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清涼殿在哪裡

日本清涼殿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06 08:25:45

❶ 沒有空調風扇的古人,夏天怎麼過

古人度夏不但充分體現了智慧,還十分低碳環保且有情趣。

住——「清涼殿」堪比空調房
「天氣這么熱我哪裡通通不想去,只想躲在家看著我的電視吹冷氣。」張學友的一曲《天氣這么熱》唱出了現代人對空調房的依賴。可是,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怎麼辦呢?和現代人一樣,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居住環境。

看過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觀眾或許仍記得這樣的情節———炎炎盛夏,僕人在一個大瓷缸中放入冰塊,再將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間的溫度。

這種用冰塊降溫的方法其實早在先秦就已經有了。那時存放冰塊的地方被稱為「窟室」。窟室是一間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熱的夏夜,貴族們在窟室中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和今天人們下班後到冷氣十足的夜店喝上兩杯十分類似。

到了漢代,皇宮里設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內有多重降溫裝置———以石頭為床,用玉晶盤裝冰塊,還有僕人站在一旁對著扇扇子。據古籍記載,清涼殿內盛夏時仍清涼無比,如同含霜一般。而漢武帝劉徹身邊的紅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特權。

唐代,長安城地位較高的大臣家裡也都紛紛建起「空調房」———「含涼殿」。含涼殿內有「扇車」,相當於今天的空調扇,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著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據學者考證稱,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空調房」是從拂菻國(東羅馬帝國)傳來的舶來品,如果考證屬實,這種裝置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進口空調」了。

宋朝的「空調房」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凈化手段,廳堂里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著吹,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再到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的冷源,即貯放冰塊的櫃子,上面鏤空,作為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如西瓜、冷飲等。這種「冷櫃」後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時稱「洋桶」,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高檔家電」。

住涼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涼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水流沿著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簾洞」的味道。涼水從屋頂流過,降溫效果自然極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勢掘井納涼,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箋》中記載,「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食——南宋冷飲店賣到三更才打烊
夏日飲冰,也並非是現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愛冷飲的古人,早就發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飲冷食。

可是,沒有冰箱的古代人,怎麼製作冷飲呢?

原來早在周代,人們就開始用冰窖儲藏冬天的冰塊以備夏用。《詩經》與《左傳》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記載,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存放在「冰室」或「冰井」里,等到盛夏時節再取出。負責掌管冰塊藏取的專職人士被喚作「凌人」。由於冰塊在儲藏時會融化,因此古人往往要窖存三倍以上的冰塊供夏季使用。

春秋末期,冰的用途更加寬泛,達官貴人們喜歡在宴席上喝冰鎮米酒助興。到了唐代,人們就已經會製作公開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就凍成了冰棍。

宋朝的冷飲非常豐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並且已有了刨冰。

宋代都城汴京,一到農歷六月,街道兩旁就擺滿了冷飲攤。當時都賣些什麼冷飲呢?北宋開封的冰店裡有紅極一時的「冰雪冷元子」出售,「冰雪冷元子」由黃豆和砂糖製成,把黃豆炒熟,去殼,用砂糖或蜂蜜拌勻,加水團成小團子,最後浸到冰水裡,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涼甜品。

南宋時,市集上的冷飲更加琳琅滿目,夜市的冷飲鋪甚至要賣到三更時分才打烊。當時的杭州城裡受歡迎的冷飲有「冰雪甘草湯」「雪泡豆兒水」「涼水荔枝膏」等,光聽名字就夠嘴饞的了。

到了元代,冷飲又有了新突破。據說,元世祖忽必烈最愛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於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塊,這樣牛奶的保存時間就延長了。忽必烈很快發現,這樣的「奶冰」口感很好,於是又加入了蜜餞和果醬,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據說為了保護冰激凌製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紀,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受到忽必烈的接見,嘗到了當時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這才把製作方法帶回西方,經過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凌。

到了明清時期,冰鎮飲食已經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有的還加入了楊梅、桃子,俗稱「冰楊梅」「冰桃子」。在民間,還盛行伏日吃蓮子湯,據說能養神益脾。

看來,善於發明創新的古人,在酷熱難當的夏季,口福也是不淺的。

穿——唐代的「半臂裝」既潮又涼快
短袖短褲似乎已成了現代人萬變不離其宗的夏季著裝標配,可是「里三層、外三層」的古代人,夏季怎麼受得了呢?有學者研究發現,古人在夏季其實也並不都裹得嚴嚴實實。

據考證,魏晉前,男人也和現代人一樣愛打赤膊,女人們則喜歡穿「開襠褲」。這種「開襠褲」並不是單穿的,原來,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裡面則多穿脛衣,脛衣可看作是褲子的雛形,但它只有褲管,沒有褲襠,由於這樣的著裝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過河否則古人不會輕易提起下裳。

到了唐朝,薄、透、露的「半臂裝」和「袒胸裝」深受女性青睞。半臂裝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在當時相當前衛。而比半臂裝更大膽的,則是袒胸裝。張藝謀執導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里所謂的「爆乳裝」,雖然被很多網友詬病過於暴露大膽,但其實其設計靈感就是源於唐朝的袒胸裝。

其實,在「富人批絲綢、窮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質比現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纖製品都要涼爽。有研究稱,當外界溫度高於皮膚溫度時,皮膚會不自覺地吸熱。這樣看來,古人穿的紗袍、長褲,不僅能覆蓋皮膚,寬寬大大的造型還非常通風,形成「小對流」,與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長袍蔽體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手搖扇子頭枕風
扇子可能是最能體現古人度夏之精巧、有情趣的物品。素有「搖友」「涼友」雅稱的扇子,在古代不僅是一種用以生風取涼的工具,還成了一種藝術品———扇面的面積雖然有限,但卻給書畫家們開辟了一塊題詩作畫的小天地。

據《古今注》記載,最早的扇子出現於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製成的,故稱之為「翟扇」。但此時的扇子並不是用來拂涼驅暑的,而是用來遮陽擋風的,插在車上也是一種儀仗。據考古發現,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像門,這也是為什麼「扇」字從「羽」和「戶」旁。

到漢代,出現了用絹製成的團扇,又稱羅扇、紈扇。團扇多為「圓如滿月」的樣式,但也有梅花形、方圓形等樣式。

至唐代,繪畫作書的團扇已經相當流行。男女都用團扇,在酷熱的夏季,幾乎人手一扇,富貴人家的扇子則更多,扇面往往裝飾精美,有名家山水書法作品。

11世紀,摺扇經日本傳入中國,並很快流行,男人們在正式場合改為使用摺扇,團扇成為女性的專用物。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說,當時都城臨安城裡已設有專門賣扇子的「周家折疊扇鋪」,說明宋代已能夠自製自銷摺扇了。

摺扇的盛行卻是在明清。其種類繁多,有摺扇、竹扇、絹扇、羽扇、葵扇等不一而足。後來,摺扇還流傳到歐洲,成為西方貴婦們喜愛的把玩之物。

除了扇子,形態各異的瓷枕也是古人度夏的必備神器。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由於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很快成為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據稱,瓷枕最早出現於隋代,一開始並不是消夏納涼的,發展到後來卻以納涼之用居多。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中有「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的詞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這也印證了瓷枕是夏季納涼的極佳寢具。一直到明清時期,有了其他材料的出現,瓷枕才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看來,「苦夏」之於古人,也並不如想像中那般難熬。聰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還深知「修身養性、以靜制熱」的心態調整。白居易詩雲「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份「煩夏莫如賞夏」的超然心境,或許才真是我們該好好學習的。

❷ 日本的成人儀式都要幹嘛啊

日本女孩成人儀式

冠禮,是我國古時表示成年的禮儀。男子大約在20歲左右時加冠,從這一天起,冠者便被社會承認為已成年。
天武天皇十一年(683年),日本仿照唐冠禮制,制定了結發加冠制度,當時的冠,有漆紗冠和圭冠兩種。冠禮又稱"元服",顏師古注稱:"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續日本記》記載,和銅七年(714年)六月,"皇太子加元服",此處所指皇太子,就是後來的聖武天皇。將元服作為一項制度確定下來,是在平安時代的清和天皇(858-876年)在位時。
古代日本,元服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請貴人為束發。
二、由大賓加冠。由於封建等級地位的不同,加冠時又分為用冠和用"烏帽子"(古代的一種禮帽)兩種。平安時代,官職三位以上和四、五位中經特殊允許可以進入清涼殿的人,加冠時方可用冠;六位以下沒有上殿資格的人則用烏帽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鐮倉幕府時期(1185-1333年),冠禮時,一般用烏帽子而不用冠了,所以成年式又叫"烏帽子祝"。
歷史進入16世紀,用烏帽子加冠的儀式只限於貴族上層社會和神職人員,而其他人只剃去額上頭發,留下名為"月代"的發式(原來那種剃光前額的發式叫做「月代」),就算成年。
三、著成人服裝。近代,在平民百姓中尚出現了以系兜襠布祝賀成年的禮儀。孩子到了13歲左右,母親的親屬贈其漂白布或紅布表示祝賀。
日本仿我國舊禮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西元683年)。按中國古代陰陽學說,冠日多選甲子、丙寅吉日,特別以正月為大吉。
1948年,日本政府根據民俗規定滿20歲的人要過「成人式」,目的是要讓青年意識到自己已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
1948年,日本政府根據民俗規定滿20歲的人要過「成人式」,目的是要讓青年意識到自己已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
中世紀以後,與男子系兜襠布相適應,女子在13至17歲左右,月經初潮時系腰帶。初潮也是成年的象徵,被稱作"初花"、"初出"。系兜襠布和系腰帶,很大程度是為了保護性器官,代表著性的成熟。
我國舊俗,女子到了15歲左右要"及笄",上頭,花蕊夫人《宮詞》稱:"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鬟便上頭。"日本的結發,相當於我國的及笄,用簪子(笄)來束發,表示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日本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成人節這天要身穿傳統服裝參加官方或民間團體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
日本還有女孩節(偶人節):3月3日。這個節日起源很早,要上朔到700年前的平安時代。
如今的慶祝方式是從江戶時代傳下來的。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供出小巧的偶人(也叫「雛人形」),祝願家中女孩成長與吉祥。

❸ 清涼殿是什麼朝代的

漢代
漢代未央宮包含有清涼殿「中夏含霜」,「夏居之則清涼也」。「以畫石為床,文如錦,紫琉璃帳」。「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相潔」
[見註:三輔黃圖]。

清涼殿,也在未央宮殿北,皇帝夏居之殿。清涼殿以畫石為床,設紫瑤帳,殿內盛夏時仍清涼無比,如同含霜。

❹ 中國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宮分別是什麼

1、秦咸陽宮——阿房宮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皇帝,他的都城位於現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陽背靠大山,南臨渭河。秦始皇的宮殿幾乎鋪滿了整座城市。氣吞山河的始皇帝動用了數百萬的勞工為他修建宮室,包括為他修建死後的陵墓,耗費了二十多年時間,直到他死在巡遊的路上,龐大的建築工程仍然沒有結束。

(4)日本清涼殿在哪裡擴展閱讀: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1)西漢以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為五都。《前漢書·食貨志下》:「遂於長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長安 東西市令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

(2)三國魏以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改許縣為許昌縣」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

(3)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別為上都長安,東都洛陽,西都鳳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

宮殿建築,又稱宮廷建築,為傳統建築之精華。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大都金玉交輝、巍峨壯觀。

萬象神宮即武則天明堂,於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號「萬象神宮」,高300尺(今90餘米)。富麗堂皇,准許民眾入內參觀。武太後又令於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貯夾像,頒《親享明堂制》。後來武則天稱帝,萬象神宮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舉行祭天地的儀式,同時迎接各地使節。

咸陽宮是秦帝國的皇宮,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和西安市部分重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咸陽,開始營建宮室,至遲到秦昭王時,咸陽宮已建成。

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據記載,該宮「因北陵營殿」,為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

公元前202,漢高祖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建成的長樂宮,是為漢三宮之一,兩年之後建成未央宮於是才把漢朝的都城從櫟陽遷都長安。長樂宮是西漢的政治中心,其總體上是由四組宮殿組成:長信殿、長秋殿、永壽殿、永寧殿。長樂宮是漢高祖劉邦處理政務的地方。

在歷史上,長樂宮又叫「東宮」。淮陰侯韓信就是被劉邦的老婆呂雉和蕭何誘殺在長樂宮的鍾室只內。劉邦死後,皇帝移住未央宮。長樂宮就專供太後居住,遂得名。

未央宮在長安城的西南部,是皇帝朝會的地方。始建於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自高祖九年遷朝廷於此,以後一直是西漢王朝政治統治中心。未央宮宮內的主要建築物有前殿、宣室殿、溫室殿、清涼殿、麒麟殿、金華殿、承明殿、高門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陽殿、柏梁台、天祿閣、石渠閣等。

大興宮,是古代傳統宮殿建築,屬於隋朝皇宮。隋朝及唐朝初年稱為大興宮,唐睿宗以後稱為太極宮,為隋高祖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興建,開皇三年建成,由建築師宇文愷主持修建,為隋朝皇宮。唐睿宗景元元年(公元710年),改稱太極宮。宮城坐落在大興城中軸線北端、大明宮之西。

唐大明宮初建於公元634年,當時,李世民在城東北角禁苑內的龍首塬上修「永安宮」讓其父李淵在那裡臨時消暑,但還未完工,李淵就死去,於是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更名為「大明宮」。龍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加修建,改名蓬萊宮。

南京故宮,又稱南京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初的皇宮,如今北京故宮的藍本。明故宮位於南京城東,佔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中國宮殿建築以北京的故宮為代表。紫禁城,即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

參考資料:網路-五都

網路-古代皇宮宮殿

❺ 日本在哪三個時期衣食住行和風俗習慣等全盤摹仿唐朝

首先我們要肯定日本是個很好的學生,自從白江口海戰之後,日本就被打痛了,深刻認識到與大唐相比,自己真的不值一提。的確是這樣,在大唐的戰略布局中,日本叢來就不是戰略重點,打贏日本在史書中也是寥寥一筆帶過。不過此戰後,日本倒是學乖了,跟大唐套近乎,不斷派出遣唐使來學習唐朝的幾乎一切東西。日本歷史學者林干彌就說過:“平安時代社會的風俗習慣,幾乎全是唐風。”

第二,日本民族不僅善於學習外國文化,而且大膽創新,形成日本新文化。例如平安時代初期,日本已經有不少人學會用漢字作文寫詩。但他們並不滿足於現成文字,而是利用漢字創造出一套假名文字,進而形成日本新文化。又如冶鐵及製造鐵器技術,原來是從唐人學習的。但日本人民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自己煉出優質鋼,並打成“寶刀’。到了宋朝,日本刀大批進入中國,很受宋代人歡迎。

雖然我們不喜歡日本,但他們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國學習的,一個勇於學習的國家是可怕的,尤其是骨子裡有侵略基因的民族,更應該令我們提高警惕不能讓悲劇重演,前提是我們一定要強大自己,不落後任何國家民族,這樣才能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❻ 幫我寫一段介紹日本大庭院豪宅的描寫,本人對日本的建築不熟悉,只知道門口是兩扇簾木,左右為開,具體的

大庭院~豪宅~,哪個時代的?彌生?平安?戰國?還是江戶?每個時代特徵都不同~
國守、雲上人、天皇家、將軍家、安倍晴明家形制是大不相同的~~
但實用精巧是共通的。
幾乎所有的住宅建築都是底下架空的,有利於避濕氣。
拉門應該很熟悉吧,所有拉門、隔扇都可以拆解,整間房可以完全連通起來,也是為了透氣。
跪坐、身高原因,屋頂一般較矮,戰國時期的天守閣里尤其明顯,江戶時代垂腿坐興起,屋頂也開始變高~
幛子紙很特殊,強韌且吸水,糊門窗用,也用來做御幣~~
屋外環繞有廊,不像紅樓夢里那麼復雜,單單圍成一圈罷了。
窗是拿小棍撐開的小號隔板,房間內光線不太好,所以平安時代女人都塗白臉摸黑齒,讓容貌更加鮮明(樣子挺嚇人~)
左右不完全對稱,與中國的左右對稱建築相比,日本人要求不那麼嚴格~~
房間布置以簡約生機為美,可能會給人以空曠感~但在領土狹小的島國,空曠是難能可貴的~
具體內容推薦查《枕草子》、《今昔物語》、彩圖版《日本古代建築》、樋口老頭寫的《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建築一節。
粘一些平安時代的建築風格在此:
上級貴族的邸宅建築式樣,是在將平安京變為適合居住的規劃城市的指導思想下發展形成的——這是日本最初的都市型宅。
寢殿造的形成時間,大約應在平安中期(西元10世紀~11世紀初)。但是由於史料的稀缺和大量古跡尚未挖掘,因此很難判斷當時建築式樣的具體發展情況。另外,「寢殿造」是對平安時期上級貴族邸宅建築樣式的總稱;但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安中期(即寢殿造形成時期)和平安後期•鐮倉初期的「寢殿造」在建築式樣和庭院布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寢殿造」的建築特點:
①寢殿、對屋和中門廊以コ的形狀包裹著南庭,整體上是一種二重構造;
②寢殿和對屋等主要殿舍由廊和渡殿等相連接;
③以寢殿為中心,左右採用對稱的建築模式——從這裏我們能夠看出我國古代宮殿建築對日本的影響;
④在中門廊和庭院的東西兩側設有門戶;
⑤以二棟廊連接寢殿和對殿(通常指侍廊或台盤所廊);
⑥南庭中建有假山和自然名勝的微縮景觀。
以上六點,是有關建築布局的規定,另外,按照用途的不同,一間大型的宮室又可以分隔成數間小室;日常用具方面,也有各種各樣的規定,甚至還有專門的「室禮(しつらい)」。

寢殿造的變遷:
平安初期的上級貴族通常都將宅邸分為內、外兩部分。
首先,要在庭院四周建起土牆——這一點一直到後世也沒有改變。南面的正門稱為「八腳門」,這也是寢殿造初期的代表性建築模式。
其次,內院的北側也要豎起一道籬笆牆,南面也設一道門。
之後,就可以在內院建築起主要宮室了。穿過正門,中央位置建有「正殿」,其後為「後殿」、「後後殿」。正殿和後殿之間則建起東西向的「脅殿」。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正殿、後殿和脅殿本身都是獨立的宮室,其間沒有相連的側廊。
到了西元九世紀中期,分割內、外院的籬笆牆漸漸與脅殿一體化;另外,正殿與脅殿之間也開始出現側廊——因此,也有「這個時期尚處於寢殿造的准備階段」的說法。

進入平安中期以後,便開始出現寢殿、東西向的對殿以及用側廊連接寢殿和對殿——這樣建築模式的貴族宅邸,也就是今天我們常見的寢殿造式樣。
這個時期,取消了南門的設計,改在東或西側開設出入口。不過,實際上並沒有嚴格禁止開設南門;但除了宮城以外,這已成為社會上的一種共識。而取消南門與在南庭開辟大面積園林以及當時的婚姻形態(入贅婚•招婿婚)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平安中期較為著名的貴族宅邸有源融的流條河原院,藤原道長的土御門京極殿,其子賴道的高陽院,以及藤原實資的小野宮邸等。

到了平安後期以及進入鐮倉初期後,寢殿造就變得更加「實在化」了。
首先,對代和對代廊出現並取代了對殿;也有使用「缺失」建築法(即只建東、西對殿中的一個)建築對殿的情況。這種建築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藤原北家的東三條殿。
此外,宅邸規模的縮小和建築形式的樸素化也反映了對現實使用性的重視。對殿的縮小和簡省伴隨著「小寢殿」的出現,左右非對稱的建築模式也快速地普及開來。
「小寢殿」集中出現於平安後期(11世紀末~12世紀初),為了體現主人的個性,寢殿漸漸與主要殿舍群分離並改建他處。由於小寢殿充分提供了私人空間,因而後來大內禁中也出現了「小御所」。
再有,隨著對殿的消失,代替其機能、位於寢殿北側東西走向的二棟廊(渡廊)便顯得重要起來。另外,渡廊本是女房們的住所,後來漸漸成為公卿們的御所及舉行各類禮儀的場所。原來,為了安置新出生的子孫,貴族們經常擴大渡廊的面積;後來,二棟廊和中門廊則漸漸成為舉行各種禮儀祭祀活動的場所。
第四,侍廊是仆從及身份較低者的出入口和休息室,此外也是家政機關的中樞辦公地點。
最後,原先連接寢殿和對殿的透渡殿則漸漸被簡省。
如此,這樣的寢殿造便一直延續到室町時代。

寢殿造的構造:
1 面積:
在平安時代,按照官位的不同,所得到的職分田面積也有所差異。按當時的官制,三位以上的官員,給予1町(約14400㎡)的土地;四、五位官員則授予1/2町(約7200㎡);六位以下官則給予1/4町(約3600㎡)。[1町約為縱橫各40丈的正方形;按1丈=3尺推算,則一邊約長120m]
但是,實際上像東三條殿、閑院、崛川院、土御門京極殿等大型宮室群都是2町左右的面積;高陽院和流條河原院更廣達4町。

2 殿舍構成:
首先,寢殿位於南面中央位置。在它的兩側建有東西向的東對殿和西對殿——這也是東西兩側的正殿。
按照宮室面積的規模,有的宅邸在寢殿北側還建有北對殿以及東北對殿和西北對殿。
其次,用渡殿和廊將寢殿和對殿連接起來。其中,連接寢殿與對殿的通路南、北側各有一處,南側的通路因為採用迴廊的式樣修築,所以又稱「透渡殿」或「透廊」,寬度(按橫梁長度計算)約為一間[按現在的換算方法,1間=6尺(1.8m);在平安時代,1間則約合10尺(3m)]。庭院中如果有水池,還要修建反橋——這些都是構成初期寢殿造的重要因素。
北側的二棟廊寬度約為兩間,南側則為一間。此外,北側的二棟廊從中間隔開,以其中寬為一間的空間作為女房們的房間。
再次,自東西對殿向南庭方向延伸出中門廊。寢殿、東西對殿和中門廊將南庭包裹起來。
中門廊採取單廊形式的式樣,面向南庭的一側不設牆壁,代之以連子窗。此外,在中門廊到南庭的出口中門兩側,還建有釣殿和泉殿這樣的小型殿舍。
另外,中門也分為中門北廊和中門南廊。其中,中門北廊是供公卿和殿上人等上級貴族出入宅邸使用的。在中門外南側,還設有放置牛車的車宿及貼身侍從的休息室隨身所。在主要的出入口方向(東或西向)則建有供家中管事等侍從出入對殿的侍廊。
最後,在主宮室群外的宅邸北側還設有雜侍的住所及防止日常用物的倉庫、浴室、谷倉等房屋,統稱為雜舍或下屋。

各殿舍的說明:
門:
按照寢殿造的建築模式,門一般開在北、西、東三個方向。其中,以東、西門中的一個作為本門(亦稱「總門」,即今之正門);此外還設有數個被稱為「中門」的通用門。
至於為何不在南面設門——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園太歷•貞和元年(1345年)一月十五日》條中,載有入京的足利直義回答「建造府邸時宜於在南面設門嗎?」這一問題的相關內容:
「在南面開門,的確曾有皇居承明門之舊例;但是除此以外就再無類似的例證了。由於沒有成文規定,所以我也不太清楚個中原因。」(承明門位於宮城正南面,乃紫宸殿正門——即相當於寢殿造中的中門。)
如此看來,雖然只有宮城中建有南門,但也並無禁止南向設門的條文。作為後宇多天皇皇居的二條高倉殿就是設門於南的例證之一。
上級貴族的府宅周圍,都築有高高的圍牆,因此人們只能從門口窺視院內的景色——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當然,按照社會地位和品階的不同,各個府邸的門扉式樣也是有所差別的。自高向低,其樣式可分為:四足門--棟門--唐門--上土門。另外,還有無檐式的土門(又稱「土御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唐門和土門漸漸成為同等級別的門式;後來更合而為一,衍生出「四足唐門」這種新的本門式樣來。
這種最高級的正門,只有位居大臣以上的公卿才可以建造。在《大鏡》和《富家語談》等書中,都記載有正在建造棟門或唐門的朝臣突然升任大臣,於是便將新門拆除,更造四足門的逸事。此外,本門的式樣只有四足門和唐門;上土門和土門則是通用門的樣式。
由於門制象徵著戶主的身份與等級,所以到了江戶時代,各家大名便以己藩石高數的多少來區分門扉式樣,並制定了明文法令。

院牆:
在寢殿造中,環繞於庭院周圍的牆被稱作「築牆」或「築地?」。這種院牆內部通常以木柱作為中心支點,柱間以木板加固,再於外部塗上泥土;宮城和寺宇的院牆則以木框作為支架,採用自下而上逐次塗泥加固的「板築」法——這種建築方式,直到以石垣為材料的城堡普及開來時還被用來建造土壘。
今天,當我們提到「築地?」時,很多人都會想到白灰牆壁以及瓦頂。然而實際上,平安時代的貴族宅邸卻是木頂的——在木質屋頂上,還塗有一層稱為「上土」的泥土;而白灰也只塗在本門兩側寬約二丈(6m)的「脅壁」部分。

相對於公卿宅邸的木頂,宮城和寺院則可以使用瓦頂——一直到安土桃山時代,瓦片才成為大眾型的建築材料。
同門制相似,院牆也按身份品階有所差異。《日本紀略》長元三年(1030年)四月二十三日條載有:
六位以下官員修築院牆時,不得以檜皮葺頂。」
的內容。
此外,在《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都提到簡易的院牆容易破損,這樣的人家常惹人笑話的趣聞——但是,由於經濟原因和其他某些因素,有些下級貴族宅邸的院牆即使破損也無法修復,只能任它遭受風吹雨打,那位有名的未摘花小姐恐怕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吧。
院牆除了能夠護衛宅邸,有時還能起到觀賞和美觀的作用。按照《大鏡》中的記載,有些府宅的院牆之上,便種植了應和四季的各類花草,主人可以在上懸唐錦的迴廊中賞花吟賦,盡享風雅之趣。
有時,院牆之外還修有溝渠。這種情況下,牆與溝間要空出寬約5尺(1.5m)的空地,這稱為「犬道」。最後,就讓我們用藤原信實的和歌結束這段介紹吧:
「殘垣斷壁 那破舊院牆下的犬道上 是我孤寂的身影」
——《古今新六帖》

寢殿:
1 由來與用途
在我國古代,「寢殿」有正寢之意,正寢之處即為中心居室。所以日本便以「寢殿」作為正殿。當然,這裏的寢殿並非指睡房;而是「殿舍」。《史記》中有言曰:
「居室皆稱寢。」
作為府宅中的中心殿舍,寢殿是舉行各種重大儀式和宴會的場所。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它也漸漸演化成為主人的起居所。
2 室內結構:
在寢殿中,占據主要空間面積的部分稱為「母屋」,它是主人的起居所,內中置有「晝御座」,供主人日間使用。此外,在母屋的西或東端,還設有二間×二間的「塗籠」——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家傳的寶物和先祖的靈位,所以可說是整個府宅之中的聖壇。當然,有時塗籠也被當作主人的起居住所——從這樣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先祖靈魂的敬重。
出於對祖先的重視,塗籠還可作為:婚禮中舉行「覆衾儀式」的場所;產房及安放死者屍身的場所。
除了塗籠,母屋的中央還有邊長1間、地板高度比母屋略矮的廂房(又稱「廣緣」、「大床」)。平常,這裏是女房的居所;不過在舉行宴會時,則作為上賓的坐席。簀子是指廂房周邊面積約一間的空間,其中的地板高度比廂房略低。在它四圍,則環繞有勾欄(又稱高欄)。簀子最早起通道作用,後來則變成了南庭游宴、儀式中的觀禮席和廂房中御廉、幾帳的存放處。
以上就是寢殿的基本構成,不過有的府邸也在廂房外再設一處廂房——這間廂房叫做「孫廂」。
在母屋、廂房和簀子間,一般以御廉、壁代、軟障、幾帳、屏風等相互間隔,劃分空間。
3 構造:
屋檐:
如前所述,五位以上貴族使用檜葺入母屋形屋頂,六位以下官員則采板築。

天花板:
基本的寢殿造建築是沒有天花板的。它的作用是掩飾殿舍頂部建材,所以常用木板進行裝飾。在母屋裏,天花板是用組合在一起的細木條製成的。從這種樸素的材料開始,天花板逐漸向華麗的「格天井」方向發展。

柱:
在古代日本,貴族宅邸一般選用圓形白木立柱。今天,立柱只建於殿舍四角(稱「角柱」);平安時期,在孫廂和簀子之間及屋頂的延長部分也建有立柱(稱「支柱」)。此外,神社中的立柱是不塗朱丹的。

地板:
一般以木板鋪就,不過如有必要的話,也會加襯草席等物。為了使板與板間不至露有間隔,常以草席鋪在木板之下。當然,母屋、廂房和簀子中的地板高度是不同的。鉈們之間的段差被稱為「下長押」、「切目長押」。

壁:
壁位於柱與柱之間,將竹木格欞(稱為「小舞」)塗上粘土、灰泥加以固定而成。不過除了塗籠,寢殿造中是幾乎沒有壁的。

樓梯:
在寢殿的中央設有被稱為「階」的木製樓梯,一般高為五級。另外,在樓梯的兩側環有高欄,後面還有隱階。

分割道具:
在寢殿造建築中,用來劃分室內、外范圍的物具有:格子、蔀、妻戶和遣戶;用來分隔室內空間的物具則是障子。

格子和蔀設於廂房、簀子的立柱之間;除了南面用一重格子,其他地方都使用二重格子——即半蔀。具體的使用方法是:以金屬固定格子的下端,其上端則向外吊起。如果只有一重格子,則其上端向內吊起。

妻戶是木製的兩開式門扉,在寢殿東西兩側、廂房南北兩端各設兩扇,是出入寢殿的正門。此外,在北廂的中央也設有一道妻戶。
遣戶是木製的拉門,是北對殿和雜舍的出入口;有時也作為室內分隔道具使用。
平安時代的障子是屏風和襖障子的總稱,一般是指襖障子。幛子是在母屋與廂房間使用的分隔道具,當時的「立障子」可以移動,而現在的「明障子」則是固定的。

對殿:
1 由來與用途
對殿是宅邸中寢殿之外的主要殿舍,又叫做「對屋」。一般而言,以寢殿為中心,左右兩側建有相互對稱的「西對殿」和「東對殿」;此外,寢殿北側還建有「北對殿」。(在大型府宅中,還可能建有「東北對殿」和「西北對殿」。)其中,東、西對殿又可稱為「脅殿」;如果設有北對殿,則宅邸中也應建有後殿和後後殿。
考察「對」的語源,可看作是「與寢殿相對應構成宮室」的意思;另外,其也有「搭配之殿舍」的含義。
初期的寢殿造建築一般都建有東、西對殿;但後來隨著使用頻率的下降,便漸漸取消了對殿的設置。平安前期的對殿一般都是供主人家族起居使用的;後來則漸漸轉變為儀式和宴會的舉辦場所。
2 室內的空間構成和構造:
東、西對殿的空間構成與寢殿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但其構造則有若干不同之處:
•與寢殿以南為正相對,東對殿以西為正,西對殿則以東為正面;
•對殿的地板比寢殿低;
•對殿的屋頂採用「切妻」和「縋破風」型(不過,有的對殿也用入母屋型屋頂);
•對殿的樓梯一般為三級,朝向為南庭方向,專供尊貴的客人出入使用。
不過,北對殿的建築構造則分為與寢殿相同及長屋形式兩種。

渡殿:
1 用途
渡殿是連接寢殿和對殿、以及其他一些主要殿舍的走廊,大致分為透渡殿和壁渡殿兩種類型。連接寢殿和對殿的渡殿,北、南側各設一處,北側的是壁渡殿,而南側的則為透渡殿。此外,若透渡殿下有水渠經過的話,還要修造反橋,因此又稱為反渡殿。
2 構造
透渡殿是一種由地板和屋頂構成的半露天式走廊,寬約1間(3m),朝向寢殿外側的一面環有高欄。不過,連接寢殿和對殿的透渡殿隨著時代的變遷,漸漸不再為人使用。
壁渡殿則是一種封閉式的走廊。它比透渡殿寬一倍(2間),其中的一間作為通道,另外的一般則是女房的住所。在建材的選擇上,壁渡殿的屋頂由兩根棟木製成,所以又稱其為「二棟廊」。隨著時代的變遷,壁渡殿漸漸由女房居所變為主人寢室和上賓的房間;之後更成為專供殿上人以上賓客起居的場所(稱為「公卿座」)。

中門廊:
1 用途
中門廊是由東、西對殿向南庭延伸的走廊。
自寢殿進入南庭,需要穿越中門。此門以北設有中門北廊,以南設有中門南廊。在寢殿造建築中,中門廊還是寢殿和對殿的出入口,相當於今天的玄關(因此,在中門北廊的南端專門有供人們脫鞋的場所)。不過,中門廊是專供公卿和殿上人等貴族使用的門戶;其他的下人則經由侍廊出入府邸。
2 構造
中門廊采單廊構造,面向南庭的一側,掛有起遮擋作用的連子窗,並建有門扉;而內側則是開放式的。廊頂以檜皮、棟瓦修葺;中門處的廊頂要比走廊高一些——所以又稱「上中門」。至於中門的式樣,最早使用四足門,後來則改為棟門。此外,由於北廊是公卿及殿上人出入的走廊,因此其地板高度與對殿相同;而南廊則不設地板、只鋪土石。

侍廊:
1 用途
自本門(即大門)至中門,於庭院北側築起的細長殿舍稱為「侍廊」。它是:
①府宅管事及下人們工作的地方;
②低級官員(諸大夫以下者)的出入門戶和接待室。
在東三條殿裏,寢殿東北方還建有稱為「台盤所廊」、用於管理女房的走廊。此外,一般來說,低級官吏是不能進入中門廊裏的內側殿舍的,所以宅邸的主人需要在侍廊內接見這些訪客。如果在侍廊北側的小中庭內修建一處二棟廊,主人便可以在其中對管事及低級官員發布指示了。
2 構造
完成於十四世紀前期(鐮倉後期•室町前期)的《後押小路內府抄》中對侍廊的構造有如下記載:
「侍屋通寬五間。其間以障子相隔。上二間為諸大夫[四、五位,不能進入清涼殿的官員]坐席,下三間為青衣侍者[六位]坐席。侍者之席,置台盤(朱漆、四尺一腳、八尺一腳);塌塌米以紫布包邊,障子亦飾紫緣。此乃大夫之禮也。」
除此之外,侍廊前面,還必須築有土牆。

❼ 日本的著名寺廟(附圖)

安樂寺(Anrakuji)
建於1681年,是法然念佛的道場。後鳥羽上皇的妃子松蟲和鈴蟲被法然的弟子住蓮和安樂的傳教感化而私自出家,上皇聞後大怒,將兩位僧人定罪,法然也受誅連遭到䞤流放。為弔慰兩位僧人的亡靈於1681年創建了該寺。寺中陳列著住蓮和安樂,松蟲和鈴蟲的木像和石塔,使他們的悲劇故事得以流傳。春秋兩季特別開放。7月25日舉辦的以驅除中風病為目的的南瓜供養活動頗享盛名。

化野念佛寺(Adashinonenbutuji)
化野當地以往採行風葬,荒野四處散亂無名屍,1100年前空海(宏法大師)見此於心不忍,遂建如來寺加以供養,即為其起源。其後法然大師以此作為修行道場改為現名念佛寺,成為凈土教派之佛寺。正殿是由寂道上人於1712年重建。寺院內的8,000座石佛和石塔群即是埋葬在化野一帶的墓群,毎年8月23・24日千燈祭在寺內點上長明燈供養,幽玄千燈令人感到人世之無常。(參加千燈祭祀活動須預約,毎年自6月15日起以明信片報名,按先後順序額滿為止。)建於平安時代。

西明寺(Saimyouji)
天長年間(824〜834)由空海的弟子智泉開創。又稱平等心王院。現在的寺院於1700年因桂昌院的歸依而重建。主佛釋加如來像(重要文化財產)高51公分,據說是高山寺明惠上人的造顯。佛像體內印有1047年的墨書銘。側面安放的千手觀音像(重要文化財產)是一座立像,雕刻於平安時代,精細的面部雕琢,栩栩如生。屬於真言宗派。亦為賞楓名勝地。

醍醐寺(Daigoji)
真言宗醍醐派的總院。始於貞觀年間(859-77)聖寶在山上結庵,建立和安放准胝、如意輪兩觀音像(上醍醐)。926年,開發下醍醐,建立金堂、五重塔等。由於應仁、文明之亂的戰火,除了五重塔外,堂塔伽藍全被焚毀。1598年,借豐臣秀吉賞花之際重建。這裏是本門派修煉的道場基地。創建時的五重塔、桃山時代移建的金堂,以及上醍醐的葯師堂均為國寶。繪畫方面,收藏有絹本著色五大尊像(國寶)等許多文物。2月23日的「五大力士」,4月第2個星期日的豐太閣賞花佇列很有名。1997年,根據《世界遺產條約》,作為「古都京都的文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創建於平安時代。

大報恩寺(Daihouonji)
由藤原秀衡之孫義空上人創建,是真言宗智山派名寺。本堂仍維持著1277年創建時的原貌,是京都最大的古建築,被列為國寶。除了本尊釋迦如來的坐像(重要文化財)外,靈寶殿還常年展覽以快慶的作品--十大弟子像為代表的,六觀音像等諸多文化遺產(須收費)。毎逢2月的「龜節」以及12月7、8日的「燒蘿卜活動」,寺內香客攘攘,競相祈_龜神的祝福及百病消除。
該寺始建於1227年12月26日,即本殿堂上樑日。

禪林寺(Zenrinji)
建於平安初期,正式名稱應為禪林寺。是凈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院。853年空海徒弟真紹繼承了藤原關雄的山莊後,將佛像安放其中,並開始將之作為真言宗的道場。
1077-1081年第7代永觀出家。把該寺改為凈土宗的念佛道場。寺中有側臉阿彌陀如來象,並以該『回頭觀望的阿彌陀』而聞名。寺內收藏著國寶級的絹本畫冊阿彌陀圖(鐮倉時期)等諸多寶物。毎年自11月1日至30日舉辦寺內寶物展覽活動。為觀賞紅葉的名勝地。

行願寺(Gyouganji)
正確的稱呼應是「行願寺」。屬於天台宗派。西國三十三所第19處靈地。身為俗人時曾射殺鹿的行圓起了佛心,於1004年創建,並雕刻和安放了千手觀音像。由於身著皮衣,因此被稱為「皮聖」,寺院也被稱為「革堂」。創建當初於現在的上京區,在多次移建遭焚毀後,遷於現址。

法然院(Hounenin)
建於1681年5月。原為法然和其弟子住蓮,安樂一起勤修佛法,積攢功業之地。1680年,知恩院第38代門主萬無上人使其復興。屬於凈土宗派單立寺院。方丈的屏風彩繪(重要文化財)出自狩野光信親筆。院內有池泉和白砂,泉內善氣水涌動。墓地裏有谷崎潤一郎,河上肇等名人達士的墓碑。(平時不對外公開。春秋特憋公開)

寂光寺(圍棋本因坊寺)
建於1578年11月,屬顯本法華宗派,由日淵在出水室町創建。日淵的第2代子孫日海是圍棋高手,曾擔任過信長、秀吉及家康的圍棋指導。死後,其弟子繼承了該寺別院之名--本因坊,本因坊一族從此在江戸誕生。寺內有本因坊前5代繼承人的墓碑。

觀音寺(Kannonji)
平安時代,嵯峨天皇下詔,弘法大師創建。主佛是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作為西國三十三所第十五處靈地,以避邪開運而聞名,尤其是作為治頭痛、長智慧、免痴獃等受到廣泛信仰。寺院內的山上四季披綠,非常美麗。春天的梅花、櫻花,秋天的紅葉,讓來訪的遊客心曠神怡。創建於825年(平安時代)。

鹿宛寺(金閣寺(通稱))
建於1937年,屬臨濟宗相國寺派,是1397年足利義滿經營的山莊改建而成。金閣是元寶形三層建築,1950年焚毀於大火中,1955年予以重建。屬池泉迂迴式庭院。茶室夕佳亭以荻草交錯的籬笆架和纏繞著南天的床柱聞名與邇。1994年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清水寺(Kiyomizudera)
「清水寺」建於音羽山上,為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的總院,相傳延鎮上人於778年在此開山後,由大將軍坡上田村麻呂於798年興建。在羽音山山腰建有近30座寺院和佛塔,現存的主要建築物為德川家光於1633年所重建。被列為國寶的本堂正殿以「清水舞台」而聞名,屋頂採用四坡式結構,以檜木皮重層鋪建而成,其宮殿造型優美,令人觀嘆,殿內供奉著十一面千手觀音像。本堂的下方有著名的「音羽瀑布」,與祈求分娩順利的「子安塔」,後者被列為重要文化遺產。此外,境內的重要文物建築鱗次櫛比,包括仁王門,鍾樓,西門,三重塔,釋迦堂,阿彌陀堂等。1994年12月,清水寺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產」,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金地院(Konchiin)
建於1626年,是南禪寺別院。應永年間(1394-1428),由足利義持創建於北山,後又於1605年經崇傳移建至現址。方丈是重要文化財,狩野派的屏風繪畫也十分有名。茶室八窗席(重要文化財)和鶴龜庭(特別名勝)、枯山水庭園均為小掘遠州名作(茶室參觀須以來回明信片申請)。東照宮(重要文化財)創建於1628年,是本殿、石間、拜殿連在一起的權現式建築,供奉有_川家康的發冢以及念經佛像。拜殿天井的龍鳴圖出自狩野探幽之筆,36歌仙則為土佐光起之作。此外,八窗席茶室的屏風繪畫「猿猴捉月圖」和「老松」十分有名。

高台寺(Koudaiji)
1606年,豐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為了祈禱秀吉的冥福而創建本寺。屬於臨濟宗建仁寺派。移建了伏見城樓的一部分,極為宏偉壯觀,但卻不幸遭遇火災,現在只保存了正門、開山堂、靈屋和茶室傘亭‧時雨亭(均為重要文化財產)。靈屋內部安放秀吉和北政所坐像的須彌壇等處繪制的泥金畫圖案作為「高台寺泥金畫」非常有名。茶室傘亭的頂棚用圓木和竹子編成,表現出油紙傘的形狀,非常罕見,與時雨亭一樣,是桃山時代茶室建築的代表作。池泉回遊式庭園屬於史古跡、名勝。

金戒光明寺(Konkaikoumyouji)
1175年從比睿山下山的法然上人首次建立的念佛道場。為凈土宗四總院之一。數度遭遇火災,於災後重建。阿彌陀堂是1605年由豐臣秀賴重建。而文珠塔的主佛像文殊菩薩像相傳是名佛像雕刻家運慶的作品,為日本三文殊像之一。收藏有絹本墨彩山越阿彌陀佛圖(重要文化財產)。

曼殊院(Manshuin)
建於1656年,是天台宗的皇家寺院,屬五座皇家寺院之一。原建於比睿山的一堂,良尚法親王時期,被遷移到現址。明治初期前還兼管北野天滿宮。院內的大書院、小書院、八窗軒茶室,庫裏都是重要文化財。采枯山水式的庭院構建方式。國寶級的不動明王(黃不動)是三大不動王之一。內部的屏風彩繪主要出自狩野探幽之筆,其他尚有出自狩野永德之筆的竹虎圖(重要文化財)等。

妙圓寺(Myouenji)
建於佌1616年3月15日。位於以妙法送火聞名的松崎山「法」字山下。日英上人創寺之際,還在另外一棟殿堂裏供奉了法華經的守護神「大黑」。人們從全國各地涌來,參拜「松崎的大黑」,屬日蓮宗。1969年倖免於當時的大火,因此也被稱為「火中顯靈的大黑天」。毎60天舉行一次甲子日活動。能祈禱心想事成,也能請到保佑長壽幸福的硬幣,護身符和護身牌,是京都七福神之一。

勸修寺
言宗山階派的總寺院。醍醐天皇下詔建造的寺院,為天皇的生母藤原胤子祈禱冥福而建。由承俊律師創建。1470年(文明2年)被戰火焚毀,在德川氏和皇室的援助下得以復興。世代法親王均入寺修行,作為由皇族貴族出家當住持的寺院一直擁有很高的地位。宸殿、書院(重點文物)是將明正天皇原來的御殿移建而來。國寶釋加如來說法圖(現為奈良國立博物館收藏)刺綉也稱作勸修寺刺綉帳幕,是本寺傳寺之寶。庭院採用以冰窖的水池為中心的池泉回遊式形式建成。書院前庭有據說是水戸光圀捐贈的石燈籠,作為勸修寺式燈籠而出名。建立於900年(平安時代)左右。

辨財天長建寺(島弁天)
建於1600年間,屬真言宗醍醐派。1699年伏見奉行建部的工匠頭政宇在開拓中書島時,從深草大龜谷的即成就院中分離出其別院多聞院,而創建本寺。其裸體弁財天像,甚為珍貴。7月有(第4個星期日)弁天祭。京都主佛供奉弁才天僅有此寺。
為櫻花名勝地,四季百花爭妍斗艷。
御守及神簽聞名。

教王護國寺(東寺)
教王護國寺是平安京建都之際,作為鎮護國家而建立的官廟之一。在弘仁14年(823年)空海大師下賜為「真言密教」的道場,成為了真正的一家寺院。南北方有南大門,金堂,講堂,食堂,和北大門。東南方有五重塔,西南方有灌頂院。體現了佛教建築物的特色。
金堂(本堂)是慶長8年(1603年)再建的。這座建築代表著代表桃山時代的豪壯雄大。五重塔雖然在寬永21年(1644年)再次修建的,但這座新建的建築物上融化著工匠的心血。五重塔是現存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塔,是京都的象徵。除此之外,作為弘法大師的住宿而蓋造的大師堂是,康歷元年(1379年)被火燒卻之後重新修建的。明德元年(1390年)又增加修建了朝拜大師像的禮堂和走廊,體現了古代日本卧室的優美。

清水寺
清水寺的由來是寶龜9年(778年),從僧延鎮在音羽的瀑布上參拜觀音而開始的。到了延歷17年(798年),坂上田村麻呂改建為佛殿,從此成為恆武天皇的敕願寺。現在的清水寺東西方有西門,三重塔,經堂,開山堂,轟門,朝倉堂,本堂,阿彌陀堂。周圍的建築有仁王門,馬駐,鍾樓,北總門,(Ia嬪忍茫�輪�海�影蔡茫�蚴靨煤駝蚴厴緄牡刂魃襠縞竦睢U廡┙ㄖ�鐧拇蟛糠炙淙輝?(B17世紀初修建的。但是這樣的景觀是早在13世紀已經形成。
寺廟中心的本堂是寬永10年(1633年)修建的建築物,名為清水的舞台。展現出它雄大壯麗的姿態。
除了這些建築物之外,境界內的東邊設有引用江戶時代初期的技法來修建完成的成就院庭院。

延歷寺
延歷寺的歷史是從最澄(在日本傳播天台宗的高僧)為了鎮護平安京的鬼門而建立比督山寺開始的。後來法然,榮西,親鸞,道元,日蓮等日本佛教的高僧在此修行而聞名天下。
10世紀後期以東塔,西塔,橫川等三個地方為中心,修建了堂舍。之後,這座名寺經過了無數次的火災。特別是元龜2年(1571年)寺廟的一大半被戰爭的烽火燒去了一大半。作為總本堂的根本中堂是寬永17年(1640年)再建的。它擁有正面11間,側面6間的龐大規模。它的構造是正面的外部和最中心部為木頭板,背面的4間內間為石板,設有3座宮殿。
除此之外,延歷寺還保存著17世紀的堂舍,體現了當時的佛教思想和佛教建築的特色。
高僧輩出的日本佛教母山
設立年代:8世紀末,17世紀再興。

醍醐寺
醍醐寺的寺院分別建設在山上和西麓的平地。山上寺院是貞觀16年(874年),平地寺院是延喜4年(904年)蓋建的。
山上的寺院葯師堂是保安5年(951年)再建的建築物。它體現著平安時代初期的佛堂獨特的規模和樣式。鎮守社清龍宮拜殿是永亨6年1434年再建的建築物。它的形狀如同日本古代的民間房子。
平地寺院上建立的五重塔(天歷5年·951年創建)是京都現存的最古老的佛塔。佛塔的最上面畫有曼陀羅,體現了密教寺院的特色。金堂是慶長5年(1600年)從紀州滿願寺移築的金堂,殘留著平安時代末期的風格。三寶院的表書院是在慶長3年(1598年)在豐臣秀吉的建議下修建的。寺院是卧室型構造。三寶院的庭院也是在豐臣秀吉的建議下蓋造的庭院之一。裡面有噴泉和假山,是一座非常豪華的庭院。
京都最古老的建築物,從五重塔到桃山時代的庭院
設立年代:9世紀末

仁和寺
仁和寺是仁和4年888年宇多天皇下令蓋造了勅願寺開始的。當時很多皇子,皇孫都在這里辦公過,因此仁和寺成了門跡寺院的領頭羊,他名為御室御所。糱r>雖然應仁之亂的火花燒卻了整座寺院,但是寬永18年至正保3年的短短的5年,把原在皇宮的紫宸殿和常御殿移築到仁和寺,又用清涼殿的木材蓋造了御影堂。並且,又加建了二王門,中門,五重塔等建築。經過這一系列的修建,仁和寺再次展現出了它的庄嚴。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寺院就是這時候修建的。
金堂是正面7間,側面5間,帶有龐大規模的建築物,屋頂是從絲柏樹葺改為本瓦葺。體現了桃山時代皇宮建築的風格。
有著平安王朝文化醇香的皇室皇宮
設立年代:9世紀末,17世紀中期再興

平等院
平等院原本是藤原道長的別墅。到永承7年1052年被他的兒子西白賴通該修為寺院的。第二年天喜元年修建了安置了阿彌陀如來的阿彌陀堂現在的鳳凰堂。12世紀初又蓋造了法華堂,五大堂等諸寺院。但是建武3年1336年一場戰火燒卻了寺院的一大半,現在只留下鳳凰堂和鐮倉時代再建的觀音堂和鍾樓。
鳳凰堂是以中堂為中心,左右有翼廊。展現了輕快而優美的姿勢。它的背面有尾廊。中堂的屋頂的兩端裝飾著鳳凰,內部是耀眼的二層寶蓋,裝飾了寶相華文和螺鈿。並且還裝飾了雲中供養菩薩,牆壁畫等。鳳凰堂的前面是庭院,它表現的是西方的極樂世界。融化了大自然景觀的這座庭院被稱作為凈土庭院,是後來以阿彌陀堂為中心創建的各寺院庭院的起源。
體現了極樂凈土的建築和庭院
設立年代:11世紀中期1052

高山寺
高山寺是寶龜5年(774年)開創的,到了13世紀初得以明惠上人的修建之後改名為高山寺的。修建的時候高山寺擁有金堂,阿彌陀堂,十三重塔,東西藏經閣等建築物。但隨著中世的戰亂而荒廢,進入到江戶時代寬永11年(1634年)再次得到修建的。
石水院是明惠上人時***始流傳下來的唯一的遺跡。它是建立在13世紀前半期的建築。從看得出鐮倉時代的特色。石水院是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的建築,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是代表日本文化的庭院。
除此之外,寺院的中心還設有寶篋印塔和如法經塔。
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的建築
設立年代:13世紀初(1206年)

西芳寺(苔寺)
西芳寺是天平年間(729~749年)被僧行基所創建的。之後的歷應2年(1339年)得以夢窗疏石的修建改名為禪宗寺。修建之初是以建立在平地上的兩層樓閣的琉璃殿為首,修建了庭院和池庭。西芳寺的山腹是山水庭院和坐禪堂指洞庵,山頂是縮遠亭。山頂的縮遠亭可以眺望到遠處的風景。
文明元年(1469年),戰爭的戰火燒卻了這座古老的寺院。夢窗疏石修建的庭院被一層厚厚的苔得到保持。荒廢後的庭院被評價為名園。現在殘留下來的湘南亭(茶亭)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所修建的。
這座寺院是建築物和庭院成為一體化的。用精確的手法去鋪在地上的石組和眺望台等融入了在前代無法看到的形式,給後世的庭院帶來巨大的影響,成為日本庭院史上的一個奇跡。
給後世的庭院建築帶來巨大影響的名園
設立年代:14世紀中期(1339年)

天龍寺
天龍寺是以風山為背景在建長7年(1255年)蓋造的離宮為基礎,歷應2年(1339年)被改成為禪寺。當初的禪宗寺院是三門,佛殿,法堂,方丈成為直線型的典型的寺院。方丈的後面是利用高坡來作出山形的庭院。天龍寺修建之後雖然在戰火中失去了主要的寺院。但是庭院至今好保存的完整無缺。庭院的池子雖然修改了好多次,但依稀保存著當時的風景。
龍門瀑布,石橋,岩島等石群體現出大膽而又細膩的池庭布置,給室町時代之後發展起來的山水庭院和和石組布置帶來巨大的影響。
禪宗大寺院的鑒賞本位的庭院
設立年代:14世紀中期(1339年

鹿苑寺(金閣寺)
鹿苑寺是足利義滿在應永4年(1397年)接過鐮倉時代建立的貴族的別墅之後,竭盡全力去修建成為別府北山殿的。義滿死後的應永29年(1422年),夢窗疏石作為開山祖師修建成了禪寺。之後金閣寺在有一段時期走向荒廢,但是到了江戶時代金閣寺和庭院又恢復了往日的輝煌。
庭院以衣笠山為背景,在水池裡安設了各種各樣的名石。並面對水池建立了舍利子殿金閣,在山上設置了眺望台。金閣的屋頂的第一層是木屑葺,第二,三層是金箔,是代表北山文化的華麗的建築物。體現出義滿當時的權威和對王朝的憧憬。雖然金閣寺在昭和25年(1950年)被一場大火給燒卻,但昭和30年(1955年)得到了復原和再建。
權力者對王朝文化的憧憬,金閣
設立年代:14世紀末(1397年

叢徽寺(銀閣寺)
叢徽寺是把足利義政在文明14年(1482年)在東山山角上營造的東山別墅改成禪寺的。東山殿是模仿西芳寺而建立的。寺院以水池為中心設有觀音堂銀閣,持佛堂東求堂等建築物。廣受當時讀書人的愛戴。雖然荒廢過一段時間,但是17世紀的中期開始又恢復到了昔日的風光。銀閣是長享3年(1489年)建設的二層樓閣,下層是東洋式書院,上層是禪宗的佛堂。
東求堂是祭祀守護神的持佛堂和書房並兼的建築物。是文明17年(1485年)修建的。位居在東側的面積為4帖半的同仁書房設有最古老的付書院和遠架子。
叢徽寺的庭院雖然在戰國時代荒廢過一段時間,但是到了元和元年(1615年)復興時得到了修建。以水池為中心的名石,樹木和石組上凝聚著工匠的心血。
東山文化的象徵,淡泊而玄奧的美
設立年代:19世紀後期(1482年)

龍安寺
龍安寺是寶德2年(1450年)把貴族的別墅改修為禪寺的。長享2年(1488年)本堂復興之後修建了諸堂。之後的寬政9年(1797年)因為被一場大火燒卻,現在的本堂是慶長11年(1606年)把西源院本堂移築過來的。
本堂南側的本堂庭院是15世紀中期修建的。用土牆來圍住東,西,南面的石庭里鋪上了白沙。白沙的上面擺置了5群共15個石組。這座庭院布置抽象化的表現出大自然,它的美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
白沙和石群組成的抽象造形,山水庭院的代表
設立年代:15世紀中期復興(1450年)

本願寺(西本願寺)
本願寺是宗祖親�聖人所創立的凈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祖山,當初建立在京都東山,之後遷移到全國各地。到了天正19年(1591年)被豐臣秀吉遷移到現在的本願寺。寺院遷移到京都之後被修建,寬永10年(1633年)修建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建築物。
元和4年(1618年)修建的書院被分為公開接見場所的對面所(鴻之間)和秘密接見場所的白書院,繼承了書院的豪壯。位居在這間書院東側的是被稱作為虎溪之庭的山水庭院。山水庭院的構造代表了瀑布,溪水和大海。雖然它的構造是單純明快,但是帶有顏色的石頭和蘇鐵艷麗而又大方的體現出桃山時代的豪華。
面向滴翠園(水池)的飛雲閣是三層樓閣建築物,它的外觀奇特旨趣,體現出了工匠的卓越的才能
代表華麗而豪壯的桃山文化的精髓
設立年代16世紀後期再興(1591年)

燈火的寺院

真如堂的紅葉,還漂亮。

長(久)印象堂

長(久)印象堂的燈火,11月8日5點30分開始

在南禪寺天與草庵燈火開始了

平安神宮背後

真如堂

真如堂

清水寺

清水寺

醍醐寺

平安神宮

平安神宮

知恩院,桜花の季節

知恩院,桜花の季節

勝持寺

平等院--藤原文化の結集

天龍寺

仁和寺

仁和寺

金戒光明寺

毘沙門堂

毘沙門堂

長岡天満宮

教王護國寺

大谷本廟

❽ 日本建築有什麼風格和特點

日式建築也有較久的歷史,早期的日式建築大量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但隨後也漸漸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風格。

風格:以木材為主,緊湊布局,多元化。

特點:傳統的日式傢具以其清新自然、簡潔的獨特品味,形成了獨特的傢具風格,對於活在都市森林中的我們來說,日式家居環境所營造的閑適、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也許就是我們所追求的。

領略不俗風采 典雅又富有禪意的日式家居風格在我國可謂是大行其道,異域風格的表現手法使得人們的喜愛,又能領略到其中的不俗。

日式風格裝修的特點是淡雅、簡潔, 它一般採用清晰的線條,使居室的布置帶給人以清潔,有較強的幾何立體感。

拓展資料

和風源於中國的唐朝。

盛唐時鑒真大師東渡,無論文字、服飾、飲食、還是文化、宗教、起居、建築物的結構、制式、日本與中國都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比如,日本人對禪宗的頂禮膜拜,就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

和風的特點也大多以碎花典雅的色調為主

日式室內設計中色彩多偏重於原木色,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顏色,形成樸素的自然風格。

列如:和風傳統節日用品日式鯉魚旗、和風御守、日式招財貓、江戶風鈴、等都是和風式物品。

日式設計風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築影響,講究空間的流動與分隔,流動則為一室,分隔則分幾個功能空間,空間中總能讓人靜靜地思考。

傳統的日式家居將自然界的材質大量運用於居室的裝修、裝飾中,以節制、禪意為境界。

❾ 日本京都景點都有哪些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日本京都旅遊攻略京都的最初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現在, 京都在傳統區域的劃分上仍以「洛」字按東西南北中分為「洛西、洛中、洛北、洛東和洛南」。 ●洛中 洛中最顯京都街道的棋盤式布局,這里是古樸與現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築。 [東本願寺——世界級巨大木造建築] 東本願寺是日本凈土真宗大谷派的大本營,是京都的必游之地。寺廟周圍環繞水渠,東西的山門是大師堂正門,非常壯麗。公元1602年,經德川家康將軍之令,從西本願寺獨立後創立。寺內佔地面積廣大,排列著巨大的伽藍,位於中心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級木結構建築物。 [京都御所——前年古都千年皇宮] 它是日本的舊皇宮,也稱故宮。現在的御所是1855年建造的,雖不豪華,但是樸素優雅,其中最值得游覽的部分是紫宸殿、清涼殿和小御所。 ●洛西 洛西聚集了世界聞名的寺廟。從7世紀起到12世紀,這里一直是上級武士鍾愛的兼具山莊別墅、娛樂休閑功能的寺院。 [金閣寺——金色閣樓映鏡湖] 在外國人眼中,金閣寺與富士山、藝妓並列為日本三大典型印象之一。金閣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正式名為鹿苑寺。它建於1379年,原為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後改為禪寺。寺前是以鏡湖池為中心的庭園,身影華麗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中的景觀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觀。金閣寺被指定為國家級特別史跡和特別名勝。因獨特的棚廈和南天床柱而聞名的茶室夕佳亭也值得一看。 ●洛東 說到京都就不得不提洛東,因為這里的風景常出現在明信片上,讓人嘆為觀止。以散步的方式走訪洛東最適合不過。 [清水寺——清水舞台櫻燦楓紅] 青水寺建於公元一六三三年德川家康時代,寺的山上有一條音羽瀑布,日本人相信飲過來自音羽山的清水,便能治百病,清水寺亦因而得名。春季的櫻花、秋季的楓葉,在清水舞台上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風景上演。 [二年坂、三年坂——京都人氣景點] 去清水寺一定要經過二年坂、三年坂。雖然是上坡路,但兩邊滿是古樸的建築和小點,出售各種傳統手工藝品和當地特色食品。 [祗園——百分之百原汁原味京都] 祗園是京都的一條商業街。過去這里是風月場所,藝妓舞妓出沒,高級料理亭聚集。逛祗園要掌握三個重點。 吃:無論小吃還是盛宴,這里的味道都是最地道的。京都特有的蒸壽司、精緻爽口的腌菜……買:京都的小飾物如發飾、布包等,還有各種日本傳統的手工藝在這里都能買得到。 ● 洛南 位於京都和奈良之間的洛南市寺廟、神社之城,更是酒和茶的故鄉。 [泉涌寺——美人祈願] 泉涌寺最有特色的是觀音堂。這座觀音堂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因此這里也成為了祈求青春美麗的廟宇。交通: 市營巴士, 一般的巴士是淡綠色的,車身上有深綠色的條紋,也有色彩繽紛的巴士。遊客從後門上車,從設有整理券的箱子里領取整理券。下車時提前按鈴,通知司機。市內等價區間內的車費是200日元。如在等價區間以外,則把上車時領取的整理券番號與巴士正面所表示的金錢數額,與整理券一起放在司機旁的收費箱內,從前面的車門下車。注意要提前換好硬幣。12歲以下的兒童半價,一個成人可以帶兩名6歲以下的兒童。 地鐵和電車,市內有南北運行的烏丸線、東西運行的東西線二條地鐵,有京福電車、京阪電車、阪急電車等六種電車。車內嚴禁吸煙。在自動購買機購買車票時,放入硬幣或鈔票,再按下目的地的按鈕。使用Prepaid(預付)磁卡可以直接通過車站的剪票口剪票。在通過自動剪票機時,先把車票或磁卡放進去,取出來後切記收好,到目的地還要用來剪票回收。 住宿: 想在秋季去京都觀光,第一件事就是預定房間。因為這是旅遊旺季,遊客蜂擁而至,賓館爆滿。推薦入住新間之町通和新高倉通一帶的町家。推薦懷古庵住宿。這里環境清幽,整潔,共有五間房,每間房都分上下兩層,下層設有客廳、小庭園、廚房、浴間等,上層則是睡房和書房。旅館保持了昔日町家的設計和擺設,如洋式掛牆鍾、懷舊收音機等。地址:京都市左京區孫橋通新高倉上法皇寺町(本山要法寺西門前) 收費: 15,000日元/(約1000元人民幣),一間可供三至九人居住。 電話:(81) 075 751 1005 美食:京都料理是由皇宮料理、寺院的精進料理、懷石料理發展而來的,具有獨特的風味。京都料理採用的原料主要是野菜、鮮魚等,水分豐富,鮮味濃郁。京都有很多的特色餐廳供遊客們選擇,想吃壽司的可以去「一次重」壽司品嘗鯖魚壽司。都路里的綠茶芭菲也不錯。遊客們千萬不要錯過著名的甜品世家——祗園小石的點心。吃夜宵最好的去處要算木屋町了,傳統風味一定會讓人垂涎欲滴。 購物: 從錦小路通的寺町通到高倉通之間有一條東西長400米,寬4米的小路,共有150家食品店在此開張營業,稱為錦市場,號稱「京都的廚房」。京都市民和專程購物的外地居民接踵而來,每天都熱鬧異常。京都手工藝中心是由京都的傳統手工藝品行業共同創設的服務中心。館內經銷京偶人、扇子、陶器、染織工藝品、象嵌等傳統工藝品,還有傳統藝人當場表演。此外,還設有版畫、木紋偶人的體驗教室以及為外賓服務的免稅店。 娛樂: 京都的夜生活豐富多彩。在花見小路上有大大小小的酒吧、居酒屋和夜總會。有的餐廳也有歌舞伎表演,收費大約在600日元以上。著名的祗園藝場也在花見小路上,是專門為遊客表演的場地。主要有花道、茶道、琴、雅樂、狂言、京舞、京樂等表演。遊客可以領略濃濃的京都風情。 喜歡聽搖滾、爵士的遊客也可以在各種酒吧里找到樂趣。有一點要提醒遊客,京都的一些酒吧、居酒屋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價格都很貴。在京都普通的電影院里,遊客可以欣賞到最新的好萊塢電影。在位於皇家廣場以南的Asahi Kaikan,懂日語的遊客能夠看到原汁原味的日劇。日本大樓8樓的Yasuda Kasai Bldg有對外國遊客免費的日本經典名著表演。要是還不夠詳細,上全游網看看吧。

❿ 中國故宮的太和殿在日本和韓國分別叫什麼

韓國漢城(首爾)景福宮的"勤政殿", 相當於太和殿, 是朝鮮國王召見百官的地方,勤政殿後面是思政殿,但跟中和殿不是對應關系,倒是跟故宮乾清宮有點對應關系,是辦公的......朝鮮王宮小,沒那麼多殿.

日本也一樣,皇宮也不大,京都的古代宮殿叫"京都御所",裡面的大殿叫紫宸殿(照抄中國唐朝大殿之一的名稱),相當於太和殿. 後面的"清涼殿"也不能說跟中和殿有對應關系,也相當於乾清宮吧. 現在東京的皇宮叫"皇居",正殿又叫"松之閣",相當於太和殿吧. 日本的皇宮,更像中國的頤和園,像花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0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