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閱兵在哪裡進行
A. 七十周年慶典參加的外國方隊有哪些國家
七十周年慶典沒有外國方隊參加。
七十周年慶典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組成。15個徒步方隊來自戰略戰役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諸軍兵種部隊、院校科研單位等,這種組合方式體現了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1)馬來西亞閱兵在哪裡進行擴展閱讀
1、七十周年慶典受閱部隊的15個徒步方隊分別是:
儀仗方隊、領導指揮方隊、陸軍方隊、海軍方隊、空軍方隊、火箭軍方隊、戰略支援部隊方隊、聯勤保障部隊方隊、武警部隊方隊、女兵方隊、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預備役部隊方隊、民兵方隊、維和部隊方隊。
2、七十周年慶典受閱部隊的32個裝備方隊分別是:
戰旗方隊、坦克方隊、輕型裝甲方隊、兩棲突擊車方隊、空降兵戰車方隊、自行火炮方隊、反坦克導彈方隊、特戰裝備方隊、武警反恐突擊方隊、岸艦導彈方隊、艦艦/潛艦導彈方隊、艦載防空武器方隊、預警雷達方隊、地空導彈第1方隊、地空導彈第2方隊、野戰防空導彈方隊、信息作戰第1方隊、信息作戰第2方隊;
信息作戰第3方隊、信息作戰第4方隊、無人作戰第1方隊、無人作戰第2方隊、無人作戰第3方隊、補給供應方隊、搶修搶救方隊、東風-17常規導彈方隊、長劍-100巡航導彈方隊、東風-26核常兼備導彈方隊、巨浪-2導彈方隊、東風-31甲改核導彈方隊、東風-5B核導彈方隊、東風-41核導彈方隊。
3、七十周年慶典受閱部隊的12個空中梯隊分別是:
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海上巡邏機梯隊、運輸機梯隊、支援保障機梯隊、轟炸機梯隊、加受油機梯隊、艦載機梯隊、殲擊機梯隊、陸航突擊梯隊、教練機梯隊。
B. 國慶閱兵預告 好的加五十分
今年是建國60周年大慶,10月1日上午9:00開始,天安門廣場將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
凡遇國慶大典,閱兵式總是典禮中聲勢最大的一項活動。在這項極其隆重的儀式中,展現出一個軍隊的軍威、一個國家的國威和一個民族的浩然正氣。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3次國慶閱兵,留下了我軍發展壯大和共和國成長的每一步足跡。
■閱兵將展示56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14個,裝備方隊30個,空中梯隊12個。寓意著我國56個民族團結和諧、萬眾一心,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與1999年國慶首都閱兵相比,減少了徒步方隊,增加了裝備方隊;減少了陸軍方隊,增加了海軍、空軍、第二炮兵等軍兵種方隊;減少了參閱兵力總體規模,增加了高技術和特種兵方隊。
■閱兵將展示的52型主要裝備,全部是國產裝備,大部分是首次參閱,其中包括預警機、新一代戰車、新型雷達、無人機和衛星通信等先進的信息化裝備。
■受閱部隊均來自戰功卓著的英雄部隊和在完成抗震救災、反恐維穩、國際維和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中表現出色的英模集體。
■受閱部隊的主體是「80後」、「90後」新一代官兵,在方隊隊形設計、官兵著裝佩飾、武器裝備色彩等方面進行了創新。
國慶閱兵,萬眾矚目。日前,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總指揮房峰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了此次閱兵的籌備情況、特色亮點,並回答了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
■此次國慶大閱兵,必將作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盛事,載入共和國和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光輝史冊
C. 馬來西亞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1、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
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距離馬來西亞沙巴首府亞庇市外海約3-8公里之間的海岸上,由以下五個島嶼所組成的:沙碧島(Sapi),瑪奴觀島(馬努干島)(Mnukan),嘉亞島(Gaya),瑪木堤島(Mamutik),蘇祿島(sulug)。
2、西巴丹島
西巴丹島是馬來西亞唯一的深洋島,也是世界級的潛水地點之一。島嶼面積約4萬平方米,從600米深的海底直接伸出海面,水下部分狀如煙囪,一柱擎天。
3、馬來西亞森林研究博物館
馬來西亞森林研究博物館( FRIM MUSEUM )位於吉隆坡甲洞,距離吉隆坡市區大約15公里。園地高低起伏不平,種有許多樹木供森林研究之用。
4、壩柯國家公園
壩柯國家公園是沙撈越歷史最悠久的國立公園,位於古晉市以前37公里處,面臨南海,有著茂盛的叢林和眾多的野生動物種群,尤其是野猴群。
5、吉隆坡石油雙塔
吉隆坡石油雙塔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目前仍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五高的大樓。
D. 2015年閱兵一共有多少外國軍隊參加
2015年閱兵一共有11國派方隊參加閱兵,6國派代表隊,31個國派軍隊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具體如下:
白俄羅斯、古巴、埃及、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蒙古、巴基斯坦、塞爾維亞、塔吉克、俄羅斯等11國派方隊參加閱兵;阿富汗、柬埔寨、斐濟、寮國、萬那杜、委內瑞拉等6國派代表隊參加閱兵;
衣索比亞、湯加、巴布亞紐幾內亞、烏茲別克、伊朗、法國、蘇丹、波蘭、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韓國等,共31個國家表示將派軍隊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觀禮。
(4)馬來西亞閱兵在哪裡進行擴展閱讀:
2015年閱兵梯隊:
這次閱兵,共編50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11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2個、裝備方隊27個、空中梯隊10個,正式受閱約1.2萬人,擬動用40多種型號裝備500多件、20多種型號飛機近200架。
11個徒步方隊,由三軍儀仗隊和10個英模部隊方隊組成。主要由前身為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的現役英模部隊組成。英模部隊徒步方隊受閱將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為奪取抗戰勝利而艱苦卓絕的斗爭、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感天動地的氣概。
2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由從大陸遴選的、目前健在的國共兩黨抗戰老兵、我黨我軍和國民黨抗日英烈後代,以及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這些抗戰老兵平均年齡90歲,抗戰支前模範平均年齡88歲,英烈子女平均年齡78歲。
27個裝備方隊,按照作戰體系要求編組,包括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信息支援、後裝保障等模塊,由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和四總部直屬部隊聯合編成,展示的武器裝備均為國產主戰裝備,84%是首次亮相。
10個空中梯隊,包括空中護旗方隊、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轟炸機梯隊、殲擊機梯隊、海軍艦載機梯隊、海上巡邏機梯隊、加受油機梯隊、直升機梯隊,涵蓋了中國現有先進作戰和保障機種。
E. 五年級書本上的《開國大典》全部課文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達三十萬人。觀禮台上還有國際友人。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 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著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早上六點鍾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後,按照規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台、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的農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里:原市制單位1里=500米>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斗的聲音,曾經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接著,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都是54門大炮齊發,一共28響。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到後來,每一聲炮響後,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著,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強有力的語調向全世界發出新中國的聲音。他讀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一句的時候,廣場上的人們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台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任檢閱司令員,聶榮臻將軍任閱兵總指揮,朱總司令和聶將軍同乘汽車,先檢閱部隊,然後朱總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受檢閱的部隊就由聶將軍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著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著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著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著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部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台前。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裡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兩個半鍾頭的檢閱,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裡的歡喜和流動。 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群眾遊行一在這時候開始。遊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一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台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向群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 晚上九點半,遊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F. 2015年有哪些國家參加閱兵儀式
共有11個國家派方隊參加閱兵,6個國家派代表隊參加閱兵,31國表示將派軍隊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觀禮。
這11個方隊分別來自白俄羅斯、古巴、埃及、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墨西哥、蒙古、巴基斯坦、塞爾維亞。6個國家代表隊分別來自阿富汗、柬埔寨、斐濟、寮國、萬那杜、委內瑞拉。
此外,衣索比亞、湯加、巴布亞紐幾內亞、烏茲別克、伊朗、法國、蘇丹、波蘭、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泰國共31國表示將派軍隊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觀禮。
G. 開國大典!!!急用!!
中央檔案館保存的194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程序表》中,記載了開國大典的三大項目: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儀式;
三、人民群眾遊行活動和焰火晚會。
慶典的場地設在天安門。
然而,在此之前,關於慶典場地的選擇卻有兩種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將慶典活動安排在天安門。另一種方案則是在西苑機場,理由是: 3月25日,毛澤東和中央領導在西苑成功地舉行過閱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裡地處郊區,地形開闊,萬一遭到國民黨空軍的襲擊也便於疏散和隱蔽。
兼任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主任的周恩來經過再三斟酌後,決定將慶典的場地定在天安門。
針對國民黨空軍在開國大典那一天可能進行的空襲,周恩來指示:在北平的南苑機場集中人民解放軍第一個有升空作戰能力的戰斗機群,在北平的四周布置用於防空的高射炮群。
清理污水坑
在得到中央的同意之後,周恩來立即通知有關部門,迅速修整天安門城樓和天安門廣場。
從當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天安門城樓的城牆斑斑駁駁,城樓上散落的是殘磚斷瓦,樑柱上積滿了野鴿子的糞便。當年的廣場上除了這些成片的雜草以外,還有成堆的垃圾和與垃圾為伴的蒼蠅和老鼠。
1949年8月9日,北平市召開了第一屆各界代表大會,時任市委書記的彭真宣布了整修開國大典主會場--天安門廣場和城樓的決議。
1949年9月10日是星期六,這一天天還沒亮,參加義務勞動的人們就從四面八方向天安門廣場集中,到了下午的3點鍾,參加義務勞動的人數就達到了6000多名。幾天之後,廣場上的垃圾、雜草消失了,腐臭味也消散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個能容納16萬人的大廣場。
天安門城樓和廣場的垃圾清理干凈之後,接下來就是對天安門城樓的裝修。這包括:在天安門上掛起紅燈籠、城牆兩邊書寫巨幅標語、在城門上方懸掛毛澤東的巨幅畫像等工作。
剛剛解放的北平城是個破爛的城市,城裡遍地都是垃圾。北平解放以後,北平市人民政府向古城的垃圾宣戰了。當時,北平軍管會有一條硬性規定:無論公車私車,汽車出城的時候,必須捎上垃圾。據統計,在開國大典之前,北平市共清除垃圾20多萬噸。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949年底才告一個段落。
受閱部隊
當北平人民向垃圾宣戰的時候,開國大典的閱兵准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1949年7月上旬的一天,中央領導人在中南海懷仁堂聽取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副總指揮楊成武等受閱部隊負責人的匯報。匯報結束的時候,毛澤東用鄭重而詼諧的口氣說道:「我們歷來主張慎重初戰,開國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無論是軍種、兵種,還是規模上,都是最多最大的一次,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16萬。
參加受閱的海軍代表隊由海軍學校與華東艦隊組成;陸軍代表隊由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組成;其中戰車師包括摩托化步兵團、裝甲車團和坦克車團。
參加受閱的步兵方隊,則是20兵團67軍的199師。
李水清,當時是199師的師長。
李水清:「我們接到這個任務以後,全體官兵非常高興,感到很光榮,特別是講到了,我們是要代表全國解放軍,來接受毛主席的檢閱,所以,特別高興。」
開國大典的閱兵式盛大而又空前,負責閱兵訓練的楊成武不僅查閱國內外有關閱兵的資料,他還找其他的解放軍將領虛心求教。
南苑機場
7月,正是北平的盛夏,199師的一萬多人馬全部集結在北平市郊。按照閱兵指揮部的要求,步兵師在閱兵的時候出12個方隊,每個方隊由144名指戰員組成。
李水清:「一萬多人只要兩千多人,所以大家拚命地練,都寫決心書,要參加受閱,所以我們除了這個兩千多人以外,我們又另外組織選了二百多人,做預備的。」
訓練前的准備已經基本就緒,但是,新問題也接踵而至:已經有22年戰史的人民解放軍,居然沒有一本關於隊列訓練的條文和規范動作的准則。他們拿什麼作參考呢?
李萬恆:「這個條例開始是國民黨的,以後是蘇聯的,最後還是按照劉伯承那個操典進行隊列訓練,在隊列訓練期間里頭,這個齊步正步,這個東西是你這一步邁出去70公分,高度15公分,這是齊步,正步30公分的高度。」
三伏時節的炎炎烈日照在天壇公園,公園圍牆外的空地上是整理過的訓練場,場地邊沿搭著他們宿營的帳篷。199師的官兵們在這里開始了嚴格的分列式訓練。
一轉眼,就到了1949年的8月1日。這一天,閱兵總指揮聶榮臻代表中央軍委給新成立的特種兵部隊授旗。特種兵部隊屬於陸軍序列,主要包括禮炮部隊、騾馬炮兵以和裝甲兵。
楊成武
曾經擔任北京軍區炮兵司令員的李健,當時是特種兵司令部的參謀長。
李健:「選的標准基本上都是黨員,另外大部分,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英雄連隊,都立過大功,小夥子都比較高,一般都是一米七八、一米八零這樣,確實也很標准。」
聽說受閱部隊的訓練非常艱苦,愛兵如子的朱德總司令再也坐不住了,他親自趕到受閱部隊的駐地,去看望正在訓練的指戰員。回到中南海,他吩咐有關部門給參加受閱的官兵每人每天增加一個雞蛋。
開國大典的第一個程序就是升國旗、鳴禮炮、奏國歌。特種兵司令部將鳴禮炮的任務交給了戰車團參謀長韓懷志。
人和炮調集齊了,韓懷志便一門心思撲在了訓練上。卻把新婚不久的妻子拋到了腦後。
騎兵代表隊,由華北軍區騎兵三師組成,指戰員多數來自內蒙古大草原。
戰車團把訓練場擺在了北平西郊的荒地里。
在戰車團加緊訓練的同時,住在北平城東單大街西總布胡同里的軍樂團也在抓緊時間排練。
參加閱兵的士兵
擔負著為開國大典和政協會議演奏重任的軍樂團,被人們稱為「禮樂之神」。
閱兵指揮部指示:將華北人民文工團的管樂隊以及受閱部隊軍師兩級的軍樂隊合並,組建成聯合軍樂隊,於是,一支200多人的聯合軍樂隊誕生了,由羅浪擔任總指揮。
1937年從馬來西亞回國的羅浪,是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學生。1939年,他到達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軍區,後來,他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第一任團長。
有一天,閱兵指揮部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召開有蘇聯專家參加的部隊負責人會議。會上對採用什麼樣的曲子作為閱兵典禮樂曲出現了分歧:第一種意見是隨便找一個好聽的閱兵進行曲就行了;第二種意見則是用蘇聯的閱兵曲。
羅浪:「我說是不是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現在已經用過的,使用過的一些革命歌曲改編的軍樂曲子來作為我們這次閱兵的典禮用曲,來作為我們的閱兵用曲。」
會上對此事激烈的爭論起來,鑒於意見一時難以統一,閱兵副總指揮楊成武指示羅浪,寫一個閱兵和群眾遊行的樂曲曲目上報中央。
參加閱兵的坦克
很快,毛澤東就作了 「以我為主,以我國為主」的批示。決定採用羅浪所報的《東方紅》、《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隊進行曲》等5首曲目為開國大典樂曲。
閱兵曲目確定下來以後,為了使其達到適合典禮使用的音樂,羅浪挑燈夜戰,連夜對樂曲的旋律和配器進行了修改。
時間很快就到了1949年的9月1日,這一天,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在傳達中央關於開國大典閱兵的指示時說:「中央決定在新中國成立之日,除地面部隊以外,空軍也要出動。」
9月上旬的一天,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來到南苑機場上,隨著巨大的轟鳴聲,9架戰斗機相繼從跑道起飛,很快就在空中調整成品字隊形,並兩次通過機場上空。
在地面觀看飛行表演的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拍手叫好,為飛行員加油鼓勁。當飛行表演結束後,朱德用企盼的口吻說:「能不能再多幾架飛機,什麼飛機都行」。
林虎:「後來他們走了以後,我們就研究了,又增加兩架「蚊式」戰斗機,這個飛機是英國造的,它機身什麼,都是木頭的,實際上就發動機是金屬的,有些設備是金屬的,但是這個飛機既能做輕型轟炸機,又能做戰斗機。」
閱兵式里的樂隊
幾天以後,又有三架修復的運輸機,一架通訊機,兩架教練機納入了受閱飛行隊。
軍委航空局最後敲定,10月1日那一天,將有17架飛機通過天安門上空。
九月的北平,已經進入初秋,受閱部隊的訓練也進入了「倒計時」。
九月份的一天夜晚,受閱部隊接到了到天安門廣場預演的通知。
信心十足的199師師長李水清帶領訓練了兩個多月的部隊來到了天安門廣場,當正步通過天安門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訓練場上走得還像樣的部隊這時候亂了方寸:該邁出左腳的時候,有人偏偏踢了右腿。
樂隊總指揮羅浪發現,原來是戰士們的步伐跟不上樂隊的鼓點,他立即對軍樂隊的節拍做了調整。
舉行開國大典的消息傳出以後,報名參加的單位和群眾格外踴躍。
長辛店鐵路工人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的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就來到這里,開展工人運動。毛澤東也曾經兩次到過這個工廠。
北平市總工會給了長辛店鐵路工人2000個參加大典的名額。
門頭溝鎮的西辛房村地處北平遠郊山區,距離天安門30多公里。
1949年的9月,一百多名村民接到了參加開國大典的通知。焦桐蘭和幾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也被批准參加開國大典。為了早一點趕到天安門, 早一些見到毛主席,焦桐蘭和小夥伴商量之後,湊錢買了一輛沒有剎車,沒有鈴鐺的舊自行車。
1949年的9月30日,是中國農歷的八月初九。這一天晚上,許多人在興奮和等待中度過了新中國誕生的前夜。
李水清:「都在那裡不睡覺,把鋼盔擦的乾乾凈凈,擦的亮亮的,好看。」
北平西苑
焦桐蘭:「一宿也沒睡覺,沒睡覺以後就是想到毛主席那兒去,見毛主席怎麼樣的表達心情呢,見毛主席是什麼樣的,長得什麼樣呢。」
這天晚上的10點鍾,周恩來到了天安門,對城樓的布置工作做最後一次檢查。當看到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下面寫有「毛澤東同志」 幾個字的時候,他立即派人找來中南海俱樂部主任鍾靈。
鍾靈:「他說這個不能要,因為開國大典呀,要很嚴肅呀。」
毛澤東的這幅畫像出自周令釗的手筆,根據周恩來的指示,他小心翼翼地用顏料把畫像下面的幾個字蓋住。當周令釗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已經是10月1日的凌晨。
修繕一新的天安門城樓和它面前的廣場,正迎候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誕生。
H. 中國海軍有六次海上閱兵的經歷,分別在哪一年在規模上有何不同
第一次——結束百年有海無防歷史,1957年8月4日,人民海軍第一次舉行海上閱兵。
中國海軍出動所有精銳力量。被譽為人民海軍「四大金剛」的「鞍山」號(舷號101)、「撫順」號(舷號102)、「長春」號(舷號103)、「太原」號(舷號104)是這次閱兵的「主角」,也是當時中國海軍噸位最大、戰鬥力最強的主力戰艦。海軍成立8年後,首次公開展示武裝力量。這次閱兵不僅是對人民海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階段性成果的檢驗,更是中國海上力量的一次宣示,宣告了中國正式結束百年有海無防的歷史。
第二次——建設大國海上軍事力量,1995年10月19日,中國海軍在黃海某海域進行了人民海軍歷史上的第二次海上閱兵。海軍動用了大批當時極為先進的艦機,包括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導彈護衛艇、核潛艇、常規潛艇,以及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偵察機、直升機、大型水上飛機等種類。
在此次閱兵中擔任旗艦的是導彈驅逐艦哈爾濱艦,該艦是人民海軍第一代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戰艦。有媒體報道稱,哈爾濱艦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有意願也有能力建立一支與大國地位、大國形象相稱的海上軍事力量。
第三次——三大艦隊現代化集中展示:2005年8月,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兩國海軍舉行了海上分列式。中俄雙方參演艦艇組成海上艦艇編隊、參演戰機組成空中飛行梯隊,依次通過海上觀摩艦,接受檢閱。
此外,這次海上分列式也被視為中國海軍三大艦隊現代化的集中展示,此後也有軍事愛好者將廣州艦、武漢艦、蘭州艦、海口艦並稱為中國海軍的「新四大金剛」。
第四次——首次邀請外國海軍參加:2009年4月23日,迎來60歲生日的人民海軍在青島及其附近海空域舉行海上閱兵。中方受閱兵力包括艦艇25艘、飛機31架,受閱艦艇分為潛艇群、驅逐艦群、護衛艦群、導彈艇群,受閱飛機分為9個空中梯隊。參閱武器裝備全部為中國自行製造。
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來自俄羅斯、美國等29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和14個國家的21艘各型艦艇,這也是中國海軍歷史上首次邀請外國海軍參加海上閱兵式。
第五次海上閱兵——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這是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48艘戰艦、76架戰機、1萬余名官兵接受檢閱。
受閱艦艇按作戰編組組成戰略打擊、水下攻擊、遠海作戰、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禦、綜合保障等7個作戰群。受閱飛機組成艦載直升機、反潛巡邏作戰、預警指揮、遠海作戰、對海突擊、遠距支援掩護、制空作戰等10個空中梯隊。
此次閱兵,遼寧艦航母編隊精彩亮相,一大批新型潛艇、水面艦艇、作戰飛機集中展示,中共十八大後列裝艦艇占受閱艦艇一半以上。
第六次海上閱兵——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23日的海上閱兵採取艦艇單縱隊航行、飛機梯隊跟進的方式執行海上分列式。中國海軍32艘戰艦分成潛艇群、驅逐艦群、護衛艦群、登陸艦群、輔助艦群、航母群,破浪前行。受閱飛機呼嘯而至。
此外,來自俄羅斯、泰國、越南、印度、日本、菲律賓、孟加拉國、汶萊、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緬甸等13國的18艘艦艇懸掛代滿旗,按照作戰艦艇、輔助艦船的順序,以噸位大小排列,依次通過檢閱艦。各國海軍代表團團長在檢閱艦後甲板就座觀禮。
自1949年4月23日從江蘇泰州白馬廟啟航,人民海軍一路走來,逐步發展成為一支能夠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海上武裝力量。
I. 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有幾個國家帶來軍隊進行閱兵
17個外軍方隊、代表隊
1、阿富汗軍隊代表隊
2、白俄羅斯軍隊方隊
3、柬埔寨軍隊代表隊
4、古巴革命武裝力量方隊
5、埃及武裝力量方隊
6、斐濟軍隊代表隊
7、哈薩克武裝力量方隊
8、吉爾吉斯斯坦軍隊方隊
9、寮國人民軍代表隊
10、墨西哥武裝力量方隊
11、蒙古國武裝力量方隊
12、巴基斯坦武裝力量方隊
13、塞爾維亞武裝力量方隊
14、塔吉克武裝力量方隊
15、萬那杜機動部隊代表隊
16、委內瑞拉軍隊代表隊
17、俄聯邦武裝力量方隊
領導人
白俄羅斯 總統 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
波黑 主席團輪值主席 德拉甘·喬維奇
柬埔寨 國王 諾羅敦·西哈莫尼
捷克 總統 米洛什·澤曼
剛果民主共和國 總統 約瑟夫·卡比拉
埃及 總統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哈薩克 總統 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
吉爾吉斯斯坦 總統 阿爾馬茲別克·阿坦巴耶夫
寮國 國家主席 朱馬里·賽雅頌
蒙古國 總統 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
緬甸 總統 吳登盛
巴基斯坦 總統 馬姆努恩·海珊
韓國 總統 朴槿惠
俄羅斯 總統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塞爾維亞 總統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南非 總統 雅各布·祖馬
蘇丹 總統 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
塔吉克 總統 埃莫馬利·拉赫蒙
東帝汶 總統 陶爾·馬坦·魯阿克
烏茲別克 總統 伊斯蘭·阿卜杜加尼耶維奇·卡里莫夫
委內瑞拉 總統 尼古拉斯·馬杜羅
越南 國家主席 張晉創
衣索比亞 總理 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
萬那杜 總理 薩托·基爾曼
巴布亞紐幾內亞 總督 奧吉奧
阿根廷 總統代表、副總統兼參議長 阿馬多·布杜
古巴 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兼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 迪亞斯·卡內爾
阿爾及利亞 總統代表、民族院議長 本·薩拉赫
波蘭 眾議長 基達瓦-布翁斯卡
朝鮮 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 崔龍海
泰國 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巴威
政府高級別代表
澳大利亞 退伍軍人事務部長 羅納爾森
巴西 總統代表、國防部長 瓦格納
法國 政府代表、外長 洛朗·法比尤斯
匈牙利 政府代表、外長 西雅爾多
印度 政府代表、外交國務部部長 辛格
義大利 政府代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 真蒂洛尼
利比亞 政府代表、外長 達依里
馬來西亞 政府特使、總理對華事務特使 黃家定
荷蘭 政府特使、國務大臣 威靈克
突尼西亞 國防部長 奧沙尼
紐西蘭 總理特使、前副總理 麥金農
新加坡 政府特使、前副總理 黃根成
英國 首相特使、前司法大臣 克拉克
印度尼西亞 總統特使、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 布安
加拿大、德國、盧森堡、美國、歐盟將由其駐華使節作為政府代表出席。
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
聯合國 秘書長 潘基文
世界衛生組織 總幹事 陳馮富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總幹事 伊琳娜·博科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總幹事 李勇
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 主席 彼得·莫雷爾
上海合作組織 秘書長 德米特里·費奧多羅維奇·梅津采夫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機構 執委會主任 張新楓
獨聯體 執行秘書 謝爾蓋·列別傑夫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秘書長 博爾久扎
亞信 秘書處執行主任 宮建偉
前政要
德國 前總理 施羅德
日本 前首相 村山富市
菲律賓 前總統、馬尼拉市長 埃斯特拉達
聖馬利諾 前執政官 泰倫齊
東帝汶 前總統 奧爾塔
英國 前首相 布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