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總冠軍多少人

馬來西亞總冠軍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7-02 23:29:00

1. 2016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冠軍名單

1、2016年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冠軍名單:
男單:李宗偉(馬來西亞)
女單:拉特查諾,因達農(泰國)
男雙:金基正/金沙朗(韓國)
女雙:於洋/唐淵婷(中國)
混雙:阿瑪德/納西爾(印尼)
2、比賽情況簡介:
中國隊員闖入男單、男雙和女雙決賽,但最終只有於洋/唐淵渟獲得女雙冠軍。
女雙決賽10日首先開打,中國新老組合於洋/唐淵渟對陣韓國組合鄭景銀/申升瓚。首局中國組合21比11速勝,第二局雙方比分交替領先,局末階段中國組合開始發力,連得3分,21比17鎖定勝局,2比0擊敗對手,贏得本站公開賽中國隊唯一的冠軍。
男雙對決,中國隊「彩虹」組合柴飈/洪煒面對韓國組合金基正/金沙朗,0比2告負,屈居亞軍。
備受關注的男單對決上演巔峰對決,世界第一諶龍迎戰東道主選手李宗偉。比賽沒有預想的精彩,諶龍全場完全不在狀態,首局李宗偉就以21比13大比分取勝。第二局,諶龍鬥志全無,李宗偉在家鄉父老面前越戰越勇,21比8輕松勝出,2比0擊敗諶龍,贏得男單冠軍。
其他兩項決賽,泰國選手拉查諾女單封後,混雙冠軍被印尼強檔阿瑪德/納西爾奪得。

2. 絕對Superstar的馬來西亞第三屆《絕對Superstar》

基於第二屆比賽的不俗成績,八度空間與2008年年初舉辦第三屆《絕對Superstar》,賽制大體沿襲前幾屆,不過成績所佔比例改為評審50%和觀眾投選50%。
十強人馬:
男子組
冠軍-徐仕豪:在評審得分方面一路領先對手,實力超群,可惜外形、舞台魅力欠佳,人氣不足,在總決賽中落敗。
亞軍-賴勇霖:比賽前期因為被評審定位為」偶像實力派「而備受矚目,在復賽爆冷出局後再度翻身回到比賽,在半決賽中的表現卻始終差強人意。
季軍-陳凱旋:外形不俗,然而歌藝卻常常遭到批評,然而其積極求進步的精神仍值得贊許。
殿軍-鄭幸安:在歌藝上足以和徐仕豪並駕齊驅,而且音色也相對較突出,然而人氣不足,爆冷出局僅得男子組殿軍。
第五-鄭至圍:亦是屬於高分組的實力派,卻在第一場半決賽中失水準而飲恨。
女子組
冠軍(總冠軍)-郭曉薇:」絕對Superstar史上第一位女總冠軍「,外形、歌藝和舞台魅力三方面相當平衡,人氣也極高,音色清亮,比賽後期逐漸散發明星魅力。
亞軍-賴淞鳳:亦屬大熱門之一,唱功在女子組中數一數二,聲音具有爆發力,復賽爆冷出局後再以高分返回比賽,一路闖入女子組決賽才終於因人氣不如郭曉薇而落敗。
季軍-徐佩霞:聲音有潛質,唱功不俗,可惜外形欠佳。
殿軍-伊麗莎:音色動聽,後期進步明顯但仍不足,在毫無驚奇的情況下被淘汰。
第五-詹依美:賽前熱門,音色不俗,舞台魅力也不賴,以最高分姿態進入半決賽,卻在第一場半決賽即失水準出局。

3. 馬來西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馬來西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3275萬。

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印度人6.9%,另外種族1.0%。以族群來看,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2007.19萬(61.98%)、馬來西亞華人共668.55萬(20.64%)、馬來西亞印度裔共201.04萬(6.24%),另外人口佔29.45萬(0.90%),非國民332.27萬(10.26%)。

吉隆坡介紹:

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67.4萬人(2011年7月,馬統計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4. F12007年各分站賽冠軍是哪些人

F12007年各分站賽冠軍:

3月18日 澳大利亞大獎賽 :萊科寧

4月 8日 馬來西亞大獎賽:阿隆索

4月15日 巴林大獎賽 :馬薩

5月13日 西班牙大獎賽:馬薩

9月30日 日本大獎賽 :漢密爾頓

10月 7日 中國大獎賽 :萊科寧

10月21日 巴西大獎賽 :萊科寧

(4)馬來西亞總冠軍多少人擴展閱讀

總冠軍

駕駛賽車的賽手為一個人。比賽時22輛賽車根據排位比賽的成績排列起跑順序。當五盞紅燈熄滅時,22輛賽車同時出發,跑完規定圈數(每場為超過305公里的最小圈數),時間短者獲勝。

F1的年度總冠軍分為兩種,車手總冠軍及車隊總冠軍。計分方式是採用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車隊積分則以兩位車手積分累加。

假如比賽此時尚未完成2圈,車手不會獲得積分,並且賽事幹事有權要求修復賽車或者使用備用車(如果該年規則允許使用)重新發車。

假如比賽在達到全部賽程的75%被迫中止而無法完賽時,則積分必須乘上1/2,通過各站賽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

若最終積分相同,則比較分站冠軍數,亞軍數,季軍數……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為止。如果依舊相同,還要比較正賽最快圈速的多少、桿位的多少,終級的方式將通過抽簽決定。


5. 何漢斌資料

復制不是罪,就是為了給LZ方便
國籍:中國
項目:羽毛球混合雙打、男子雙打
性別:男
身高:181cm
生日:1986.1.10
籍貫:江西省南昌市

最喜歡吃的東西:紅橋四川火鍋
最喜歡看的電視:史詩劇,槍戰片
最喜歡玩的游戲:星際,CS
最喜歡的衣服牌子:NIKE,ADIDAS,CK
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你還能行不?
握拍:右手 打法:進攻型 項目:男雙,混雙
寵物:寵物貓
愛好:電玩,看電視
放鬆方式:睡覺

經歷簡介
1986年,何漢斌出生在南昌市東湖區,那年江西籍羽毛球運動員熊國寶、錢萍在世界羽壇大放異彩。何景峰是一名軍人,非常喜歡羽毛球運動。何漢斌3個月大的時候,隨軍來到廈門,在濃厚的羽毛球氛圍中長大。
兩歲半、走路都不太穩的何漢斌開始拿起球拍,只不過那個時候是玩羽毛球,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羽毛球在同齡孩子中打得非常出色,12歲的時候,何漢斌被選進省體校專業學習打羽毛球。
進入體校後,在一次全國青少年羽毛球大賽上,資深教練湯仙虎看了何漢斌的比賽後對他非常欣賞。2002年2月,何漢斌與現國家隊單打主力陳金等一批被選調進入國家二隊,期間從練習單打到改打雙打,又從男雙改打混雙。

【主要成績】
[編輯本段]
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混合雙打季軍(和於洋)
2008年瑞士超級賽、馬來西亞超級賽和印度大獎賽混雙冠軍(和於洋);羽毛球亞錦賽混雙四強(和於洋),泰國公開賽混雙亞軍,全英羽毛球公開賽混雙1/4決賽。
2007年泰國公開賽、丹麥超級賽混雙冠軍
2005年中國大師賽混雙第三名
2004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團體冠軍(主力隊員),混雙冠軍
2004年亞洲青年錦標賽團體冠軍(主力隊員),男雙第三名,混雙第三名

【何漢斌:夢想突然照進現實】
[編輯本段]
對於何漢斌來說,在2007年4月之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有可能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2008年1月與搭檔於洋合作、奪得馬來西亞超級賽混雙冠軍之前,他仍不敢確定自己真的有機會登上奧運會的舞台;即便當時他和於洋的奧運積分已經攀升到了第五位,和第四名的差距很小。剛滿22歲,升上國家一隊僅僅一年,北京奧運會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何漢斌的眼前。

從來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
何漢斌說,他打羽毛球從一開始就是命中註定的。
何漢斌出生的1986年,正是江西籍選手熊國寶、錢萍大放異彩的時候。家在江西省體委大院的何爸爸何媽媽受其影響,在孩子降生之初就已構想出了一幅羽毛球選手的藍圖。「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和雙胞胎弟弟一起跟爸爸在公園里打球。」說起小時候被爸爸拉著打羽毛球,何漢斌的語氣里有著一絲嗔怪的情緒,不過眼角眉梢卻都是幸福的笑意。
「其實打打也就喜歡上了,而且我們從小就好動,打球剛好釋放了多餘的精力。」何漢斌說自己小時候絕對算得上是讓老師頭疼的孩子,老師給他的評語里總有「活潑有餘,太過調皮」的字眼,「那時候,我只要安靜地坐上一天,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比別的同學得小紅花容易多了。」
就這樣,一家三口的快樂羽毛球訓練,一直持續到何漢斌和弟弟何漢青進入江西省隊。不過因為家就在體委大院的關系,兄弟倆即便人在省隊訓練,卻始終沒有真正離開過家。「每天我們都是騎車去訓練,然後再騎車回家吃飯,天天都過得很開心。」何漢斌說。
開心、快樂、好玩,回憶起在省隊打球的日子,何漢斌經常性地會蹦出來這樣的形容詞。苦、累、枯燥這些本以為會出現更為頻繁的詞,反倒在他這里成了絕緣體,一次都沒有聽他提起過。而當問起「有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的時候,何漢斌甚至還出人意料地愣住,思慮半天之後才給出一個很可愛的答案:「有過不想練力量的時候,不打羽毛球倒從來沒想過。」說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亂抓了一下頭發,以示對自己有過偷懶想法的小小懲戒,「不練力量其實也不行,那樣很容易受傷。」有些為難地嘀咕了兩句之後,何漢斌甩了甩頭,像是終於在腦中臨時拋開了「力量訓練」這四個字,而後很斬釘截鐵地再次說道:「我從來沒有想過不打羽毛球。因為打羽毛球很開心,而且你現在讓我再去做別的事情,我恐怕也真的做不了這么好。」

在國家二隊呆得太久了
2002年2月,何漢斌進入國家二隊。那時,他本是作為單打選手來培養的。
「我和陳金是一批入隊的,經過一年的訓練考察,教練組認為我在單打上沒有什麼發展前途,所以就讓我改練雙打了。」提起這段單打改雙打的經歷,何漢斌語句簡練,說得很是乾脆。或許現在他的混雙成績良好,對於當初那有些挫敗感的經歷早已不放在心上了,「現在回想起在二隊的經歷,我只覺得呆得時間有點長,別的倒也沒什麼。」
「看著一起進入二隊的隊友先一步升上一隊,還是有些不甘心。因為在二隊只是訓練,沒有比賽,這樣很容易讓人沒有目標,感到茫然。」話題進行到這里,何漢斌的目光才第一次游移不定,漫長的二隊生活到底還是給他留下了一些陰影。「不過,倒也沒想過打不出來怎麼辦,朋友們也說我這點很好,單細胞,操心的事情不多。」何漢斌有些自嘲地笑著把談話進行了下去,「反正就是好好打唄,剩下的事情我也左右不了。」
在二隊的那段時間里,還有一件事讓何漢斌至今都感覺遺憾,那就是他的雙胞胎弟弟何漢青因為違反紀律被退回了省隊。小時候,人稱「大毛」「二毛」的何漢斌兄弟在青少年比賽中很惹眼,因為在他們之前,國內羽壇極少見到雙胞胎兄弟都打球的,當時很多教練都覺得,如果日後讓這對雙胞胎兄弟配合男雙,肯定會比普通人更加默契,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在何漢斌進入國家二隊近一年之後,弟弟何漢青也被選進了二隊,兄弟兩人開始配合男雙。但是,弟弟何漢青比較調皮,自我約束力差了一些,沒呆多長時間,就因為違紀被調整了。弟弟的離開讓何漢斌很遺憾,但也提醒他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地訓練。
抱著好好打就有希望的想法,單細胞的何漢斌逐漸迎來了轉機。在2006年夏天的晉江集訓中,他和沈燁替換了兩名一隊隊員,參加了一隊男雙組的10人合訓。「那時候就感覺有機會了。雖然並不是很明確,但是這個刺激作用還是很大的。」因為在晉江集訓表現出色,何漢斌和沈燁獲得出戰2006年8月的韓國超級賽的機會。比賽中,心氣正足的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殺入半決賽,在他們戰勝的對手中,就有賽事的頭號種子、丹麥老將埃里克森/倫加德。
憑著在韓國超級賽的出色表現,2006年9月的香港超級賽何漢斌也得以參加。正是在這次比賽中,他第一次和於洋搭檔出戰混雙。「那次就是臨時試著配一下,之前我和於洋從來沒有在一起練習過,所以教練沒有給我們訂什麼目標,打一場算一場而已。」
不過,這次臨時的配對在香港卻收獲了意外之喜,兩員初次合作的小將在比賽中發揮出色,在八分之一決賽中甚至戰勝了英國名將羅伯特森/埃姆斯,直到八進四時,他們才被後來奪冠的鄭波/趙婷婷拉下馬。「因為那次打得不錯,所以接下來我們還配對參加了中國公開賽,結果又進了半決賽。」
男雙的穩定發揮和混雙上的意外成就,似乎已經開啟了何漢斌的成功之路。但是在這兩站比賽之後,他和沈燁卻還是被「退回」了二隊。「只有比賽的時候才跟著一隊出去,訓練還是在二隊。前後抽調集訓也反反復復好幾次了。那時候,我心裡很癢,想著很快就能進一隊了,但是卻一直沒個結果。」
好在這種可望不可及的煎熬並沒有持續太久。好事多磨之後,2007年1月,何漢斌正式進入一隊,而他的國家二隊生活也就此被定格在了五年。「單打一年,雙打四年,真的呆得太久了。」

突然發現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了
正式升入一隊後,何漢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電腦。「以前在二隊,因為借別人的電腦用被教練發現,沒少被罰跑。」表情有些誇張,何漢斌得意地做著介紹,「除了出去比賽,能有自己的電腦也是進一隊的一大誘惑。」
帶著終於擁有個人電腦的喜悅,何漢斌開始了自己的一隊生涯。「才進一隊的時候,其實很輕松。因為教練主要關注的還是大隊員,每天在訓練場,我都是自己瞎興奮而已。因為沒什麼人管你,一下子還覺得太自在了。」告別二隊之後,何漢斌在一隊很快樂地「不受重視」地生活著。那時候,他的訓練重心在男雙上,混雙只是處於偶爾為之的狀態。
不過幾個月下來,無論搭檔是沈燁還是郭振東,何漢斌都沒能和他們在男雙項目上取得太好的成績。這期間,除了和郭振東在星級不高的奧地利挑戰賽上獲得男雙冠軍,其他比賽幾乎都止步前兩輪。男雙表現平平的時候,他和於洋臨時配對的混雙反倒大有收獲,在2007年3月的全英公開賽上他們挺進四強,緊接著又在4月的亞錦賽上力拔頭籌。「全英之後,我的重心就開始偏向混雙,而且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教練也慢慢關注起我了。」
但直到那時,何漢斌還不曾想過自己有機會參加2008年的奧運會,「當時只想過打2012年奧運會,因為我小嘛,而且到2012年的時候我的年齡正合適。」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是那麼出人意料。在2007年第一站奧運積分賽——新加坡超級賽的參賽名單上,何漢斌/於洋的名字赫然在列。「大概從那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有可能參加北京奧運會。因為奧運積分是從零算起的,每個人機會均等。好好打,也許就真的有機會。」

打到現在才感覺奧運會真的就在那裡
帶著對北京奧運會懵懵懂懂的期許,何漢斌/於洋組合開始征戰奧運積分賽。從新加坡超級賽的16強到印尼超級賽的半決賽,再到泰國公開賽的問鼎,兩個人一步一步走得比預想中順利得多。
「泰國的那場半決賽,可能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場比賽。因為和蘇凱特他們打,每次都是打三局,然後贏個2分,很艱苦。我體力應該算很好了,但那次打到最後我竟然抽筋了。」讓何漢斌說出印象最深的比賽,沒有多想,他就提到了和泰國組合的對決。「每次半決賽贏了他們,我們就一定是冠軍。在泰國是這樣,在馬來西亞也是這樣。所以有時候真的挺希望和他們碰的。」笑著說出勝泰必奪冠的理論之後,何漢斌反而嘆了口氣。因為距離奧運會越近,奧運積分賽越有競爭力,他心裡的莫名壓力也就越多。「大概是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打球開始有壓力了。之前都是打一場賺一場的心態,但隨著成績越來越好,隊里對你越來越重視,不用你想,壓力也就來了。」
不請自來的壓力,給何漢斌帶來的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得失心的加重也讓他在比賽中反而放不開手腳,2007年的世錦賽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記得開賽第一天戰勝日本選手後,何漢斌曾一本正經地告訴記者:「這次我們是奔著冠軍來的。」而當時讓他如此自信的源泉,就是此前幾站比賽所取得一系列好成績。但隨著他們一次次的出色發揮,對手早已注意到了這對年輕組合,世錦賽第二天同他們對陣的波蘭選手,就顯然是有備而來。第一局21比19險勝對手之後,波蘭人率先做出了變化,突擊兩人結合部的打法,很快讓他們占據了主動。反觀兩員小將在場上則變化不多,何漢斌更是沒有打出自己的節奏,放棄了抽壓的特點,一味消極地推擋,讓他的情緒越發低落。最終,後兩局接連以17比21和13比21失利的他和於洋,成為了該屆世錦賽中國隊第一批出局的選手。事後回憶起當時的先勝後敗,何漢斌承認是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贏了第一局之後,多少有了些想法。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看到了贏球的機會反而把握不住了。」
同樣因為急於求成導致的意外失利還出現在今年的韓國超級賽上。當時剛剛在馬來西亞超級賽奪得冠軍的他們,只要在韓國打入四強,就將一舉超過印尼選手,躋身奧運積分的前四位,繼而占據一個奧運參賽名額。然而在韓國,他們首輪就意外落敗。「一場一場拼下來之後,才確實感覺到奧運會真的就在那裡。但離得近了,反而就想讓你馬上抓在手裡。那次比賽賽前,我們就被告知只差幾百分了,要好好抓住機會。但機會最後還是從眼前溜走了。」不無遺憾地搖了搖頭,何漢斌又變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的笑容依然還在,「所以後面的全英賽和瑞士賽我們要好好打,爭取為中國隊多拿下一個奧運名額。」

我們自己總結過成績波動的原因……
何漢斌和於洋同歲,但是由於於洋進一隊比他早,經歷的大賽比他多,所以在兩人的配合過程中,於洋似乎說得更多一些,而何漢斌經常是站在那裡很認真地聽。「打混雙,女隊員通常要在網前組織球路,控制節奏,加上於洋比我的經驗多,所以她說的多一些,我也比較能聽得進去。」談及與於洋的配合,何漢斌顯得很謙虛。
因為賽程賽制的關系,奧運積分賽有很多是兩站或三站連在一起打的,全英公開賽和瑞士超級賽就是首尾連接的一個例子。而何漢斌/於洋組合在這種連續作戰中,往往只能在一次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新加坡的16強,印尼的半決賽;丹麥站冠軍,法國第二輪出局;馬來西亞奪冠,韓國一場未勝……
當話題進行到這個波峰波谷震盪得實在太快的曲線,何漢斌沒有像預料的那樣變得無奈或是環顧左右而言他,反而突然很興奮地說,「這個問題其實小於洋也和我總結了!」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按我們的總結,我們最大的問題還是缺少變化。因為現在成績越來越好,從我們沖擊別人已經慢慢變成人家研究我們。像歐洲選手,他們可能絕對實力相對弱一些,但是戰術研究方面很厲害。比如我們剛剛在丹麥打出了什麼新戰術,他們在法國可能就做出了針對性的調整,而我們這時卻不能隨機應變,所以一下子就被打敗了。韓國的情況和這也差不多。應該說,作為小隊員,我們還是過於依賴教練了。場上出了問題,總想等教練來解決,但其實很可能當時教練說了什麼自己根本都聽不進去……」長篇大論之後,何漢斌最後給出了結論,「所以我很佩服林丹,因為他能在場上自己作出調整和變化,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學習。」
除此之外,何漢斌還直面擺不正心態的要害。「我們面對很難打的對手時,反而狀態更能調動出來,處於拼對手的立場,水平發揮得就很充分。但是面對實力不如我們的對手,我們反而擺不正位置。如何保證在比賽中不溫不火的穩定發揮,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難的問題,畢竟小隊員的特點就是敢拼,穩定性還需要在比賽中繼續磨練。」一本正經地說完之後,何漢斌眼神篤定地看向前方,「我要趕快成熟起來才行。」
談話的最後,不可避免地還是說到了近在咫尺的北京奧運會,這時的何漢斌恢復了平日里的輕松模樣,「如果能打,那就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因為年輕,怎麼講都是打一場賺一場,所以努力拚到最後就是了。反正結果到底怎樣我也左右不了。」
「想過在奧運會上奪冠嗎?」
「想過,因為我們跟所有的混雙強手都打過,也差不多都贏過,所以我們還是有信心的。」何漢斌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奧運冠軍的渴望,在他眼中,只要能夠登上奧運會的舞台,一切皆有可能。(毛偊)

6. 馬林獲得過多少個世界冠軍

國際榮譽:
1996 亞洲杯男單冠軍
亞洲錦標賽混雙冠軍
1997 澳大利亞公開賽男雙冠軍
馬來西亞公開賽男雙冠軍
1998 亞洲錦標賽男雙及男團冠軍
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冠軍
1999 瑞典公開賽男雙冠軍
法國公開賽男雙冠軍
首屆世界乒乓球俱樂部錦標賽男團冠軍
第4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混雙(與張瑩瑩)冠軍,男單亞軍,男團亞軍
2000年第21屆世界盃男單冠軍(這也是中國乒乓球隊在改大球後所奪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2001年第4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團冠軍,男單季軍,男雙、混雙八強;九運會男單、男雙冠軍;丹麥公開賽男單冠軍、男雙亞軍;日本公開賽男單四強、男雙冠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開賽男單、男雙亞軍,國際乒聯巡迴賽總決賽男單冠軍
2002年美國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德國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波蘭、丹麥公開賽男單冠軍,荷蘭公開賽男雙冠軍,國際乒聯總決賽男雙冠軍,亞運會男團冠軍,男雙季軍、混雙季軍;
2003年第47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混雙(與王楠)冠軍、男雙(與秦志戩)季軍,男單八強,韓國、中國、丹麥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日本公開賽男單四強、男雙冠軍,德國公開賽男單亞軍,瑞典公開賽男雙冠軍,國際乒聯總決賽男雙冠軍,第24屆世界盃男單冠軍(這也是中國乒乓球隊在11分賽制下奪取的第一個男單世界冠軍);
2004年第47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團冠軍,希臘公開賽男雙冠軍,新加坡公開賽男雙冠軍。男單亞軍,無錫站男單、男雙冠軍,總決賽男雙冠軍,男單亞軍,第28屆雅典奧運會男雙(與陳玘)冠軍,男單十六強;第25屆世界盃男單冠軍;
2005年卡達公開賽男單、男雙亞軍,中國公開賽(哈爾濱站)男雙亞軍,第48屆世乒賽男單亞軍,男雙季軍(與陳玘),世界盃男單季軍;
2006年卡達公開賽男單亞軍,科威特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第48屆世乒賽男團冠軍,第27屆世界盃男單冠軍,亞運會男團冠軍,混雙(與王楠)冠軍,男雙(與陳杞)亞軍,男單亞軍;
2007年49屆世乒賽男雙(與陳玘)冠軍,男單亞軍,混雙(與王楠)亞軍,世界盃男單八強,第5屆世界盃男團冠軍;克羅埃西亞公開賽男雙冠軍(與王皓),卡達公開賽男單冠軍,科威特公開賽男單亞軍,中國公開賽男單冠軍,法國公開賽男單冠軍,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男子單打冠軍,男雙亞軍(與王皓)。
2008年第49屆世乒賽團體賽男團冠軍。卡達公開賽男單冠軍。國際乒聯巡迴賽日本站 男單冠軍,團體冠軍.韓國公開賽亞軍,男雙亞軍(與馬龍),第29屆北京奧運會男團冠軍、男單冠軍。
2008年中國乒乓球公開賽男雙冠軍(與王勵勤)
2008年國際乒聯總決賽男單4強
大王者杯4強
科威特公開賽男單4強男雙冠軍(與陳玘)
卡達公開賽男雙4強,男單亞軍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獲得了四屆世界盃冠軍的選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蟬聯世界盃男單冠軍的人。被譽為世界盃先生。他是全世界獲得乒乓球奧運冠軍最多的男運動員,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男雙、男團三項冠軍於一身的選手。在第29屆奧運會結束後,他獲得了15個世界冠軍,成為中國乒乓球男隊獲得世界冠軍頭銜最多的運動員。

7. 馬來西亞史上首塊奧運金牌來自什麼項目

截止2016年裡約奧運會,馬來西亞從未在任何項目上獲得金牌。

馬來西亞自1964年首次參加奧運會以來,共獲得6枚銀牌和4枚銅牌。其中1992年獲得首枚獎牌(銅牌),在1996年、2012年各獲得一銀一銅,2008年獲得一枚銀牌,2016年獲得4銀1銅的最佳成績。

(7)馬來西亞總冠軍多少人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體育強項:羽毛球。

馬來西亞在馬羽毛球項目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強國之一(丹麥、中國大陸、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歷代皆有人才出,李宗偉,華裔,男子單打選手。從1998年開始代表馬出外參加比賽,在2003年在馬來西亞衛星羽球賽贏得首個冠軍。

常被拿來與中國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麥的皮特·蓋德並列為四大天王。李宗偉如今仍然是中國羽毛球男子單打的有力對手。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拉昔夫與耶萊尼兄弟奪得男雙銅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謝順吉與葉錦福贏得男雙銀牌,拉錫德摘取男單銅牌。李宗偉與林丹,兩人在2008年與2012年連續2屆奧運會雙雙闖入男單決賽,李宗偉連續2次都遺憾獲得銀牌。

8. 邁克爾·舒馬赫,KIMI,阿隆索,馬薩,漢密爾頓

我認為是舒馬赫,畢竟他創造的成績目前為止是無人超越的,也許以後漢米爾頓會超越(他畢竟還年輕),但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

F1生涯:(該成績截止至06賽季巴西分站)

年度總冠軍次數: 7次(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首次F1大獎賽: 1991年比利時斯帕
第一次獲得積分;1991年義大利GP(第5名)
首次登上領獎台: 1992年墨西哥 (第3名)
首次分站賽冠軍: 1992年比利時
首次桿位: 1994年摩納哥
F1最後一戰:2006年巴西 英特拉格斯賽道
F1大獎賽參賽次數:250
F1大獎賽登台次數: 154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91次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68次
F1大獎賽創最快圈速次數: 76次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1369分 (F1歷史上唯一一位積分超過1000分的車手)

1987年,邁克爾·舒馬赫參加卡丁車大賽並獲得冠軍,開始了其職業賽車生涯。之後,他轉到福特方程式賽車,並在歐洲和德國的錦標賽中分獲第二(第一名是前索伯車隊車手米卡·薩洛)和第四名。1989年,舒馬赫參加了德國三級方程式賽車,與他的隊友漢塞爾·弗倫岑並列第三名,與第二名僅差1分。1990年,他在該項賽事中5次獲勝,並在贏得澳門和斐濟大獎賽冠軍之後,取得了該賽季德國三級方程式的冠軍。

舒馬赫對Sports cars也非常熟悉,他是梅賽德斯少年隊的隊員,並贏得過在墨西哥城舉行的比賽。1991年,他再次駕駛Sports cars贏得了在Autopolis舉行的比賽。同年,他初次參加F3000大賽,並在日本sugo的比賽中獲得第二名。更為重要的是,1991年,舒馬赫首次涉足F1,代表喬丹車隊參加了比利時大獎賽。他在排位賽中獲得第七名,但由於離合器出現故障,在正式比賽時未能跑完第一圈。這是他唯一一次代表喬丹車隊參賽,之後,他很快就被貝納通車隊挖走了。

1992年,舒馬赫8次登上F1的領獎台,其中在比利時站首次登上分站賽冠軍寶座。賽季結束時,他以53分獲得第三名。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並贏得了葡萄牙站比賽的冠軍。1994年,舒馬赫令世界對他刮目相看,代表貝納通車隊參賽的他擊敗了威廉姆斯車隊的塞納獲得了當年F1的冠軍。塞納逝世後,舒馬赫似乎是不可戰勝的,雖然當時貝納通車隊陷於作弊的謠言之中,但他們戰勝了所有的諸如取消資格及禁賽的困難。在澳大利亞站的比賽中一次有爭議的事故後,舒馬赫爾以一分的優勢擊敗了達蒙·希爾取得了冠軍。九次勝利後,舒馬赫贏得了他的第二個F1冠軍。1996年,舒馬赫轉到法拉利車隊。

那一年,他將不甚可靠的法拉利賽車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共贏得了三個分站賽冠軍。1997年的競爭更加激烈,他贏得了摩納哥站、法國站、加拿大站、比利時站和日本站的冠軍,並以領先威廉姆斯車隊車手維倫紐夫一分的優勢進入了最後一站西班牙赫雷斯站的比賽。比賽卻又一次出現了爭議,兩人的賽車撞到了一起。維倫紐夫繼續比賽獲得了冠軍,舒馬赫卻被國際汽聯取消了成績。

1998年,法拉利賽車的可靠性能大大加強,邁克爾·舒馬赫也定下了取勝的決心。雖然賽季一開始邁凱輪車隊占據了領先的地位,但是舒馬赫並未放棄,駕駛著法拉利賽車盡力追趕,贏得了6個分站的比賽。在最後的角逐中,舒馬赫雖然獲得首發位置但起跑並不理想,隨後又在比賽中爆胎,從而第三次失去了奪冠的機會。

1999賽季對舒馬赫來說並不順利,他在開幕賽中就遇到了問題,但隨後他迅速領先。正當他有望為法拉利車隊奪得冠軍的時候,悲劇發生了。在英國站第一圈的比賽中,舒馬赫的腿因事故骨折,好幾個月無法參加比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賽季繼續進行而無能為力。他在當年最後兩站的比賽中重回賽場。盡管舒馬赫的隊友埃爾文最終以微弱的差距失去了年度冠軍車手的頭銜,但他們為法拉利車隊奪得了自1983年以來的第一個年度車隊冠軍。

2000賽季,埃爾文加盟美洲虎車隊,舒馬赫開始與巴里切羅搭檔。這個賽季無疑成為舒馬赫賽車生涯中最輝煌的賽季。贏得頭三站的比賽後,似乎這位法拉利王牌車手沖冠的勢頭無人可擋。雖然賽季中段的一些失誤使舒馬赫領先邁凱輪車手的優勢大大縮小,但舒馬赫奪冠的決心並沒有動搖。在倒數第二站日本鈴鹿站的比賽後,舒馬赫贏得了他的第三個世界冠軍並為法拉利車隊奪得21年來首個年度車手冠軍。在最後一站馬來西亞站中的比賽後,他還為法拉利車隊贏得了年度車隊冠軍。

2001年,法拉利車隊和舒馬赫從第一站澳大利亞站的比賽到最後一站日本站的比賽一直占優。在17站的比賽中,舒馬赫打破了無數的紀錄,並在倒數第5站匈牙利站的比賽中提前贏得了他的第四個世界冠軍。他現在是贏得大獎賽冠軍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超過了阿蘭·普羅斯特的52次,以及胡安·曼紐爾·方吉奧的五個世界冠軍的紀錄,舒馬赫帶著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強大的法拉利車隊一起開始了2002年賽季。

從賽季的第十一站起一直到整個2002賽季末,這位德國明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紀錄,證明著他的冠軍實力。而2002年在奧地利也出現了不光彩的一幕,隊友巴里切羅迫於車隊壓力將勝利讓給了舒馬赫,接踵而來的是車迷們對站在領獎台上的世界冠軍噓聲一片。至今這一舉動仍處於激烈的爭論之中。

2003賽季,舒馬赫與吉米·萊科寧和胡安·帕伯羅·蒙托亞對冠軍頭銜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但混亂的美國大獎賽使又一個世界冠軍成為了舒馬赫的囊中之物,同時德國車王獲得的的車手冠軍頭銜也增加到了了6個。2004賽季,邁克爾·舒馬赫再次統治了F1賽場,在前13場比賽中他獲得了其中12場比賽的勝利,加上在賽季倒數第2場大獎賽-日本大獎賽再次拿到冠軍,從而使自己在2004年的獲勝場次達到了13次。今後我們可能很難看到有人能夠打破舒馬赫獲得7個車手總冠軍的這一紀錄了。

2005賽季沒有被邁克爾·舒馬赫打破的紀錄已所剩無幾,我們唯一想知道的是如果他能夠接受一位水平相當的車手作為隊友的話,他還能獲得多少車手冠軍頭銜、拿到多少場大獎賽的勝利。不幸的是,我們永遠無法知道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車手到底有多麼偉大。

F1世界大獎賽自1950年舉辦以來,迄今為止一共產生了27名冠軍,其中有13人曾經獲得兩次以上的冠軍。其中胡安-曼紐爾-范吉奧一共獲得五次冠軍,這個記錄使其他冠軍車手黯然失色,整整保持了五十年無人打破。而現在,邁克爾-舒馬赫,則以他的七屆冠軍成為新一代巨星,他的成就超過了前輩,在同時代的車手中更是無人可比,而且他似乎一點都沒有退步的跡象。

1973年-開始參加卡丁車比賽
1984年-德國少年卡丁車冠軍
1985年-德國卡丁車賽少年組冠軍,世界少年卡丁車賽亞軍
1986年-德國青年卡丁車季軍,歐洲卡丁賽亞軍,歐洲卡丁車決賽季軍
1987年-德國青年卡丁車冠軍,歐洲卡丁賽亞軍,歐洲卡丁車決賽冠軍
1988年-德國卡丁車賽冠軍,歐洲福特方程式亞軍,德國福特方程式第6名
1989年-德國三級方程式亞軍
1990年-德國F3錦標賽冠軍
1991年-初次亮相F1賽場,並分別代表喬丹及貝納通車隊出賽
1992年-完成F1賽季,獲得車手總積分第3
1993年-取得52個積分列成績第4
1994年-擊敗希爾奪得世界冠軍
1995年-代表貝納通車隊再次奪得世界冠軍
1996年-加盟法拉利車隊初顯車神本色,列總排名第3
1997年-參加F1比賽,雖然積分列第2,但被指故意下維倫紐夫相撞被取消成績
1998年-參加F1比賽取得86個積分,但只能屈居第2
1999年-由於中途的比賽發生撞斷腳的意外,最終只取得44分,列總成績第4
2000年-為法拉利車隊獲得21年來首個車手總冠軍,同時也贏得了車隊總冠軍
2001年-提前4站奪得車手總冠軍,舒馬赫因此寫下光輝一頁
2002年-本年度舒馬赫記世人的焦點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的表演讓人嘆為觀止,拿下第5次F1車手總冠軍
2003年-在前幾站發揮不理想,但隨著F2003-GA 的推出,舒馬赫再次證明了他才是當今的車神,成功第6次贏得車手總冠軍
2004年-繼續代表法拉利出賽,毫無懸念地第7次奪得世界冠軍
2005年-一站一胎的比賽,讓舒馬赫只贏得鬧劇般的美國大獎賽,憑借其經驗,最終名列年度第三
2006年-在蒙扎賽道奪冠後,宣布2006賽季結束後退役
2006年巴西站後退役。

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第二名為方吉奧5次)

連續奪得年度總冠軍次數:5次(2000年至2004年) [F1年度車手總冠軍一覽]

分站冠軍次數:91次(第二名為普羅斯特51次) [F1車手分站勝利次數統計]

桿位次數:68(前紀錄艾爾頓-塞納65) [F1車手桿位排行榜]

參加分站賽次數:250(距離帕特雷斯257次參賽紀錄只差7場) [F1車手參賽次數統計]

F1生涯總積分:1369分(第二名為普羅斯特798分) [F1車手總積分統計]

單賽季最多分站冠軍次數:13次(2004賽季)

單賽季連續獲勝場次:7場(2004賽季)

登上領獎台次數:154(第二名為普羅斯特106次)

比賽最快圈速次數:75(第二名為普羅斯特41次)

單賽季個人最多積分:148分(2004賽季)

單場分站賽奪冠次數:7次(加拿大站、法國站)

上演「帽子戲法」次數(獲得桿位、跑出單圈最快並獲得冠軍):22次

連續在分站賽上得分次數:2001至2003年期間24站比賽連續得分

連續在分站賽上登上領獎台次數:2001至2002年期間連續19站

歷史上唯一一個曾在一年的各個分站賽中全部進入前三名的車手:2002賽季

年度車手積分榜上與亞軍差距最大的一次:2002年領先67分獲得冠軍

賽季過程中最早鎖定年度總冠軍:2002年離賽季結束還有6站時已經衛冕

可以說,舒馬赫是當之無愧的車神,如果你說舒馬赫之所以能取得世界冠軍是因為他所效力的是一支好的車隊,那麼,在2003賽季,舒馬赫的表現可以將這一番言論徹底粉碎。在賽季之初,舒馬赫的實力一度受到懷疑,2003賽季舒馬赫的冠軍應該說是最艱難的一次,F2003-GA並沒有真正讓舒馬赫成為無敵,在關鍵時刻,舒馬赫靠的是自己的經驗,出色的技術,以及臨場的發揮,當然不能缺少的是天賦,舒馬赫就是集這些因素於一家的車王,當然,你可以說舒馬赫也有挺多缺點,他在比賽關鍵時刻的抉擇的確受到一些爭議,但月無圓月,人無完人,讓我們一起看一下車神在2004賽季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吧。2004賽季,舒米敘寫著輝煌,他的紅色江山,已沒有人敢於覬覦!盡管2007他走了,但我們知道他 是舒迷心中永遠的王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3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88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2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0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18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4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28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5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