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是什麼編制

日本人是什麼編制

發布時間: 2022-05-03 04:12:18

❶ 抗戰時期,日本鬼子的軍隊建制是什麼樣的

總述:
在1931年的和平時期,日本皇軍擁有17個師團,約30萬人的兵力。這些兵力對於當時日軍所扮演的角色來說是足夠的。但是1931年9月開始,隨著日軍在滿洲作戰的深入,為了應付新的形勢,其軍隊規模也開始相應擴充。1937年9月,中日戰爭爆發初期,日軍規模已經擴充至24個師團。次年,為了應付前方龐大戰線的苦戰,日軍擴充至34個師團。太平洋戰爭爆發伊始,日軍已擁有51個師團的兵力,其中27個師團駐扎在中國,13個師團駐扎在中蒙邊境尚以防蘇聯紅軍可能發動的突襲。在太平洋戰場的日軍攻擊部隊的總數約為40萬人。

日軍高級指揮部門的結構: ,
日本天皇不僅是全日本的領袖,也是武裝部隊的最高指揮官。1926年,裕仁天皇即位,取年號為「昭和」。(意為「普天太平」)之意。在天皇和時任實權派的授意組織下,日軍建立了大本營,由最高軍事參謀部和最高將領委員會輔佐協助。(自從陸軍統治日本政府所有機構起,大本營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軍隊指揮部門的官僚,而與和大本營權利平行的機構如內閣和國會則沒有什麼關系)
日軍的命令鏈條是從大本營的總參謀部下達到各個由元帥或者高級將領指揮的作戰集團(例如:中國派遣軍)。每個作戰集團下轄兩個以上的編有番號的「地區軍級部隊」。每個大將或者中將指揮兩個以上編有番號軍級陸軍部隊和一支航空部隊。(例如:華中前線派遣軍下轄第11,第13和第23軍)在西方的定義里,一支軍級部隊應由一個中將統率,下轄兩個以上的師級部隊和一些獨立的輔助性質的旅級部隊或其他作戰單位。每個步兵師則是由一名少將統率指揮。

日軍的步兵師團:
日本皇軍步兵師團的建制有A、B、C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中「A」型是加強型,「B」型是標准型,「C」型是特種型。 「B」型師團。「B」型師團是日軍的標准步兵師團。下轄了三個步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一個偵察大隊和一些小股的分支輔助部隊(例如:通信部隊,醫務部隊,軍銜維修部隊,獸醫部隊,水源凈化部隊和防化部隊等等)這些「B」型師團的組成可謂多種多樣。有的師團有騎兵部隊卻沒有半機動半摩托化的偵察部隊。有的師團下轄輕型坦克中隊,或作為師團戰鬥力的補充,或取代了該師團內的偵察或騎兵部隊。還有的師團下轄山地炮兵聯隊卻沒有野戰炮兵聯隊。總之,日軍師團的組成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其所處的不同時期,所駐守的不同抵禦來進行調整。 番號不同的師團也有著各自的地域性守衛任務,他們下轄的番號不同的聯隊的兵源是從各個指定的地區招募來的。舉一個例子,隸屬於廣東方面派遣軍第4軍的第14(宇都宮)師團下轄第2(水戶)步兵聯隊,第15(前橋)步兵聯隊,第59(宇都宮)步兵聯隊。師團的輔助性部隊也是從該師團所負責管轄的地區里徵召的,而且這些輔助性部隊的番號通常(不是絕對)就是其所屬師團的番號。比如第14師團下轄第14偵察大隊,第20野戰炮兵大隊,第14工兵聯隊和第14運輸聯隊。也有一些與這個一般規則不同的情況,比如日軍第17「全日本」師團,下轄第1,第2和第3步兵聯隊 
「A」型師團。「A」型師團擁有更龐大的步兵數量。它下轄一支炮兵部隊(番號和所屬師團的番號相同)。該炮兵部隊還附帶配有一支中等規模的重榴彈炮聯隊,也有時是一支師屬坦克大隊。師團中的一些作戰單位也配有簡單的摩托化設備。A型師團似乎包括了第1、第8、第10-12、第15、第19、第20、第23-25、第28、第51和第57師團。比如第4軍的另一個師團——第1(東京)師團,下轄第1(東京)、第49(國府)、第57(千葉)步兵聯隊。其所下轄的偵察部隊,兩個炮兵聯隊,一支師屬坦克部隊,工兵和運輸部隊的番號都是「1」。
「C」型師團。C型師團的建制比較小,下轄2個步兵旅團即8個獨立的步兵大隊和最低限度的輔助部隊,沒有炮兵部隊。C型師團包括第58-70(扣除第61和第64師團)。C型師團的主要任務是參加中國戰場的反游擊戰。比如第69(廣崎)師團是由第69工兵運輸部隊和來自秋田縣、山形縣和青森縣的第82-86,第118-120獨立步兵大隊組成的。
下面是3種類型步兵師團的官方建制,而非實戰建制。實戰建制是會根據部隊所處的不同環境而做出相應調整的。
1940年日軍B型標准步兵師團 CBhLf
總計20000人,7500匹馬*,包括: 
3個步兵聯隊 每個聯隊3845人
1個野戰炮兵聯隊 2480人
(或一個山地炮兵聯隊 3400人,1400匹馬) 1個偵察聯隊 730人 
(或一個騎兵聯隊 950人,1100匹馬) 
1個工兵聯隊 900人 1個運輸聯隊 2480人 步兵小型戰車部隊** 100人 武器:9000支步槍,382挺輕機槍,112挺重機槍,340門50毫米催淚彈發射炮,22門37毫米反坦克炮,18門70毫米營級炮,12門75毫米團級炮,36門75毫米野戰炮,7輛裝甲車或小型坦克(**附加10-17輛小型坦克) *每個步兵聯隊配有710匹用於牽引輜重或負重的馬匹,野戰炮兵聯隊配有2000匹馬,師屬
偵察聯隊配有1300匹馬。
日軍A型加強步兵師團
總計29408人,9906匹馬*,502輛機動車,包括: 3個步兵聯隊 每個聯隊5687人 1個野戰炮兵聯隊 2379人
(或一個山地炮兵聯隊 3400人,1400匹馬
1個中型炮兵聯隊 951人
1個偵察聯隊 730人
(或一個騎兵聯隊 950人,1100匹馬
1個坦克部隊 717人
1個工兵聯隊 1012人 1個運輸聯隊 2729人

武器:10000支步槍,405挺輕機槍,112挺重機槍,72支反坦克步槍,457門催淚彈發射 -炮,40門37毫米反坦克炮,36門70毫米營級炮,24門75毫米團級炮,24門105毫米和 12門150毫米榴彈炮,13輛裝甲車或小型坦克,20輛輕型坦克,48輛中型坦克。 
*每個步兵聯隊配有1083匹馬,但是沒有機動車輛,野戰炮兵聯隊配有2463匹馬和49輛機 動車輛,中型炮兵聯隊配有769匹馬但沒有機動車輛。偵察聯隊配有188匹馬和61輛機動 車輛。醫護部隊配有1468匹馬但也沒有機動車輛,運輸聯隊配有1222匹馬和176輛機動車
輛。
日軍C型特殊步兵師團
總計:13000人,2600匹馬*,包括:  
2個步兵旅團 每個旅團4750人
1個工兵部隊 600人 1個運輸部隊 1800人
武器:6950支步槍,110挺輕機槍,32挺重機槍,112門催淚彈發射炮,16門輕型迫擊炮, o
8門70毫米營級炮

*每個步兵旅團配有500匹馬,運輸部隊日軍步兵聯隊、大隊和中隊:
日軍B型標准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是由一名大佐指揮,由配有團級行李車(由負重馬匹和兩輪大車組成)的司令部,三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1099人),一個通訊中隊,一個團級炮中隊(配有4門75毫米團級步兵炮),一個反坦克中隊(配有6門37毫米反坦克炮)組成,有時還下轄一支敢死隊。 }
一個標準的步兵大隊,是由一名少佐指揮,下轄4個步槍中隊(每個步槍連181人),一個機槍中隊(配有12挺重機槍)和一個營級炮小隊(2門70毫米營級炮)。每一個步槍中隊由一名大尉或者中尉指揮,下轄三個有少尉指揮的小隊(每個小隊54人)。每個小隊配有一挺輕機槍,一個催淚彈反射炮和一定數量裝備步槍的步兵。
日軍A型加強師團的步兵聯隊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下轄3個步兵大隊(每個聯隊1626人),一個團級炮大隊(8門75毫米團級炮)而非B型的團級炮中隊。步兵大隊內的每個步槍中隊都有262人,有時這些中隊還編入重武器小隊(配有2挺重機槍和2支反坦克步槍)和軍械小隊。每個步槍小隊有62人。 日軍的騎兵旅團: '
除了騎兵聯隊以外,在配合步兵師團的作戰中,最常見的騎兵建制就是騎兵旅團。四個獨立的日軍騎兵旅團活躍在中國戰場的舞台上。由於中國戰場的廣袤,騎兵部隊的存在對日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日軍也徵召當地的蒙古騎士作為輔助部隊駐扎於蒙古邊境上,這很像1942年德軍在俄國前線利用哥薩克人為他們賣命。一支小型騎兵部隊——第5山地偵察大隊從中國戰場被征調參加了1942年的馬來戰役。每個騎兵旅團編員5000-6000人,由2個騎兵聯隊(每個聯隊950-1200人組成),1個馬匹牽引火炮聯隊,1個小型坦克部隊和若干個運輸,工兵,醫護和獸醫部隊組成。
日軍的裝甲部隊: 在30年代早期,日軍的裝甲部隊數量龐大,而且質量堪比國際標准。然而,後來日軍犧牲了裝甲的防護性能和火力裝備的重量,以追求其輕巧和速度。在1939年夏天與蘇聯紅軍的諾門罕戰役中,日軍裝甲部隊這些弱點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並且在第二此世界大戰中,日軍的坦克設計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然而,1941-1942年,盟軍在面對日軍坦克部隊時缺乏足夠的坦克和反坦克炮。日軍坦克部隊極具攻擊性,在戰場上很好地展示了他們在夜戰和惡劣氣候中戰斗的能力。日軍部隊的裝甲車和小型坦克常常被用於偵察,每個步兵師都有一個相應的中隊。日軍A型師團里的坦克部隊通常扮演輔助步兵的角色。日軍內部的保守勢力導致直到1942年日軍的第一個裝甲師團才成立。戰爭期間,日軍總共建立了四個裝甲師團。每個裝甲師團通常由四個坦克聯隊和包括一個「機動」步兵聯隊和一個「機動」炮兵聯隊的輔助部隊組成的。坦克聯隊(日語:戦車連隊)配有800-850人,以及屬於聯隊指揮部的27輛輕型坦克和48輛中型坦克,3個坦克中隊和一些供給和服務部門。
個人的一些觀點:縱觀全文,日軍師團的唯一優勢就是人多,一個標準的師團人數就大約20000,
個C型師團人數都有13000,可是這么多的人裝備卻很差。重火炮少之有少。坦克
幾乎沒有重型坦克,為數不多的坦克的裝甲和火力都不行。部隊機動摩托化程度很
低,主要靠馬匹。總共才4個裝甲師團。原來說日軍的實力差沒有什麼直觀的概念,
這樣的裝備配合他們不怕死的精神打打亞洲弱國還可以,根本無法與美蘇較量。

❷ 二戰時日本人的軍隊編制那麼奇葩,一個聯隊長管轄多少人呢

曰軍編制,軍團最大,一個軍團編為若干個師團,一個師團編為若干個旅團,一個旅團編為若干個聯隊,再下邊是大隊,再下中隊,最小為小隊。所以聯隊就是團級,聯隊長是大佐,就是上校。

日本軍隊根本編制是聯隊,往上規模的旅團,師團,軍,都是以聯隊為單位組合起來的。當時,日本的軍旗也是聯隊旗,分步兵聯隊和騎兵聯隊(正方形和長方形),電視上基本都是錯的,經常看見膏葯旗在軍隊中出現,日軍只有聯隊旗,沒有師團旗等等其他。日軍的一個聯隊的兵基本都來自於同一個地方,戰時根據需要把幾個聯隊編制到一起組成XX旅團,XX師團等,日軍中聯隊長的威望甚至高過師團長。

❸ 日軍的「師團」是什麼編制

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它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

日軍陸軍編制奇特:從分隊到師團在二戰時獨樹一幟。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師團的設置自1886年開始,到七七事變開始前,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軍時裁掉了作戰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2旅團(相當於北洋軍的"協")、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山地師、把大炮拆散用騾馬背馱行軍的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山炮)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50毫米步兵炮),總編制人數為28500人;一是平原師、用騾馬拖行大炮的挽馬制,炮兵聯隊有四個大隊(36門75mm野炮與12門120毫米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野炮)與一個速射炮中隊(4門37毫米速射炮),總編制人數為25000人。此外還有 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2個騎兵聯隊與1個騎炮兵聯隊、1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36門120毫米榴彈炮與12門75毫米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24門150毫米重榴彈炮)、野戰(攻城)重炮兵聯隊(16門100毫米加農野炮)、獨立(攻城)重炮兵大隊(8門150毫米加農野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36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 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 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36門75mm野炮與12門75mm山炮的較弱設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揮的第五常設師團就特地取消一零五特設師團,用一個師團的人員裝備作為補充人員,使得板垣師團可以一分為二,歷經南口、平型關、金山衛登陸、忻口、太原、南京、臨沂等多次慘烈損失後,戰鬥力依然不減,能以一個師團之力攻克廣州)。大齡預備役人員組成的十三、十八和特設師團,因戰斗鬥志不強,表現不佳而在1940年前陸續被取消回國。

抗戰中由於做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對三三制的八路軍、蘇軍作戰時會行動不便,因此、又在華北搞出了警備三單位制師團,即一個師團的組成包括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24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❹ 當初日軍一個整編小隊是多少人

日軍的一個小隊,人數稍稍多於中國軍隊的排一般由三個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分隊構成,共54人。加強配置時,每個分隊15人,加強一個擲彈筒,整個小隊62人。

日軍陸軍編制奇特:從分隊到師團在二戰時獨樹一幟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日本陸軍編制一開始是完全照搬一戰前的舊德國陸軍編制(17000人)。袁世凱建立的清末新軍北洋陸軍也是採用類似編制,但是部隊規模進行了縮水(13000人)。國民革命軍在北伐後進行的整編、抗戰前進行的整編和抗戰結束後進行的整編,三次整編也都參照了這種舊德國陸軍編制。

舊德國陸軍編制則源自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而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則參考了古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軍團方陣步兵編制,由兩個百人隊(排,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的邊長)組成分隊(連),三個分隊組成大隊(營,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五個大隊組成軍團(團),一個羅馬人軍團和一個盟邦人軍團組成聯合軍團(旅),兩個聯合軍團組成執政官軍團(師)。

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長槍方陣戰術被步槍所淘汰,下層編制也進行了調整,但是團以上的編制依然是羅馬軍團二二制未作改變。法國大革命後,各國開始啟用義務兵役制,軍隊數量急劇擴大,才開始有了定製的軍、集團軍、方面軍等更高一級的編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蘇美德法相繼改用三三制編制,也就是從班到軍,全部由三個組成更上一級。而日本因為主要對手是依然使用舊德國陸軍編制的國軍,在二戰後,只是在部分與共軍(八路軍、新四軍抗戰後很快從二二制改回了三三制)交火的區域新建了三三制的警備師。

事實上,與二戰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採用的班、排、連、營、團、旅、師體系和不到2萬人的規模不同,日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和接近3萬人的規模,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一戰末期,美軍參戰的強大火力配置、重視工兵和輜重後勤的28000人編制師顯示了強大的突破德軍13000人編制師防線的能力,而日軍的主要目標中國軍正是普遍採用13000人編制師。

(4)日本人是什麼編制擴展閱讀:

日本陸軍部隊的基石:師團

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相當於北洋軍的"鎮"),它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師團的設置自1886年開始,到七七事變開始前,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軍時裁掉了作戰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2旅團(相當於北洋軍的"協")、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

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山地師、把大炮拆散用騾馬背馱行軍的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山炮)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50毫米步兵炮),總編制人數為28500人;一是平原師、用騾馬拖行大炮的挽馬制,炮兵聯隊有四個大隊(36門75mm野炮與12門120毫米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野炮)與一個速射炮中隊(4門37毫米速射炮),總編制人數為25000人。

此外還有 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2個騎兵聯隊與1個騎炮兵聯隊、1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36門120毫米榴彈炮與12門75毫米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24門150毫米重榴彈炮)、野戰(攻城)重炮兵聯隊(16門100毫米加農野炮)、獨立(攻城)重炮兵大隊(8門150毫米加農野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36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參考資料:日軍編制-網路

❺ 日本的軍官軍銜中大佐大還是少將大差多少

少將軍銜大。佐官只有日本才有,世界上獨一無二。按日文稱謂其十六級次序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設立的西歐式軍銜制度。

從中可以看出「佐官」相當於「校」級,但是由於日語發音里,上和少非常的接近,尤其是在連貫使用的時候,很容易混淆。因此日本乾脆沒有使用「上」,而直接使用了「大」。所以日本的將級軍銜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將級相比差一級。

(5)日本人是什麼編制擴展閱讀:

日本的高級指揮都是由大將擔任;軍隊和主力師團的指揮主要是由中將來指揮;那些三等師團和主力旅團的指揮官是少將。而大佐主要指揮的就是步兵連。按照日本的編制一個師團下屬步兵連大概有三千七百多名的官兵。也就是說,大佐能夠管理將近三千名的官兵。

日本按照唐朝的朝廷官員設置分封百官,其中就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官「佐」。「佐」一般解釋為輔佐,輔助,是中國古代對於副官,或者參謀官的稱呼,主要幫助主臣進行政務管理,或者出謀劃策。而日本的佐官,一開始也是進行輔佐職務。

這一項官職,一直從公元700年前後延續到近代。當西方列強為了進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候,同在亞洲的中國和日本雙方都受到了侵略。日本人為了自強開始向西方學習,走上自強的道路。日本人在分析了西方列強之後,決定按照法軍的編制,開始編練新軍。

當時的西方軍隊,普遍都是將、校、尉、士官四級軍銜,日本人一方面想學習,一方面又想保留傳統。因為按照制度,日本的軍隊都是屬於天皇一個人的,所以為了彰顯這一傳統,日本人決定將「校」官改為「佐」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軍銜

❻ 日本人的正規軍有多少

自衛隊總兵力約24.7萬,其中陸上自衛隊15.1萬,海上自衛隊4.5萬,航空自衛隊4.7萬,共同部隊1200餘人,統合幕僚監部和情報本部人員共約3000人。

日本自衛隊(The Japanese Self Defense Forc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日本的國家防衛力量,成立於1954年7月1日。根據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放棄與他國以軍事手段解決爭端的權力,因而自衛隊在名義上不是軍事組織,但實際上的功能等同它國的軍隊。自衛隊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日本陸上自衛隊和日本航空自衛隊三個軍種,由日本防衛省統籌管轄。
在「質重於量」和「海空優先」的建軍方針指導下,自衛隊已發展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能力較強的武裝力量。由於日本是資源匱乏的島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幾乎都依靠進口,而且與周邊國家有諸多海上領土的爭端,因此日本把海上自衛隊作為優先發展的力量。

❼ 誰知道侵華日本鬼子的編制

二戰日軍陸軍編制 [轉]
註:也別什麼侵華日軍編制,整個日軍編制都給你研究
一、小隊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步兵大隊800---1500人
馱/挽馬制師團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
三單位制師團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
獨立混成旅團一線部隊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四/八挺重機槍?)
守備部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
1945年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
獨立警備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
1945年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編組了丁種師團,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 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
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
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連部和3個機槍排,1個彈葯排),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
一個55人的炮排(1個10人的排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連(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排,兩個31人的炮排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連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排,這種情況下,彈葯排要擴充為39人。
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
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150mm加農炮)、
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
四、聯隊
步兵聯隊轄三個步兵大隊,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
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馱馬制師團聯隊轄)
一個速射炮中隊(四門37mm速射炮)(挽馬制師團聯隊轄)
無第二個炮中隊(三單位制師)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葯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
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21人的彈葯排,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台),在戰斗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 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炮兵聯隊
馱馬制師團轄四個大隊,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3700人。
挽馬制師團轄36門75mm野炮與12門120mm榴彈炮,抗戰後,36門野炮與12門山炮,2900人。
三單位制師團轄24---36門75mm山炮或野炮,2---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共1750---2320人。
獨立野炮聯隊(36門120mm榴彈炮與12門75mm野炮)
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24門150mm重榴彈炮)
野戰重炮兵聯隊(16門100mm加農炮)
騎炮兵聯隊 獨立山炮兵聯隊
騎兵聯隊轄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1400人
工兵聯隊編制700-1000人 ,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
輜重聯隊3000---5000人。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卡車大隊和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 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
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 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
坦克聯隊 電訊聯隊 鐵道聯隊
五、旅團
1、步兵旅團
師團轄步兵旅團(5000---7700人)下轄兩個步兵聯隊,每個步兵聯隊2500---3800人。
2、獨立步兵混成旅團
初期,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旅團司令部:人員27,馬6;獨立步兵大隊:人員782,馬40;炮兵隊: 人員596,馬366;工兵隊: 人員176,馬6;通信隊: 人員175,馬27;共4900人。
後期,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全旅團約8280人,配備軍馬1800匹、步騎槍4050枝、擲彈筒120個、輕機槍120挺、重機槍30挺、平射炮10門、山炮20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是具備相當野戰能力的作戰單位。
獨立警備隊
獨立警備隊一般管轄六個獨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共有兵員5450人,配備軍馬420匹、步騎槍3660枝.擲彈筒144個、重機槍24挺。由於這種部隊沒有重型武器,一般只擔任後方警備任務。
騎兵旅團
騎兵旅團一般下轄兩個騎兵聯隊,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共有兵員5600人,配備軍馬5668匹、步騎槍3705枝、重機槍12挺、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
野戰重炮兵旅團
野戰重炮兵旅團是其陸軍預備隊炮兵,一般有官兵8000餘人,配備有100毫米至240毫米的大口徑榴彈炮或加農炮70餘門,常用於重點攻堅任務。
六、師團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6.1 四單位制師團:又稱挽/馱馬師團,甲種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48)、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鬥力的作戰單位,故這種師團又被稱為甲種師團,日本陸軍第一至第二十師團、近衛師團及中日戰爭爆發後由近衛師團擴編的近衛第二、第三師團,而後組建的戰車(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和一度由常備主力師團的預備役部隊編成的8個師團,均屬於甲種師團的編制。
37制標准師團,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1個炮兵聯隊(48門炮,其中36門38式75毫米山炮,12門100毫米炮),計25375人
37制特設師團,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3門,92步炮6門,重機槍8挺),1個野炮聯隊(36門38式75毫米野炮),計21902人
常設四單位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30,馬:165,各種槍95,非機動車63
旅團司令部:人員75, 馬20, 各種槍36,非機動車4
步兵聯隊: 人員3747,馬526, 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步兵大隊: 人員1091,馬118
步兵中隊: 人員194,各種槍174,擲彈筒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野炮兵大隊:人員634,馬499,野炮12
野炮兵中隊:人員128,馬184,野炮4
騎兵聯隊: 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騎兵中隊: 人員144,馬134
工兵聯隊: 人員672,馬99
工兵中隊: 人員286,馬19
師團通信隊:人員255,馬47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輜重兵中隊:人員562,馬376
師團衛生隊:人員1101,馬128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 人員240
總計:每師團約25000人,每旅團約7800人。
常設四單位制馱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 人員391,馬239
旅團司令部: 人員80,馬25
步兵聯隊: 人員3818,馬約720
步兵大隊: 人員1150,馬180
步兵中隊: 人員194
騎兵聯隊: 人員508,馬約321
炮兵聯隊: 人員3699,馬3600,炮48
山炮兵大隊: 人員999,馬720,炮12
山炮兵中隊: 人員195,馬138,炮4
工兵聯隊: 人員719,馬150
工兵中隊: 人員約300
輜重兵聯隊: 人員4890,馬4260,輜重馱馬具3882
輜重兵中隊: 人員684,馬598
師團通信隊: 人員289,馬84
師團衛生隊: 人員1328,馬163
兵器勤務隊: 人員121
野戰醫院: 人員300左右
總計:每師團28500人,每旅團約7900人。
6.2 三單位制師團
又稱乙丙丁種師團,轄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24---36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3000----18000人。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1938年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兵力消耗極大,其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同時指揮炮、工、騎、輜重兵聯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減至1.8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這種類型的日軍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戰線再度拉長,兵員更加缺乏,於是又開始緝建丙種師團。這種被稱為丙種師團的部隊又恢復了旅團建制,但取消了旅團下面的聯隊,、即每個師團下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直轄四個步兵大隊,全師團共八個步兵大隊,加上師團直屬的炮兵大隊、工兵大隊、輜重兵大隊、通訊大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1.3萬人,配備軍馬2550匹,步騎槍6500枝、擲彈筒192個、輕機槍192挺、重機槍48挺、平射炮16門;迫擊炮32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日軍第五十師團至第一O九師團均屬於這種編制的部隊。
至1944年秋,盟軍反攻迫近日本本土,日本為准備"本土決戰",又開始組建丁種師團。丁種師團的建制定員與丙種師團大致相同,只是特種兵和自動火器、重火器很少,番號在第一一O師團以後的各師團都是屬於這種編制的師團。
37制3單位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炮12門,1個炮兵聯隊(12門炮,其中8門38式75毫米野炮,4門100毫米榴彈炮),計12689人
41.3制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輕機槍108挺,自動槍6),1個步兵擲彈炮聯隊(8門炮,其中山炮4門,37炮4門),戰車隊1(坦克/裝甲車15輛),炮兵聯隊1(32門炮,其中24門90毫米炮,8門150榴彈炮),計12605人
41制治安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3門,37炮4門,重機槍24挺,輕機槍72挺),裝甲車5輛,1個野炮聯隊(36門炮,其中24門38式75毫米野炮,12門100毫米炮),計13500人
41制留守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1個野炮聯隊(12門炮,其中8門38式75毫米野炮,4門100毫米炮),速射炮隊1(12門47毫米炮),計14342人
臨時編成三單位制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師團還有師團搜索隊,野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通信隊,衛生隊,兵器勤務隊,病馬廠一個,野戰醫院2個。
師團司令部: 人員91,馬22,馬車8
步兵團司令部:人員7,馬3
步兵聯隊: 人員2909,馬179
師團搜索隊: 人員319,馬185
野炮兵聯隊: 人員1745,馬1259
工兵聯隊: 人員402,馬15,車2
師團通信隊: 人員178,馬30
輜重兵聯隊: 人員370,馬113,馬車50
師團衛生隊: 人員376,馬47
野戰醫院: 人員239,馬87
病馬廠: 人員48,馬11
兵器勤務隊: 人員132
總計全師團約12800人,步兵團約8700人。
丙種師團情況:丙種師團下編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編四個獨立步兵大隊),以及工兵隊,通信隊,輜重隊,野戰醫院,病馬廠。人員:丙種師團的編制人員在不同時期變動極大,一般情況下,步兵旅團約為5100人,獨立步兵大隊為1270人,總計全師團約為11980人
戰車師團
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有一支規模不小的坦克部隊。日本軍方自1925年開始研製坦克,1929年組建坦克部隊。但初期多以坦克聯隊為建制配屬於陸軍師團,至1936年後才在中國東北公主嶺組建日軍第一坦克旅團。1942年6月,日軍在中國東北的寧安、勃利和綏遠的包頭又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戰車師團,1944年在其國內組建了第四戰車師團。日軍戰車師團一般裝備輕型坦克100輛、中型坦克335輛、各種汽車1272輛、加農炮36門、高射炮12門、野炮4門、速射炮12門、平射炮6門、重機槍18挺、輕機槍144挺、步騎槍2900枝等。在日軍准備"本土決戰"時期,他們還陸續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共7個獨立戰車旅團。但由於日軍的坦克裝甲車在火力、速度、裝甲防護力等方面均與歐美先進工業國有一定差距,故在二戰中對蘇、對美的歷次戰役中均顯得不堪一擊。
其他:
日本陸軍軍銜共計6•等16級,即大將、中將、少將、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陸軍也有元帥軍銜,但規定由日本天皇從戰功顯赫或資深的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自明治維新後至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共有17位陸軍大將被天皇頒賜元帥軍銜。日本軍銜與有些國家不同的是,大尉、大佐、大將的領、肩章上都只有3顆而不是4顆星。在日本陸軍中,軍司令官常是中將或大將軍銜,師團長多是中將軍銜,旅團長多是少將軍銜(也有個別是中將軍銜的),聯隊長多是中佐或大佐軍銜,大隊長多為少佐、大尉軍銜,中隊長多為中尉軍銜,小隊長多為少尉軍銜。(侵華日軍陸軍的編制 中佐 少佐)
對於步兵來說,中隊長以下的軍官是徒步行軍的,而中隊長以上的大隊長、聯隊長等都是乘馬的。
在步兵聯隊中,軍馬主要擔任兵器運輸與彈葯、補給搬運的工作。以九二式重機槍小隊為例,九二式重機槍重55公斤,因此每小隊編制有馱馬五匹(其中一匹為預備馬),除了背負機槍外,負責馱運彈葯時標準是每匹馬需要馱負四個540發彈葯箱,但是戰時考慮長期行軍的影響,實際上每匹馬以馱運兩箱為原則。
在炮兵聯隊中,以野炮而言若不計入火炮本身的挽馬,單單每炮的附屬車輛——彈葯車、觀測車、預備品車——就需要三匹挽馬。而就山炮而言,山炮分解後是由六匹馬以馱運方式運動,另外彈葯馱運馬每匹則馱運12發炮彈。

❽ 日本一個中隊編制多少人

以日軍甲種師團來說,一個中隊的人員編制在180人左右,除軍官外還包括3個54人的小隊,另有通信兵、衛生員、炊事員等。步槍基本人手一支,還有輕機槍和擲彈筒10挺左右,有時還會根據戰況配備挺重機槍和迫擊炮,戰鬥力非常可觀。

甲級師團的一個步兵中隊有180人左右,丙級師團和乙級師團的步兵中隊,甚至只有150多人,這幾乎和其他參戰國的一個連差不多,僅僅是略微多了一點。在各種抗戰影視劇中,一個縣城總會駐扎一個聯隊或者一個大隊。一個縣城裡,一般都是駐扎一個中隊而已。只有那些規模比較大的城市,才會駐扎一個大隊。

(8)日本人是什麼編制擴展閱讀:

日本陸軍編制一開始是完全照搬一戰前的舊德國陸軍編制(17000人)。袁世凱建立的清末新軍北洋陸軍也是採用類似編制,但是部隊規模進行了縮水(13000人)。國民革命軍在北伐後進行的整編、抗戰前進行的整編和抗戰結束後進行的整編,三次整編也都參照了這種舊德國陸軍編制。

舊德國陸軍編制則源自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而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則參考了古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軍團方陣步兵編制。

由兩個百人隊(排,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的邊長)組成分隊(連),三個分隊組成大隊(營,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五個大隊組成軍團(團),一個羅馬人軍團和一個盟邦人軍團組成聯合軍團(旅),兩個聯合軍團組成執政官軍團(師)。

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長槍方陣戰術被步槍所淘汰,下層編制也進行了調整,但是團以上的編制依然是羅馬軍團二二制未作改變。法國大革命後,各國開始啟用義務兵役制,軍隊數量急劇擴大,才開始有了定製的軍、集團軍、方面軍等更高一級的編制。

❾ 日本二戰時的軍銜和陸軍編制

一、二戰日軍軍銜:

日本陸軍的軍銜一共有六個等十六個等級。即:

大將、中將、少將、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陸軍有元帥的軍銜,但是必須由日本天皇選取,從戰功卓絕的或者資深的大將中選取,由日本天皇親自頒發元帥軍銜。

二、日本二陸軍編制

1、小隊: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2、中隊: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3、大隊:和我軍團的編制類似。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一個55人的炮小隊,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

4、聯隊:日軍單一兵種最大的作戰單位是聯隊,一般日軍將聯隊視為團級單位。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一個81人的彈葯小隊。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

5、旅團: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人--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8000人.甲種師團一般含兩個步兵旅團。

6、師團:師團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下轄2旅團、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一個步兵炮中隊,總編制為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四個大隊,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總人數為25000人。

(9)日本人是什麼編制擴展閱讀:

1853年6月,美國軍艦炮擊鹿兒島。第二年,英、美、法、荷聯合艦隊又向下關轟擊。日本決心效法歐美,改良兵制。當時日本幕府決定仿照西洋軍隊,組織洋式兵隊3個大隊,包括步、騎、炮兵,共計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規定陸海軍將校的階級"。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設立的西歐式軍銜制度。

在二戰期間,陸軍中司令官通常是大將或者中將軍銜,師團長一般是中將,旅團長是少將軍銜,但是也有少量的是中將軍銜。聯隊長一般是中佐或者大佐,大隊長為少佐、大尉軍銜。中隊長多為中尉軍銜,小隊長則是少尉軍銜。

目前,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1、將官:將一、將二、將補;

2、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3、尉官:一尉、二尉、三尉;

4、准尉;

5、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6、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❿ 日本人的一個小隊,中隊,大隊,聯隊各有多少人

我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以前搜過一些
這里貼出來~
一、小隊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181人)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
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
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
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
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葯小隊要擴充為39人。
四、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聯隊部和直屬各中隊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中隊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葯小隊,三個31人的炮小隊(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
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中隊部,21人的彈葯小隊,3個33人的炮小隊(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小隊(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小隊(5到8台電台),在戰斗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
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五、師團: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
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
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
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
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
工兵聯隊編制900-1000人
,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
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
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
綜合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05mm炮替換了75mm炮,卡車方面日軍最多有100-150輛卡車。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1、
四單位制師團:又稱挽/馱馬師團,甲種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48門炮)、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鬥力的作戰單位,故這種師團又被稱為甲種師團。日本陸軍第一至第二十師團、近衛師團、近衛第二、近位第三師團、戰車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和一度由常備主力師團的預備役部隊編成的8個師團,均屬於甲種師團的編制。
(1)四單位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30,馬:165,各種槍95,非機動車63。
旅團司令部:人員75,
馬20,各種槍36,非機動車4。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步兵大隊:人員1091,馬118。
步兵中隊:人員194,各種槍174,擲彈筒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野炮兵大隊:人員634,馬499,野炮12。
野炮兵中隊:人員128,馬184,野炮4。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騎兵中隊:人員144,馬134。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工兵中隊:人員286,馬19。
師團通信隊:人員255,馬47。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輜重兵中隊:人員562,馬376。
師團衛生隊:人員1101,馬128。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人員240。
總計:每師團約25000人,每旅團約7800人。
(2)常設四單位制馱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91,馬239。
旅團司令部:人員80,馬25。
步兵聯隊:人員3818,馬約720。
步兵大隊:人員1150,馬180。
步兵中隊:人員194。
騎兵聯隊:人員508,馬約321。
炮兵聯隊:人員3699,馬3600,炮48。
山炮兵大隊:人員999,馬720,炮12。
山炮兵中隊:人員195,馬138,炮4。
工兵聯隊:人員719,馬150。
工兵中隊:人員約300。
輜重兵聯隊:人員4890,馬4260,輜重馱馬具3882。
輜重兵中隊:人員684,馬598。
師團通信隊:人員289,馬84。
師團衛生隊:人員1328,馬163。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人員300左右
總計:每師團28500人,每旅團約7900人。
(3)臨時編成三單位制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師團還有師團搜索隊,野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通信隊,衛生隊,兵器勤務隊,病馬廠一個,野戰醫院2個。
師團司令部:
人員91,馬22,馬車8。
步兵團司令部:人員7,馬3。
步兵聯隊:
人員2909,馬179。
師團搜索隊:
人員319,馬185。
野炮兵聯隊:
人員1745,馬1259。
工兵聯隊:
人員402,馬15,車2。
師團通信隊:
人員178,馬30。
輜重兵聯隊:
人員370,馬113,馬車50。
師團衛生隊:
人員376,馬47。
野戰醫院:
人員239,馬87。
病馬廠:
人員48,馬11。
兵器勤務隊:
人員132。
總計全師團約12800人,步兵團約8700人。
(4)丙種師團情況:丙種師團下編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編四個獨立步兵大隊,以及工兵隊,通信隊,輜重隊,野戰醫院,病馬廠。人員:丙種師團的編制人員在不同時期變動極大,一般情況下,步兵旅團約為5100人,獨立步兵大隊為1270人,總計全師團約為11980人。
2、
37制標准師團: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1個炮兵聯隊,48門炮,其中36門38式75毫米山炮,12門100毫米炮。共計25375人。
3、
37制特設師團: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3門,92步炮6門,重機槍8挺。1個野炮聯隊,36門38式75毫米野炮。計21902人。
4、
三單位制師團,又稱乙丙丁種師團。轄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炮兵小隊,炮兵聯隊為24-36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3000-18000人。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1938年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兵力消耗極大,其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同時指揮炮、工、騎、輜重兵聯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減至1.8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這種類型的日軍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1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4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5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4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8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4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6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1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