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經商怎麼樣
1. 去馬來西亞經商有沒有什麼限制
只要你辦理了第二家園。就沒有什麼限制。如果沒有的話,應該無法合法經營。零售餐飲這些都OK的。只要味道好,價格合理還是很好做的。旅遊業的話就要考證,比較麻煩羅。棕油之類的產品國家或個別工人壟斷所以不能做進出口。像電子產品,衣服之類的都沒有問題。
2. 馬來西亞經濟穩步發展的幾個主要原因
馬來西亞的經濟來源有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出口,還有近來深海石油的開發都帶動了大馬的經濟穩步發展,尤其是多媒體超級走廊的興建,也給大馬帶來了資訊發展的希望. 馬來西亞是個回教國家,所以,憲法上,馬來人享有華人和印度人所沒有的某些特權,如大學教育,商業貸款等,政府鼓勵和幫助馬來人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形成:「馬來人掌權,華人經商」的局面. 馬來人和以伊班族及卡達山族為主的土著人佔60%。華人佔25.4%,印巴人佔7.6%。本世紀60年代以前,80%的馬來人生活在農村,經濟和文化相對落後。華人大批移居馬來亞是在19世紀下半葉。華人在馬來亞大部分從事商業、采礦業和建築業,因此大部分生活在城市。
3. 馬來西亞賣什麼好
你是到馬來西亞去經商的話,賣一些服裝啊,還有配件,首飾,電子產品都很好。
4. 馬來西亞開公司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
注冊馬來西亞公司好處
1、馬來西亞政治、經濟和貿易環境非常穩定;
2、馬來西亞基礎建設非常完善;
3、是投資者拓展東盟10國的跳板;
4、在馬來西亞注冊公司,企業在世界各地均可開立銀行帳戶;
5、可以注冊中文公司名稱與印製中文章程。
注冊馬來西亞公司材料
馬來西亞公司的英文名稱;所有公司股東、董事的個人資料(身份證或 護照復印件)、注冊資本和股份分配、委託書,章程等。
注冊馬來西亞公司條件
1、注冊馬來西亞公司名稱
馬來西亞公司名稱可以由英文或馬來文注冊,公司名稱通常是以 SDN.BHD結尾。SDN系馬來西亞語Sendirian的縮寫,意即「私人」。 BHD系Berhad的縮寫,意為「公司」。 SDN.BHD是指「私人有限公司」,單BHD一般指「公眾有限公司」。 在馬來西亞,企業一般注冊為個人企業、合夥人企業或私人有限公司,其中以SDN.BHD私人有限公司最為常見。如:TANNET (MALAYSLA) SDN.BHD。
2、馬來西亞公司注冊資本
在馬來西亞成立有限公司的最少注冊資本是10萬馬幣,注冊資本不要求一次性到位,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可分期到位。
3、注冊馬來西亞公司的股東和董事
成立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需提供兩位或兩位以上股東,股東可同時擔任董事。股東沒有國籍限制;同時需提供董事兩位或兩位以上,其中至少兩位董事是由馬來西亞當地居民,或是持有馬來西亞六個月以上簽證的外國人士擔任的
5. 馬來西亞投資需要什麼條件,要注意什麼
目前馬來西亞經濟排名東南亞第二,但馬來西亞房產價格遠低於其他國家。 申請人前提有改變 50歲以下的的申請人: 1、在申請批准之後,必需開設馬幣RM300,000的按期存款。 2、一年後,可以提取馬幣RM150,000 ,供被批準的金額,包括財產購買,醫療或子女在馬來西亞的教育。 3、從第二年開始直到整個計劃的期間內,必需在銀行保留至少馬幣RM150,000 的存款。 4、財力要求馬幣RM500,000 或更多更好。 5、要求有RM150,000馬幣的固定存款金額(在申請簽證之前,假如您購買的財產價值超過RM 1m) 6、銀行固定存款、現金、財產、股票可以作為財政實力證實的有效文件。 7、要求每月RM10,000馬幣最低月收入。 8、配偶是馬來西亞國籍的申請人也被獲准申請。 9、春秋在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也可申請(舊政策要求春秋在18歲以下的未婚子女) 10、若主申請人父母的春秋超過60歲,也可以隨申請人一起申請。 11、不答應申請人有兼職工作。 12、答應經商,經商要遵循更透明的尺度准則(舊政策經商有更多限制)。 春秋高於50歲者 : 1、一年後,可以提取馬幣RM50,000供被批準的用費,包括購買房屋、孩子在馬來西亞的教育費及供醫葯用途。 2、從第二年開始直到整個計劃的期間內,必需在銀行保留至少馬幣RM100,000的存款。 3、財力要求RM350,000 4、開設一個馬幣RM150,000的按期存款戶口 5、有效的財力可以用按期存款,現金,房屋,股票證實 6、政府或者貿易的退休金都被承認 7、假如採用退休金,在申請期間最低退休金需要證實每月有馬幣RM10,000 8、可以結合妻子或者丈夫的退休金 9、配偶是馬來西亞國籍的申請人也被獲准申請; 10、申請人的隨行子女從原來的18歲變更為21歲, 11、若主申請人父母的春秋超過60歲,也可以隨申請人一起申請 12、答應申請人有兼職的工作 13、申請人可以經商 馬來西亞房產最近幾年的波動,變化及未來走勢猜測。 選擇在馬來西亞投資房產的理由 第一:地輿位置優勝,無天然劫難,天氣宜人 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1990年和1994年舉辦兩屆馬來西亞觀光年。擁有飯店約1878家,飯店入住率55.3%。馬來西亞旅遊景點主要有:吉隆坡、雲頂、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熱浪島、邦咯島等。2006年赴馬外國遊客人數達1754萬人次,同比增長6.8%,旅遊外匯收入360.2億林吉特。 第二:政治不亂,文化多樣,糊口恬靜 實行英聯邦的法律體系和政治體系,享受最完善和不亂的社會體系體例。 第三:第二家園計劃,提供便利的旅居糊口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項目 www.contactmalaysia.com.cn 是馬來西亞政府為吸引外國資金、促進旅遊、發展經濟而出台的一項政策,目的是鼓勵外籍人在馬來西亞較長時間棲身。馬來西亞「我的第二個家園」計劃讓其他國家的人民能夠在配偶及孩子的陪同下,選擇在馬來西亞棲身或度過退休的糊口。成功申請者將獲得長達10年並可以終身更新的社交簽證。 第四:東西文化的交匯處,留學用度低廉,是留學歐美澳的跳板 第五:四分之一的華人數目,無語言障礙與文化差異 第六:最長可達30年的貸款期限 1)貸款利率低於海內,根據貸款者個人情況利率在4.3%-6%間浮動 2)五年內出讓轉售資產繳納5%純利增長稅,五年後出售則免繳稅 3)無窮購房產政策(每套房產價值50萬馬幣以上),貸款額度高達50%-80%(視貸款者個人情況而定) 4)市場不亂, 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房價仍會上漲,尚未形成泡沫經濟 第七:99年或永久地契擁有權 目前投資馬來西亞地產的主體是日本,韓國,英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
6. 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的2117萬人口(1996年)中。馬來人和以伊班族及卡達山族為主的土著人佔60%。華人佔25.4%,印巴人佔7.6%。本世紀60年代以前,80%的馬來人生活在農村,經濟和文化相對落後。華人大批移居馬來亞是在19世紀下半葉。華人在馬來亞大部分從事商業、采礦業和建築業,因此大部分生活在城市。
馬來西亞的經濟來源有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出口,還有近來深海石油的開發都帶動了大馬的經濟穩步發展,尤其是多媒體超級走廊的興建,也給大馬帶來了資訊發展的希望.
馬來西亞是個回教國家,所以,憲法上,馬來人享有華人和印度人所沒有的某些特權,如大學教育,商業貸款等,政府鼓勵和幫助馬來人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形成:「馬來人掌權,華人經商」的局面.
馬來西亞是一個華人人數較多的國家.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華人兩大民族的關系呈現如下三個特點:一是政府的華人政策相對寬松,民族關系總體而言比較和諧;二是馬來人享有法定特權。華人謀求民族平等比在其他國家更難;三是民族糾紛連綿不斷,且呈越演越烈之勢。盡管馬來西亞的華人與馬來人的矛盾不算特別尖銳,但由於馬、華兩族法律地位的不同,以及從「馬來人特權」這個大原則指導下必然出現的施政偏差,馬、華兩族之間的矛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會消除,各種各樣的民族問題仍會不時出現,並對兩族關系產生重要的影響。
由於施政的偏差,當看到馬來人悠哉的生活,華人辛勤的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有相當一批馬來人也是很勤勞的.而且大部分馬來人是很善良和朴實的.如果你到馬來西亞搭乘計程車的話,宰你的大都是印度人和少部分華人,而不是馬來人.
7. 馬來西亞的商業環境怎麼樣和當地人做生意要注意些什麼
本人在馬來西亞呆了3年, 也認識很多馬華, 因而對當地環境還算是比較了解. 首先, 馬來西亞是個很適合做生意的國家. 不過, 需要疏通很多關系, 所以也需要很多"現金"去幫你疏通關系. 其次, 如果本身實力不是很雄厚, 可以到這里進行考察. 其實, 馬來西亞是個依賴進口的國家, 所以很多東西, 很大程度上是進口. 所以, 如果你要做貿易進出口, 很有得賺. 和當地人做生意, 首先你必須要僱傭馬來人. 因為這樣你才好更容易名正言順的做生意, 如果都是華人, 可能會拿不到當地執照. 其實, 注意出事情, 要准備要現金, 錢在這里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最後, 最好會廣東話, 加進一些馬華社團或者商會, 會比較好拓展你的人脈和生意.
8. 馬來西亞的經濟特徵
馬來西亞的2117萬人口(1996年)中。馬來人和以伊班族及卡達山族為主的土著人佔60%。華人佔25.4%,印巴人佔7.6%。本世紀60年代以前,80%的馬來人生活在農村,經濟和文化相對落後。華人大批移居馬來亞是在19世紀下半葉。華人在馬來亞大部分從事商業、采礦業和建築業,因此大部分生活在城市。
馬來西亞的經濟來源有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出口,還有近來深海石油的開發都帶動了大馬的經濟穩步發展,尤其是多媒體超級走廊的興建,也給大馬帶來了資訊發展的希望.
馬來西亞是個回教國家,所以,憲法上,馬來人享有華人和印度人所沒有的某些特權,如大學教育,商業貸款等,政府鼓勵和幫助馬來人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形成:「馬來人掌權,華人經商」的局面.
馬來西亞是一個華人人數較多的國家.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華人兩大民族的關系呈現如下三個特點:一是政府的華人政策相對寬松,民族關系總體而言比較和諧;二是馬來人享有法定特權。華人謀求民族平等比在其他國家更難;三是民族糾紛連綿不斷,且呈越演越烈之勢。盡管馬來西亞的華人與馬來人的矛盾不算特別尖銳,但由於馬、華兩族法律地位的不同,以及從「馬來人特權」這個大原則指導下必然出現的施政偏差,馬、華兩族之間的矛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會消除,各種各樣的民族問題仍會不時出現,並對兩族關系產生重要的影響。
由於施政的偏差,當看到馬來人悠哉的生活,華人辛勤的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有相當一批馬來人也是很勤勞的.而且大部分馬來人是很善良和朴實的.如果你到馬來西亞搭乘計程車的話,宰你的大都是印度人和少部分華人,而不是馬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