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如果清朝延續打日本會發生什麼

如果清朝延續打日本會發生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31 07:44:33

❶ 甲午中日戰爭如果清政府堅持打下去,結局是否會改變

倘若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之中選擇堅持打下去,那麼清政府將會賠償更多的錢。其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從清朝內部上看,清朝的國力拚不贏日本;從清朝外部上看,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搶錢。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當時的清朝如果與日本死磕到底,不僅難以贏得戰爭,還是使得國家損失更加嚴重。

換句話說,清政府如果堅持甲午戰爭,那麼將很有可能使得中國全面抗日戰爭提前到來。其實,清政府不堅持甲午戰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雖然他們心中早已明白清朝或許將要毀滅,但是他們就是為了繼續苟延殘喘。慈禧最終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放棄了民族大義,選擇了在甲午戰爭中投降於日本。

❷ 假如清朝堅持到二戰時期,會有何改變呢

提到近代史,最令人感到屈辱的就是甲午中日戰爭了。輸給英法俄,還可以理解為軍事政治不如人,但是輸給了彈丸小國日本,就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事實了。那麼,如果清政府將首都遷到西安,繼續和日本人打下去,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甲午中日戰爭,如果清政府繼續堅持下去,結果完全不一樣

然而這種選擇對滿清政府來說是最差的選擇。救了天下反而亡了國家。忠於滿清的軍隊會在和日本人的戰斗中損失殆盡,地方割據勢力會趁勢而起。當時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極具煽動性,地方勢力起來之後很難說他們進攻的是日本人還是滿清政府,畢竟兩者一樣招仇恨。

❸ 在甲午戰爭慘敗後,若清廷堅決不賠錢,其命運將會怎樣

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中最為恥辱的一次戰爭,堂堂的一個泱泱大國竟然被一個彈丸小國所打敗。一時間所有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戰爭的的結果是無法扭轉的,最後清政府不得不簽署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通過這個條約,日本國力大幅度提高,為躋身列強提供了基礎,進一步促進了其野心的迸發,而中國國力則進一步衰頹。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清政府堅持死戰到底,決不投降歷史是否會發生改變?

❹ 如果甲午戰爭清政府堅持打下去,結果會怎樣呢

1895年2月,威海淪陷、北洋海軍潰敗後,中日軍隊在牛庄、營口激戰,最終以清軍失敗告終。

日軍佔領營口後,立即發動了天庄台戰役,這是這場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最大的一次陸地戰爭。

天庄台位於營口市北部。是遼河下游重要的水陸碼頭,也是通往錦州、山海關的必經之路。當時,清軍集結關外精銳部隊,共7萬多營,2萬餘人,進行最後的戰斗。

此時,日軍還動用了2萬人的主力軍,在上級炮火的支援下,突破了清軍的防線,隨後突入市區。鑒於牛庄巷戰的教訓,日軍司令員下令放火燒天庄台。

從慈禧太後的角度來看,和平不一定是慈禧太後的選擇。因為它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員傷亡和損失,所謂“止損”。

至少,與後來的各種戰爭相比,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對國內人民的影響不大,這也是一種利益。

最後,至於說如果遷都到另一場戰爭,清廷就會被摧毀,從庚子年的事件可以看出,這是胡說八道。蔣介石被這樣打敗的時候,他成了國家的核心,何況當時的清廷?

❺ 甲午戰爭時,假如清軍再堅持跟日本對抗幾個月,日本會滅亡嗎

應該不會的,日本那個時候正處於維新的鼎盛時期,國家的國力也是空前鼎盛,足以支持國家打一場大戰,打一場久仗。

❻ 如果甲午戰爭清朝獲勝會如何呢

如果甲午戰爭清朝勝利,歷史會如何改寫?

甲午戰爭和甲午海戰是不一樣的概念,甲午戰爭同時在海上和陸地上發生戰爭,如果清朝僅僅在海上作戰取得勝利,朝鮮、東北等地的陸戰依舊取得勝利。歷史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也許日軍的索賠中會有一項——北洋海軍所有裝備,如數奉送日本。這樣的話,日本的損失會小得多,清朝依舊無法改變被日本虐,被革命黨推翻的命運。

不管怎麼說,如果清朝能夠在甲午戰爭中勝利,不管是保住國境還是把日本打回原形,都有可能建立類似與俄羅斯帝國那樣的業績。不過要進行現代化,清朝的腐朽統治始終都是一個大障礙,是發生俄羅斯那樣的十月革命,還是開始建立英國那樣的君主立憲制?恐怕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主要看清朝識相不識相了。

❼ 甲午戰爭大清如果不投降繼續打,能不能戰勝日本

能的,清廷當時還有打的餘地,日本連退路都沒了,借了一屁股債來打這一仗,贏了,發家致富,輸了,萬劫不復,這是賭國運的一仗,可以,沒有如果,日本賭贏了,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把清廷拖入了滅亡的深淵~

❽ 如果抗戰時清朝還沒滅亡,那麼中日戰爭會是什麼結果

如果清朝還在,日本必不敢一戰。
因為如果清朝能堅持到二戰的時候,說明他已經知識了當時的國際環境,戰勝了諸多的「新問題」,那麼他應該已經很強大了。
並且即使是甲午戰爭的時候,清朝在技術上,也遠遠強大於日本。
何況又發展了這么多年呢?

如果清朝一直存在,就不會出現泯國初年的軍閥混戰的局面,那麼一個統一的中國,幾十年來一直在發展,而且是在與諸多外敵以及內患明爭暗鬥,最後還沒有倒下。
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日本還有戲嗎?

事實上,像鐵血皇漢主義,像《揚州十日記》,像黑龍會的很多事情,都是日本用來分化瓦解清朝國人之間的民族關系的。這些是在日本對中國有企圖的第一時間做的,可見,分化瓦解中國的民族關系,是日本入侵中國的第一步,也是基礎性的步驟。
結果他成功了,而如果他不成功呢?
那麼就不存在後面的入侵了。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中國人不是沒有給滿清機會,戊戌變法已經是最大最好的機會了。但是已經被歷史證明是失敗的,只有革了滿清的命才能救中國。而且辛亥革命是站在中國各民族立場上的,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

❾ 假如清朝堅持到二戰時期,會有何改變

會死的更慘,到了二戰結朿時1945年將介石還打敗仗,蘇聯出兵打日本把外蒙古國劃出去,要是清朝在把故宮也劃出去了!

沒有這個假如!從鴉片.甲午、八國聯軍,太平天國,義和團的前奏開始,己註定清朝的天亡,對外屈膝,對內蠻橫鎮壓,離人民漸遠,高層腐敗,種種現象足以說明這個假如根本不存在。

共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清朝的滅亡不是忽焉,是幾十年的積壘。

歷史 是不能假設的,也是開不了倒車的。

清朝的滅亡主要在於國家內部的腐敗,即便像民國實行了議會制,仍然沒有擺脫失去執政地位的命運。

清朝三百年的統治,民心盡失。

君不見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的時候,北京京民是什麼狀態嗎?

帶路黨,看熱鬧的百姓蜂擁而至呀。

英國、日本等君主制國家,其實皇權是杯架空了的,沒有實權,權力在議會,假如光緒皇帝有實權,當時顯然他也是不情願把把重要的權力給議會的,他變法的目的在於不讓清王朝毀在自己手中,還是想維護自家的江山。

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的腐敗,失去民心。結果就是偶然之中含著必然,這是 歷史 的趨勢。

馬克思主義認為, 社會 歷史 是由 社會 生產力決定的,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

即便沒有這些偶然,還有其他事件引發,這只是矛盾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轉折。

其實你如果把自己放入那個時代去解讀,你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 歷史 的必然。

當時清朝上下仍然有著一種「天朝上邦」的思想,這種思想即便在英國打敗中國以後,還存在了很長時間。

直到甲午戰爭,中國人才意識到落後了,這種思想的存在,使絕大部分國人不會放眼看世界,不會虛心像他國學習,即便道光贏了那場戰爭,全國會認為對付蠻夷小國,贏了很正常,之後繼續自大,覬覦中國的侵略者還會找機會侵略中國。

清朝的滅亡仍然是必然的。

二戰的勝利源於中國人民奮勇抗爭,及二戰後期國際形勢的巨變。

台兒庄戰役,百團大戰,沙河口決戰等打出了中國人民決勝的勇氣和信心。

假如清政府仍然存在,鞭子軍能有這種房氣和信心嗎?

清朝末年的憲政會逐步成為現實,清朝會成為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皇權有所削弱,是實君的憲政,不是虛君,但允許議會和多黨制度的存在,採取的是內閣制度。

漢人地位進一步提升,全面掌控軍權。

經濟發展會超過真實的民國時期。清末新政創造的經濟奇跡會延續下去,在一戰中向參戰雙方販賣物質,大賺一筆,在一戰後期,對德宣戰,收回青島及德國與奧匈帝國在華租界,廢除兩國的領事裁判權及片面最惠國待遇,廢除兩國《辛丑條約》中的賠款。

一戰後,德國要對清朝賠款。清朝與各國談判,逐步廢除不平等條約。

由於工業快速發展,清朝於1925年左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工廠。

同時,國防力量進一步增強,日本不敢窺我東北,清朝派人與日本談判,要求廢除《馬關條約》及《辛丑條約》,禁止日軍在山海關駐軍,廢除對日賠款,廢除日本領事裁判權及片面最惠國待遇,提高日本產品入華關稅,收回日本在華租界、南滿鐵路、旅大及台灣等地。日本不敢不從。

東亞國際秩序,由日主中從,變為中主日從。

二戰德國橫掃歐洲,大清坐享太平,發戰爭財,逼迫英國歸還香港,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的。要求法國歸還北部灣,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

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對內殘橫對外點頭哈腰,要放在二戰、必叫日本打爬在地大氣不敢吭。

人們都說想要改變一個人,特別是一個榆木腦袋的人,能把你氣死,那要是想要改變一個從根子里都已經腐朽到不行的清王朝的統治者們,會有什麼改變呢?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西方的進步思想已經開始進入中國 社會 ,並且開始影響著中國,但是這種思想並不是很受當時統治者的歡迎。

原因有二:

首先,西方的進步思想是君主立憲制體制或者是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這其中不管哪種政體都會把高高站立在中國老百姓頭上的這個皇權統治者給頂替掉,這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景象,因此他們不會同意這件事情。

其次,新思想的與舊思想的碰撞必然有一方要認輸,新舊之間的交替轉換,舊思想必定會在無可奈何時變更為新思想的附庸者,但是必定多磨難。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就連滿清末年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也是搞了很多的變法圖強的政策嗎?像剛開始的百日維新,雖然是在以慈禧為首的強大頑固派的鎮壓下失敗了,但是以光緒皇帝為首的改革派卻是在尋求一種能夠拯救當時中國的辦法,這裡面雖然有光緒帝想要向慈禧太後奪取政權的野心,但是其內心變法圖強的想法還是很重要的,不然奪過來的不過是一副空殼有什麼用呢?

從上面看我們知道的一個要點就是,清朝末年的時候,統治者內部權力之爭很是激烈,盡管在內憂外患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這就是清朝統治者最後走向滅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不管其他,只想著自己的權力有沒有抓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頑固派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新思想和新事物卻在不斷地湧入當時的 社會 ,而頑固派也只是一時的勝利,並不能確定自己能很好的掌握好自己現在擁有的,那麼怎麼辦呢?尋求變法,試圖圖強。

洋務運動就這樣應運而生了,我們不管洋務運動在最後的失敗與否,單看洋務運動風風火火的辦起來之後,一大批民族實業算是拔地而起了,在後期,清朝的賦稅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收的了,而民族實業的稅額雖然有一部分跑到了那些達官貴人手裡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的支撐著這個龐大羸弱的帝國在前進著。

隨著不平等條約的不斷簽訂,清朝能還得起的賬已經沒有了,剩下的不過是一副骨架,要什麼沒有什麼了,特別是在辛丑條約簽訂後,民族矛盾再次被激化,更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接觸變法圖強的方式,希望能改變這個現狀,也有更多的民主人士開始在尋求一種適合當時中國國情的政體來挽救這個病入膏肓的國家。

如果說在這個中間沒有辛亥革命,那麼清朝還會繼續走下去,這個時候那些腐朽不堪的統治者一定會接受那個還給他們保留了一點顏面的君主立憲制的政體,雖然沒有了實權,但是卻還有一定的影響力,在那個時候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了。

政體改變之後,清朝的原來統治者已經沒有了實權,上台的或許就是內閣制的成員了,這裡面有很多的可變性,如果是蔣介石一幹人等上台執政,或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建樹。但是在政體的影響下,會有有能力的人帶領中國走向美好的未來的。

但是基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體制所建立後的影響,我認為在清朝建立君主立憲制之後,中國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因為這樣的情況比不適合現在的中國,幾千年的分分合合,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在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才能再次走向富強,而不是一個精神上的腐朽領袖。

說到清朝假如能堅持到二戰時期,就不得不提清朝為什麼會滅亡!

滿族,是我國東北的一支少數民族。憑借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後國家的混亂無秩、依靠懷念舊主的前明軍閥、仰仗自己先進的八旗騎兵等,乘虛而入一舉拿下了北京城的皇帝寶座,建立了滿清帝國。

入主中原以後,清朝皇帝深知自己民族的弱小、以及文化的淺薄,康、雍、乾三帝大肆推廣漢文漢語,淡化民族差異,強調「留頭不留發」,推行滿式裝束,大興文字獄在文化上鏟除異已。乾隆皇帝還多次微服私訪、輕車間從暗到江南各地體察民情民意,生怕自己的統治不牢固百姓不馴服。因此,這三任皇帝做了許多淡化民族矛盾、談化階級矛盾對普通民眾頗為有益的好事。人民對統治者的回報就是:農者安於田、工者安於坊、商者安於市、讀者安於學,百姓能安居樂業,國庫自然捐稅豐盈。

隨著統治的穩固和百姓的臣服,清王朝的上層之間的內部矛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特別是西太後掌權期間,階級矛盾(太平天國、義和團),國際矛盾(八國聯軍事件),已經白熱化了。窮極生變的 社會 底層終於在武漢,打響了推翻滿清帝國的第一槍。

國際潮流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世界上真的有「蝴蝶效應」。

清朝覆滅的短短幾年以後,歐洲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導致了奧匈皇帝、德皇,沙皇等,紛紛跌下了皇帝的寶座。求民主,反封建就是當時的國際潮流,而中國人的反清運動,或許就是那隻首先扇動翅膀的蝴蝶。

回到主題,「假如清朝堅持到二戰時期,會有何改變」?清朝如果未亡,說明光緒變法成功了,戊戌六君子都成了國家的棟梁,洋務運動提前開始了,中國也就有了工業化的雛形,也就不會有「甲午海戰」沒有《馬關條約》,台灣也不會被日據,沒有割地賠款,國力就不會衰敗到弱不禁風。沒有了滿清滅亡的鼓舞,歐洲還會不會有反帝運動?沒有歐洲的反帝運動就不會有一戰,沒有一戰失敗後的喪權辱國,德國也就不可能發動二戰(二戰是德國一戰的延續)。如果沒有二戰,摩納哥、比利時、英國、丹麥、瑞典、挪威、西班牙、荷蘭等如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還仍然是帝國。也不會有今天強大的美國(美國的國際地位是靠二戰確立的)……想一想,是應該竊喜還是暗傷?

但是, 歷史 不容假設,人生也不會重返。我們只能以史為鑒面對現實,請珍惜當下吧。

假如清朝堅持到二戰時期,中國人會更慘。因為當時的清末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如同腐爛的空殼木頭一樣,一推即倒。

二戰時期,日本侵略正對中國進行大規模侵略,先後得到德、美兩國各方面支持的中華民國都被日本侵略打得踹不過氣,更別說已經腐爛如空木的滿清了!再加之清末政府一向傲慢獨大,沒有一點常識就敢向整個世界的強國挑戰,導致八國聯軍侵入洗劫。如果清朝能堅持到二戰的話,那中國人極有可能成為亡國奴,日本人強大的武器想攻佔腐朽的清末可謂是勢如破竹,滿清的傲慢和沒有創新的精神絕對是被侵略者吊著打。

就算滿清在二戰時有了一些新的改革,但依照清皇帝的舊思想,仍然無法立足於世界,所以,還好,二戰時期抵抗日本的不是滿清,要不是我們極有可能成為日本的順民!

歷史 沒有假如,清朝後期從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朝都處於戰敗狀態,割地賠款,雖然有有識之士想通過改革來改變這種狀態,雖然都想從某一方面(政治、經濟、軍事)開始來重新實現清朝的重新崛起,但都在實際面前都失敗,從經濟改革的西學東漸、到政治改革的西體中用,都沒能拯救清朝,更別說清朝能堅持到二戰時期了,直到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也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並找出適合中國的發展道路,才能在中國站穩腳跟,走出新的適合中國發展道路,才能拯救舊中國,實現繁榮富強,如果清朝堅持到二戰時期,那麼中國將會出現更多的軍閥混戰的局面,到那時候的中國只有更加的有利於那些外來侵略者,所以 歷史 沒有假如,只有中國繁榮富強,才不會有其他國家敢再次侵略中國。

好在 歷史 從沒假如的,猜想毫無價值。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97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0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0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2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0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58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