來式沾醬
調料:
醬油膏(20克) 白砂糖(50克)
製作工藝
1. 金桔檫汁,紅辣椒去籽備用。蝦米碾碎成蝦粉。
2. 將做法1的材料與朝天椒、醬油膏、糖、蝦粉一起倒入攪拌機內,攪成糊狀即可。
工藝提示
馬來沾醬是娘惹菜里不可少的一道醬汁,若沒有其它菜餚,當地人便以馬來式沾醬和青瓜拌白飯吃。
食譜營養
紅辣椒:辣椒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原料,其營養豐富,口味獨特,就餐時能增加飯量,多食可增強體力,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同時辣椒中含有一種物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荷爾蒙分泌,保健皮膚。富含的維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暢通,用以治療咳嗽、感冒。辣椒還能殺抑胃腹內的寄生蟲。
辣椒(紅、尖、干):辣椒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原料,其營養豐富,口味獨特,就餐時能增加飯量,多食可增強體力,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同時辣椒中含有一種物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荷爾蒙分泌,保健皮膚。富含的維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暢通,用以治療咳嗽、感冒。辣椒還能殺抑胃腹內的寄生蟲。
金橘:金橘果肉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和金橘甙的含量最豐富,這兩種物質有強化毛細血管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對嚴寒侵襲的抗禦力。經常食金橘,不但可防感冒,而且對防止血管脆性和破裂具有重要意義。對高血壓、血管硬化及冠心病均有療效。由於金橘有生津利咽、理氣化痰功效,故鮮金橘口含、飲汁或泡水代茶飲,有生津止渴、潤利咽喉的作用。凡溫病咽紅腫痛、咳嗽口乾煩渴、舌瘡牙痛及酒後煩熱口渴,宜作輔助療用。金橘煎水服,有和胃理氣、止痰止痛功效。可治胸脘痞悶或痛、嘔逆不食及咳嗽痰多等症。金橘餅也有消食、開胃、化痰、理氣、醒酒等作用,可用於治療胸悶郁結、傷酒口渴、食滯胃呆及哮喘、氣管炎等症。金橘皮能下氣快膈、止渴解醒、辟臭等功效。對急性肝炎、胃痛、疝氣、慢性氣管炎、脫肛及子宮脫垂等病均有療效。金橘根有行氣、散結功效。
蝦米:蝦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鈣含量尤其豐富;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並還有鎮定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症。老年人常食,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
食譜相剋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馬來式沾醬所含營養素
熱量 (547.00千卡) ·蛋白質 (51.20克) ·脂肪 (4.90克) ·碳水化合物 (86.02克) ·膳食纖維 (11.69克) ·膽固醇 (525.00毫克) ·維生素A (534.60微克) ·胡蘿卜素 (3076.00微克) ·硫胺素 (0.17毫克) ·核黃素 (0.29毫克) ·尼克酸 (7.42毫克) ·維生素C (316.00毫克) ·維生素E (4.48毫克) ·鈣 (694.20毫克) ·磷 (980.60毫克) ·鉀 (1312.20毫克) ·鈉 (6440.10毫克) ·鎂 (330.20毫克) ·鐵 (17.22毫克) ·鋅 (5.63毫克) ·硒 (80.29微克) ·銅 (2.72毫克) ·錳 (2.72毫克)
『柒』 馬來西亞有哪些美食呢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馬六甲海峽邊上,交通便利,多民族聚居,各種文化的摻雜形成了特有的氛圍和格局,這里擁有亞洲種類最多、不同文化與烹飪方式融合的美食。香味濃郁的馬來佳餚、熱氣逼人的中式美食、辛辣的印度料理、獨一無二的娘惹菜,都可以在馬來西亞找尋,挑動你的味蕾。
肉骨茶不是一種「茶」,它其實是一道排骨湯。相傳華人來馬創業,因為不適應當地濕熱的氣候,不少人患上風濕病。為了治病驅寒,人們用當歸、黨參、枸杞、玉竹、甘草、西洋參等多種中葯和香料,混合豬肉和豬骨熬煮多時成湯。因為忌諱,而將這道葯湯稱為「茶」,後人漸漸稱為「肉骨茶」。肉骨茶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升級,口味愈發美味,成為馬來西亞當地十分出名的一道美食,並且影響到整個東南亞。
沙爹,是馬來西亞著名的美食。因為馬來和新加坡接壤,所以在新加坡也能吃到,據說孫燕姿就非常喜歡。炭火烤制的肉串,配上洋蔥,黃瓜和甜絲絲的醬料,吃著到很新鮮。但對中國人而言,尤其是常吃咸辣、布滿孜然肉串兒的西北人,嘗這種甜絲絲的肉串兒,可是一種對味蕾的考驗!
『捌』 馬來西亞椰漿飯醬料
(完美蘆薈膠 - 成都完美 - 完美專賣店官方網站 - 完美中國日用品官方網站 - 完美直銷購物中心為您保密)馬來西亞,一個世界著名的美食天堂,在那裡你可以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如中國,印度和葡萄牙特色美食無處不在,食物和飲料,令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的數組。自然旅遊到馬來西亞各地享受正宗馬來菜餚和小吃,馬來西亞主食以大米和基於桑椹蛋糕,再加入蔬菜,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馬來菜餚主要以牛,雞和魚為主料,再加上煮熟的辣椒和洋蔥,越刺鼻的味道,烹調方法略有不同在不同的區域。馬來西亞著名的家常菜餚有:沙爹,酸對蝦,椰漿飯,羅惹,酸辣魚,以其獨特的口味,同時也贏得了旅客的愛情。食品描述:炒粿條炒麥麵食吧主,與魚露,醬油,炒海鮮和花生粉,撒上新鮮的豆芽,白菜等,具有一定的酸甜味製成。咖喱叻沙咖喱叻沙被加入到椰奶咖喱雞湯,豆芽,豆腐,蝦皮,大米(或面條)和另一種美食,辛辣味。肉骨茶在吉隆坡,你必須有相同的味道的小吃,那是久負盛名的東南亞中國茶 - 肉骨茶。這肉骨茶的肉體與行茶葉,葯材,豬為主要成分,用精鹽,醬油,胡椒粉,味精,煮在鍋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茶葉,葯材調味滲透肉中的行,然後可以起到在一起。肉骨茶燒表,應使用新鮮豬排肉,包龍,鐵觀音茶中國,中國枸杞,中國當歸,黃芪,淮山葯,如中草葯,加上配料適宜,適當的烹調,吃起來清香可口,同時,做別有一番味道。中國遊客到吉隆坡後,請不要忘記品嘗肉骨茶的味道。椰漿飯椰漿飯是馬來西亞的一個非正式的國菜,椰漿飯馬來文拼寫是椰漿飯,椰漿是米飯,Lemak是脂肪,指的是椰漿。這個名字來自它的煮飯過程,那就是泡在椰奶的米飯,然後把混合物在蒸米飯用椰漿服食。有時候,在烹飪過程中,以斑蘭的葉結入粳米,以增加其風味。必要時,其他香料可能會增加,如姜黃和香茅給予額外的味道。傳統上,椰漿飯有黃瓜片,小鳳尾魚,烤花生已經炒空心菜,全熟雞蛋,鹹菜和辣醬印度(馬來方言稱為三巴)。椰漿飯還可以有其他成分,如雞肉,章魚或烏賊,鳥,淡菜,咖喱牛肉(牛肉燉椰奶和香料的混合物)或「巴魯」(牛肺)。傳統上,大多數的辣醬是本質。芋頭糕芋頭糕也是馬來西亞傳統的當地美食,芋頭,甜,軟而不膩,滋補營養,再加上黑芝麻香脆口感,讓人吃了回味無窮。燒烤豬肉乾被稱為豬肉脯,新加坡,馬來西亞,專業領域,晶瑩剔透,非常薄的肉,鮮紅的顏色,讓你不禁垂涎三尺看到的。購買地點:公司成立於1978年,「林明記」,吉隆坡是生澀的品牌。但是當你來到吉隆坡這間寬敞的總部,這是能找到的食物選擇的數組。除了眾所周知的肉,更多的肉鬆,蝦卷,甚至辣椒醬等。黑胡椒螃蟹是很新鮮的海鮮,伴隨著馬來菜和醬料的獨特方法,請確保您喜歡的海鮮開胃。
『玖』 沙茶醬哪個牌子好吃
牛頭牌 沙茶醬 不錯。
◆沙茶醬的製作方法
1、花生仁5千克入色拉油中小火浸炸3分鍾,取出磨成花生醬。
2、取鐵鍋一隻,倒入花生油2千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蒜頭碎1250克、干蔥頭碎1千克小火爆香,加入切碎的紅辣椒干500克小火炒香後放入沙茶粉1.5千克、全脂牛奶粉150克、單晶冰糖1100克小火燒化,最後加入磨好的花生醬調勻即成沙茶醬。
沙茶醬
沙茶醬是流行於福建、廣東等地區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復合香味,蝦米和生抽的復合鮮鹹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
普通沙茶醬製法: 先將500克蒜蓉與500克洋蔥油煎至香味透出,加入生抽、白糖及250克野山椒坯,適量的桂皮、茴香煮沸半小時,再加入200克經油炸至香脆的花生仁,及200克蝦米,炒勻出鍋後,碾磨成糊醬狀即成。
福建沙茶醬的製法:
一、原料: 花生仁1000克,比目魚干175克,蝦米150克,芝麻醬160克,大蒜頭175克,香蔥、辣椒粉各75,芥末粉、五香粉各30克,沙姜粉、香菜籽各15克,香木草2根,白砂糖300克,植物油800克,精鹽30克。
二、製法:
1.將花生仁放進容器中,加沸水(略放鹽少許)泡10分鍾後剝皮,投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熟脆撈出,待冷卻後將它碾成碎末。另將比目魚干剔盡骨刺,也用(七成)熱的油鍋炸酥撈出,斬成細末待用。
2.開油鍋,將植物油熬熟後待涼,再調入約150克涼油調稀;將大蒜頭剝去皮,另將蝦米斬成碎末,再用一部分油將蔥炸干水分,然後把蔥碾碎,仍放入油中,另用一部分油分別將辣椒粉和蒜蓉熬成蒜油和辣油待用。
3.另用凈鍋放油,先將香菜籽、五香粉下鍋略炒,加入芝麻醬、蝦米末、花生末、芥末粉、沙姜粉炒勻,再加入蒜油、蔥油、辣油、精鹽、白糖、炒勻,隨後將香木草碾成粉末也放入同炒。用文火炒半小時左右,見鍋內不泛泡時,即可離火待其自然冷卻後裝入壇內,可久藏1-2年不變質, 隨用隨取。
沙茶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醣類物質,還含有鈣、磷、鎂、鐵、胡蘿卜素等,特別是具有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和降低血脂和血壓的作用。由於較多蔥蒜作用於沙茶醬,使其還具有發汗解乏,促進消化液分泌而有健胃功效的特點。
沙茶醬可以直接蘸食佐餐,還可以調制別有風味的復合味,烹飪沙茶牛肉、沙茶鴨片等佳餚。它還可以配製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飪沙咖牛腩煲、沙咖汁響螺等港派名菜,適宜於燒、燜、涮、煨等烹調方法。
沙咖汁的配方: 沙茶醬186克,海鮮醬149克,油咖哩168克,蒜泥111克,香蔥末74克,花生醬74克,番茄醬111克,鮮湯1188克,精鹽18克,雞精11克。製法是將花生醬用用少量湯水攪成薄醬,再將所有的調味料都攪勻在一起,成為流汁型的味汁,其特點是色澤深黃香味濃郁,鮮味醇厚,富有果汁味。
沙茶醬具有特殊的閩粵風味,特別適合調制禽肉類佳餚。
以下是一款用沙茶醬調料的港式大菜。
荷香沙咖鴨
原料:嫩壯母鴨1500克,嫩筍150克,水發蓮心150克,鮮荷葉2張。 調料:黃酒25克,花椒粉3克,精鹽3克,沙茶醬20克,海鮮醬15克,油咖喱18克,蒜泥8克,香蔥段10克,花生醬10克,番茄汁10克,上湯50克,雞精5克,味精3克植物油1000克(實耗75克),薑片5克。
製法:
1.將凈鴨用花椒粉和精鹽揉擦鴨身,放置五六個小時後,洗凈,晾乾,然後起大油鍋,燒至七、八成熱,放入鴨子炸至外皮收緊,產生香味,即撈出。
2.將嫩筍切成(約長5厘米,粗細5毫米),起少量油燒熱,把薑片、蒜泥、蔥段爆香,投入筍條略炒,再噴入黃酒,加入沙茶醬、油咖哩、海鮮醬、花生醬(用上湯調好,在加入番茄汁、雞汁、味精調勻,然後連汁倒入鴨腹內)用線縫合鴨腹,再用新鮮荷葉將鴨包裹。
3.上籠蒸45分鍾,然後上桌與食客見面,當眾斬件裝盤,將原汁放凈鍋中勾芡澆在鴨件上。
關鍵:揉擦花椒於鴨身上時,在胸脯上和大腿處適當多擦些,背部肉少則少擦些。油炸是為了上色增香,不可炸得鴨肉失水太多,鴨子成熟主要靠蒸,如蒸酥的話,則可以免去斬件裝盤之工序。
特點:荷香撲鼻,鴨身金黃,鮮辣醇厚,肉質香軟,是特色鴨饌之一,港式筵席大菜名品。
-------------------------
另外一小知道:沙茶醬又稱沙嗲醬Satey Sauce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種調料復合味。它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汕廣(州)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
沙嗲醬色澤為橘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辛辣味突出,鹹味濃,略帶甜味,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而且香味的內涵和力度都與沙茶醬不同。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菜烹調中,「沙嗲牛肉」和「沙茶牛肉」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況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調味品也迥然不同。
沙嗲(滑炒)牛肉況汁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香,再投入沙嗲醬,而且要配入三花牌淡奶及少許蚝油等以增其奶香鮮味,而沙茶(滑炒)牛肉況汁只要用蒜泥起香即可,也不必配淡奶,因醬味本已很合國人中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橘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兩者的風味也各有千秋。
沙嗲醬的品種比沙茶醬多得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尼沙嗲和馬來西亞沙嗲醬。現將印尼沙嗲醬配方和製法披露如下:
原料:
蝦糕(產於印尼,呈黑灰色糕狀,系一種略經發酵的蝦茸(泥)粘結體。猶如中國的臭蝦醬、臭豆腐乾那樣,生品具有奇臭,加熱成熟後會形成特殊的動物性原料之熟香)40克,花生醬250克,炒熟的花生仁60克,大蒜泥400克,干蔥500克,大茴、金名子(一種國外產的小茴類香料)、味好美牌玉桂粉各15克,南姜粉、黃姜粉、香茅各50克,紅辣椒粉、科連達粉(一種國外產的半辣型調料)各25克,椰子醬500克,精鹽50克,白砂糖75克,印度咖喱100克,植物油650克。
製法:
(1)先將牛肉湯倒入花生醬中調勻使成薄醬。
(2)另將花生仁、蝦糕、大茴、金名子、干蔥、蒜泥、香茅、丁香,都分別碾磨成粉末,或用粉碎機加工成粉泥狀。
(3)用一半油起鍋,把紅椒粉先倒入,徐徐加熱,使成淡紅辣油,再將蔥蒜投入致香,再放蝦糕炒至腥臭味改變,鮮香味散溢,然後再把他調料逐步投入鍋中同炒,並且控制用中小火,嚴防焦鍋,邊炒邊徐徐加油,最後加花生泥、花生醬、椰醬及鹽、糖,得到香濃味半辣的稠醬即可。
它的營養價值與沙茶醬相仿,在烹調中使用方法也相同可直接蘸食,也可調制復合味等等。只是在調制復合味時,配調味品較沙茶醬為多。以下一例「沙嗲火鍋料」復合味汁的組成說明:
馬來西亞沙嗲醬800克,紳士牌花生醬500克,南乳汁75克,菠蘿(斬成細粒,連汁水用)500克,番茄汁250克,蝦醬275克,蝦米細末375克,干蔥250克,大蒜275克,香菜140克(斬成細末),花生仁(炸熟碾成碎末)1000克,紅椒(切成細末)100克,白砂糖200克,太太樂雞精150克,椰汁、三花牌淡奶各4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