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有多少中小企業

馬來西亞有多少中小企業

發布時間: 2022-06-25 19:31:22

Ⅰ 馬來西亞公司有哪些稅種

馬來西亞公司所得稅稅率

居民和非居民公司(包括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公司稅率為20至24%。 從1997年到2018年,馬來西亞的企業稅率平均為26.41%。 為了幫助商業實體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已將中小企業的企業稅率從19%降至18%(2017年課稅年的應課稅收入不高過RM500,000)。


注冊馬來西亞公司後別忘了還有報稅這一項事務,不管馬來西亞公司經營與否,都必須做賬報稅,確認及更新馬來西亞公司注冊資料,保證公司合法性。因此,在注冊馬來西亞公司後一定要記得繳稅。

馬來西亞公司繳稅種類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一種是直接稅,包括所得稅、不動產利得稅和石油所得稅等。

另一種是間接稅,包括國產稅、關稅和進出口稅、銷售稅、服務稅和印花稅等。

注冊馬來西亞公司繳稅流程主要兩種,分別是針對馬來西亞個體戶與馬來西亞合夥企業的流程和針對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的流程。

馬來西亞公司繳稅主要三種,分別是個人所得報稅、馬來西亞個體戶與馬來西亞合夥企業做賬報稅和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做賬報稅。針對這三種不同繳稅類型,繳稅時間也不近相同。

馬來西亞個人所得報稅時間是在每年4月30前;

馬來西亞個體戶與馬來西亞合夥企業做賬報稅時間是在每年6月30號前;

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做賬報稅時間是在十八個月內要完成做賬、審計和報稅(新成立公司第一年),而注冊第二年或以上的公司要根據公司所制定的會計年度的6個月內要完成做賬、審計和報稅。

Ⅱ 馬來西亞華人未來怎麼辦

馬來西亞固執偏激封閉,很難發展下去的。


,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華人所佔比例正在逐年減少。根據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智庫「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如果該國目前的外向移民趨勢不變的話,到2030年,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將從1957年的38.2%下降到19.6%。若此數據屬實,那麼是何原因導致華人紛紛離開馬來西亞?對此,記者采訪了幾位馬來西亞華人,聽他們講述在馬來西亞的真實生活以及出走原因。

華裔在馬人口佔比下降近20%

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馬來西亞華人邱先生向記者證實了美國媒體的報道。他說:「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馬來西亞現有人口約3100萬,其中華人比例約為20%多,也就是七八百萬左右人口,而之前所佔比例在40%左右,相較之下,華人確實減少了。」

目前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大三學生鄧世軒,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留學生,在馬來西亞留北京學生會中擔任副主席。據鄧世軒介紹,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的國家,雖然擁有不少的多元社區,但華巫印(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的簡稱)很多時候不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區,而是形成以單一族群為主的個別社群。這是隨著各族群的生活習慣自然形成的,有歷史因素。

鄧世軒說:「如馬來人除了在城市生活以外,大部分集中在鄉村或城市邊緣地帶,主要是因為在殖民時代馬來人多數務農。而當時的華人移民多數經商及做苦力,於是在華人佔多數的城市或生活區漸漸發展起了城鎮式的社會,開始了買賣生活必需品的商業活動,所以現今華人一般集中在城市,華人同時也是國家城鎮建設的參與者。」

鄧世軒還談到生活中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相處。「大家也會互相買賣交流,但不會干涉對方的生活,或許在政治層面上大家的爭議會比較大,如對伊斯蘭法的認同及土著權益的態度。」

華人族群福利遭差別對待

曾在中國傳媒大學留學的馬來西亞華人女孩銘霓,目前在北京工作。她說,「確實有感覺到華人比例在慢慢降低,身邊人也有移民的傾向。」當被問及原因,銘霓坦言稱,「雖然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生活還不錯,但族群福利上會被差別對待。除了馬來人,其他族群常會被政府的一些政策打壓。比如教育方面,像國立大學,馬來族群能考進的幾率比較大。他們會有很多政府補貼,然而其他族群並沒有。」

銘霓對記者說,這種差別對待的現象在馬來西亞被稱為「固打制」。記者了解到,「固打制」,是指在教育方面實行以馬來人利益為主的種族配額制。「馬來西亞政府的大部分海外升學獎學金頒發給馬來人。在公立大學招生方面,馬來西亞當局也是以種族政策和『固打制』為由,將專業領域如醫科、工程系、法律、葯劑系及生物科技等分配給馬來人,華裔優秀生縱然成績顯著,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

已經於2015年移民至澳大利亞的馬來西亞華人林思霆,對記者談起她當初離開馬來西亞的原因。「國家對待華人的制度不公平、不公正。教育方面,在馬來西亞進入大學是有限制的,如果有100個學位,馬來人不管成績如何都可以佔有70個名額,剩下30個名額給華人和印度人。為了孩子只好移民澳大利亞,我不想我的孩子被不公平對待,我們可以一起競爭,但是在馬來西亞,是看膚色的。」除此以外,林思霆說,「政治方面,所有的政府高級職位也多是保留給馬來人,當局還利用種族和宗教分離人民。經濟方面,經商也必須保留一定的股份給馬來人,以前是30%,現在是51%,才可以發營業許可證。」

林思霆說,「我的祖先從中國南下南洋,到馬來西亞落地生根,到我們移民澳大利亞,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

專家分析:「馬來人優先」的思想仍根深蒂固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分析稱,馬來西亞華人比例在逐年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1957年建國初期,馬來西亞的華人和馬來人的人口比例是不相上下的。而華人比例出現逐年下降的原因,一是華人的出生率相較其他種族更低,像馬來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到四個孩子,甚至十幾個孩子,這就造成華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越來越低。

第二個原因是,馬來西亞政府實行的「固打制」,要求按照種族比例來錄取大學生,給馬來人很大的優待,導致華人去國外追求更好的教育,繼而在國外工作並移民定居。

第三個原因,雖然馬來西亞政府取消了以馬來人優先的新經濟政策,但馬來人優先的思想在馬來西亞還有廣泛的社會根基。這些因素導致越來越多的華人選擇外向移民。

許利平稱,華人比例下降是個客觀規律,而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未來十年還會繼續下滑。

馬來西亞吉隆坡唐人街(來源於人民網)

沒有華裔,馬來西亞不會有今天的面貌

馬來西亞,這個和我們相隔不遠、面積不大的國家,和中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繁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代時已有華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停留。至今,作為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馬六甲仍然保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跡。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但依然保留了華人的很多風俗儀式。此時開始,華人開始在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逐漸成為馬來西亞的重要民族。

在馬來西亞,華社通過中小企業為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部分最有名的大企業都來自華人。2009年,華社研究中心出版了《勤儉興邦—馬來西亞華人的貢獻》一書,書中詳盡地講述了一代代華人為馬來西亞做出的貢獻。書中寫道,「華人先輩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大膽開發錫礦、拓展農耕地、建立村鎮及塑造井然有序、充滿活力的社會,促使馬來半島各土邦逐漸繁榮起來。至獨立時,絕大部分華人已落地生根並安分守己地以這個國家為安身立命之地了。」

馬來西亞華人不僅搭建了中馬交流的橋梁,而且在加強中馬經貿合作、促進對華投資、增進中馬民間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其中較為知名的馬來西亞華人企業家有「U盤之父」潘健成,現任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享有「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之稱的郭鶴年,是馬來西亞最傑出的企業家。2012年12月12日,郭鶴年曾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曾經表示,沒有華裔社群,馬來西亞不會有今天的面貌;沒有華裔社群的支持,馬來西亞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Ⅲ 高分翻譯!!!

水平有限,請見諒!
韓國是受亞太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經濟危機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與韓國中小企業認為他們的破產率增加96 %是從1996年到金融危機最嚴重的1998年。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這些組織更多的勞動力密集型的,因此它們的生產力和業績的低效率,需要與大企業進行重組。
一個關鍵原因是自主創新率低,他們通過引進技術,簡化業務流程,提供洞察力和靈活性,必要的時候快速的業務重點的轉變是必要的。
就目前的情況,我們不能忘記的歷史和經驗教訓。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反映馬來西亞99.2 %的機構和貢獻32 %的該國國內生產總值, 56.4 %的總勞動人口和19 %的出口總額。
欣慰的是,在馬來西亞的銀行體系是健康的。在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之後, 2001年的金融領域已採取措施支撐銀行部門。
令人關注的是,在馬來西亞,利用智能技術來管理企業,提高生產率,已有很長時間,但只有大企業訂購。中小企業被視為`太小'得益於這種實現。這些機構,技術不是一個戰略組成部分,其業務就作出了決定。我們現在看到,因此,中小企業已經結束了庫存的應用(即去庫存化)。這些組織面臨的挑戰是將其個人的應用程序融入到整個企業的系統或讓他們互相溝通。

Ⅳ 馬來西亞有多少華人

馬來西亞有664萬左右華人。根據統計部門當日發布的簡要報告,2020年,馬來西亞全國人口約為3245萬人,其中馬來西亞公民為2980萬人,華裔馬來西亞公民佔23.2%。

馬來西亞華人來源:

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至馬來半島的中國人後裔。

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不再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Ⅳ 東南亞哪個國家分別中華文化濃厚、華人人數最多、華語流利、與我們最親近認同感

越南的是東南亞所有國家當中,歷史上受中國熏陶最深厚的一個國家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約有2000萬人,佔全世界海外華人總數的5/6.東南亞各國都有不同數量的華人,其中印度尼西亞華人數量最多,為480多萬;而新加坡是東南亞各國中唯一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占總人口的76%
與中國關系很好就是巴勒斯坦,比較好現有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等等國家。

Ⅵ 馬來西亞經濟怎麼樣介紹一下

馬來西亞經濟 上世紀70年代前,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 80年代中期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一度下滑,後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等措施,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2020宏願」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於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重視發展高科技,啟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近年來,通過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取得較快增長。巴達維上任後,在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著力控制財政赤字,取消了一批耗資巨大的形象工程,將重點轉向農業等基礎產業建設,帶動鄉村發展。積極推動消費和投資,把私營經濟作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新支柱。鼓勵發展旅遊、教育事業,實現經濟多元化。2006年4月,馬政府第九個五年計劃(2006~2010年)獲得國會通過,其主題是「共同邁向卓越、輝煌和昌盛」,施政重點是降低財政赤字,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加大農業投入,扶持中小企業,推動旅遊業發展。2006年馬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5427.66億令吉。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5.9%。 貨幣名稱:令吉(Ringgit)。 匯率:1美元=3.6 令吉(浮動匯率)。 通貨膨脹率:3.6%。 失業率:3.8%。

Ⅶ 馬來西亞有多少家電話公司

固定電話 --- Telekom
手提電話:
Maxis --- 012/017 (補充一樓的,maxis = hotlink,分別在於一個是開線,另一個是預付卡)
Digi ---- 014/016
Celcom ---- 013/019
XOX ---- 010
UMobile ---- 018 (它也是馬來西亞唯一以每秒鍾收費的3G通訊公司)

Ⅷ 中國企業投資馬來西亞需注意什麼

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出門旅行,國內到國外的著名地區都存在有中國人的影子。在許多人的印象里,馬來西亞一直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除了碧海藍天、熱帶島嶼、宜人風情外,馬來西亞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晉世界級一線城市!在首都吉隆坡,以城市地標雙子塔為中心的黃金三角區無疑是最繁華的地段。正如中國長城延綿不絕,吉隆坡雙子塔452米的巍峨的高度同樣引無數人遐想。
但是很多人對馬來西亞的認知度還不是很高,至少在投資環境方面不很了解。其實,馬來西亞是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兩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方面有著廣闊合作前景。雙子塔的背後,還存在著巨大的投資市場!接下來登尼特將帶你領略馬來西亞的「故事」!
馬來西亞自己也充分認識到了吸引外國投資的重要性,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引進外資,拉動經濟增長。2010年以來,馬來西亞政府加強了對首都吉隆坡的建設——斥資1,720億馬幣打造的「大吉隆坡計劃」。「一帶一路」下的「大吉隆坡計劃」--由中國承建的吉隆坡標志塔也是「大吉隆坡計劃」的一部分,中國將「三天一層」的中國速度帶到海外,刷新著這座城市的建造紀錄,把吉隆坡標志塔打造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明星工程。
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房地產的市場不斷在擴大,在快速增長,其原因就是不斷增加的吉隆坡城市人口,這些人無疑促進了當地房產的需求。事實上,「大吉隆坡計劃」對於當地房產市場的影響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從過去5-10年的房價漲幅狀態來看,吉隆坡的房價幾乎漲了兩倍。然而,驚喜的是,吉隆坡房價雖漲勢兇猛,但相較於亞洲其他熱門房產投資城市(新加坡、中國香港等)里仍處於較低的水平,現吉隆坡房價在2.5W-4.5W人民幣/平米左右,十分具有投資吸引力。另外,可觀的租金回報也是投資大馬房產的重要因素,現馬來西亞租賃投資回報率達到6.21%,遠高於中國大陸的2.66%、中國香港3.23%和新加坡2.94%。如此一來,馬來西亞房地產的繁榮景象已經可以預見!
並且在政府層面來說,政府為了促進國家的經濟增長,為了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採取很多政策和辦法,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程度: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外商投資的領域包含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多媒體和信息技術領域等;外國證券投資者可以在當地的股票交易所自由買賣股票和債券,並可以購買剛上市公司的新股;、馬來西亞目前在積極地進行私有化改造,外資企業可以參與企業私有化過程,同時可以參與由政府資助的發展項目;外資在商業銀行中最多能擁有20%的股份。馬來西亞正值房產價格起飛階段,低首付、低利率、高回酬,在未來看漲的種種利好因素下,是海外投資者的不二選擇。
登尼特提供馬來西亞投資領域全鏈條多元化服務,大數據互聯網平台高質量合作企業,以及權威質量信譽認證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馬來西亞投資服務,登尼特,20年專業經驗為您服務!我公司提供最專業的馬來西亞投資建議,最具競爭力的價格,最高性價比的服務。案例豐富,專業齊全,服務保證。「想您所想,解您所憂,供您所需」是我們不斷的追求。

Ⅸ 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的2117萬人口(1996年)中。馬來人和以伊班族及卡達山族為主的土著人佔60%。華人佔25.4%,印巴人佔7.6%。本世紀60年代以前,80%的馬來人生活在農村,經濟和文化相對落後。華人大批移居馬來亞是在19世紀下半葉。華人在馬來亞大部分從事商業、采礦業和建築業,因此大部分生活在城市。

馬來西亞的經濟來源有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出口,還有近來深海石油的開發都帶動了大馬的經濟穩步發展,尤其是多媒體超級走廊的興建,也給大馬帶來了資訊發展的希望.

馬來西亞是個回教國家,所以,憲法上,馬來人享有華人和印度人所沒有的某些特權,如大學教育,商業貸款等,政府鼓勵和幫助馬來人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形成:「馬來人掌權,華人經商」的局面.

馬來西亞是一個華人人數較多的國家.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華人兩大民族的關系呈現如下三個特點:一是政府的華人政策相對寬松,民族關系總體而言比較和諧;二是馬來人享有法定特權。華人謀求民族平等比在其他國家更難;三是民族糾紛連綿不斷,且呈越演越烈之勢。盡管馬來西亞的華人與馬來人的矛盾不算特別尖銳,但由於馬、華兩族法律地位的不同,以及從「馬來人特權」這個大原則指導下必然出現的施政偏差,馬、華兩族之間的矛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會消除,各種各樣的民族問題仍會不時出現,並對兩族關系產生重要的影響。

由於施政的偏差,當看到馬來人悠哉的生活,華人辛勤的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有相當一批馬來人也是很勤勞的.而且大部分馬來人是很善良和朴實的.如果你到馬來西亞搭乘計程車的話,宰你的大都是印度人和少部分華人,而不是馬來人.

Ⅹ 駐馬來西亞的中國公司有多少誰知道

目前有十八家!(大型企業)輕工業佔一半!建設業佔百分之十!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4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89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3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2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18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6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