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多少國家原始森林
Ⅰ 馬來西亞為什麼那麼多森林為什麼不砍
其實馬來西亞的森林已遭遇胡亂砍伐而消息了很大一部分了、比起10年前,大馬森林損失率達14.4%,消失的植被覆蓋面積達472萬公頃!
統計顯示,馬來西亞森林保留地的覆蓋率為56.4%,其中只有27.4%是原始森林,其餘全遭砍伐或轉換土地種植油棕或其他用途,單單遭砍伐的熱帶雨林就多達472萬公頃,與半島僅存的479萬公頃森林保留地已不相伯仲。森林地與油棕地的發展則呈此消彼長狀態,當百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消失,大馬的油棕地卻增加了50%或170萬公頃。
Ⅱ 馬來西亞真是環境怎麼樣適合居住么
全球排名第四的宜居環境
馬來西亞鮮有自然災害,政治穩定,綠化覆蓋率高達70%,而其中的58.7%是原始森林。今年一月,美國權威生活雜志《國際生活》評選出了全球25大最適合退休養老的國家,馬來西亞成為全球排名第四的宜居國家,並且高居亞洲榜首。
這項排行依據的8項主要指標為:氣候、租用或購買房地產的費用、醫療費用、政府為退休人士設立的服務設施及公眾服務優惠、文化、娛樂設施、低生活開銷及飲食消費。
在本次調查中,馬來西亞以極高的生活性價比獲得了不少好評。在滿分100分中,大馬的適應當地容易度、娛樂設施、基礎建設、醫療費用四項都獲得了90分以上的高分,最後以平均分86.6分排名全球第四。
除了優越的自然環境,馬來西亞在醫療和教育領域的優勢同樣讓人無法忽視。
馬來西亞的醫療體系呈多元化結構。既有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還有慈善醫療機構,多種形式並存,滿足社會各界人士的醫療需求,且設施一流,技術水平高,服務態度好。
最近3年,到馬來西亞享受醫療服務的遊客數量年均超過85萬人次。2017年1月7日,在美國《國際生活》雜志公布2017年全球最佳醫療國家排名中,馬來西亞憑借優越的醫療環境,名列榜首!
Ⅲ 東南亞原始森林在哪裡
東南亞原始森林在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是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這個路口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馬六甲海峽地處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全長約1080千米,最窄處僅有37千米,可通行載重25萬噸的巨輪,太平洋西岸國家與南亞、西亞、非洲東海岸、歐洲等沿海國家之間的航線大多經過於此。
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國家有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其中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最窄處,交通位置尤其重要,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咽喉地段。
農業有利條件:
氣候雨熱同期,地形平原廣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以及交通便利和勞動力資源豐富是有利因素。
因為在眾多的自然條件中氣候條件應該是最基本的條件,非熱帶地區肯定不會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作為東南亞的熱帶主要經濟作物是油棕、橡膠、金雞納等適合於平原地區種植——---而有些比如茶樹雖適宜於排水條件好的山區,但它不是東南亞的主要作物。
在這些自然條件中,氣候和地形改造投資成本過大(氣候的改造常用溫室,地形常見的是梯田),成了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的首選條件。而土壤的改良比較容易,同時多雨濕潤的東南亞本身水分條件比較優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東南亞
Ⅳ 世界上原始森林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
世界上三大熱帶地區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目前還保存著40,000平方公裡面積,約占熱帶雨林總量的一半,即約佔世界闊葉林總量的1/6。第二大片是熱帶亞洲的雨林,面積有20,000平方公里。第三大片是熱帶非洲剛果盆地雨林,面積18,000平方公里。它們都是在赤道附近的雨林氣候下形成的。中美洲東岸及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東北部、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巴西東南部的雨林則發育於熱帶海洋性氣候。
我國雲南、台灣、海南地區也有分布。
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濕,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的種類組成極端豐富,盡管熱帶雨林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卻佔了世界總數的一半。熱帶雨林有很多獨特現象是其它森林所沒有的。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後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百米,穿梭懸掛於樹木之間,使人難於通行。
隨著科學家對熱帶雨林的深入調查和研究,越來越多的生態現象被發現和解釋。但越來越多的發現也證明,熱帶雨林中蘊藏著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生物學和自然規律。特別是熱帶雨林物種的極端豐富性和植物生活類型的多樣性並不能完全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世界上除熱帶雨林外的物種充其量僅占總物種的一半。植物生活類型亦僅只是一部分。例如,溫帶的森林,不僅種類貧乏,生活類型單調,各種生態關系和生態表現亦是相對簡單和直接。依賴於熱帶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經典或傳統的生物學規律和概念顯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來解釋熱帶雨林,自然有很多現象不可思議。因此,科學家預測,通過對熱帶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許會完全改變原有的生物學觀念。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還沒有充分解開熱帶雨林之謎時,它就可能由於人類自己的破壞而永久地消失。
Ⅳ 馬來西亞的自然資源
馬來西亞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 ,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馬來西亞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馬來西亞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來西亞的三大珍寶。
Ⅵ 馬來西亞的生物等資源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橡膠,是指具有可逆形變的高彈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溫下富有彈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產生較大形變,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橡膠屬於完全無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於幾十萬。
早期的橡膠是取自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的膠乳,加工後製成的具有彈性、絕緣性、不透水和空氣的材料。高彈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為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二種。天然橡膠是從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中提取膠質後加工製成;合成橡膠則由各種單體經聚合反應而得。橡膠製品廣泛應用於工業或生活各方面。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
Ⅶ 世界上植物資源種類最多的是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簡介
■地理位置與地形
馬來西亞,是由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與婆羅洲北部的東馬來西亞(簡稱東馬,即沙巴、砂勞越)構成。
此二地約位於北緯1─7度,非常接近赤道。
馬來西亞的山地多,平地少,其中60%是未開發的山林地。馬來西亞的大河川很少,但全年多雨使得河川水量充沛。另外,位於沙巴州的哥打京那巴魯山 (又名「神山」),高4101公尺,享有「東南亞最高峰」之美譽。
馬來西亞的總面積32萬9750平方公里。
■氣候
馬來西亞因位於赤道附近,所以終年高溫多雨,平均氣溫為攝氏20-30度,海洋性氣候顯著。這里的風季主要可分為兩種,即東北季風期(10月─2月)和西南季風期 (4月─10月份)。
東北季風期時,強烈的東北風通過南中國海,吹向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和東馬來西亞,故此地區降雨較多,而多為驟雨。西南季風則為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帶來較多的雨量。
■動物
馬來西亞因為多原始森林,所以有非常多的野生動物。例如老虎、大象、人猿、犀牛、鹿等等。這些動物均棲居於叢林深處。
每年的七、八月間,在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尤其是丁加奴州的沿海一帶,也可以找到不少在海灘下蛋的海龜。
此外,鳥類、蛇類等野生動物以及昆蟲種類數量亦繁多。單就蝴蝶,在馬來西亞就有2000種以上,這種熱帶的蝴蝶,色彩艷麗奪目,非常引人注目。
Ⅷ 馬來西亞地理面積
國家介紹馬來西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位於北緯1-7°之間,是一個熱帶之國,陸地面積為32.9萬平方米,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千米。北鄰泰國,南接新加坡,氣候上屬亞熱帶氣候,常年氣溫在攝氏21度-32度之間。馬來西亞有13個行政州,另加2個聯邦特別區:首都吉隆坡,其中西馬來的11個州曾經是伊斯蘭王國。馬來語為馬來西亞國語和官方語言,英語為通用語言和函電語言,其它還有漢語、泰米爾語和一些部族語言.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棕櫚油及錫的出產國,也是優質熱帶硬木、石及天然氣的重要出產國;此外,還盛產可可、胡椒、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漁業資源也豐常豐富,除各種魚類外,馬來西亞海岸還產龍蝦。馬來西亞的國花為扶桑花,此外還有種類繁多的蘭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長在深林幽谷與高原上的野蘭則更為珍貴。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例如蝴蝶,在馬來西亞就有2000種以上,色彩艷麗,其中不少是珍品。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來西亞的三大珍寶。 馬來西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現代化的都市。細分馬來西亞的旅遊地區可以把馬來西亞分成中馬區、北馬區、南馬區、東海岸和沙巴及沙勞越五個部分,每個地區都值得人們深入感受。雖然每個人愛好不同,但是馬來西亞定能使帶著不同目的、懷著不同情緒的人得到同樣的滿足和收獲。 馬來西亞的美食極富多樣化,多元種族提供了馬來西亞烹調的傳承,你可以每天換一種佳餚長達一年之久而不覺得厭煩。大體而言,馬來菜餚及印度菜餚要比中國菜餚來得辛辣。你也會在此發現有少數民族的美食和不同口味的國際美食,更吸引人的是,在馬來西亞食物的費用相當的便宜。特別推薦:沙爹(Satay),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美食。切塊後沾上香料的羊肉、牛肉、雞肉,用細竹簽串起,最後拿到炭火上烘烤。沙爹配著米糕(Ketupat)及含有小黃瓜、鳳梨及洋蔥的生菜沙拉一起吃。另外沾上香甜的花生醬及肉汁。椰漿飯(Nasi Lemak),加了椰奶的米飯,配上小魚干、水煮蛋、烤花生及小黃瓜絲,這也是一道很受歡迎的早餐。在馬來西亞,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熱帶水果,農夫市場及夜市,是買到新鮮水果的最佳地點。特別推薦:榴槤、木瓜、柚子、楊桃。這里有頂級的榴槤———金手指,這里的木瓜紅潤圓滑,怡保的柚子品質最佳,霹靂的楊桃香甜多汁。 夜幕下的吉隆坡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為迎接千禧年而建的星光大道,彩燈招展,如今已成為一條著名的咖啡街,這里有各種品牌的咖啡,各種風格的咖啡館,各族青年雲集於此,品著咖啡,聽著音樂,忘我的陶醉於迷人的夜色中,盡享完全是屬於青年人的世界。 地理位置馬來西亞位於馬來半島南部,領土包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西馬)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勞越及婆羅洲島的沙巴(東馬)。西馬地勢南低北高,中部山地,東西兩側沿岸為沖積平原,沙巴地區西部為沿海平原,內地多森林;沙勞越地區沿海為沖積平原,內地是丘陵山地。 全年炎熱潮濕的熱帶氣候,平均氣溫介於攝氏21度至32度。馬來半島西岸的雨季是在4月—5月及10月—11月,而在11月至次年2月間,馬來半島東岸、沙勞越西部和沙巴東北部則是雨季。 馬來西亞接近赤道,海洋性氣候顯著,終年高溫多雨。山地多,平地少。70%是為開發的山林地,在已開發土地中的60%則為馬來西亞著名的橡膠園,綠茵遮天。 民風民俗馬來西亞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築,回教國家在亞洲並不多見,馬來西亞便是其中之一。第二大特色在於多人種的混合,包括馬來人、印度人、中國人、阿拉伯人等,聚集在一起,是馬來西亞猶如世界民族的大熔爐。第三特色是馬來餐廳,包括多種族的名菜、馬來菜、印度菜、中國菜、熱帶水果等應有盡有。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大錫出口國,錫製品多而精緻且價廉物美,還有許多色彩豐富的蠟染印花布,具有傳統的民俗色彩,這是馬來西亞的第四大特色。 馬來西亞地處熱帶,氣候全年炎熱潮濕,年平均溫度在21°C~32°C之間。全年可以穿夏裝,因其是伊斯蘭教國家,女性不要穿得過於暴露。 馬來人是熱情、謙恭、大方,講究禮節的民族。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注意舉止,尊重長者。馬來人的習俗與我國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禮,或引起誤會與無謂的紛爭。交往切忌用左手,傳統上馬來人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象徵。對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更不可隨便以食指指人。馬來人忌諱摸頭,除了老師和宗教儀式外,不可隨意觸摸馬來人的背部。在相互交往時,衣冠必須整齊。如果到訪別人家中而穿著拖鞋,則必須脫掉,放在門口。參觀回教堂須注意非回教徒入堂前需脫鞋。到寺廟參觀時,女性注意穿著不可暴露手臂和雙腳。不得從正在禱告的回教徒面前走過。未經許可,不得拍照,不得觸碰《可蘭經》。 景點介紹 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 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高88層,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是當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級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成為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型建築。這個工程於1993年12月27日動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頂,1997年建成使用。 登上雙塔大樓,整個吉隆坡市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夜間城內萬燈齊放,景色尤為壯美。 雲頂: 雲頂(Genting Highlands)高原是馬來西亞新開發的旅遊和避暑勝地,位於鼓亨州西南吉保山脈中段東坡,吉隆坡東北約50公里處。面積約4900公頃,是東南亞最大的高原避暑地。 這里山巒重迭,林木蒼翠,花草繁茂,空氣清新怡人。東面有森巴山,西面是朋布阿山,登山公路曲折迂迴。雲頂的建築群位於海拔1772米的鳥魯卡里山,在雲霧的環繞中猶如雲海中的蓬萊仙閣,又如海市蜃樓。在這里可以飽覽雲海變幻莫測的奇觀。晴空萬里時,視野遼闊,夜間西觀可欣賞吉隆坡輝煌的燈火;凌晨東眺,雲海晨曦,絢麗無比. 雲頂高原自然景色令人神往,山上的娛樂設施也很齊全。山頂有面積4公頃的人工湖,環湖有兒童火車,高爾夫球場、溫水游泳池、吊橋及空中纜車等,還有小溪可供遊人劃船。山上有三個現代化的大旅館,有的高達18層,住房收費各不相同,可供旅客選擇。 中國城: 中國城位於吉隆坡老城區南部,面積雖然不大,但在小街小巷,貨攤很多,十分熱鬧,特別是每天晚上更像過節一般。必打靈路是吉隆坡有名的夜市。黃昏的時候各種貨攤都擺出來了,賣的東西有水果、T恤、手袋、首飾、工藝品、鍾表等。同這里的小販討價還價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整條馬路也因此變得更加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如果有耐心,有時能砍去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價錢.在韓來吉路和蘇丹路有許多中餐館和小吃店,入夜以後還將桌椅擺上馬路。來這里吃夜宵的人很多。在中國城附近還有一處印度教寺院---斯里.馬哈.馬里亞曼寺。這座寺廟建於1873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印度教寺院。每天晚上鍾聲齊鳴,廟前出售花環、香和印度教神像。印度人紛紛前來祈禱。
滿意請採納
Ⅸ 馬來西亞的特點是什麼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獨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國慶日:8月31日(1957年)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 米詹·扎因·阿比丁 (Sultan Mijan Zainal Abidin),2006年11月被推選為馬第13任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2007年4月26日登基;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Ⅹ 評價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為世界第18大貿易國,既是移民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環境良好、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
馬來西亞,全稱馬來西亞聯邦(Malaysia,前身馬來亞),簡稱大馬。是馬來西亞聯邦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汶萊國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西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撈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則位於布城。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這在政治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政府系統密切仿照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基於普通法。國家元首是國王,被稱為最高元首。政府首腦是總理。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地處北緯1°-7°,東經97°-120°。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提相通。東馬來西亞包括砂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
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 ,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馬來西亞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馬來西亞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來西亞的三大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