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安華為什麼坐牢
① 馬來西亞第五任
是首相吧?
阿都拉巴達威
阿都拉巴達威,馬來西亞首相。
1999年1月8日,當時的首相馬哈迪(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宣布內閣改組,委任原外交部長拿督斯里阿都拉巴達威為副首相兼內政部長,中止了外界對副首相人選的猜測,也使阿都拉成為備受萬眾注目的政壇明星。作為內閣資深部長及巫統元老的阿都拉,的確具備了出掌這兩個重要職位的資格;而且,基於政治現實,馬哈迪也有必要盡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補權力真空;溫文爾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為馬哈迪的選擇。
阿都拉在參政前曾任文化、青年及體育部副總監,1978年全國大選,他中選為檳城甲拋峇底區國會議員,之後於八零年受委為聯邦直轄區政務次長,並於八零年九月擢升為直轄區副部長。
在巫統重量級領袖當中,阿都拉巴達威無疑是相當出色的一位。特別是巫統黨內充斥金錢政治、朋黨主義及裙帶風的時候,阿都拉的清廉形象,更像一股清流,有助於清洗及提升巫統的聲譽,並能廣為黨內不同陣營接受。阿都拉的政治生涯,可說充滿波折。而且,他的沉浮,完全系於馬哈迪之手。
阿都拉的父親也是一名巫統領袖。因此,他可說是「子承父業」,生長在一個政治世家,並與巫統有著密不可分的親密關系。這也是為何在八七年巫統黨爭中,他最終選擇歸隊的一個因素。早年的阿都拉在檳城接受教育,並於1964年畢業於馬來亞大學回教研究系,並加入巫統。這與他的前任同僚、前副首相安華的背景相當接近。
不過,兩者雖然同是來自檳州,並先後在馬來亞大學受教育,份屬「師兄弟」,阿都拉和安華的作風,卻完全不同。在氣質上,阿都拉沒有安華「狂飈英雄」式的傳奇色彩,也沒有安華雄辯滔滔的口才,即使在青春煥發的大學時代,阿都拉也是一位沉著、冷靜及溫文的人物;他的溫和形象盡管沒有安華那麼突出,但是,也全無安華鋒芒畢露,咄咄迫人的銳氣,更容易為人接受。
因此,這兩者在氣質、個性上的回異,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日後在意識形態、政治斗爭路線、行事作風及價值觀念的差距。在安華被馬哈迪吸納進入巫統,並在檳城峇東埔參選以來,阿都拉便感到這位「同鄉兼學弟」的威脅。
爾後,兩人在政治上的不咬弦,特別是在檳州巫統聯委會中,安華以後來居上之勢,登上檳州巫統主席職,阿都拉任副主席,更令當時的巫統黨員,有著難以取捨的矛盾情意結。
他在接下來幾年官運亨通,於1981年升做首相署部長,同被委任為巫統最高理事會成員,並出任巫統檳城聯委會主席。1984年,他中選為巫統副主席,並出任教育部長,再於八六年調任為國防部長。1987年巫統黨選中,他參與東姑拉沙里及拿督慕沙希淡的B隊,與拿督斯里馬哈迪的A隊抗衡。他雖在這次的黨選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職位,但其部長職位較後卻被撤除,不過他卻選擇繼續效忠巫統。1988年新巫統成立,他受委為最高理事會成員,繼而受委為副主席。1989年他受委代表巫統參加國家經濟咨詢理事會,擔任重組社會小組主席。
在1990年巫統黨選中,他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蟬聯副主席,並於九一年在內閣改組中受委為外交部長。不過,他卻在九三年巫統改選中站在元老派的陣營,結果以微差的票數敗給宏願隊的拿督斯里那吉、丹斯慕尤汀及丹斯里莫哈末泰益,失去副主席的職位,但他仍被委任為巫統最高理事會成員。 阿都拉在1995年十二月卅日宣布參選1996年巫統副主席職位,結果他順利的重奪巫統副主席之職。
【生平】
名字:Abllah Ahmad Badawi
出世:26/11/1939,檳城
婚姻狀況:妻為已故恩頓瑪末 Enn binti Mahmud
家庭:兩名兒女,Nori Abllah 及Salwa
【教育】
中學: Bukit Mertajam High School, Penang Methodist Boys School 大學: 1964年 ,馬來亞大學,回教研究系 (Bachelor of Arts in Islamic Studies)
【政治背景】
政黨
1964 加入巫統
1979.2.2 巫統檳州聯委會副主席
1979.2.2 受委巫統最高理事成員
1980.9 檳城州聯委會主席
1981.6.27 中選巫統最高理事成員(廿年來首名中選的檳城人)
1984 甲拋峇底巫統區會主席
1984.5.25 巫統黨選,625票中選副主席
1984.7.14 巫統教育局主任
1987.4.24 巫統黨選,879票中選副主席,排名第二。
1988.2.21 新巫統籌委會成員之一
1988.4 甲拋峇底新巫統區部主席
1988.9.9 新巫統副主席(被委)
1988.9.10 新巫統九人工作隊成員
1990.11.30 巫統黨選,以 953票中選,排名第二。
1993.11.4 巫統黨選,角逐副主席失敗
1993.12.11 被委巫統最高理事會成員
【國州議席】
1978大選 甲拋峇底國會議員(總共當了六屆)
1990.10 大選 第四次擊敗對手,得票 17,025,四六精神黨的阿末哈迪阿旺只得 7,174票
1995.4.25大選 在甲拋峇底第五次擊敗對手,以 17,834票打敗四六精神黨的Naser Mohd Radzi
【官職】
1964 加入政府部門,公共服務局助理秘書
1971.6 文化、青年體育部總監
1975.6.1 文化、青年體育部副秘書長
1978.6 辭去公務員職業
1978.7.27 聯邦直轄區政務次長
1980.9.16 聯邦直轄區副部長
1981 首相署部長
1984.7.14 教育部長
1986.5.7 國防部長
1987.5.7 離職
1991.3.15 外交部長
1999.1.8 副首相兼內政部長
②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安華是誰是華人嗎
拿督斯里安華·依布拉欣(馬來文:Dato' Seri Anwar bin Ibrahim,1947年8月10日-),是馬來西亞前副首相,現任在野黨/反對黨人民公正黨顧問、現任檳州峇東埔區國會議員兼國會反對黨領袖。
安華是馬來人,不是華人~
③ 關於馬航事件的一些看法
馬航劫機最新真相:(CIA內部消息) 馬航是被劫持的,且劫機者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與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有關的政治訴求,馬政府在接到劫機者的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最後沒有答應劫機者的訴求,劫機者在等待無果的同時飛機終於耗盡了燃料…… 馬政府從始至終都知道飛機在哪裡!在得知飛機燃料耗盡後,馬政府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航空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避免國內其他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訴求。 飛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因為劫機者的訴求與馬來西亞政府有關。 誰是劫機者?機組人員。 劫機者的訴求是什麼? 是要求馬政府立即釋放政治犯安華--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如果馬政府答應釋放安華,劫機者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某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劫機者為什麼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系? 因為劫機者天真地認為馬政府會顧慮230多條生命而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去的!於是劫持飛機後機組關閉了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的內部通話設備, 因為在提出訴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馬政府答應條件後,飛機能以故障為由體面地降落。 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因為劫機者一直在等馬政府的回復。 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布飛機失聯? 因為馬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5個小時里飛機並沒有失聯,馬政府與劫機者之間的通訊一直通暢,且馬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信息。 事實上,飛機一直就在馬來西亞附近 不斷地折返游弋,等待馬政府的答復。最後才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 劫機者的政治訴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而且,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去的,也不會飛往印度洋或哈薩克,那樣沒出路也沒必要。但飛到最後油料耗盡了…… 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盡後,定下策略隱瞞真相,公布了飛機失聯信息。接著誤導國際社會,製造了努力但找不到飛機的假象。 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因為劫機者的政治訴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如果讓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馬來西亞將名譽掃地! 但是,美國已經知道真相。馬政府努力把事件偽裝成一起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但波音公司受不了,他們不願背上飛機有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公布了飛機在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馬政府被迫承認是劫機事件,不是飛機技術故障。 事實上,美國早已知道全部真相,包括飛機最後飛到那裡,但美國只發布對自己有利的,以此要挾馬政府好獲取巨大政治利益。
在網上看見的
④ 就想問問MH370上面的人現在是安全的嗎
從現在已知情況判斷,馬航是被劫持的,並且劫機者第一時間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與馬來西亞當局提出了相關的政治要求,馬來西來政府接到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談判,並沒有答應劫機者要求,劫機者在等待中耗盡燃料。如此推測馬政府由始至終,都知道是誰劫機,並且飛機在哪裡。馬政府事後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客機失聯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和避免讓國內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要求。
1)777客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
答∶劫機者在控制飛機後立即折回馬來西亞,反映劫機者的要求與馬來西亞有關。
2)誰是劫機者?
答∶機組人員。
3)劫機者的要求是什麼?
答∶馬來西亞政府立即答應某個政治要求,比如,宣布釋放政治犯安華(事發前的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 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如果答應條件,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或者那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4)劫機者為什麼主動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系?
答∶在提出要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在政府答應條件後,以故障為理由體面降落,劫機者認為政府會因為230多人的生命而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來的。於是關閉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內部通話的設備.
5)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
答∶這是一個關鍵,如果劫機者不是因為有某種要求,只是因為心理失衡自殺,他早就自殺了!而不是飛到燃料耗盡,劫機者一直在等,等馬政府的回復。
6)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答∶劫機者的政治要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將不利於馬來西亞的聲譽。
7)美國已知真相
當馬來西亞行為把事件搞成一個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波音公司是受不了,這樣會使得波音公司背上飛機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和美國政府公布了飛機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逼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事件是劫機事件,而不是飛機技術故障,由此將美國波音公司洗白。事實上,美國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也知道飛機最終到了那裡。美國只發布對自己有利的。相反美國以真相要挾馬來西亞政府,獲取巨大的政治利益。
8)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開飛機失聯?
答∶這個時間差,是馬來西亞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段時間飛機沒有失聯,聯系一直在馬來西亞政府與劫機者之間通暢保持著,且馬來西亞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失聯信息。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盡,並定下隱瞞真相的策略後,公開了失聯信息,並誤導國際社會,製造找不到飛機的假象。但沒有想到,波音飛機不願被抹黑,且有飛機繼續飛行的鐵證,便公布了關鍵證據。其實飛機失聯期間就在馬來西亞附近。根據馬航的資料。一開始飛機不斷的折返游弋馬來西亞,一個多小時之後才飛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劫機者的政治要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另外,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來的,因此,也不會飛往印度洋,飛往印度洋是死路。飛往哈薩克斯坦其實和飛往印度洋一樣也沒有出路,在馬來西亞附近游弋等待談判結果是最合理的。馬來西亞政府試圖掩蓋真相!事實上可能飛機從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馬來西亞的雷達,並與馬來西亞高層政治人物保持聯系,這也是一國總理擔當事件發言人的原因之一!
⑤ MH370真相 ,在哪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否存在隱情
近日,又有人藉助MH370大做文章。而有人卻對文章提出了質疑,認為《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是一個謠言大薈萃,「調查」的內容完全摘抄自網路,沒有實地調研和采訪,而更重要的是該「調查」摘抄的網路內容並非官方渠道的正式調查信息,而是來自於網路上的不實謠言。
較真要點
1、「MH370失聯是美國為了劫持4位中國籍工程師,讓飛思卡爾獲得KL-02晶元的專利」,這是一條經過改編的老舊謠言。謠言的最初版本是「MH370失聯是羅斯柴爾德的專利陰謀,4位中國籍KL-03發明專利持有者全部失蹤,羅斯柴爾德將獲得100%(唯一)專利權」。
2、無論是KL-02晶元還是KL-03晶元,它們的專利所有權屬於飛思卡爾公司,中國籍專利發明人的生死對專利所有權沒有任何影響。另外,幾位發明者也不在MH370航班上,並沒有失蹤或者死亡。
3、KL-02晶元是在中國設計、中國製造的商業級民用產品,並非震驚全世界國防工業的專利。
4、專利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為了一個民用產品的專利,而去「劫持MH370」,這樣的結論不可信。
查證過程
《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是一個謠言大薈萃,這篇「調查」的內容完全摘抄自網路,沒有實地調研和采訪,而更重要的是該「調查」摘抄的網路內容並非官方渠道的正式調查信息,而是來自於網路上的不實謠言。較真已經針對文中的航空知識錯誤進行了查證,此篇將較真「MH370失聯是美國的專利陰謀嗎?」。
謠言一:「MH370航班上有4位就職於Freescale(飛思卡爾)公司並發明了KL-02微型晶元的中國工程師,MH370失聯就是美國為了劫持這4位工程師,讓飛思卡爾獲得KL-02的專利。」
如果用Picasa隨便給某張圖片添加Diego Garcia海軍基地的GPS信息,再用軟體查看圖片十六進制編碼,發現該信息和漆黑照片內的GPS信息編碼一模一樣。
所以,這張圖片既沒有記錄下任何有用的圖像信息,所包含的GPS信息也並不是拍照時所記錄,而是後期用Picasa軟體添加進圖片EXIF的,顯示格式與Picasa的坐標格式完全一致。
還原整個事件可知,該消息原始首發的內容早已被證實毫無可信度,照片也被修改過,人為添加了GPS內容。而《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一文又添加了自己杜撰的內容,將明文首發在4Chan的內容篡改為菲利普伍德通過加密語音發送給身在北京的巴伊茲女士,可謂假上加假。
總結:為了一個民用產品的專利而劫持MH370的結論是不靠譜的,「神秘的自拍照和sos求救信號」也早已被證偽。
圖片來源:[1]KL-02產品數據手冊 https://www.nxp.com/docs/en/data-sheet/KL02P20M48SF0.pdf
查證者:德味兒
⑥ 想知道馬來西亞的政治斗爭到底是怎麼回事
馬航劫機真相:(CIA內部消息)
馬航是被劫持的,且劫機者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與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有關的政治訴求,馬政府在接到劫機者的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最後沒有答應劫機者的訴求,劫機者在等待無果的同時飛機終於耗盡了燃料……
馬政府從始至終都知道飛機在哪裡!在得知飛機燃料耗盡後,馬政府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航空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避免國內其他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訴求。
飛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因為劫機者的訴求與馬來西亞政府有關。
誰是劫機者?機組人員。
劫機者的訴求是什麼? 是要求馬政府立即釋放政治犯安華--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如果馬政府答應釋放安華,劫機者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某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劫機者為什麼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系? 因為劫機者天真地認為馬政府會顧慮230多條生命而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去的!於是劫持飛機後機組關閉了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的內部通話設備, 因為在提出訴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馬政府答應條件後,飛機能以故障為由體面地降落。
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因為劫機者一直在等馬政府的回復。
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布飛機失聯? 因為馬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5個小時里飛機並沒有失聯,馬政府與劫機者之間的通訊一直通暢,且馬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信息。 事實上,飛機一直就在馬來西亞附近 不斷地折返游弋,等待馬政府的答復。最後才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
劫機者的政治訴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而且,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去的,也不會飛往印度洋或哈薩克,那樣沒出路也沒必要。但飛到最後油料耗盡了……
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盡後,定下策略隱瞞真相,公布了飛機失聯信息。接著誤導國際社會,製造了努力但找不到飛機的假象。
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因為劫機者的政治訴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如果讓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馬來西亞將名譽掃地!
但是,美國已經知道真相。馬政府努力把事件偽裝成一起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但波音公司受不了,他們不願背上飛機有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公布了飛機在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馬政府被迫承認是劫機事件,不是飛機技術故障。
事實上,美國早已知道全部真相,包括飛機最後飛到那裡,但美國只發布對自己有利的,以此要挾馬政府好獲取巨大政治利益。
⑦ 馬航去哪兒了
馬航是被劫持的,現在地球人都知道了! 但是可能大家還不知道,劫機者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與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有關的政治訴求,馬政府在接到劫機者的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最後沒有答應劫機者的訴求,劫機者在等待無果後耗盡燃油。 馬政府從始至終都知道飛機在哪裡。在得知飛機燃料耗盡後,馬政府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和避免讓國內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訴求。 以下是邏輯分析: 1、飛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 答:劫機者在控制飛機後立即折回馬來西亞,反映劫機者的訴求與馬來西亞有關。
2、誰是劫機者? 答:機組人員。 3、劫機者的訴求是什麼? 答:訴求如下——馬來西亞政府立即答應某個政治要求,比如,宣布釋放政治犯安華(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如果答應條件,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或者那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4、劫機者為什麼主動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系? 答:在控制飛機後,在提出訴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在政府答應條件後,以故障為理由體面的降落,劫機者認為政府會因為230多人的生命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來的。於是關閉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內部通話的設備。 5、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 答:這是一個關鍵。如果劫機者不是因為有某種訴求,只是因為心理失衡自殺,他早就自殺了!而不是飛到燃料耗盡,劫機者一直在等,等馬政府的回復。
6、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答:劫機者的政治訴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如果讓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將不利於馬來西亞的聲譽。 美國已經知道真相 當馬來西亞想把事件搞成一個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美國波音公司受不了,因為這樣會使得波音公司背上飛機有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公布了飛機在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逼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事件是劫機事件不是飛機技術故障,由此將美國波音公司洗白。 事實上美國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美國甚至知道飛機最終到了哪裡。不過美國只發布對自己有利的,因為美國也不想發布全部真相,以得罪馬來西亞,相反美國以真相要挾馬來西亞政府,獲取巨大政治利益。 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開飛機失聯? 這個時間差馬來西亞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段時間飛機沒有失聯,聯系一直在馬來西亞政府與劫機者之間通暢保持著,且馬來西亞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失聯信息。 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盡,並定下隱瞞真相的策略後,公開了失聯信息,並誤導國際社會,製造找不到飛機的假象。但沒有想到,波音飛機不堪忍受被抹黑,且有飛機繼續飛行的鐵證,公布了關鍵證據。 飛機就在馬來西亞附近
根據馬航的資料一開始飛機不斷的折返游弋馬來西亞附近,之後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劫機者的政治訴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另外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來的,因此,也不會飛往印度洋,飛往印度洋是死路。 飛往哈薩克其實和飛往印度洋一樣也沒有出路和必要,在馬來西亞附近游弋等待談判結果是最合理的。馬來西亞政府現在還試圖掩蓋真相! 事實上可能飛機從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馬來西亞的雷達,並與馬來西亞高層政治人物保持聯系,這也是一國總理擔當事件發言人的原因之一!
⑧ 馬航可能是穿越了
我想馬航應該是遭遇時空亂流穿越到了唐朝,那時正巧李白在遊山玩水,突見空中有一龐然大物,以為那是仙界天兵駕馭仙器下凡,頓時驚呆了,這時候機長迷路,通訊設備聯系不上總部,不得不先將飛機降落,准備向當地民眾了解一下他們身處何處在另作打算,丫的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居然TMD這么幸運的趕上了穿越的潮流穿到了唐朝,整個飛機上面的乘客都成了那萬千穿越大軍中的一員,再一詳細了解眼前的人就是史上有名的詩仙,乘客門立馬不能淡定了,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上去和他套近乎,希望他能給他們留個墨寶,以後有機會再次穿回去也能當傳家寶,而在和眾乘客的熱情交談中,李白了解了後世一些情況,這時他想:不愧是天兵降世,連未來幾千年後的事都能掐指一算,侃侃而談。頓時,李白靈光一閃,詩興大發,於是乎現世世界我們為之震驚的預言詩誕生了 比如北京奧運,法國去死神馬的。在李白做出這令我們現世覺得驚天地泣鬼神的史詩大作時,我們的機長立即召喚所以乘客重新登機,准備先飛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在做打算,誰知唐朝沒有GPS,通訊設備也完全派不上完全用場,結果在天上飛了N久,結果因為燃料耗盡,一頭從天上栽了下來,結果失事在了唐朝,根據我的判斷,失事的地點在唐朝時期地名叫做雲郡閣,因為李白在預言詩中前面寫馬航失蹤,後面則是雲郡閣尋,所以我判斷馬航應該在遭遇時空亂流後燃料耗盡失事在唐朝的雲郡閣。。。。。
以上觀點純屬本人遐想,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望採納,謝謝!
⑨ 這次馬航墜機事件
也不能說是不當中國一回事,而是因為馬國內部的權力政治斗爭不得不說出一堆堆的謊話假話和故意誤導來忽悠中國。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馬航MH370是被劫持的,且劫機者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與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有關的政治訴求,馬政府接到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談判,沒有答應劫機者的訴求,劫機者在等待中耗盡燃料。
馬政府從始至終,都知道飛機在哪裡。
馬政府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和避免讓國內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訴求。
1)飛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 答:劫機者在控制飛機後立即折回馬來西亞,反映劫機者的訴求與馬來西亞有關。
2)誰是劫機者? 答:機組人員
3)劫機者的訴求是什麼? 答:馬來西亞政府立即答應某個政治要求,比如,宣布釋放政治犯安華(事發前的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 如果答應條件,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或者那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4)劫機者為什麼主動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系? 答:在提出訴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在政府答應條件後,以故障為理由體面降落,劫機者認為政府會因為230多人的生命而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來的。於是關閉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內部通話的設備,
5)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 答:這是一個關鍵,如果劫機者不是因為有某種訴求,只是因為心理失衡自殺,他早就自殺了!而不是飛到燃料耗盡,劫機者一直在等,等馬政府的回復。
6)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答:劫機者的政治訴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將不利於馬來西亞的聲譽
7)美國已知真相 當馬來西亞行為把事件搞成一個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波音公司是受不了,這樣會使得波音公司背上飛機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和美國政府公布了飛機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逼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事件是劫機事件,而不是飛機技術故障,由此將美國波音公司洗白。事實上,美國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也知道飛機最終到了那裡。美國只發布對自己有利的。相反美國以真相要挾馬來西亞政府,獲取巨大的政治利益。
8)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開飛機失聯? 答:這個時間差,是馬來西亞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段時間飛機沒有失聯,聯系一直在馬來西亞政府與劫機者之間通暢保持著,且馬來西亞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失聯信息。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盡,並定下隱瞞真相的策略後,公開了失聯信息,並誤導國際社會,製造找不到飛機的假象。但沒有想到,波音飛機不願被抹黑,且有飛機繼續飛行的鐵證,便公布了關鍵證據。 其實飛機就在馬來西亞附近, 根據馬航的資料。一開始飛機不斷的折返游弋馬來西亞,之後才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劫機者的政治訴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另外,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來的,因此,也不會飛往印度洋,飛往印度洋是死路。飛往哈薩克其實和飛往印度洋一樣也沒有出路,在馬來西亞附近游弋等待談判結果是最合理的。馬來西亞政府試圖掩蓋真相!事實上可能飛機從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馬來西亞的雷達,並與馬來西亞高層政治人物保持聯系,這也是一國總理擔當事件發言人的原因之一。
目前馬國在沒有新增實際證據的情況下,突然定調定性說是飛機就是一般的墜毀,顯然還是國內政治斗爭告一回合後的反應。可以肯定,馬國還有大量的證據是實情沒有公布出來。
⑩ 馬航到底是什麼情況
據說是和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斗爭有關聯。
馬來西亞巫統政府現在介乎於是保住執政權還是保護200多乘客性命的臨界點,如果這一猜測沒錯的話,馬來政府所進行的這番表演是可以合理解釋的。另外,世界上的事兒百分之99都逃不過美國人的眼睛,這也就是美國為什麼堅持要把軍艦開往安達曼群島海域進行搜索的原因,它在迫使馬來政府交底。
去年的大選已經顯示了巫統政權在馬來呈現崩潰之勢,飛機出事前,巫統政權操縱最高法院再次以雞奸罪名將反對派領袖安華圈禁,以防止安華帶領回陣在下屆大選奪取政權。但是劫機機長應還是安華的擁躉,眼見安華再度被囚,於是再綜合乘客國籍組成後,經過同基地組織或者其他潛伏已久的東南亞回教地下組織精心策劃了這起劫機事件,向馬來政府提出以乘客換安華的交易。馬來西亞政府對這個交易難以接受,正在討價還價,對外只能胡說八道。
目前方方面面的跡象都指向這個目標,如果是這個狀態,那就還有餘地。這一切也只是一種可能。
這是可以用邏輯說的通的解釋:為什麼飛機找不到,為什麼馬來西亞政府的行為錯亂無序,為什麼美國的態度曖昧軍艦卻已派往印度洋,為什麼我國派遣了南海艦隊的主力戰艦前往馬來施壓。這些為什麼,可能大家都在做桌下談判和交易。
馬來西亞華人數量龐大,是可以左右選舉結果的重要族群,以往一直支持巫統,但自上屆大選,很多州的華人選票都流向安華的回陣,劫機人員希望以這班華人為主的航班讓巫統納吉布政府騎虎難下,並成為推倒巫統政權的一張多米諾骨牌。
馬來軍方已經承認他們捕捉到了航班偏離航線折返西海的信號,但馬來政府實際已經通過聯絡獲知了飛機的飛行和機組成員的政治意圖,但納吉布政府無法做出任何決定,只能裝傻,自導自演,指示馬航於上周六凌晨開鑼唱戲。
現在中國數艘主力戰艦虎視眈眈陳列在家門口,馬來西亞又決不希望中國參與到他們的內部政斗,萬能的美利堅已經完全掌握了真相,並向馬來當局施加壓力,同時也正好深度介入南海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