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為什麼降價
㈠ 為什麼中國進口棕櫚油的再馬來西亞的多,而印尼的少呢
因為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品質比較好,而且馬來西亞離中國比較近,運費比較便宜
㈡ 棕櫚油價值如何,有介紹嗎
供給:
——棕櫚油依賴進口
中國棕櫚油基本依靠進口,2013-2020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6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到達低點,僅為468.9萬噸相比2015年減少了17.68%。2020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為671.8萬噸,相比2019年小幅減少1.35%。
綜合來看,受供應端收緊影響,2021年國內棕櫚油市場整體處於上行通道,價格重心在震盪中不斷推升,年內期現貨價格均漲至10年高點。馬來西亞棕櫚油步入減產周期,勞動力短缺造成的減產影響減弱,且馬來西亞內閣會議同意所有已獲准領域重新向外籍勞工開放,意味著馬來西亞種植業將重啟外籍勞工入境,預計勞動力恢復後馬棕產量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國際市場供應緊缺,導致我國棕櫚油價格一路飆升。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截至2021年11月,棕櫚油期貨價格已達到10398.59元/噸,棕櫚油價格上漲無疑提高了食品加工業的成本,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棕櫚油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㈢ 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對我國內棕櫚油期貨影響大嗎如果影響大,那主要原因是什麼
可以說做為現代商業行為,傳統市場的供求對價格的影響很小了!現在是金觸資本時代,決定商品價格的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資金的趨向性而非市場關系!
㈣ 馬來西亞 棕櫚油 什麼結果什麼時候收割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182萬噸
中國糧油信息網 2013-11-08 10:07:02 來源:本網論壇 【大 中 小】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增加,不過增幅受限,因有利於提升產量的季節性因素影響逐漸減弱,且季雨季降雨打壓產量。
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產量逐漸減少,因潮濕天氣令收割難度加大。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總產量約佔全球棕櫚油供應的30%。
棕櫚油產量通常在10月最為旺盛,但今年卻逐漸減少。調查顯示,10月棕櫚油產量或較9月減少3.3%,至185萬噸,為八個月內首度減少。
馬來西亞氣象部門10月底發布警報稱,該國多數地區將迎來雷暴和強降雨,其中包括Sabah、柔佛和Pahang等主要棕櫚油生產區。
洪水或已擾亂棕櫚油收割並妨礙交通運輸。
對10月產量增幅下滑的預估料有助於緩和出口略微放緩的影響。預計10月棕櫚油庫存僅較9月的178萬噸增加2.2%,至182萬噸。
調查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出口或環比下滑0.3%,至160萬噸。
盡管棕櫚油產區天氣潮濕,但一些種植戶稱產量或不會大幅下降,除非天氣條件突然惡化。
一位來自棕櫚油種植企業的高層稱:「不利天氣正是熱門話題,但當前時節開始降雨很正常。」
「毫無疑問,在當前時節降雨很多並不稀奇。但若天氣狀況未繼續惡化,那麼我認為產量不會受到過大影響。」
**國內消費量**
調查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消費量約為225,000噸,正常水準為150,000-180,000噸。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產品進口量料升至20,000噸,9月為19,483噸。
**影響因素**
對產量下滑和供應趨緊的預期提升指標BMD毛棕櫚油期貨價格在10月上揚11.8%,為三年來最大月度升幅。
稍早預估顯示,今年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或觸及逾1900萬噸的紀錄高位,去年為1879萬噸。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9月棕櫚油產量僅為1370萬噸左右,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0萬噸。
但貿易商和種植戶稱,即便單產減少和收割受阻,但庫存料不會大幅減少,因年底前出口需求下滑。
一位外資商品經紀公司的貿易商稱:「自現在起,棕櫚油產量將逐步下滑,且降雨亦會阻礙收割工作的進行。但受出口減少影響,棕櫚油庫存降幅不會太大。」
通常,馬來西亞第四季度棕櫚油出口會放緩,因冬季氣溫偏低導致棕櫚油凝固,令買家需求減少。
該國政府提出了一項計劃,將棕櫚油和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由目前的5%增加到7%。若此項政策成功實施,那麼來年棕櫚油庫存或趨於緊俏。
行業高層和政府官員稱,上調混合比例至7%的計劃或從12月開始強制執行,因與相關各方的磋商已接近尾聲。
印尼將維持11月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在9%,而馬來西亞則決定繼續將出口稅維持在4.5%不變。
㈤ 影響棕櫚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眾多,投資題材豐富,是一個極佳的期貨投資品種。影響棕櫚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國內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情況,大馬、印尼的產區天氣、收獲情況,國際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向中國出口的船運情況以及匯率變動等等。另外,東南亞地區天氣、地質災害發生頻繁,這對棕櫚油價格也將會產生經常性的影響,當地政治局勢、出口國政策變化等也對棕櫚油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用途的變化上來看,棕櫚油用途的增加近年來直接影響著其市場價格。目前,隨著能源價格的一路走高,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之一,其需求得到了迅速增長,其價格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影響。
棕櫚油價格波幅大,而且日內價格波動頻繁,投資機會較多。今年初到目前,大馬棕櫚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50%,期間還有兩次較大幅度的調整,這種波動大的特點適合長線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而其日內價格波動頻繁又受短線交易投資者的青睞。
棕櫚油還有著較多的跨品種、跨市場套利機會。棕櫚油是國際油脂市場上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最大的品種,由於其消費與豆油、菜籽油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其價格漲跌對豆油、菜籽油影響很大,是國際食用油脂市場的風向標,同時與相關品種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性。目前,國內豆油、菜籽油期貨均已上市,與棕櫚油將形成完整的油脂期貨系列,這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跨品種套利機會。
棕櫚油期貨交易門檻較低,適於一般大眾投資。棕櫚油期貨交易所收取的交易手續費設定為不超過6元⁄手,按照棕櫚油現貨價格8100元⁄噸計算,每手棕櫚油合約(10噸)的交易手續費不到合約價值的萬分之一。低手續費意味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按照棕櫚油的最小變動價位2元⁄噸計,變動一個價位,投資者每手棕櫚油的價值變動20元,而買賣一手費用不超過12元,加上期貨經紀公司的手續費後,看對方向的投資者都有利可圖。
另外,國內棕櫚油需求旺盛、經營企業眾多,將為棕櫚油品種流動性不斷增強提供有利條件。張家港江海油脂接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成軍表示,近年來我國棕櫚油需求不斷增長,進口規模不斷擴大,棕櫚油市場正處於擴張階段,現貨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棕櫚油現貨交易非常活躍,有眾多的貿易企業參與其中。目前國內有棕櫚油貿易企業近萬家,給棕櫚油期貨交易活躍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不過,由於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較多、波動較大,投資者面臨的投資風險也較高。對於棕櫚油期貨品種,投資者應特別關注東南亞台風、地震等天氣和地質災害情況及當地政治局勢,防範突發因素帶來的市場風險,同時做好資金管理,控制相應風險。
㈥ 期貨高手,問一下為什麼馬來西亞的貨幣貶值對於棕櫚油利多,而巴西的貨幣貶值對國際糖價是走弱的,兩個國
一國貨幣的貶值意味著物價的上漲,也就是通漲.要分析商品為何上漲或下跌,影響的因素很多,要找到主要的因素.棕櫚油前期炒作天氣影響減產的情況,如果是再加上本國貨幣貶值,有可以是影響其價格上漲.國際原糖在庫豐過剩的情況下,貨幣貶值也未必會影響其價格上漲,.
㈦ 棕櫚油的漲跌和馬棕油漲跌是否有關系
有關系,因為馬來西亞是棕櫚油大國。和美豆油也有關系,因為也可用來做食用油;和原油也有關系,因為也可以用來做生物燃油的原料。
㈧ 棕櫚油為什麼不掉價
從巧克力到化妝品,都離不開的這種原材料,所以不減價。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分別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大的棕櫚油生產國,然而,疫情使得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生產受到明顯影響,並導致全球棕櫚油價格出現波動,全球多個依賴棕櫚油的行業也產生連鎖反應。
產量的下滑對於價格也帶來了明顯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植物油價格已經連續12個月上漲。
棕櫚油價格在過去一年已經翻了一倍還要多,所以,近期也出現一定沖高回落的跡象。標普全球普氏6月14日發布的報告指出,馬來西亞當地8月份的棕櫚油期貨交易價格在當天下滑了10%左右。
棕櫚油不僅是主要的食用油,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從巧克力到化妝品,多種商業產品的生產都離不開它,因此,棕櫚油價格的變化也可能為下游產業鏈帶來一定的價格壓力。
棕櫚油: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世界油脂總產量中的比例超過30%。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
受全球棕櫚油種植面積擴張以及成熟棕櫚油麵積提高等因素影響,2012年全球棕櫚油產量繼續增加,或創下歷史新高。
2012年年底,國內棕櫚油現貨市場回暖,主要是「兩節」需求啟動刺激終端貿易商加快采購。但與此同時,國內棕櫚油進口到港速度加快,遠超需求增加量;棕櫚油進口成本下滑,遠期預期更低。
㈨ 如何降低棕櫚油的酸價
沒辦法降低棕櫚油的酸價。
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
棕櫚油,又稱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為不幹性油。油棕果原產於非洲西海岸,20世紀70年代東南亞開始大量種植,到80年代東南亞的油棕面積和產量都已超過非洲。20世紀20年代我國曾從馬來西亞引種海南島,後來雲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均有種植,但產量不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棕櫚油產量是各種植物油脂中增長最快的,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國際植物油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我國由於受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生產發展緩慢,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大量進口,進口量佔世界棕櫚油貿易量的15%以上。
油棕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最多可生產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馬來西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產量是4.5噸毛棕櫚油。
棕櫚油是植物油的一種,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豬油和牛油等。由於棕櫚油與各種油脂的相互關系,棕櫚油的價格也是隨著世界一般油脂價格的遊走而浮動,同時,棕櫚油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很大。
油棕樹最早源自西非。工業棕櫚油是紅色的,從棕櫚樹皮提取,而棕櫚仁油是白色的,從裡面的內核提取。棕櫚油和棕櫚仁油的生產過程是復雜的。主要經過以下幾個工序:除菌、提煉、漂白、除臭。
我國食用油市場份額從大到小,依次為:豆油,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其他油脂,棉籽油。
㈩ 馬來西亞棕櫚油對國內豆油期貨價格的影響
豆油期貨更多的是受大豆和豆粕期貨的影響吧。受美盤影響大些吧。。反倒是棕櫚油受豆油影響比較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