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有什麼祭
❶ 日本著名的三大祭典
日本是個非常注重祭典的國家,一年下來,各種祭典紛呈迭至。下面是我分享的日本著名的三大祭典,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著名的三大祭典
日本的”祭”指向神靈祈禱和祭拜祖先的儀式,現在已經演變成類似中國廟會的慶祝活動。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祭:京都祗園祭、大阪天神祭和東京神田祭,在每年的5至8月間,也就是夏天舉行。平日忙於工作的日本人都趁此機會,盡情與家人朋友共享佳節之樂。正值炎熱夏季,如果有機會親臨日本夏日三大祭,加入他們狂歡的行列,發泄平日的壓抑,感受一次“動態”的日本 傳統 文化 。
坐在通往清水寺上坡路的某間茶館,細口品味京都獨有的抹茶糕點。走在大阪城的蜿蜒小道間,隔著紅葉的縫隙觀賞古韻依舊的城樓。站在東京塔的窗邊,眺望遠處隱約飄忽的富士山。這些都是到日本 旅遊 的必備行程,但難得的島國之行怎能錯過聞名於世的各大“祭”。
京都祗園祭:便利店購票 登山 形彩車
祗園祭是在京都八坂神社舉行的祭祀儀式,與大阪的天神祭以及東京的神田祭並稱日本三大祭。規模盛大,每年7月1日開始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耗時整整一個月。
傳說 它的前身為大概1100年前舉辦的祗園御靈會。貞觀年間,京都內流行瘟疫,奉王命在神泉苑樹立66根棍子以迎接和祭拜祗園神靈,人們將城中的男孩送到神泉苑希望能驅除厄運。平安時代中期,規模空前擴大,增加了“空車”、“田樂”、“猿樂“等活動形式,變得更熱鬧繁華。
祗園祭其實在日本全國范圍內盛行,大抵以京都的為原形,進行本地化改造,但最出名的仍屬悠久傳統的京都祗園祭。主要的活動有山形彩車巡行、提燈迎神,花傘巡行等。其中的山形彩車巡遊,平成2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無形文化遺產。
今年的祗園祭與以往有所不同,相隔50年再次將山形彩車巡行分成兩部分,分別是7月17日巡行的“前祭”和7月24日巡行的“後祭”。17日和24日分別是神靈出行和返駕的日子,山形彩車負責清潔往返的道路。往年彩車數量為32座,今年增加“大船彩車”後變為33座,每一座彩車都有不同的名字。
從結構上看,山形彩車分為上部的長矛和下部的山。矛的類型各色各樣,最重的達12噸,從組裝、巡遊到解體需要180人左右負責。在便利店購入“攀登券”,即可登上彩車,但是“長刀彩車”和“放下彩車”兩類禁止女性攀登。
男女老幼齊上陣,孩子們顯得很興奮
今年的另一大話題是“大船彩車”的重現。自元治元年的“蛤御門之變”後,大船彩車的部分建材大量缺失。通過相關人員的努力,今年白木造的大船彩車在“後祭”作為壓軸出現,令眾人期待。觀看“後祭”的最佳地點是河源盯通,彩車巡遊結束後在那裡可接著欣賞“花傘巡遊”。
巡行開始前很多彩車都會開放參觀,並在夜間點亮御神燈,逛街的人潮一波一波地湧入,在祭典開始前幾天,京都儼然一座不夜城。
大阪天神祭:最不可錯過海鰻料理
天神祭每年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行,當中屬大阪天滿宮的天神祭最有名。大阪的天神祭始於天滿宮建成後兩年(公元951年)。當時的祭禮是把神鉾(長矛)扔進河裡,在神鉾的著陸處舉行名為“禊”的一種日本神道的儀式。這樣的恭迎儀式是現在天神祭中傳統祭祀活動“船渡御”的原形。如今,每年7月的大阪河岸上,飄盪著張燈結綵的“寶船”,煙火綻放,眾人狂歡。
民以食為天,佳節無美食不歡。肥美的海鰻、明石產的章魚、炸魚糕,這些時令 食材 在餐桌上隨處可見。門前町的天神橋筋商店街,人聲鼎沸,大家品嘗著白焯的海鰻、甜辣味的燒烤,章魚的涼拌菜。渡御列的參加者會食用傳統的不加紅豆餡的白色糯米飯。
天神祭上最不可錯過的是海鰻料理。夏季多梅雨,海鰻受其滋潤,並且體內含有大量魚卵,脂肥肉厚。海鰻魚刺多,普通人不懂去其魚刺的訣竅,可以讓魚鋪的師傅代為處理,帶回家裡做燒烤海鰻或海鰻火鍋等料理。
另外,涼拌海鰻也是適合炎熱夏季的清爽之選,將海鰻的皮、汁、魚凍、肉糜混合,添加調味料。大阪市中央區的“大和屋本店”製作精緻的海鰻料理,限定夏季供應,兩人份的海鰻火鍋售價大約380元。
奉納煙火是最不容錯過的環節。7月25日,在櫻之宮公園和川崎公園附近可一睹約4000發煙火交相綻放,點亮夜空。例年,主辦方都會別出心裁,為大家呈現文字形的獨特效果,以及綻放後如盛開紅梅狀的煙火。
東京神田祭:30公里的都市穿越
記載神田祭起源的文書基本遺失,詳細情況無從了解,為人所知最早開始大范圍舉行的時間是在江戶時代以後。根據江戶時代的《神田大明神御由緒書》記載,江戶幕府成立前,德川家康在征討會津與上杉景勝對戰前以及關原之戰前,都會向神田大明神祈禱戰爭勝利。在神社9月15日祭禮當天,德川家康統領大軍在對戰中獲勝,實現 天下 一統。此後神田祭作為德川家緣起的祭祀,受後人重視。
很久以前,神田祭在每年9月15日左右舉行,不過在1681年以後,更改為隔年舉辦。現在的神田祭規定時間為5月中旬。丑、卯、巳、未、酉、亥年進行大祭,其餘年份為陰祭。2011年受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原定的“神幸祭”和“神輿宮入”等活動不得不中止,恰巧2012年為陰年,所以2013年相隔4年再次舉行神田祭。
“神幸祭”是神田祭中重要的一部分。早上,神車從神社出發,經過神田、日本橋、大手、丸之內和秋葉原並一路前行,周圍跟隨著穿著平安時代服飾的人。色彩艷麗的古風式隊伍與市中心的街道形成鮮明對比,十分有趣。
神靈乘坐的鳳輦從神社出發時,只是300人左右的祭禮隊列,途中加入彩車後,就匯成了數萬人規模的浩盪隊伍。走在前頭的人用鐵棍敲出強有力的響聲,姿態威嚴。隊列途徑日本橋中央道,背景是掛滿弓形燈籠的日本橋三越本店,參與的孩童數量可觀。幸祭的行列一天下來行走30公里的路程,最後在落日的微光下回歸平靜。
猜你感 興趣 :
1. 日本的重要祭典有哪些
2. 日本有哪些傳統的祭典活動
3. 日本六大慶典祭祀活動
4. 2017年4月日本祭典活動有哪些
5. 日本祭典是什麼意思
6. 日本祭典2017年
❷ 日本有三大祭祀活動
京都抵園祭(7月1日-29日):已有千年傳統,其歷史之悠久、祭禮之盛大,為京都人所自豪。從11世紀到12世紀,這一祭禮已具有相當規模,祭祀時專用的彩車以及音樂舞蹈等,對後來日本各地的祭典有很大的影響。7月1日,京都的各條街道一響起由笛、鼓、三弦等樂器演奏出的悅耳的曲調,人們就興致勃勃地參加祭事。黃昏起,由300O名藝妓扮成各時代各階層的人,擺出風雅十二相,進行化裝遊行。童子身著古代帝王服裝,乘馬車到神社參拜,童子在車上扮成天子翩翩起舞,旁邊樂隊不停演奏,並向四周人們散發除瘟滅災的粽子,景緻十分壯觀。29日舉行神事畢奉告祭,長達一個月的祭典至此方告結束。
東京山王祭(隔年6月13日或14日):在日本東京千代田區永田町,有一座巍峨壯麗的神社--日枝神社。日本著名的三大祭之一的山王祭,就是這個神社的盛大祭典。日枝神社的山王祭,以「天下祭』」而聞名日本。到了6月13日或14日這一天,各種華麗的山車、神輿排成長長的行列,擠滿街道,人群抬著神輿、山車,在悅耳的音樂聲中化裝遊行,圍觀者人山人海。
大阪天神祭(7月24日、25日):大阪市北區南端有一條美麗的河流--堂島河,7月24日、25日傍晚,堂島河上上百隻綵船、遊船排滿河道,打頭的船上載著大鼓,後面緊跟著載有樂隊的「子船」、燃有松油火把的「篝船」和各式各樣的綵船。水面上陣陣夜風,把鼓聲、優揚的樂聲和人們的歌聲送到很遠的地方,這就是大阪一年一度的「天滿祭」。天滿祭又叫「天神祭」,為日本三大祭之一,原是大阪天滿宮的祭典。凡是參加大學入門考試的學生,大都要拜天滿宮,祈求神靈保佑.
❸ 日本祭是什麼意思 日本祭資料
1、日本的「祭」是一種例行的集市活動,是一種儀式。
2、祭禮源於日本的稻作、農耕文化,在這個四面環海的山國對自然的崇拜使日本產生了諸多的山神、海神、農神等各種各樣的神。
3、日本人認為諸神是與人類共同存在於自然界的,因此具有與自然諸神和睦相處融合的思想。祭禮即是與自然界中的諸神進行交流對話的一種儀式。
4、日本的民俗亦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種祭禮中有諸多民間藝能的表演和展示。這些祭禮構成日部分,深深紮根在日本人的精神構造中。
5、日本有各種各樣的祭(まつり),比較出名的是京都祗園祭、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同列日本的三大祭禮。
❹ 誰知道「京都三大祭」中除了時代祭,另外兩祭是什麼分別在何時舉行
京都時代祭: 10月22日,京都市役所,平安神宮,三條等地之間。 去湊湊熱鬧還不錯,人爆多的說。這個節日相對還是挺有特色的,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王侯菲妾,達官貴人,武士,賣藝人,草鞋布衣等等人色一一列隊走過。 不過攝影就難了,只能從路邊的人縫中傾斜的角度對路過的人物拍個特寫而已,最後還是剪裁了一部分說得過去得傳了上來。發現拍集體照片真的好難,很難抓到的所有人都朝一個方向注意的照片,更不用說朝鏡頭了。京都葵祭 時間:5月15日上午10點開始,地點:京都御所到下鴨神社,照片拍攝於御所。 日本的祭相當於我們的節日,紀念日之類內容,全國性的相對少一些,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的祭。祭的名稱和由來也亂七八糟每有規律,像櫻花祭為了紀念櫻花開,時代祭為了紀念平安時代的那種太平盛世。。。這個葵祭好像是為了什麼消除天災。內容大都主要是古裝遊行,一般是從什麼時代開始或者為了紀念某個時代就穿著那個時代的服飾,當然也少不了牛馬之類的動物和花車等,所以如果第一次看到也會特別有意思。而且每次觀看的人都特別多,不但本地人還有好多外地人來觀看,尤其是京都的祭大都代表傳統中的日本,而且有部分傳統的婦女會穿上和服去觀看傳統的祭。從文化遺傳方面,祭的確有它很大的貢獻。 不過公路的一邊是古裝遊行,一邊是汽車飛行,路邊有便裝西裝的觀眾,偶爾再有幾個穿和服的女子和幾個和尚尼姑觀眾路邊一站,真不知道是到了什麼時代了。每次在御所里看到標著皇宮警察的警車我就忍不住笑,日本就是這么一個傳統與現代共存的社會。 7月17京都祗園祭 號稱日本第一大祭,每年觀眾都不下數十萬人,可今年是標準的泡湯了,在暴大雨中進行的。雖說這個節日過後梅雨就該結束了,但這個7月老天就沒有睜過幾天眼,現在外邊也是暴雨,天氣預報這一周也全是雨。 祗園祭貫穿整個七月份,其中以昨天的遊行最為高潮,沿四條—河原町—市役所等街道,遊行的大花車高達四層樓,很是壯觀。因為雨天所以都加了保護,有點煞風景,而且觀眾中的民族服飾也幾乎沒有,有誰願意在雨天穿上和服去忸亞妞的。除了這次遊行,在八坂神社還有幾次表演和小型的遊行也不錯。
❺ 日本有哪些祭
雄壯的祭祀 優雅的祭祀 絢麗多姿的祭祀 ,隨著四季的變遷,日本全國各地會年復一年地舉辦各種各樣的祭祀 這些祭祀大多來源於神道和佛教,夏天有煙火大會和民謠舞蹈,冬天有冰雪節等民間娛樂性質的活動,一年中每一個月份都有祭祀活動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從各種自然現象中感受到一種神聖的力量,並把自然的這種力量尊為 神 ,據說這就是神道的起源 源於神道的祭祀頌揚神的力量,通過與神的交流,祈求五穀豐盛 生意興隆以及社區與家庭的興旺
對於祭祀已成為日本人的民間風俗和傳統這一現象,外國人可能會感到興致勃勃 祭祀獨特的熱鬧氣氛,不親身感受絕不會明白 請安排去祭祀的日程,一起參加 一起熱鬧吧!
1月
一月六日 救火會大遊行 舉行於台場中央路
2月
二月第一星期日為止的五天 雪節 在北海道札幌舉行
二月三日或四日 節分 立春的前一天 每逢節分的晚上,全國的神社及寺院,從事撒豆驅鬼活動
3月
三月三日 女孩節 凡有女孩的家庭,大都購備成套人形娃娃,陳列家中
4月
四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 都踴 櫻花踴 舉行於京都祗園地區的歌舞練場戲院
四月十四日十五日 高山節 舉行於岐阜縣高山市的日枝神社
5月
五月三日或四日 博多DONTAKU節 場所是九州福岡市 數以萬計的男女市民,穿著五光十色的服裝,在鼓笛的伴奏之下,載歌載舞於通 衢大街
五月十一日至十月十五日 鸕鶿捕魚 岐阜市的長良川是最有名的一處
五月十五日 葵節 京都的上賀茂及下賀茂神社聯合主辦 壯麗的行列,仿效了古代皇室前往神社禮拜的儀式
五月的第三星期六及星期日 三社節 舉行於東京的淺草神社 許多青少年肩抬小型神龕,遊行於通衢大道
五月十七日十八日 春季日光東照宮大節 舉行於日光東照宮神社
6月
六月十四日 插秧節 場所是大阪市的住吉神社
7月
七月一日至十五日 博多花車行列 場所是九州福岡市
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燈節 若幹家庭滿懸紙燈,以示祭慰亡靈之意
七月十六日十七日 祗園節 京都八坂神社主辦的此一活動,是京都著名的盛會之一,最精彩的部分是在第二天的花車行列
七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 天神節 場所是大阪天滿宮神社
8月
八月二日至七日 大燈籠節 NEBUTA 北本州弘前市主辦的豪華行列 每晚許多老幼男女,提著扇形或人形大燈籠,在通衢大道上遊行 燈籠上畫著歷史上有名的英雄美人 青森市也有同樣的盛會 八月二日至八月七日
八月五日至七日 竿燈節 舉行於北本州秋田市 許多年輕人高舉排列於竹架的紙燈,遊行市街
八月六日至八日 七夕節 星節 宮城縣仙台市的民間活動
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 阿波踴 四國德島市舉行的聞名日本全國的傳統舞蹈 男女老幼載歌載舞,盡情狂歡
八月十六日 祝火節 在京都大文字山畔的黑夜之中,燃起一個大字形的祝火,還有種種娛樂活動
9月
九月十六日 流鏑馬 騎射競技 舉行於神奈川縣鐮倉市的鶴崗八幡宮神社
10月
十月七日至九日 OKUNCHI節 長崎市諏訪神社舉行舞龍及化裝舞蹈
十月九日十日 高山節 舉行於歧阜縣高山市的櫻山八幡神社
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 御會式 場所是東京本門寺 這是紀念日蓮大僧的一個節目 十二日晚上,參加的人們,手提紙花方燈,列隊遊行
十月十七日 秋季日光東照宮大節 日光東照宮神社主辦的盛大 千人行列
十月二十二日 時代節 京都平安神社主辦,盛大行列,約有二三千人參加 他們分別穿著京都千年以來各重要時代的鮮艷衣服,很可以說是歷代古裝的大 展覽
11月
十一月三日 諸侯行列 盛大舉行於日本最有名的觀光勝地箱根,是當時封建諸侯旅行形式的再現
十一月十五日 七五三節 父母率領子女就近參拜神社 為子女的未來而祈禱
12月
十二月十七日 春日神社節 舉行於奈良春日神社 參加行列的人們,有的披著盔甲,有的穿著古裝
❻ 在日本,有哪些當地傳統節日祭典值得體驗
大多數的祭典是一年舉行一次,為所供奉的神明、季節或歷史事件進行慶祝活動。有些祭典甚至會持續幾天。
其中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祭典,就是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京都的祗園祭。
東京的神田祭
神田祭是每年舉行一次,但是在陽歷奇數年的5月15日那周的周末舉行的是主要的大祭會,而在陽歷偶數年舉行的慶祝活動則規模較小。要是在5月7日到5月18日期間正好在東京的話,不妨關注一下神田祭的慶祝活動。祭典活動舉辦期間,神田地區將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數百座神輿和花車雲集,由數千人組成的抬轎隊列緩慢穿過東京市區的壯觀場面。
還有一些節慶的日期每年都不相同,建議參加祭典之前,先查詢一下。
除了這些慶典之外,日本各地在7、8月均會舉行花火大會,各地舉辦日期不同,詳細請查詢花火大會情報查詢。
❼ (日本)京都三大祭是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下來的,現在還有嗎
京都時代祭: 10月22日,京都市役所,平安神宮,三條等地之間。 去湊湊熱鬧還不錯,人爆多的說。這個節日相對還是挺有特色的,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王侯菲妾,達官貴人,武士,賣藝人,草鞋布衣等等人色一一列隊走過。 不過攝影就難了,只能從路邊的人縫中傾斜的角度對路過的人物拍個特寫而已,最後還是剪裁了一部分說得過去得傳了上來。發現拍集體照片真的好難,很難抓到的所有人都朝一個方向注意的照片,更不用說朝鏡頭了。 京都葵祭 時間:5月15日上午10點開始,地點:京都御所到下鴨神社,照片拍攝於御所。 日本的祭相當於我們的節日,紀念日之類內容,全國性的相對少一些,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的祭。祭的名稱和由來也亂七八糟每有規律,像櫻花祭為了紀念櫻花開,時代祭為了紀念平安時代的那種太平盛世。。。這個葵祭好像是為了什麼消除天災。內容大都主要是古裝遊行,一般是從什麼時代開始或者為了紀念某個時代就穿著那個時代的服飾,當然也少不了牛馬之類的動物和花車等,所以如果第一次看到也會特別有意思。而且每次觀看的人都特別多,不但本地人還有好多外地人來觀看,尤其是京都的祭大都代表傳統中的日本,而且有部分傳統的婦女會穿上和服去觀看傳統的祭。從文化遺傳方面,祭的確有它很大的貢獻。 不過公路的一邊是古裝遊行,一邊是汽車飛行,路邊有便裝西裝的觀眾,偶爾再有幾個穿和服的女子和幾個和尚尼姑觀眾路邊一站,真不知道是到了什麼時代了。每次在御所里看到標著皇宮警察的警車我就忍不住笑,日本就是這么一個傳統與現代共存的社會。 7月17京都祗園祭 號稱日本第一大祭,每年觀眾都不下數十萬人,可今年是標準的泡湯了,在暴大雨中進行的。雖說這個節日過後梅雨就該結束了,但這個7月老天就沒有睜過幾天眼,現在外邊也是暴雨,天氣預報這一周也全是雨。 祗園祭貫穿整個七月份,其中以昨天的遊行最為高潮,沿四條—河原町—市役所等街道,遊行的大花車高達四層樓,很是壯觀。因為雨天所以都加了保護,有點煞風景,而且觀眾中的民族服飾也幾乎沒有,有誰願意在雨天穿上和服去忸亞妞的。除了這次遊行,在八坂神社還有幾次表演和小型的遊行也不錯。
❽ 日本的三大祭典分別是哪三個
日本的三大祭典分別是祗園祭、神田祭,以及天神祭。
祗園祭被認為是日本其中一個最大規模及最著名的祭典。在7月17日則進行大型巡遊,京都的29個區,每區均會設計一個裝飾華麗的花轎參加巡遊。
神田祭是東京最有名的一大節日。江戶時代(1603〜1867年),遊行隊伍受到將軍保護,允許進入將軍居住的江戶城中,因此也有天下祭之稱。
天神祭是日本三大傳統祭祀活動之一,在每年的7月24日和25日舉行。
(8)日本京都有什麼祭擴展閱讀
日本的其他傳統祭典
1、7月15日盂蘭盆節 お盆祭り(おぼんまつり)日本的夏季休假時期,出門在外的日本人都回家祭祖,社區里連著幾天搞活動;
2、11月3日文化祭,每個大學舉行文藝表演,露天擺攤賣吃的玩的各種東西,有的社區會辦歌舞聚會;
3、11月15日七五三,三歲五歲七歲的孩子不管男女都由父母領著去參加祈禱儀式。
4、1月15日成人節,為年滿20周歲的青年舉辦成人儀式,意味著以後要自己獨立生活了。這是日本二戰以後才有的法定節日。
❾ 日本的祭是什麼意思
日本的「祭」是一種例行的集市活動,是一種儀式。
祭禮源於日本的稻作、農耕文化,在這個四面環海的山國對自然的崇拜使日本產生了諸多的山神、海神、農神等各種各樣的神。
日本人認為諸神是與人類共同存在於自然界的,因此具有與自然諸神和睦相處融合的思想。祭禮即是與自然界中的諸神進行交流對話的一種儀式。
日本的民俗亦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種祭禮中有諸多民間藝能的表演和展示。這些祭禮構成日部分,深深紮根在日本人的精神構造中。
日本有各種各樣的祭(まつり),比較出名的是京都祗園祭、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同列日本的三大祭禮。
(9)日本京都有什麼祭擴展閱讀:
日本傳統三大祭
一、京都抵園祭(7月1日-29日)
祗園祭是八坂神社的祭禮,起源於9世紀末;從平安時代(約1100年前)開始。
二、東京神田祭(5月15日最近的周六和周日)
神田祭是為了宣揚江戶總鎮守(現東京)的威名,而舉行的神田明神的祭禮。
三、大阪天神祭(7月24日、25日)
天神祭是日本三大傳統祭祀活動之一,有非常熱鬧的綵船競渡活動,活動中使用的漂亮偶人是其特色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的祭禮
❿ 日本京都的傳統節日
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培育起來的京都一年中舉行眾多的廟會活動,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傳統。其中葵節、祗園節、時代節是京都的三大祭禮,五山送火節是京都最宏大的的儀式。
1月4日的初蹴鞠是在下鴨神社舉行的。「蹴鞠」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由8名表演者互踢鹿皮球使其不落地。7月7日在白峰神社也有同樣的儀式。初惠美須是惠美須神社在1月8日到12日舉行的祭商神的儀式。屆時,京都高奏惠美須贊曲,祈求生意興隆,家運繁榮,熱鬧異常。
2月25日是梅花節,屆時,在北野天滿宮的神前供奉紅白梅花。在2000多株梅樹上,上七軒的舞妓和藝妓們舉辦茶會,全天氣氛熱烈。
4月有春舞。京城的舞妓和藝妓們在各會場上表演「都舞」、「京舞」和「北野舞」等,以優美的舞姿來裝扮京城之春。其中,「都舞」的歷史最長,始於1872年的第一屆京都博覽會。
5月15日葵節是京都的三大節日之一。全長700米的王朝風俗行列從京都御所出發,經過下鴨神社,奔向上賀茂神社,全行列均以葵葉裝飾。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三船節,20多條遊船展現出一派歌舞昇平的王朝畫卷。
6月1至2日,在平安神宮舉行京都薪能儀式,在篝火的映照中表現幽玄的薪能。從6月15日起3個月之間是鴨川川床,在三條和四條之間的鴨川西岸上,先斗町的餐館搭起了2.3米高的納涼床,點起古式的燈籠,人們在涼風中品嘗佳餚,這是京城夏日的納涼風物詩之一。
7月1至29日是祗園節,持續整整一月,在京都的四條行政區劃一帶展開祭禮,為了卻除當時在世間流行的疫病。其間14至16日的宵山和17日的神轎巡行為其高潮。
8月7至10號為陶器節,是在若宮八蟠宮舉行的,節日期間,在五條大街上擺滿了全國各地500多家陶器商店的攤位,吸引了許多的購買者。
8月15日是五山送火節,起源於弘法大師。在京都的五座山上點燃「大」字、「妙法」、「船」、「鳥居」、「左大文字」的字樣火焰,以求祛病消災。
9月的觀月黃昏是在大覺寺舉行的觀賞中秋明月的活動。遊客可千萬別錯過了五大堂舉辦的滿月法式和獻花禮呀。
10月22日的時代節是平安神宮的重要活動。大約1700多人身穿京都1100年中各時代的服裝,代表各時代著名的人物,遊客可以飽攬京都的千年風情。同一天,歧神社舉行鞍馬火節,是京都的三大奇節之一,預告了冬天的到來。
11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嵐山紅葉節,遊客可以一邊觀賞嵐山小倉山的紅葉美景,一邊欣賞歌舞表演。
12月1日是獻茶節,祈願茶道興旺。11月26日御茶壺奉獻節上向神獻完了茶後,在上七軒的歌舞排練場所會有茶水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