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婚禮送什麼禮物
1. 馬來西亞華人婚禮
1。 五千馬幣到一萬不等
2。房子和車沒什麼講究, 夫妻雙方自己來賺錢得到或購買或住父母的家
3。不管在那裡發展,兩邊都請, 中國請客, 馬來西亞也請客。當然, 也可以不請, 登報通知大家都可以
4。禮錢看客人跟主人的關系還有看那個城市。50 到200馬幣不等, 不像國內要幾百到幾千人民幣
5。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不過還要看夫妻雙方的個自的觀念。老一輩的會給一些壓力。其實也不是重男輕女, 是文化和道德觀念還有歷史背景等因素, 不分馬來西亞或中國人。夫妻可以商談解決。
6。婚後過不過可以在婚前跟老公談好。不過如果經濟有需要, 夫妻互相幫忙, 那是不分中國或馬來西亞的, 全世界都一樣
如果是真愛, 一切可以克服。
如果是激情和新鮮, 當新鮮沒了, 感情淡了, 那是全世界都一樣, 不分馬來西亞或國內
順祝 : 新婚愉快!!!
2. 馬來人和馬來華人婚禮習俗有何差異
一、馬來人婚禮習俗:
馬來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禮在女方家舉行,持續一周,包括男方帶聘禮到女方家接親、教長為新人念經祝福、舉行新人沐浴儀式和合婚儀式等,主要儀式均在晚上進行。七日後,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妝回自己家裡。
迎親時,男方走一半路,女方走一半路;男方要打扮得像高官顯要,打著雨傘高高興興去迎接新娘;女方則要顯出悲傷的樣子,因為要遠離親友,故而心情不好。
馬來人婚禮的高潮是並坐禮」,在舉行「並坐禮」的前兩三天,還有飾發與染手掌的儀式。新郎新娘各有一名飾發師為他們飾發美容化妝,現在的情形稍有不同。他們不大喜歡飾發師,而多上美容室請美容師為他們裝扮.新娘飾發以後必須沭浴,據說這有驅邪避災的功效。
染手掌分蘭個過程:私染、小染和大染。染手掌雖分三個過程,其實每個儀式都相同。新娘要參加所有的儀式,新郎在自己家中參加私染和小染的儀式,然後到女家參加大染的禮儀。近年來,馬來人似乎有逐漸放棄私染和小染儀式的趨向,而只偏重大染的禮節。
新郎抵達女家,便請坐到「並坐台」上去。台前放著個有腳的銅盤,盤的正中放著一團好看的指甲花糊,四周有三個碟,碟里分別放著黃米、焙米及摻有搗碎的山姜葉的水,這小碟里還放著.根用有香味的葉子紮成的噴水器。
儀式開始,首先由男賓客主持。只見一名年長的來賓站在材並坐台」前,取一點黃米撒到新郎的右肩,再撒些在左肩。然後拿些焙米,好象撒黃米那樣再撒一次。接著,他用香葉噴水器蘸些山姜水,噴濕新郎雙手的手背。最後,他拿少許指甲花糊塗在新郎的手掌上,不過新郎的掌心不會被染到,因為在染手掌之前,岳母的代理人馬上在他掌上放了兩片栳葉。染了手掌,新郎雙手合十,舉高到胸前,向主持人致敬道謝。
所有來賓,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輪流做主持人。根據馬來人的習俗,要先由男賓主持儀式,以後才輪到女賓,而且主持的人數一定要單數,因為馬來人認為,雙數是凶數。馬來人雖然邀請友族人士參加各階段的婚禮儀式,但足非圓教徒只允許觀禮,不可以主持儀式。
新郎的儀式完成後,便在親友的陪伴下先回家去,接著是新娘參加儀式,儀式的過程與新郎的完全一樣。從下午一直到午夜,新娘家賓客盈門,歌聲不絕,鬧哄哄、喜洋洋的氣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夫妻的「並坐禮』』是馬來婚姻禮俗的最高潮,通常在婚者的最後一天的下午舉行。_並坐禮」原本不是回教婚姻儀式的一部分,它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逐漸演變而成的禮儀。
「並坐台』』的式樣跟馬來蘇丹的王座非常相似。台分三級,最低二級約為半尺高,最上一級大約有二尺高。台1的四周用綉花絲綢圍住,再裝上節日燈,一明一暗,五顏六色j煞是好看。一台的最上那一級是一對新人並坐的地方,有軟墊和色彩濃艷的外套和相稱的靠背。置身其上,俯視來賓,有如君王早朝的氣派。難怪馬來友族說,行「並坐禮」的夫婦就象做一日君王那麼高貴。
「並坐禮」在女家舉行,受邀觀禮的親友提早赴約,同時還帶來禮物:有米、油、蛋、麵粉,也有杯、碟、布匹或現金。細心的主人必定委託忠實的親戚代他登記送禮親友的名字和所饋贈的禮物。這樣,日後嘉賓的女兒結婚宴客,他所回送的禮物將比接受的禮物要豐厚一些,才不會失禮。
新娘子身穿馬來新娘裝,頭戴金銀珠寶,在一名年長親人帶引下,輕移蓮步,緩慢地走出新房。她微閉秋水,粉首低垂,表現出無限嬌羞的模樣。伴娘扶她登上「並坐台」,坐在台的左邁。新娘依然垂首閉眼,羞答答的。在馬來人的觀念里,這是貞節的表現,是女性最珍貴的情操。
基本上他們大多數年輕人的婚禮也是要婚慶布置得,鄉下可能就是在家裡自己搭個台,不過這個「並坐台」比較特色,汶萊也是伊斯蘭國,基本很多也類似於馬來人的,所以公主和駙馬也是並坐台的哦!
二、馬來華人婚禮習俗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多數來自廣東、福建、客家、潮州等地,他們也有一些不同的婚俗習慣。華人婚禮那天:
早上新郞由男方的親朋陪同去新娘家接新娘(要選當天的吉時)。新人向新娘的父母長輩敬茶。之後,將新娘接到新郞的家。新人向新郎的父母長輩敬茶。有些地方還要去拜拜神。通常華人婚禮是要送一個紅包以示吉利。禮金方面沒有具體的標准,通常一個人來參加就送100馬幣就可以了,如果是好朋友200-1000馬幣的都有,看自已的心意就好了。「很少像國內上千上千的哦!
以上是馬來華人的普通結婚模式。下面是一位剛成為馬來華人媳婦的親身經歷:
早上選定良辰吉日新郎來女方家裡接新娘
給新娘父母敬茶這兩樣和現在上海的也是一樣的,接下去的就不一樣了
接到新郎家後,先拜祖先,華人長子家裡一般都擺有先祖的牌位,所以要入門就得先去拜祭男方的祖先,老公要去他大伯家拜的。
拜好祖先後,新郎家安排了專門的兩張椅子,然後就是一輪一輪的敬茶,他們家是要把所有親戚長輩,哪怕是姐姐也要都敬到的,比如說爺爺奶奶先坐好,我們給他們敬茶,叔叔阿姨姐姐姐夫就按輩分大小依次在後面排好等著,當然敬好茶是會有紅包收的,以前送金器較多,現在老一輩還送的,年輕點的就是現金了。舊時代,老一點的就是這樣的!要跪地敬茶的哦親~~~要所有比我輩分高的都要敬哦,親~~~敬茶代表是入他們家的門哦,不敬不行的哦!已經有JMS說了,這個吃不大消,我也覺得吃不大消啊。不過,看在那些金銀首飾和紅包的份上,我忍也忍了。
等一大圈的茶敬完,基本上也都很晚了,就去酒店等待開席哦!馬來西亞華人的婚宴通常是在晚上6點半至7點半開始。席間會有一些慶典儀式。婚宴的菜式通常是6-8道,每次上菜只上一道,吃完後再上下一道菜,之後有主餐、甜點和糖水。喝喜酒前,還是有簽到儀式的,到時候大家還是要再准備個紅包,表示喝喜酒的禮金!
吃完晚飯後一般就各自散去了,但是年輕人關系好的朋友,可能接下去還要聚一聚,大家出去續攤什麼的,但是通常都累死了,回家數紅包都來不及呢!基本上華人婚禮的流程就是這樣!
3. 馬來西亞的送禮禮儀
如果想要送禮物給長輩,就不要送鍾表之類了,因為同音的字有個大忌「送終」。這個真的要萬分留意,不然真的隨時鬧翻噢...再來就是馬來西亞華人送禮尤其是佳節時,都愛討個好意頭的,如果是有數量的,最好就是雙數的,成雙成對的意思。顏色方面就盡量避免黑色的服飾,尤其是家中有傳統思想的長輩們...還有一個蠻搞笑的傳統送禮禁忌,就是女生不能送鞋子給自己的心意的男生,因為送了男生就會跟別人跑了
4. 馬來西亞結婚有什麼習俗
馬來西亞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禮通常在新娘家舉行,持續一周的時間,包括新郎帶聘禮到新娘家接親、教長為一對新人念經祝福、舉行新人沐浴儀式和合婚儀式等,主要儀式都在晚上進行。
七日後,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妝回到自己的家。 迎親時,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紳士像高官貴人一樣,打著傘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娘;與新郎相反,因為要離開親朋好友,新娘則要顯出一副悲傷的樣子。
舉行婚禮時,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親朋好友等來客的祝賀和紅包。客人祝賀時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拋撒五穀,並且要將象徵身體健康的青草或茶葉泡的汁液噴灑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五穀豐登、早生貴子、白頭偕老。
在這個過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們的祝福。參加婚禮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婦的親朋好友外,過路的人也可以進去祝賀。婚禮儀式結束時,新郎和新娘要回送親朋好友一枝鮮花,花中扎著一個雞蛋,表示花好月圓。
(4)馬來西亞婚禮送什麼禮物擴展閱讀
檳榔葉的奇用
馬來西亞人對檳榔葉的感情,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出生、受割禮、結婚、逝世,無不和擯榔葉結下不解之緣。馬來族的婦女,在懷孕七個月後,便不時送一束檳榔葉給接生婆,作為預約她在臨盆日幫忙的"定金"。男孩子由童年進入少年時,要進行"割禮"。在接受手術時,便咀嚼檳榔葉來減輕痛苦,因為檳榔葉具有輕微的麻醉作用。
在馬來族的婚禮中,檳榔葉更是必備的禮品。人們在談論婚嫁之前,先有一個求婚的儀式:由男方的家人和親屬組成求婚隊伍,捧著一個由檳榔葉紮成的彩環,到女方家去拜訪。如果女方有意締結良緣,就會收下彩環。否則,便把彩環推倒,暗示談不攏,男方代表便應知趣告退。
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後,雙方便要進行納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禮物中,必定要包括一個紮成王冠模樣的檳榔葉的供盤。下聘的當天,未來的新郎要走在行列的前頭,手捧檳榔葉供盤,後面才是長長的送禮隊伍,分別拿著銀紙摺成的亭台樓閣、各式鮮果禮盒、銀器、訂婚戒指等等聘禮。
到了正式舉行婚禮時,檳榔葉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對新人面前,象徵白頭偕老、永結同心。新人端坐矮台上,接受賓客們的祝福。
5. 馬來西亞人送禮物一般送什麼
送給外國人的特色禮物可以選擇一涵手工刺綉畫、雙面綉擺件、真絲刺綉絲巾,都是兼具顏值與實用價值的禮物哦!
6. 我的馬來西亞客戶快要結婚了,我打算送份禮物給她,但是不太了解馬來那邊婚禮的禮物有什麼禁忌。聽說不能
送陶瓷餐具或者杯子更好
7. 最好送什麼結婚禮物給馬來西亞人
跟國內一樣,禮物盡量實用,適合新人家庭使用的禮物,我剛結婚,我收到很多禮物有化妝品,電發棒,還有相框等等,我都很喜歡,也有夫妻生活性格方面的書籍.
紅包,相當於國內出席婚禮的禮金,這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出席婚禮而打算送禮物的話,我認為還是以實用為主.當然也有送了紅包再加送禮物的.看個人經濟情況,不一定是很貴重的禮物.除非是親戚,我家的親戚有送金項鏈什麼的,一般朋友就沒必要送那個了.
8. 馬來西亞華人的結婚習俗
馬來西亞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禮通常在新娘家舉行,持續一周的時間,包括新郎帶聘禮到新娘家接親、教長為一對新人念經祝福、舉行新人沐浴儀式和合婚儀式等,主要儀式都在晚上進行。
七日後,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妝回到自己的家。 迎親時,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紳士像高官貴人一樣,打著傘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娘;與新郎相反,因為要離開親朋好友,新娘則要顯出一副悲傷的樣子。
舉行婚禮時,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親朋好友等來客的祝賀和紅包。客人祝賀時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拋撒五穀,並且要將象徵身體健康的青草或茶葉泡的汁液噴灑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五穀豐登、早生貴子、白頭偕老。
在這個過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們的祝福。參加婚禮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婦的親朋好友外,過路的人也可以進去祝賀。婚禮儀式結束時,新郎和新娘要回送親朋好友一枝鮮花,花中扎著一個雞蛋,表示花好月圓。
(8)馬來西亞婚禮送什麼禮物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多元社會,在食物等方面同樣表露無遺。這里匯集了中國、印度、西方、馬來西亞本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種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任君選擇。馬來西亞人的主要食物是米飯,但面類也相當普遍,食物以辣為主,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竹筒飯等。
華人食物從街邊小攤子到酒店中菜館,從小食到昂貴的酒席,不一而足,品種多樣。海南雞飯、肉骨茶等種類繁多。
Nasi Kandar是廣受歡迎的印度伊斯蘭教教徒的美食。Nas是馬來文「飯」的意思,而 Kandar則是「扁擔」的意思。這是一種飯食,伴以用香濃的咖喱汁煮的各種雞、肉、魚等菜餚。
9. 去馬來西亞帶點什麼禮物給朋友呢
馬來西亞的伴手禮通常都是吃的.
除了豆沙餅以外,
還有肉乾.
(
龍記肉乾-那裡也有買豆沙餅)
雖然錫製品那些很出名沒錯,
但太貴也太重了.
建議買馬來西亞咖啡.
(
3合一的白咖啡,
但聽說網上有得買)
如果給朋友的話,
可以送=用錫條製成(應該是錫吧)的名字鑰匙圈.(但是是英文的,
有些會做中文的,
但是英文的比較好看,
他會當場給你做.
他們還會做龍啊,
鋼琴等)
大概
是
rm
8.00
(
人民幣16)-名字.
其他會比較貴.
想知道的話給我留言,
我會告訴你在哪裡.
------------------------------------------------------------------------
美里啊!
那我還真的不知到有什麼特產吶.
10. 結婚習俗有哪些
呵呵。祝福你們。。看下世界性的吧
世界各地結婚習俗
亞美尼亞:人們放飛兩只白鴿,以示愛情和幸福。新娘穿著紅色絲綢的服裝,頭戴飾有羽毛的紙翼。人們還可向新娘投擲硬幣。
新娘可以將其姓名綉在手帕上,在婚禮舉行日隨身帶上它。婚禮後將手帕裝入鏡框保存,直到家裡的另外一個姑娘結婚。
波黑人:新郎向新娘贈送一串念珠,一本祈禱文,一根上面串著三把鑰匙的腰帶(用以保護她的貞潔),一頂毛皮帽,一個銀的結婚戒指。新娘則向新郎贈送一件用金線和彩色絲綢縫制的襯衣和結婚戒指。婚禮前,伴郎將新郎裹進新娘的斗篷里,以防惡魔侵入,拆散他們相愛的心。
加勒比地區:在巴貝多,格瑞那達和聖露西亞,用乾果和朗姆酒製作的味道濃郁的蛋糕十分常見。蛋糕的製作方法,由母親親手傳給女兒,並且各自對其加以修飾。人們把這種蛋糕叫作「一磅」蛋糕,因為製作這種蛋糕需要麵粉、棕糖、黃油、糖霜櫻桃、葡萄乾、李子、紅醋栗各一磅,加上一打雞蛋和調味品。製作蛋糕的乾果要在朗姆酒中浸泡並在瓦罐中保存兩個星期至6個月。
克羅埃西亞:由已婚的女性親戚摘下新娘的面紗,換上一塊頭巾和一條圍裙,意味著新娘的已婚新身份。然後由所有的已婚婦女為新娘唱小夜曲。婚禮之後,所有來賓圍繞著井走三圈(象徵著聖三位一體),並向井中扔蘋果(象徵著生育)。
捷克共和國:朋友們溜進新娘的院子去種一棵樹,然後再用綵帶和彩繪的蛋殼將樹加以裝飾。傳說新娘將與這樹活得一樣長。鄉村的新娘還保留著佩帶迷迭香花環的古老習俗,以表懷念之情。花環是在婚禮前夕由新娘的朋友編織而成,它象徵著智慧、愛情和忠誠。
英格蘭:按照傳統,鄉村的新娘和參加婚禮的人們總是一起步行走向教堂。一個小姑娘走在隊列最前面,她一路拋撒鮮花,預示著新娘一生的道路上也將開滿鮮花,永遠幸福。
芬蘭:新娘頭戴金色的花冠。婚禮後,未婚婦女圍著被蒙住眼睛的新娘跳舞,等著新娘將她頭上的花冠戴到某個人的頭上。被新娘戴上花冠的人被認為是下一個要結婚的人。新娘和新郎坐在婚宴的貴賓席上,新娘手持一個篩子,篩子上蓋有一塊絲綢披巾。當來賓們將錢塞進篩子時,一個伴郎會向在場的來賓宣布放錢的來賓姓名以及禮金的數額。
韓國: 在婚禮行列中會包括鴨子,因為鴨子總是終身相伴。過去,新郎騎一匹小白馬去新娘家,並帶上一對象徵著忠誠的灰色的雌鵝和雄鵝。
馬來西亞:新郎贈送給新娘的禮物由盛裝打扮的孩子們組成的熱鬧隊伍送過去,孩子們捧著許多盛有食物和用錢折疊成的動物和花卉形狀的托盤。每位參加婚禮的來賓都獲贈一個裝飾精美的煮熟了的雞蛋, 它是生育的象徵。
墨西哥:在婚禮上,新婚夫婦的肩膀和手被一串很大的念珠(「套索」)所纏繞,表示雙方的結合和對婚姻的保護。在許多墨西哥人的婚禮上,在第一支舞曲前,來賓們圍繞著新婚夫婦站成一個心形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