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茶王怎麼樣

馬來西亞茶王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6-15 11:46:08

『壹』 世界茶王黑茶是傳銷嗎

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五種。如下:

1 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原產於安化,最早產於資江邊上的苞芷圓,後轉達至資江沿岸的雅省坪、黃省坪、硒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為集中地,品質則以高家溪和馬家為最著名。過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產,現在產區已擴大到桃江、沅江、漢壽、寧鄉、益陽和臨湘等地。
黑志茶分為4個級,高檔茶較細嫩,低檔茶較粗老。一級茶條索緊卷、圓直,葉質較嫩,色澤黑潤。二級茶條索尚緊,色澤黑褐尚潤。三級茶條索欠緊,呈泥鰍秋,色澤純凈呈竹葉青帶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級茶吉張寬大粗老,條松扁皺折,色黃褐,湖南黑毛茶內質要求香,無粗澀味,花磚茶、茯磚茶和湘尖等,主銷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
2 老青茶
老青茶主產湖北省咸寧地區的蒲折、咸寧、通山、崇陽、通城等縣,湖南省臨湘縣也青產老青茶。
用以壓制青磚茶的老青茶分麵茶與里茶兩種,麵茶較精細,晨茶較粗放。老青茶一般分為三個級別,鮮葉采割標准通常按莖梗皮色劃分。一級茶(酒麵茶)發青梗為主,基部稍帶紅梗。二級茶(二麵茶)以紅梗為主,頂部稍帶青梗。三級茶(里茶)為當年生紅梗,不帶麻梗。
老青茶的品質的要求,一級別茶(灑面)葉子成條,紅梗為主,葉色烏綠微黃。三級茶(里茶)葉面卷皺,紅梗,葉色烏綠帶花,茶梗以當年新梢為度。
3 六堡散茶
堡散茶因原鄉產於廣西蒼梧縣大堡鄉面臨是名,已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現在六堡散茶產區相對擴大,分布在潯江、鬱江、賀江、柳江和紅水河兩崖,有蒼梧、賀縣、橫縣,恭城、鍾山、富川、貴縣、三江、河池、柳城等20~30個縣生產六堡散茶。主產區是梧州地區。
六堡用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長整尚緊,色澤黑褐光潤,湯色紅濃。香氣醇陳,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呈桐褐色,並帶有松煙味和檳榔味。
六堡散條除內銷廣東、廣西外,還遠銷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
4 普洱茶
普洱茶原狀產雲南省,古今中外負有盛名。現在,雲南西雙版納,思茅等地仍盛產普洱茶。
普洱茶外形條索粗壯乳大,色澤烏潤或褐紅(俗稱豬肝色),滋味醇厚回甘,並具有獨特的陳香。普洱茶,歷來被認為是一種具有保健功效的飲料。現經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臨訂試驗證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我種功效。因引,普限於茶在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工區有"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和"窈窕茶"之美稱。
除雲南省外,廣東省地生產少量普洱茶。
5 四川邊茶
四川邊茶生產歷史悠久。清朝乾隆時代,規定雅安,天全、榮經等地所產的邊茶專銷康藏,稍南路邊茶。而灌縣、崇慶、大邑等地所產邊茶專銷川西北松潘、理縣等地,稱"西路邊茶"。
南路邊茶是割當季或當年成熟新梢枝葉,南路邊茶是壓制"康磚"和"金尖"的原料。
西路邊茶的鮮葉原料比南路邊茶更粗老,采割當年或1~2年生茶樹枝葉,殺青後曬雪干即可。西路邊茶毛茶色澤枯黃,是壓制"茯戊"和"方包茶"的原料。

『貳』 喝茶問題:苦丁有什麼說道嗎

苦丁味苦、甘、無毒。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清除體內垃圾、毒素。陸羽《茶經》「苦甘入陰,延性養年。」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煮飲,止渴、明目、除煩,消痰利水,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噙咽,清上膈,利咽喉。」苦丁茶無論用於健身或治病,均無副作用,男女老少皆宜。

苦丁茶的作用: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就有記載:「苦、平、無毒、南人取作茗,煮飲,止渴明目,消炎利便、通腸」。據《中葯大辭典》等醫學權威著作記載及現代臨床試驗證明:苦丁茶動情含有皂苷、熊果酸、黃酮素、氨基酸、維生素等兩百多種有效成分,能雙向調節機體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明顯降低高血脂症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蛋白,具有清咽利喉、清熱解毒、護肝解酒、消炎利便等功效;還對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結腸炎、便秘、痔瘡和各類口腔炎症等有明顯的防治作用;茶葉煮水外洗還可以殺菌,消炎可防治紅眼病及粉刺、暗瘡、痱子、香港腳等多種皮膚病。
另外,感冒期間別喝苦丁茶,經期女性、腸胃不好等都不宜飲用

上火了喝點苦丁茶,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生活中還有不少人偏愛它那種苦盡甘來的味道。

苦丁茶的葯用效果非常明顯,中醫認為,它具有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的作用,可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等。現代葯理研究則證明,苦丁茶中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鋅、錳、銣等微量元素,還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頭暈、頭痛、胸悶、乏力、失眠等症狀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備受中老年人的青睞。但苦丁茶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隨便喝的,這一點往往為大家所忽視了。以下幾種人喝苦丁茶時應該悠著點:

風寒感冒者: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患了風寒感冒的人應該多吃些溫熱的食物,如生薑等,祛除體內的寒氣,如果此時飲用苦丁茶,會有礙風寒的發散,不利於感冒的治癒。

虛寒體質者:虛寒體質者最突出的特點是冬季特別怕冷,常常感覺手腳冰涼。這種體質的人喜歡吃羊肉、狗肉等溫性食物,而且不容易「上火」,但喝了寒性的苦丁茶後,手腳冰涼的症狀會加重,不利於虛寒體質的改善,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慢性胃腸炎患者:慢性胃腸炎患者常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脾胃虛寒,腹部受涼或吃了涼性食物時,容易肚子疼或拉肚子,苦丁茶會加重這些症狀。此外,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對減弱,嬰幼兒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也不宜飲用苦丁茶,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厭食、腹瀉等副作用。

經期女性:女性月經期處於失血狀態,抵抗力降低,此時如果喝寒性的苦丁茶,極易導致氣血受寒而凝滯、經血排出不暢,引發痛經,嚴重者可造成月經不調。經常痛經的女性,即使不是在經期,也最好少喝苦丁茶。

新產婦:剛生完寶寶的新產婦身體虛弱,應適當多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寒性的苦丁茶不僅不利於產後子宮的恢復,還會傷及脾胃,極易引發日後纏綿難愈的腹部冷痛。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據《中葯大辭典》界定,苦丁茶由枸骨、大葉冬青這些植物製成。而動物實驗證實,枸骨具有抗生育的作用,因此,懷孕了及近期准備要小孩的人最好不要喝苦丁茶。(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 庄乾竹)

『叄』 關於中國名茶

中國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居中國名茶之冠。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西湖群山產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唐代時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龍井茶,大約還是近百年的事。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

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龍井茶區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嶺之上。這里傍湖依山,氣候溫和,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結構疏鬆、上質肥沃,茶樹根深葉茂,常年瑩綠。從垂柳吐芽,至層林盡染,茶芽不斷萌發,清明前所採茶芽,稱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萬芽頭,屬龍井茶之極品。龍井茶的外形和內質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聯的。

過去,都採用七星柴灶炒制龍井茶,掌火十分講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說法。現在,一般採用電鍋,既清潔衛生,又容易控制鍋溫,保證茶葉質量。炒制時,分「青鍋」、「燴禍」兩個工序,炒制手法很復雜,一般有抖、帶、甩、挺、拓、扣、抓、壓、磨、擠等十大手法,炒制時,依鮮葉質量高低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時地改換手法,因勢利炒而成。

中國十大名茶——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是我國景色奇絕的自然風景區。那裡常年雲霧彌漫,雲多時能籠罩全山區,山峰露出雲上,像是若干島嶼,故稱雲海。黃山的松或倒懸,或愜卧,樹形奇特。黃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險、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雲、松、石的統一,構成了神秘莫測的黃山風景區,這也給黃山毛峰茶蒙上了種種神秘的色彩。黃山毛峰茶園就分布在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在高山的山塢深谷中,坡度達30一50度。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層深厚,空氣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在這特殊條件下,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黃山毛峰茶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而黃山茶葉在300年前就相當著名了。黃山茶的採制相當精細,認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溫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溫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著溫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制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峰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中國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太湖洞庭山。相傳,洞庭東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長出幾株野茶。當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採摘,以作自飲。有一年,茶樹長得特別茂盛,人們爭相採摘,竹筐裝不下,只好放在懷中,茶受到懷中熱氣熏蒸,奇異香氣忽發,採茶人驚呼:「嚇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游覽太湖,巡撫宋公進「嚇煞人香」茶,康熙品嘗後覺香味俱佳,但覺名稱不雅,遂題名「碧螺春」。

太湖遼闊,碧水盪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彌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茶從春分開采,至穀雨結束,採摘的茶葉為一芽一葉,對採摘下來的芽葉還要進行揀剔,去除魚葉、老葉和過長的莖梗。一般是清晨採摘,中午前後揀剔質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風格獨具,馳名中外,常用之招待外賓或作高級禮品,它不僅暢銷於國內市場,還外銷至日本、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國。

中國十大名茶——安溪鐵觀音:

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問(1725一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

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採茶日之氣候以晴天有北風天氣為好,所採制茶的品質最好。因此,當地採茶多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前進行。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

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艷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歷次參加國內外博覽會都獨占魁首,多次獲獎,享有盛譽。

中國十大名茶——君山銀針:

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溫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彌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布茶園。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黃色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采,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中國十大名茶——雲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產區,氣候溫暖,雨量充足,濕度較大,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採摘期從3月開始,可以連續采至11月。在生產習慣上,劃分為春、夏、秋茶三期。採茶的標准為二三葉。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干、再揉、烘乾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葯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布。

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運銷港、澳地區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

中國十大名茶——廬山雲霧: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峰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

山峰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峰,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峰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蘊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為茶葉之命名。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下結茅為屋,開辟園圃種茶種葯。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采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准。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由於廬山雲霧茶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現在,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日本、德國、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尤其是隨著廬山旅遊業的發展,廬山雲霧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廬山的中外遊客,都買些廬山雲霧茶,以便饋贈親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廬山品嘗此茶時,欣然作詩稱頌:「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中國十大名茶——凍頂烏龍:

凍頂茶,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產於台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采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

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系為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台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艷,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黃色,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中國十大名茶——祁紅:

在紅遍全球的紅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稱,博得國際市場的經久稱機,奉為茶之佼佼者。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章,創制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優異的品質風格,蜚聲中外。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

祁紅向高香著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英國人最喜愛祁紅,全國上下都以能品嘗到祁紅為口福,。皇家貴族也以祁紅作為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後祝壽,贊美茶為〔群芳最〕。

中國十大名茶——蘇州茉莉花茶:

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蘇州茉莉花茶,約於清代雍正年問已開始發展,距今已有250年的產銷歷史。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為制茶的原料。1860年時,蘇州茉莉花茶已盛銷於東北、華北一帶。

蘇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產花季節的不同而有濃淡,其香氣依花期有別,頭花所窨者香氣較淡,「優花」窨者香氣最濃。蘇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為烘青,也有殺茶、尖茶、大方,特高者還有以龍井、碧螺春、毛峰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清香類型,香氣清芬鮮靈,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

『肆』 苦丁茶大葉與小葉的區別

一、產地不同

1、大葉苦丁茶:多產於海南、廣西。

2、小葉苦丁茶:多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原為野生種,後大多經人工培植而成。

二、口感不同

1、大葉苦丁茶:味道苦澀。

2、小葉苦丁茶:有綠茶的清甜,苦澀味不及大葉苦丁茶,清涼降火的效果明顯。

三、外形上不同:

1、大葉苦丁:茶顆大,呈黑色,採摘時一般有三片茶葉,葉大,茶葉泡後舒展完整。

2、小葉苦丁茶:外形色澤綠潤、湯色碧綠、葉底鮮綠,俗稱「青山綠水」。

『伍』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的分集介紹

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不僅因為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樹,更因為這里的人們將茶視為一種溝通天地的生命。
每年三月,雲南景邁山芒景村的蘇國文都要和家人一起趕制春茶。茶青,來自景邁山的古茶園,這是製作雲南普洱茶的上好原料,蘇國文和族人們一樣,都相信自己是茶神的子孫。蘇國文和他的族人世代居住在雲南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冰川紀,青藏高原阻擋了致命的寒流,它的東南邊緣成為地球上古老物種的天堂,最早的茶樹就生長在這片原始森林中,人類與野生茶樹之間的親和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傳中,漸漸被演繹為神話,凝聚成這片森林中眾多民族的共同記憶。茶是布朗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布朗族神聖的代表。每年舉行一次茶祖節是世代相傳的習俗,他們堅信著每一塊茶地都有茶神。每年茶祭,小祭高潮在4月16日,大祭高潮在17日,人們會上到山頂祭牛,用牛來祭祀祖先。整個景邁山的布朗人都匯集到帕哎冷寺,用山泉水泡茶,洗浴神像,以自家最好的新茶供奉茶祖。布朗人的茶祖叫帕哎冷,傳說一千八百多年前是他在面對族人大規模遭受瘟疫的危難時刻,發現了茶可以治病,從而拯救了自己的族人。茶祭時,人們會到山頂呼喚茶神。他們認為每一塊茶地都有茶魂,他們要在那天把所有茶神喚回來歡度節日--是他們給後人留下了財富,任何一個布朗族人都不能忘記。
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茶樹一路向東南延伸,在自然與先民的調養下,逐漸演化為易於採摘和管理的小葉種灌木,正是這些低矮灌木生長的鮮嫩芽葉精製成中國的眾多名茶。義大利人加博列拉·波尼諾有一個中國名字——唐雲,龍井是她最喜愛的一道中國茶。與普通外國遊客不同,北京茶館里的龍井茶遠遠不能令她滿足,2013年4月,唐雲趕到杭州,這個茶季,她將在一戶茶農家度過。每年春天的茶季,中國各地茶農家經常會有愛茶人前來借宿。他們希望品嘗到最新鮮的好茶,更希望體驗一盞好茶背後的甘苦。他們住在茶農家裡,與茶農一起勞作生活,在江南,他們被茶農稱為茶親。「龍井」是茶名、地名、村名也是泉名。中國古人認為,這口井與海相通,其中有龍,所以叫龍井。龍井村的茶農大多熟知龍井茶的各種掌故,不忙的時候,他們都喜歡和慕名前來的愛茶人聊天。
龍井屬於不發酵的綠茶,綠茶是中國人喝得最多的一種茶,人們喜愛綠茶清湯綠葉的品相,更看重它的健康功能。 龍井茶的色澤綠黃兩色,色澤渾然天成,恰似中國水墨畫的墨跡,濃淡相宜,味道更香郁若蘭。
四川的茶館都很擁擠,伙計們為了不打擾客人,不能湊得太近,於是有人突發奇想發明了長嘴銅壺,如今這種手藝被演化成一套炫目的技藝,名為「龍行十八式」。然而無論是遠在雲南古茶園的普洱,或是遙遠北方的北京茶館里的龍井,還是大茶館里小成都的龍行十八式,都是我們中國茶文化的演繹。 茶,是一段旅程。從茶的產區,到無茶之地,路因茶而生。從對茶的期盼,到創造屬於自己的茶,人們在永不停息的腳步中,尋找傳統,尋找希望。在路的盡頭,有安放我們心靈的家園。廣袤的大地,中國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幾年前,中國茶業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茶,昆侖雪菊,原產地就在喀喇昆侖山腳下的克里陽鄉。新疆本不產茶,昆侖雪菊讓新疆有了自己的茶。雪菊並不屬於山茶屬植物,但沖泡湯色紅亮,既有菊香,又有上等紅茶的味道,因此也被視為茶飲。最近幾年,昆侖雪菊成為伊斯蘭教重要節日--開齋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中國,茶是一個很包容的概念。很多飲料原本並非是山茶屬植物製作。如菊花、水果、中草葯等等,但都在用茶的方式沏泡、品飲,被劃定為代用茶,也是非茶之茶。對非茶之茶,人們更看重它們的保健功能。廣東涼茶,就是一道著名的非茶之茶。
傳統的廣州涼茶,需要二十多味葯材,在砂鍋里慢火熬制出來,嚴格意義上來說,涼茶更像是葯,老廣東人一有頭疼腦熱、咽喉腫痛,第一反應就是來一杯涼茶。兩千里外的雲南西雙版納,那裡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傳統中。喜筵上,敬茶是最重要的禮節,嫁妝里也少不了茶。鬥茶,是每年茶季中國各個茶區都要上演的重頭戲。雲南省勐海縣的鬥茶比賽尤為激烈。生活在這里的布朗、哈尼、拉祜等民族都自認是茶神的子孫,而茶王的稱號只有一個。而手工製作的毛茶最見茶人功力。鬥茶,斗的是人和茶融合的程度,只有對茶真正理解,並以最細膩的方式將這種理解表達出來的人,才是當之無愧的茶王。 雲南最著名的是普洱茶。今天,很多人偏愛老普洱茶那種滄桑的歲月感。從前運茶的旅程極其漫長,道路艱險,日曬雨淋,茶葉在旅程中開始發酵,從而轉化出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內含物質。在高寒缺氧的西藏,酥油茶不僅能驅寒暖身、止渴充飢,還能補充營養和消解油膩。對於藏族人來說,茶就是活命之水。藏族人將生命視為一段旅程,人生充滿苦難,只有通過艱苦的修行,才能找到解脫之路。茶,是藏族人現實生活的慰藉,伴隨他們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去尋找心靈的凈土。茶將中國人的命運連接在一起,眾多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與奶,茶與油,茶與葯,茶與花,茶是人與自然的融合,是這片土地上生命與生命的融合。 喝茶,是簡單的事;喝茶,也是復雜的事,從簡單到復雜,從復雜回歸簡單,兩千年來人類喝茶的方式,一直在變。想品嘗古人茶碗里的味道,並不需要搭乘時光穿梭機。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著,優雅、樸素,那是讓現代人陌生的,緩慢而溫暖的時光。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處清風自然來。日本茶道的動作繁復而漫長,最嚴格的茶道要持續四個小時。日本茶道喝的是用茶粉沖泡的茶湯,茶道的關鍵步驟是用茶筅將茶湯攪拌均勻,叫做點茶。這種古老的飲茶方式中,依舊保留著許多唐宋遺風。從一碗茶湯中,尋找大唐遺風。唐代的第一步是加工茶餅,將茶餅烤香後研磨成茶末;而其關鍵是煎煮,用鐵鍋燒水,講究水質、水溫。
在湖北恩施,油茶湯的歷史很久遠。傳說,曾經有人試著將茶葉炸透後,加入湯中熬制,以此治療濕熱帶來的疾病。在貧苦的年代,茶也曾替代肉類,作為年貨,出現在年三十的油湯里。恩施的蒸青綠茶工藝,可以帶來更純粹的綠色和鮮美的口感。殺青後的茶葉先在五十到八十攝氏度的焙爐上,懸手揉搓,拋散初干,接下來,便是將茶葉整形上光。在一個半小時的純手工製作中,茶吐露清香,變成松針的形狀,這就是恩施有名的玉露茶。
潮州功夫茶號稱「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在潮州,泡茶是大街小巷普及的技藝,是潮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潮州人最常泡的是鳳凰單叢茶,這種茶因產自潮州鳳凰山而得名。鳳凰山上,樹齡在兩百年以上的老茶樹就有三千七百多棵。鳳凰單叢屬於半發酵的烏龍茶,以香型多樣聞名。學泡茶、喝茶,其實是養心,茶,可以做一輩子。一千多年來,東方人在一碗茶湯中,感悟生命的真諦,唐朝人煎茶,宋朝人創造了點注的喝法,明朝人一改吃茶的傳統,品味到茶葉泡水的清香,而日本茶人在對茶道的傳統恪守中,熏陶著本民族的心靈。歲月釀成了茶的味道,茶散發出靈魂的清香。每個茶人,其實都在修行,屬於自己的茶道。茶的傳播,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達到高潮。從亞洲到非洲,茶在所有適宜的土地上,都找到了家。不同國度,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茶,呈現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茶的傳播,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達到高潮。從亞洲到非洲,茶在所有適宜的土地上,都找到了家。茶是包容的,在不同國度、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茶,呈現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無論在故鄉,還是遠方。中國南方的春天,最初是金色的,這是陽光的色彩,是油菜花盛開的顏色。這是播種的季節,採摘的季節,是醞釀希望的季節。當金色逐漸退出,綠色的帷幕拉開,茶,成為春天舞台的主角。中國,日本,印度,肯亞,從亞洲到非洲,所有的茶葉國度都「蘇醒了。
奶茶最初由印度移民帶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將茶與奶混合而成的。而「拉」這個動作可以獲得更為香濃絲滑的味道,從而出現「拉茶」。拉茶在東南亞各國都極受歡迎,一個掌握高難度技巧的拉茶師,甚至能夠成為年輕人的偶像。
泰國人在中國的影響下,很早就開始飲茶,但種茶卻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如今泰國的茶園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美斯樂是名氣最大的茶區,地處毒品地金三角的邊緣,一度被非政府武裝所控制。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聯合國鼓勵整個金三角進行茶葉替代種植。茶,另美斯樂人「重獲新生」。泰國茶葉的大規模引種,只是近現代世界茶葉種植熱潮的一個片段。十九世紀,茶葉貿易的豐厚利潤以及中國的壟斷地位,促使西方人開拓中國之外的茶葉產區,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成為首選之地。大吉嶺山區生產著世界著名的紅茶,其獨特的氣候和自然環境,彷彿是上帝專門為茶而設。
大吉嶺紅茶種植的歷史還不到兩百年,其茶技、茶種均來自中國武夷山茶區。當年,武夷山八位技藝精湛的茶工前往印度,他們的名字已無從考證。但他們終其一生,為印度茶葉奠定了基礎。這些來自中國的無名茶工,最後都沒能回到故鄉。
蘇聯時期,中國人劉峻周來到喬治亞開辟茶園並製作紅茶。那時他所生產的茶都被稱為劉茶。蘇聯解體後,喬治亞的茶業生產進入低谷,劉茶的工藝也隨之失傳。在尋找劉茶的過程中,當地老茶葉技師說,當年的劉茶技術就是中國祁門紅茶的工藝。劉峻周帶來的茶種,實際上都是來自中國的南方。而喬治亞現在的茶,都是根據劉茶改良過來的。茶的世界,人來人往,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歸宿,有的人實現了靈魂的救贖,有的人發現了生命的詩意,有的人重建了與祖先的聯系,而更多的人把茶視為安身立命的根本。茶的馨香,讓我們停留下來,或者,奔向遠方。 有一個國家,是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地方。為了茶,他們曾開啟最危險的航程,也曾發動最殘酷的戰爭。他們掌握著一流的茶葉拼配技術,並創造了風靡世界的下午茶文化,然而,這個國家卻根本不產茶葉。這是英國茶的故事,一個矛盾重重又與我們內心息息相關的故事。十九世紀,福建的紅茶和烏龍茶風靡世界,茶葉大多銷往英國,運載茶葉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飛剪船。飛剪船是傳統木質帆船的最後一次飛躍,船型設計極端大膽,船身變窄,桅桿增加到四層或五層,帆的面積增加一倍,只為了更好的利用海上風動力。而這所有的一切,都只為了一個目的,更快。飛剪船運茶,以快制勝。傳統帆船從中國到歐洲要走一年,而當時最快的飛剪船隻需要五六十天。運茶的航程,是以生命為代價的賭博,最先到達倫敦的飛剪船將獲得超額的利潤。那時,應該每個家庭用收入的十分之一購買茶葉。茶葉消費激增,白銀大量外流,英國政府開始擔心英國到時用什麼從中國購買茶葉。那時,中國並不需要英國的工業品,於是英國商人從印度運來的鴉片,這無可避免的導致了1840年災難性的戰爭--鴉片戰爭,其實也是茶葉戰爭。
英國從認識茶到舉國瘋狂地愛上茶,只用了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而讓英國人認識茶葉價值的,是一位葡萄牙公主,她是英國第一位飲茶王後,時值1662年。飲茶王後令英國上流社會傾倒,她帶來的飲茶時尚流行了四百多年。十七世紀初,綠茶被帶到歐洲時,人們普遍認為它的味道更像葯品,而非飲料。最初,茶葉出現在歐洲的葯店裡,因為價格昂貴,被包裝成小包出售。歐洲人把綠茶當做包治百病的東方仙草,而英國詩人拜倫更把綠茶帶入詩的殿堂。
最早出口歐洲的松蘿綠茶出產在中國安徽休寧,松蘿茶技成熟於明朝初年。三百年前,中國和歐洲茶葉貿易的初期,正是松蘿綠茶最輝煌的時候。東印度公司1792年的貿易記錄顯示,整船茶葉,松蘿茶佔三分之二。松蘿綠茶的黃金時代一直持續到十八世紀,才被後起的其他名茶超越。但它獨特的味道,依然被歐洲人所懷念。今天,安徽休寧出產的有機綠茶,依然大量出口,像幾百年前的茶一樣,茶的終點是歐洲。英國人喝的每一杯茶都來自於海外。印度、斯里蘭卡和肯亞的茶,物美價廉,英國人絲毫不用擔心茶葉供應。初期,英國有人嘗試種茶,但因為英國緯度高、氣候寒冷,不利於茶樹生長,均以失敗告終,三百年來,英國本土再沒有人種茶。茶葉種植,是英國很多茶人的夢想。差不多十年時間,英國人喬納森所建造的泰格斯南茶園才收獲了第一季茶葉,雖然產量很低,知道的人也很少,但卻成了英國唯一的茶園,讓英國人喝上了英國自己的茶。四百多公里外的倫敦,為女王配製紀念茶的工作在繼續,一百多年來,川寧家族為為英國皇室特製的茶葉,每一款都獨一無二。 一百多年前盛行一時的茶舞會,在今天已接近絕跡。倫敦的希爾頓沃爾夫酒店,每月舉辦一次茶舞會,是英國唯一一家保留古老茶舞習俗的五星級酒店。
茶,是人們享受午後陽光的最好夥伴。英國人的茶杯里,曾經波瀾起伏,深藏著陸地與海洋。東、西方的重大會晤,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如今,茶不再是改變世界的商品,它回歸本原,一種藝術化的生活方式,一種溝通心靈的飲品。 茶是一種人生。按中國漢字的書寫方式,茶,是人,處在草木之間。茶,是人類面對自然的態度,也是面對內心的態度。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因茶而生,以茶為伴。他們,叫做茶人。
四川彭鎮,有家觀音閣茶館,一杯茶一塊錢,隨意續杯,可以泡上一天。茶館曾經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社交場所,但如今像觀音閣這樣的老茶館在中國已不多見。老茶館觀音閣是一座有記憶的房子,它收藏著彭鎮人一百多年的悠閑時光。對老茶客來說,無論生活多麼忙碌,只要泡上這杯茶,心都會安逸下來。中國人認為,茶如人生,苦盡,甘來。福州的茉莉花茶以香氣聞名,茉莉花茶工藝傳承人的整個夏天都是不眠之夜,因為茉莉花只在夜晚開放。製作茉莉花茶一共分為五步: 加工茶葉,通過蹚踩,將茶與梗分離開來; 處理花蕾,看似靜止的花蕾,內部溫度卻在升高,需要不斷翻動; 窨制,讓乾燥的茶葉充分吸收新鮮茉莉的香氣; 茉莉花與茶葉分開; 將茶葉烘乾,這也算一次窨制。 種茶人,採茶人,制茶人,飲茶人,他們的命運因為一杯茶連接在一起。真正的茶人,深知這茶香的源頭,其實不在雙手,而在心間。
美國攝影師馬修,從2007年開始了尋找茶魂的攝影之旅。在拍攝過程中,他有緣與中國各地的愛茶人相識,他們都毫無保留地向馬修打開家門,展現各自的茶葉人生。對馬修而言,茶魂是人類文化最美好的體現方式,他希望能夠把這美麗的文化展現給全世界。
每一場茶會,對於茶人和客人來說,都像一次修行。2013年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了一場以古琴為主題的茶會。茶會的主持者是台灣的茶人李曙韻,一個不斷行走的茶人。在李曙韻看來,茶席就是造夢的舞台。2013年,李曙韻剛來內地發展,並在香格里拉籌備了一場高原茶會,把茶會從封閉的室內轉換到高原,她希望人們能從自然天地間獲取不同以往的感受。它本是一片樹葉,最初與人類相遇時,它被當做一味解毒的葯方。幾千年前,它經由中國人的雙手,變為一道可口的飲品。它步入了唐朝詩人的殿堂,它成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飲。它藏進僧侶的行囊,與佛法一起東渡日本,並在那裡上升為一種生活的信仰。它登上大航海時代的貨船,與瓷器、絲綢一道,滿足著歐洲人對東方古國的想像。它豐富了英國文化中最精緻優雅的禮儀,並跟隨日不落帝國的腳步在世界各地生根。它走過漫長的旅程,生命歷經枯萎、重生、綻放,或許只是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們,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

『陸』 小葉苦丁的概述

用木樨科女貞屬小葉女貞的鮮葉加工而成的非茶類產品青山綠水,民間也俗稱小葉苦丁茶.近年來,由於東南亞國家的消費者對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認識和了解,對葯食同源的認同,加上飲用苦丁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產品市場前景看好,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逐年上升。
苦丁茶又叫大葉茶或大葉冬青,在原產地大新縣苦丁村又名富丁茶或登茶。古稱皋盧茶,.為冬青科冬青屬。新加坡、馬來西亞稱「茶王」,台灣稱「一葉青」,日本叫「多羅樹」,1981年夏門大學生物系曾滄江教授根據從大新縣採到的標本鑒定,並命為「苦丁茶冬青」。
野生小葉苦丁茶一芽一葉均是野生,質地無比優異。它經科學方法精製,具有一般苦丁茶難以企及的長處:茶色青翠,茶湯晶瑩,茶香幽遠,口感甚佳,苦中有甘,舌苔生津,韻味綿長,值得回味,卻葯用價值極高,飲後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苦丁茶多分布在低山中下部和丘陵台地,喜生於溫曖濕潤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地帶,為中性偏蔭樹種,,海拔200-600米。苦丁茶為常綠高大喬木,樹形圓錐狀,干形通直,皮灰色,枝椏不規則輪生,枝條賀形;單葉互生,革質,葉緣有鋸齒,葉柄粗短圓形,無槽溝;花著生於前年枝條葉腋,直徑一厘米左右,黃色,多數排成假圓錐形花序,雌雄同株,且雌蕊雄蕊同花;豐收之年果實累累,果枝一串串長達15-18厘米,8-9月果實由青綠色變成紫紅色即成熟,且背面有皺紋,質硬。

『柒』 十大名茶簡介,說的詳細點

君山銀針(黃茶)
洞庭碧螺春(綠茶)
西湖龍井(綠茶)
黃山毛峰(綠茶)
廬山雲霧茶(綠茶)
信陽毛尖(綠茶)
六安瓜片(綠茶)
安溪鐵觀音(青茶) 武夷岩茶(青茶)
祁門紅茶(紅茶) 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今屬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遼闊,碧水盪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彌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
西湖龍井,是綠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素有「天堂瑰寶」之稱,居中國名茶之冠。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西湖群山產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唐代時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龍井茶,大約還是近百年的事。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
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祁六安瓜片是國家級歷史名茶,中國十大經典綠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采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早在唐代,《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里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風自六安」「陸羽舊經遺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評價;「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慈禧太後曾月奉十四兩;大文學家曹雪芹曠世之作《紅樓夢》竟有80多處提及,特別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讀來令人盪氣回腸;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為中央軍委特貢茶,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臨終前還念嘮著「六安瓜片」;1971年美國前國務卿第一次訪華,「六安瓜片」還作為國家級禮品饋贈給外國友人。可見,「六安瓜片」在中國名茶史上一直占據顯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馳名古今中外,還得惠於其獨特的產地、工藝和品質優勢。主產地是革命老區金寨縣,全縣地處大別山北麓,高山環抱,雲霧繚繞,氣候溫和,生態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綠色飲品。同時,「六安瓜片」的採摘也與眾不同,茶農取自茶枝嫩梢壯葉,因而,葉片肉質醇厚,營養最佳,是我國綠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門紅茶(紅茶) 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黃山。黃山是我國景色奇絕的自然風景區。那裡常年雲霧彌漫,雲多時能籠罩全山區,山峰露出雲上,像是若干島嶼,故稱雲海。黃山的松或倒懸,或愜卧,樹形奇特。黃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險、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雲、松、石的統一,構成了神秘莫測的黃山風景區,這也給黃山毛峰茶蒙上了種種神秘的色彩。黃山毛峰茶園就分布在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在高山的山塢深谷中,坡度達30一50度。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層深厚,空氣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在這特殊條件下,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下結茅為屋,開辟園圃種茶種葯。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采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准。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由於廬山雲霧茶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現在,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日本、德國、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尤其是隨著廬山旅遊業的發展,廬山雲霧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廬山的中外遊客,都買些廬山雲霧茶,以便饋贈親友。 君山茶,始於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市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溫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彌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布茶園。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黃色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采,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 序 信陽毛尖主要產地在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西部的浉河港、董家河、吳家店鄉的深山區、南部東雙河、柳林、李家寨、譚家河、十三里橋以及平橋區的平橋鎮等鄉鎮的部分高山區和淺山區。 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
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信陽第一」;信陽毛尖茶清代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8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1990年「龍潭」毛尖茶代表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的好成績,榮獲中國質量獎金質獎,1982年、1986年評為部級優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武夷岩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而以大紅袍最為著名。武夷岩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窮。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安溪鐵觀音屬青茶,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清雍正年間(1725一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 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採茶日之氣候以晴天有北風天氣為好,所採制茶的品質最好。因此,當地採茶多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前進行,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
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艷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歷次參加國內外博覽會都獨占魁首,多次獲獎,享有盛譽 祁門紅茶 ,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而且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日照適度,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又以8月份所採收的品質最佳。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祁門茶葉,唐代就已出名。據史料記載,這里在清代光緒以前,並不生產紅茶,而是盛產綠茶,製法與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綠」之稱。光緒元年,黟縣人余干臣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創設茶莊,祁門遂改制紅茶,並成為後起之秀。祁門茶葉條索緊細秀長,湯色紅艷明亮,特別是其香氣酷似果香,又帶蘭花香,清鮮而且持久。既可單獨泡飲,也可加入牛奶調飲。祁門茶區的江西「浮梁工夫紅茶」是「祁紅」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艷」四絕馳名於世

『捌』 中國十大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有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安徽祁門紅、安徽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鐵觀音。

1、西湖龍井:龍井茶區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嶺之上。這里傍湖依山,氣候溫和,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結構疏鬆、土質肥沃,茶樹根深葉茂,常年瑩綠。

2、江蘇碧螺春:太湖遼闊,碧水盪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彌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

9、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為烏龍茶類,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產於福建「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中著名的以大紅袍享譽世界。

10、福建鐵觀音:

鐵觀音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有多種營養和葯效成分,具有養生保健的功能。於民國八年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試種,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主要產區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幹粗硬,葉較稀鬆,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其樹形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

『玖』 世界三大飲料的茶

茶:茶為世界三大飲料之首,從營養成分等各方面上說綠茶都為最多。茶是茶樹或茶樹新梢芽葉加工品的統稱。茶樹為山茶科,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茶的古稱其多。如荼、詫、檟、苦荼、茗等在古代有的指茶樹,有的指不同的成品茶。至唐代開元用間(公元8世紀),始由「荼」字逐漸簡化而成「茶」字,統一了茶的名稱。世界各國「茶」字的讀音大多由「茶」、「檟」、「詫」以及「荼」等的音韻轉變而來。中國自古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雖無可稽考,但可說明知茶百用為時甚早。唐代陸羽在其所作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稱:「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不但描述了茶樹的形態,而且指出茶產於中國南方。並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傍時浸俗,盛於周朝。」,茶葉作為葯用,記載最早是《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吃茶養生記》中記載有:「茶也,養生之仙葯,延年之妙術也……」。東漢《桐君錄》中:「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上層社會把茶作為飲料是從周武王以茶代酒開始。在《封氏聞見記》中:「開元太山有僧大興禪教,人人煮茶驅睡,致使人人相仿效,逐成風俗。」到了漢代茶已成商品漢代王褒的《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等記載了我國最早的茶葉市場。到了唐宋時期飲茶已經普及到平民百姓,宋王安石雲:茶之為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無。
茶葉開始作為飲料是摘鮮葉煮飲,到南北朝時開始把鮮葉加工成茶餅。後來唐代又創制了蒸青團茶;宋代創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創制了炒青綠茶、黃茶,黑茶、紅茶、花茶等;清代創制了白茶、烏龍茶等。
茶葉由我國的雲、貴、川高原向全國傳播,古有「蜀地茶稱聖,蒙頂第一家」的說法。秦統一中國後,茶葉順長江而下傳遍半個中國,現我國有17省,900餘縣產茶。又我國沿海傳向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茶葉作為商品於1610年輸入歐洲,先是荷蘭、葡萄牙,1638年輸入英國。1664年輸入沙俄。17世紀輸入美洲,1674年輸入紐約。美國威廉.烏克斯著《茶葉全書》中說:「飲茶代酒之習慣,東西方同樣重視,唯東方飲茶之風盛行數世紀之後歐洲人才始習飲之。」作為茶葉引種傳到世界各地,當然是在唐宋以後的事,公元729引日本,828年傳朝鮮;1618年到俄國;1780到印度;1828年傳印尼,1834年斯里蘭卡;1914年馬來西亞,作為商品傳到這些國家當然更早許多。 1.六安瓜片,居中國名茶之冠,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制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六安瓜片」,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
2.杭州西湖龍井,位居中國十大名茶第二。 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3.江蘇蘇州洞庭碧螺春,位居第三。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蘇州吳縣太湖洞庭山。當地人稱「嚇煞人香」。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4.武夷岩茶,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為烏龍茶類,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乃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是武夷岩茶(大紅袍茶)
武夷岩茶主要葯理功能:明目益思,輕身(減肥)耐老(延緩衰老),提神醒腦,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輻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等等。國際友人曾贊嘆武夷岩茶為「萬物之甘露,神奇之葯物」。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長在岩壁溝壑爛石礫壤中,而經風化的礫壤具有豐富的礦物質供茶樹吸收,不僅滋養茶樹,而且岩茶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更豐富,如鉀、鋅、硒的含量較多。武夷岩茶由於生長於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湛的製作工藝,早在十九世紀中葉,歐美茶葉專家學者經化學分析,就從武夷岩茶中分離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物質。如1847年羅萊特在茶葉中發現「單寧」(兒茶素)並從武夷岩茶中分離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證實武夷酸乃是沒食子酸、草酸、單寧和槲皮黃質等的混合物。由此可見,武夷岩茶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葯理功能和營養價值的物質,優於其它茶類是確實無疑的。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5.黃山毛峰,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毛峰茶園就分布在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黃山茶的採制相當精細,從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溫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溫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著溫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制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峰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6.北苑御茶,屬青茶類,是我國名茶之極品,為古代帝王御用茶王。建安(建甌)北苑御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7.安溪鐵觀音,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間(1725~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艷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
8.岳陽君山銀針,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黃色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采,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9.普洱茶,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干、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葯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布。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10.廬山雲霧,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11.都勻毛尖,都勻毛尖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南東山屹立,西面蟒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流,林木蒼郁,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6℃,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後人譽為「北有仁懷茅台酒,南有都勻毛尖茶」。
12.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震雷山、黑龍潭和白龍潭等群山峰頂上,以車雲山天霧塔峰為最。人雲:「浉河中心水,車雲頂上茶。」成品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醇;葉底芽壯、嫩綠勻整。 鑒別方法: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形,葉片發黃。
13.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祁紅在紅遍全球的紅茶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稱。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祁紅向以高香著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

『拾』 中國十大名茶分別是什麼

十大名茶

一、西湖龍井
二、洞庭碧螺春
三、黃山毛峰
四、廬山雲霧
五、六安瓜片
六、君山銀針
七、信陽毛尖
八、武夷岩茶
九、安溪鐵觀音
十、祁門紅茶

(詳解)
1、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每500克有5.8萬-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捲曲形,葉為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3、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捲曲形,葉片發黃。

4、君山銀針,產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5、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6、黃山毛峰,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7、祁門紅茶,產於安徽祁門縣。茶顏色為棕紅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濃厚,強烈醇和、鮮爽。假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8、都勻毛尖,產於貴州都勻縣。茶葉嫩綠勻齊,細小短薄,一芽一葉初展,形似雀舌,長2一2.5厘米,外形條索緊細、捲曲,毫毛顯露,色澤綠潤、內質香氣清嫩、新鮮、回甜,水色清澈,葉底嫩綠勻齊。假茶葉底不勻,味苦。

9、鐵觀音,產於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10、武夷岩茶,產於福建崇安縣。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晴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內質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5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0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7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4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0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6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4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