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近代日本為什麼保留皇室

近代日本為什麼保留皇室

發布時間: 2022-11-29 17:37:53

1. 二戰日本投降後,為何天皇還能作為象徵性國家元首保留下來

因為日本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神權主義國家,人們對於天皇制的觀念是比較堅守的,再加上美國及盟軍總司令並沒有對日本天皇制的提出過多的要求,所以說,日本天皇制也就在日本民眾和官員的要求中保留了下來。而日本天皇制的保留與原來的舊天皇制有所區別,在這場保留天皇制的行動中,日本當時的裕仁天皇一再向外強調,日本天皇不是神是人,而他的發言中卻隱晦的表示自己仍然是神的後裔。

但之後日本擁護天皇的成員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的發展期間,對於日本天皇制又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他們通過自主修改憲法等一系列手段,將新的就天皇制又增加了許多舊時的色彩上去,使得天皇制又慢慢的發展起來,到了如今天皇之已經幾乎發展到以前的程度差不多了。它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一種象徵,是國家統一的一種象徵。

2. 很多國家已經沒有君主制度了,為何日本還保留著

因為日本是一個神權國家,他們認為日本是天照大神的私有物,而天皇就是日本天照大神的兒子,是替他掌握這個國家的。並且日本的天皇制度源遠流長,早在隋唐時期日本的天皇便宜布誕生,並且深受人民的信仰。不僅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而且還是日本統一的象徵,可以說在日本人們的心中,日本天皇占據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天皇已經成為日本人精神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日本天皇中帶有神權的色彩,加上許多年來一直根深蒂固在日本群眾中對於天皇的忠誠。使得天皇制度一直在日本之中不斷的流傳下來,並且不斷地完善起來,以至於後來人們學習西方的技術時並沒有立即將天皇廢止。而是學習當時的英國保留皇位,因為此時的天皇家族也是整個國家最高的信仰,深受國家所有人民的尊崇是不可以隨意侵犯的

3. 近代革命後為什麼日本英國等國家還保留皇室

這個說來可復雜啦
一個國家之所以存在需要法理上的依據,也就是法統。
在古代,共和認同與民族認同還沒形成,那麼國家建立的合法性就來自於君權神授。
君主即代表這個國家的法理依據,並且這個法理的起點具有宗教意義的神聖性(比如,英語英王即是國家元首也是聖公會的教宗,日本天皇不僅是日本國的象徵同時被視為神之裔)。這種出自宗教信仰的法統基礎在今天沒有信仰的人看來幾乎是可笑的,但在具有宗教信仰傳統的國家(如 英國、日本、西班牙…)其法理意義遠大於神話意義。
君主代表著國家法理的起點,那麼他對於國家的象徵性擁有權就具有神聖合法性。以此類推,君主對國家稅收的領有權即代表股東對投資的紅利權。再以此類推,君主對貴族分封的領地權就代表私有不動產的合法產權。繼續推延,私有不動產權既然由君主向下分封開始就意味著這些產權具有神聖性,那麼同理構建在法理意義上非不動產的私有產權也具備神聖不可侵犯性。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法理基礎,它的神聖性從哪裡來呢?就是來自君主光環上的神授權。
所以,很多由封建王朝過渡來的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要保留君主,原因在於他們社會的法理基本盤的起點就來自君王,一但君王體制被打破,人們失去對君王的神聖視角,其國家的法統就會崩潰。那麼對於有產階級而言無異於喪失財產的合法權利,有產的階層如果沒有了其社會體系就會坍塌,國家就會消亡,人民就會遭受動盪與戰亂。

所以,英國日本等國的上層有產者精英們不同於革命者文盲,他們有文化與眼界,他們能夠看到破壞法統會對國家帶來多麼可怕的後果,所以由他們主導的改革只力求在權利的行駛規則上作修改以適應新時代,而絕不打破國家法統本身,君主作為國家法理基礎的象徵必須保留。

縱觀當今各君主立憲國,絕大多數是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實現現代化的,他們避免了革命和戰爭帶來的大災難和流血。有的甚至是在革命和混亂之後通過二次君主立憲實現了遲到的和平(如柬埔寨)。而那些短視,熱衷用革命搬到一切的國家反而迎來的是持續的混亂與戰爭。有的打著激情口號建國最多不過幾十年就被罵作騙局草草收場。有的即使到今天還沒有度過磨合期,今天還得摸著石頭過河。

他們至今不明白自己百年災難根源是什麼?還幼稚的以為打破一切規矩就能解放一切。

4. 為什麼日本在冷戰結束以後還要保留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一個傳統文化和信仰,保留天皇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團結。

5. 近代革命後為什麼日本英國等國家還保留皇室中國為什麼不這么做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清朝混的確實比較慘,從1840年以來就開始挨揍,誰來了都能蹂躪一下,久而久之,老百姓對清王朝的印象簡直壞到了極點,另外清朝末年出了一個慈禧太後,這老傢伙把中國霍霍的不成樣子,賠款割地,被人打的到處跑,還給人家送西瓜冰塊,生怕聯軍沒揍死她。

朝廷不拿老百姓當人看,老百姓面對這樣的朝廷自然就沒有任何的感情,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老百姓幫著洋人搬梯子運炮彈攻打紫禁城,在老百姓心目中混成這樣,清朝恐怕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朝代。

對於老百姓而言,誰統治他們不要緊,關鍵是讓自己吃飽飯就好,朝廷讓他們賠銀子還吃不飽飯,這樣的朝廷誰肯為它賣命呢?清王朝滅亡後,溥儀由於受民國優待,因此還住在紫禁城。

當時社會上就流傳著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清朝都亡了,還留著這條豬尾巴干什麼?不如趁早割了去!把溥儀嚇了個半死,當然也有少數人主張保皇,實行君主立憲制。比如說康有為梁啟超等等,但是這群人只是打著保皇的幌子到國外去騙錢而已,實際上這種言論很快就遭到了老百姓的口誅筆伐,在歷史中湮沒無聲了。



英國: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確立於1689年的英國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得干涉法律。通過議會立法,用法律的條文來約束國王的權力,這是君主立憲制的特點之一。

而英國之所以沒有廢黜國王,國王也沒有解散議會,部分原因是由於克倫威爾顛覆朝政之後導致的幾十年亂局,議會制的興起和倒台,君主制的結束與復辟所致。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國王與議會之間的矛盾並無突出之處。

權力方面,英國國王剛從克倫威爾的魔掌下走出來,羽翼未豐;信仰方面,英國人趕走了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新國王仍然是清教徒。 所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過程中完成的:英國內戰和光榮革命已經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掉了。


6. 為啥日本一個皇族能存續1400多年

其原因,一是根深蒂固的皇國史觀的影響。長期以來,日本民族對「君權神授」深信不疑,這一觀念是皇室延續的重要思想基礎。神道教是日本的傳統宗教,人們崇拜神道教的最高神天照大神,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正因為長期被灌輸這種皇權主義思想,即使外戚、幕府、大名擁有了凌駕於皇室之上的實力,他們也無法替代天皇「神」的地位。現在,雖然天皇的神格在法律上不存在了,但在多數日本人心中,天皇仍然是一個不同於普通人的特殊存在,沒有天皇就不是日本。

二是日本是一個縱向結構的社會。自從中南部的大和國在公元5世紀統一日本列島以來,等級觀念根深蒂固,人們信賴秩序,強調「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沒有出現過中國「有德者居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觀念。因此,無人敢鋌而走險,不顧「大義名分」,連根拔掉天皇制。

三是日本雖內亂不斷,但從未被外部勢力顛覆。在古代,外敵入侵是改朝換代的一個重要原因。日本是島國,海洋是其天然屏障,近代之前沒有遭到外敵侵佔,為天皇的「萬世一系」創造了條件。進入近代,雖然西方列強武力叩關,但日本沒有與之對抗,而是靈活地接受了西方文明,避免了滅頂之災,使天皇制延續了下來。

在西洋化泛濫的今天,日本皇室依然是日本民族傳統和精神文化的核心。明治維新追求的「和魂洋才」的國家目標,正是今天日本的真實寫照。雖然日本的國家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社會生活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文明元素,但那是表面的;日本國家和日本人骨子裡的民族傳統、精神文化,如同天皇的存在一樣,依然支配著日本人的思維和行動。

天皇家族的延續史也反映出日本充滿矛盾的民族特性:既自卑崇拜權威,又自傲挑戰權威;既善於開放吸收外來文化,又自我封閉追求優越的日本至上主義;既有強烈的唯我獨尊的等級觀念,又有依附權貴苟且偷生的忍耐之心。這些,都反映到當今日本的行為方式上。

此外,日本國民文化和心理上的自我約束,也是皇室文化長期積淀而成的一種精神和心理。皇室文化里的忠誠、信譽、禮儀、勇敢等等是日本民族「大和魂」的源頭,因此日本國民崇尚「生若櫻花之燦爛,死如秋水之靜閑」。在日本,忤逆家族、集體、組織的事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對天皇是必須尊敬與效忠的。從1948年起,日本皇宮開放二重橋,日本國民可在每年元旦和天皇生日時前往參賀,每年都有超過幾十萬的國民自發凝聚在皇宮周圍。皇室在凝聚日本國民精神方面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變遷,皇室的傳統和精神本質雖然沒有變化,但其生活方式發生著這樣那樣的變化,特別是戰後出生的皇家子孫,把日本的傳統和時代發展結合在一起,他們的婚戀生活、穿著打扮、興趣愛好,都成為日本媒體追逐的目標,他們本人更成為日本青年追捧的偶像。皇室在潛移默化中深化了日本國民對天皇和皇室的擁戴。

這種擁戴雖有許多是來自日本民眾的樸素感情,但也暗藏危機,容易被政客們利用。天皇制在戰後得以保留,天皇未被追究戰爭責任,本就是導致現今一些日本人歪曲理解歷史的深層原因。尤其是戰後一代,沒有經歷過天皇下令開戰的歷史慘劇,在他們眼裡,天皇是沒有錯誤的,是神聖不可動搖的。所以,戰後出生的首相安倍晉三等人在2013年4月喊出了「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這正是二戰官兵經常喊的口號!戰後的首相這樣做極不尋常,無法不讓人回想起昭和天皇的侵略戰爭時代。在當今世界,對皇室文化和民族精神來說,和平與自省比什麼都重要。

7. 日本明治維新保留皇室的原因

1.日本明治維新,是將武士政權交還給天皇的一次轉換,並沒有要推翻皇室。
因而,根本不可能廢除皇室 ,之後變成天皇親政體制 。強化了皇室。
2.明治維新主要提倡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廢藩置縣。完全剝奪武士的既得利益。
順便提一下,世界第二次大戰後,為何皇室得以保留下來?
日本戰敗後,聯合國軍進駐日本,其實是美軍。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廢除皇室,但美國為了更容易統治日本,將日本皇室留下來了。這完全是美國的佔領策略。

8. 英國日本為什麼保留皇室

英國: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確立於1689年的英國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得干涉法律。通過議會立法,用法律的條文來約束國王的權力,這是君主立憲制的特點之
一。而英國之所以沒有廢黜國王,國王也沒有解散議會,部分原因是由於克倫威爾顛覆朝政之後導致的幾十年亂局,議會制的興起和倒台,君主制的結束與復辟所
致;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國王與議會之間的矛盾並無突出之處:權力方面,英國國王剛從克倫威爾的魔掌下走出來,羽翼未豐;信仰方面,英國人趕走了天主教的
詹姆斯二世,新國王仍然是清教徒。
所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過程中完成的:英國內戰和光榮革命已經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掉了。

日本:君主立憲制建立於明治維新,這個過程與英國大相徑庭。

首先,日本的政權,自明治維新700年前的鐮倉幕府時期,就已經分裂為「公家」和「武家」兩派。公家一派的領袖是日本天皇,由於其「君權神授」的名義,以
及將天皇家和神道教信仰的融合,保持了名分上的國家元首。而武家一派則是控制了行政、軍隊、司法等等權利,建立了以征夷大將軍(幕府將軍)為首的武家政
權。公家和武家政權的關系,類似於教皇和國王。
而在江戶幕府末期,由於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沖突,很多自德川幕府開創期便與將軍關系不和的大名(地方統治者),比如毛利家、島津家、山內家,便開始准備武裝政變。武裝政變勢必需要一定的「名分」,於是扶植公家一派的天皇,便成為了這些倒幕派的理由。
本著「大政奉還」(將政府大權還給天皇)的名義,各地方的倒幕大名紛紛起兵,並在外國勢力(英、美等國)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了德川幕府。但在政變之後,天皇雖恢復了「日本國王」的名譽,但仍然是沒有實權:權利牢牢把握在了首先發兵的幾個倒幕派的手中。
所以日本的君主立憲制,事實上僅僅是一個名譽回復的過程。而戰爭,僅僅發生在協天子以令諸侯的「董卓」和「曹操」之間。

9. 日本為什麼一直保留天皇制度

實際上,從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時,天皇都擁有對日本的絕對統治權,是日本的最高統帥。至於天皇失勢,逐漸淡出權利中心,僅成為象徵性國家元首,則是在二戰後麥克阿瑟佔領日本期間,在他對日本進行改造後的事。戰時的日本天皇,不僅擁有對首相的任免權,還同時擁有可隨時罷免首相,解散內閣的權利,也擁有對外宣戰權,掌握著最高軍權,所以那時裕仁實施的完全是獨裁的實權統治。一個坐擁絕對權利的最高元首,竟然可對本國軍隊對外發動的大規模長時間的野蠻侵略戰爭不負任何責任,竟然可以以「不知情」來推諉歷史罪責,這完全是對二十世紀歷史的一個巨大諷刺,是一個根本就不美麗的歷史謊言。

10. 日本為什麼至今還保留著皇室制度

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第一,日本在近代的落後挨打,「看上去」天皇並不需要為此負責,因為天皇家族在近千年的時間裡面被架空,並沒有掌握實權,所以精英階層和國民的怨氣被導向了幕府,認定幕府的擅權亂政才是日本落後挨打的總根源,在他們的眼裡「王政復古」和「富國強兵」反而成為了一體兩面的強國之策。
然後,日本一直都順風順水,直到最後的二戰大失敗為止。但是失敗之後美國進駐立即填補了國內的政治真空,既然美國人選擇了保留皇室,那麼皇室就可以保留下來。

覺得有用請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98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1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5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1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3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58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