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不發動戰爭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不發動戰爭

發布時間: 2022-05-03 03:43:41

A. 世界盃-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向巴西發動侵略戰爭

首先:戰略價值,南美各國不比亞洲,美洲隔著太平洋,日本如入侵美洲,補給線拉得過長,日本負擔不起,而且美洲的戰略資源未必來得比東南亞豐富。
其次:軍事力量的考慮,南美臨近美國,如日本入侵美洲,必須橫跨太平洋,這就必須直接面對太平洋艦隊,很冒險。就是珍珠港戰役後,太平洋艦隊覆滅,日本也不敢染指美洲,因為美國依然在太平洋部署著完整的防禦體系。而成功入侵南美,就會直接改變歷史,美國絕對奉行「亞洲第一,歐洲第二」,把全部的軍事力量,放在美洲與日本抗衡,而參照第一條,日本這個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不具備在這么遠的距離與美國這樣工業發達的國家打持久戰爭的能力,所以想迅速擊敗美國,必須沿用偷襲戰術,即在橫掃整個太平洋後,直接在美國本土發動進攻,在美洲不切實際。
再次:兵力的不足。從1937開始,單單中國戰場,日本就投入了共計600多萬的兵力,加上東南亞各國的佔領軍,已達到700多萬,日本實在抽不出兵力在另外一個大洲發動新的攻勢。其實珍珠港戰役後,美國對中國的援助空前加大,理由是美國由於太平洋艦的覆滅,深切的感覺到如果日本一旦在中國騰出手,那麼美國將沒有能力阻擋日本對美國本土的入侵。
最後:戰略上的失敗。滑稽的中途島戰役,山本五十六發動的這場自相矛盾的戰役,讓日本損失了4艘王牌航空母艦,命令是讓第一聯合艦隊協助日軍登陸,並尋找機會摧毀美國特混艦隊。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命令,很簡單一個對地一個對海,所用的武器完全不一樣,就因為這個中途島戰役日本完美的失敗。從此美軍在太平洋轉守為攻。而日本從次再無機會將手伸到美洲這么遠了。

B. 德國和日本戰敗後的態度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德國是徹底懺悔,日本是承認錯誤。

因為戰後德國上台的政府是當初及其反對納粹的人士,都是在納粹監獄里挖出來的,所以對納粹及其的反感。甚至實行法律,買賣納粹物品、在公共場合行納粹舉手禮,都將被判刑。德國總理伯蘭克在華沙猶太墓地跪倒的世紀一跪,真心的對戰爭中受難的猶太人感到懺悔。

戰後接收日本的是美國,日本上台的是反對對美開戰的政要,其中很多人都是主戰派,只是不同意對美開戰。比如日本戰後第一任首相吉田茂,他就是侵華戰爭的主要策劃者之一。但是他及其反對對美開戰,以至於對美開戰前期,辭去了政府的職務在家養老。戰後美國人就非常喜歡這種人,重新啟用再次出任日本首相。

C. 同樣身為戰敗國,為何日本沒有像德國那樣對發動二戰做出正式懺悔

同樣身為戰敗國,日本之所以沒有像德國那樣對發動二戰作出懺悔,一個美國暗中干涉,一個便是元首沒有審判,

根據二戰結束後制定的條款以及日本相關法律,日本只能夠是保留國民自衛隊,國民自衛隊只能在日本境內執行任務,但是,在最近幾年日本的國民自衛隊已經踏出了日本國境,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人物已經在推動對相關法律條款的更改,這使人警惕,

D. 為什麼二戰前日本海軍反對發動戰爭呢

日本海軍不是反對發動戰爭,他們和陸軍馬鹿一樣,都是積極支持侵華戰爭的,只是海軍將領大多留過洋,知道美國的工業潛力不是日本能夠相提並論的,如果對美國開戰很可能被打得媽都不認得,所以山本五十六等人並不支持對美國開戰。但1941年的形勢已經是箭在弦上,美國對日本實施禁運,日本的石油鋼材撐不過半年,不打是不行的,日本軍國主義老司機瘋狂開車已經停不下來了,連剎車都莫得,最後結局只有一頭撞死

E. 為什麼戰敗後的日本和德國都不打游擊呢

分析一下二戰,發現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二戰期間從頭到尾沒有投降過的國家不多,也就是中國,前蘇聯,美國,英國等少數國家,投降過的國家也很多,比如法國,波蘭,朝鮮等等,但是無論是投降了的國家還是沒有投降的國家的淪陷區,都有著大量的游擊隊員。



因為德國人天生骨子裡面就有一種嚴謹,精確的態度,這是從小培養出來的,難怪科學家都出自德國,而日本人天生服從命令的程度簡直令人咂舌,他們能幾乎毫無偏差的執行任何任務,這可以說是這兩個民族的共性,他們把戰爭精確到了數字來計算,計算一旦出現了絕不可能顛覆的情況,他們就會放棄,不會反抗,日本和德國皆是如此,他們把上邊的命令看的很重要,會不惜一切去執行,而不是像其他國家一樣,思想不是那麼的統一,大家自然不會聽從一個人的了。

F. 二戰時期,日本憑什麼敢向全世界發動戰爭

自從日本出現在東方史冊上以來,日本成為東方最強大的國家,也就是二戰前夕了。當時的情況是:

1,歐美列強大打出手,無暇過多顧及亞太地區。即便是在亞太駐扎了一些散兵游勇,其實力也微不足道。

失敗者,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失敗,那以後就還會失敗。勝利者,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勝利,那以後也會失敗。

G. 為什麼日本戰敗了,中國沒有軍隊到日本去佔領他們

因為中國當時的力量並不強大,能擊退日軍也靠蘇聯的支持。

當時日本是美國極為想控制和拉攏的,是美國實現霸業的亞洲平台。

中國國內當時也是千瘡百孔,內憂外患,哪還有實力去佔領日本?

H.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發動百萬以上的戰役呢比如說像蘇德戰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日本人比德

日本的主要戰場在中國啊,他的師團部隊,不可能在跟蘇聯在進行決戰,還有他的太平洋戰場,還又有東南亞戰場都耗費了日本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了,在跟蘇聯發動大規模戰役,根本沒那麼多人

I. 二戰時,日本為何不對蘇聯發動進攻

德意日三國1940年9月締結的軍事同盟條約規定, 當締約三國遭到「大國的攻擊」,三國將「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互支援」。德蘇戰爭開始後,日本沒有履行條約所規定的義務,沒有對蘇宣戰。所以德軍入侵蘇聯後的第六天,里賓特洛甫即電告德駐日大使歐根·奧特,要求他利用日本人搶佔領土和財富的貪欲,盡力促成日本迅速進攻蘇聯。而且希特勒還指示,只要日本進攻蘇聯,日本則可同德國簽訂兩國「軍隊之間沿著橫穿西伯利亞鐵路的土地契約」〔17〕。1941年7 月10日,里賓特洛甫再次電告奧特,指示他「用一切辦法繼續要求日本盡早參加對俄國的戰爭……日本參戰越早越好。德日兩國的目標當然仍是在冬季到來之前,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上會師。」〔18〕奧特大使雖盡一切努力說服日本早日進攻蘇聯,但一直沒有成效。 那麼,日本為什麼不對蘇聯開戰呢?主要是由於日本此時已確立的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殖民大帝國的國策,決定將主要力量向南擴張。而對蘇聯採取「如果蘇德戰場的進程轉變得對日本有利時,我們就將使用武力解決北方問題」;當條件不具備時,「我們將採取主動的對策,秘密地准備反蘇戰爭的武力」〔19〕。同時, 在日蘇之間締結有為期5年的中立條約,日本還不得不暫時遵守所承擔的義務。在日本內閣中對進攻蘇聯的「障礙很大」,當時的外相松岡是主張立即對蘇戰爭的,但首相近衛卻主張先解決日美之間的矛盾,奪取美、英、荷在太平洋和南亞的勢力范圍,為消除後顧之憂,必須同蘇聯建立合作關系。 但是,希特勒對日本進攻蘇聯抱有十足的信心。1941年8月26日, 希特勒對雷德爾說:要「相信日本在兵力一旦集中以後,便將立即進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現在所以不動聲色,我看是為了便於順利地集結兵力和突如其來的發起進攻。」〔20〕沒隔幾天即8月30日, 奧特大使詢問日本新任外相豐田:日本有沒有參加蘇德戰爭的可能性?豐田回答說:日本現正在准備,還需要一些時間。對於急切要求日本對蘇開戰的德國來說,這樣的回答,實在感到失望。特別是當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受挫時,德國更需要日本對蘇開戰,以牽制蘇聯遠東兵力不致西調,也可把美國的注意力吸引到東方,德國則可速敗蘇聯,亦可集中力量對付英國。 1941年10月,日本內閣改組,東條英機出任首相,希特勒認為這是日本北進的徵兆。但是,東條卻繼承前任「決心對美、英、荷開戰」,「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帝國國策不變〔21〕,並確定12月初為「發動武力之時機」。而且,已進行幾個月的日美談判也破裂,日本的航空母艦特遣隊已啟航駛向珍珠港,准備對美英開戰。此時,日主動向德提出,一旦發生戰爭,希望德國站在日本一邊,兩國共渡患難。一直要求日本對蘇發動戰爭的德國,以為時機已到,希特勒便於12月5 日向日本許諾,日參戰後德將向其提供援助,並同意日提出的在不與敵單獨媾和的條件下,兩國簽訂軍事互助條約的建議〔22〕。但是,日本並沒有向蘇聯進攻,而是對美國宣戰了。日本對美開戰後的第三天,請求德、意對美開戰。德國為換取日本從西伯利亞攻蘇,於12月11日對美宣戰。 德國對美宣戰,除了企圖換取日本進攻蘇聯外,還企圖避免英美軍隊集中起來對付德國,甚至促使英美放棄大西洋的軍事行動。但是,德國對美宣戰,是一個錯誤的舉措,增加了與之公開戰爭的敵人,英美聯合在西線打擊德國,使德國「產生了災難性的後果」〔23〕。同時,日本也沒有對蘇聯進攻,而是認為進攻蘇聯,既得不到所需要的石油、橡膠、棉花等戰略物資,而且一旦陷入蘇德戰爭,將腹背受敵挨打。所以日本繼續遵守日蘇中立條約,保持與蘇聯的合作關系。在日本進攻美國後,希特勒稱頌「日本是個好朋友,好盟國」的同時,也不得不哀嘆:「自然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日本並沒有和我們一起同時參加對俄戰爭。」〔24〕 1942年上半年,希特勒為了在東線發動新的攻勢,更迫切地需要日本的支持。並且通過簽訂新的《德、意、日軍事協定》(1942年1 月18日簽訂),劃分作戰區域,協調作戰行動,瓜分整個世界。希特勒認為,如果日本對蘇開戰,迫使蘇聯在遠東保留40個師,德國則可在東線獲勝。1942年5月15日,里賓特洛甫電告日本, 認為「佔領和日本的安全息息相關的西伯利亞沿海各省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合適時機來到了。……對蘇俄進行一次突然的、成功的襲擊,將對三國公約簽訂國今後的戰局十分有利……」〔25〕7月9日,里賓特洛甫還約見日本駐德大使,向他說明日本進攻蘇聯的有利時機,催促日本立即攻佔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至攻佔貝加爾湖為止的蘇聯領土。但是,日本仍然按兵未動,甚至還通告德國,日本維持日蘇中立關系不變〔26〕。7月30日, 中島代表日本政府正式告知里賓特洛甫說:「日本進攻蘇聯將使自己的力量過於分散,……在目前情況下的作戰范圍,應只限於南方和中國」〔27〕。可見,日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雖然在蘇聯邊境不斷進行挑釁,而且一直向德國提供有關蘇聯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秘密情報,但至今未打算立即進攻蘇聯。 處於東西兩線作戰的德國,由於軍事上節節潰敗,因而使法西斯軸心集團的危機不斷加深,面臨瓦解局面。雖然希特勒仍然堅持將東線戰爭繼續下去,直至「把俄國巨人消滅」,但僅僅義大利和其他仆從國的增援,仍難以挽救敗局,只得繼續唆使日本進攻蘇聯。希特勒1943 年1月21日、里賓特洛甫2月19日在同日本駐德大使談話時, 都向大使提出了敦促日本政府出兵蘇聯的要求。4月18日, 里賓特洛甫再次向大使提出請求。日本鑒於德國在蘇德戰場屢屢戰敗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搖搖欲墜的局面,始終不肯作出對蘇戰爭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只得捏造事實,提供假情報,採取欺騙和恐嚇的手段,企圖把日本拖入反蘇戰爭。里賓特洛甫說什麼俄國人正在遠東修建大量飛機場,准備派遣轟炸機隊轟炸日本,還說什麼俄國已將100餘萬軍隊從遠東調往西線, 等等〔28〕。日本又以兵力不足為借口,拒絕德國的要求。直到11月末,里賓特洛甫在同日本駐德國大使會晤時,還在要求日本用武力入侵蘇聯。可是,此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早已垮台,法西斯集團已經瓦解了。即使德日兩國決心盡一切力量將戰爭進行到最後,而等待他們的仍是失敗的結局,這種決心只是他們的垂死掙扎罷了。 三、尋求單獨媾和與結束戰爭的出路 正當德軍在蘇德戰場大獲勝利之時,希特勒狂叫要打敗蘇聯,逼迫斯大林求和。同時,他也企圖集中力量在大西洋海戰中擊敗英國後,同英國媾和〔29〕。不過這是希特勒處於勝利的時刻,想以此實力地位向自己的敵手提出媾和。 但是,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很快在莫斯科城下被粉碎,德軍再也沒有力量在廣大戰線發動全線進攻。「希特勒現在已認識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消滅對方,並認識到這種情況將導致和平談判。」〔30〕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再次遭到慘敗,從此一蹶不振。其後,英美軍隊在義大利登陸,整個法西斯集團的軍事危機和政治危機加深,「所有希特勒的夥伴都對軸心國的勝利絕望了……都拚命想通過一種妥協的和平辦法,包括某種保證小國權利的歐洲憲章以擺脫戰爭。」〔31〕不僅法西斯集團的危機日趨加深,而且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迅速發展壯大,一些中立國家的立場也發生重大變化,德國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已處於危機四伏的困境之中。希特勒已經明白,對蘇聯和對英美在東西兩線作戰,處於腹背夾擊之中,已無法取得勝利。因此,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都在「考慮離間敵人」;希特勒大本營和武裝部隊中也在談論和廣泛流傳「決不能束手待斃」,而「要真心實意去爭取,在歐洲能達成一項合理的和平解決方案」〔32〕。 其實,早在莫斯科戰役方酣,德軍剛剛「陷在泥潭之中動彈不得」的時候,里賓特洛甫於1941年12月30日,「第一次向希特勒提出討論與俄國停戰的可能性」。在以後的幾個月里,也多次提出調停的問題。不過希特勒此時未予肯定的回答。與此同時,日本試圖從中調停,牽線搭橋,促使德國和英國之間,在雙方都「肯讓步」的情況下議和訂約〔33〕。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希特勒周圍的人同希特勒討論與敵方之一單獨媾和的計劃,逐漸熱了起來,尤其是里賓特洛甫、戈培爾等人,都想爭取希特勒支持他們的考慮。 那麼,希特勒對此是作如何考慮呢?作為發動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的希特勒,進行戰爭的目的是要搶占他國領土、奪取「生存空間」,他至死都要將這場戰爭打到底,消滅「俄國巨人」和所有的猶太人,以建立「大德意志帝國」。但是,當戰爭進行到對他不利和無可挽回的失敗時,他被迫也不得不尋找單獨媾和、結束戰爭,以保全自己統治地位的出路。不過他採取了:1.堅持自己的實力地位,即在打敗敵方的有利時機逼迫對方媾和;2.採取製造謊言的手法,用「布爾什維主義獲勝統治全歐洲」的說教來嚇唬西方,使之單獨媾和;3.他把主要的希望寄託在反法西斯聯盟內部發生分裂,抓住一切機會離間敵方,使之一方單獨媾和。 至於希特勒是同蘇聯單獨媾和還是同西方單獨媾和,他的態度是搖擺不定的,也許是見機行事,哪方有利和可能,則同哪方媾和。據希特勒的副官尼·馮·貝洛回憶,1943年秋天希特勒還「認為同西方各國媾和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丘吉爾是決不會罷休的,他寧願失去世界帝國的地位,也要把德國消滅掉。至於同布爾什維克媾和,他還下不了決心,因為布爾什維克仍然是德國的敵人。……希特勒1943年秋天對單獨媾和的考慮是矛盾的,但……希特勒並不絕對拒絕這種考慮」。希特勒的態度不斷發生變化,而且是朝令夕改。1943年9月10日, 戈培爾同希特勒討論媾和問題時,戈培爾問希特勒是否可以同斯大林打交道,希特勒說暫時還不行。因為希特勒認為同英國人打交道比同蘇聯人容易些,英美會害怕蘇軍席捲歐洲,終於會同德國聯合起來保衛舊大陸,使之免受布爾什維主義的統治。英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願有一個布爾什維克的歐洲,他們會對我們表示出願意和解的意向。丘吉爾是反對布爾什維克老手,他同莫斯科合作只不過是權宜之計〔34〕。9月23日, 戈培爾又同希特勒進行了一次長談,發現希特勒改變了上述觀點。希特勒已「不相信同丘吉爾談判會取得任何結果,因為他太堅持他的敵對看法」。他寧願和斯大林談判,只要在東方取得決定性勝利,談判會有成功〔35〕。 1942年下半年以後,希特勒集團尋求單獨媾和的活動,已是極其頻繁地進行,而且這種活動構成了當時德國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 1943年2月, 黨衛隊的高級軍官霍亨洛親王同美國設在日內瓦的情報機構負責人艾倫·杜勒斯進行了接觸。通過談判,杜勒斯同意德方提出的承認德國所侵佔領土的合法性的要求,承認德國主宰歐洲的地位。希姆萊也通過瑞典人,向美國人探詢「無條件投降」的有關問題,但未得到答復〔36〕。就在同時,德國駐瑞士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同美國工商界有廣泛聯系的「北德意志人」公司的代表林德曼及鄧尼茨的親戚舒爾策·格維爾尼茨等,都為單獨媾和而積極活動〔37〕。 與此同時,軸心國的成員國和其他仆從國家或者向希特勒力陳謀求單獨媾和,或者背著德國與敵方之一秘密談判。如墨索里尼和齊亞諾在與希特勒會談時,都直接向希特勒提出了同蘇聯媾和的主張。墨索里尼認為,在東線不能取勝的情況下,只有同蘇媾和,將軸心國的兵力集中對付英美,為再同英美議和創造有利條件,為同西方大國進行重分世界的談判打下基礎。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統治當局,早就背著希特勒同英、美秘密談判,以尋求擺脫戰爭的出路。 經過1944年蘇軍在東線、英美法聯軍在西線的共同打擊,德國徹底失敗已成定局。德國國內的經濟、政治形勢極端惡化,抵抗運動迅速發展,希特勒集團內部反希特勒的力量也發展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擺脫戰爭?是同蘇媾和還是同英美媾和?又產生了分歧。希特勒仍然希望反法西斯聯盟國發生分裂,並利用恐嚇、威脅、離間、制假等手段,拉攏一方與之媾和談判。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發表廣播演說宣稱, 這場戰爭只有一個勝利者,不是德國,就是蘇聯。德國的勝利意味著歐洲的保全,蘇聯的勝利意味著歐洲的毀滅〔38〕。所以直到戰爭結束前,希特勒在東線頑強抵抗的同時,一直同英美代表在幕後秘密接觸,企圖達成單獨協議。希特勒的外交官在西班牙、瑞士、梵蒂岡,同英美代表頻繁會晤,討論結束戰爭,以求雙方可以接受的戰爭結局〔39〕。對納粹頭目的這些活動,斯大林1944年2月23 日在發布的《蘇聯全軍最高總司令命令》中作了深刻揭露。他說:「法西斯頭子們拚命想在反希特勒同盟中製造糾紛,從而拖延戰爭。希特勒的外交官們奔走於中立國之間,力圖同親希特勒分子相勾結,暗示有可能或者同我國,或者同我們的盟國單獨媾和。希特勒分子的這一切詭計註定要破產……」〔40〕但同時,希特勒也沒有放棄與蘇媾和的機會。1944年三四月間,希特勒特別加強東線攻勢,企圖把蘇軍打得「筋疲力竭」後同蘇媾和。3月30 日,希特勒的陸軍元帥克萊施特力勸希特勒與斯大林媾和。已不受希特勒信任的里賓特洛甫,此時仍鼓足勇氣向希特勒建議同斯大林媾和,而且表示要「盡一切可能把斯大林再次引誘到會議桌上來」〔41〕。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日本,此時又提出德蘇停戰問題,並於1944年4 月提出派一個代表團到莫斯科,居間建立德蘇之間的和平,以避免德國在戰爭中失敗。8月下旬從日本傳出一條消息,說「斯大林不願摧毀德國」, 「斯大林顯然願意和阿道夫·希特勒統治下的國家社會主義的德國達成協議」〔42〕。日本的這些活動,有利於德國離間反法西斯聯盟,不惜一切守住東西兩線陣地,等待形勢的好轉,避免在戰爭中失敗。 戰爭最後階段,反法西斯聯盟軍從東、西、南三方面向德國發起進攻,蘇軍進入德國本土,英美軍隊也攻進德國腹地,德國已完全處於孤立,唯一的盟友只是日本了,到1945年3月,有近50 個國家宣布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希特勒仍負隅頑抗,企圖爭取戰爭形勢朝有利於德國方面轉變,並宣稱有「奇異武器」,能夠「最後一分鍾改變命運」。但同時他又採取偽造文件、捏造事實的手段,煽起西方國家的反蘇情緒,使其改變立場,同德國媾和。所以,在希特勒自殺身亡之前,在希特勒「小心謹慎的同意」下,與西方國家的單獨媾和活動,緊鑼密鼓地進行〔43〕。 1945年2月10日,德國帝國保安總局表示, 如能在西方實現單獨媾和,可以把德國掌握的有關日本的全部重要情報,提供給美國情報部門,德國不惜出賣盟友的利益。美國情報機構歐洲分機構的負責人艾倫·杜勒斯,於是也通過義大利和瑞士的中間人,設法同德軍司令部接觸。3月8日,德國駐義大利的黨衛隊指揮官、黨衛隊副總指揮沃爾夫,在瑞士與艾倫·杜勒斯會見。兩人會談中,沃爾夫提出的協議條款,是要爭取在整個南線媾和,就德國不可避免的投降問題進行談判。此後,沃爾夫又同反法西斯聯盟軍地中海戰區總司令哈·亞歷山大參謀部的官員進行了幾次談判〔44〕。4月20日, 希姆萊在盧卑克的瑞典大使館會見瑞典紅十字會主席伯納多特,請他轉告艾森豪威爾,德軍願在西線投降,結束西線的戰爭,而東線的戰爭將繼續進行下去,直到西方國家軍隊同蘇軍交戰為止〔45〕。在這些秘密談判活動正緊張進行時,隆隆的炮聲,已是在柏林上空不絕於耳,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 單獨媾和的一切活動宣告破產。
http://cache..com/c?word=%C8%D5%B1%BE%3B%CE%AA%BA%CE%3B%B2%BB%B6%D4%3B%CB%D5%C1%AA%3B%B7%A2%B6%AF%3B%BD%F8%B9%A5&url=http%3A//www%2Ert%2Dmart%2Enet/obicn/paper/show%2Easp%3Fid%3D149450&b=0&a=25&user=

J. 蘇聯解體時形勢比較混亂,日本當時為什麼不趁此奪回

日本自從戰敗後,其國內軍事受到節制,基本上沒有什麼軍事實力,其國內的防備主要是日本國民自衛隊,只是作為自我防衛,而且作為二戰戰敗國是不能發動戰爭的,他如果趁亂搞事,美國,歐洲,都會搞他的,再說蘇聯,其作為和美國對立的超級大國,實力很強,而且蘇聯的軍事實力是比美國強大的,更是擁有核武器,航母等大殺器,即使解體了,其軍事實力並沒有打折扣,所以日本任何時候都不敢去和蘇聯發生正面沖突的,沒有任何一種可能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3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6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00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6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8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3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