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怎麼傳到日本

怎麼傳到日本

發布時間: 2022-05-18 22:43:32

A. 古軍事文化中的明珠孫子兵法,是怎樣傳到日本的

《孫子兵法》可謂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的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不光歷代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對這本著作推崇至極,國外熱愛中國文化的軍事人才也對其有著執著的追隨。按照一般的看法認識,日本、朝鮮應當是最早得以研習、傳播這本著作的異國了,而對於《孫子兵法》進入日本的路線,學界卻發生過激烈的爭執。

《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且最著名的軍事著作,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全書共13篇,十分系統地闡述了當時較為先進的軍事策略,每一篇目負責講述一類軍事策略。例如,《計》這一篇主要講廟算的內容,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這一篇是全書的綱領;《虛實》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後取得以多勝少的效果;《九地》則講依據「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書中的語言敘述簡潔,內容富有哲理,影響後世深遠。

B. hi 我想問一下 怎麼能快速的把文件傳到日本那邊。有朋友去了日本,需要傳一些文件過去,比較大。

下載慢那是他兒的事,按說是把文件先上傳到自己郵箱里,然後讓對方去郵箱里下載,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了,我個人沒有其他辦法了,至於速度快慢,主要取決於網速。

C. 蘭花是怎麼傳到的日本的

中國蘭花很早便傳到了日本。據田邊賀堂《蘭栽培之枝節》記載:「建蘭由中國秦始皇使者徐福帶來」,「素心蘭由中國唐代傳來。」1778年中國的素心建蘭和鶴頂蘭傳往英國,然後通過英國傳播到歐美各地。
宋代以後,陸續出現了不少藝蘭專譜,總結了豐富的藝蘭經驗。如《栽花總錄》認為:「三伏內,取土曬干收用,盆底放炭數塊,用金銀花二錢,防風三錢埋根下,則四季開花。」《品芳錄》也有相同的主張,並提出:「根防蟻食,以羊角引去之。建蘭宜種鐵器內,或以破鐵釜數片埋盆底。」關於澆灌方法,《蘭譜奧法》認為:「用河水或陂塘水或積留雨水最好,其次用溪澗水,切不可用井水凍了花。澆水須於四畔澆勻,不可從上澆下,恐壞其葉。

D. 中國文字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是怎樣傳過

日本漢字出現得很晚,據中國正史《隋書》記載,直到七世紀日本還沒有文字。一般認為,直到平安時期(794-1192),日本才創造出片假名和平假名,從而慢慢有了自己的文字。
漢字是何時東傳扶桑的呢?對此現在已無從查考。歐陽修在《日本刀歌》中提出的徐福齎書東渡日本說,只能被看作是一種傳說罷了。東漢光武帝賜倭王「漢委奴國王」金印,應該是日本最早與漢字發生關系的文獻與實物證據。3世紀時,曹魏明帝曾封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為「親魏倭王」,並給予大量賞賜,女王為此上表答謝恩詔。由於當時倭人沒有自己的文字,由此推斷:
一、最早將漢字傳到日本列島去的,應該是一批又一批像徐福那樣的中國移民,是他們帶去了中國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
二、日本人使用漢字,最初的動機應該是將其作為中日政治交流的工具,而這個時間是比較早的

E. 中國飯食文化如何傳入日本並影響日本文化的

西晉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魏書·東夷傳》倭人條(即日本人簡稱)的《魏志倭人傳》中,記述了三世紀時古代日本人的生活狀況。《倭人傳》稱當地人「植禾稻、薴麻」。事實上,這個階段日本人的飲食非常簡單,沒有什麼特色。這種情況一直到唐朝和尚鑒真東渡日本後才得以改善。

鑒真帶來的豆腐和黑砂糖

豆腐最初是在754年,由唐僧鑒真傳來日本的。鑒真為了傳授佛教正確的戒律來到日本。與此同時,他還帶來了許多珍貴的物品,豆腐就是這些珍貴物品的代表之一。據說鑒真還帶來了一樣好東西,這就是黑砂糖。因為鑒真第一次准備渡海時的行李目錄中,記有「蔗糖」和「石蜜」。「蔗糖」是指黑砂糖,「石蜜」則指冰砂糖。

鑒真改變了日本的飲食

然而在日本奈良時代,這些蔗糖和石蜜在物品分類時,卻被隸屬於「葯物」。直至平安時代中期,一直被當作葯品,而不是用於飲食的甜味佐料。奈良、平安時代的甜味佐料,全部采自一種叫做甘葛的蔓草,似乎相當於現在甘茶(土常山)的藤蔓。具體做法是把草莖搗破,採集流出的甜液,然後煎熬而成。

日本芥川龍之介有一篇題作《芋粥》的短篇小說,時代設定為九世紀的平安初期。說有一個貧窮的小官吏,最大願望是飽吃一頓芋粥,富裕的公卿聽說後,在自己的領地招待了他,讓他吃到怎麼也吃不下為止。小說中描寫的把山葯切碎用甘葛汁煮的場面,十分生動。

到了平安後期,通過與宋朝的民間貿易,黑砂糖大量輸入,這時它才開始作為甜味佐料,或者直接作為甜點,受到人們的喜愛。日本從十七世紀的江戶時代開始在琉球、四國、九州諸島栽培甘蔗,生產砂糖。

關於味噌的各種說法

鑒真傳來的食品中,據說還有味噌(日本式豆醬)。很多人認為,味噌是日本固有的東西,日本邪馬台國時代已經有了醬這樣的發酵食品。因為當時已會用麹來發酵造酒,醬作為同樣的發酵食品存在,是很自然的事,這種醬,據說就是味噌的原型。

然而近似於味噌起源的醬或豉的製法,在中國六世紀的《齊民要術》中已有詳細的記載。其傳來日本的途徑,是經由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奈良時代的宮內省大膳職、即宮廷料理所中,有醬院這樣的部門,這些中國傳來的味噌,就是在那裡製造的。對此又有人認為,味噌汁(日式醬湯)里使用的味噌是日本固有的,而做菜用或拌飯吃的徑山寺味噌,則是從中國傳來的。

饅頭在日本的演變

《三國志演義》中有一段描寫:諸葛亮平定南方、班師回朝之前,為了祭奠河神之靈,不用犧牲,而用麵皮包上牛羊肉作為供品。有人說這就是饅頭的起源。事實是,十三、十四世紀由元到明的時期,肉饅頭才開始在中國的城市裡普及,而《三國志演義》也正是在這時大致定型的。關於諸葛亮的想像附會產生於這一時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用麵粉擀皮,然後包進甜品或肉餡,在日本最先製作並出售這種饅頭的,據說是一個林凈因的人,傳說他和喜愛梅花的北宋詩人林逋有血緣關系。1349年,即日本的南北朝時代,他隨回國的留學僧,一起來到日本。可是在現代中國的北方,「饅頭」作為主食,雖然還是面制,但既不放餡,也不加味,放餡的則叫做「包子」。而在日本,饅頭里有餡已成為常識,並且一般不用肉餡,最多的是用豆沙和砂糖。其源頭,就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紀室町時代的糖饅頭。

關於蕎麥面條

日本人喜愛的另一種面條的原料「蕎麥」,據說邪馬台國時代就開始種植了,但以前一直是做「蕎麥湯」。擀平切成絲狀,即「蕎麥切」的吃法,則是進入江戶時代之後的事了。

蕎麥面因為具有獨特的風味,一般只要有調料,就可以品嘗。同樣是面條,但在和面時放鹼的就叫「中華面條」,明治末期才作為主副食一體的面類開始普及的。這應是明治以後日本人對中國日益關心的影響的產物。大正末期,晚間推著篷車、吹著喇叭的中華面條小販,和江戶以來的夜販蕎麥面,形成了激烈的競爭。

其他食品

平時不大吃,但五月五日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粽子」,也是由奈良時代的遣唐使帶回日本的。「粽子」如其文字所示,在中國是用大米或糯米做原料,日本不僅做法一仍其舊,漢字「粽」也原樣照搬,只是讀音不同。關於粽子的起源,中國傳說是為了紀念公元前278年戰國時代末期投身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個故事也很早就傳來了日本。

此外還有許多從中國傳來的食品,其傳入年代也各不相同。從歷史分期看,日本奈良時代鑒真和尚的到來,是真正的轉機。

F. 三字經是怎麼傳到日本去的

古代年年有日本的使臣過來,就此傳過去的。
我們的很多文化都是這樣傳過去的,還有農作物。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

G. 想知道漢字怎麼傳到日本

公元三世紀前,日本還沒有文字,而日本之有文字,一說是始自三世紀末由一漢人名叫王仁,經朝鮮而傳入日本的(一說是四世紀末始傳入)。

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朝鮮半島有三韓,「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分別在西、東、南。經過歷史演進,建立了高勾麗、新羅、百濟三國;其中新羅建於公元前57年,在半島之最南端,與日本的九州甚為接近。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不少中國士人和工匠來到新羅、百濟,給兩國帶去優秀的中華文化和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還有僧侶在傳播佛法。因此,新羅等古國接受了不少的中華文化的影響,其中也有一些士人、僧侶,渡海去了日本,把中華文化也傳去了。

據日本史書《日本書紀》記載:應神十五年(公元284年,晉太康五年)「秋八月壬戌朔丁卯,百濟王遣阿直歧貢良馬二匹,即養於輕板上廄,因以阿直歧令掌飼,故號其養馬之處曰廄也。阿直歧亦能讀經典,即太子菟道稚郎子師焉。於是天皇問阿直歧曰,如勝汝博士亦有耶?對曰:有,王仁者,是秀也。時遣上毛野君祖、荒田別、巫別於百濟,乃征王仁也。其阿直歧者,阿直歧史之始祖也。」

那麼,王仁是何許人,怎樣從百濟到日本的呢?再據史載,王仁一脈,乃漢高祖後裔,至其祖父王狗時,始遷居百濟。王仁飽讀詩書,博能經史,是百濟博士。日本應神天皇根據阿直歧所奏,便遣使至百濟邀請王仁。第二年即應神十六年(公元285年),據《日本書紀》稱:「春二月,王仁來之,則太子菟道稚郎子師之,習諸黃籍於王仁,莫不通達。所謂王仁者,是書首等之始祖也。」當時還帶去了《論語》十卷等儒家典籍,教授給王子。這樣,在朝廷皇室便將漢文傳開了,所以說,中國文字傳入日本,並有史書明確記錄下來的,當自王仁始。

王仁到日本後,還學會了日語,首創了日本的和歌。當仁德天皇即位時(約在東晉末年)還作和歌一首以獻頌,所以日本人又稱他為「和歌之父」。在日本第一部漢詩集《懷風藻》序有雲:「王仁始導蒙於輕津」,故深受日本人的敬仰懷念,被譽為日本「書首始祖」和「文道始祖」。

王仁之後,其子孫大多散居河內(今大阪附近),後代不少也是以文字工作為官日本朝廷,其族被稱為「西文氏」,而後裔也日益繁衍,按日本風習又分凈野、古志、高道、下日佐氏等。

H. 佛教是怎麼傳入日本的

佛教原來只流行於中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廣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諭於摩崖和石柱,從此遍傳南亞次大陸的很多地區。同時又派傳教師到周圍國家傳教,東至緬甸,南至斯里蘭卡,西到敘利亞、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宗教。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里蘭卡,又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佛教向斯里蘭卡傳播,約在公元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兒子摩哂陀去斯里蘭卡傳授上座部佛教。公元前1世紀,斯里蘭卡出現了兩個佛教派別:大寺派和無畏山寺派。3世紀上半葉大乘佛教傳入斯里蘭卡,在無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5世紀初,覺音用巴利語對南傳三藏進行了整理和注釋,確立了上座部教義的完整體系。大寺派被認為是南傳佛教的正統派。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的佛教都承受斯里蘭卡大寺派的法統。12世紀以後,由於外族和殖民主義者的侵入,斯里蘭卡佛教曾兩度受到破壞,後再由緬甸和泰國重新傳入。上座部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約在4~5世紀。11世紀中葉,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緬甸最早的統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為國教。以後歷代王朝都保護佛教,建立了大量雄偉華麗的佛塔,如18世紀所建仰光大金塔等。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泰國約在12世紀左右。13世紀,泰國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為國教。18世紀曼谷王朝諸王都篤信佛教。19世紀中葉以後,拉瑪四世對佛教進行改革,形成新舊兩派,綿延至今。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釋及藏外典籍。泰國目前是東南亞佛教興盛的國家,被稱為「僧侶之國」。5~6世紀時,佛教傳入扶南(早期柬埔寨),當時大小乘兼傳。6世紀扶南改稱為真臘,宗教信仰為大小乘佛教和印度教同時存在,這明顯地反映在宗教儀式和9~12世紀吳哥城的許多宮殿建築上。14世紀中葉後,柬埔寨淪為泰國的屬國上座部佛教隨之傳入。以後,寮國又從柬埔寨傳入上座部佛教。從5世紀起,佛教開始傳入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巴厘等地。據中國高僧義凈的記述,7世紀中葉印度尼西亞諸島小乘佛教盛行,以後諸王朝都信仰大乘佛教與印度教;至15世紀伊斯蘭教開始盛行。約在公歷紀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在漢代被視為神仙方術的一種。至南北朝時傳播於全國,出現了很多學派。隋唐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宗派。宋代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同時儒、佛、道的矛盾也漸趨消失。7~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族地區傳入中國西藏,至10世紀中葉後形成藏語系佛教,後又輾轉傳到四川、青海、甘肅、蒙古和俄國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區。大約在2世紀末,佛教從中國傳入越南。在4~5世紀時獲得廣泛傳播。10~14世紀,越南佛教進入興盛時期。泰國和緬甸佛教對越南佛教也產生影響。4世紀後半葉佛教由中國傳入朝鮮高句麗。7世紀新羅王朝統一朝鮮半島後,由中國傳入的華嚴宗、法相宗、律宗、禪宗都很盛行,以後禪宗尤為興盛。14世紀末刊行了《高麗藏》。14世紀李氏王朝雖然一度採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鮮佛教仍然有所發展,17世紀中葉以後開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復興。6世紀,佛教從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此後一直成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紀初,聖德太子在《十七條憲法》中要求全體臣民「皈依三寶」。從中國隋唐時期開始,日本向中國派出了大批留學僧,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繼傳入日本。12世紀以後,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在印度阿育王時傳至敘利亞、埃及等國的佛教,以後又傳到非洲一些地區,但影響不大。約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佛教先後傳入歐洲和北美。1906年英國成立「英國佛教協會」,歐洲佛教徒開始有自己的組織。以後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都有佛教僧團和研究機構。佛教傳入美國後,又北傳加拿大,南傳巴西、秘魯、阿根廷等國。目前佛教已傳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一帶,這個地區的佛教信徒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宗教信徒。

I. 中國的文化是怎樣傳入日本的

秦漢時期就有過記錄了,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發明了一種器皿的製作工藝,叫做漆器,被日本學習過去,後期到明清時期他們的發展比我們好,結果歐洲就叫人本JAPAN,意思就是漆器。就跟咱們中國的英文名一樣的。

而漆器發展最好的時候就是戰國時期,秦朝時期就到了第一個頂峰了,那個時候日本有僧侶到中國尋法,中原也由時間到日本找蓬萊的。到唐朝有日本人到我國任職的。所以推測,日本應該在戰國後期,秦朝是來中國學習文化了。

J. 火炮是如何傳入日本的

日本「戰國」時代火炮與火槍

一、日本鐵炮(火槍)的來歷:

--元朝入侵日本時,讓日本第一次認識到了火器的威力,自此之後,火銃逐漸從中國傳入日本。但是日本火槍發生質的飛躍是在公元1543年,當時一條由廈門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被台風吹得迷失了航向,來到了日本種子島(在鹿兒島附近)。

種子島家第十四代當主,年僅十六歲的種子島時堯同意這些南蠻人的船隻停在赤尾木港,從南蠻人手中以兩千兩金子的巨大代價購得了日本最初的兩挺鐵炮。(有意思的是,當時給雙方做翻譯的,是個叫五峰的明朝人,據說也不懂日語,雙方通過寫漢字做筆談,這個五峰其實就是明代倭亂時的首領王直。)

他將其中的一把鐵炮交給了家中的「鍛冶棟梁」八板清定(即八板金兵衛)叫其仿製,結果經過數月的研製,卻以失敗告終,然後過了一年,不甘心失敗的八板清定以自己的漂亮女兒為交換代價,從再次來航的葡萄牙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鐵炮技術,成功的製造了所謂「國產第一號」的鐵炮。從此,鐵炮便由這里傳到了日本的每個角落。

二、基本形制

當時的日本,作戰時普遍應用了火槍,炮的數量即少,質量也不高,直到德川幕府時期,火炮才在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大阪攻防戰,在這之前的關原合戰中,石田三成軍雖然也曾使用過炮,但只是單方面偶爾為之,談不上實質意義的炮戰。

在日本戰國史及侵朝戰爭中真正起到重型火器作用的,還應該算是大筒。廣義上來講,大筒是一種大口徑鐵炮[日式火繩槍],大筒和火炮的最大區別是扳機擊發,其口徑跨度很大,稍小者又稱為大鐵炮,其中超大口徑者,近於小型火炮。

大鐵炮:長九十公分左右,重量在二十斤以下,口徑在二十到三十厘米之間,射程三百步開外。

要塞大筒,行軍時需要兩個人抬著走了,長一百四十公分左右,重二十斤以上,類似清朝的大抬桿,其口徑在四十厘米左右,射程可達四五百米。

現存的一尊大筒,口徑達80厘米,重一百餘斤,使用的彈葯是號稱「千人殺」的大威力霰彈,射程可達800米之遠,而且其命中精度也頗高。當然,這種武器的使用年代已經是江戶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還出現過一種「火矢筒」,狀如蹲伏的大蛤蟆,口徑極大,差不多有水桶那麼粗,不過筒身極短,這種武器據筆者猜測,應該是一種近距霰彈武器,而且並沒有在戰爭中得到普遍應用。 (另:根據日本現代學者宇田川武久的學說,日本大型火器可以分為大鐵炮、大筒和大炮。大鐵炮就是大口徑火繩槍,大筒是採用鐵板卷制技術的大炮,也有鑄造的。大炮是和鐵炮一起傳來的「佛郎機」。)

鐵炮槍管由鑄鐵製成,重約6-8公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托之上。所使用的鉛彈,包在棉布塊中在火葯之後由槍口裝入,棉布塊可使彈丸不至於從槍口滑出,這樣由上至下的攻擊就可能了。再有每發彈丸所用的黑火葯使由固定容器量裝的,一般發射一發用的葯量為6克左右。

鐵炮口徑一般在8.5-20毫米之間,槍全長110厘米-130厘米,而武士頭領所用的鐵炮稱為侍筒,全長約100厘米,口徑18毫米,這種火繩槍,其射程使用直徑13毫米標准彈丸時,可達130米,有效射程在五十米內,不過,由於侍筒比較粗,所以發射的彈丸最大可達200米左右,有效射程相應的有所增加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92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25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76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0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56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47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0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43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