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是怎麼看待唐朝

日本是怎麼看待唐朝

發布時間: 2022-05-03 16:23:51

㈠ 古代日本是怎樣看待唐朝的 是怎樣與唐朝交往的

對待唐朝可以分成兩個時期 安史之亂前日本事事學習唐朝的典章制度 文化科技
安史之亂後日本也看到唐王朝並非完美 逐漸開始尋求所謂的和風來代替漢風當道的文化界政治界
從選官方式上 原先漢詩典籍是往上級官位必須的條件 後來逐漸廢止 開始使用萬惡的平假片假作為通行文字 然後日本人就開始用平假片假寫詩 漢風詩歌寫的人就少了 想想在日本被稱為學問之神的菅原道真是為什麼會掛吧他就是一個鐵桿漢文化支持者也是著名的漢詩作者 他被貶其實也表示出日本朝廷逐漸原唐的傾向

㈡ 日本人對唐朝時的中國持什麼態度,試舉一例史實說明

唐朝時,日本仰慕大唐文化,多次派遣「遣唐使」來唐朝學習。日本不僅學習唐朝先進的生產力,還學習唐朝的文化及生活習慣方方面面以及政治制度。包括日本的京都奈良都是仿照唐朝是長安城的布局建造的。日本等於說全面照抄唐朝的各個方面。整體復制了一遍。再加上日本學習到唐朝先進的文化之後,一直處於繼承和發揚的階段。

608年,日本羽翼初豐,聖德太子致隋煬帝「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國書,表達不甘屈尊、對等交往的強烈願望。隋煬帝覽之不悅,斥之無禮,並遣使責難。
公元660年前後唐高宗時,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武後曰日本」。武後為女皇武則天,「日本」一詞正式出現。《舊唐書?東夷傳》中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經過大化革新,日本建立起以天皇制為核心的律令制國家體制,將國名正式確定為日本。這一稱號迄今已經使用了1300多年。
1200多年前,遣唐留學生井真成受日本國派遣赴長安學習,但未及學成歸國即英年早逝。當時的唐朝皇帝唐玄宗憐惜英才,追贈其官職,予以厚葬並勒石紀念。這一段記錄中日友好關系歷史的故事,隨著「井真成墓誌」的發現,再一次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2005年中國在日本巡迴舉辦了《遣唐使展》,一股遣唐使熱潮席捲東瀛。是年9月下旬,日本天皇明仁偕皇後在王毅大使陪同下,參觀了遣唐使展覽,並仔細觀賞了首次發現的日本遣唐使井真成的墓誌。

㈢ 在日本人眼中,唐朝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從日本對唐朝的評價,大唐國者,珍國也,常須達可以看出日本認為唐朝是個強大,文明發達,經濟繁榮的國家。

㈣ 起初是羨慕唐朝,日本的教科書後來是如何評論唐朝的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從東漢時期起,兩國之間就有了官方上的往來,當年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還賜給了對方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這一金印至今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館中,是鎮國之寶的存在。


然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他們教科書中描述大唐的發展,卻又是另外一種場景:“如此強大的國家出現,引起了朝鮮、日本等周邊諸國的巨大不安。唐向國外派送大軍,以建立從中亞到朝鮮,再到印度支那半島的大帝國。國力強盛的唐,進攻了敵對的高句麗,朝鮮半島形勢日趨緊張,日本為了自衛,必須強化國家體制。”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此時日本人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將大唐的繁榮強盛,看作是對周邊國家的一種威脅,並且讓此時的日本也感受到了嚴重的危機。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於當時中國的發展和崛起,產生了極大的擔憂,所以在心態表現上,他們才會有這樣一種酸溜溜的口吻。

㈤ 日本人怎麼看中國的唐朝是不是非常崇拜

是的沒錯的,中國唐朝的時候,日本看到中國的強大,都來遠渡中國來拜師,文字、字體、學問、!火葯、建築!都向中國學習!

㈥ 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麼樣的

日本在唐代對中國的尊重,是因為他們崇拜強權。當時日本處於近乎愚昧的時代,無論在文化技術和國力上都遠遠落後於大唐。於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製造、冶金、建築、美術、法度等等,就連日本當時的東京的建築樣式及規模都模仿大唐的長安,日本人仿照中文偏旁部首等而造成日文,完成文化革新。日本人向唐朝稱臣是有目的,有欺騙性的,無非是要改善他們落後的狀態,一旦羽翼豐滿,就侍機欺師滅祖,當時日皇即告誡譴唐使者:「言語必和,禮意必篤,毋生嫌疑,毋為詭激」,可在盛唐朝時期,便趁高麗內亂入侵高麗,與唐軍決戰,吃了敗仗之後再不敢明目張膽地侵犯,但他們表面上還對中國非常恭敬,不時派人朝貢,領取賞賜。一旦中國勢弱,就立刻變了態度。宋朝國力疲憊,於是日本轉而向北方日盛的遼大稱臣納貢,只從中國引進歷法、醫葯、印刷等技術。 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實行班田收授法。
廢除豪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後歸還政府。
2.效法唐朝租庸調制,受田農民必須向國家交穀物(租),服勞役或納布代役(庸),交地方土產(調)。 3.中央設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設國、郡、里。
4.兵制方面,京師置五衛府,地方設軍團,公民服兵役。
大化改新使日本社會的階級關系發生變化。土地、人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天皇成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貴族從國家得到一部分土地,成為政府的官吏,職務不能世襲,他們的勢力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舊奴隸主貴族頑固反抗。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斗爭,大化改新才最後完成。同時由於農民可以有些園地、宅地,可以使用山林、池沼,在經濟上獲得一定的獨立性,他們對生產的興趣有所提高,這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就這方面來說,大化改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大化改新以後,日本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

㈦ 為何日本對唐朝歷史文化如此崇拜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日本的起源吧,對於日本起源,眾說紛紜,連自己都不知道根在哪。相傳最多的是周朝吳伯放棄王位東渡創立大和名族,但遭到日本學者反對。而日本獨特的環境文化使日本變得與鄰國極其敏感。而在唐朝,對外政策寬松,與各國交流往來,這是封建朝代最為鼎盛的時刻,四方來朝賀,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基本都是大和名族,凝聚力極為強悍。對強者有著狂熱的崇拜,唐朝,黑船事件之後的美國都是日本願意學習的榜樣。盡管日本在出師之後總想對師父下手,但在學習期間他們比誰都認真。唐朝歷史文化對日本而言,是強者的歷史,就像在侵華戰爭時候,日軍高級將領都是非常想把唐朝文物據為己有。強者的文化對他們有極大的吸引力。

日本是一個尊重強者的國家。你在強大時候,他只會學習你。黑船事件後,日本對政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明治維新開始打開資本主義道路。當時歐美列強稱日本為「東方的猴子」,但最後卻不得不佩服日本顯著的進步。這一點在唐朝也是一樣,日本將唐朝先進的社會制度運用到自己身上,使封建帝制才徹底穩固下來。

在明清時期,朝代的衰弱讓日本越來越看不起中國。自明朝戚繼光以後,日本人眼裡的中國毫無能力,唐朝則不一樣,因為白村江戰役中,日本被唐朝與新羅聯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逼迫天智天皇改變對外政策。自此900餘年間,日本都未敢大規模入侵朝鮮半島,日本也積極遣使進入唐朝學習。由此唐朝歷史文化是日本人學習最多的,唐朝的鼎盛與強大也讓日本極度崇拜。

所以,日本崇拜唐朝歷史文化是因為唐代時中國的強大,日本有學習強者的特點。只有強大了,別人才會熱衷於你的歷史文化。

㈧ 日本人為什麼崇拜唐朝

大唐,一個讓後世中國人魂牽夢系的盛世王朝。

隋文帝年間,日本,那時叫倭國,第一次派遣入隋使者。《隋書·倭國傳》有記載:倭國使者說倭王以天為兄,以太陽為弟。
中國皇帝歷來自稱「天子」,隋文帝聽到倭王居然和「天」稱兄道弟,立即責令日本改掉這個荒謬的稱呼。
到了隋煬帝即位後,日本使者小野妹子(男性)來華,送來一封聖德太子的國書。

聖德太子在國書里傲慢地寫道:「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無恙!」這種不遜之詞惹得隋煬帝大為不悅,他責怪手下:以後蠻夷這種無禮的書信,別拿給朕看!
後來,小野妹子又來過中國一次,這次的國書抬頭為:「東天皇敬白西皇帝」,雖然少了「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的傲慢,還是透著「我倆一般大」的派頭。
但是到了唐朝,日本人跪了。

因為被唐朝狠狠揍了一頓。
公元663年,為爭奪朝鮮半島支配權,唐朝和日本打了中日有史以來第一仗——白江口海戰,日本慘敗。

這場戰役的經過,《舊唐書》里只有簡捷的三十一個字:「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
那個時代,大唐武功強盛,對外戰爭攻無不克,這種擊潰敵軍的遭遇戰,在唐軍的輝煌戰史上實在不算什麼。

對日本,就是兩回事了。要知道,這是日本攝政中大兄皇子(後為天皇)親自指揮,舉國三萬士兵,一千艘戰船,卻被只有170艘戰船,二萬人的唐軍輕易擊敗。
實力和文明的雙重碾壓。
當年日本戰敗後,國內一片驚恐,生怕唐軍乘勝「直搗黃龍」,於是在九州等沿海地段大量修築山城作為防線。但唐朝人壓根沒來,因為他們根本沒把這個偏遠落後的島國放在心上。

日本人尊崇強者,你把他打得服服帖帖,他就跪你——兩年後,日本遣唐使人數,陡然比以往增加了兩倍!

從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畢恭畢敬的日本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每次少則三四百人,多則八百餘人。
肩負著「取經」重任的日本留學生們像海綿一樣,從盛唐文化里汲取了無數養分,滋養了大和民族。
在唐朝,日本遣唐使是所有國外使者中最有風度和禮貌的。文獻記載中,唐朝人形容日本使者「容止溫雅」。
當時派遣遣唐使是日本朝廷的一件大事,每次任命的遣唐使都要「海選」:首先是沒有劣跡的朝廷官員,其次要有學問,畢竟肩負著學習先進文化的重任,另外,相貌要儀表堂堂,舉止要有風度。
唐代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最有好感的黃金歲月,這依賴於日本一批一批恭恭敬敬的遣唐使,他們遠渡重洋,舉止溫雅求學若渴,留下了中日史上最纏綿的一頁。
往事隨風。
你強,他就跪;你弱,他就欺。這是兩千年來日本民族的特性。

㈨ 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 1. 日本人眼中唐朝是什麼樣子 2. 為此日本如何做的目的是什麼

1.至今為止日本人只承認唐朝才是唯一的中國,只有唐朝才配中國這個稱號,現在依然不少日本人背地裡還叫"支那"這個極具蔑視意義的稱號稱呼我們.而且日本傳統的和服,就是源自唐朝的漢服,而現在譽滿全球的日本刀,更是源自唐刀,由此可見唐朝在日本人心目中具有極高的地位.

2.日文裡面充滿了各種漢字,其實就是日本以漢字為藍本創造的,而現在日語的發音更是以當初唐朝發音創造的.眾所周知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而文化的載體就是語言和文字,日本甚至不惜舍棄自己的傳統而進行大改造,可見唐朝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目的其實很簡單,唐朝是目前世界公認中國最為富強的朝代,從當年世界各國的隨唐史就知道了,各國為了學習唐朝的經濟和文化,紛紛派出了自己的史者前來學習,而日本只是其中做的最"狠"的那個,甚至做到了推翻自己傳統文化的地步.

㈩ 日本為何崇拜唐朝文化呢

一直有個說法是唐朝在日本,今天你觀察日本文化的任何一個方面,比如服飾、語言、文學、哲學、建築、風俗等等,你總能看到唐朝的影子或痕跡。日本的禪宗、茶道、書道、藝伎、和服、文字、圍棋、寺廟,都是起源於唐朝。日本的文化就是以唐朝為模板的,日本的國名都是唐朝給起的。唐朝以前日本沒有文字,藉助漢字日本才開始進入文明時代,沒有唐朝日本還是那個落後的倭國。

日本隨著發展逐步有了野心,不滿意倭國的稱號。據《隋書·倭國傳》記載:公元607年倭國派遣小野妹子使隋,國書上寫著“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由過去自稱倭王改為稱“日出處天子”。日本的自大開始顯露,一場爭霸戰不可避免。

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軍以少勝多,痛擊倭軍。日本第一次領略唐朝的盛大軍威,《日本書紀·天智天皇二年八月條》記載日軍:“率日本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日軍“赴水溺死者眾”。白江口一戰,日本輸得口服心服,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近一千年間,日本未敢再對中國開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3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6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00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6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8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3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