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僑主要在哪個地區
⑴ 世界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___,這里的華人、華僑主要來自中國的___省、___省.
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總人數在2 000萬以上.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特別是廣東、福建兩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謀生.華人和華僑在東南亞各國人口中占較大比重.例如,新加坡佔76%,馬來西亞佔35%.華人和華僑對東南亞的開發和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故答案為:東南亞;廣東;福建.
⑵ 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
東南亞。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總數6.25億(2014年)。人口特點是人口稠密,多華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東南亞各國都是多民族的國家,全區有90多個民族。人種以黃色人種為主。東南亞也是世界上外籍華人和華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1967年,東南亞地區出現了一個「國家集團」,這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發展至今已有10個成員國,面積約44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5.6億。
全區約有華僑、華人3348.6萬,約占東南亞總人口的6%,約佔全球4543萬華僑華人的73.5%。其中,20世紀80年代以後進入東南亞的中國移民及其眷屬至少在250萬以上。另有200多萬印度人,100多萬其它國家的外來移民。
東南亞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
(2)馬來西亞華僑主要在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東南亞地理位置
亞洲的東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是亞洲的赤道部分。
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在氣候和生物界均有明顯的反映;本區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使東南亞具有濕熱氣候,並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是本區與周邊其他區域的根本差異。
東南亞在構造地形上可分為兩大單元,一是比較穩定的印度-馬來地塊,二是地殼變動比較活躍的新褶皺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為主,可分為兩個亞區。
⑶ 華人華僑在東南亞的分布情況
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
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
其中東帝汶是經全民公決後,於2002年5月20日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總面積4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3億,大部分為黃種人,包括有屬於漢藏語系、印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的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緬族、老族、高棉族、蘇祿族等。華僑、華人約3000萬人,是世界華僑、華人最集中,人數也最多的地區之一。新加坡的華人比例佔70%以上,其次是馬來西亞,約佔30%。東南亞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於沿海平原、大河兩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區和島嶼,雨林地帶則人口稀少。
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尼,其面積約有19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2億,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東西南北的寬度和長度都只有約三十公里,駕車一天可以跑遍全國。新加坡雖然面積是最小的,但人口卻有401萬,比擁有5767平方公裡面積的汶萊要多得多。汶萊只有30多萬人,是東南亞人口最少的國家。
⑷ 大家怎麼看馬來西亞華僑
華僑是指那些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籍,但在國外合法定居,並沒有領當地國籍的中國公民。想做馬來西亞華僑很簡單,加入「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移居計劃」,保留中國國籍,全家享長期馬來西亞居住權;新馬地區中英語通用,生活習慣相通,快速簽證一百五十多個國家。
移居馬來西亞其實也不錯。在馬來西亞,華人在當地社會佔主流地位,掌控國家經濟命脈,與中國邦交良好,與新加坡並列東南亞華人地位最高的國家。在這里啊,華人就佔了1/3,你會發現走在大街上,隨處聽見普通話、粵語、閩南語、潮汕話,你可能以為自己還在中國。
而且加入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孩子在那邊就讀兩年,獲得高中畢業證,就可以參加華僑生聯考。
最近央視不天天在播碧桂園森林城市的廣告嘛,我覺得倒是可以考慮移居過去。
⑸ 馬來西亞哪個地方華人最多
華馬西亞佔22%檳城吉隆坡比較馬西亞現華僑華560萬占該總口24.61(1999半全總口2271萬)僅於馬族居第二位80代華僑華占該總口32%至今華僑華口比例降究其原認由於往華族家庭觀念已復存目前數家庭家庭主;華族由早婚注重育數量變現遲婚注重育質量等原所致2華西馬東馬都布西馬居(佔全華總數85%)西馬華較州檳榔嶼、雪蘭莪、霹靂、森美蘭、馬六甲彭亨等玻璃市、吉打、吉蘭丹、丁加奴等州華少東馬華佔全華總數15%其數布沙撈越州馬西亞華僑華自廣東福建少數自海南、廣西、浙江、海等馬西亞奉行原則數華已加入籍
⑹ 世界華人華僑最多幾個國家是哪個國家
因為版圖的龐大,以及老一輩人思想的原因,所以使得中國的人口與日俱增,從最初的四萬萬到後來的十三億、十六億人口。正是因為人口過於龐大,在清末的時候,一些來自歐洲的列強才會緊緊的盯著我們不放,畢竟在我們國家廣闊的土地上,能夠帶給他們的除了大量的金子、銀子和銅製品外,還有巨大的廉價勞動力和市場。

NO.4、緬甸
華人依據到緬甸的原因和移居到泰國基本相似,這是因為兩國之間的距離以及其他因素所導致的;通常移居到緬甸的華人大都是雲南省境內的居民。
NO.5、新加坡
因為新加坡的發展原因,以及距離較近,所以一度受到了國內想要外出經商之人的垂憐。據相關統計,移居到新加坡的居民大都是廣東人,而在新加坡的華僑也已經達到了四百二十萬人左右。
NO.6、印度尼西亞
因為一定的商業價值和其他目的,所以華人移居到印度尼西亞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而在眾多國家中,華僑數量最多的國家便是印度尼西亞。據相關資料統計,在印度尼西亞的華僑為一千五百萬左右。
⑺ 華人華僑 海外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
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
(7)馬來西亞華僑主要在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
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這個時期的華僑大多居住在今天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
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
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加之明朝太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個時期,東自日本、朝鮮,西至印度東部海岸,北起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亞群島,幾乎到處都可見到華僑、其人口已達100萬以上。
⑻ 馬來西亞華人是中國人嗎
馬來西亞華人不是中國人。
只不過是擁有中國血統的馬來西亞人,其國藉為馬來西亞藉。華人與華僑是不同的,華僑是僑居在外國的中國國籍公民,其國藉仍然是中國國籍。如說馬來西亞華僑,就是僑居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同樣的如果持馬來西亞永久居留證也還是中國人。
國籍是指一個人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國民或公民的法律資格,表明一個人同一個特定國家間的固定的法律聯系,是國家行使屬人管轄權和外交保護權的法律顧問依據。依出生地無論父母是哪國人,只要出生在該國的領土內,即自動獲得該國國籍。
海外華人分布特徵
海外華人主要生活於當地為相對多數民族的新加坡及在當地為相對少數民族的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與越南。這些地區的海外華人主要是在十六到十九世紀福建省與廣東省,以及後來的海南省。而從十世紀到十五世紀的移民主要是前往馬六甲與東南亞。
20世紀下半葉以來,海外華僑華人地域分布也在發生著變化,其顯著特徵是由集中漸趨分散,即由高度集中於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向亞洲以外地區,尤其是歐、美、澳地區逐漸分散。首先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它是駐在各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
⑼ 馬來西亞華人分布在哪些地方,具體有多少人
80年代,華僑華人占該國總人口的32%。然而,時至今日,華僑華人人口比例下降。究其原因,有的認為是由於以往華族大家庭的觀念已不復存在,目前多數家庭以小家庭為主;華族由過去的早婚,注重生育數量變為現在的遲婚,注重生育質量等原因所致2。華人在西馬和東馬都有分布,以西馬居多(佔全國華人總數的85%以上)。西馬華人較多的州有檳榔嶼、雪蘭莪、霹靂、森美蘭、馬六甲和彭亨等,在玻璃市、吉打、吉蘭丹、丁加奴等州的華人少。東馬的華人佔全國華人總數不到15%,其中大多數分布在沙撈越州。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大多來自廣東和福建,少數來自海南、廣西、浙江、上海等地。馬來西亞奉行出生地原則,多數華人已加入當地國籍。
⑽ 中國華僑最多的是哪個地方
華僑最多的省份是廣東和福建,華僑在國外最多的國家是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