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炮樓有多少兵
⑴ 侵華日軍一個炮樓或據點能控制多大范圍的佔領區
等到要修炮樓來控制的時候,范圍就越來越小了,到最後出了炮樓射程就沒控制了
⑵ 二戰時期炮樓可攻可守,亞洲戰場上隨處可見,為何歐洲戰場卻不太用
炮樓是一種四面都有槍眼的高碉堡,同普通碉堡相比,炮樓的高度更高,駐扎的人數也更多。日本軍隊在二戰時期曾經大量修築炮樓,這些炮樓既是日本軍隊的防禦工事,也是日本軍隊居住的據點。因為戰場的情況不同,歐洲戰場上的碉堡構造和亞洲戰場不同,歐洲戰場修建的碉堡大多是單層的碉堡,這些碉堡和其他防禦工事相互配合,組成堅固的陸上防線
因為日軍的人數不足,一個炮樓裡面駐扎的士兵數量只有10人左右,如果沒有炮樓的掩護,這些日軍根本無法控制廣大的農村地區。而且日軍修建炮樓的成本非常低,日軍的炮樓結構簡單,靠著抓民夫就能夠修建完成。華北地區的游擊隊裝備相對簡陋,沒有重型攻城武器,在面對炮樓的時候只能採取強攻。
相比於日本人修建的炮樓,歐洲地區碉堡的結構十分堅固,然而即使是堅固的碉堡,在歐洲戰場也容易被重炮擊毀。歐洲國家修建碉堡是為了構築防線,例如馬奇諾防線和大西洋防線。構築防線對於碉堡的控制范圍沒有太大的要求,主要考驗碉堡的防禦能力和相互之間的配合。因此在歐洲地區很少出現炮樓,大部分碉堡都是單層碉堡。
⑶ 二戰時期,日軍的軍曹等級並不高,為何卻能指揮一座炮樓
日軍的軍曹雖然等級不高,只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中士,但是因為其具有豐富的經驗,所以手中還是非常有實權的,也能管個十幾二十人,而炮樓基本上也就十幾個兵,正好軍曹可以統治指揮。
能在日軍里做軍曹,一般都是一些骨幹老兵,他們雖然沒有經過很好的軍事培訓,但是在長期的作戰中,擁著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日軍就將這些擁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兵,充斥到各個隊伍中,讓他們指揮十幾個人二十個人的隊伍。
所以炮樓加上守備兵力最多也不過二十個人左右,這正好是一支小分隊的人數,所以通常情況下炮樓也就交給軍曹指揮。
⑷ 抗戰時侵華日軍在鄉、鎮級別的控制區駐守多少兵力
一般縣城只有一個連(中隊)的兵力,約100人,還配置200人左右的偽軍,組成營級(大隊級)武裝。
鄉鎮不配置兵力。少數交通要道設置卡點、炮樓,最多也只有一個班(10人)的日軍和20人的偽軍組成排級(小隊)規模的武裝。
在一些重要的巡邏點只有2-3人和五六個偽軍混編成一個班。
在廣大鄉村只能依賴維持會等漢奸組織和當地地主合作來維持統治。所以八路軍等敵後武裝很容易就滲透到這些鄉村中,就是一般的集鎮中,也如進入無人之境。
⑸ 日軍軍曹是幹嘛的,為何能指揮一個炮樓
日本人本來就少,所以軍曹在日本軍中的地位,連軍官都算不上,屬於類似目前軍方的士官體系,就是職業軍人到達退役年齡之後自願簽約,在軍隊服役的人員地位上僅僅高於普通士兵,日軍體系大概分為三個階級,曹長、軍曹、伍長其中軍曹在級別上可以等同於軍銜中使用,可以擔任部分分隊長。
軍曹就是相當於現在士官兵頭將尾,因為在軍隊里服役過一段時間,屬於基層最有實戰經驗的士兵,在戰場上最急需的人才,當然了,也可以代替基層指揮官直接連排一級作戰部隊,所以能指揮一個普通炮樓,一個普通炮樓里基本都是一些底層的士兵,在士兵里他可以算得上是土皇帝。和新兵相比,他們是老兵,歷經戰場的洗禮,作戰素質高於普通士兵。
⑹ 侵華日軍的據點和炮樓有什麼區別
⑺ 日本的炮樓有多堅固,比起德國的怎麼樣
在眾多抗日劇中,炮樓已經成為了屢見不鮮的戰術,而在抗日戰爭中,單單是八路軍,就拔掉了10200多個。
作為一種防禦性和監視性的設備,似乎在二戰中,只有中國戰場上,炮樓才成批成量的出現,事實上,說起來也讓人感到心酸,這是日本為了統治日佔區,而特有的計劃,總結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裝備太差了。
二戰期間,這些防空炮樓可以說是讓盟軍飛機吃盡苦頭,而在二戰後,盟軍和德國政府曾經試圖拆掉這些高大的建築,然而拆毀一座,就花費了數千公斤的炸葯,成本過於高昂,只能暫時擱置。
而二戰末尾,日本在他們苦心經營的東北,發展的炮樓,在蘇軍猛攻面前,完全是毫無抵抗之力,這也說明了兩個戰場的火力差異程度,希望我們,能夠記住過去這一段帶著艱辛的歷史。
⑻ 抗戰時,一個據點的日偽兵力具體有多少人,謝謝解答
不好說,看什麼據點。縣城的還是炮樓的?縣城的估摸著一個大隊,炮樓搞不好全是偽軍,就是有也就三五個。
⑼ 二戰日軍的炮樓中,一般制辦多少兵力
一般是一個小隊.大致相當於"排".
但是日軍兵力嚴重不足,有時只有一個班.
另外配屬大量的偽軍.
往往是20個日本鬼子,督促著40個偽軍.守一個炮樓.
⑽ 日軍侵華時炮樓里有多少兵啊。
這個只有當時經歷過抗日戰爭的人才比較清楚這個的了,都是過去的事兒了,誰誰說的多少人都沒有憑據。。。其實很多抗日神劇都不是真的,我只能那樣說。。。