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蛇叫什麼
A. 馬來西亞家中,請問什麼蛇有毒嗎
黑背鏈蛇
B. 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有人12.01日在馬來西亞婆羅洲發現有一條長一百英尺的巨蛇出沒,這條被稱做
我是馬來西亞人。怎麼沒聽說過?
C. 有誰知道這條是什麼蛇嗎
紫灰山隱蛇,也叫紫灰錦蛇。游蛇科錦蛇屬,無毒。生活於山區,溪邊、田邊、路邊及草叢中。以小型哺乳類為食。指名亞種分布於河南、四川、貴州西部、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黑線亞種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東部。國外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是三有動物。
D. 冰火蛇是什麼蛇它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蛇」
冰火蛇是一種腹部是白色,背上是黑色,尾巴是紅色的毒蛇,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蛇,是因為被它咬了以後,人的大腦就會崩潰,精神也會失常。
E.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多重多長
水蚺就是森蚺.最長的蛇-----網紋蟒,身體細長,力大無窮,最大可以長到12米以上,一般在9米左右,體重較輕,能游泳,能爬樹,能在陸地發動攻擊,很危險的一種蟒蛇.10米的網紋蟒體重大概在250公斤左右.
最重的蛇-----亞馬遜森蚺,這種蛇主要生活在水中,因為體重太重,必須藉助水的浮力托起巨大的身軀,在陸地上行動遲緩,多生活在沼澤.這種蛇身體短粗,體長一般在6米左右,但體重能達到200公斤,最大的森蚺能長到10米,但從未捕獲過這么大的,10米的森蚺體重將是驚人的600公斤以上,或許更重.
目前為止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是馬來西亞的一條網紋蟒,體長14.85米,體重447公斤.生活在馬來西亞動物園.是目前最長的蛇,但不見得是最重的,如果能捕獲一條10米的森蚺,體重就將輕松超過它.
另外世界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蛇,是5500萬年前的泰坦蟒,體長14米左右,體重達到一噸.
F. 馬來西亞的傳說,當地曾經生活過一種名叫納布的神秘巨蛇,這是怎麼回事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假的,不太可能。因為畢竟是傳說,沒有依據可以證明的。
G. 這是什麼蛇
頸菱蛇,也叫偽蝮蛇。一種長的很像蝮蛇的無毒蛇。
頸棱蛇(Macropisthodon rudis)屬游蛇科(Colubridae)頸棱蛇屬(Macropisthodon),該屬在世界上已知有4種,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我國僅有頸棱蛇兩亞種。中型蛇類。頭部在縮扁時會呈三角形,外觀非常類似山烙鐵頭和蝮蛇,但山烙鐵頭和蝮蛇瞳孔垂直,有頰窩,可作為辨別二者的依據。
全長1m左右,上唇鱗7或8,不入眶,眶前鱗3;眶後鱗3或4;腹鱗123-158;肛鱗2片尾下鱗37-61對。體
頸棱蛇(6張)
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兩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塊,頭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極像蝮蛇或蝰蛇。[1]翠青(又叫青竹標)由於通身都是綠色,所以常與竹葉青混淆。從形態看頸棱蛇上頜齒有11-18枚,間隔一個短的無齒區後有2枚特別大的向後彎曲牙齒,形似後勾牙類,但無毒腺。從形態上看該蛇極象蝮蛇,有「偽蝮蛇」之稱。從繁殖情況上看它是卵胎生。頸棱蛇分布廣泛,體型較大,其幼仔可人工馴養且產仔數較高,對其繁殖習性和人工馴養進行深入研究,在發展蛇類養殖業具有一定意義,有待進一步開展該類工作
·中 文 名:頸棱蛇
俗名:偽蝮蛇(無毒)
·物種分類:爬行類→蛇目→游蛇科→頸棱蛇屬
·拉 丁 名:Macropisthodon rudis
·英 文 名:False viper
·屬中文名:頸棱蛇屬
·國內分布:河南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區。
·是否葯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生 境:生活於海拔600-2650m的山區和林木茂密的丘陵地帶。
·食 性:食蚯蚓、蛙、蜥蜴等。
·習 性:常活動於灌叢、草叢、茶林、樹林中。受驚時頭體能變扁平,准備攻擊。
·繁 殖:卵胎生。1982年9月9日曾見一例產仔39條。 [1]
3地理分布編輯
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
4生活習性編輯
大多出現在天然闊葉林底層,性溫馴,無毒,無攻擊性。在受驚擾或威脅時極常採取縮扁頭部及身體的偽裝策略。以蟾蜍和蛙類為食。 [1]
5物種介紹編輯
頸棱蛇(Macropisthodon rudis)屬游蛇科(Colubridae)頸棱蛇屬(Macropisthodon),該屬在世界上已知有4種,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我國僅有頸棱蛇兩亞種,指名亞種M.r.rudis分布於西南、華南的雲南、貴州、安徽、浙江、湖南、福建,西昌亞種M.r.muetiputiontais分布於四川、雲南山區。
大多出現在天然闊葉林底層 ,性溫馴,無毒,無攻擊性。在受驚擾或威脅時極常採取縮扁頭部及身體的偽裝策略。以蟾蜍和蛙類為食。中型蛇類。頭部在縮扁時會呈三角形,外觀非常類似山烙鐵頭和蝮蛇,但山烙鐵頭和蝮蛇瞳孔垂直,有頰窩,可作為辨別二者的依據。
6種群現狀編輯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1]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H. 這是什麼蛇
黑眉錦蛇,脾氣暴躁,顏色華麗,極具危險感
黑眉錦蛇先島亞種
Elaphe taeniura grabowskyi 黑眉錦蛇印尼亞種 (Fischer,1885)Elaphe taeniura ridleyi 黑眉錦蛇馬來西亞洞穴亞種 (Butler,1899)Elaphe taeniura vaillanti 黑眉錦蛇越南亞種其他未確立亞種的產地種有:泰國北部、緬甸等。
I. 這是什麼蛇,有腳
銀環蛇(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事實上,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銀環蛇的LD-50為0.108,為歐亞大陸上最毒的毒蛇。但由於該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因此為其所傷的案例並不多。
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痹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痹,作用時間約40分鍾至2小時,或長達24小時。在抗蛇毒血清應用以前,銀環蛇咬傷死亡率極高,可以用神經性抗毒蛇血清治療,但仍十分危險。
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銀環蛇成體供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葯,稱金錢白花蛇,有祛風濕、定驚搐的功效,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梅毒等症。銀環蛇膽可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
J. 馬來西亞婆羅洲發現有一條長一百英尺的巨蛇出沒,到底是真是假
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巨蛇長有龍頭7個鼻孔早在很久前馬來西亞就傳出目擊巨蛇事件,這條巨蛇比世界上最大的蛇類還要大,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的N倍。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還是有很多人表示出質疑,馬來西亞神秘巨蛇nabau到底是真是假呢?多數網友表示馬來西亞巨蛇的照片為PS,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事件。
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照片,是由科考小組在考察當地洪水情況時從飛機上拍攝到的。該照片一經公布,就立即引發了人們激烈的討論,究竟照片是真實的還是由現代化高科技軟體繪制而成。就連《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都讓讀者充分發揮個人想像去揣摩照片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