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有什麼動物
① 熱帶雨林有什麼常見的動物
1.亞馬遜森蚺(學名:Eunectes murinus),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蚺,棲息於南美洲,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干。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凱門鱷、貘等。
電鰻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盤點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世界上已知的發電魚類達數十種,其他會放電的魚類還有電鯰、電鰩等。
② 熱帶雨林有什麼常見的動物
雨林中的動物極為繁多,但以小型、樹棲動物為主.常見的有:鸚鵡、猴子、紅眼睛的樹蛙、螞蟻、巨蟒、美洲虎、水豚、蝴蝶等.像大象、河馬等大型動物一般僅活動於雨林邊緣或稍開闊的河谷地區.
③ 熱帶雨林里有哪些動物
熱帶雨林常見動物,雨林中的動物極為繁多,常見的有: 鸚鵡、猴子、紅眼睛的樹蛙、螞蟻、巨蟒、美洲虎、水豚等。
④ 熱帶雨林有什麼動物和植物
熱帶雨林動物和植物如下:
1、紅眼樹蛙,樹蛙的一種,並屬於有袋蛙。生活在哥斯大黎加、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蛙。
⑤ 熱帶雨林常見動物
熱帶雨林常見動物有樹懶、猩猩、小食蟻獸、倭河馬、變色龍等。
1、樹懶: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不移動。樹懶是身上長有藻類、地衣等植物的野生動物,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的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
2、猩猩:臂和手粗壯有力,腿短,且不如臂粗壯;體毛稀疏,暗紅褐色,前額突出,嘴突出。
3、小食蟻獸:全身披金色、棕色甚至黑色,背心痕跡不明顯。舌長;眼睛很小,視力較差;耳朵很敏銳。樹棲性,尾部有纏繞性。行走時會用手背而不是掌心著地。
4、倭河馬:體重比河馬要小要7-8倍左右。軀體龐大而拙笨,四肢特別短,有一個粗碩的頭和一張特別大的嘴,眼睛、鼻孔、耳殼等都生在面部的上端。
5、變色龍:特徵為體色能變化。每2~3趾並合為二組對趾、端生牙,舌細長可伸展。
⑥ 熱帶雨林有什麼動物和植物
熱帶雨林的動物和植物有:
1、積水鳳梨:
鬣羚是偶蹄目、牛科、鬣羚屬的哺乳動物。體長約140-180厘米,尾長約6-16厘米,肩高約85-94厘米,體重約50-140千克。在體型上類似於山羊或羚羊。頭後、頸背具長的鬣毛,因頸背部灰白色的鬃毛而得名。
主要生活於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多棲於2000-3000米間的亞熱帶闊葉林及暖溫帶針闊混交林,於夏季尚可活動在3700米的溫帶陰暗針葉林中。
⑦ 熱帶雨林里有什麼動物和植物
1、油棕
油棕分布在南緯10°至北緯15°、海拔150米以下的非洲潮濕森林邊緣地區,主要產地分布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中國引種油棕主要分布在海南、雲南、廣東、廣西。
2、劍麻
喜高溫多濕和雨量均勻的高坡環境,尤其日間高溫、乾燥、充分日照,夜間多霧露的氣候最為理想。適宜生長的氣溫為27~30℃,上限溫40℃,下限溫16℃,晝夜溫差不宜超過7~10℃,適宜的年雨量為1200~1800mm。
3、長臂猿
棲息於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雨林,樹棲。白天活動。善於利用雙臂交替擺動,手指彎曲呈鉤,輕握樹枝將身體拋出,騰空悠盪前進,一躍可達10餘米,速度極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飛鳥。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時,雙臂上舉以保持平衡。群居,每群包括1對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過5-6隻。
4、黑猩猩
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餘只,由1 只成年雄性率領 。食量很大,吃水果、樹葉、根莖、花、種子和樹皮,有些個體經常吃昆蟲、鳥蛋或捕捉小羚羊、小狒狒和猴子,雄性獲得的獵物允許群內成員共享。
5、非洲象
分布於非洲西部、中部、東部和南部。非洲象生活在非洲廣大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成熟,壽命60年以上。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